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品格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品格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品格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品格例子產品中有14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羅寶鴻 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孩子不願分享玩具是小氣自私嗎?!羅寶鴻:成人需釐清5觀念】 孩子總是不願分享,是不是很自私?成人該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擁有「分享」的好品格? 許多父母在教養路上都會遇到孩子「不願意分享」的問題,又或者,孩子會因為不願意分享而出現「搶奪物品」的爭執情況。孩子怎樣都不肯和別人一起玩、分享,甚至會出...

品格例子 在 Ruby Li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19:01:44

有天舅舅在家庭群組分享的文章我好喜歡,分享給大家。 《厚道~不是糊塗,而是一種品格!》 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個需要我瘋狂出差的工作,那時每年要去好幾次德國。每次去德國,我都會住同一家簡單乾淨的商務飯店,飯店大廳櫃檯的旁邊,有個小桌子擺放著檸檬冰水和一次性杯子,供顧客們免費使用。有時候早上,還會看到它...

品格例子 在 宋城希Cheney So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03 15:32:26

「在最壞的時代,就算睜開了眼睛卻什麼也看不見」 我閱讀不少書本 而這本是我少數一翻閱 就停不下來的書籍 反烏托邦的書一直都很吸引我 劇情上的緊繃 真的會使我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從飢餓遊戲‘’到移動迷宮‘’等等 都是我先閱讀以後才去電影院觀看 移動迷宮‘’是我目前尚未觀影的反烏托邦電影 因為某部...

品格例子 在 哇賽!心理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31 00:06:54

用 #正向教養 教出快樂自主的孩子 「了解正向教養並不是在否定現在的教養方式,而是學會更多的可能方法來讓父母做選擇。」 【正向教養】 正向教養的「正向」的英文是positive,有人翻譯成正面、積極,也可以解讀成「強調一種正向的態度」,是可以隨時落實在生活中的風格。正向教養的核心模式是合作和主動...

  • 品格例子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30 21:27:46
    有 646 人按讚

    【孩子不願分享玩具是小氣自私嗎?!羅寶鴻:成人需釐清5觀念】

    孩子總是不願分享,是不是很自私?成人該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擁有「分享」的好品格?

    許多父母在教養路上都會遇到孩子「不願意分享」的問題,又或者,孩子會因為不願意分享而出現「搶奪物品」的爭執情況。孩子怎樣都不肯和別人一起玩、分享,甚至會出現很大的負面、抗拒情緒時,家長該怎麼透過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讓孩子了解「分享」這抽象的名詞呢?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成人又該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在發展和人際關係上達到平衡?

    討論這話題之前,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要跟別人分享才是正確的行為」這籠統的觀念,其實是有些問題的,為什麼這麼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各位說明一些關於「分享」的觀念:

    1️⃣ 發展尚未到,孩子「不願分享」是很正常的事情

    要求孩子「分享」這件事,首先要考量孩子的年齡,因為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成熟度,我們對一個5、6歲孩子所使用的方式,會跟一個2、3歲孩子不一樣。

    5、6歲的孩子他已經開始發展社會化,會比較理解「將心比心」的觀念,但是對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這些話語他是還聽不懂的,因為這階段的孩子還在發展對環境的定位、秩序與安全感,著重在自身心智功能建構,先天的內在衝動也比後天發展的意志力強,而且尚未開始發展社會化,還不懂得什麼是「尊重、禮貌、輪流、等待」,所以出現不想分享、不想輪流等待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些3歲、甚至2歲左右的孩子,他們的物權觀念尚未成熟,還不知道什麼叫做「你的」、「我的」,只會覺得「我的東西是我的」、「你的東西也是我的」,因此會去搶別人的玩具,也不樂於分享。這時請家長不用太緊張,他並不是「自私霸道沒禮貌」,只是「成熟階段還沒到」,希望各位了解,這是孩子成長過程裡面不同發展成熟度的展現。

    所以我會建議成人,在孩子還沒有足夠成熟到理解「分享」的觀念之前,不要強迫他必須要分享,甚至用:「你如果不分享,就是自私、不大方」的觀念來灌輸孩子,這是不正確的。

    2️⃣ 分享與否,請讓決定權在於孩子

    不管孩子3歲與否,或是更大的孩子甚至大人,在分享這件事的前提之下,我們也要注意一個很基本的觀念就是:「有些東西是我們不想分享的」。

    舉個例子:「您喜不喜歡跟別人分享您的錢?」又或者是「您剛買了一部新車,您願意跟別人分享嗎?」我想,答案是很顯然的。有些東西(例如有紀念價值、貴重物品)是連我們大人都不想分享,別人也強迫不來的!

    將心比心,其實孩子也一樣。所以,不管孩子年齡幾歲,每個人對於自己的物品,都有權力決定是否要分享,如果您的孩子在玩玩具時不想借給別人,這也是應該要允許的,因為,在心不甘情不願之下做出的強迫分享,是一種犧牲,是為了取悅別人的行為,不但會削弱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也並非美德培養的方式,成人需要做的是,去體諒孩子不想要分享的心情。

    3️⃣ 沒有該物品的擁有權,給了別人也不能說是分享

    有些大人會要求孩子「大的要讓小的」,如果不借、不給,大人就會給予相對應的懲罰。但這代表玩具的所有權是大人的,所以就算大孩子把玩具讓給小小孩玩,他也不會學習到「分享」,只會感受到屈服在大人下的「委屈」。

    在孩子玩玩具的過程當下,模特梭利教育提倡的規範是:「玩具在誰手上,其他人想玩就要輪流等待,不可以用搶的。」比較好的做法是跟孩子A說:「等你玩完之後,再跟孩子B『分享』」;成人要讓孩子學習「要玩就要輪流等待」,同時嘗試轉移孩子B的注意力去玩別的東西,或者找另一個玩具。每個孩子都需要更多與他人互動的經驗值。這是急不來的,希望家長能循序漸進,一步一步慢慢來。

    4️⃣ 培養孩子分享美德,要先從他願意分享的物品開始

    在孩子心甘情願之下、釐清並接納分享的概念之後,分享的行為才會達到教育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可以在平時事先與孩子討論,詢問孩子有哪些玩具是在朋友來時他願意分享、哪些是他不想分享的。到了跟其他孩子玩的時候,他就可以把願意分享的玩具拿出來給其他孩子玩。先從此練習,是培養孩子分享最好的開始。又或者,孩子生日時您準備了蛋糕,可以藉此機會,讓孩子學習平均分享給家裡的每位成員,這也是一種分享的喜悅。

    學習分享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覺得「這是公平的」,還有出於孩子自己願意的情況下,他就會慢慢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到了。與此同時,若成人能在孩子踏出一步時,就給予即時、誠懇、具體的鼓勵,這將增長孩子的歸屬感與價值感。

    5️⃣ 幫助孩子了解「約定」的重要性

    年齡較小的孩子,對於「分享」這件事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抗拒心理,若孩子表示:「所有東西都是我的,不要分享。」父母除了要注意前述提及的四個重點之外,如果是有討論過且約定好,但當下孩子情緒卻強烈拒絕分享,建議大人要幫助孩子遵守約定,讓他瞭解約定的真義(約定不是高興就遵守、不高興就不遵守的事情),幫助他把之前說可以分享的玩具讓其他小朋友使用。當然,在當下他也是可以玩他願意分享的玩具(在沒有其他孩子使用下)、以及他不願意分享的玩具的(他保留給自己的那些)。

    ‼️ 但這時候大人要注意的是:

    安定自己內心:大人內心必須先讓自己內心安頓好,再處理孩子的情緒;

    b. 要瞭解這是常有的事情:孩子年紀還小,不要把他當下行為解讀成「自私」,他只是尚未學會「大方」;

    c. 同理但不處理:同理孩子情緒,但當下不要一直跟他道理;

    d. 轉移他注意力:引導他讓他玩其他的玩具;

    e. 不要坐以待斃:若情緒一直無法恢復,可以先把孩子帶離現場,等恢復後再回來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 品格例子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9 22:40:19
    有 1,011 人按讚

    【為什麼我用正向教養,卻教出一個嬉皮笑臉、看不懂大人憤怒與臉色的孩子?】

    羅寶鴻老師用直播回答這位家長以下問題:

    1、為何正向教養會養出這種打叉的孩子?這麼小會知道這樣一直笑,媽媽就拿他沒轍嗎?

    2、當孩子這樣一直笑回應你時,大人應該怎麼應對才能讓孩子認真?我要怎麼樣才能讓我的孩子知道媽媽生氣了,他不應該再繼續開玩笑?我後來跟他秋後算帳他也是在笑、在開玩笑,我無法好好跟他說話

    3、孩子被打完事後並無任何想要討抱、尋求關愛的行為,他是不是真的不覺得媽媽很生氣?

    4、兩歲的孩子有可能完全無法分辨大人臉色嗎?

    5、對這種完全不理會大人憤怒的小孩,是否真的不能一直正向教養下去?教養中做一些適當處罰是否可以幫助孩子知道自己錯了?

    .............

    影片筆記:(感謝家長分享)

    不要錯把對大孩子的期待對待2歲小孩
    讓孩子知道爸媽生氣? 你的孩子要夠大!起碼6~7歲以上

    孩子被打完沒有想要討抱
    >恭喜你,因為孩子還沒被打壞掉,他還保有內心歸屬感

    打孩子會不會乖? 他不懂乖,他只是凍結了
    打罵無法提供歸屬感和價值感,無法養成孩子正向品格

    覺得2歲孩子不會看臉色?
    洗澡完不願穿衣服,跑給你追是以為在玩,
    嘻皮笑臉不是故意挑釁,是覺得好玩和有趣。

    內在衝動比後天發展的意志力還強
    內心渙散時,意志力無法控制自己服從外在指令

    本來想收積木卻把積木撒一地後開心大笑,因為沒有意志力了
    三歲以下沒有足夠意志力完成一個工作週期 (拿出>操作工作>收拾)

    例子:
    拿刷子刷桌子的動作讓他極度專注,刷完後已經沒有專注力再去聽指令收拾了
    >請他收拾卻只想去騎車子
    >嘻皮笑臉的只想扒住車子不想聽指令
    >大聲罵沒用,甚至打他也沒用 (不夠抓住孩子專注力)
    >直到拿走車子他才大哭大叫 "車子、車子" (他只專注在 "想騎車子" 和 "車子被拿走")
    >因此無法發現媽媽變臉、大聲責罵和被打的痛覺

    才兩歲,不會回來道歉,想秋後算帳跟他討論,他卻仍跑來跑去
    >內在衝動比外在意志力強

    不是故意不乖不聽話>他只是無法控制自己>才兩歲
    不是故意嘻皮笑臉>兩歲沒有那麼多心機>才兩歲

    最後的反思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生氣嗎?
    讓孩子知錯,一定要用生氣的方式嗎?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 品格例子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8 20:28:42
    有 0 人按讚

    某工商界开展一项科学研究表明自我意识(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动机)是潜在成功者的最明显标志。

    前几天我分享了一个关于自我的话题,大家应该知道,我们人类分为高姿态自我和低姿态自我。

    高姿态自我,它可以调动自己,成为表现最佳或者正能量这些品格。

    而低姿态自我就是消极的能量。

    我们的思想创造情感,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在某一时刻的想法可能带来触发另一种能量,它就是情绪。

    我们举个例子啊,如果你现在想着一件伤心的事的话,那接下来你就会感到非常悲伤。

    那此时如果你想换一个情绪,你只要想着积极、开心的事情,几分钟之后你的心情就会被积极心态给滋养,从而变成成一个快乐的人,是不是很神奇,一念之间的转换,天差地别。

    积极思考是一种激励,它能影响我们的行为,然后对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下面我们说一下这个大脑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大脑分为左右脑,左边负责语言逻辑分析(文字,记忆),右边负责形象思维(图像),其实它们有时候是不同步的。 就好像一个众多齿轮带动一个物体旋转,但是这些齿轮在互相配合的时候出问题了,这时候就不能有效运转。

    我们人的行动和思想也是这样,在我们出生到5岁的时候,其实言行是一致的。 但之后经历的事情越多,思想就和行为产生了偏差,也就是不同步。

    你可以回忆一下是不是有某些情况下,在路上遇到一个几年不见的朋友,对面走来,非常熟悉但就是叫不出他的名字,但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想起来了,这个朋友的名字存在你的潜意识里。 还有些情况例如: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卡点了,万般无解,但也在某个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灵光闪现、茅塞顿开,全部得到答案。

    这是因为我们的左脑和右脑,刚开始没有在平衡的状态下(不同步),就很难得到正确的答案。

    有时候还会因为自己的认知达不到那个水平,所以问题无解,这时候只要补回那个知识点,就可以让思想行为一致了。

    【目标规划法】

    想要得到自然的平衡发展,它们有一个自然的组合特点,那就是要把形象思维+语言思维相结合。

    古时候就很多古人都是用画来进行沟通和表明意图的,只不过随着现代人的「精神分析」「管理技术」的兴起,文字、书面陈述为主的目标才成为常态。 就是大家都用字的方式去传达信息。

    但事实证明图像和符号去表达一个目标,其实比文字更具影响力。 老话有句叫做「一幅画胜过千言万语」。

    说那么多干什么呢!

    其实最后想表达的就是无论大目标、小目标,让左右脑同步,用图片+文字的形式,来呈现目标,这样会显得更加直观,为你开拓想要的道路。

    它会让你的潜意识里清楚的了解到,你要取得什么样的结果,后续你的行动会助力你去做这些事情,不断进取,直到达成。

    我是红珠,喜欢的话点个赞和在看,随便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