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記帳士準備心得(文長)
前言:
本來有想報107年
但找不到畢業證書就懶
想說對會計系根本沒考到什麼照
好像有點空虛 就報名108年
甚至還參加輔導班
但每天早上8點就要坐在那
我真的活不下去 乾脆自己讀
可能自己虛榮心有點
整天就在那邊幻想好想考榜首
就有自己專屬的榜單
就想說來讀一下...
0305 記帳士準備心得(文長)
前言:
本來有想報107年
但找不到畢業證書就懶
想說對會計系根本沒考到什麼照
好像有點空虛 就報名108年
甚至還參加輔導班
但每天早上8點就要坐在那
我真的活不下去 乾脆自己讀
可能自己虛榮心有點
整天就在那邊幻想好想考榜首
就有自己專屬的榜單
就想說來讀一下
但就沒考到好好笑 但還有前50滿足了
108記帳士考試心得:
總分74.89 (及格標準:60分)
國文 合66 申32 申34
題目都沒有出那種貼近時事的
我就可以寫的很開心 但聽說很多人寫直的?
聽說今年平均3、40 有點慘
會計學 合45.5 申8 測37.5
選擇很佛 申論很擊敗
稅務法規 測 92
不算難但小冷門 出題老師長照跟薪資都出了好棒
稅務申報實務 測80
這是我看過最佛的一年 慧不慧太佛
沒考連環爆的綜所稅計算改考房地合一
應該是長照薪資剛適用還不敢考
記帳法規 測 86
這是我看過最擊敗的題目 真的有夠刁鑽
-
心理建設:
其實想考記帳士大家都有機會上榜
但真的要維持下去(幹話
跟學一些考試技巧和讀書方式
沒有太多底子的儘早讀
-
答題方式:
選擇題作答方式
細讀題目圈出影響答案的關鍵字
例如 境內 境外 年度 何者為是 或 否
再把錯的答案一個一個劃掉
看太快分數走的很冤枉
申論題作答方式
一樣把關鍵字圈出來
把申論格式法條計算過程
盡量完整的寫整齊
-
讀書方式:
準備一張洞洞紙和廢紙或白紙
洞洞紙拿來寫筆記
白紙拿來背誦及計算
書裡面其實很多廢話
有些不會考的地方第一遍細讀讀過就好
還有覺得不要把整本畫滿滿都是螢光筆
不然你用螢光色的紙印就好了:)
然後不要把筆記寫的很美
又不是要拿去賣超級浪費時間
自己看得懂比較好
推薦把稅法書讀三次
-
考前一個月:
除了把記帳士考古題近三年都寫完以外
會計師高普考地特初等稅法會計學
都寫一遍特別是當年度已經考過的考試
可能題型會互相參考或改數字題目
上考場之後會發現考題考來考去也差不多就那樣
會寫的很安心
-
各科準備心得
國文:
兩篇作文 最好湊滿7-8 頁
不要寫直的 不要寫直的 不要寫直的
太多人犯了所以講三遍^_^
第一段先華麗的開門見山
中間敘述你的觀點
來個正反面論述
再來寫你最後比較支持哪個論述
然後結論來個首位呼應
會計學:
我都沒唸所以考超爛好好笑
只有在考前一兩天把高普考地特會計寫過練手感
除非你稅法有把握超級屌
不然不能放掉:)
-
稅務法規及稅務申報實務:
用書推薦 高點詩敏2020版
或 松根稅務法規還夠用 及 中華財政綜所營所營業稅
讀稅法最重要就是把架構弄清楚
主體 客體 計算 稽徵程序 罰則
稅法選擇題的考點通常有小型計算 納稅義務人 稅率
年限 天數 減免之類的那些都很重要
推薦準備方式 該法細讀一輪後
寫中華財政的題庫 太刁鑽的跳過
搭配後面的術科練習計算
從算式答案去學計算過程
然後把比較不熟或難度高的題型備註在封面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
零稅率免稅要會分
減免要記清楚 納稅義務人常考 視同銷貨
非加值型非經常買進賣出固定資產免稅
兼營營業人要會算不得扣抵比例
還有購買國外勞務等等
罰則問逃漏稅幾倍全部選五倍
綜合所得稅
109考點應該擺在薪資核實認定及定額免稅
還有長照12萬 基本生活費17.5萬
算綜所稅要細心跟熟練
熟到看到稿費 先減18萬*0.7等等
房地合一也要會
營利事業所得稅
申論通常考108所得
193,548 ~ 500,000 是用19%
通常會分成子題來考東湊西湊對幾題 很好拿分
折舊 噸位稅 公式型所得等等要會算
所得稅的基本稅額條例要會算
稅捐稽徵法
就背熟一樣納稅義務人
滯納金要會算 復查 訴願 行政訴訟要找誰也要記熟
遺產及贈與稅法
佔比超小背熟會算就好
-
記帳法規:
直接印法條唸
行政程序法 第二章
佔分最少背關鍵字
通常看到就回答兩年不太會錯
商業會計法及商業會計處理準則
記帳士法 公司法第1、8章 商業登記法 記帳士倫理道德
都是一樣唸過去寫題目就知道重點在哪
不要全部畫滿螢光筆
天數 年數 百分比 罰則 都是考點
祝想考109年記帳士的都能上榜
啊有問題可以問我
照片是我的筆記跟板書摘要
依照一年難一年簡單那麼109應該比較容易過
108差一點的109衝一波吧
然後祝我畢業之後可以早點考上會計師
#記帳士 #專技普考 #會計學 #稅法 #財政部
#108普帳字號000039 #稅務法規 #CPB #考試院及格證書
商業會計法處理準則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商業會計法
【作 者】王志誠.封昌宏
📖本書完整介紹➔http://www.angle.com.tw/Book.asp?BKID=11928
🔸商業會計法是規範商業提供會計資訊的最基礎法律,除了對商業應如何提供商業會計資訊予以規範外,更對於違反規定的行為訂有罰則。實務上經濟犯罪行為多涉及違反商業會計法的規定,故商業會計法是經營商業或從事會計工作者必備的基本常識。
🔸自2016年起「企業會計處理準則公報」成為我國最主要的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本書整理「企業會計處理準則公報」及「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之相關內容,並納入洗錢防制法對會計人員帶來的衝擊與影響,讓讀者更容易掌握處理商業會計法制及實務發展的最新資訊。
🔸本書從會計學理出發,並以行政解釋及法院的實務案例為輔助,是一本理論與實務兼備的教科書及工具書。
🏛元照讀書館講座介紹 http://qr.angle.tw/dpi
📖律師、企業法務 #執業工具書,🛍結帳再享消費金額10%回饋 http://qr.angle.tw/9jo
👨🏫#月旦講座 線上自我進修學習,#隨選上課,#跨領域增進職能實力👉http://www.angle.com.tw/event/media/
【#9月新書推薦】👉http://qr.angle.tw/3et
【#8月新書推薦】👉http://qr.angle.tw/9v4
商業會計法處理準則 在 AppWor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八月主題分享 4. 財務簽證與稅務簽證的差異 】
大家好我是 AppWorks 分析師 Norman,八月 AppWorks 專頁的責任編輯。在這個月,我已經和大家分享了 1. 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與非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的差異 ( 連結:https://bit.ly/2PAtbdk ) 、2. 常見的國際創業者來台設立營業據點類型 ( 連結:https://bit.ly/318Un9C ),以及 3. 發行低票面金額與無票面金額股票對創業者的影響 (連結:https://bit.ly/3lgSvDA )。希望這三篇能帶給大家一些收穫,如果錯過了可以點擊上方連結閱讀。
這個月的第四篇文章,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財務報表查核簽證與營利事業所得稅簽證申報(以下分別簡稱財務及稅務簽證)的差異。當創業者踏上創業的征途後,依規定會有出具財務報表的需求,並必須向政府進行稅務結算申報。若創業者非財會背景出身,在創業初期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創業者大多會選擇將前述工作外包給記帳士或是會計師事務所全權處理,但在什麼時候,創業者會需要委託會計師出具簽證報告呢?常聽到的財務簽證與稅務簽證又有什麼樣的差異?
隨著企業規模擴大,財務報表編製也愈加困難且複雜,若無專業會計師審核企業自行編製的報表,財報使用者如股東、董事、銀行融資審核部門以及潛在外部投資人等,不免對財報表達是否正確且完整產生疑慮。因此,「財務簽證」就是會計師對客戶的財務報表是否依據一定規範 (如商業會計法或是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編製進行查核或核閱,並就查核(或核閱)結果以報告書形式表示專業意見。依現行的法規規定,只要符合下列條件其中一點,企業就「必須」委託會計師對其財報進行查核簽證,並提請股東同意或股東常會承認:
1. 實收資本額達新台幣 30,000,000 元以上
2. 營業收入達 100,000,000 元
3. 公司投保勞保員工達 100 人
4. 其他法令規定
此外,若企業有意圖向銀行借錢融資的話,額度達新台幣 30,000,000 以上,銀行也會要求企業出具會計師查核財報。
而因為部分損益項目稅法與會計準則認定方式不同(如外幣兌換損益、罰鍰、交際費限額等 ),故「稅務簽證」即是會計師依據稅法規定,在企業辦理所得稅結算申報時,檢查有關交易資料與會計處理是否符合稅法規定,以核算課稅所得額,並代理申報。除企業符合一些特別條件或是營業收入達新台幣 100,000,000 以上外,創業者基本上可自行決定要不要請會計師進行稅務簽證。但一般來說,通常會建議創業者做稅務簽證的原因如下:
1. 稅務簽證若如期申報,可以適用虧損扣抵盈餘。企業草創之初,不免得經歷虧損階段,公司在虧損的年度,若營所稅採稅務簽證申報,則虧損可保留十年扣抵之後的課稅所得,也就是往後十年內有賺錢,虧損扣抵得以減少應繳營利事業所得稅額。舉例來說,假設一個企業前十年累計虧損 50,000,000 元,但今年進入成長期後,業績大幅成長,申報的稅前淨利為 10,000,000 元,理論上企業本應繳交 2,000,000 元的稅,但若之前稅務申報有請會計師簽證且帳冊完備,這時之前累計虧損的 50,000,000 就可以拿來扣抵這 10,000,000 元,讓公司本年度不需繳交營利事業所得稅。由此可發現,有沒有請會計師進行稅務簽證對於進入成長期的稅務的影響將影響非常大。
2. 降低與國稅局溝通的成本及享受條件較好之租稅優惠。當公司營運進入一定規模,又沒有請會計師進行稅務簽證,被國稅局選案的機率會較高。因為創業者非稅務專家,直接面對國稅局之詢問,往往對專業名詞或是稅法規定不甚了解,溝通上曠日費時,甚至最終遭裁定補稅以及繳納罰鍰。但若是已有做稅務簽證,因為會計師已經預先代替國稅局審核,故通常被抽查的機率會降低。且若是遭國稅局調查,會由會計師先代為向國稅局說明,就像是民眾有法律糾紛時,會請律師代為處理訴訟程序一樣。
希望透過以上簡單的說明,讓創業者更清楚知道兩種常見的會計師簽證有何不同,以及適用的時機和規定。
這次的分享就先到這裡,如果有不清楚、需要進一步說明的地方,歡迎留言詢問。
Image by Lucia Grzeskiewicz from Pixabay
By Norman Chi, AppWorks Analyst
商業會計法處理準則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版上架🔆
▍商業會計法
【作 者】王志誠教授、封昌宏科長
完整介紹➔http://qr.angle.tw/6co
試讀➔http://qr.angle.tw/9b1
📚法學院基礎及相關課程最新圖書介紹➔http://qr.angle.tw/19t
✔商業會計法是規範商業提供會計資訊的最基礎法律,除了對商業應如何提供商業會計資訊予以規範外,更對於違反規定的行為訂有罰則。實務上經濟犯罪行為多涉及違反商業會計法的規定,故商業會計法是經營商業或從事會計工作者必備的基本常識。
✔自2016年起「企業會計處理準則公報」成為我國最主要的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本書整理「企業會計處理準則公報」、商業會計法及「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相關的部分,納入本書的內容,讓讀者更容易掌握處理商業會計事務及法制發展的最新資訊。
✔本書從會計學理出發,並以行政解釋及法院的實務案例為輔助,是一本理論與實務兼備的教科書及工具書。
【章節簡介】
🔺第一篇 緒 論
第一章 商業會計法的概念與發展
第一節 商業會計法的性質
第二節 商業會計法的立法理由
第三節 商業會計法之效力
第四節 商業會計法之沿革
第二章 商業會計法的適用與解釋
第一節 商業會計法的適用
第二節 商業會計法之解釋
第三章 商業會計法之規範架構
🔺第二篇 本 論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節 商業及商業會計事務
第二節 商業會計事務之適用範圍
第三節 商業會計法之主管機關
第四節 商業之負責人
第五節 商業之會計人員
第六節 會計年度
第七節 記帳本位及文字
第八節 大額支出應使用之支付工具
第九節 會計基礎
第十節 會計事項
第十一節 會計制度
第二章 會計資訊的製作程序
第一節 會計憑證
第二節 會計帳簿
第三節 會計項目
第四節 財務報表
第五節 以電子方式處理會計資訊
第三章 資產、負債及權益之認列與衡量
第一節 資產之衡量原則
第二節 存貨之衡量
第三節 金融商品之衡量
第四節 債權之評價與揭露
第五節 資產之折舊與折耗
第六節 無形資產之評價
第七節 資產重估價
第八節 商業支出之評價
第九節 遞延資產之評價
第十節 負債之評價
第十一節 非現金出資之評價
第十二節 併購及清算財產之評價
第十三節 會計方法之一致性
第四章 損益計算
第一節 基本原則
第二節 收入認列之時點
第三節 退休金費用
第四節 課稅所得之帳外調整
第五節 不得列為費用或損失之項目
第六節 商業會計法對員工獎酬制度的影響
第五章 決算及審核
第一節 決算之期限
第二節 決算報表之編製
第三節 決算報表之承認
第四節 決算報表之備置、查閱及檢查
第六章 罰 則
第一節 構成要件要素
第二節 競合關係
第三節 一行為不二罰原則
第七章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的影響
第一節 IFRS的起源、導入及影響
第二節 相關法規的配合修正
完整介紹➔http://qr.angle.tw/6co
試讀➔http://qr.angle.tw/9b1
📚法學院基礎及相關課程最新圖書介紹➔http://qr.angle.tw/19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