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哆啦a夢配音員日本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哆啦a夢配音員日本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b7239921 (左寶寶)看板Doraemon標題[閒聊] 關於哆啦A夢這個角色的配音員時間T...
我認同大山女士在哆啦方面的重要性。
我想討論的是
「由大山女士所配音的黑白熊所登場的
《彈丸論破》這部作品的討論
適不適合出現在本板?」
我的初衷只是這樣而已,
如有誤會請多見諒
說到配音員,
身為哆啦原產地日本的大山女士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
現任的水田小姐遠不及其影響。
大山女士的「嗚呼呼」笑聲成為哆啦的招牌笑聲。
(黑白熊的「嗚噗噗噗」就是在惡搞這點)
至於日本海外的香港與臺灣各自也有專屬配音員,
即是林保全先生與陳美貞小姐。
為什麼林保全會比陳美貞更有代表性?
我的猜測有:
1.香港人普遍比臺灣人喜愛叮噹
香港人口700萬,臺灣人口2300萬,
然而香港哆啦電影票房遠遠超過臺灣太多。
以太陽王傳說為例,
2001年香港票房直逼522萬港幣,隔年臺灣上映卻只有359萬新台幣;
去年的奇跡之島,香港雖只有237萬港幣,仍遠遠超過臺灣的440萬新台幣。
原因在於香港人普遍不會覺得叮噹是兒童節目,
臺灣則存在「看哆啦=幼稚」的價值觀,
同儕之間會嘲笑以哆啦A夢為愛好的行為,
使得年輕人不願或被迫放棄接觸哆啦A夢。
2.香港本土意識較臺灣高
臺灣解嚴後,人們漸漸接受日本的逆輸入文化,
以原PO下的推文為例,多數人捨棄合乎中文文法的「槍彈辯駁」,
反而日文漢字的「彈丸論破」更容易被接受,
類似這樣的一個情況,臺灣人比起中文配音,更喜歡的是日本原音。
香港則是固守本土文化,普遍崇尚粵語配音。
像一個月前香港的「法寶」、「道具」之爭,
就顯現出香港的本土意識強烈。
以上兩個大原因,都是造成林保全比陳美貞具代表性的因素。
我會以陳美貞為例,只是想用來作為
「哆啦配音員去配別的東西這件事值不值得在本版而非聲優板討論」
的臺灣版例子。
當然,舉例失當是我不對。
不過會在這裡的我們都是哆啦A夢迷,
希望大家討論時可以輕鬆愉快地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1.71
其實主要是看到snowinwater大覺得陳美貞沒甚麼代表性,
才想做個分析。
但陳美貞並非是如此沒有地位的。
2008年,香港與臺灣獲得水田哆啦播映權時,
日本曾要求兩地隨同日本全數更換配音員,
但此舉可能造成強烈反彈,
最後,香港配音員全數留下,
臺灣配音員雖然遵照日本指示大換血,
但配哆啦A夢(和小夫媽媽)的陳美貞仍然被保留下來。
這說明了陳美貞小姐的配音還是具有一定的不可取代性。
拿《宇宙漂流記》和《貓狗時空傳》的DVD來播,選擇臺語配音看看,
包含哆啦A夢的所有角色都是另一群人在配音,
你看得下去嗎?我是看不下去啦。
※ 編輯: b7239921 來自: 140.112.211.71 (07/11 17:17)
以前錄影帶也許是指配大山版胖虎的于先生吧?
我覺得他跟林保全有像XD
可能因為都是男聲吧
※ 編輯: b7239921 來自: 140.112.211.71 (07/13 17:43)
※ 編輯: b7239921 來自: 140.112.211.71 (07/13 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