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近兩小時要不要用這篇換掉本來的故事
但看了越來越多的新聞和網路留言,真的越看越難過
能不能懇請,不要再直接謾罵台鐵了,好嗎?
我並不是鐵道專業,但有許多正在台鐵工作的朋友,也不乏台鐵員工的兒女會來跟我分享故事
在台鐵工作,是非常辛苦,甚至血汗的
尤其台灣東部鐵道,本來就是宜花東的重要...
思考了近兩小時要不要用這篇換掉本來的故事
但看了越來越多的新聞和網路留言,真的越看越難過
能不能懇請,不要再直接謾罵台鐵了,好嗎?
我並不是鐵道專業,但有許多正在台鐵工作的朋友,也不乏台鐵員工的兒女會來跟我分享故事
在台鐵工作,是非常辛苦,甚至血汗的
尤其台灣東部鐵道,本來就是宜花東的重要對外管道,本地民眾、學生、觀光客都重度仰賴這條交通線,長年以來身負重任,要買到票都很難,在這種壓力下,只得不斷加開,不斷增加班次
維修早就處在負荷過重的情況下了
第一線的台鐵員工,不只天天要在你我休息時,拼命搶時間在夜間工作
每天工作還危機四伏,隨時都有怪手、吊臂在你身旁晃,若是電務人員更要爬高布線,永遠生活在機具噪音吵雜的環境中,渾身是汗的工作
遑論高得嚇人的壓力,要知道你一個小疏忽,都是能關乎上百人命的事情,輕也是讓無數人誤點
而這樣又辛苦,又高壓,又要日夜顛倒的工作,新進工程人員起薪多少呢?
答案是僅有三萬多台幣
是你,你願意嗎?
台鐵缺人早就不是新聞了,缺口將近三千人,喊好幾年,卻從來都沒有被好好重視
結果就是惡性循環,缺口越大,本來堅守岡位的人越辛苦,也越留不住人,根據台鐵自己的統計,在台鐵一線工程和電務人員中,21至30歲的年輕人占比僅剩8%及13%,斷層不只早就存在,還在越拉越大
回到這次事件本身,雖然調查結果還沒出來,沒法下任何定論
但像已經有很多人在罵的如:普悠瑪會走走停停,或者前進時會晃等
這些都根本不是批評的理由,本來不減速傾斜式列車就會晃,日本同型號列車也一樣
會停就更不是了,台灣東部受限於地形,鐵道就只有這麼兩條,卻得極高度使用,當然會有偶爾得停,優先讓其他列車通過的時候
就別說如圖中的某神奇新聞台,荒謬到竟用未繫安全帶這種可笑到極點的理由批評
能不能先告訴我,你去哪國搭鐵道是繫安全帶的啊?是不是索性還得戴安全帽,最好全罩式的比較安全??
.
早有研究證實過,鐵道系統繫安全帶反而是更不安全的做法好嗎?
.
我沒有想說台鐵一點問題都沒有,在調查結果出來前誰也不知道
可真正有意義的批評,絕不是看到黑影就亂開槍,甚至在不懂的情況下,純粹憑感覺就搧風點火
說白了,不過就是找戰犯而已
先罵台鐵,再罵政府,不管啦,就是要有一個情緒出口,矛盾對準一個什麼打就對了
然後,那些在第一線付出血汗,汗流浹背在為大家努力的人,竟承擔了砲火,要被指責為米蟲
然後,煽動的媒體輕鬆漁翁得利,賺到點擊和收視率,最好越聳動、越誇張,越多人會看,都不用去跑了,反覆相同新聞轟炸就可以,甚至有記者跑到現場,硬闖進封鎖線妨礙救人
然後,什麼都要泛政治化,這都是藍或綠的錯,誰出來做什麼、說什麼,若自己喜歡的就是有做事,討厭的就都是作秀
然後,問題永遠不會解決,新聞熱度一過,眾人散去,問題依舊,直到下次再來,一次比一次嚴重
任何問題都不會是單一的,要解決需要的是立法、政治、制度、票價,以及最重要的人民,也就是你我願意在事件過後,還有耐心的持續關注,至少是給那些願意改革的人支持
而不再僅是報什麼罵什麼,被帶了風向都不自知
最後,根據消息台北和宜蘭已經有缺血的情形,特別是O、AB、B型存量偏低
只要這兩地的讀者,明天願意去挽袖捐血(今天都休息,請不要再打電話過去了),憑捐血地點的照片小盒子我,我一律贈送簽名書一本以表謝意,包括運費都由我負擔
台灣很小,我們總是被國際忽略,總是不被看到,總是即使用盡了全力走出去
真的有好多人用盡了他們的青春,就是想要讓台灣能走出去,想要能在崗位上做得更好,好想要能被看到啊
卻還得面對打壓,面對我們連名字都不能好好說,甚至是面對來自自己人的無端謾罵
可是我們就這麼小啊
經不起分裂了啊
為什麼還要在這種受傷的時刻,在傷口上撒鹽,在分化彼此,在興災樂禍呢?
能不能,有一次,一次就好,在災難再一次發生,在這塊土地上又有誰受傷、誰難過、誰掉淚、誰流血的時候
比起謾罵,比起消費,比起增加仇恨,我們能團結起來想辦法
能伸出手拉拉他們
能告訴他們,我在
你還有我們在
因為你也是台灣人,你永遠會有我們在。
__
樂擎文
照片得拍攝網友同意轉載
據底下留言補充的最新消息,有地方是不缺血的,建議前往前可以打通電話詢問喔,因血品保存時間有限,是需要持續性的,以免一次湧入,造成熱血的浪費
捐血地點和聯絡相關資訊打開google地圖就都能找到了,在這先感謝大家的熱心🙇
品保起薪 在 謝騰輝 Eric Hsie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順益關係企業招募】
公司:順益車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職缺:儲備人員計畫(派駐順益車輛工業(股)公司)
工作:有關商用車輛組裝的業務如技術品管(車輛開發、設計、品管、品保)或生產管理(採購、供應),都需輪調培訓,培訓一年後再分發單位。
薪資:大學畢業起薪試用期3個月$28,644,正式任用$30,530,培訓期1年,英/日文達標準有其它津貼。
地址:327桃園市新屋區梅高路三段171號
品保起薪 在 Punk's murmu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工作經
#厭世弟實在太可愛 #圖文不符出賣他🤣
今天第一次面試陌生人,硬拉了品保經理一起 ~
這職務因為職等及工作內容關係,起薪不是太高,所以求職者對於薪資部份有點猶豫,但我們公司的調薪及升遷制度我個人認為還算不錯,比起能力,「心理素質」跟「態度」反而是我們最在意的,能力可以教,但後面兩者還滿難改變......
.
面試過程中,品保經理在說明我們職等、年中、年終及調薪概況時,突然問我:妳來快五年薪水調整了幾趴?大概就好
🙍♀️:痾...至少200%以上吧...
當下我其實沒有注意到求職者的反應,事後品保經理才跟我說對方有點嚇到
.
我進公司的起薪就新鮮人的水準,當時公司小,我算是直接跟在老闆身邊當業助,他要我做什麼我都不含扣,他沒空教我,我就偷聽他講電話(他就坐我旁邊很難不聽到😂),想學更多就主動問,事情越來越多,我就抱持學習的心態照單全收,遇到非專業相關的問題就上網查,從業助、總務、採購、船務、MIS...等,幾乎公司2/3的事都我包,想說沒調薪就算了,等我學完就閃人(沒想到學了快五年還沒學完😅),很幸運沒有遇到慣老闆,我就這樣跟著公司成長,老闆也真的有回饋給我
#起薪低沒關係重點是過程跟結果 #如果能學到東西就當作花錢繳學費
.
自己做過很多年網拍,完全可以理解老闆請人、用人和調薪的壓力。跟網拍一樣,買家怕賣家收款不出貨;賣家怕貨到付款買家不取貨虧了運費。勞資不也如此,資方怕給這麼多勞方沒有那價值;勞方怕多做也不會拿到比較多報酬,於是就一直惡性循環著...
勞方無法進步,資方也找不到(留不住)好人才。
#但有時候吃虧才是佔便宜
#真的有能力的人才不怕遇到慣老闆
.
.
.
#前段時間想鼓勵人跟他說了自己的例子但他好像只學了我部份最後從玻璃心瞬間變自走砲 #一個導入失敗的概念 #所以還是貼心提醒大家
真的遇到慣老闆還是要設個停損點,不要浪費太多時間,但...請先問問自己,你真的有那個價值讓老闆付出你想要的薪水嗎?
#自信跟自以為是不一樣的
品保起薪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龍門藥房】藥房的女人(四)
〈藥房竟然多個女人?〉
二十八。
其實,深入一點思考的話,在工作上,藥房見習生,究其根本,真的跟一個普通的零售從業員沒有分別。唯一的不同,只是大家售賣不同的東西。
一般而言,一間藥房,主要的貨品,離不開藥品、保健品、日用品這三種。
對,一間藥房,除了售賣藥品、保健品外,還可能會售賣奶粉、紙尿片、紙巾、漱口水、洗髮水、護髮素、沐浴露、洗潔精、洗衣液、漂白水這些日用品,方便市民能夠購買這些日常生活用品,應付生活所需。
但是,這些貨品,全部都有一個共同點:
相較而言,這些貨品,又大又重,不管是「上貨」、「補貨」,還是「執貨」,搬來搬去,不能不說是一份體力勞動的工作,所以,未必勞心,但是,一定勞力。這是走不掉的。
當然,這並不只是藥房見習生一個人的工作而已。
有時候,就算是大當家這號人物,偶爾還是需要客串一下演出,親自出手,親身上陣,親力親為,動手做這些理貨的工作。所以,這方面,大家不分彼此。
對,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錢解決得到的問題,本來便不是問題,實際上,一般而言,相較其他售貨員而言,藥房見習生大多擁有一個較高的起薪點,作為誘因,吸引新人入行,投身藥房這個行業。
問題是,等價交換,未必是真理,但是,絕對是常理。人工高的代價,便是工時長,有時候,平均而言,論時薪,藥房見習生真的就是跟快餐店員工相差無幾,簡單說,就是「用錢換時間」。
總結一下,藥房見習生,是一份工時長、勞力多的工作,不可謂不辛苦,所以,大當家便命令藥罐子在「其他要求」這一欄上,填上「刻苦耐勞」這四個字,提醒求職者,這絕對不是一份舒服的工作,從而讓他們停一停,諗一諗,慎重考慮,決定應不應徵這份工作。
其實,每逢藥房請人的時候,二當家總是會跟大當家反映這個問題,建議大當家「添點香油錢」,拉高時薪,鼓勵新人入行,方便藥房請人,同時趁機旁敲側擊,提醒大當家是時候作出薪酬調整,從而為大家謀福利。
二當家真的用心良苦……
可是,說到這裡,大當家總是會叱喝二當家,高聲答道:
「哼!做快餐店,可以做一輩子嗎?」
唔……藥房見習生,一面做,一面學,做著做著,學著學著,慢慢累積相關的知識、經驗,算是一種技能,擁有一技之長,將來,養家糊口,兩餐溫飽,真的應該不難。
但是,說到一技之長,其實還有很多選項,例如理髮師、魔術師、風水師,藥房只是其中一個,不是唯一一個,而且,相較而言,工作一般會較輕鬆。
所以,根據觀察,個人覺得,這份工還是處於「人揀工」的局面,不,不,不,正確一點說,應該是「有工沒人做」,連揀都不想揀。
當然,不論什麼工,還是會有人願意嘗試一下,親自體會一下這行業。
兩天後,便有人前來面試。只是,沒想到……
(待續)
第1回:http://pegashadraymak.blogspot.hk/2017/07/blog-post_25.html
第2回:http://pegashadraymak.blogspot.hk/2017/07/blog-post_26.html
第3回:http://pegashadraymak.blogspot.hk/2017/08/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