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唯識聖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唯識聖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唯識聖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唯識聖嚴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法鼓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爭取時間,活在當下 在競爭激烈、分秒必爭的壓力下,時間對現代人的重要性相對提昇。但在不穩定的環境中,突發情況日益增多,受到內在和外在因素的相互干擾,時間被分割得支離破碎,無形中,使我們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現代人的生活和二、三百年前大不相同,過去的人頭腦單純,讀書人滿腦子四書五...

唯識聖嚴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2:26:17

⭕️第407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釋印順」(1906年4月5日-2005年6月4日),俗名張鹿芹,法名印順,號盛正,人稱印順導師、印順長老、印順法師,中華民國浙江杭州府海寧人(今屬嘉興)。剃度師為普陀山福泉庵清念和尚,天童寺受戒時,戒和尚是圓瑛和尚,為太虛大師門徒,慈濟證嚴法師的入門師父。印順法師是...

唯識聖嚴 在 法鼓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9:33:17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爭取時間,活在當下​ ​ 在競爭激烈、分秒必爭的壓力下,時間對現代人的重要性相對提昇。但在不穩定的環境中,突發情況日益增多,受到內在和外在因素的相互干擾,時間被分割得支離破碎,無形中,使我們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 現代人的生活和二、三百年前大不相同,過去的人頭腦單純,讀書人滿腦...

唯識聖嚴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17 13:35:51

⭕️第279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六祖壇經》,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是佛教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的一部經典。《六祖壇經》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應韋刺史的邀請,在韶州大梵寺說法的內容,弟子所做的整理紀錄。全書敘述...

  • 唯識聖嚴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1 15:01:00
    有 511 人按讚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爭取時間,活在當下

    在競爭激烈、分秒必爭的壓力下,時間對現代人的重要性相對提昇。但在不穩定的環境中,突發情況日益增多,受到內在和外在因素的相互干擾,時間被分割得支離破碎,無形中,使我們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現代人的生活和二、三百年前大不相同,過去的人頭腦單純,讀書人滿腦子四書五經、古代歷史,其他人頂多知道一些當地的小事情,能活上幾十年,他們就覺得相當長了。但是對現代人來說,總覺得時間太短,因為現在傳播媒介多樣化,經由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全球每天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情,我們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知,成為我們知識和資訊的一部分,新事物不斷增多,現象層出不窮,永遠看不完、學不完,感覺上環境愈來愈小,接觸的層面愈來愈複雜,時間卻永遠不夠支配。

    此外,資訊爆炸的結果,使我們的頭腦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人、事、物,令人應接不暇。本來知識愈豐富,觀察力愈敏銳,應該更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其實不然,這些不相干的資訊,在思考與行動時,反而成為干擾,導致猶豫困惑,不知該如何決定,如此一來,又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尤其是處理切身問題時,例如職業的選擇,乃至於交往對象等,常常是當局者迷,很難做出適當的選擇,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反而倉促下決定,抱著碰運氣試試看的心態。

    所以,在時間的運用上我們有許多功課要學習,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忙人,即使是沒有工作的人也有日常的瑣事要忙,每個人不但身體忙,頭腦也忙得不可開交,時間當然不夠用。

    我曾經提出一種理念:「忙人時間最多」,也就是說,我們盡量在有限的時間內,恰到好處地運用,而不浪費時間。即使從早到晚必須分秒必爭,也要爭得恰到好處。譬如遇到塞車時,車子陷在車陣中動彈不得,要怎麼爭取時間呢?這時候,你還有頭腦的空間可以爭取,反正已經困在車陣中了,焦急也沒有用,正好利用這個時間好好放鬆身體,讓頭腦得到充分的休息。有些人缺乏這種觀念,不但心裡著急,更糟糕的是怒氣沖沖影響情緒,這是何苦呢?既然連塞車的時間也可以好好運用,我們更應該利用所有能夠運用的時間,即使是在最忙碌的時候。

    禪法教導我們要活在當下、承擔責任,這可以說是時間管理的另一種詮釋,「當下」就是最好的時段,保持頭腦清楚,好好地欣賞它、享受它、運用它,這是最合算的。也就是說,吃飯的時候專心吃飯,不要胡思亂想;看書的時候,腦海裡就不要圍繞著連續劇情節打轉;與別人談話,要注意對方在說些什麼,不要分心想著剛剛看過的電影,否則同樣的話講了兩遍,你還聽不清楚,要求他再重複一遍,不但浪費彼此的時間,也是對人不尊重、不禮貌。

    儘管要爭取時間、活在當下,還是要找出時間休息,否則身體會負荷不了。唯有如此,我們才會覺得有充分的時間,而且還能活得很精采、很有意義。
    --------------------------------------------------------------------------
    工作自在語

    禪法教導我們要活在當下、承擔責任,這可以說是時間管理的另一種詮釋,「當下」就是最好的時段,保持頭腦清楚,好好地欣賞它、享受它、運用它,這是最合算的。

    延伸閱讀 👉人是否應時時刻刻活在當下
    https://youtu.be/ynbuZCEI2q8

    #爭取時間
    #活在當下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 唯識聖嚴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4 20:00:16
    有 978 人按讚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時時懷抱感恩的心

    在自我修鍊的過程中,當我們達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長」之後,一定要做到「自我消融」,才算是真正的自我完成,否則很容易產生傲慢心。而其方法和自我成長、自我肯定完全不同,其重點是在於慚愧和懺悔心的升起。

    如果有「慚愧心」,就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努力不夠,沒有做到最好。而對自己所獲得的成就和成功升起慚愧心,就會慚愧自己得到的太多,付出的太少;回饋的太少,而接受的利益太多。

    所以佛教徒在功德迴向時,總會特別提到要「上報四重恩」,意即要報國家、父母、三寶與眾生的恩。所謂國家恩,是指整體的社會,包含政府及全體人民,因為我們能安居樂業的生活,都是國家給的保障,故要報國家恩。而報父母恩,就是要想到父母生養我們的恩情。

    至於三寶恩,是指佛法,佛法給我們的更多。但並非一定要看很多經典,或是上很多佛學的課程,才能得到佛法的好處。其實只要聽聞一句,甚至數句佛法,就可以轉變我們的人生觀,一生受用不盡。

    我在十幾歲時,聽到佛法中講述如何把顛倒的觀念變成正念,我這才發現,一般的人都是用顛倒的方向看世界,之所以顛倒的原因,是因為自私心;如果我們不以自私心看世界,就不會煩惱,也不會自以為理所當然地向這個世界有所要求,生命中沒有過多的要求,便會過得很快樂。就是因為這樣的觀念,讓我一生受用不盡,因此我對三寶產生無限的感恩,而希望能永遠奉獻三寶。

    另外,我們要感恩的是眾生。所謂的「眾生」,是指所有的人,包括我們生命中間接、直接接觸的人,乃至於古代及歷史上所有的人。

    古往今來,有很多的人我們根本不認識,也許連名字都不知道,但是我們卻都受過他們的恩惠。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類的歷史文化和文明,不是一個人就能發明成就的,而是過去許許多多人的智慧與努力,所累積的結晶,才能讓今日的我們坐享其成,對於這些我們都要感恩。

    時時以感恩的心來過生活,「自我」就會消融。因為知道宇宙之大,個人實在是太渺小了,一個人所知、所能、所奉獻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反觀我們所接受的恩惠,卻太多、太大了。如果真的能如此自省、覺察,就是懂得自我消融,能生活在「自我消融」的狀態中,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成為菩薩、成為佛,至少傲慢心及自以為是的心,就不會那麼的強烈了。

    此外,還有一種自我消融的方法就是懺悔,雖然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而傷害眾生或傷害人,就應該要懺悔。懺悔是表示知道自己的過失,非常對不起他人,而心中有所愧疚。懺悔之後,仍必須負起對他人的責任;也唯有負起責任,愧疚感才會減輕、減少。

    其實,愧疚心的減少是為了讓自己安心,因為愧疚心就是痛苦的我,只有真正負起責任,痛苦才能減少;所以是在奉獻他人時,才知道並不是為了求回饋,而是為了報答別人讓我們有機會減輕痛苦的恩。

    奉獻他人是為了報恩,懺悔是為了改進自己,如此,我們的自我中心自然而然會愈來愈少。自我中心愈少,智慧就會增長,慈悲心也會愈增加,煩惱也就愈少,過失也就愈少。雖然還沒有到達成佛的境界,但是如果能持之以恆,一點一滴地慢慢增加、慢慢提昇,當提昇到「動者恆動,靜者恆靜」的境界自然出現時,便是煩惱永遠不動、智慧永遠不停、慈悲永遠不止了!

    --本文摘自《找回自己》

    延伸閱讀 👉自卑和慚愧有何不同?
    https://youtu.be/ptfq9TVV-tQ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時時懷抱感恩的心
    #找回自己
    #自卑和慚愧有何不同

  • 唯識聖嚴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6 20:38:46
    有 127 人按讚

    【「你敢「意圖」顛覆政府!」——懲治叛亂與內亂罪】

    若你出生在戒嚴時期的臺灣,那你可要好好思考人生。

    -當好白血球的一些建議

    「國家很像一個人的身體......人生了病,有白血球來比抗病菌,國家有了內憂外患......尤其是檢肅匪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單靠政府去做難免疏漏......人人都要盡力做國家的白血球,去消滅國家的病菌。」——出自前內政部調查局局長季源漙《防諜常識》

    戒嚴時期的臺灣,當然容不得匪諜,但怎樣的人是匪諜?怎樣會被懷疑對國不忠?換句話說,你要怎麼當個好白血球?

    第一個建議:燒掉馬列書籍。英文老師柯旗化因為朋友的案件被牽連,情治人員在他家搜到《唯物辯證法》,認定其思想左傾,有叛亂之嫌。

    第二個建議:學學岳飛。有名的聖嚴法師曾待過軍中,當時盛行刺青效忠運動,聖嚴的長官問他要刺什麼,聖嚴說:「報國衛民,忠誠不二,心最要緊,何須刺字!」結果那長官說:「我看你是什麼人派來的吧!你說你是和尚,恐怕是一種身分的掩護吧!」

    第三個建議:好好翻譯。作家柏楊翻譯「大力水手」漫畫時,把一段卜派演說的:「Fellows…...」翻譯成「全國軍民同胞們......」因此被認為影射蔣氏父子,而被調查局逮捕。柏楊說之後還被迫認了很多他沒做的「叛亂舉動」。

    -懲治叛亂與內亂罪

    除了潔身自愛,當時人人都有檢舉匪諜的義務,民眾如果「知匪不報」那可是一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刑責。

    當然,還有一件事不能做,就是絕對不能「意圖」顛覆國家,不然很可能就是死刑上身。

    戒嚴的那幾年,刑法是這樣規範內亂罪:「意圖破壞國體,竊據國土,或以非法之方法變更國憲,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者,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首謀者,處無期徒刑。」

    其中「著手實行」並沒有具體的例子,所以非暴力的演說或文字都有可能被認為觸犯了內亂罪。

    而且《懲治叛亂條例》又說:「犯刑法第 100 第 1 項......,處死刑。」這樣子把刑法與懲治叛亂條例搭配起來,不滿政府的言論就可能導致殺身之禍,進而侵害人民的言論自由。

    後來成功推動內亂罪修法的學者林山田,曾經說過:「若只憑特定的政治言論就足以推翻政府, 那麼該檢討的是政府的施政,而非該政治言論。」

    -臺灣監獄島

    戒嚴時的政治犯形象不一,有真正的中共間諜,也有單純意見不合的人。比如一開頭提到的英文老師柯旗化,因為家裡被搜到《唯物辯證法》而被逮捕,雖然無罪,但還是被送去綠島強制勞動與思想改造一年多。

    這不是他唯一一次入獄,之後又因為不滿政府的言論被盯上,多了很多莫須有的罪狀,比如預備叛亂、教唆竊盜,連泰源監獄暴動也歸咎他是主謀,但他根本沒參與。

    柯旗化歷經了近十七年牢獄,他的家人同樣受盡社會恐懼,好像身處無形的監獄中。政府也不信任被有毒思想感染的柯旗化,為避免他出獄後「舊疾復發」,運用警察、線民等層層監視,除了避免反抗的可能,也試圖重建他的人際關係與道德生活。

    從柯旗化的處境可以看到當時許多台灣人的動輒得咎:戒嚴時期來身在臺灣,不論你有沒有犯法,都像在巨大的監獄,被許多雙眼睛監視著,只要你有一點點不順政府的意,就有可能牢獄加身。

    正因意識到不自由,所以才會追求自由。柯旗化本只是個老師,因為言論、被誣陷等理由而入獄,但他沒有因此噤聲,反而在出獄後,更大聲唱著他的心聲與期許:

    「我譜出愛鄉的歌曲,希望臺灣永遠是自由的天地
    願自由的歌聲,傳遍美麗的故鄉山河。」
    —— 柯旗化〈自由的歌聲〉

    -你怎麼看待言論自由的邊界呢?

    言論有強大的力量,執政者總是擔心這股力量會威脅政權,所以才會處處限制。

    解嚴至今數十年,已經享有言論自由的你會怎麼看待過往那段歷史?你認為言論自由應該有界限嗎?為了什麼樣的目的,可以對言論自由做出限制呢?
    -
    今年 5 月12日,有部可窺見身在當年威權統治年代的人物,以及他們如何受到影響,並做出對台灣有重大改變的決定的紀錄片,將要發起群眾募資計畫

    在上線之前,希望邀請您花 3 分鐘填寫這份問卷:
    https://www.surveycake.com/s/0vbK4

    並希望能和我們一起

    在計畫正式上線之後,一同支持本次的募資!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