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23/8 新聞概要
.
17/8
-33歲女荃灣墮樓不治
-警方:一男子倒臥後巷死亡,樓上單位另一男子昏迷不治
-民主派開會,大多數議員傾向留守議會
-內地異見人士料港區國安法或帶來寒蟬效應,減少關注維權人士
-八達通:李俊明下月起出任行政總裁接替張耀堂
-特首:受中央信任實施國安法感光榮...
17/8-23/8 新聞概要
.
17/8
-33歲女荃灣墮樓不治
-警方:一男子倒臥後巷死亡,樓上單位另一男子昏迷不治
-民主派開會,大多數議員傾向留守議會
-內地異見人士料港區國安法或帶來寒蟬效應,減少關注維權人士
-八達通:李俊明下月起出任行政總裁接替張耀堂
-特首:受中央信任實施國安法感光榮,絕不被制裁嚇倒
-特首辦接內藏白粉末可疑信後報警,特首未有接觸該信件
-有校長稱家長可能不想小朋友其他形式上課而出現退學潮
-醫生倡推行「病人血液管理」,減少病人對輸血需要
-據悉政府研究調整晚市堂食安排;專家指若放寬限制,食肆要做好對員工保障
-限聚令及晚市禁堂食等措施延長一星期至8.25
-男子外地返港後「復陽」,中心稱未肯定是否新感染
-防大陸人轉港澳身份入境統戰,台將審查曾任黨政軍人士
-民調:拜登支持率5成,領先特朗普9個百分點
-泰國爆發大規模示威,促修憲等多項訴求
-本港新增44宗確診,包括31宗本地個案,累計4524宗,至今69人死亡
18/8 八號風球海高斯
-男子涉冒警約女子到酒店房間偷竊,6控罪判囚10個月
-楊岳橋稱公民黨傾向留守議會,認為議會仍有價值
-胡志偉稱民主黨傾向留守議會,可將具爭議撥款申請拖延
-施政報告公眾諮詢今日展開,特首視訊會議形式聽取意見
-林鄭月娥指美國對港制裁完全不合理,將向世貿推出申訴
-林鄭:將推出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百佳惠康須提供減價折扣;強烈呼籲大型商場業主為租客紓緩租務
-疫情衝擊各行各業但亦為創業帶來契機
-林鄭:疫情存在社區爆發風險,未出現穩定下降趨勢
-袁國勇稱政府應延長限聚措施,若放寬會令病毒重新傳播
-邵家輝倡先讓低風險行業局部復工並盡快推支援措施
-本港新增36宗確診,包括35宗本地個案,累計4560宗,至今71人死亡
19/8
-凌晨1時30分天文台改發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下午1時2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母子颱風下塔門露營一度被困,七旬母須送院
-風暴後不少市民中午前趕上班,多處現候車人龍
-私人檢控西灣河開槍警,許智峯函律政司促交代撤控理據
-天水圍洪福邨倫常案,妻疑斬傷丈夫後墮樓亡
-本港最新失業率6.1%
-旅發局取消單車節,美酒佳餚巡禮改網上舉行
-《頭條新聞》被通訊局警告,港台工會與記協提司法覆核
-港交所:必須做好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制裁
-非洲馬里總統凱塔宣布辭職並解散政府和議會
-拜登正式獲美國民主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
-蔡堅引政府稱全民檢測計劃下月1日展開,為期一至兩周
-本港新增26宗確診,包括23宗本地個案,累計4586宗,至今72人死亡
20/8
-7.21元朗事件警方拘捕多6人至今共拘捕43人
-電單車手被控違國安法,法庭今處理其人身保護令申請
-黎智英涉恐嚇記者案今開審,事主常拍攝被告曾遭辱罵
-民主黨將以民調決定去留,胡志偉:明白應重視民意基礎
-民主派5人申撤手令被駁回,法庭稱警方搜查權非無限制
-美容界停業近6周致零收入,促政府讓局部復業及補償
-美國通知香港暫停或終止三項雙邊協議
-英駐華大使強調英方認為「港獨」非解決香港問題選項
-特朗普:黎智英是勇敢的人,向他送上最好的祝福
-本港新增18宗確診,包括17宗本地個案,累計4604宗,至今75人死亡
21/8 7.21十三個月
-元朗7.21事件13個月,市民形點商場抗議,警舉紫旗
-民建聯建議向全港市民派發不少於五千元現金或消費券
-以色列16歲少女疑被逾30人強姦,總理下令徹查
-重提全日禁堂食,羅致光:落大雨才知那麼多人戶外工作
-羅致光稱暫緩修例決定受6.9事情影響
-張建宗:年青人勿揀擇,洗碗也是工作經驗
-特首:將與業界討論逐步重開業務,首階段恢復晚市堂食;疫情緩和將落實「健康碼」
-伊利沙伯醫院一個隔離病房負壓系統因空調故障一度停運
-內地報道廣東50名核酸檢測人員中午由廣州赴港
-全民檢測9.1展開,政府籲踴躍參加以識別隱形患者
-林鄭:中央支援本港抗疫三大項目並承擔所有經費
-本港即日起取消湖北省居民及14日內訪鄂人士入境限制
-本港新增27宗確診,包括18宗本地個案,累計4631宗,至今75人死亡
22/8
-57歲麗港城女子墮樓不治
-警方拘捕25歲入境處女職員涉起底行為,對象包括警員及公務員
-有線新聞多人聯署,對三名工程部資深員工被解僱感憤怒
-葉兆輝:有國家放寬港人移呢條件,對年輕人產生拉力
-澳洲宣布針對港人新秩證安排正式生效,學生及工作簽證等期限由2年延長至5年
-特朗普:一旦拜登勝選,中國將控制美國
-白俄羅斯拘留罷工工人領袖,盧卡申科不滿西方干預
-政府指普及檢測計劃所有個人資料儲存在雲端系統
-世衛:疫情兩年內可結束,貪污致醫護欠裝備等如謀殺
-本港新增26宗確診,包括24宗本地個案,累計4657宗,至今77人死亡
23/8
-網民發起尖沙咀靜默遊行,警方戒備截查喊口號男子
-譚得志擺街站提到反修例未眼,警舉紫旗票控違限聚令
-黃之鋒稱被6人滋擾,車主姓名疑與現職警員相同
-公務員倘試用期涉非法公眾活動,部門首長可終試用
-社協調查指逾3成受訪基層失業3個月或以上
-「字節跳動」周一起訴美國政府,斥對方不遵循法律程序
-白俄續有示威,總統倡解僱示威工人
-本港新增25宗確診,包括19宗本地個案,累計46
員基71病房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6/24 6例確診,仍是新北疫調不確實事件後續】
■今天六例仍是恩主公指標個案傳染,分屬兩個家庭群聚感染後續,所幸這六人事發24小時內就已經全部匡列隔離。這六人許多是屬於無症狀感染,透過疫調才發現。
■案14415是案14299的職場接觸者,再傳給同住的案14416(無症狀)。
■案14411是案14357的職場接觸者,目前沒有和前夫14490同住,但因為照顧小孩14414(9歲),14491(6歲,無症狀)而傳染。熱點:仁武中華路的 #仙旅素天下,已經有四人都重複頻繁出現足跡,請足跡重疊有症狀者一定要打1922主動採檢。
■第一圈17人,陽性10人;第二圈117人,陽性3人;第三圈156人,陽性0人,PCR已做87人陰性。
■(補充)根據指揮中心重申:醫院確診需要回溯發病前三天,密切接觸者(該病房同病室、工作人員)要居家隔離,而風險對象則是自主健康管理。若只有一個案例就是先針對密切接觸者進行疫調,同病房(同單位不同間)若有2人以上確診,風險對象須改成密切接觸者列居家隔離,因此昨天的新北院內感染確實有疏失,一定要改進。
■雖然實施實聯制,但只要不能確定每個顧客都掌握,就會公布足跡。
■重申非同住者的非必要社交聚會,一律禁止。
#高醫鍾院長上課:
■什麼是武漢肺炎病毒變異株?武漢肺炎病毒為單股RNA,容易突變形成變異株,以棘狀蛋白基因上的圖片最受關注,因為其突變可以改變疫苗和受體的接合能力,也就是影響感染細胞,或是疫苗、藥物的效果。
■變種病毒分成三種,需留意病毒株(「可能影響」抗體中和能力)、高關注病毒株(「確定影響」降低抗體中和能力,增加傳播力與嚴重性,影響診斷工具與疫苗)、高衝擊病毒株(「嚴重影響」)。
■需留意病毒株如 Lamda(C37,秘魯株)、Kappa(印度株)。
■高關注病毒株如 Alpha(英國株)、Delta(印度株)已經侵犯92個國家,英國99%為Delta株。
■R0值,原版武漢株為2.4~2.6,第一波影響歐洲的大約3,武漢肺炎Alpha株為4~5,武漢肺炎Delta株為5~8。
■兩天前Cell的paper,AZ和Pfizer-BNT都能有效預防Delta株重症。
■預防住院效果,Alpha株Pfizer第一劑83%,第二劑95%;AZ第一劑76%,第二劑86%。Delta株 Pfizer第一劑94 %,第二劑96%,AZ第一劑71%,第二劑92%。
■混打疫苗(AZ+Moderna)的臨床研究有國家已在進行,尚無資料。
■疫苗對變種病毒保護力仍有良好預防效果,目前看來雖然中和抗體都會明顯下降,但住院與重症保護力都能維持很高。因此要預防變種病毒傷害,仍是要盡快打疫苗。
#政策補充:
■7月起,65歲以上長輩開始施打疫苗,23家醫療院所採網路預約(唐鳳版),基層診所試辦中另行公佈,社區接種站符合對象會發通知,城鄉接種站會有不同規模。
Q&A:
■兩名在長照機構打工的16歲護專生打到AZ事件,是高雄第一起不符合年齡錯打疫苗的事件(疫苗核准>18歲),該員身份符合造冊規範,也有附勞健保證明,接種站核對後接種。機構造冊與接種站都有疏失,會要求檢討,另會由高醫專案列管健康監測,目前兩人無健康異常。
■上週洗腎診所疫苗剩下6劑沒打,另一家剩下2劑沒打浪費。標準做法應該是在群組上先找第二劑施打人員,或聯繫衛生所按照造冊施打。上述事件根據記錄,配發疫苗量和施打人數是符合要求的(補充:剩下的可能是殘劑)。
■TVBS等媒體詢問,韓國瑜打手鄭x新、葉x之攻擊高雄市,表示恩主公醫院符合SOP匡列,請見上述指揮中心說明,新北市那邊根本看不懂SOP。(補充:建議韓粉不要拿臉湊上來給人打)
■恩主公群聚於5/29首例,但6/3出現到看護確診,6/5照服員確診等一連串案例出現後,根據指引,就應該將匡列範圍擴大升級,#該病房風險對象均須改為密切接觸者列居家隔離,匡列範圍須追溯到5/29前前三天,詳細請見上述2021.5.18的建議書。
■媒體指稱個案拒絕採檢住院等說法,不論個案怎麼說,都應該通報地方衛生主管機關,由公權力介入。
■高雄仁惠醫院有首案出現時,經通報到衛生局後,就進行全面擴大篩檢與院內清空,很明顯地方政府的處理態度,會影響醫院感控處置。
■新北市的藍營政治人物開始群起攻擊高雄市甩鍋了,市長強調可以提出高雄市防疫哪邊做得不好,我們虛心接受。(補充:如果新北願意公開他們疫調匡列檢測是怎麼做的,檢驗數據、院內感染防疫狀況,歡迎拿來「教我們」啊)
員基71病房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97例本土,校正回歸258例,死亡19人,疫情沒有下降趨勢;指揮中心加開專責病房,表示醫療量能充足,北市駁斥空床數;指揮中心預估10月底接種一劑疫苗人口達6成;雙北提紓困方案、兵推四級警戒】
台灣今(28)日新增297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個案,校正回歸258例(新增與回歸數共555例),2例境外移入,19例死亡,死亡人數屢創新高,年齡介在40多歲~80多歲。重症使用呼吸器的人數從昨日139人,上升到159人。
今日下午15萬劑莫德納疫苗抵達台灣。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今日上午在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上表示,過去針對疫苗,封緘審核約需要3週時間,這段期間經過各部會協調,COVID-19的疫苗審核希望縮短到1週,莫德納疫苗也會努力照此時程辦理。
指揮中心今日並公布全國專責病床數量,表列台北市和新北市的空床數各有682和1,183床,醫療量能足夠。但台北市長柯文哲反駁表示,北市各醫學中心量能皆已緊繃,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也表示只剩20張空床,中央公布的空床數數據與地方實際情況出現明顯落差。
■新增297例本土,疫情沒有下降趨勢,陳時中:不是太好的狀況
今日新增的297例本土個案,為157例男性、14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90多歲,發病日介在4月29日~5月27日。其中新北市136例最多、再來是台北市94例、桃園市21例、台中市10例、花蓮縣9例、彰化縣7例、基隆市及台南市各6例、嘉義市2例、新竹縣、屏東縣、台東縣、南投縣、新竹市、高雄市各1例。(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校正回歸258例部分,為133例男性、1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90多歲,發病日介在5月11日~27日。同樣是新北市141例最多,再來是台北市114例、彰化縣2例、桃園市1例。
新增個案加上校正回歸共555例確診病患中,具萬華活動史者110例,台北茶藝館9例、獅子會相關1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81例、關聯不明143例、疫調中111例。
針對目前的每日病例趨勢,陳時中表示,從校正回歸後,每日確診人數趨向於平坦,但沒有下降,「這樣情況不是太好,」他表示,篩檢上面還是要加快,儘速把社區病人抓出來,阻斷傳播。
不過,陳時中也表示,從發病日作為確診數計算來看,確診人數是有稍稍趨緩;而且目前也沒有疫情突然上升的狀況,代表整體社區管制、三級警戒、口罩、洗手等公衛措施都有一定成效,整體疫情、病例還需要再研判整體狀況,下週一或二會做詳細的報告。
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理事長許光宏在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觀察防疫作為是否有用,得觀察兩個傳染週期即14天,本土案例自5月15~17日進入高峰,本週正是關鍵,可以觀察疫情是否會在這幾天趨緩;另外一個判斷時間點,則是5月19日進入全國三級警戒,若防疫有成效,也可在6月2日~9日看出疫情下降的變化。(見經校正回歸每天確診數圖)
■死亡個案持續上升,今日死亡19例,此波出現急速猝死個案,年輕個案待了解原因
今日新增19例死亡個案,包含14位男性、5位女性,年齡介在40多歲~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0日~24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28日,死亡日期則介於21日至27日。疫情自去年爆發以來,共78人死亡,其中71人屬於本土個案、7人境外。
新增19名死亡個案中,目前已知13名皆有慢性病史,也有個案在同日從發病到死亡,或短短幾日。今天最年輕的40多歲死亡個案(案6824),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明,此案在5月18日出現發燒、喉嚨痛,當日前往診所就醫,20日診斷急性氣管炎,23、24日診所就醫、25日到醫院快篩為陰性,26日晚上倒臥在家中浴室,後被送醫但到院前死亡。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PCR較快篩敏感,快篩僅能測得病毒量較高的確診者,而病毒量愈高,傳播能力也愈好,但這跟疾病的嚴重度無關。一個病患是否會轉為重症,還是得看病人的臨床狀況,在病患發病一週左右是重要的觀察期。
此外,張上淳表示,最近有幾個死亡個案年紀較輕,但病情突然惡化,並非典型的狀況,慢慢出現愈來愈喘,針對這些個案,「若有足夠時間,確實應該詳細檢討,包括做死亡個案的病理檢驗,才能更清楚了解過世原因。」
■指揮中心指出專責病房已加開且充足,北市駁斥「不要坐在辦公室看數字」
指揮中心表示,以5月11日~26日累計的確診個案收治情況來看,有37%確診者收治在醫院、33%在集中檢疫所、15%在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安排中、聯絡中各佔約5%,現已有92人解除隔離。
為了擴增醫療量能,指揮中心日前已要求各醫院加開專責病房,同時開放隔離病床可以多人一室。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今表示,目前全國收治確診個案的醫院達180家、病床數共9,015床,目前空床數為7,380床,多數都在中南部。其中北北基桃床數可以陸續開出2,800床(目前北北基桃空床數2,473床),雙北開設速度加快,不過有過多確診者集中在部分醫院的情形,希望透過緊急醫療系統分流。負壓隔離病床部分,全國有919張,前幾天量能最為吃緊,僅剩約200床,目前已協調將部分病人移往專責病房,把負壓病房留給需要呼吸器、插管的重症病人,雙北負壓病房空床數約140床可用。
針對指揮中心公布台北市的專責病房有682床空床,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立即駁斥表示,請中央「不要坐在辦公室看數字」,應到第一線去看,就知道不可能有幾百床空床。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也表示,呈現數字和解讀的時候,希望能跟地方多了解及溝通,就他所知,台北市的專責病床只剩下20床,很快就會用完,加護病房和負壓隔離病房更吃緊,前幾日北市聯合醫院和台大醫院都有求救或反應,也有救護車送患者到醫院沒有病床的狀況,「今天說我們台北市醫療量能是足夠的,我覺得這個結語是值得再深思。」
■陳時中:雙北1~3類公費族群都可打到疫苗、預估10月接種一劑人口達6成
昨日指揮中心宣布新一批41萬劑AZ疫苗,首波將配送15萬劑,提供給第1~3類公費族群(醫護人員、中央及地方政府人員如村里長等、高風險接觸第一線人員)優先接種,但引發高雄獲得的疫苗較新北多的爭議。陳宗彥今天說明,5月27日前後,新北市分別取得4萬9,300劑疫苗、1萬8,000劑疫苗,總共6萬7,300劑。高雄市在27日之前取得的疫苗較少,共3萬3,800劑疫苗,這次則配給2萬1,000劑疫苗,整體5萬4800劑疫苗,少於新北市。
陳時中強調,雙北是接種疫苗的重點區域,1~3類公費族群絕對可以接種到疫苗,一線的警察也可以接種。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剛配發的疫苗到今日已經施打1,132人,會讓專責病房的第一線人員全數接種完畢後,再開放第2、3類;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希望本週日能把疫苗打完。
目前前兩批共31.62萬劑AZ疫苗已全數打完,而平均一瓶疫苗可打10.5人,因此目前總施打人次已超過33萬。陳時中表示,希望在10月底接種一劑疫苗的人口可以達到6成,因為目前研究推估6成就能有社區防護,觀察國外的施打狀況,兩成以下看不出效果、2~4成些微效果、4成以上效果不錯、6成就能壓住疫情。
■雙北快篩準確度達7成,但當確診病例人數不多,準確度會差很多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由檢驗資料比對判斷,同一個民眾同時接受抗原快篩、核酸PCR的結果,來看出快篩的準確度。這次針對5月21~26日、24家醫院上傳的資料,台北市有5家醫院、新北市有4家,結果雙北的比對結果,快篩陽性的確診率達73~75%。
但雙北以外使用快篩的成效就不高,羅一鈞說,以桃園為例,一家醫院0%,另一家71%。他表示,快篩建議對高風險、相關接觸者身上使用,Ct值低於22以下,快篩檢測率都很高,「因此建議用在感染初期、有明顯症狀的民眾,使用快篩會比較準確。」
■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要控制疫情,非藥物公衛介入措施(NPI)須達85%以上
今日新北市政府邀請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出席記者會,向市民解釋新北市的疫情趨勢。陳秀熙指出確診數的高峰落在5月22日,這是因為社區篩檢站的大量設置,導致能夠被篩檢出來的陽性人數相對增加,而第一波感染主要來自萬華的社區傳染,是在警戒措施尚未實施之前發生。
陳秀熙進一步說明,在多數人接種疫苗達到群體免疫之前,非藥物公衛介入措施(NPI)仍是關鍵,如果沒有嚴格落實三級警戒,疫情勢必會再延長。COVID-19的R0基本再生數(用來判斷傳染病傳播力的重要指標:平均一個感染者,會傳給幾個人)在完全沒有NPI的情況下是5.78,而雙北在實施三級警戒後,NPI達到70~75%,Re(NPI介入後有效再生數)降到1.45~1.73,疫情處於緩步上升但仍可控制的狀態。
但陳秀熙坦言,若要讓疫情真正趨緩,NPI介入必須達到85~90%,讓Re小於1,才能阻斷傳染鏈。他也提醒,根據COVID-19的病程進展,以沒有新增確診者的條件來估計,加護病房的需求高峰會落在6月4日,達到128床。因此,現下完全不能對疫情有所懈怠,必須繼續落實防疫措施。
■ 雙北提紓困方案、兵棋推演四級管制措施
台北市與新北市今日都針對疫情影響推出特別紓困。台北市財政局長陳家蓁說明,短期紓困措施包含延降稅賦、延遲或減免租金、優惠利息、各項補貼(防疫旅館、急難救助、公車、藝文專案)、企業融資和勞工紓困等,失業勞工紓困計畫基本上比照去年辦理,整個短期紓困措施實施期間為5~7月份,後續視疫情狀況滾動修正,民眾若有需要皆可上市府疫情專區查詢申請方法和詳細資訊。
新北市亦提出防疫助扶專案,包含民生救助、青年見習、勞工紓困、社宅租金緩繳、租金及權利金減收、地方稅減免、藝文支持、罰單緩繳、農產銷售等項目,專案預計將持續到8月31日。
由於疫情並未趨緩,雙北都兵棋推演升級四級的管控措施。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去年雖然也辦過桌上演習,但過去都未遇到類似這兩週的狀況,現在針對過去的計畫再做精進。「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柯文哲認為並非一定需要封城,可能再觀察兩週,但不能不預先準備,有問題會再與中央商討。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目前設在市內的14個「熱區防疫中心」就是為了加強管制和宣導,為可能的升級做實戰演練。他也說明,去年新北市就已做過兵棋推演,且亦拜訪過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和宜蘭縣等四縣市的首長,「高度管制絕對不會只有新北市,一定是所有北部區域的縣市聯防,」如有必要時,由中央統籌下令指揮來聯合作戰,才能有效防堵。
■ 疫調 VS 民眾隱私,指揮中心說明確診個案資料發布原則與健保卡註記
自5月16日起,指揮中心已授權地方政府公布確診個案的疫調資訊,陳宗彥表示部分縣市政府對依據仍有不清楚之處,中央訂有「確診個案資料發布原則」(https://reurl.cc/4aRa5j),原則上應避免公開確診者過於細節的個人資訊,若要公布收治醫院、工作場所和內容等,應基於防疫需要且事先溝通,足跡部分也只應公布大眾運輸和未實施實聯制、無法確認接觸對象之開放場所。
對於輿論質疑註記萬華地區高風險族群之健保卡一事,陳宗彥說明,註記是基於協助醫療機構和醫事人員快速和精確判斷,加速轉診和轉檢,此外也是為醫療人員及同一時段就醫之民眾的健康安全。萬華地區的健保卡註記資料自5月15日開始,在5月29日就會刪除。陳宗彥也呼籲,醫療機構若遇到來自高風險地區的個案,更應協助就醫而不該拒絕。
至於同樣為協助疫調而推出的「台灣社交距離」APP,在疫情升溫的五月中旬後被大量下載,至今約有800萬人下載,不過上傳足跡資料的確診者卻只有29人。亦有使用者反應自己曾接觸過確診者,在APP上卻完全沒有收到通知。對此,陳宗彥表示下載與否是個人意願,但APP要產生效果必須擴大使用者人數,且確診者也需要提供足跡。啟動上傳必須由衛政人員處理,在防疫會議上,指揮中心已提醒縣市政府衛政人員應提供協助,才能達到通知接觸者的目的。
■ 網路私售快篩試劑違反醫材法,指揮中心:未批准任何可個人使用的快篩試劑
警方發現網路上有人私售新冠病毒快篩試劑,陳宗彥說明,快篩試劑屬第三級醫療器材,依據《醫療器材管理法》只有醫療器材商和藥局可販售,擅自透過網路、電話和社群媒體販售都會觸法,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指揮中心提醒非經正式管道販售之試劑無法確認有效性和正確性,民眾勿購買檢測,若發現有類似狀況可向官方檢舉。
陳宗彥也表示,目前未批准任何可以個人使用的快篩試劑,國內快篩都必須由醫事人員來採檢。至於企業提出希望自行快篩,指揮中心已經討論完成,企業應和醫療院所合作,由醫事人員來採檢,相關做法請經濟部和廠商研議後提報指揮中心。
■ 長照機構新規定:新進者及住院後返回機構者須提供核酸檢驗陰性報告
陳宗彥並表示,為避免住宿式長照機構內的群聚感染風險,已訂出收住人員的流程供各縣市政府依循,今日起實施。不建議收住來自社區的新進服務對象,若確有必要,服務對象要先自費做核酸檢驗,提供入住3日前的陰性檢驗報告,且進入機構後應先安置在獨立空間或單人房14天,確認沒有症狀才能解除隔離。
至於原本的長照機構住民,若因病至醫療院所診療或住院,出院前先做公費的核酸檢驗,同樣要是陰性才能轉入或返回機構,但回到機構後不必隔離。
(文 / 陳潔、陳德倫 ;設計與資料整理 / 黃禹禛、柯皓翔、黃適敏 ;攝影 /鄭宇辰、葉臻、余志偉、蘇威銘)
#延伸閱讀
【「這是我們集體的失敗」──疫苗生產大國卻被疫情重創,來自印度沉痛的告白】https://bit.ly/3bXnguw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NPI #疫苗 #AZ疫苗 #莫德納疫苗 #紓困 #台灣社交距離
員基71病房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5月26日防疫資訊整理】#基隆防疫資訊
*18:00發布*
基隆市政府社會處下列各項服務暫停至6/14(一):
➡️托育服務(托嬰中心及居家保母)
➡️親子館、祖孫館、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
➡️身心障礙中心日間照顧、輔具資源中心
➡️關懷據點、日照中心
・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14(一)🚨🚨
🔥落實五大措施🔥
一、民眾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一經查獲有違反情事,不再勸導,逕予開罰。
二、經公告應關閉之休閒娛樂場所,將嚴查不得營業;查獲違法營業者,對業者、現場執業人員、消費及聚會者,依法分別裁罰。
三、全國餐飲業一律外帶,賣場及超市加強人流管制,並呼籲民眾少去多買,一次購足。
四、結婚不宴客,喪禮不公祭。
五、宗教集會活動全面暫停辦理,宗教場所暫不開放民眾進入。
💡指揮中心也提醒,外出時有飲食需求者,得在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之情形下,於飲食期間暫時取下口罩。
·
*15:00基隆市疫情記者會發布*
◼5/26(今天)下午CDC公布13位基隆確診案例(初步說明見本文附圖:https://tinyurl.com/3fp7fn6z )
有7案是小姑娘小吃案相關(案5572、案5573、案5772、♦案5977、案5978、案5979、案598),正在進行相關疫調和追查,基隆市政府也取得CDC給足跡資料,再次呼籲有去過小姑娘小吃店和金水灣小吃店的朋友可以主動聯繫基隆市政府衛生局,一定會保護個資。
◼另外6案為案5574(感染原因調查中)、案5770、案5771 (男友回家吃飯全家確診)、
案5773、案5976(感染來源疫調中)、案5981(正在進行疫調中)
·
💉基隆市政府前一批疫苗都全數撥補到第一線施打單位,基隆市政府手上的疫苗是0瓶,已全數執行完畢。牙醫師工會、基層醫師工會、診所與中醫師所報的名單都全數施打完畢。A1類醫護除少數個人因素切結外,已全數施打完畢。而5/27日(明天)會有3000劑(300瓶)疫苗撥補到基隆市,已擬定施打計畫,會依照中央施打計畫指引來盡速進行疫苗施打。
·
*10:30基隆市疫情記者會發布*
⚠️基隆疫情簡報⚠️
♦至5/25日(二)止,基隆總確診個案65人,本土63人、境外2人,目前解除隔離個案數3案,確診個案住院治療60人、死亡0人、居家隔離180人和居家檢疫162人(見內文附圖)
♦基隆市每日確診人數(見內文附圖)
♦防疫旅館的量能報告
家數4家,總共115房,已入住46房間,住房率40%,期滿離開774人
♦消防外勤量能:基隆市共198人外勤消防員,近日隔離5人,其中消防信義分隊2隊員5/26解除隔離(5/26日2人輪休),第二大隊一位隊員5/24日解除隔離。目前僅剩仁愛分隊的2位隊員因5/22值勤時載送到確診個案,因此仍在居家隔離。
·
⚠️昨天(5/25)CDC公布的基隆市確診個案簡報⚠️
🔹案4933是28歲男性,於台北市某百貨公司專櫃上班、開車上班無搭乘大眾運輸,四月底在台北紅樓酒吧唱歌,台北快篩後於5/25確診(屬校正回歸)無在基隆特殊足跡,目前匡列3人
🔸案5203是20多歲女性,為基隆市某醫院行政人員、騎車上班無搭乘大眾運輸,也匡列親密關係家人10人,昨天也報告醫院處理的。跟父親住在萬華,父親在萬華獅子林工作採檢中
🔸案5204是30多歲女性,為家管,正在疫調中,因長期在台北萬華華西街照顧友人而該友人確診,5/23日身體不舒服就診篩檢確診,總共匡列14人。足跡附於本文中。
🔹案5206是60多歲男性,其太太之妹是案5772(小姑娘小吃店負責人),匡列同住者9人
🔸案5344是50多歲女性,為基隆市某婦產科工作人員、騎車上班無搭乘大眾運輸,初步了解其女兒男友5/20回家用餐,男友(新北確診個案)因此全家5人確診。
🔸案5347是70多歲女性,無業,丈夫是案3090為萬華群聚個案,僅有夫妻同住,無特別足跡,共匡列0人。
若有足跡重疊提高警覺、注意健康狀況,若有上呼吸道或發燒症狀請立即就醫,請告訴醫師接觸史和疑慮。
·
‼因應確診個案感染源不明或接觸者多,成立成功市場、小姑娘小吃店以及果菜市場專案
♦小姑娘小吃店專案♦
◻此專案已經拿到小吃店名單16人並聯繫13人,總確診人數9人。
◼指標個案3835是小姑娘小吃店工作者(員工,5/23確診),其兒子案3686也確診,其女兒5/23採檢陰性、其先生住在台北也採檢陰性。而該個案的男性友人案4808跟男性兒子(案4811)皆於5/24確診。其接觸者案3910確診(在台北通報確診住院)、接觸者案5573也在5/25日確診(自述5/11~5/14其中某天到小姑娘小吃店消費,沒有固定工作人員陪坐)
◼案5772是小吃店負責人,其2名親屬於5/25確診,分別為案5772之姊夫案5206以及案5772之姪子案5572。
◻案3835確診前曾到其他小吃店工作,曾到過「金水灣小吃店」工作,正在追蹤41人,今天已經安排4人採檢,其餘人會持續通知。
15:00發布,再新增案5572、案5573、案5772、案5977、案5978、案5979、案5980
❗市長再次呼籲曾到過這兩個場所並消費的朋友,請一定要聯繫衛生局進行採檢,避免讓病毒在社區擴散,相關個資一定會保密請不要擔心。若有相關訊息也歡迎市民提供衛生局疫調單位。
·
♦成功市場專案♦
◻已經有3個攤商與密切接觸者共8人確診。
◼案2564有萬華地區活動史(西門町紅寶石歌廳)其兒子案3085、女婿案3087、女兒案3086都在5/20確診。案2564之隔壁攤商案3519於5/21確診傳染給案4269(為案3519之曾孫、兩個月大,5/22,目前已轉入台大兒醫新生兒病房)案3519之兒子案5205也確診。昨天(5/25)CDC公布新的確診個案5208是在案3519旁邊的攤商,市政府已有匡列為可能接觸對象,經過採檢安排陽性確診。
◼最後匡列名單為46人,其中有33人快篩,其餘今天會採檢。匡列密切接觸者20人,皆做PCR採檢,8個人結果出爐,僅有5208陽性其餘陰性。另外還有12人安排中。
❗成功市場因應疫情嚴峻,成功市場自治會自主延長廷6/3(四)24:00
·
♦果菜市場專案♦
扣除果菜市場空攤,共匡列71攤、38位負責人,也初步完成密切接觸者匡列、追蹤,會盡速安排快篩和PCR,也擴大匡列工作員工。然而案3289及案3290之夫妻攤商仍不是很配合疫調狀況,感染源以及密切接觸的攤商或客人都還在釐清中。
·
💉疫苗施打建議
第二波疫苗已經到地方政府,將會在5/27(四)依據中央指引優先施打第一線醫護和防護防疫的工作人員。
🔊基隆市政府也在全國防疫會報提出建議,台灣已進入到社區感染階段,確診案例暴增、重症案例也增加,醫療壓力也非常大,也該盡快拉起社會防線。
建議疫苗施打順序納入:1⃣原本施打順序在第五順位的警察(負責確診失聯、稽查特種、不戴口罩稽查)、2⃣環保局清潔人員(確診個案足跡消毒)、3⃣教師(未放到10類優先順序)、4⃣公運司機(未放到10類優先順序)、5⃣公戶所一線服務人員
·
🔥快篩資訊🔥
➡️篩檢對象:已出現疑似症狀,且與公告確診個案的基隆或萬華地區足跡活動史重疊
➡️申請方式:網路預約(有篩檢資格疑問請打快篩專線 02-2428-3844 詢問)https://reurl.cc/4ykAZv
➡️快篩流程:預約完成,經審核接獲衛生局通知後,於指定時段前往站點採檢,採檢到結果出爐順利約10分鐘
➡️快篩地點:三軍總醫院基隆(正榮院區)、礦工醫院(八堵院區)、市立醫院(院本部)
❗️為避免增加染疫風險,如果沒有接獲衛生局通知,請勿自行前往快篩站點要求篩檢❗️
➡️5/25(二)基隆市快篩簡報
至今天預約334人數,約診了270個,已採檢93人(僅有1陽性),5/26大概能再採檢100人,預計5/26-5/27所有334人數都可以採檢完。
·
⚠️目前基隆市進行中的防疫措施
【全市】基隆市室內、戶外都要戴口罩,違者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
◼查緝八大場所假停業,加強巡查力道
◼將至計程車排班處定點宣導「戴口罩,有乘客上下車時,務必落實清潔消毒。」
◼鄰里公園避免群聚(可以運動,但必須保持社交距離、全程戴口罩)
◼倒垃圾沒戴口罩,立即開罰並且拒收垃圾(民眾等待垃圾車時,請保持社交距離)
◼進入營業場所,不戴口罩,商家可以拒絕(勸導不聽,可以打110)
◼外出全程戴口罩(警察將進行定期巡邏,一經查獲有違反情事,不再勸導,逕予開罰)
◼必須休業場所嚴格執行查察,若查到假關門真營業,立即斷水斷電,一律重罰
◼全國餐飲業一律外帶(5/26 14:00 CDC記者會公告)
·
🏥醫療服務🏥
➡️長庚醫院|長庚各院區(含基隆)暫停(延遲)非急迫性醫療服務。於5月24日起啟動戶外醫療服務,於戶外開設取藥門診,地點在原院前停車埸,供定期領藥需求民眾領藥。
·
【學校、托育】
➡️高中以下停課|5/19(三)~6/14(ㄧ)|包含公私立高中職、國中小、幼兒園、補習班、安親班、課後照顧中心
➡️禁止校外人士進入校園、照顧者符合要件可請「防疫照顧假」
➡️基隆市公私立托嬰中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居家托育(保母)|5/20(四)~6/14(一)|停托不停班(家長可選擇是否送托)
·
⚠️高中以下學校&幼兒園相關措施
➡️畢業典禮|配合停辦,或採線上轉播方式
➡️畢業考(國小六年級、國中九年級、高中三年級)|各校可採多元方式評量
⚠️國中教育會考|補考6/5(六)~6/6(日)及分發作業|維持辦理
🔥也請家長們注意防疫照顧假,只要符合相關規定雇主應予以准假(請見勞動部懶人包):https://npptw.org/SwUIB0
· ·
【夜市、市場停業資訊】
➡️基隆愛四路夜市|延長至5/28(五)16:00|自主停業
➡️基隆廟口夜市|延長至6/1(二)16:00|自主停業
➡️基隆流動夜市|5/15(六)起停業一個月
➡️基隆七堵南興市場|5/18(二)~5/30(日)|停業
➡️基隆成功市場|延長至6/3(四)24:00|自主停業
➡️八斗子觀光漁港漁貨直銷中心|5/21(五)~5/31(一)|停業
➡️果菜市場|5/23(日)~5/28(五)00:00|停業
➡️安樂市場|5/25(二)~6/3(四)|停業
·
【觀光、營業場所、場館】
➡️基隆全市風景區、娃娃機店|至6/8(二)|停業
➡️基隆戶外籃球場|5/19(三)下午起|停止開放
➡️基隆潮境公園內水域活動|5/19(三)起|暫停
➡️各家餐飲業者以外帶為主、若無法做到相關防疫措施則停止提供內用
➡️釣蝦場採實聯制,並做好入場者防疫管控
·
🔥場所、店家簡訊實聯制免費申請:https://emask.taiwan.gov.tw/real/
·
🏨基隆市防疫旅館防疫補助計畫🏨
1⃣️補助對象(一):基隆市防疫旅館第一線防疫人員(防務部門主管、櫃檯接待人員、房務人員及防疫清潔人員),每月津貼3000元,獎助時間自5月22日起算3個月(得視疫情需要延長)
2⃣️補助對象(二):市民防疫住宿補貼只要設籍基隆市、因疫情影響需入住本市防疫旅館旅館進行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者,每人每晚補助500元防疫津貼(一人上限7000元),獎助時間自5月22日起算3個月(得視疫情需要延長)
·
【公共服務】
➡️基隆市殯儀館內外治喪|5/17(一)~614/(一)|取消公祭
➡️基隆市政府「免費法律諮詢服務」|5/17(一)~6/14(一)|暫停
可多家利用臺灣基隆地方法院為民服務中心之訴訟輔導服務,僅受理電話諮詢(電話:02-24652171轉1101或1102或1168)。
・
以上資訊來源:CDC、基隆市長記者會、基隆市長臉書、基隆市政府各局處公開資訊
*若有錯漏請不吝指教 *請勿傳播未證實訊息
·
⚠️防疫資訊
🖥疾管署COVID-19防治專區
https://reurl.cc/qmMy50
👣各縣市確診個案公共場所活動史
https://reurl.cc/a5661G
🖥基隆市Covid-19(新冠肺炎)專區:https://www.klcg.gov.tw/tw/Default/eoc/000013
❗提醒❗請不要傳播未證實的疫情資訊!
推薦使用「Cofacts」LINE機器人:https://cofacts.tw
·
--
⚡⚡市議員陳薇仲服務處即日起因應疫情嚴峻暫停開放,若有市政建議或陳情請於週一到週五上班時間(9:30-12:30 / 13:30-18:30)採用以下方式零接觸聯繫!
☎電話:02-2434-6817
🗂線上陳情表單:https://forms.gle/sCo7q2LZdzR4iQdt5
📱line@ 請搜尋 @weichung(要記得加@唷!)或是點 https://lin.ee/B4mtDk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