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啟坤科技股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啟坤科技股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啟坤科技股價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1萬的網紅BusinessFocu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追蹤 MarketFocus 看更多詳盡財經及投資分析】【#BF投資焦點】【董事局大地震】老闆娘舒萍及二股東施永宏突辭任董事 海底撈半年盈利翻倍股價仍下挫6% 火鍋飲食集團海底撈(6862)昨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營業額及利潤均大增逾一倍,分別增至201億元及0.965億元人民幣,不過人均消費額...
啟坤科技股價 在 BusinessFocu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追蹤 MarketFocus 看更多詳盡財經及投資分析】【#BF投資焦點】【董事局大地震】老闆娘舒萍及二股東施永宏突辭任董事 海底撈半年盈利翻倍股價仍下挫6%
火鍋飲食集團海底撈(6862)昨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營業額及利潤均大增逾一倍,分別增至201億元及0.965億元人民幣,不過人均消費額及翻台率卻下降5至10%。在此敏感時刻,海底撈董事局突然「大地震」,公司發公告宣布老闆娘舒萍及公司第二大股東施永宏分別辭任公司非執董及執董職務,背後原因令人難禁議論紛紛。疑受董事局換血消息影響,海底撈今晨股價一度大跌6%,低見27.05元,之後才略為反彈。
根據公告,海底撈董事長(張勇)的妻子舒萍已辭去公司非執行董事及審計委員會成員之職;海底撈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兼集團第二大股東施永宏也辭任了公司執行董事一職。據報道,2020年海底撈年報顯示,張勇夫婦實際控制公司36.125億股(佔公司約66.2%股權),施永宏實際控制8.45億股(佔公司約15.5%股權)。對於此次人事變動,公告稱舒萍以及施永宏均確認,與董事會無任何意見分歧。
海底撈董事局在換血的同時亦會成立企業管治委員會,啟動內部接班,楊利娟被任為公司副首席執行官,蔡新民被任為公司審計委員會成員。董事會並新增楊利娟、李朋、楊華、劉林毅、李瑜、宋青、楊立七位執行董事,新增馬蔚華、吳宵光兩位獨立非執行董事。據報道,新增董事局成員多數為海底撈體系內成長起來的管理人員,這與海底撈去年公布的接班人計劃要求相配合。
今次董事局地震,以公司第二大股東施永宏的退出較為矚目,因他早年疑在海底撈創辦人張勇要求下,以低價廉讓了手上部分公司股權,令張勇及舒萍夫婦成為了擁有公司逾6成股權的的絕對控股股東。至於施永宏及他妻子李海燕雖維持第二大股東身分,但當時亦離開了海底撈集團,媒體當時的報道也曾質疑股權轉讓條件看似對施不太公平。
不過張勇夫婦全力發展下,海底撈其後業務確蒸蒸日上,據報道,至2018年施永宏再次擔任集團執行董事,主要負責監督集團的管理及戰略發展。在股價的高峰期,海底撈市值一度超過4600億元,不過過去兩年疫情打擊飲食業,令海底撈股價及市值從高位累跌了約三分二。外界關注張勇及其團隊如何扭轉乾坤,令公司盈利恢復高速增長。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
【TapNow玩樂著數優惠】
K11 ARTUS海景套房Staycation優惠!
連雙人早餐 + 下午茶【 bit.ly/3Ch7pSU 】
南豐紗廠 EONIQ手錶組裝工作坊
心意禮物之選【 bit.ly/3xrEjN9 】
—————————————————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請追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businessfocus.io/
—————————————————
追蹤 MarketFocus 看更多詳盡財經及投資分析
—————————————————
時刻接收市場最新資訊,請追蹤Telegram頻道:
t.me/businessfocusofficial
—————————————————
請於本專頁cover photo下方,按『Following』按鈕然後選擇『See First』
—————————————————
若有任何商業、財經及科技資訊的新聞稿,歡迎
Inbox或電郵至info@businessfocus.io!
廣告合作請電郵至sales@businessfocus.io
—————————————————
如果你對初創、商業及科技界有所見解,敬請投稿
至info@businessfocus.io
訂閱BusinessFocus YouTube頻道:
www.youtube.com/channel/UCzZszEpbE87Mfh-q7D472BA
歡迎"Join" BF討論區暢談財經、商業及創科話題:BusinessFocus.io 討論區-¬¬¬
啟坤科技股價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慘慘豬,我一隻都無贏
馬上like facebook:Chief Stock 首選股票
立即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UMkttHTmO59-dwoyJTwnQ
【2019盤點:港新股籌逾1500億 邊隻新股最賺錢?】
2019年,港股IPO市場繼續風光明媚,繼2018年後蟬聯IPO融資額全球冠軍,在過去11年第7次位列全球第一。
新股市場今年繼續由新經濟公司領風騷,為今年本港新股市場貢獻入帳超過1500億元,阿里巴巴(9988)壓軸登場,一舉帶動市場新股氣氛回暖,多隻新股在12月趕搭「尾班車」,表現不俗。
若以首日表現計算,今年頭五位的賺錢王,有兩間均在第四季「跑出」,當中翰森製藥(3692)成為今年最上鏡賺錢王,上市首日一手已經賺逾10480元,直至現時升勢較首掛更為強勁,累計升幅約67%。今年的6月13日,翰森制藥配售結束,最終定價14.26港元,每手28520港元。其中,公開配售申購人數11277,一手中籤率60%,認購倍數11.77倍。
翰森制藥上市首日即市值過千億,後來者居上,一躍成為H股醫藥龍頭,更難能可貴的是,翰森制藥的強悍走勢並不僅在首日曇花一現,上市三個月後股價漲至近30港元,較上市發行價上漲100%。
不過另外排在第三及第五位的坤集團(924)和日照港裕廊(6117)只是霎眼嬌,短時間內已大幅回落,後者已跌穿招股價甚遠。
雖然今年在GEM板上市的新股由去年的75隻大大縮減至約15隻,但多隻GEM板上市的股份表現仍不盡人意,其中經過重組發行新股從新招股的萬亞企業(8173)上市首日瀉逾三成,虧蝕2400元。
新經濟科技股繼續強勢,當中阿里回歸無疑成為新股市場的重中之重,除令已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摩拳擦掌,啟動回家大計,亦改變科網巨頭格局,市場紛紛轉為留意圍繞「ATM」,即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700)(Tencent)以及美團(3690)(Meituan)的中資科技股表現。
-\-\-\-\-\-\-\-\-\-\-\-\-\-\-\-\-\-\-\-\-\-\-\-\-\-\-\-\-\-\-\-\-\-\-\-\-\-\-\-\
每逢週一、週二港股交易日1700-1800,Chief Stock為你呈獻「拆解收市」,每逢週三、週四1330-1430呈獻「直擊開市」,直播討論即市焦點,探討財經熱門內容,分享實戰投資策略。
訂閱以下平台了解更多即時投資內容:
Telegram:https://t.me/chiefstock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UMkttHTmO59-dwoyJTwnQ
若有任何投資策略、股匯商品的新聞稿或廣告合作,歡迎inbox給我們,或電郵至info@chiefstock.com
啟坤科技股價 在 胡言亂語股票討論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提供兩則新聞關於美光(Micron),雖然是財經新聞,不過看起來就像是政治新聞,美國就是要修理中國跟那些跟中國走得近的台商。
#下修目標價
#一日達成
#聯電要買三十萬張護盤
part1
美光加碼投資台灣 中國西安廠卻裁員200人
出版時間:2018/11/04 18:23
美中貿易戰火持續蔓延,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與福建晉華雙方侵權控訴,正式升級成為國與國之間的角力戰,在美光科技(Micron)宣布全球唯一DRAM垂直整合生產基地在台中啟用之際,中國西安廠卻大舉裁員200人,未來美光是否會進一步撤出中國,值得關注。
成為台灣最大外商公司的美光科技於10月26日甫風光地宣布,斥資500多億打造的台中後段封測廠暨DRAM卓越創新中心正式啟用,象徵著台灣將是美光全球唯一DRAM垂直整合生產基地,也是最大的DRAM製造中心,未來將加碼投資台灣,還要再招募千人。
不過,就在稍早,美光與福建晉華侵權案在中國遭判敗訴之後,業界即傳出,美光中國西安廠日前裁員200人之多,美光此舉非常罕見也不尋常,雖然美光聲明,這只是正常的人力調整,仍引發市場關注,未來美光在兩岸的佈局是否將會是此消彼長,值得持續觀察。
身為美光西安廠的後段封測合作夥伴力成(6239)則表示,西安廠目前單月產能維持1.2萬顆,目前稼動率仍維持高檔,美光西安廠的產能並沒有出現調整的跡象。
美光科技與福建晉華的侵權案由美光科技開第一槍,隨後晉華反擊,美光在中國遭判敗訴之外,還被禁售模組產品,市場一片譁然。美光表示,被禁售的產品約佔營收比重1%,已將後段組裝代工的產能轉移到台灣,目前對於整體的影響性低。
美國商務部10月30日向福建晉華開鍘,祭出禁止令成為中興通訊第二例,甚至認為福建晉華將危及美國國安,緊接著由美國司法部對於11月2日宣布,起訴福建晉華與聯電,涉嫌共謀竊取美國晶片製造商美光(Micron)的商業機密,而連同聯電前3名員工也遭到控訴,包含這次技術的主導者前瑞晶總經理陳正坤。
在美中貿易戰還未畫下句點,可以預期的是,未來美中的半導體以及高科技產業都將面臨到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楊喻斐╱台北報導)
part 2
美光控竊密案料賠200億美元 聯電淚收跌停
2018-11-05 12:13中央社 新竹5日電
聯電(2303)遭美國司法部起訴指控竊取美光商業機密,外界估最高可能面臨200億美元罰金。聯電雖然表示目前談罰金還太早,並將提出證據抗辯,今日開盤雖報每股11.7元,但股價仍一度跌停價10.75元,盤中股價雖跌停打開,但仍開低走低,終場以跌停作收。
經濟部長沈榮津今天至立院備詢受訪表示,這也給科技業一個提醒。沈榮津說,聯電已表示會暫停與晉華合作,全面配合調查。過去科技業上游技術常與歐美合作,拿到技術後到中國和中下游廠商合作就要謹慎注意。
他提醒企業一定要自己掌握研發技術,或是透過授權,關鍵技術一定要取之有道,公司營運才會安心順遂。第二,技術要做好管理,不會因為同仁離職被帶走而流失。
加州聖荷西市(San Jose)聯邦地方法院公布的起訴書指控,中國福建晉華和台灣聯電及聯電的3位高級主管,共謀竊取美光商業機密,協助聯電和福建晉華研發許多電腦處理器使用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晶片。
媒體報導,聯電最高可能面臨200億美元罰金。聯電表示,案件仍處司法程序初期階段,距案件確定仍需漫長時日,目前談罰金還太早。(林巧雁/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