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唾液腺發炎看哪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唾液腺發炎看哪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唾液腺發炎看哪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唾液腺發炎看哪科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369的網紅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喉嚨痛都是感冒引起❗❓扁桃腺發炎未即時治療,小心變成致命的深頸部感染😱😱😱 「醫生,我扁桃腺發炎,喉嚨好痛!」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男生來診,說話時不但大舌頭說不清楚,呼吸也感覺有點喘。他敘述自己經常感冒、喉嚨痛,所以習慣直接購買成藥來吃,沒想到這次怎麼吃藥都都沒有效。如此不舒服一個禮拜之後,接...

唾液腺發炎看哪科 在 Passion Travel Foodi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16:44:26

The #rendezvous are all done. Coming for a clinic check. Love the efficiency, the whole same process might take up to one week to be done in Switzerla...

  • 唾液腺發炎看哪科 在 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5:14:30
    有 44 人按讚

    🙀🙀🙀喉嚨痛都是感冒引起❗❓扁桃腺發炎未即時治療,小心變成致命的深頸部感染😱😱😱

    「醫生,我扁桃腺發炎,喉嚨好痛!」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男生來診,說話時不但大舌頭說不清楚,呼吸也感覺有點喘。他敘述自己經常感冒、喉嚨痛,所以習慣直接購買成藥來吃,沒想到這次怎麼吃藥都都沒有效。如此不舒服一個禮拜之後,接下來喉嚨痛到根本無法進食,甚至連嘴巴也張不開。
    經檢查過後,發現他某一側的扁桃腺狀況良好,但另一邊的扁桃腺已腫脹到幾乎要把喉嚨給占滿了。這可不是單純扁桃腺發炎,而是更嚴重的扁桃腺周圍膿瘍!

    ✅扁桃腺位置在哪裡?為什麼會發炎?
    扁桃腺位於人體的口咽部,包括三個部分:1.顎扁桃腺,通常張開嘴巴就可看到左右兩側各一顆;2.在舌根部的舌扁桃;3.在鼻咽部的腺樣體。因為它是由淋巴組織所組成的腺體,所以也擔負起身體的防禦機制,當我們接觸到外界的細菌、病毒或過敏原時便會產生免疫反應。
    一般引起扁桃腺發炎的原因,主要是病毒感染,經常在感冒時合併發生。當扁桃腺發炎持續一段時間,有時可能會演變為細菌性感染,就需要施以抗生素治療了。 有一部份患者扁桃腺發炎的情況,多發生在免疫力下降時,像是一陣子常有熬夜、睡眠不足或飲食不正常,就比較容易出現發炎症狀。

    ✅發燒、喉嚨痛……,扁桃腺炎還會有哪些症狀?
    扁桃腺發炎的典型症狀,包括喉嚨疼痛、發燒,也可能會有類似流感如全身倦怠、無力等症狀。其特徵是可見到扁桃腺紅腫、淋巴結腫大等情形,較嚴重的話還會觀察到點狀或片狀分布的白色斑點,也就是化膿。若進展到化膿性扁桃腺炎,患者多會有吞嚥困難、講話有點沙啞甚至痛到沒辦法講話,小朋友可能還會止不住地流口水。

    ✅頻繁發作怎麼辦?必要時可考慮手術切除
    當急性發炎時,除了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之外,若是喉嚨很痛、連吞嚥都出現困難時,口含些許冰水或食用冰涼的流質食物都能幫助舒緩。此外,一部分病人經常有扁桃腺發炎復發的狀況,臨床上碰過每個月都會因此來診一兩次的患者,有的動不動就發燒、有的則是會造成呼吸道阻塞、還有人會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現象。面對這一類慢性發炎的族群,若已經過治療仍無法改善的話,通常會建議考慮接受手術摘除扁桃腺,幫助恢復呼吸道的暢通,且可減少發炎時的不適與併發症。
    「不是說扁桃腺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嗎?拿掉之後難道不會讓抵抗力下降、細菌更容易入侵了?」有不少病人在聽到切除扁桃腺時往往感到十分疑惑。事實上,一般扁桃腺的免疫活性在青春期過後便會降低,身體的防禦任務會由其他地方來負責,所以成年人切除扁桃腺之後並不會產生免疫力低下的副作用。至於兒童的扁桃腺雖仍具有免疫活性功能,但人體除了扁桃腺這一圈淋巴組織之外,還有許多淋巴系統也能提供防衛機制、對抗細菌,移除扁桃腺後同樣不至於造成明顯的免疫力下降問題。
    另外,有學者研究指出,五歲過後的幼兒切除扁桃腺之後,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一般人並無差別,亦即和未切除扁桃腺的人相比,免疫力不會比較差。甚至還有新近研究表明,幼兒接受扁桃體切除後,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就醫的次數反倒有下降趨勢。

    ✅單側喉嚨腫痛,恐是扁桃腺周圍膿瘍
    比起扁桃腺發炎,另一種大家更應留意的則是「#扁桃腺周圍膿瘍」。顧名思義,「扁桃腺周圍膿瘍」是扁桃腺旁邊的小唾液腺發炎化膿,因為積膿無法排出會導致單側扁桃腺腫大,為常見的的深頸部感染之一。除了喉嚨痛、發燒、吞嚥困難或聲音變化等表現之外,它和單純的扁桃腺發炎有個很大的不同:一般發炎化膿會是兩顆扁桃腺同時發生;但扁桃腺周圍膿瘍多為單側腫痛,且若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扁桃腺本身並不會顯得特別腫大,反倒是扁桃腺旁邊的組織較為腫脹。
    萬一未盡快接受診治,當扁桃腺周圍發炎情況太厲害,不但會影響周圍肌肉的牽動,導致連嘴巴都無法張開。程度嚴重者,可能還會從脖子向外擴散到胸部變成縱膈腔炎,或進一步對心臟造成影響,甚至帶來致命的威脅,千萬不可等閒視之!
    針對扁桃腺周圍膿瘍的治療,通常在比較專業的耳鼻喉頭頸外科診所會直接用一根很粗的長針進行穿刺、抽出膿汁,避免深頸部空間都會遭受到感染。視情況必要,有時可能還需住院治療,透過開刀方式將膿瘍引流出來。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提醒您🌟🌟

    臨床上不乏一開始以為自己喉嚨痛只是小感冒引起、未積極治療後來卻惡化的病人,特別是前陣子疫情緊張,很多人都不敢就醫,直到實在痛得受不了才求診。提醒大家,一般感冒病程多為3~5天,便會逐漸痊癒,假使喉嚨持續腫脹疼痛或已服藥三、五天還未有好轉跡象,可能是有其他疾病問題,必須盡快查明、及時治療。除此之外,有病人分享之前喉嚨痛到他院看診,或許因防疫之故,醫師並未看診、僅聽口頭描述便開藥的狀況。以個人經驗來說,凡耳鼻喉相關症狀醫生通常都會請患者打開嘴巴以便詳細檢視,才能確知是否有異狀喔! 

    #扁桃腺炎
    #扁桃腺周圍膿瘍
    #扁桃腺專家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台中耳鼻喉

  • 唾液腺發炎看哪科 在 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6 15:00:52
    有 279 人按讚

    😣😣😣老是乾咳、喉嚨卡痰?擺脫慢性咽喉炎,帶你認識常見病因與治療方式

    由於防疫常戴口罩的緣故,最近幾個月因感冒來到診所的民眾大幅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症狀:每天有超過七成的病人說自己喉嚨緊繃、卡卡的,還有患者表示跑了好幾間院所依舊沒有改善,為此困擾不已。
    先前我們談過慢性咽喉炎的病因之一,可能是胃酸逆流到咽喉造成,但也有一大部分族群的問題不在胃,而是其他疾病引起,這時就得發揮耳鼻喉科醫師如同柯南辦案一般、抽絲剝繭找答案的能力了。

    ✅鼻涕倒流
    這一類病人在經過檢查後,可以看到咽喉部明顯卡著濃稠鼻涕的現象。人體分泌鼻水一天可達1000~2000cc,而且大多都會往喉嚨倒流,可是因呈現水狀所以往往能夠很順暢地流往喉嚨並和口水一起吞下,一般人並不會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但如果有鼻子過敏、感冒、鼻竇炎等情形時,清稀的鼻水就會變得黏稠,甚至產生帶著綠色或黃色的膿鼻涕,倒流時便容易卡黏在喉嚨部位,出現生痰等不適感。此外,現代人忙碌緊張、生活壓力大,若菸酒不離口或經常一天好幾杯咖啡又不注意補充水分時,水分流失太多也會引發黏膜乾燥,而使唾液等分泌物變得黏稠。
    【治療與改善】針對過敏體質或過敏性鼻炎的人,臨床上會開立少許抗組織胺、黏液稀釋劑及類固醇鼻噴劑幫助緩解,要注意務必是在醫師指示下使用,以免使用不當反而造成黏膜乾燥的副作用出現。若已經有鼻竇炎的產生,則必須查明是細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分別施以不同的藥物治療。在日常保健上,定期利用溫鹽水沖洗鼻腔,將鼻內過濾出的髒污空氣微粒和黏稠鼻涕清出來,也能有效改善症狀。

    ✅扁桃腺結石
    扁桃腺是長在我們嘴巴後面的兩塊肉,所謂「扁桃腺結石」並不是真的像小石頭那樣,而是食物殘渣和口腔內細菌構成的混合物,是跟牙結石一樣白白臭臭的小顆粒。當這些卡住的扁桃腺結石有發炎時,便會產生喉嚨卡卡刺刺的感覺。
    【治療與改善】簡單來說,只要清除扁桃腺結石即可。然而,有些結石會藏在平常看不到的小隙縫或肉縫內,一開始經常不易察覺,必須經耳鼻喉科醫師仔細按壓檢視再加以移除。如果有反覆扁桃腺結石甚而導致扁桃腺化膿感染時,直接摘除扁桃腺也會是一個考慮選項。避免復發最好的方法,不外乎多補充水分、飲食清淡、勤漱口、飯後刷牙、注意口腔衛生等良好習慣的維持。

    ✅打鼾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患者因為有構造上的異常,例如常見的鼻中膈彎曲、扁桃腺肥大、舌根肥大、下巴後縮等,或是肌肉張力因熟睡而鬆弛,使得上呼吸道被阻塞住,就會罹患「阻塞性睡眠中止症」,以致睡覺時便可能把胃酸等消化液從胃部經食道吸到喉嚨處,產生睡夢中的胃食道及咽喉逆流,而導致慢性咽喉炎現象。至於僅有單純打鼾現象但並未到達睡眠中止情形的族群,也會因為睡覺時經常以口呼吸,讓保護喉嚨的黏膜長期乾燥受損而感到不適。
    【治療與改善】有一部分慢性咽喉炎病人會在早上起床時,感覺喉嚨特別不舒服,這時有可能是因為打鼾或睡眠中止症引起。在安排多功能睡眠檢查後若是確診,可透過手術治療來解決。

    ✅腫瘤
    可能是喉部腫瘤、下咽腫瘤及甲狀腺腫瘤等疾病引起,尤其以甲狀腺腫瘤最為常見。甲狀腺位在脖子的前下側,若長出腫瘤便會壓迫到位於後方的氣管與食道等部位,造成喉嚨有異物感或疼痛。
    【治療與改善】當身體出現不正常的腫大現象,未必就是惡性癌症,依據不同腫瘤與良性、惡性之分,專科醫師都會擬定相應的診治方式,建議病患可充分溝通並配合檢查與治療喔!

    ✅喉嚨敏感, 自律神經失調
    個性容易緊張焦慮、比較敏感的人,通常也會逐漸轉化成身體上的不舒服,其中喉嚨緊緊卡卡就是一個頗為典型的症狀。這一類因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通常還會伴隨其他不適,症狀可能從頭到腳都有,但做了種種檢查後卻發現沒什麼異常。
    【治療與改善】在做完所有理學檢查確定沒有特殊問題之後,有時會需要身心科醫師的介入,視狀況服用有助安定身心的藥物。生活上可藉由多補充營養、均衡飲食、多運動,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排解壓力和情緒,才能從根本改善。

    其他諸如接受過放射或化學治療、患有乾燥症、喉嚨長帶狀皰疹,或者因年紀而有黏膜退化導致口水鼻水減少的老年人,都可能有喉嚨卡卡、乾癢或刺痛等症狀。

    🤔🤔🤔是喉嚨痛還是脖子痛?清楚自述部位有助診斷

    正因為慢性咽喉炎的病因多元,若未能小心辨識就會出現病人彎彎繞繞一大圈,卻還不明所以的狀況。所以當病人說自己喉嚨有異物感或感覺疼痛時,我都會再追問是哪裡不舒服,對方往往一頭霧水:「就......喉嚨痛啊!」
    其實喉嚨有分上、中、下段,根據位置不同,致病原因也不一樣。比方說:
    1.喉嚨上段不適,通常和扁桃腺及其周圍的淋巴組織有
    關,像是扁桃腺有結石或慢性發炎現象,或是扁桃腺後
    方莖突骨過長致使吞嚥出現略為刺痛的「老鷹症候
    群」。 
    2.中段感覺不適,可能是黏膜比較乾燥,例如罹患乾燥症
    的人;或是胃酸逆流至咽喉造成。
    3.喉嚨下方較不舒服,有可能也是胃食道逆流所致。而頸
    部有腫瘤或心理壓力過大,或者是老師、業務、歌手等
    需要頻繁嗓子的族群也會在咽喉中下段出現緊繃感。

    另外,還有一些人是肇因於甲狀腺發炎而出現頸部疼痛,卻以為自己是喉嚨痛,因為沒講清楚也未前往具專業設備的耳鼻喉科診所就醫,以致被誤判為喉嚨發炎,吃了兩個禮拜的藥也不見好轉。為幫助醫師做出正確判斷,提醒患者可以更明確指出不適部位,並清楚說明什麼情況下會感到不舒服,像是「吞嚥食物時會痛」、「早上起床後特別明顯」、「總是覺得有一口痰卡在喉嚨清不出來」等等。當然,透過醫師用手觸診或借助鼻內視鏡、頭頸部超音波等檢查,都能幫助釐清病情。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提醒您〕
    如果有喉嚨不適情形,建議大家還是要找專業的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做全面的檢查與評估,在某些必要狀況下,也會和腸胃科、身心科等相關專科醫師一同會診。

  • 唾液腺發炎看哪科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23 17:54:12
    有 1,417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1例為磐石艦軍人;陳時中:官兵若為接觸者,無法定義務接受疫調;腳底長水泡可能為新症狀;兩岸直航、來台轉機兩大禁令皆延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宣布新增1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個案,是一名20多歲的磐石艦軍人。他於4月19日陸續出現喉嚨癢痛、咳嗽等症狀,21日採檢後確診,目前磐石艦上已有29人確診。

    至於磐石艦官兵的血清採檢結果,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3個實驗室(台大、中研院、昆陽實驗室)還有2個實驗室資料未搜集完全;指揮中心同時也有進行PCR採檢、向確診官兵了解相關症狀的發病時間與病程等調查。3種疫調結果都完成,會需要一些時間,也需要整個疫調團隊來研判結果。

    目前針對磐石艦案的採檢也較其他案件更積極。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現已提醒地方衛生局,磐石艦確診個案的親密接觸者,在隔離5天後,須由衛生局安排,透過救護車或民眾自行開車,送醫採檢。

    此外,昨(22日)晚間,武漢類包機中1名小朋友發燒就醫,現正採檢中。全台目前共427例確診,包含6例死亡,253例解隔離,其餘隔離治療中。

    針對原先4月29日到期的禁令「限縮兩岸航空客運直航航線」,以及4月30日到期的禁令「全面禁止旅客來台轉機」,陳時中表示都會繼續延長執行,觀察疫情變化再決定何時解禁。
     
    ■今日確診個案過潛伏期才發病,張上淳:集中檢疫有必要性
     
    今天確診的磐石艦官兵,4月19日才出現症狀。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先前確診的個案,從發病到採檢都已經過一段時間,才可能出現一採陰、二採陽的現象,而今日的確診個案並不相同,此案之前沒有症狀,可能是在潛伏期,因此一採為陰性,如今過了潛伏期,才出現症狀,因此二採確診陽性。這也說明雖然已經全面採檢過一次,仍需要集中檢疫隔離,觀察後續是否有人出現症狀。

    陳時中表示,這種情況與境外移入個案類似,確診個案從機場入境時,並非全部都在機場就發病、被攔截,大多數的確診個案還是在居家檢疫期間,才出現症狀而採檢確診。
     
    ■擴大篩檢醫護全陰性,陳時中:本土相對安全,磐石艦案屬獨立案件
     
    至今台灣已有11天沒有本土個案,陳時中表示,這代表本土相對安全,不過國際情況嚴峻,加上還有磐石艦染疫案,現在仍處在嚴密的監測期。但也不需要過度衍生,認為台灣不安全,畢竟磐石艦是從外面進來,不是在台灣本土爆發,只是來源還需要研判。目前指揮中心將磐石艦案視為獨立事件來分析,做相關的疫調、隔離與採檢。

    有媒體詢問社區是否藏有未被發現的無症狀個案?陳時中表示,當然可能會有,但絕對不會很多,因為無症狀個案一定會搭配一定比例的有症狀個案,現在還沒有看到這種情形,因此「隱藏個案不敢說沒有,但應該很少。」

    張上淳表示,台灣也很早就擴大對醫護人員採檢。從國外例子發現,COVID-19造成不少醫院群聚案,因此台灣很清楚知道醫護人員需要被保護,除了提供裝備外,自2月27日起,醫護人員有肺炎症狀,一律納入通報採檢;3月下旬,再擴大到有發燒、呼吸道症狀一律停工且採檢。

    自3月30日到4月15日,指揮中心針對醫護人員擴大採檢監測1,852人,結果全數陰性。台灣能與國外狀況不同,張上淳說,是因為一開始就有提供醫護人員足夠裝備,加上努力監測,沒有漏掉確診個案,因此沒有發生傳染給其他醫護的狀況。
     
    ■腳底長水泡為COVID-19新症狀?張上淳:有些確診個案有類似病徵
     
    近期有許多國外研究提到,腳底水泡可能是COVID-19的症狀。對此,張上淳表示,確實有看到相關報告,而國內的確診病人因為都在負壓隔離病房內,病人自己若沒有主動描述腳底有水泡、皮膚紅,醫師不見得會觀察到。不過,根據各醫院主治醫師回報,有發現部分病人出現類似情況;日前已解除隔離的個案,也曾有一段時間出現水泡。

    另外,也有文獻提到,確診個案有肝損傷情形。張上淳說,在目前個案中,幾乎都維持正常,僅少部分肝指數有輕微上升,「我親自詢問的個案幾乎很快就恢復,並沒有造成肝損傷問題。」至於眼睛分泌物是否也有病毒?張上淳表示,新加坡眼科曾對眼睛分泌物培養病毒,發現並沒有,國外目前對此仍沒有定論,而台灣臨床沒有發現確診個案有結膜炎等眼睛症狀。

    此外,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表示,目前篩檢的標準方式,就是台灣所用的RT-PCR病毒核酸檢測。媒體詢問國外採用的唾液篩檢方式是否可行?張上淳說,台灣在2003年SARS期間就用過類似方法,還曾發表報告認為是一可行方案。這次台大醫院在初期照顧確診個案時,也曾用過唾液篩檢法,讓確診者口含10到15cc的生理食鹽水漱口,再吐到無菌罐子內,可以得到陽性結果。

    張上淳說,之所以會有唾液篩檢法,是因為怕進行PCR篩檢時,病人會因為篩檢中的不適反胃,增加篩檢醫師的風險。不過目前此方法的敏感度還需要驗證。
     
    ■官兵在帛琉被感染?新光醫院:帛琉過去1個月無肺炎個案
     
    4月18 日磐石艦官兵染疫爆發後,第一時間陳時中表示,此案為境外移入,認為帛琉可能有黑數。但帛琉自4月15日起陸續檢驗32位醫護人員、48位我駐帛琉大使館人員,均呈現陰性。帛琉政府更在4月20日宣布,未來3週內將針對飯店、機場港口、醫護等高風險人員約500位逐一篩檢。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表示,目前仍需更多證據才能判定官兵是否真的在帛琉染疫。

    3月7日,一名美籍醫療人員在帛琉出現咳嗽等疑似症狀。洪子仁表示,當時帛琉並沒有篩檢能力,該案當時由新光醫院協助採檢教學,並將檢體送到台灣疾病管制署檢驗,後呈陰性。隨後,帛琉於4月1日建置可檢驗COVID-19的P2實驗室,並由台灣外交部、新光醫院協助採購RT-PCR檢驗機器、生物操作箱等設備,於4月15日全數建置完畢。

    雖然在15日以前,帛琉確實沒有檢驗能力,但根據新光醫院了解,帛琉自3月7日起,當地唯一一家醫院,並沒有任何一個案例經X光檢驗後發現肺炎,目前擴大篩檢結果也都呈陰性。洪子仁說,帛琉人口少,僅2萬人、但遍佈200多個島嶼,當地甚至連紅綠燈都沒有,社交距離非常足夠,氣溫也幾乎都在30度以上。究竟磐石艦官兵是否在此染疫,還需要更多的疫調資料才能肯定。
     
    ■移工不得入住集中檢疫所,陳宗彥:雇主符合一人一室檢疫規定,仍可申請來台
     
    日前勞動部宣布,移工入境需要集中檢疫14天,但指揮中心突然宣布,集中檢疫所自4月21日至5月5日暫停收治移工,是否會影響移工入境,以及後續的照護需求?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目前的規定有二,第一,移工入境須在集中檢疫所隔離2週;第二,業者須提出一人一室的居家檢疫空間,經地方勞動主管機關審視符合規範,就可申請移工入境。他表示,自4月上旬就已沒有移工申請入境的案件,4月21日宣佈集中檢疫所停止收治一事,是因應磐石艦案調撥集中檢疫所空間,因此先暫停收治移工。不過,仲介或雇主依然可以提出一人一室空間來申請。

    陳時中則說明,由於已在台灣的移工可以申請延長時間,不會說移工「只有出去、沒有進來」,應不會有照護需求無法緩解的問題。近期因為磐石艦案、2班武漢類包機,都需要集中檢疫所,因此才把空間預留下來。
     
    ■高市擬對拒絕疫調官兵開罰,陳時中澄清:可幫忙協調,但接觸者無法定義務接受調查
     
    針對高雄市政府表示,有24名敦睦艦隊官兵拒絕疫調,市長韓國瑜表示,若今日下午5點不配合,將依法開罰。對此,陳時中表示,在2月9日就已發公文給各地方單位,將疫調對象訂為「確診案例」及「極可能病例」,而這24名官兵,有些可能是接觸者,並不符合這兩項,因此無法定義務接受調查。

    陳時中表示,根據傳染病防治法,一旦有確診、疑似個案,地方衛生主管機關有義務迅速檢驗、診斷、調查傳染病來源,並且報告中央主管機關。疑似傳染病個案也並非任何人都可以定義,而是需符合法定傳染病、擴大篩檢通報,或有接觸史、旅遊史等,經由醫師評估,再通報後成立。

    陳時中也說,已跟高雄市政府通過電話,指揮中心表示可以幫忙與檢疫所協調,與官兵溝通,「但並不代表這些人(官兵)是在法定義務要接受調查,這要分清楚。」

    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表示,根據了解,有些在集中檢疫所的官兵接到電話,無法確認對方是疫調人員,因此不敢回答問題。海軍已經向官兵宣導,也與高市府協調,國防部發言人史順文指出,原先拒絕疫調的24名官兵,今天只剩下6名未完成疫調,目前艦指部已積極聯繫,問題應不大。

    【20:30 更新】
     
    ■國防部證實帛琉政要曾登艦;15日官兵全體離艦前已有官兵先行下船
     
    國防部在傍晚召開記者會表示,為避免外界部分訊息與實際狀況有落差,今天開始將每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狀況。

    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表示,敦睦艦隊於3月5日在左營軍港啟航,12日抵達帛琉,待到15日。他也證實,3月15日當天因舉行聯合升旗典禮,帛琉政要、我國外館、僑胞都有登上靠泊的康定艦。

    4月9日,敦睦艦隊抵達左營軍港;4月14日上午7點半,聯檢人員登艦檢查,8點半完成。張哲平說,14日當天確實有官兵因有外膳假而先行離艦。他表示,人員休假都有相關計畫,休假、外膳人員全部按表操課,只要聯合檢查作業完畢,人員就可以依計畫實施外膳和休假,「不需要向誰請示,也不需要由誰下令。」

    張哲平說,未來調查小組會聚焦了解:為什麼做完檢查,還是有一些具有風險的人員,造成疫情擴散。他也重申強調,國防部並沒有說謊、隱匿,也不是在「擠牙膏」,而是資訊不足,又急於將調查的現況提供出來,才引起外界誤會。
     
    ■國防部指支隊長陳道輝並無回報發燒
     
    昨(22日)立法院國防委員會中,敦睦艦隊支隊長陳道輝人在集中檢疫所,但以通話方式表達自己絕無隱匿疫情,並說明磐石艦上5人發燒,經醫官判斷4人為一般感冒,症狀輕微,因此僅回報1人有發燒症狀。

    對此,張哲平今表示,國防部清查敦睦艦隊航行期間,每日需回傳給艦指部的安全回報表發現,並沒有填寫人員發燒的紀錄。張哲平說,他不認為這是隱匿,可能是個人認知判斷有差異,今天早上也與陳道輝電話確認,陳表示應是記錯,因其回報的並不是發燒,而是扁桃腺發炎。

    張哲平也澄清,昨日在立法院,海軍司令部參謀長敖以智與海軍副司令梅家樹並非突然搶走手機,阻止陳道輝通話,「昨天他(陳道輝)情緒有些波動,怕會造成更惡劣的景象,其實不是拿走手機,現場他們有跟召委報告,召委同意後才拿走的。」

    國防部發言人史順文表示,「支隊長(陳道輝)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任務執行上認真、執著、對官兵非常照顧,這個案子將他調離現況是要把真相釐清,各位不需要太擔心。而證據到哪裡,就處理到哪裡,這是必要程序。」

    史順文也表示,敦睦艦隊啟航過程中,官兵有發燒狀況都須經過醫官判斷,發燒也有很多種狀況,如果超過正常體溫就返航,這個行程很難完成,因此官兵若發燒也會做綜合判斷。但到底為什麼判斷後沒有落實回報,仍在目前專案小組後續的調查範圍,「我們也很誠懇的檢討缺失,」他表示。
     
    ■一中商圈商家抗議,國防部:思考不夠周延,表達歉意
     
    4月18日軍方緊急召回敦睦艦隊官兵,前往集中檢疫所隔離,但集合地點卻選在熱鬧的台中一中校門口,也證實有確診官兵前往一中商圈,引來商家抗議並揚言提告。

    對此,國防部副參謀總長執行官徐衍璞解釋,官兵遍及全台,國防部必須在最短時間將全體人員送達檢疫所,當時有很大的時間壓力,加上官兵不能使用計程車、捷運、公車等大眾交通工具抵達集合地,因此地點必須夠開闊且容易抵達,便於人員迅速集合。當時國防部設置19個集合點、動員36輛大巴士,駕駛等相關人員都做好各項防疫措施,才將全體官兵送往集中檢疫所,「時間壓力下可能不夠周延,也代表海軍表達歉意。」

    國防部法律司司長沈世偉則表示,訴訟是人民的權益,若有人提告,會依法辦理,而因為這次事件造成商家驚恐,他表示很遺憾,後續會再了解商家是否有相關請求。(文/陳潔;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攝影/余志偉、吳逸驊)
     
    #延伸閱讀
    【抗疫前線:首位2019新冠狀病毒病人出院背後,支撐台灣防疫網的雙手與缺口】https://bit.ly/39iKXt4
    【穿梭在指揮中心、立法院、行政院:手語是愛與使命──那些手譯員的人生故事】https://bit.ly/2VTec0z
    【重返和平──SARS隔離黑洞中難以告別的記憶】http://bit.ly/3aMLzrK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武漢肺炎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報導者 #口罩國家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