[爆卦]喇叭跳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喇叭跳線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喇叭跳線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Dayner (台大攝影社20聯展)看板Audiophile標題Re: [問題] 喇叭跳線請益時...

喇叭跳線 在 ??????漢娜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18:57:35

跳舞的人永遠追求高品質的音質,與高顏質音箱外觀,提升品味就要用美國Klipsch Heritage Groove藍牙喇叭,這一台融合了最新的科技以及Paul W. Klipsch的聲學設計,清脆的高音、沉穩的低頻,藍牙無線技術,高續航力8小時,內建麥克風還可通話 Heritage Groove尺寸...


抱歉,你問的問題我不知道答案。
不過我可以分享一點淺薄的經驗。

我的系統應該跟你的聲音差很多,
我講的內容應該也有許多主觀聽感和個人的意見,
大家就隨便聽聽吧。

##

我這幾年接觸過幾對可以bi-wire的喇叭,竟然每一對給的原廠跳線品質都不是很好。
包括20萬等級的歐洲喇叭,竟然也沒有很好。

這會給人一個錯覺,好像隨便改成bi-wire聲音就會好上一級。
讓人以為biwiring明顯比single wiring好。

如果必須使用jumper,換好點的jumper是相當建議的。

##

但是事實上,原廠跳線不好的情況下,
如果改成接上一組好的跳線,聲音也會好上一級。

到底biwiring好,還是single wiring+jumper好?
這個問題實在爭論太久了,100個人有500種答案,
我想每個系統,甚至不同的聆聽者,都會有不同結論,可能你要自己試了。

我自己在我過去系統的經驗是。

如果喇叭線沒有很好,兩條普通的喇叭線去biwire,其實聲音不會進步太多。
普通的喇叭線,配很好的跳線,聲音也不會有進步。

在升級喇叭線的過程中,最一開始bi或single的差距可能不太明顯。
可能會到一個級距以後,biwiring的優勢才會出來。

前面推文裡面有板友友建議用biwiring。

在我自己的系統,要達到極致,要用biwiring沒錯,但是要兩條都很好的喇叭線。

如果原本的喇叭線就沒有達到某個等級,
再買一對完全一樣喇叭線的去biwiring,很可能聲音不會進步。

##

再來說1-2萬的跳線有沒有必要。

如果原本的喇叭線沒有2-4萬的水準(物有所值的喇叭線,商業操作或吹噓的不算)。
更明確一點,我舉Real Cable Chambord為例好了,

如果原本喇叭線沒有到Chamobord這個等級,我估計,用這種1-2萬的跳線,不是很需要。

##

什麼是好的跳線?

跳線是喇叭線的延伸,也算是廣義的機內線。

請拆開喇叭和擴大機,看看裡面的機內線,可能短短10公分吧~
請問這有1-2萬的價值嗎?


跳線的結構不必複雜。但是材質要好,端子要好。
跳線很短,用在線材導體本身的成本必然是會遠低於喇叭線,
端子所佔的成本就會偏高,可以考慮用好一點的端子。

跳線結購單純就可以了,只要不要太硬,材質純,質地好,容易使用就好。

##

跳線適合DIY。

跳線實在太好做了,北李南韶都是一眨眼就做完一條。
除非本身有原廠情節,不然應該要直接自己DIY或北李南韶。

用22 AWG OCC銅合併,或甚至用OCC銀合併,做成跳線本體。
8根是個好的開始,喜歡在自己加。


跳線的端子很重要,花相對的錢,
端子佔跳線性能比例很高,比喇叭線還要高。

一般也比電源線高,也可能和訊號線相當。

從一些市售很普遍的比較平價玻銅鍍金端子,到萬隆OFC端子,到WBT銀端子。
差距最大的地方在高頻,包括高頻的延伸性,頻寬的高峰直,還有泛音結構的完整度。

WBT銀端子的泛音完整度和高頻延伸,就硬是比我試過的其他端子高出一截。

但是WBT銀端子很貴,到底需不需要用到WBT銀端子?
看喇叭高音單體的表現,和原本喇叭線的水準。

大概是怎麼樣的範圍?
我粗略估一個概念是這樣:

如果是原本喇叭線搭配的是Chambord喇叭線,不一定要用WBT銀端子。
可以用OFC鍍銀端子。
但是如果原本喇叭線用到nes 1002等級,建議全部上WBT銀端子。

如果喇叭已經用到JMR Abscisse,強烈建議全上WBT銀端子。
如果喇叭用到Audio Physic Reference Line等級,可以考慮用WBT銀端子。
如果喇叭用到Tannoy Turnbery,不需要用到WBT鍍銀端子。


一組非常非常豪華的跳線來看,使用OCC銀和WBT銀的超級跳線。
以10公分跳線,併8根來估價,需要8*10*4=320cm OCC銀。粗估3.2*1300=4160是線的錢。
8顆WBT銀,粗估1500*8=12000是端子的錢。 兩者相加16000左右。

花這個錢這就是無比豪華,相當全面,強到嚇死人的等級超級跳線了。

如果內心還有衝動要花更多錢,打開喇叭和擴大機看看裡面的機內線。
讓自己冷靜一下。

##

剛剛算起來,超級跳線的錢,很多花在端子上。
其實如果使用小李教的22 AWG OCC銀纏繞法,那就可以把WBT銀端子的錢省下來。
基本上就是把銀線整齊的併再一起,然後拿一條22號銀線把裸露區纏繞起來。

然後用這個結構直接讓喇叭端子壓皆在上面。聲音極好。

缺點是,放久表面會氧化。

我自己很多線沒上端子。
可以上 露天拍賣。

搜尋一個賣家,叫做可樂塑膠。
賣場裡面有一種PVC膜,買一捲回來,不要買太寬不好用,買寬度短一點的。

壓接玩的地方,用這個PVC膜包起來就好了。
缺點就外觀不太好看,否則無論聲音或CP值,這個做法都是頂級。

這個可樂塑膠請大家上露天自己搜尋,至少在我po這篇文的時候,
PVC膜他還有在賣的。

##

最後,沒有biwiring端子的擴大機還是可以biwiring。

把原本喇叭線的頭,靠擴大機那一端的,剪掉或拆掉,
兩條末端和再一起,放進去WBT的頭。
靠喇叭那一端不要動。這樣就可以biwiring了。


鬼扯一堆,淺薄的經驗分享。

謝謝大家浪費時間閱讀。







※ 引述《w123ww (w123ww)》之銘言:
: 大家好:
: 想跟大家請教關於跳線的議題。
: 我本身用B&W 805 D3,除了原廠的跳線外還有另一組跳線,
: 是用古河的接頭加上QED的線身(銅線)(整組約5~6千元),
: 聽感上比起原廠跳線來說,聲音較為緊收、紮實與明亮,
: 但原廠的在低頻的量感比較足,特色不太一樣。
: 觀看市面上跳線的價格從低到高都有,
: 不知若是換上較為高價(1~2萬)的跳線對聲音的提升會很明顯嗎?
: 若想補高頻,則用銀成份較多的線,若想補低頻,則用銅較多的線,
: 這樣的概念也適用於跳線之上嗎?
: 歡迎大大們分享經驗與想法,非常感謝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6.9.110.12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569649247.A.A11.html
Waldner: wilson audio WP6/7/8、sasha 那條原廠跳線看起來值多少? 09/28 14:05
我平凡人家,沒看過這種東西。
※ 編輯: Dayner (216.9.110.6 美國), 09/28/2019 14:39:28
Waldner: 推你說的如果看喇叭內線,大概就滅火,跳線預算抓太高 09/28 14:53
Waldner: 乾脆升級 XD 09/28 14:54
Waldner: 而且其實$$都花在端子上 09/28 14:54
Waldner: 我會提 wilson audio,是因為那條跳線(1)不能換or很難換 09/28 14:55
Waldner: (2)長度很長接近1m 09/28 14:56
你講了我才去查一下這到底什麼東西,的確是少見的設計。

Had965408: 推! 09/28 14:58
感謝最帥的Had

louis0407: 我覺得關鍵是內部分音線路的結構,一些設計是兩個bi wi 09/28 18:28
louis0407: re端子各自獨立一塊分音版,那這時候bi wire兩組一樣優 09/28 18:28
louis0407: 秀的喇叭線會是最理想的方式,但另一種設計其實bi wire 09/28 18:28
louis0407: 端子是接到同一塊分音版,那跳線可能就夠了 09/28 18:28
好奇真的有人會這樣設計喇叭嗎?那不就內部直接短路就好?
好像有點多此一舉?

w123ww: 推,感謝分享! 09/28 19:50
感謝您
no1smalleyes: 心得推啊! 09/29 01:11
感謝您
Qwers: 推推 09/29 18:51
感謝您
chu90016: 裸線纏繞派報到! 09/29 20:47
chu90016: 好的端子有時候都快比線貴了 09/29 20:47
好的端子真的不便宜。
OCC銀裸線纏繞不錯!
※ 編輯: Dayner (140.112.125.45 臺灣), 10/02/2019 17:10:13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