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員工勞健保計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員工勞健保計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員工勞健保計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員工勞健保計算產品中有14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王繁捷 Wang, Fan-Chieh,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剛創業的時候,有一間蛋糕店很紅,一天可以賣好幾千個蛋糕。​ ​ 負責人接受採訪時,很自豪的告訴記者,自己奉行的哲學,就是東西一定要便宜!​ ​ 那時他的蛋糕,六寸不到200元。​ ​ 幾年之後,售價漲了一倍,然後整個團隊被撤換(包括老闆自己)。​ ​ 之前我有提到,不建議小公司玩價格戰。​ ​ 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56的網紅Workforce勞動力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打工的經驗吧!Workforce勞動力量挑選了幾個工讀生比較常見的問題,來告訴大家要如何保障自己權益唷:)別忘了記得把影片分享給你所有正在打工的親朋好友~ 【註】 108.04.17目前基本工資:月薪23,100元、時薪150元 --相關連結--- 人資基本功—解析加班費計...

員工勞健保計算 在 Workforce 勞動力量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0:32:12

#小螺絲大哉問 嗨嗨大家,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如何查看勞健保投保級距,在先前的貼文中屢次提到,要大家留意自己的投保情況,但某一天我突然想到,會不會有讀者不瞭解自己薪資的相對應級距為何,而這樣基本的主題我們似乎都沒有提過(先去面壁3分鐘🥲🥲🥲),只能說很抱歉這篇真的是來晚了,但你現在看到也不遲,有興趣的...

員工勞健保計算 在 Workforce 勞動力量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50:47

#Workforce勞動力量特別企劃 嗨嗨大家,今天是週三,又要來送上我們和 @legispedia_tw 法律百科合作的貼文啦!上週與大家聊到了雇主是否可以預扣薪資做為補償,不知道大家都看了嗎?今天的貼文想要來聊聊,有時候發生勞資爭議的時候,最難的就是舉證且找出適合的法規,並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訴求...

員工勞健保計算 在 超認真少年 Imseriou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02 12:14:48

✴️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 三讀通過✴️ 前幾個小時,針對勞工職災的法案終於通過啦! 根本是勞動節送給勞工的最佳保障 未來勞工朋友們不用擔憂職災後的重建問題,還可以透過這項法案,來預防職業災害 對雇主朋友們來說,雖然強制性地將所有人納保,不過只要支付小小的金額,卻能保障你所有的員工,其實...

  • 員工勞健保計算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30 22:19:58
    有 207 人按讚

    我剛創業的時候,有一間蛋糕店很紅,一天可以賣好幾千個蛋糕。​

    負責人接受採訪時,很自豪的告訴記者,自己奉行的哲學,就是東西一定要便宜!​

    那時他的蛋糕,六寸不到200元。​

    幾年之後,售價漲了一倍,然後整個團隊被撤換(包括老闆自己)。​

    之前我有提到,不建議小公司玩價格戰。​

    並不是說打著低價策略不會成功,而是相對來講,成功率比較低。​

    為什麼我會這樣講?​
    1. 我自己的經驗​
    2. 看到其它人,低價策略的下場​
    3. 西蒙顧和管理顧問公司,負責全球各大企業的訂價策略(例如保時捷、德國鐵路),經過幾十年的統計後,得出這樣的結論:高價策略成功的比例要比低價策略成功的比例高。​

    要得出這樣的結論,先從低價策略要付出的代價來談起。​

    兩間公司,假設名字分別是郝便怡、鋼鋼好,賣一模一樣的產品,而郝便怡想把價格訂得比鋼鋼好低,能砍的地方只有幾個,我列出大家最熟悉的幾個點,廣告、設計、流程效率等等那些比較複雜的先不提:​

    1. 原料​
    2. 人事​
    3. 房租​
    4. 利潤​

    第一個,原料:​
    做低價的大公司能成功,很多是因為他們有能力把原物料壓到最低,因為進貨量超級大。​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IKEA的真相》這本書,裡面說了為什麼他們有能力做這麼便宜,除了進貨量大,他們甚至買下森林、伐木場!​

    一般中小企業,進貨量根本比不上大企業,更不用說買下森林這種事,用價格戰能玩嗎?​

    當然如果供應商是你老爸,那你就可以拿到最便宜的原料。​

    第二個,人事:​
    想要價格低、CP值高,靠著壓榨員工薪水、體力,也是其中一個方法。​

    但我非常不建議這種方法,一來是因為違法,再來是不可能持久,流動率必然高,然後員工一定會報復你。​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你有能力讓員工的工作效率,比其它公司提高好幾倍,就能節省一點開銷。​

    就算如此,產品也不可能因為這樣就便宜多少,因為高效率的員工,待遇一定要比較好,再來,很多中小企業老闆並不知道如何讓員工產生高效率,這是專門的學問。​

    第三個,房租:​
    就算房子是你自己的,不用付房租,而對手的房租一個月3萬元,這樣你的產品可以省多少錢?​

    假設一個月賣出3000個產品,那你平均一個產品成本也只能比對手少10元!​

    更何況,房子是自己的這種好事,普通人不用想了。​

    再者,租金較貴的房子,通常有它的廣告效果,或是便利效果在,對於業績有幫助(至於幫助多大又要另外計算了),並不一定房租便宜就是好。​

    第四個,利潤:​
    “我少賺一點,客人就會多,這樣就划算了。”​

    有一些小公司,會這樣跟顧客講,但是其實是因為他們沒有開發票、壓榨員工到極限、用很爛的原料,才有可能做到低價!​

    今天最好是這些公司照規矩來,有開發票、有勞健保、有加班費、有特休,還有辦法維持低價,除非他們有上面所提的那些本事:效率高、流程優化到最好、談判能力強,拿到最便宜原料;或是下面將要提的,真的犧牲淨利。​

    少數幾個我認識的經營者,他不壓榨員工,他壓榨自己的健康,來讓自己的產品維持低價。​

    我家旁邊有一個賣湯包的老先生,一個湯包跟女孩子的拳頭一樣大,只賣10元。​

    只有自己一個人,做得半死。​

    你會想要用自己的健康,來玩低價戰爭嗎?​

    我自己的朋友就是用健康作為玩低價戰的代價,把自己操得半死,產品cp值爆表,然後三十多歲過勞猝死。​

    最後,有一些業者,是真的犧牲利潤,來得到低價。​

    值不值得,這裡來算算看:​
    一樣這兩間公司,郝便怡、鋼鋼好,賣一樣的東西。​

    假設一個產品450元,淨利率10%,也就是淨利45元,但郝便怡想要比鋼鋼好便宜,所以需要犧牲淨利。​

    要比鋼鋼好便宜多少錢,消費者才會有感?消費者才會願意多走五分鐘的路,來買你這個便宜幾塊錢的東西?​

    這個答案根據不同產業,會不一樣。​

    假設便宜15元,消費者才有感,售價435,你的淨利剩下30元。​

    原本的淨利是10%,本來一個月賣1000個產品的情況下,45 (一個產品淨利)*1000個產品=45000淨利​

    砍價之後,30 (一個產品淨利)*1000個產品=30000淨利​

    現在,降了價之後,需要多吸引幾個客人,才能讓淨利回到45000?​

    45000/30=1500,需要賣1500個!​

    只便宜了區區15元,你就需要額外多賣500個產品,才能跟之前成績一樣。​

    西蒙顧和公司就說,許多企業,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售價只便宜了一點點,銷售量就需要提高這麼多。​

    業績要提升這麼多,你知道難度有多高嗎?​

    而且就算提高到1500,只是讓你獲利成績跟之前一樣而已。​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出在這裡,大部份的情況是,降價之後,業績並沒有從1000成長到1500。​

    原因有很多,例如價格降得不夠沒有感覺、別間公司的客人有忠誠度,比較信任他們、大家不願意省15元,多走5~10分鐘的路(這就是為什麼7-11東西貴,還是賣得好)等等。​

    降價衝量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各項開銷也會增加,例如請的員工需要更多。​

    危險的地方,就是當碰到淡季、各種危機時,龐大的人事費用就是龐大的風險,沒生意做時,薪水還是要照付!​

    只賣1000個產品時,需要2個員工,碰到淡季頂多賠2個員工的薪水。​

    降價之後賣1500個產品才能維持同樣獲利,但需要請3個員工,淡季一到就是賠3個員工的薪水。​

    然後用犧牲淨利的方式來玩低價,對手也很容易模仿。如果你是因為有能力,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對手可能模仿不來,但只是犧牲淨利,對手一定可以學。​

    對手低,你再更低,然後對手再更低,最後會有什麼下場?​

    還有一件要說的,那就是要玩價格戰,初期的建置成本很可能大過你的想像。​

    例如你需要有自動化機器,才能節省流程、人事費用,而機器至少都是百萬千萬起跳。​

    還有以蛋糕為例子,兩百元的六寸蛋糕,和一千元的六寸蛋糕,所花的製作時間根本一模一樣,差別只在原料。​

    (有一些千元蛋糕花非常多的時間在裝飾,製作時間就不同了,但這屬於另一種情況,他們將價值放在外觀,但是我這裡的外觀很樸素,價值是在食材本身)​

    兩百元的六寸蛋糕需要做大量才有獲利,做大量,初期就要聘請一堆人,風險能說不高嗎?​

    這是為什麼我選擇高品質的蛋糕做為定位,一開始我只有一個人在做,如果我六寸蛋糕只賣200元,做到死都賺不到錢,而且200元只能用很爛的原料,這是我不能接受的事。​

    總結來說,低價策略是會成功的,但是低價策略成功背後所需要的技術、財力,往往被忽略。​

    我偏好的方式,是提供最高的價值給客戶,不是讓人單純只因為低價而光顧。​

    -------------------------------​

    作者簡介​

    我是繁捷,貝克街巧克力蛋糕的創辦人。​

    創立這間公司時,我沒有背景強硬的股東、也沒有多金的富爸爸,一切從2張工作桌的大小開始做起。​

    一開始真的很慘,1個月蛋糕賣出去不到10個;太太帶著小孩出門時,也養成了低頭在地上找零錢的習慣。​

    我每天工作10幾個小時,睡在堆滿包材紙箱的房間裡(感謝太太和小孩陪我一起睡在這裡)。​

    剛創業什麼都不懂。​

    成本過高、宣傳方式不對、請到錯誤的人幫忙等等,讓情況更加雪上加霜。但是我們撐過來了。​

    從1個月不到10個蛋糕,到1個月數千個蛋糕;從被記者嫌棄不願意報導(是真的被記者打槍,説我們不夠格被報導),到現在遠見、東森、壹週刊、自由時報、TVBS、年代等等的報導。​

    我要將這個過程記錄下來,並且未來開課傳承這些經驗。​

    也因為一開始,我沒辦法伸手要錢來解決創業的各種問題,所以我有了寶貴的實戰經驗;不管在行銷、經營管理、技術製造等等都是。​

    如果你正在創業,或是未來要創業,我的經歷將對你很有幫助,好好享受這一趟旅程吧。​

    我寫了一篇關於如何籌到創業資金的經驗,這是PDF檔,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在這個連結填寫email,文章就會寄到你的信箱: ​
    https://baco-street.com/FOW​

    另外一篇是我做網路行銷的訣竅,我把這幾年來我常用的一個技巧,做成一份PDF檔,一樣在這個連結寫上email之後,文章就會寄到你的信箱:​

    https://baco-street.com/FMW

  • 員工勞健保計算 在 Maggie 性感甜心小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6 09:51:22
    有 548 人按讚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小時候和家人到台南夜市,有一家賣棺材板的攤販,吸引了我的注意。

    那間棺材板比較特別,在炸得金黃的吐司裡面,放得是蔥爆牛肉,老闆不斷的塞肉進去,塞、塞、塞,整個都快炸開了!

    我們全家人湊到攤位前面,點了幾個棺材板。

    輪到我們的餐點時,老闆也是維持一慣的風格,塞了大量的牛肉,我媽那時候忍不住了,問道:

    「你塞這麼多,不怕賺不到錢嗎?」

    老闆抬起頭,笑笑的說:

    「不放多一點,我會良心不安,而且我不喜歡賺暴利。」

    這一幕讓我印象很深,小時候覺得那老闆好辛苦、好偉大

    最近有一個人寫了封email給我,大意是這樣:
    「不知道是不是我太心軟,看到公司產品的利潤太高就會良心不安,所以我都會把價格降得很低……可能我看不慣賺暴利的老闆吧?」

    因為這封信,讓我回想到棺材板的事,可是我的體悟不一樣了。

    暴利,真的是暴利嗎?

    我要講一件很現實的事:
    也許剛開始賣東西的時候,你算完成本覺得是暴利,但是等到繳稅給國家,幫員工保勞健保、勞退,還有各種想像不到的成本之後,你會發現原本眼中的暴利,變成了普通的獲利,甚至賠錢

    例如行銷,很多老闆在計算成本的時候,是沒有把行銷費用算進去的,單純只想到材料、水電瓦斯、人事、房租而已

    平常順風順水的賺錢,不把行銷費算進去是沒有關係,但是碰到特殊情況,生意變差的時候怎麼辦?

    不做行銷來救,行嗎?

    遇上競爭對手、人潮變少、轉換商業模式(例如增加外送,額外被抽幾十%),如果你的獲利不夠高來做行銷,這種時候只有死路一條

    可是做生意,特殊情況是常常遇上的,不是好幾年才來一次

    以網路上賣東西來說,行銷費用「最少」也會佔10 ~ 20 %的成本,你可以算一下把這費用含進去的話,原本的暴利還是暴利嗎?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假設有兩家蛋糕店,賣的品項、份量一樣,其中一家的成本和售價是這樣:

    食材費20元,售價80元 / 1片。

    另一家店的售價是這樣:

    食材費5元,售價10元 / 1片。

    誰是暴利?

    如果單純用表面的數字來看,一定有很多人說:

    「賣80元的也太誇張了,賺這麼多喔?」

    然後轉頭幫另一家店拍手:

    「好棒,獲利這麼少,真的是良心店家。」

    但是你再仔細想想,5元做出來的蛋糕,是用什麼材料?

    會繳稅,會給合理的員工待遇嗎?

    不可能!

    一定又有人說:

    「但是80元 / 1片的那家也賺太多了吧?」

    再回到前面複習一次,有正常繳稅、給員工合理待遇的店家,全部成本扣掉之後你會發現淨利少得可憐!

    換句話說,高毛利、不繳稅、壓榨員工、用黑心材料,才是真正的暴利。

    想要長久做生意,重點是跟你創造的「價值」有關,那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提供的服務、產品,讓客戶付了錢之後,覺得是符合價值的,那不管你的獲利是幾%,都不算是暴利。

    舉例來說好了,假設今天有一個醫生,他救活了一個人,花掉的材料費可能才幾百元台幣,但是他要收費幾十萬元,這是暴利嗎?

    當然不是啊,如果我是被救活的那個人,一定付得心甘情願。

    可能醫生的例子有人覺得差太多,還要扯到醫生要上多少年醫學院,累積多少年的經驗,價格不能這樣算。

    那我舉另外一個例子:餐廳。

    (雖然餐廳也跟技術、累積多年經驗有關,不過日常生活的例子比較好理解)

    假設你要幫家人慶生,訂了一間餐廳。

    剛到餐廳門口,所有人的注意力就被餐廳的裝潢給吸引住,拿出手機不斷拍照;入座後,服務生細心的介紹菜色,並且根據你們的需求,給出專業的建議。

    菜一上桌,漫溢的香氣、美味菜餚,全家人驚呼連連,你心裡鬆了一口氣,暗暗慶幸。

    用餐結束,所有人帶著滿意的笑容離開,你心想:

    「雖然價格不算便宜,可是是值得的,下次跟朋友聚餐可以再來一次。」

    假使這間餐廳的「獲利」非常高,你會在乎嗎?

    可能連想都不會去想吧。

    再來講相反的狀況:

    你訂了餐廳,到了現場後發現衛生髒亂,服務生一直翻白眼,料理難吃無法下嚥,家人難掩失望的表情……

    離開後,有人告訴你:

    「這間餐廳獲利超級低,淨利連10%都不到,幾乎沒賺客人的錢。」

    你心裡怎麼想?

    八成是這一句話吧:

    「干我什麼事啊!」

    就算那餐廳沒有獲利,跟你又有什麼關係?

    你要的是付了錢之後,得到想要的結果,不管餐廳的獲利是高還是低!

    所以別再糾結自己是不是暴利,專心創造價值,讓客人滿意才是最重要的。

    甚至要說,你需要在客人能接受的範圍內,盡量的把獲利提高,這樣你才能用淨利來讓產品變得更好,創造更多的價值。

    然後未來碰到危機的時候,你才能用多出來的獲利,幫助公司撐下去,發出薪水。

    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在客人面前表現得很威風,做出所謂的「超高CP值產品」,然後等到危機來的時候,才灰頭土裡的跟員工說薪水發不出來,那就本末倒置了
    (轉載網路文章:暴利)

    說真的要營運一間公司花費真的超級超級高!
    像爆發疫情時
    眨眨眼,一個月瞬間2家店可以燒了我快100萬
    生意卻慘淡到,營業額瞬間連一半都不到
    大安店持續想方設法生存
    龜山店直接關門休息
    不管是否開店,租金、員工薪水、食材、耗材...等依舊一毛不少的付款

    你不曾當過老闆
    單純只用利潤來計算獲利的人
    真的很難想象當一個老闆威風名號下,藏了多少心酸血淚啊...

    Instagram 🔎 maggie.tw37

  • 員工勞健保計算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2 18:00:47
    有 312 人按讚

    暴利​

    我小時候和家人到台南夜市,有一家賣棺材板的攤販,吸引了我的注意。​

    那間棺材板比較特別,在炸得金黃的吐司裡面,放得是蔥爆牛肉,老闆不斷的塞肉進去,塞、塞、塞,整個都快炸開了!​

    我們全家人湊到攤位前面,點了幾個棺材板。​

    輪到我們的餐點時,老闆也是維持一慣的風格,塞了大量的牛肉,我媽那時候忍不住了,問道:​

    「你塞這麼多,不怕賺不到錢嗎?」​

    老闆抬起頭,笑笑的說:​

    「不放多一點,我會良心不安,而且我不喜歡賺暴利。」​

    這一幕讓我印象很深,小時候覺得那老闆好辛苦、好偉大。​

    最近有一個人寫了封email給我,大意是這樣:​

    「不知道是不是我太心軟,看到公司產品的利潤太高就會良心不安,所以我都會把價格降得很低……可能我看不慣賺暴利的老闆吧?」​

    因為這封信,讓我回想到棺材板的事,可是我的體悟不一樣了。​

    暴利,真的是暴利嗎?​

    我要講一件很現實的事:​

    也許剛開始賣東西的時候,你算完成本覺得是暴利,但是等到繳稅給國家,幫員工保勞健保、勞退,還有各種想像不到的成本之後,你會發現原本眼中的暴利,變成了普通的獲利,甚至賠錢。​

    例如行銷,很多老闆在計算成本的時候,是沒有把行銷費用算進去的,單純只想到材料、水電瓦斯、人事、房租而已。​

    平常順風順水的賺錢,不把行銷費算進去是沒有關係,但是碰到特殊情況,生意變差的時候怎麼辦?​

    不做行銷來救,行嗎?​

    遇上競爭對手、人潮變少、轉換商業模式(例如增加外送,額外被抽幾十%),如果你的獲利不夠高來做行銷,這種時候只有死路一條。​

    可是做生意,特殊情況是常常遇上的,不是好幾年才來一次。​

    以網路上賣東西來說,行銷費用「最少」也會佔10 ~ 20 %的成本,你可以算一下把這費用含進去的話,原本的暴利還是暴利嗎?​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假設有兩家蛋糕店,賣的品項、份量一樣,其中一家的成本和售價是這樣:​

    食材費20元,售價80元 / 1片。​

    另一家店的售價是這樣:​

    食材費5元,售價10元 / 1片。​

    誰是暴利?​

    如果單純用表面的數字來看,一定有很多人說:​

    「賣80元的也太誇張了,賺這麼多喔?」​

    然後轉頭幫另一家店拍手:​

    「好棒,獲利這麼少,真的是良心店家。」​

    但是你再仔細想想,5元做出來的蛋糕,是用什麼材料?​

    會繳稅,會給合理的員工待遇嗎?​

    不可能。​

    一定又有人說:​

    「但是80元 / 1片的那家也賺太多了吧?」​

    再回到前面複習一次,有正常繳稅、給員工合理待遇的店家,全部成本扣掉之後你會發現淨利少得可憐!​

    換句話說,高毛利、不繳稅、壓榨員工、用黑心材料,才是真正的暴利。​

    想要長久做生意,重點是跟你創造的「價值」有關,那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提供的服務、產品,讓客戶付了錢之後,覺得是符合價值的,那不管你的獲利是幾%,都不算是暴利。​

    舉例來說好了,假設今天有一個醫生,他救活了一個人,花掉的材料費可能才幾百元台幣,但是他要收費幾十萬元,這是暴利嗎?​

    當然不是啊,如果我是被救活的那個人,一定付得心甘情願。​

    可能醫生的例子有人覺得差太多,還要扯到醫生要上多少年醫學院,累積多少年的經驗,價格不能這樣算。​

    那我舉另外一個例子:餐廳。​

    (雖然餐廳也跟技術、累積多年經驗有關,不過日常生活的例子比較好理解)​

    假設你要幫家人慶生,訂了一間餐廳。​

    剛到餐廳門口,所有人的注意力就被餐廳的裝潢給吸引住,拿出手機不斷拍照;入座後,服務生細心的介紹菜色,並且根據你們的需求,給出專業的建議。 ​

    菜一上桌,漫溢的香氣、美味菜餚,全家人驚呼連連,你心裡鬆了一口氣,暗暗慶幸。​

    用餐結束,所有人帶著滿意的笑容離開,你心想:​

    「雖然價格不算便宜,可是是值得的,下次跟朋友聚餐可以再來一次。」​

    假使這間餐廳的「獲利」非常高,你會在乎嗎?​

    可能連想都不會去想吧。​

    再來講相反的狀況:​

    你訂了餐廳,到了現場後發現衛生髒亂,服務生一直翻白眼,料理難吃無法下嚥,家人難掩失望的表情……​

    離開後,有人告訴你:​

    「這間餐廳獲利超級低,淨利連10%都不到,幾乎沒賺客人的錢。」​

    你心裡怎麼想?​

    八成是這一句話吧:​

    「干我什麼事啊!」​

    就算那餐廳沒有獲利,跟你又有什麼關係?​

    你要的是付了錢之後,得到想要的結果,不管餐廳的獲利是高還是低!​

    所以別再糾結自己是不是暴利,專心創造價值,讓客人滿意才是最重要的。​

    甚至要說,你需要在客人能接受的範圍內,盡量的把獲利提高,這樣你才能用淨利來讓產品變得更好,創造更多的價值。​

    然後未來碰到危機的時候,你才能用多出來的獲利,幫助公司撐下去,發出薪水。​

    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在客人面前表現得很威風,做出所謂的「超高CP值產品」,然後等到危機來的時候,才灰頭土臉的跟員工說薪水發不出來,那就本末倒置了。​
    ________________​

    p.s. 這裡有另外一篇關於網路行銷的訣竅,是PDF的形式,在下面這個連結填寫email之後,這份PDF會寄到你信箱。​
    未來我的行銷知識、創業經驗,也會寄給你。​
    連結: ​
    https://baco-street.com/markba​

    另外,出版社邀請我出了一本書《成為1%的創業存活者》,裡面寫了我創業這幾年的經驗、行銷訣竅,可以幫助你避開不少歪路,訂購連結在這裡:​

    https://baco-street.com/MAB​

    我經營的公司是貝克街巧克力蛋糕​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aCoStreet

    ​貝克街官網:​
    http://www.bacostreet.com.tw

    Apple podcast:​
    https://baco-street.com/APD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