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壯志未酬的遺憾 (8.0/10)
⠀
(Part2)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接續上篇文章
⠀
如同《特斯拉》片中在「電流大戰」結束之後,特斯拉來到科羅拉多州進行希望能將電力像閃電般在大氣...
《#特斯拉》壯志未酬的遺憾 (8.0/10)
⠀
(Part2)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接續上篇文章
⠀
如同《特斯拉》片中在「電流大戰」結束之後,特斯拉來到科羅拉多州進行希望能將電力像閃電般在大氣中無線傳輸的研究,試著以自身力量觸碰那隻巨大的貓,或許最後仍然無法像在「電流大戰」時用交流高壓電來取代直流電進行長途運輸那樣,克服無線輸電的嚴重能量耗損與傳輸效率的問題而宣告失敗,但即使無法隔著大西洋點亮一顆燈泡,特斯拉這些研究卻也確立了日後無線通訊和無線電的基石。
⠀
所以回到最一開始的疑問,為什麼這麼有才華的人晚年會變得窮困潦倒?電影《特斯拉》最終以特斯拉對他自己能夠造福世界義不容辭的態度,給了觀眾:「因為他太有理想、太有大愛且太善良了。」的答案。看著他面對瀕臨破產的威斯汀豪斯求情,就當場撕毀跟西屋電氣的專利合約,對應要旁白所說:「如果有個有商業頭腦的人帶著他做生意就好了。」特斯拉這種只要能夠帶給人們更加進步便利生活,自己怎樣都無所謂的人,也難怪最終會走向這樣的結局。
⠀
特斯拉的失敗造就他的偉大,雖然特斯拉不是發明交流電的人,但他的交流電系統卻成功點亮了 1893 年芝加哥的世博會場,讓家家戶戶擁有電力這件事變成可能,或許這就是《特斯拉》想要傳達的最終主題。就如理想主義與資本主義無法並存,比起過去被人稱為發明大王,結果其實是專利蟑螂的愛迪生,特斯拉一生追求純粹的知識與科技,試圖以自身力量吞下比自己頭還要大的東西,導致當時還遠遠追不上他腳步的世界因此拋棄了他,看到這裡也不禁讓人感到遺憾與難過。
⠀
或許我們曾在《頂尖對決》等影視作品裡看到人們對於特斯拉天賦與才華的高度想像,但光就《特斯拉》這部電影來看,我會佩服特斯拉的原因並不全然是他對世界的貢獻,更多的是堅持於理想、不輕易放棄正確事物的態度。他說:「一個說自己不在乎金錢的人,也可能會因為缺錢而感到困擾。」我想這種不求回報的奉獻,也是人們會將特斯拉稱為「最接近神的男人」的原因之一。
⠀
在失去 JP 摩根的贊助之後,電影《特斯拉》片尾以安妮摩根的旁白交代他們兩人關係與特斯拉的晚年際遇作結,儘管他過世前已身無分文,但他給世界帶來的改變卻不會因此消失。他總是往前看,將自己置身於未來,或許他承諾的比能做到的還多,讓有些人覺得他不自量力,但有沒有可能,我們現在生活的便利世界,就是當時他腦袋裡想要實現的夢想呢?
⠀
整體而言,飾演主角「特斯拉」的伊森霍克跟導演麥克阿爾默瑞德繼《哈姆雷特》、《辛白林:誘惑獵痕》之後第三度合作,這次《特斯拉》除了展現出強大的演技表現,尤其片尾窮困潦倒的特斯拉祈求資金協助時的神情讓人動容之外,我也能深深感受到他們想要拍攝一部獨特的電影,利用電子音樂與迷幻色彩做出不同以往傳記故事的千篇一律,更能夠展現特斯拉這位偉大人物那讓人動容的精神態度的野心。
⠀
儘管從表面上來看《特斯拉》故事情節過於跳躍,整部電影也有著形式大於內容的缺點,但在我們已經事先知道特斯拉生平之後再觀賞的情況下,《特斯拉》不僅導演特別的敘事手法讓故事具有許多想像空間,就如愛迪生竟然在 1893 的世博會場裡滑著 iPhone,也讓《特斯拉》瞬間變成一段跳脫時代背景的大膽隱喻,我們不敢說自己有可能有機會像特斯拉那樣偉大,但對於特斯拉的遭遇產生共鳴,想起自己壯志未酬的遺憾,這也是專屬於《特斯拉》這部傳記電影的浪漫不是嗎?
⠀⠀
#Tesla #Tesla2020 #Teslamovie #麥克阿爾默瑞德 #特斯拉電影 #MichaelAlmereyda #伊森霍克 #EthanHawke #伊芙修森 #EveHewson #喬許漢米爾頓 #JoshHamilton #露西華特斯 #LucyWalters #凱爾麥克拉蘭 #KyleMacLachlan #電影 #影評 #如履影評 #人物傳記 #傳記電影 @dj.movie
哈姆雷特全文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哥賣的不是電池,是夢想啊!】
📟「 嗨~好久不見,要出來聚一聚嗎?」
一封由久未聯絡的同學發來的消息,讓你不禁想起當年在校園徜徉的時光,回憶中的木棉花香讓你答應了昔日同學的邀請。原本以為見面後可以聊聊近況或是過往的趣事,然而劇情卻如同莎翁的悲劇一般直轉而下,只見同學穿著西裝,眼中泛著異樣的光芒,向你滔滔不絕的推銷起新創產品和夢想。無論最後是否花錢支持,相信被推銷的瞬間人人都成了內心充滿獨白的哈姆雷特。
但如果,跟你推銷的人是比爾蓋茲呢?
比爾蓋茲在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一書中大肆宣揚創新,並對此付出了實際行動。他所創立的QuantumScape預計在2025年生產出用於電動車的固態鋰金屬電池,並且號稱在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只需充電15分鐘即可有80%以上的電力,並且使用年限還可以長達12年。
聽起來既美好又環保,對吧?
然而事實上,QuantumScape是一間由 #空殼公司 收購後快速上市的公司,將較於一般公司不但不須公開資訊,還可以透過創立人的名聲增加 #操作股價 及 #募集資本 的空間。在比爾蓋茲的新書推出後《金融時報》和高盛集團也質疑尚未有產品原型推出的QuantumScape前景是否有如宣稱的如此美好,抑或只是金主福斯集團和比爾蓋茲本人的推波助瀾。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比爾蓋茲用夢想和創新吸引人的做法竟和台灣如此相似。可說在這一塊台灣早已超英趕美,連微軟創始人都用起了相同的手法,差別只在多了一層環保的包裝。只能說在氣候變遷的當下,搭上電動車環保風潮的比爾蓋茲在一次證明了,創新和夢想永遠是一個好工具。
📌 閱讀全文:
比爾蓋茲新書裡的「高風險創新」是門氣候漂綠好生意?
http://www.gcaa.org.tw/post.php?aid=671
📌 延伸閱讀:
比爾蓋茲新書中「更好的核能」,真是能源解方還是為了遊說搶資源?
http://www.gcaa.org.tw/post.php?aid=672
--
#邊緣人如我連推銷電話都沒接過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是夢想
哈姆雷特全文 在 虛詞.無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同於上一輩對於達明一派存有濃厚前衛的認知,達明一派的解散和後來的回歸確實大大影響了年輕樂迷的認知。作為回歸後出生的失.逃,以九十後的角度談「Replay」演唱會,也分享自己與達明一派的緣起。
全文:https://bit.ly/2HBI2nh
#達明一派 #失逃 #Replay #演唱會 #九十後
◤
想閱讀更新更多「虛詞」內容,歡迎先讚好專頁,再將專頁揀選為「搶先看」!
◤ ◤
《無形》於各獨立書店有售,包括(港島)艺鵠ACO、見山書店、銅鑼灣樂文書店、銅鑼灣Desk-one溫室、glue咕嚕館;(九龍)序言書室、油麻地Kubrick、旺角樂文書店、合舍、貳叄書房、旺角Desk-one溫室、榆林書店;(新界)生活書社、荃灣Desk-one溫室;(澳門)邊度有書,售價港幣20元正。
歡迎訂閱,敬請私訊查詢。
◤ ◤ ◤
《無形》及「虛詞」歡迎自由題投稿,稿例:http://www.p-articles.com/contribution
哈姆雷特全文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由創新工場發起的DeeCamp深度學習夏令營,本週300名同學剛剛結業,沒有實戰經驗的大學生,經過五週密集培訓做出的無人車可以跑遍北大校園、劉看山對話聊天幽默感十足、圖片審美標準好高、AI嘻哈作曲更是一絕。連續兩年都有台灣的同學參加,明年夏天歡迎報名!
【全文來自創新工場公眾號,動態demo看這裡 https://mp.weixin.qq.com/s/tWJSQlB3f7sLtZhzhXVoMA】
填詞作曲鬥圖搞藝術,AI統統都可以!
創新工場
在2018年的夏季,來自世界各地的300位學霸為了同一個AI夢齊聚北大校園,在短短五週內,做出了會驚掉你下巴的AI成品。以下是28組DeeCamp學生作品精華錦集:
1、請簽收這只專業陪聊小話嘮
據說,在中國有超過5800萬人過著“孤獨、空虛、寂寞、無聊、冷清...”的獨居生活。
誰不想要一個能“隨叫隨到,聽你說話”的小話嘮呢?
賣得了萌,耍得了寶。時而是貼心大暖男,時而變身逗比段子手。不僅能回复文字消息,鬥圖也不在話下。
單身怕什麼,這有一隻蠢萌可愛的劉看山已經坐好,時刻準備接受“調戲”。
2、文能寫詞,武能歌唱,AI有嘻哈
去年的中國有嘻哈到今年的中國新說唱,嘻哈熱遲遲沒有消褪。
誰說創作是人類的專屬才能? AI的freestyle水平可絲毫不遜色於人類哦。
在AI有嘻哈小組的AWLyrics中,只要在平台上輸入歌曲的起始句,2分鐘內就能創作出一首嘻哈歌曲的歌詞,還進行語音合成,讓AI唱嘻哈~
據說可以比吳亦凡寫的歌詞更“真實的押韻“。
3、當AI遇見古詩詞
古詩詞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如果有個工具將詩詞中的意象和情感相結合,將大大降低理解詩歌的門檻。
在對詩歌的意象、情感理解進行分析後,AI能對圖片進行情感著色並進行水墨風格遷移,最終生成畫出人工智能心中的唐風宋韻。
4、誰的小眼睛,偷偷跟著你?
如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線下門店若是無法更好的提供消費者想要的商品和服務,將面臨被淘汰的殘酷命運。如何才能深入的了解消費者呢?
人流動線追踪小組有妙招!
他們通過使用三路攝像頭進行基於熱力圖的人流檢測和追踪。通過攝像頭標定將數據可視化,展示年齡分佈、性別分佈等視頻數據的統計結果。
就連你的微表情都會成為支持商家決策的數據之一哦。
5、驚呆! AI審美=“世界標準”?
自古以來,關於人類審美的奧秘都未曾出現過可量化的科學解釋。
不同時代、不同種族對美學都有著不同的定義。雖然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不會變成李爾王。
如果AI能夠公正地評判某個攝影作品的基本審美高度,就能為觀眾提供一個客觀的第三方價值參考。
在這個微信小程序中,只要上傳一張照片,就會獲得該圖的評分和評語。
其實世界上缺少的不是發現美的眼睛,而是會審美的AI~
6、自動駕駛:消滅馬路殺手,解放你的雙手
老司機都有三大困惑:駕車出行不能喝酒,隨意停車就被貼條,一不小心還會遇見馬路殺手。隨著AI技術運用到駕駛領域,這些問題都將被解決。
人們對安全、高效、舒適的駕駛體驗的不斷追求,使得自動駕駛成為人工智能新的突破口。今後人們出行不用自己開車,雙手得到了解放;同時自動駕駛的車不會違章亂停,再也沒有了被貼條的風險;而且當自動駕駛得到普及後,我們再也不會遇見馬路殺手,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
DeeCamp第10組建造出了一輛與真實無人駕駛汽車擁有相同技術架構的“縮微版”小車,探索了無人駕駛在未來物流、交通等領域的巨大應用潛力。如果看到這些年輕天才做出的東西,司機和交警一定會表示很有壓力。
7、AI機械臂:整理好幫手,搬運不用愁
網購時代,怎麼能少得了AI機械臂呢?
人工智能指導機械臂能夠自動識別桌面物品並自動將物品分門別類地整理起來。不管是在物流理貨還是在教育領域,都有著巨大的落地空間。
8、AI除蟲:害蟲全死光,糧食堆成山
如果要給AI打上標籤,那一定是高大上、高科技、高精尖。
然而無論多麼高端的技術終究是要落地為人民服務的,不僅要“陽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
民以食為天,DeeCamp的同學就在AI落地農業場景上做了一些嘗試,利用人工智能幫助農業工作者自動通過手機拍照識別農作物的病蟲害情況。這項技術將有效解決我國農業蟲害領域“問題多,專家少”的問題。
9、干擾環境認糊圖,強過百度騰訊OCR
文字識別往往面臨拍攝環境不可控和地址字段識別的挑戰,比如拍照拍糊了、閃光燈干擾、中英文數字混合、多行緊湊文字等情況都會影響識別結果。
但利用AI可以快速自動識別不同光照、不同角度、不同字體、不同背景下的地址文字。對於不可控場景的理解非常全面和準確。
職場人再也不用擔心被干擾的環境會影響辦公效率啦!
5週時間,300名學霸醞釀了28個精彩的AI成品,以上只是小小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