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哲學是什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哲學是什麼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哲學是什麼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popandy (pop)看板W-Philosophy標題[轉錄]哲學是什麼?時間Mon Feb...


來源:ptt2 哲學家的秘密花園
版主:vivina


原始來源:北大未名站
發信人: qiao (淇澳), 信區: Philosophy
標 題: 哲學是什麼?

對研究哲學的人來說,最難回答的問題是“哲學是什麼?”
為什麼呢?幾乎每一個哲學大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哲學觀,都有對
哲學不同的理解,而研究者面對層出不窮的哲學體系和方法,很
難對哲學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界定,即使作了,也很難得到認同。

這學期我給學生講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對此作了
一點思考。維特根斯坦區分了可說的和不可說的,可說的必須說
清楚,不可說的隻能顯示出來。關於世界、關於世界中的事態是
可說的,而且一定是可說清楚的,這是知識的領域。但世界的邏
輯結構、語言的邏輯結構是不可說的,隻能在對世界中的事態的
說明中顯示出來,邏輯在邏輯命題中顯示自身。

哲學是一種語言批判,一種對命題的澄清,哲學其實是在劃
界,劃出超越的(宗教、倫理、情感)與知識的分野。哲學不是
一種知識,所以它不可能像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那樣定義,也就
是說,它的對象並不在世界中。它的對象就是知識本身,但不是
研究知識與對象的符合與否,而是澄清知識的表達,也就是對語
言的批判。

即使我們不承認這種定義,但哲學是在自身的活動中顯示出
自身的,這一點非常有啟發,可顯示者不可說,不可表述為命題
和知識,哲學不是知識的集合,而是一種活動,我們可以描述這
種活動,但無法就其本質作出界定,因為它根本就沒有本質,它
有的隻是許許多多的家族相似性。

所以,“哲學”這個詞隻不過標識出一類具有相似特征的思
想活動,而這些思想活動是自身顯示自身的,是五光十色、色彩
斑斕的,哲學不可能是整齊劃一的,也不可能用整齊劃一的標準
對它們作出分界。我們一定要抵御把哲學理解為知識的誘惑,而
讓哲學成為它自身。

哲學是什麼 之二

上次借用維特根斯坦的看法談了哲學是什麼,這次再作一些思考。

哲學是什麼實在不可說,因此人們常常用哲學的詞源作解說
,哲學就是愛智慧。但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答,因為智慧是什麼
,愛又如何,並沒有說清楚。當然問題不在於說清楚,而在於深
入地分析和理解。

日本人西周把philosophy譯作哲學,大家也約定俗成了。這
無疑是暗示著這樣一點:哲學、科學、數學、邏輯學……都是某
種學,某種ology,都在述說某種道,logos。

那麼哲學所說的是何種道呢?

無論是“道”還是logos,都兼有“道理、原理、原則、理性
、尺度”和“言說、語詞”這兩重涵義,於是,我們似乎可以這樣
說,古典哲學側重於前一種涵義,而現代哲學則側重於後一種涵義。
前者言說世界(普遍性、本質、起源),而後者言說對世界的言說
本身。前者並不是不關注語言,但它對語言的關注是在其哲學的一
項任務,而且往往是副產品,而後者則把對語言的關注作為最基本
的任務,最重要的工作。古典哲學批判語言是為了建立起對世界的
某種系統化的理解;而現代哲學批判語言則是為了澄清語言本身,
澄清了語言也就澄清了我們面對世界的態度,維特根斯坦不是說嗎
,“他隻有超越了這些命題,才能正確地看待世界”。知道了我們
的立場,也就知道了我們的偏見和成見,破有執為無執,世界、人
生才能敞開,才能去蔽,而去蔽恰恰是真理在希臘語中的涵義,這
是海德格爾非常強調的。

然而,有所執才有所破,否則就是虛無主義,這或許是learnedcat
曾經提示過的。在消解、澄清、解構的同時並不妨礙建構和創造,
否則我們隻是更清楚地知道了我們對世界的態度,但並沒有使世界
敞開的更多。

說了這麼多,似乎有點跑題了。我的意思是,哲學是愛智慧,
而哲學的愛智慧便是講“道理”,道理是關於世界、人生、社會的
,但哲學並不看重道理本身,赫拉克利特就說,博學並不是智慧,
老子也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哲學看重的是如何講,如何澄清道
理,如何澄清對道理的“講”。對logos的講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視為
logic,邏輯。亞裡士多德有三段論邏輯,培根有他的經驗性、實用
性邏輯,斯賓諾莎有他的“幾何學方法”的構造邏輯,康德有他的
先驗邏輯,黑格爾有他的辯証邏輯,弗雷格有他的形式邏輯,等等
,如果我們不考慮黑格爾所謂存在論、認識論與邏輯學的統一性,
那麼,這些邏輯都是關於思維的必然性推理的邏輯,“必然地推出”
。這都是我們如何說、如何講道理的方式。

至於把思維的邏輯等同於世界的邏輯,建立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
乃是保証我們的認識的真的可能性和可靠性的一種手段。有意思的
是,在這一點上,巴門尼德是始作俑者,黑格爾踵武前賢,而維特
根斯坦也亦步亦趨,似乎海德格也是如此(語言是存在的家──這
是一個無根據的猜測)。所以,邏輯並不等於現在我們習慣上講的
數理邏輯,不如把康德的先驗邏輯理解為先驗邏格斯論、把黑格爾
的辯証邏輯理解為先驗邏格斯論,乃至夸張地理解為先驗道論、辨
証道論。

在我看來,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比較好讀,因為它講
道理的方式我們比較熟悉,而《哲學研究》就不太好讀,因為他講
道理的方式不容易理解,我們不容易超出《邏輯哲學論》的講道理
的方式去理解《哲學研究》的方式。我始終進入不了後者的思考方
式,維特根斯坦本人就說,我的著作是給100年以後的人看的,也許
原因就在於此。

同樣,《老子》以詩講道理,《論語》以對話講道理,《周易》
以象、辭講道理,《孟子》以論辯講道理,《荀子》以論說講道理,
漢學以注疏講道理,也都是不同的方式,這些不同的方式有各自的語
境和特色。黑格爾對中國哲學有所鄙夷,也許與他對我國語文、歷史
情景比較陌生有關。

說到這裡,似乎可以認為,道理總是普遍的,因此哲學是在處理
普遍性的問題,而哲學更是對處理普遍性問題的方式感興趣,所以哲
學活躍在任何學科的普遍性原理當中,任何學科要作出普遍性的結論
,都已經在實踐著哲學。所以各門學科發生“范式”轉換的時候,哲
學往往是最活躍的,人們也往往看到了哲學的作用。所以,哲學史是
一門特殊的學科,但哲學未必是。哲學是愛,是博愛。所以我傾向於
把哲學理解為這樣一種“愛”的活動,它愛管閒事,愛打抱不平,愛
口出狂言,愛匪夷所思;但不愛人雲亦雲,隨波逐流,信口雌黃,故
步自封。因為它愛的畢竟是智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7.58.14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