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哈林文藝復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哈林文藝復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哈林文藝復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哈林文藝復興產品中有4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尋找Ground Z(ero):殭屍和他們的產地】#葉郎電影徵信社 #舊文重貼 1932年的好萊塢電影《White Zombie 蒼白殭屍》開啟了接下來80年橫跨電影、電視、電玩、小說等等媒介的大眾文化殭屍熱,並賦予Zombie這個字眼百年難以磨滅的恐怖想像。 雖然殭屍和殭屍病毒的故事是虛構的...

  • 哈林文藝復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30 12:01:38
    有 801 人按讚

    【尋找Ground Z(ero):殭屍和他們的產地】#葉郎電影徵信社 #舊文重貼

    1932年的好萊塢電影《White Zombie 蒼白殭屍》開啟了接下來80年橫跨電影、電視、電玩、小說等等媒介的大眾文化殭屍熱,並賦予Zombie這個字眼百年難以磨滅的恐怖想像。

    雖然殭屍和殭屍病毒的故事是虛構的(希望啦),但這個字眼和其背後的信仰並不是無中生有。它們根源自更早的原始宗教、都市傳說和以訛傳訛(希望啦)的見證報告。

    下文將追溯殭屍電影的源頭,尋找這個感染力甚強的文化病毒最一開始的Ground Zero:


    ▇ 深夜畫室的鬼靈

    1838年Zombi這個新單字(拼寫方式要多年後才會加上字母e)首度出現在美國媒體上,是伊利諾州地方報紙The Telegraph轉載自英國雜誌Chambers's Edinburgh Journal的一篇恐怖短文,名為「不明畫家」。

    文中描繪巴洛克時期的西班牙畫家Bartolome Esteban Murillo所僱用的年輕黑奴因為晚上睡在畫室裡,親眼目擊了非洲傳說中的“zombi”出現,並隨手拿起畫筆在畫室學徒的畫作上塗塗改改的驚悚畫面。

    但沒有人把黑奴的說詞當一回事,認為只是他根深蒂固的迷信作祟。
    (圖說:殭屍本人Sebastián Gómez的畫作)

    Zombi的字源眾說紛紜,但多半不脫西非週邊的各民族語言。剛果的Kikongo語中,有類似的字如zumbi(意指軀體)和nzami(意指靈魂),被認為最可能是zombi的字源。

    西非國家正是16~19世紀歐洲人實施大西洋奴隸貿易的最大受害者。這些字眼和它們背後的非洲原始信仰巫毒教稍後隨著運奴船流轉向世界各地。以法國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海地島(法國人稱之為聖多明尼克)為例,最高峰時島上總計有3萬名白人指揮70萬名黑奴在甘蔗田和糖廠裡頭不眠不休地工作。

    必須注意的是,就像zombi這個字的多重起源一樣,海地的黑人使用zombi這個字來指稱多種廣泛的靈異現象:比如失去身體的靈魂、失去靈魂的身體(比較接近我們今日對於zombie的想像)以及被巫師施法變成動物的人或是其他各種超自然現象。

    所以回到1938年的「不明畫家」鬼故事中,黑奴使用這個字眼可能廣泛指超自然鬼靈,而非明確意指死而復生的那種殭屍。否則《The Walking Dead 陰屍路》中笨拙緩慢的殭屍群裡就會多出好幾隻以畫筆為武器的繪畫天才。

    「不明畫家」的故事其實改編自史實。不僅巴洛克畫家Bartolome Esteban Murillo真有其人,連他家黑奴的名字Sebastián Gómez 都有明確史料記載。

    隱藏在撞鬼事件背後的真相是:Murillo的學徒們早就懷疑畫室有鬼,因為他們下課時留在畫室裡的習作經常半夜被不知道什麼人增添好幾筆。最讓他們惱怒的是這個鬼還把他們的習作改得更漂亮。身為師長的Murillo最終只能親自扛起起抓鬼特攻隊的任務,半夜偷偷躲在畫室裡準備真的「抓鬼」......

    如果這個故事裡的zombi確實是恐怖的殭屍,接下來想必會是腥風血雨、鬼哭神嚎的高潮場景。可惜劇情隨即急轉直下,變調成了一場溫馨喜劇——

    被畫室主人活逮的Zombi根本是黑奴Gómez本人,而且Murillo還發現這位超會編故事的年輕人在繪畫上同樣也天賦過人。於是Murillo果斷還他自由身,並當場收他為徒,甚至還贊助了他的婚禮。

    真正令人頭皮發麻的殭屍故事還要再等百年左右才會出現......


    ▇ 魔島和甘蔗田裡的活死人

    1932年的恐怖電影《蒼白殭屍》非常不尋常地引用了18海地刑法249條印在海報上,甚至還特別囑咐電影院老闆一定要把該條文張貼在電影院大廳明顯處藉以攬客。片商的邏輯是如果海地刑法裡真的特別寫明了不准把人變殭屍,那不就代表殭屍的情節不是電影虛構,根本真有其事?

    《蒼白殭屍》實際上是從早兩三年出版的一本書《The Magic Island 魔島》中抄來的條文。海地刑法還真的有這個條文,只是《魔島》作者把246條誤植為249條,以至於《蒼白殭屍》的宣傳素材也跟著抄錯了條號。

    原本僅規範禁止對人下毒的海地刑法246條,在1864年增訂了第二款、第三款,把禁止的範圍擴及到用藥物把別人毒害致接近死亡狀態,此外如果被害人因此被當成死人埋葬則其加害行為視同謀殺。主導修法的是美國扶持的傀儡政權Fabre Nicolas Geffrard總統。篤信基督教的他原本打算亂槍打鳥,不管殭屍的傳說是真是假,都先用這個修法讓被他認為有失國家顏面的迷信徹底消失。總統大人有點弄巧成拙,因為《魔島》和《蒼白殭屍》引用條文到處敲鑼打鼓宣傳,海地島自此再也沒能擺脫大眾文化中巫毒污名。

    史上第一部殭屍電影《蒼白殭屍》其實不只抄了人家一個條文。它的整個故事根本就是從《魔島》這本書中片段拆解出來的。而最詭異的是《魔島》這個現代殭屍文化的源頭甚至不是一本小說,而是一本海地島的旅遊書。

    《魔島》的作者 William Seabrook是一名對神秘主義有濃厚興趣的記者兼探險家。他的另外一本遊記因為記載了自己在象牙海岸吃到剛剛被殺的新鮮人肉而引發輿論熱議。但真正影響後世深遠的仍是這本記錄他1927年海地之旅的遊記。

    他在書中記載了他的海地朋友轉述的海地殭屍事件:

    1918年當地最大的糖廠Haitian American Sugar Company因為甘蔗收成期間缺工而提出懸賞,任何人只要能帶新的工人來上工都能得到糖廠重賞。這天糖廠的工頭Ti Joseph 真的帶來一群新的工人來領賞。工頭說他們來自山上的部落,因此語言不通,不會說話。但實際上這些可憐的人是被工頭用巫毒下藥變成殭屍。

    殭屍是所有工頭眼中完美的奴隸:可以日復一日工作,完全不會喊累,不會抱怨,不會生病,甚至永遠不會死。唯一需要留意的是他們只能吃沒有調味的食物,尤其不能讓他們吃到鹽或肉,因為那些食物會讓他們恢復知覺和記憶,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了,甚至可能轉頭殺死對下藥控制他們的巫師。

    故事的最後工頭的妻子對這些工人生了惻隱之心,於是領他們前往市集裡,餵他們吃用鹽調味過的開心果點心,並把恢復意識的他們帶回山上的部落。工頭Ti Joseph稍後被憤怒的家屬用大刀斬首致死。

    讓《魔島》創造一整個殭屍文化的不是上面這個驚悚的故事。作者 William Seabrook的第一反應和你一樣,覺得傳聞證據沒什麼可信度,還是要眼見為憑。於是他當場要求海地友人帶他去甘蔗田裡看真正的「殭屍」。

    這本遊記真正讓美國人嚇到頭皮發麻的是接下來作者親眼見證殭屍的紀錄:

    他見到田裡的黑奴,立刻不顧工頭攔阻大膽向前攀談。但無論他怎麼對黑奴問話,黑奴唯一的反應是眼神空洞地看向遠方的虛無。「他們規律如一地埋頭工作就好像是畜生或是機器一樣。而最可怕的是他們的眼神。唯一能形容的就是已死之人的雙眼,跟盲人完全是兩回事,而是睜大眼睛、毫無焦點、什麼都沒有看在眼裡的茫然感覺。」

    《陰屍路》、《28 Days Later 28天毀滅倒數》、《World War Z 末日之戰》、《Zombieland 屍樂園》、《I Am Legend 我是傳奇》、《Shaun of the Dead 活人甡吃》和《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活死人之夜》等等殭屍電影的經典形象通通起源自於這段文字。


    ▇ 殭屍背後的真正恐怖情節

    1928年《魔島》這本遊記在美國出版之後造成議論紛紛的殭屍議題熱潮(《蒼白殭屍》正是這個熱潮的產物),作者William Seabrook後來不得不出來澄清大家誤讀他的原意:他只是轉述殭屍傳說以及紀錄他目擊到的農場黑奴的身心狀況,他從來沒有說他看到的就是殭屍。

    如果不是殭屍,那是什麼?

    紐約時報曾將殭屍形容為「非洲信仰」與「奴隸制傷痕」的混合體,因為殭屍本身就是「永恆的奴隸」。

    非洲人被法國人運送到海地島之後,受到各種非人的待遇:在持續的飢餓狀態下每天連續工作18個小時,還有各種嚴厲酷刑隨時伺候。海地人趕走法國人之後,又換來1915年~1934年美國海軍陸戰隊以維護美商權益之名入侵,並對海地人實施種族隔離和強制勞役,用槍押著海地人到處修路,以便美軍得以快速控制全島。

    不論法國人或是美國人都積極想用基督教取代海地原本的巫毒信仰,美其名為「救贖」。但他們的壓迫適得其反,讓巫毒信仰變得更加強韌、更有生命力。殭屍的鄉野奇譚正是起源於非洲的巫毒信仰:

    非洲人認為無論在世界何處,自然死亡的人都可以重回非洲故里和先祖重聚,去到一個名為Lan Guinée(幾內亞)的天堂。但如果是自殺或是他殺而死的人,將無法回到非洲與家人重聚,永遠徘徊在葬身之所。

    正是黑奴心中最深的恐懼創造了殭屍的鄉野奇譚。他們被萬惡的奴隸主、法國人、美國人輪番奴役,唯一能奪回自由的方法只剩下死亡。但自殺而死的黑奴又會遭到懲罰永遠無法重返故里,甚至會被路過的巫毒巫師收編成為永遠不會死的殭屍,進而成為「永恆的奴隸」。

    所以殭屍是一種文學比喻,一種非洲人淪落永久失去意志、失去自由、失去對人生控制權的類死亡狀態。

    殭屍的信仰反應了海地人的惡夢,殭屍的大眾文化則反應了美國人的社會焦慮。每一個世代的殭屍大眾文化都有各自的焦慮源頭:

    《陰屍路》前後的影視作品反應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28 Days Later 28天毀滅倒數》前後的殭屍電影代表的是對於不明疾病爆發的憂慮(正式此時此刻全世界正在發生的狀態);《活死人之夜》前後的殭屍電影則是白人對於黑人民權運動引發暴亂的恐懼。

    再往前推到殭屍電影的源頭《蒼白殭屍》背後的《魔島》,代表的是1920、1930年代美國社會兩股互相衝突的情緒。其一是美國人由於種族歧視而對於黑人文化的莫名恐懼,其二則是前者引發的「哈林文藝復興」運動,激起包括《魔島》作者William Seabrook在內的一群紐約藝術家和作家試圖探索黑人的歷史文化,揭開各種迷思背後的真相。

    殭屍的真相則在1937年另外一本關於海地的書《Tell My Horse》中出現了新的答案。

    同樣得到哈林文藝復興運動的啟發,曾受人類學訓練的黑人女作家Zora Neale Hurston前往海地調查另外一起剛剛發生匪夷所思的殭屍事件:

    1936年,一名除了身上披的破爛袍子之外幾乎全裸的女子出現在海地的某個村子裡。她自稱是隔壁村的Felicia Felix-Mentor,還跟同名的女子一樣出現左腳跛腳的明顯特徵。唯一不吻合的地方是Felicia Felix-Mentor早在29年前就已經過世並下葬。她的說詞是自己被巫師變成了殭屍控制多年,後來被巫師拋棄才能脫身回家。

    Zora Neale Hurston親自採訪了這位自稱殭屍的女子,並拍下這張極可能是史上第一張殭屍的歷史照片,刊登在1937年的《Life 生活》雜誌上頭。

    她在文章中猜測女子是被下藥才會失去語言能力和自由意志,因而被家人當成死人下葬。她推論應該是一種莨菪烷生物鹼藥物或是從蛤蟆或是河豚身上提煉的毒素。不過Zora Neale Hurston欠缺醫學訓練,加上她歷來對神秘主義的高度興趣,使她的結論被專業人士完全無視。

    1945另外一名醫師Louis P. Mars發表了對於同一個個案的研究結果:他用X光檢驗發現女子左腳並沒有死者原來的骨折痕跡,同時發現按常理近60歲的她應該已經停經,但檢查後發現仍然有月經,顯示她的年齡可能並不吻合。醫師最後推論認為比較大的可能性是患了「思覺失調症」(過去稱作精神分裂症),才會有身份的錯誤認知。也就是說其實沒有殭屍這一回事。

    有學者認為所謂的殭屍,很可能是一種社會性的「死亡」。就像某些社會對於精神病患者的反應,對整個家庭和社會來說當事人就好像已經死亡的成員一樣,因為他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志,再也不能言語。被當成死人般遺棄,也是一種「下葬」。

    於是從今以後我們再也無法正視任何一個電影中的殭屍,因為我們終於知道所有笨手笨腳、緩慢移動的活死人都代表了一種內建在靈魂裡卻永遠無法實現的本能:

    重返故里,與家人重聚。

  • 哈林文藝復興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9 17:30:00
    有 81 人按讚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西洋經典情詩選集分享※
     ​
    朗斯頓.休斯〈露辛妲情歌〉​
      ​
    愛​
    是顆李子​
    熟透在泛紫的樹​
    淺嚐一口​
    它狂喜的魔咒​
    纏上就沒法抽身​
      ​
    愛​
    是顆明星​
    閃耀在南方夜空​
    注視太久​
    它燃燒的烈焰​
    總會灼傷你雙眸​
      ​
    愛​
    是座高山​
    聳立在狂風之中​
    若你不想​
    因缺氧而昏厥​
    切莫往高處走去​
      ​
    ※​
      ​
    Langston Hughes“Love Song for Lucinda”​

    Love​
    Is a ripe plum​
    Growing on a purple tree.​
    Taste it once​
    And the spell of its enchantment​
    Will never let you be.​

    Love​
    Is a bright star​
    Glowing in far Southern skies.​
    Look too hard​
    And its burning flame​
    Will always hurt your eyes.​

    Love​
    Is a high mountain​
    Stark in a windy sky.​
    If you​
    Would never lose your breath​
    Do not climb too high.​
      ​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
    美國名詩人朗斯頓.休斯(Langston Hughes)的詩作一向平易近人,餘韻佳且與力道十足,如短短三行、十二個字就道盡死亡之冷酷的〈自殺短箋〉(Suicide Note),顯現其對文字、意向的精準掌握。其名作〈露辛妲情歌〉(Love Song for Lucinda)之字句工整簡潔、充滿節奏感,並藉由自然之景物(李子、明星、高山)道出愛情的致命吸引力與強大破壞力,讀來趣味盎然。​
      ​
    #朗斯頓休斯(#LangstonHughes)創作​
    #羅拔 選篇、簡析,粉專 羅拔的老窩
    #小花 手寫,粉專 小花愛寫字,Instagram:sf_handwriting​
    #林依儂 襯圖,Instagram:writingxphotography​
    ※圖檔來源為該本選集中譯本封面​
      ​
    ※《#愛情的52種面貌(#中英對照賞析版):悸動、低泣與思念的心:西洋經典情詩選》,#陳湘陽 編譯,#XieZiLianXi 手寫字設計,dirty lin(#林采承)繪(#漫遊者文化,2020年8月17日)。​
      ​
    ※Sonny老師粉專 Sonny老師的翻譯&教學札記
    ※XieZiLianXi / 寫字練習:www.xiezilianxi.com​
    ※dirty lin粉專 dirty lin,Instagram:dirty.taiwan​
      ​
    ※讀詩的理由(譯者賞析,節錄)​
      ​
    「問世間情為何物?」從上古到當今,詩人寫下的每一首情詩,似乎都在回答這個問題。在形式整齊、句長起伏有致的三個詩節中,詩人用最尋常的意象告訴我們:愛情會令人上癮、專注投入愛情總會受傷、愛得越久,需要越強大的決心毅力。短短幾行樸實的文字,明晰地點出愛情的魅力、危險與挑戰。値得注意的是,在最後一個詩節中,詩人唯一一次打破了字數的對仗,直接呼告讀者(If you),因此這首詩也可視為詩人寫給芸芸眾生的愛情忠告:在越愛越深的同時,別忘了時時補充自己的氧氣。​

    ※朗斯頓.休斯(Langston Hughes, 1902-1967,節自書中)​
    是美國相當重要的非裔美籍詩人、作家和思想家,活躍於 1920 年代開始的「哈林文藝復興運動」(Harlem Renaissance),被譽為「黑人族裔的桂冠詩人」。他的詩充滿強烈的種族自尊,歌頌文化多元與平等,譴責歧視及社會不公,這些特質在代表作《那位黑人談河流》(The Negro Speaks of Rivers )、《我,也,歌頌美國》(I, too, Sing American )等詩中展露無遺。後人認為,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1963 年膾炙人口的演講《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 )中,即有許多比喻脫胎自休斯的詩。​

    #露辛妲情歌 #現代詩 #創作 #經典情詩 #翻譯詩 #愛是顆李子​ #氧氣筒 #手寫

  • 哈林文藝復興 在 Vincent Hsu 徐崇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22 09:20:22
    有 47 人按讚

    9/22/2020【Jazz Supreme 爵士.無所不在】# 142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Vol. 4
    「非裔美國人歷史月 」第四集/爵士樂前傳:從南北戰爭到近代1900-1934(二)
    ★每週單元《雲端唱片行》本週專輯★
    A Tiempo De Danzón/Frank Emilio Flynn
    ★爵士語錄★
    "Jazz music today is from the head and not the heart." --Kenny Barron

    本週內容:
    相信『爵士無所不在』的朋友們還沈浸在上週獲得兩項大獎的喜悅中, 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 希望因為節目的獲獎能讓台灣的爵士樂文化與藝術價值獲得更大的關注. 也希望社會大眾對於爵士音樂家的支持能持續加溫喔!
    本週的「爵士樂前傳」來到了1900-1934年. 我們將由首位以非裔美國人的身份在哈佛大學拿到博士學位的W.E.B. Du Bois開始, 他在1903年出版了重要著作:The Souls of Black Folk(黑人的靈魂)一書, 在書中他對非裔美國人的未來做了非常詳盡的規劃與闡述. 而對於非裔美國人人權有著重要貢獻的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非裔美國人人權促進協會)也在20世紀初的1909年成立. 這些事件的發生也為了日後的「哈林文藝復興」奠定重要的人文基礎. 由於南方大量的非裔美國人人口遷移到北方, 使得這股非裔美國人人文精神的啟蒙得已邁向一個新的境界. 今晚八點邀請大家一起來了解這段不可錯過的爵士樂前傳.

    本週播放曲目 :
    1. Jitterbug Waltz/The New Chick Corea Trio-Past,
    Present, & Futures
    2. New Orleans/Laurence Hobgood / Charie
    Haden-When The Heart Dances
    3. All Africa/Max Roach-We Insist!: Freedom Now
    Suite
    4. The Arts of Tatum and Freddy Webster/Charles
    Mingus-At UCLA 1965
    5. Memories Of You/Pee Wee Russell & Oliver
    Nelson-The Argo,
    Verve, And Impulse Big Band Studio Sessions
    6. Jump For Joy/Duke Ellington/Never No Lament:
    The Blanton-Webster Band [Disc 3]
    7. Ask Your Mama/Shades Of Pigmeat- San
    Francisco Ballet-Ask Your Mama [Disc 1]
    Orchestra & George Manahan
    8. Gone with the Wind/Ella Fitzgerald & Joe Pass-
    Speak Love
    9. Almendra/Frank Emilio Flynn-A Tiempo De
    Danzón

    【Jazz Supreme 爵士.無所不在】
    每週二晚上 8:00pm 首播 (每週日晚上11:00pm重播)
    台北 Bravo FM91.3 首播時間:09月22日 (二) 20:00
    台北 Bravo FM91.3 重播時間:09月27日(日) 23:00
    台中 Classical 古典音樂台 FM97.7:09月25日 (五) 23:00
    *********************************************
    ♫♫ 收聽方式♫♫
    1. 廣播電台-大台北地區 BRAVO FM91.3台中地區 Classical 古典音樂台 FM97.7
    2. PC收聽 https://goo.gl/Y5oOcK
    3. 手機收聽 https://goo.gl/NCxYKV
    4. 經典重聽 https://goo.gl/3PwCi5
    #JazzSupreme #爵士無所不在 #BravoFM91.3 #VincentHsu #徐崇育 Vincent Hsu Calice Chen BRAVO FM91.3 台北/都會/音樂 Classical FM97.7 古典音樂台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