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哥德式教堂代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哥德式教堂代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哥德式教堂代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哥德式教堂代表產品中有10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停留在中世紀的繽紛皇城 | 西班牙托雷多Toledo 距離馬德里不遠的托雷多(Toledo)因為過去是查利五世時期神聖羅馬帝國的宮廷與首都所在,因此有皇城之稱。此處過去也是天主教、伊斯蘭與猶太三種文化交疊之地,有著獨特的文化融合風格,如今更是西班牙的天主教重鎮。在近代,托雷多亦是獨裁者佛朗哥軍隊與...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波蘭深度之旅:華沙、克拉科夫、格但斯克、托倫、波茲南」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小仙仔 內容簡介: 波蘭,這個曾經在地圖上消失過兩次的國家,世人對她的既定印象,總有些許悲傷的色彩。然而,親身踏上這塊土地後,你會發現她早已浴火重生,蛻變成中歐最耀眼的一顆星。 無...

哥德式教堂代表 在 Jennifer Yeh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12:39:10

遊船遊完 #萊茵河畔 ,參觀世界著名的 #科隆主教座堂⛪️ (德語:Kölner Dom),也稱 #科隆大教堂 ,它是 #德國 #科隆 市毫無爭議的標誌性建築物,在 #歐洲教堂 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157公尺高的 #鐘樓 使得它成為德國第二、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 #哥德式教...

哥德式教堂代表 在 United Freak 韓系選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31 09:15:03

#免運基本加上最棒的優惠福利 #不用懷疑歡迎詢問不用害怕 #主委幸福加碼白色 - Cashonly 五週年 5ND.Duomo di Milano 賣完一波還在問 賣完兩波還有人在問 最後一次了 真的不要事後再來哭ㄌ... 這次主委幸福加碼白色 白色的衣服配上素描更顯作品的氣勢與磅礡 品牌主理人耗時...

哥德式教堂代表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5:24:23

【#西蒙詹金斯:不只是浩劫:黑死病不僅改變歐洲權力結構,更創造出英國的經濟榮景】 黑死病的浩劫引發了人們的絕望心情,有人認為這是上帝對這個罪惡世界的懲罰,釀成此禍者乃是腐敗的教廷、貪汙的教會、以及猶太人。 因此,在西元 1349 年,史特拉斯堡有兩千名猶太人在一夜之間遭到殺害,數千人逃往東邊的波...

  • 哥德式教堂代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0 21:00:37
    有 1,167 人按讚

    停留在中世紀的繽紛皇城 | 西班牙托雷多Toledo
    距離馬德里不遠的托雷多(Toledo)因為過去是查利五世時期神聖羅馬帝國的宮廷與首都所在,因此有皇城之稱。此處過去也是天主教、伊斯蘭與猶太三種文化交疊之地,有著獨特的文化融合風格,如今更是西班牙的天主教重鎮。在近代,托雷多亦是獨裁者佛朗哥軍隊與共和國軍隊的激戰、摧毀托雷多城堡之處,因此,如果想要一探西班牙歷史縮影和多樣的文化,托雷多可以說是最佳的地點之一。


    托雷多在羅馬時期就已經建城,隨後也被西哥特人(Visigoth, 入侵進而摧毀羅馬帝國的外族之一)和摩爾人(來自北非,廣義上的阿拉伯人)給統治過,也都在托雷多留下許多如城牆和清真寺等歷史古蹟。但托雷多最著名的,還是它的中世紀風情,尤其是查利五世定都托雷多後更是輝煌一時。雖然之後繼位菲利浦二世便遷都至馬德里,隨後帶來的經濟衰退卻也意外良好地保存了它的中世紀建築,也讓托雷多因此成了今日的旅遊熱門地點。


    我一樣是從馬德里搭乘巴士而來,由於這座堡壘城市位處高地,旅人可以選擇搭乘電扶梯、搭乘公車或步行上山的方式進入城內。雖然一出客運站直行約5-10分鐘就可以抵達搭乘電扶梯的地點,但因為我想要細看這座城市,所以選擇步行沿路拍照而上。托雷多主要的景點有古城門城牆、托雷多大教堂及托雷多城堡,話雖如此,我覺得這個富含韻味的城市另一個吸引我的地方則是它的巷弄。


    除了對托雷多人在街道上方懸掛布幔遮陽感到印象深刻之外(後來發現在格納達也有一樣做法),也許我誤打誤撞遇到了節慶,在主要的街道上除了張燈結彩外,還掛滿色彩繽紛、有中世紀徽飾的旗幟。加上中世紀時托雷多是以煉鋼技術出名的製劍名城,過去亦是羅馬兵器製造重鎮,城中又有中世紀兵器博物館,不時會在路上看到刀劍或騎士盔甲的街飾,十足的中世紀氛圍。


    城內另一個參觀重點就是改建於十三世紀、哥德式的托雷多大教堂。這座羅馬天主教堂是由原本城內大清真寺改建。在國王阿方索六世從摩爾人手中奪回托雷多時,為了避免流血衝突,國王同意保留並尊重城內的伊斯蘭學術機構、習俗與信仰,甚至開始翻譯城內圖書館中的阿拉伯文典籍,不但讓托雷多能繼續成為重要的文化中心,還讓一些在中世紀歐洲已經失傳的知識又重新流通。這樣的伊斯蘭文化保留措施當然也包含保存大清真寺,然而有日在國王因國務離開城內時,留守的王后與樞機主教趁機派遣部隊武裝奪取清真寺,造成城內的伊斯蘭居民起義反抗。國王得知後十分震怒,打算處決所有參與的人。然而在城內伊斯蘭談判代表Walid的調解下,除了請國王網開一面外,還說服居民接受天主教為正統,免除掉一場腥風血雨。而大清真寺也由此重建成天主教堂。


    由於重建幅度之大以及長達267年的工期,今日已經看不出一點其前身清真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其令人讚嘆的天主教堂配置,被認為是最歌德且最有西班牙特色的教堂。建築結構主要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中殿、花園及鐘塔、禮拜堂等祭壇後方的小空間。中殿中最令人讚嘆的就是祭壇上約有兩層樓高的鑲金木雕版。上面講述了耶穌從出生到被釘上十字架的故事,雕刻入微且詳實,栩栩如生。此外也不要錯過祭壇後方的巴洛克式的壯觀石雕El Transparente。如同其名,這座石雕最特別之處在它屋頂特別設置的天窗,讓自然光隨時能照亮在石雕上的設計。而教堂內另一處值得一訪的地點就在El Transparente的對面的Chapterhouse。這裡應是過去樞機主教與其他神職人員議事的地方,除了雕飾精美的銅門與天花板之外,牆上的壁畫與歷代樞機主教肖像也值得留意,歷代主教的肖像也包含比較近代、帶著眼鏡的主教,同時也能看到從古至今的畫風改變。其實托雷多大教堂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但礙於篇幅無法一一列舉,就交給各位實際去發掘了。但托雷多大教堂如此的精彩,也顯示出托雷多是西班牙天主教重鎮的象徵。


    托雷多的象徵性也讓它在西班牙內戰時成為戰場。當托雷多右翼的軍事首長拒絕交出城內的彈藥給共和國政府的戰爭部長時,共和政府就從馬德里派出軍隊進行圍剿,右翼的反抗軍則退入托雷多城堡中繼續抵抗,即是著名的托雷多城堡圍城。而北上的佛朗哥軍隊,也決定不直取馬德里而前去托雷多進行營救。其實托雷多不論是對共和國或佛朗哥都沒有太大的軍事價值,但雙方還是為了此役的象徵意義前去圍城/解圍。在經過兩個多月的圍城,城堡大部分結構都被摧毀,800反抗軍(包含550婦孺,且婦孺不擔任防禦工作)對8000共和軍的劣勢下,佛朗哥的援軍抵達托雷多,化解了托雷多城堡的圍城。此役除了是佛朗哥軍事上的勝利,其宣傳效果更是難以估計,算是拉開了西班牙近四十年的法西斯獨裁歲月的序幕。


    這座繽紛皇城的可看之處實在太多,建議大家時間排寬裕一點。我因為拍照拍得太過癮,導致沒時間到城外拍一張經典的托雷多全景圖,希望之後能再訪補遺!

    更多我的旅行照片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 哥德式教堂代表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31 07:23:37
    有 1,881 人按讚

    【花都往事並不如煙】

    繁華與盛美,古典與現代,巴黎的一切一切都要從西堤島(Île de la Cité)說起。

    暫且跳過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活動的痕跡,遠在西元前三世紀,塞爾特民族分支巴黎西人(Parisii)便來到這兒定居。那時的西堤島並非一座島嶼,而是好幾個散布在沼澤裡的小島,島上居民無論飲水、捕魚或是栽種作物都由塞納河供給滋養,他們駕著小舟在蜿蜒河道來往,構築成功能齊全的聚落。

    憑藉河水資源不虞匱乏的小日子原本很美好,直到西元前52年,凱撒(Gaius Iulius Caesar,100 BC - 44 BC)派出4個羅馬軍團前來攻佔。面對強勢外敵,巴黎西人以破敗粗糙的斧頭對上羅馬人精良裝備和強效訓練,結果當然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無力可回天。臣服於羅馬統治之後,巴黎西人從此成為高盧羅馬人。

    羅馬化之後的西堤島,尤其是小島東邊,一如從前,依舊是信仰中心,巴黎西人的祭壇在此逐步擴建,又迎來了羅馬眾神入駐,成為包容兩種文化的神廟。隨著時間推演,巴黎基督化之後,舉世聞名的聖母院也是在此拔地而起。

    因此,巴黎聖母院除了建築設計足以代表哥德式藝術最完美的成就之外,尚且代表整個巴黎的文化和宗教起源,對於巴黎,或是整個法國和歐洲歷史發展,重要性不言可喻。

    -----------

    西堤島的東邊是信仰中心,西邊則有從羅馬時期四世紀中興建的堡壘宮殿,自此,巴黎開始建城。

    西元508年,法蘭克王國國王克洛維一世(Clovis Ier,466 - 511)將巴黎定為墨洛溫王朝(Mérovingiens)首都,也在這座羅馬宮殿的基礎上增建「西堤宮殿」(Palais de la Cité)。歷經數百年權力更迭,巴黎曾經退出權力中心;西元987年,卡佩王朝(Capétiens)建立時,巴黎再度成為王國首都,國王們依舊居住在西堤宮殿,直到1358年瓦盧瓦王朝時才將宮殿搬遷至塞納河右岸的羅浮宮。

    但是無論世代如何變遷,聖母院依舊是巴黎的信仰崇敬之所在。

    這座古老壅擠的都市,在19世紀經過奧斯曼男爵(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1809年- 1891)大力整治,幾乎剷平了所有中世紀建築,僅留存少數古蹟,例如西堤島上的聖母院、法國最古老的王宮-西堤宮殿,和相連宮殿的「聖禮拜堂」(Saint-Chapelle)、「巴黎古監獄」(La Conciergerie)。

    其中,聖禮拜堂就非常值得一看。

    -----------

    聖禮拜堂為典型哥德式建築,被譽為是法國最精美的皇家小教堂,也是整個歐洲13世紀花窗玻璃保存最完整之處。

    整座禮拜堂擁有15扇高達15公尺的開闊窗戶,由多達1113面彩色玻璃組合而成,上頭描繪了舊約和新約聖經故事的不同場景,以及聖物運抵巴黎的過程。這些裝飾創造出無與倫比的璀璨瑰麗,更是13世紀玻璃藝術最豐碩的展現。比起聖母院,被聖禮拜堂的炫目光影包圍或許更讓人震撼動容。

    得利於建築技術發展,十字交叉拱架得以延伸出進一步應用,過往羅馬式教堂的厚重石牆被捨棄,輕盈纖細的支柱和肋拱,加上飛扶壁便足以創造出嶄新的教堂形式,牆壁也能裝上大片窗戶裝飾。你知道的,要是羅馬式教堂窗戶開太多,牆壁支撐力道不夠,教堂可能就垮了。

    透過百花窗和彩色玻璃,不僅宣揚教義,闡釋聖經故事,光線透過之後形成的絢麗光影,更讓虔誠信徒不用再像過去那樣只能待在陰暗濕冷的空間中禱告,而是能夠親眼看見聖經中所提及或內心朝思暮想,那聖城耶路撒冷與天堂的夢幻之所。

    聖禮拜堂正是這樣一處宗教聖地。

    -----------

    除了驚人的玻璃百花窗,聖禮拜堂當初是用來收藏無可比擬的無價之寶,尤其是對教徒來說,可說是〝聖物中的聖物〝,那就是耶穌受難時所戴著的荊棘冠以及他被釘上的十字架大型碎片。

    能擁有如此重量級的聖物和精美絕倫的皇家禮拜堂都要歸功於法國卡佩王朝的國王路易九世(Louis IX,1214 - 1270)。

    路易九世在位40多年期間,無論在政治、經濟、建築、教育或藝術都建樹極多,例如知名的索邦大學前身-索邦學院也是成立於路易九世之手。他還是位虔誠的教徒,曾經兩次帶兵參與十字軍東征,只是往往出師不利,第一次東征結果慘敗成了俘虜,第二次則是在過程中於迦太基死於疫病。

    然而路易九世的宗教熱誠和諸多事蹟,讓他在死後被天主教會封為聖人,因此他也被稱為〝聖路易〞(Saint Louis)。

    -----------

    耶穌的荊棘冠和十字架之所以落在路易九世手裡,說起來有點因緣巧合又有驚無險。

    若不是君士坦丁堡的拉丁皇帝-鮑德溫二世(Baldwin II,1217-1273)和整個宮廷債台高築,又拿國寶-耶穌的荊棘冠抵押,跟威尼斯商人借了一大筆錢卻無力償還,路易九世也不會有機會入手聖物。為了籌錢還債,免得荊棘冠最後被威尼斯給沒收,鮑德溫二世還在1237年親自前往歐洲尋覓買家,順便找人跟他一起組成十字軍同盟聯合東征。

    路易九世雖然對聯盟沒興趣,但一聽到荊棘冠卻眼睛為之一亮。這時候,多少錢都不會是問題,只要能得到荊棘冠!

    擁有聖物對於王權的穩固具有相當大的重要性,不僅顯示國王信仰堅定,也代表神所賜予的榮耀,更能在百姓和各國之間建立無可動搖的威望。換句話說,聖物的象徵性和功能性對於專制王權是錦上添花的最佳物件,無論出於宗教情懷或是政治算計,路易九世都不能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話說回來,雖然拉丁帝國還是失去了荊棘冠,但好歹是落在有點淵源的自家人手裡。

    路易九世花費鉅資完成交易後,荊棘冠於1239年風塵僕僕抵達巴黎,中途當然會有其他人想要挾持搶奪,幸虧耶穌聖物還是安全來到新家。為了妥善供奉珍貴的耶穌遺物,路易九世下令在西堤宮殿內興建聖禮拜堂,整個工程從1241年進行到1248年,歷時短短7年便大功告成,以整體建築和裝飾的精妙程度來看,這樣的工時確實非常有效率。

    有趣的是,建造宮殿的費用遠不及路易九世購入荊棘冠的價錢。

    -----------

    聖禮拜堂分為上下兩層,耶穌遺物被置放於上層,一旁有扇門直通皇家宮殿,因此當時聖禮拜堂只供王室成員使用。

    想想看,在那個疫病橫行,戰事頻起的年代,國王只要渴求耶穌的撫慰和力量,便可以來此靜思冥想,沐浴在百花窗的幻麗光影中。對於王室來說,這是一個多麼核心又私密的存在!不過就沒有老百姓的份了(無奈攤手~

    時光流轉,人事變遷,1789年爆發驚滔駭浪大革命,作為君主專制象徵,皇家專用禮拜堂如聖禮拜堂當然會成為暴民攻擊目標,無論是家具、聖壇飾板、12使徒雕像等都被破壞得慘不忍睹,就連盛裝聖物的盒子也被送到造幣廠銷毀鑄鎔,有些彩色玻璃窗還被整扇拆下輾轉賣到英國去。

    幸好,荊棘冠在危機凶險中得以保全,不幸中的大幸。

    想來暴民再激情慷慨不顧理智,面對耶穌基督的遺物還是存有敬畏,也因如此,這麼至關重要的文化資產才得以保存。另外讓人慶幸的是,儘管玻璃百花窗難逃一劫,破的破毀的毀,還是留下了2/3比例的原件。19世紀中期經過修復,聖禮拜堂終於恢復原貌,成為歷史文化重要見證。

    -----------

    下次再到西堤島,除了聖母院之外,聖禮拜堂與一旁曾經關押法王路易十六瑪麗王后的巴黎古監獄,都很值得細細探訪,見證巴黎的歷史起源,想像法國輝煌的歷史,以及王后一夜白頭的哀愴憂戚。

    然後啊,那個革命歸革命,訴求歸訴求,可以不要拿文物古蹟出氣嗎?

    多少歲月和知識的積累才能建立的文化與價值,輕易摧毀草率破壞,也不過是以改革造反之名,行鄙陋無文之事罷了…(無奈攤手again+翻白眼

    #何時再回巴黎
    #愛巴黎更要認識她的過往
    #360度看聖禮拜堂,不看可惜!
    https://www.facebook.com/360visio/posts/2114982165310645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 哥德式教堂代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9 08:46:13
    有 84 人按讚

    ~雨天漫遊法國最美小鎮salers ~
    ~兩個家族的爭奪戰 Château d’Anjony ~

    人算不如天算, 天氣也不總是但如預報一樣的準確, 原本預告陰天, 結果整整兩天陰雨不斷,出外旅遊就得做好天氣突然變化的心裡準備。我們好不容易出遊,就算雨天,也要繼續玩。 放棄了原來的計畫, 臨時改往山下的小鎮走走看看。

    離我們民宿不遠的地方,位於Cantal (康塔爾)省,在海拔950米高,位於馬龍河谷(maronne)坐落著迷人的中世紀小鎮,名叫salers 。既然就在山腳下不遠處, 當然要去看看這個被評鑑為法國最美麗的小鎮風光。

    話說法國有好多的村莊都被評鑒為最美麗的小鎮之一,所以到底哪一個才是最美麗的小鎮, 只能看個人喜好,只有來過、走過才能體會個別的美。

    這座迷你的小鎮,鎮上居民逐漸老齡化, 人口也逐年遞減, 據2021年統計表示, 村裡僅剩310人居住, 遊客每年的人數都超過村民的好幾十倍。

    這個村莊在中世紀時,受到城牆的保護,當中從鐘樓門和馬蒂爾門可看見中世紀留下的最後的遺跡。

    15 世紀的鐘樓是城市的四個入口之一,現已經變成了商店街。

    小鎮的發展可從建築上的變化看出歷史的痕跡,從中古世紀的火山岩城牆、到後來文藝復興時期哥德式畫廊以及雕塑。這足以證明這城市發展的雙重歷史軌跡。

    小鎮中有許多房屋被稱作聖殿騎士房屋, 這房屋的特點就是黑色火山石作為房屋架構,屋頂用石板搭建。

    小鎮另一個重點是擁有豐富的宗教遺產, Saint-Mathieu 教堂裡頭有一幅17 世紀的奧比松掛毯,還有一個以可追溯至 1495 年的色彩鮮豔的墓葬。

    原本想到Esplanade de Barrouze,俯瞰康塔爾山脈及小鎮全景,但這天雨下不停,加上霧氣很重, 去了什麼也看不到,只好找個餐廳坐下來好好吃個午餐順便躲雨。
    ——————————————————————

    ~Anjony 中世紀城堡~

    午餐過後雨也小了些, 決定前往附近另一小鎮Tournemire ,參觀中世紀位於山城堡壘的 Anjony 城堡。

    這座保存完好的城堡是由 Louis d'Anjony 建造。

    Anjony 的城堡流傳至今完好無損,也代表15 世紀小型山中堡壘的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這城堡歷史跟兩個家族的仇恨有關。

    一個是擁城堡的 Tournemire 家族,他們的城堡建在俯瞰杜瓦爾河谷的邊上。

    另一個是 Anjony 家族,這家族Anjony 是受國王查理七世之命在城內的要塞中心建造了 15 世紀的城堡。

    兩個家族世代因為地理位置及爭奪權力世代對立, 有時結盟有時又互相對戰。最後在1623年雙方對決, Tournemire 家族輸了,迫使他們離開此地, 而Anjony家族不想留下後患, 把Tournemire 家族的城堡全部毀滅,不留下任何一點歷史痕跡。從此之後一勞永逸的平息了爭鬥。

    最後這個小鎮就剩下Anjony 家族。

    這座城堡從一開始就由同一個家族居住, 開放參觀至今也有70年時間。現今仍然是同一個家族的人住在城堡中。

    城堡內部不允許拍照,只能跟大家分享由城堡頂端俯瞰整個山城的景色。雖然天氣不佳,但城堡在山煙飄渺中多了一份神秘感。

    至於兩家族過往的爭奪, 誰善誰惡,如今我們能聽到也只有勝者口中所描述的故事。 至於另一個家族 ?只能成為迷樣,留給後人自由想像 。

    參觀完小鎮跟城堡後, 濕答答的天氣也無心在街上閒晃, 買了簡單的晚餐就回民宿休息

    ~最後一天的雨天旅遊行程待續~ 之後會進入夏天該有的旅遊景色分享😉

  • 哥德式教堂代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5-03 19:58:47

    本集主題:「波蘭深度之旅:華沙、克拉科夫、格但斯克、托倫、波茲南」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小仙仔
         
    內容簡介:
    波蘭,這個曾經在地圖上消失過兩次的國家,世人對她的既定印象,總有些許悲傷的色彩。然而,親身踏上這塊土地後,你會發現她早已浴火重生,蛻變成中歐最耀眼的一顆星。
      
      無論是高樓櫛比鱗次、市容整齊的「華沙」現代市中心;或是完整保留文藝復興建築物,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整個舊城列入世界遺產名單的「克拉科夫」;擁有華美的哥德式、巴洛克式建築的浪漫海洋城市「格但斯克」;彷彿800年來不曾改變,仍維持中世紀樣貌的「托倫」;以及身為貿易、工業、教育重鎮,是最適合漫步的城市「波茲南」。完整的旅遊導覽,帶你暢遊5大城市!
      
    【華沙】 
      全國政治與經濟中心的要角,雖然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砲火摧殘成平地,如今她卻已經脫胎換骨,成為波蘭最現代繁華的都市。在華沙能同時欣賞到中世紀的古城風采、19世紀的經典建築,以及蘇聯式建築文化科學宮,因此造訪波蘭的第一站,當以華沙為首選,最為精采。
      
    【克拉科夫】 
      曾在中世紀為波蘭首都的克拉科夫,擁有許多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的珍貴建築,以及最具代表的瓦維爾皇家城堡。近郊的維利奇卡鹽礦,超過700年歷史的壯闊地下景觀,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西南方的卡茲米爾猶太區,與二戰期間惡名昭彰的奧斯威辛集中營,雖有著沉重的歷史記憶,卻也是來到波蘭最值得探訪之處。
      
    【格但斯克】  
      波羅的海沿岸著名的港灣城市,也是波蘭最浪漫的觀光重鎮之一。在這裡,可以看到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建築,走在其中就像是漫步在古典電影裡;這裡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琥珀產地之一,擁有「世界琥珀之都」的美名。來此一遊,也不妨搭一段火車,到與格但斯克並稱三聯市的格丁尼亞與索波特,來一場波羅的海獨特的海洋文化之旅。
      
    【托倫】 
      在1997年整座城鎮被列為世界遺產的托倫,紅磚牆瓦的建築、充滿中世紀風格的古城,甚至還有現存最古老的聖約翰大教堂,漫步城中彷彿回到過去的時代:這裡也是天文學家哥白尼的故鄉,來此一定要探訪被改為博物館的故居。此外,托倫亦是薑餅的發源地,參觀薑餅博物館的同時,也能體驗道地的手作樂趣。
      
    【波茲南】
      過去是波蘭王國的第一個首都,每到正午12點,市政廳鐘樓塔上會有兩隻象徵波茲南的山羊,隨著鐘聲擺動,饒富樂趣;也因是第一個反共示威的城市,而成為東歐民主化原點的象徵。喜歡逛街購物的人,絕對不能錯過獲選為歐洲最佳購物中心的老啤酒廠購物中心。另外,這裡是波蘭可頌麵包的發源地,風味與法國的可頌截然不同,值得一試。
           
    作者簡介:小仙仔
      把旅遊當成人生必需品的金融界女子,只要一季沒出國一次就會渾身不對勁,曾擔任超過10年的報社記者,遊歷超過30個國家,去過香港、中國大陸、澳門、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澳洲,近幾年再將足跡拓展至歐美的波蘭、英國、義大利、法國、美國,開啟旅遊新體驗。即使後來轉換跑道至相對嚴肅的金融產業,並未抹去自己當記者時的好奇心,甚至一直鍾情執筆寫作、揹著單眼拍照的美好。
      
      和波蘭的緣起,從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埃利・維瑟爾的《夜》這本書牽起;踏上波蘭之旅後,驚豔於波蘭從動盪歷史中蛻變後的風采,也因著國人瘋中東歐旅行,卻獨漏波蘭的遺憾,決心把對於波蘭的迷戀化為一本實體書,希望透過自己的觀察與體驗,讓更多人認識這個無限大的美好國度。

  • 哥德式教堂代表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5-09-03 08:00:00

    布魯日位於沿海造地與內陸沙地的交界處,海拔相當低,大約只高出海平面7.5米。其歷史城區的範圍由城牆劃定。城牆始建於1297年,並在17世紀初建起了一系列棱堡(bastion)。城市核心部分的發展主要圍繞兩個中心:其一是伯爵城堡(Burg of the counts),一個16公頃的四方小島;其二是老城堡(Oude Burg)的商人住宅區。布魯日市區部分的特色之一是運河,部分遵循天然河道,部分人工挖出。當地人稱之為「雷耶」(Reie,大約意為人工加固過的河道,類似於碼頭)。在布魯日城牆內,也有一些綠地被保存下來,但最靠內陸的地方沒有。許多花園和公園都屬於宗教機構。從中世紀到近現代,布魯日的建築主要是磚造哥德式建築,以及一種獨特的被稱作「布魯日跨度」的建築風格。布魯日城區有大量交錯的小巷與一個接一個的廣場,其中以城堡廣場(Burg)和市集廣場(Grand-Place)尤為著名。一千年來,城堡廣場一直被視為宗教與市政當局聯合的象徵,也是一些公共機構的所在地。而市集廣場上則以大會堂、鐘樓等居多,象徵城市自治。城市中心大多為富貴人家居住,勞動者聚集在外圍。市集廣場(Markt)占地約1公頃。周圍的歷史亮點包括南側12世紀的鐘樓,和省宮(Provincial Hof)(原來是水廳Waterhall,在1787年被拆除,代之以一座古典主義建築,自1850年起充作省政府宮,1878年大火後,於1887年重建為新)。聖血聖殿是一座羅馬天主教的宗座聖殿,最初興建於12世紀,作為弗蘭德伯爵宮殿的小堂,這座教堂收藏有亞利馬太的若瑟收集的聖血遺物,由弗蘭德伯爵阿爾薩斯的蒂耶德里克從聖地帶回。布呂赫鐘樓(Belfort)是比利時布呂赫歷史中心的一座中世紀鐘樓,也是該市最突出的標誌。布呂赫鐘樓過去用來收藏珍寶和市政檔案,以及用來觀測火情及其他危險狀況。金樹Pageant of the Golden Tree是慶祝在比利時布魯日的歷史名鎮的盛會,已獲得國家的歷史和當地傳統的自1958年以來的官方慶祝節日背後的傳統可以追溯到中世紀。1468年,一個選美舉行紀念紐約公主Margareth和查爾斯大膽,勃艮第公爵的佛蘭德的婚禮和計數。這個節日每隔五年,在八月下旬舉行連續兩晚。成千上萬的比利時人和遊客參加這歷史悠久的選美的戲劇,包括婚禮的大門口和中世紀的比賽。除了這些表演,多達2000演員代表通過布魯日的彩車上街頭約100組巡遊,伴隨著有巨型木偶。

  • 哥德式教堂代表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5-07-30 08:00:00

    巴黎聖母院(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德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裏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聖母院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歷史古蹟、觀光名勝與宗教場所,而在聖母院門口外的聖母院廣場中,有個原點(Point Zéro)紀念物,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里程時所使用的起測點,使得聖母院被視為法國文化中心點的象徵意義,又更加強烈了一點。聖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們的女士」,這位女士正是指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聖母院並不是在它位址上的第一棟宗教性建築,根據教堂地底下挖掘出來的一些文物,該地點被作為宗教用途的歷史,可以回溯到羅馬的提庇留大帝(Emperor Tiberius)時代,在西堤島的東半部上可能建有一座用來祭祀羅馬與高盧神祇的神殿。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狀好像一個拉丁十字。十字的頂部是祭壇,前面的十字長翼是一個長方形的大廳,供眾多的信徒做禮拜用。巴黎聖母院的平面呈橫翼較短的十字形。東端是聖壇,後面是半圓形的外牆。西端是一對高60米的方塔樓,構成教堂的正面。粗壯的墩子把立面縱分為三段,每段各有一門,當中是被稱做“最後的審判”的主門,右邊是“聖安娜”門,左邊是著名的“聖母門”。進門後大廳中端坐著懷抱嬰兒的聖母瑪利亞,玉石雕刻,慈祥而端莊。這種門一個套一個,層層後退,形成哥特式教堂的典型特徵—尖圓拱券。兩條水平的雕飾把三個門聯繫起來,下層的裝飾是28個尺度很大的法國歷代君王的雕像,正門的正中是一個直徑10米的圓形玫瑰窗,精巧而華麗。兩側的尖券形窟及垂直線條與小尖塔裝飾,都帶著哥特式建築的特色——高聳而輕巧,莊嚴而勻稱。在尖峭的屋頂正中,一個高達106米的尖塔,直刺天穹,好像要把人們連同這教堂一起送上天國。教堂正廳頂部有一口重達13噸的大鐘,敲擊時鐘聲宏亮,全城可聞。巴黎聖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築中最美妙、最和諧的,水平與豎直的比例近乎黃金比10.618,立柱和裝飾帶把立面分為9塊小的黃金比矩形,十分和諧勻稱。後世的許多基督教堂都模仿了它的樣子。巴黎聖母院的內部並排著兩列長柱子,柱子高達24米,直通屋頂。兩列柱子距離不到16米,而屋頂卻高35米,從而形成狹窄而高聳的空間,給人以向天國靠近的幻覺。
    塞納河流經巴黎市中心,河道被人工石砌的河堤固定,於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名錄。塞納河上的遊船都被統稱為Bateaux Mouches,其實是18世紀里昂附近的一地名,那裏盛產這種平底遊船,後來被Bateaux Mouches的創始人Jean BRUEL拿來命名他經營的塞納河遊船,沿用至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