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哀居怎麼切回個人帳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哀居怎麼切回個人帳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哀居怎麼切回個人帳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哀居怎麼切回個人帳號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名為變態的神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神父的鹽 張經義的事件,挺有趣的. 一名在中國上海東方衛視任職的台灣雲林人,他在米國白宮詢問川普問題「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大家都很關注這個會議,所以我代表....」 川普打斷了他,問他「來自哪裏?」他回答,「I’m from Taiwan.」 隨後,這位米國總統展開了史無前例的狩獵...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0的網紅Sex Chat 談性說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這集又是和 IG 帳號的合作,證明我真的花很多時間在哀居上,希望哀居大人不要再讓我的帳號消失了~ 今天合作對象是 IG @tindernightmarestw 火種噩夢 的版主,此帳號就是分享版主自己以及tin友們投稿的荒謬對話。 雖然約炮主題做過不少次,但這集主要是想從交友軟體、從使用交友軟...

哀居怎麼切回個人帳號 在 放晴 - 願那些漆黑,終能雨過天晴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10:13:05

換了方式的想念 當初一天一天的數著,你離開的第一天、你離開的第二天,你離開的第100天,如今已經是732天,兩年了。 一直對於提起你這件事相當厭惡,彷彿提起了就代表傷口還是沒好,彷彿我還是那個行屍走肉的我,不相信你走了,就在兩年前的今天這樣走了。 不喜歡提到大概也因為,厭惡聽到別人要我放下,厭...

  • 哀居怎麼切回個人帳號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06 14:02:48
    有 494 人按讚

    #神父的鹽
     
    張經義的事件,挺有趣的.
     
    一名在中國上海東方衛視任職的台灣雲林人,他在米國白宮詢問川普問題「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大家都很關注這個會議,所以我代表....」
     
    川普打斷了他,問他「來自哪裏?」他回答,「I’m from Taiwan.」
     
    隨後,這位米國總統展開了史無前例的狩獵-在推特上發表「Cut him off now!」他轉發的訊息是,「為什麼中共的情報員總是可以獲得進入白宮簡報室的方式?這位『記者』向總統說謊,自稱自己來自台灣,但他其實是上海東方衛視的人,該媒體是中共大外宣的一部份」、「若認為張經義應該被逮捕或驅逐出境者,請轉推該則推文.」
     
    仔細看看,這不就是台灣內部有些人,最討厭的意識形態檢查嗎?
     
    沒想到,米國總統做得如喝水般自然.
     
    對於那些盛讚「兩岸一家親」、以「全球華人」自居的中華民國人而言,他們長期灌輸給台灣人一個概念,「國際現實」、「弱肉強食」、「力量不夠大小聲會被笑」、「台灣人不能自己做決定,台灣的前途要由全體中國人決定」,乃至於連米洛斯對話都搬了出來
     
    「強者咨意而行,弱者只能忍受」、「正義只存在於兩個實力相當的對手之間」.
     
    這種「力量決定一切」的邏輯,他們要台灣人去接受,在中國打壓台灣的時候,並認為自己以中道者自居,冷酷地看著這一切,置身事外,是理所當然的,他們認為兩岸一家親是一種務實,舔中是一種常態,沒有人該跟錢過不去,也沒有人應該跟自己的前途過不去,「中國夢」被視為一種顯學,於是各種統戰無孔不入,以台北市而言,除了白狼堂而皇之的上國小學校頒獎,統促黨在台北車站舉辦中共國慶,乃至於中國新歌聲事件,上海台辦李文輝在台下巡遊,學生在校外濺血,他們對其他人說,
     
    「批評的人是在意識形態檢查」.
     
    當蔡衍明自爆柯文哲市長喜歡從後面來,中國時報記者在會議上提問是否刻意營造無社區傳播的假象,還有中時記者在串聯,要疾管署「關閉發言平台,只要直播就好了!」進行言論管制,因為要防止網軍滲透和言語霸凌.
     
    當一群人在紅媒下面,高唱言論自由,這一定代表台灣社會,有某種認知上的混淆.
     
    川普簡單多了,不管你講什麼,不管你是「百年來首位華人白宮記者」或是「全票當選白宮外國記者團的副會長」,白話一句,給我滾.
     
    這麼鐵錚錚的現實主義,在華國人面前上演,他們驚懼了,他們震撼了,「強者咨意而行,弱者只能忍受」的米洛斯對話,瞬間不適用了,張麗善、柯文哲、台民黨眾人,瞬間跳了出來,為他抱屈.
     
    雲林縣長張麗善說「愛護雲林的孩子」,稱「網路霸凌無助防疫」,柯文哲說「如果要這樣,開始呼籲大陸工作的人,趕快逃回來算了.」如同過去質疑我就是質疑台大醫院的邏輯,也像是當初反對反滲透法那樣「長江三角地區70萬台商會有疑慮」.
     
    他只要胡亂牽拖,綑綁一堆人,就可以反對任何事物,規則不重要,感受最重要,我要更改的,就是所有人的感受,變得跟我一樣,不論任何規則,對錯與是非.
     
    陸委會以《兩岸條例》第33條規定,台灣人民不得擔任公告禁止中國大陸黨務、軍事、行政或具政治性機關、團體職務或為其成員;違反規定依法處台幣10萬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照柯文哲的邏輯,凡在中國工作的,都是在中國黨媒工作的人了.
     
    至於台民黨,就更加誇張,傾全黨之力護航,指開罰張經義違反法律精神,言下之意,就是要兩岸條例做廢,鼓勵人民違法了,一下子說「金星秀」、「中國夢之聲」有台灣藝人擔任主持人,一下子點名前教育部長吳茂昆曾赴陸擔任顧問,彷彿張經義被川普點名,民進黨官員應當被懲罰一樣.
     
    吳茂昆案例先前已經釐清,並無違反第33條,不涉及兼職、兼課,與實質聘任,吳所擔任之產學合作顧問,非固定編制,無核心權能,至少不會跑到川普前面,被指稱是中共大外宣.
     
    台民黨此舉,顯然是例外凌駕通則,闖紅燈被開罰,嚷嚷著路邊停車怎麼不抓,若你不能辦到全部的人,那你不能辦我,若一堆人違法,法律就不算.
     
    川普此舉,顯然是一種政治操作,不能說,張經義沒有一點無辜的成分,他似乎被遷怒了,那來自於他上一個對象,鳳凰衛視的王又又,她質問川普,「阿里巴巴及華為等中國企業向美國捐贈了大量醫療用品...你是否要和中國一起抗疫?」
     
    川普打斷了她「你為誰工作?中國嗎?」,王又又稱,「不,我為香港」.
     
    而今,川普用同樣的方式,質疑張經義,正是因為對王又又產生了警戒,所以在張經義還沒完整提問的時候,先發制人,無論他有沒有問奇怪的問題.
     
    亞美利加的意識形態審查,凡中國來的,一律都有問題,在中華民國看起來是不正確的,此時的川普,卻用得正確無比,也令人恍然大悟.
     
    噢,原來國際上這是一種合理的攻防手段.
     
    當中國的滲透無孔不入,來到你的面前,大膽的嶄露侵略性,在這個moment,與其計算合理不合理,是或不是,不如交由對方來直接回答答案,是,或不是.
     
    結果,他們下意識地都在閃避自己來自中國,和中國有關.
     
    正是由於,有一群人以踩線和偽裝自豪,把規則當作自己的背書,浸沐於中國的榮寵,而絲毫不以為意,當在線上,伸出了手,整個身體都傾斜180度,侵犯了你的領域,而你礙於禮貌,或是眾人的觀感,不能指出真相,只能與他身陷在一片模糊裡,被動的回答他的責問,他們早已越線了,又不能說有,三普凸顯的謬誤是,羞恥心.
     
    在這個moment,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來的,代表中國,為中國工作,他們憑藉著中國的影響力站上這個位置,無論是否被允許進來這裡,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來自中國.
     
    而說香港,而說台灣.
     
    因為連他們自己也知道,只有說出這兩個自由世界認同的名詞,他們才能免除其他人的質疑,才有質疑他人的資格,在他們心中,都知道中國是有罪的,不堪聞問的.
     
    為何不承認?因為會被模糊焦點,因為這會讓其他人明白自己代表誰,這會讓自己陷於錯誤,墜入川普的陷阱,我不是代表第三方,華人,中文世界,我是代表中國,我感到羞恥.
     
    先有中國的侵犯與滲透,才有意識形態檢查,正因為人們長期把不正常的當成正常的,所以才把主導權交給對方,許多人搞錯了,不是因為不正常的人太多,所以不正常就會變成正常.萬把金錢與資源,換你一句詭異的話,也許是躲在千百種合理質疑的一句,也許是竊得許多信任的人,稍微說一下謊,這都代表著,你已經被滲透了,你口中有紅色的影子,抓出這個影子,不是種罪惡.
     
    當我接受不正常成為正常的一部分,我並沒有接受不能指出他,相反,我隨時能指出,我並沒有交出我選擇的權利,反而是混進來的傢伙,你才要因為你的不正常而覺得羞赧,而學習低調,「你並沒有成為正常的一部分」.
     
    我們想想發生在陳時中身上的事,為何我們會容許中時的記者,指責台灣的防疫都是假象,而陳時中只能被動地說「這對疫調是不公平的」,如果他像三普,反問你來自哪裏?為誰工作?那會怎麼樣?
     
    為何允許中時記者殘暴,而只准陳時中恭良?為何他必須是高EQ的,而另一邊的人EQ低到不行呢?
     
    我們心裡期望一個和諧沒有暴力溫馨的地方,而這必須單方面的由一群人完成,一個巨大的邪惡卻被無視,我們任由那些各有理由的代理人,無辜的拿著針刺進指甲尖的縫隙.
     
    我們忍耐,然後不得哀號,為了這個溫柔而沒有衝突的世界.
     
    三普告訴我們,相較於這個世界的完整,他更在意這世界的公正,而這樣的想法正在重塑這個世界的規則,或許正義並不存在,你不爭取,正義就沒有到來的必要性;正義可能是充滿破壞性質的,但你若不會破壞一些東西,最終自己的瞳孔就會逐漸被侵蝕,在等待一個和諧到來之前,等待危機解除之後,你會先壞掉.
     
    這個世界不應該建築在忍耐他人的惡意身上,純粹因為我們比他們更在意和平.
     
    這就是神父必須稱讚三普此舉的地方,他打破了這個不公正的世界觀.
     
    華國人賦與台灣的國際觀,「弱肉強食」是為了服膺於中國的欺侮,放棄反抗,遇到米國,就不適用,應該盡情的和更強的米國唱反調;中國可以不仁,台灣不能不智,當你掙扎或脫離,就是不智.
     
    你要為了我們華人、Chinese、中國人,而忍耐,不要跟人家大聲小聲,要努力為他們增添光環,而不是破壞兩岸和諧,自失立場,當中國受到危害,我們要同仇敵愾,挑戰強權,當台灣受到損害,我們要委曲求全,讓中國有正當性去征服全世界.
     
    中國=世界.
     
    這樣的世界觀,就是要與世界為敵,仇恨全世界.
     
    三普的弱肉強食,就是告訴你要反抗,當你成為他人的一部分,這不是一種榮耀,而是一種恥辱,你要為自己而戰,如果弱肉強食,是要你放棄自我,當你強起來的時候,也依舊是被食用的對象-因你沒有身而為人的反抗意識.
     
    為什麼這些為中國服務的人,會提自己是台灣和香港呢?那是因為這些國家,是真正被承認的,他們自由性強,他們受人信任,在良知這方面,台灣和香港強,中國弱.
     
    而這樣的強悍,他們卻不提起,只有在自己被質疑的時候,自己身陷險境的時候,才承認他,才代表他,而諷刺的是,提起他們的時候,依然是為了中國,為了自己,在為中國服務的時候,為了保全中國這個身分,以避免被揭穿.
     
    張經義犯的錯誤,並不是在當下,而是在許久之前已經就犯下了,當他以白宮歸國記者之姿,上了李四端的節目,李四端問他「你是台灣培養的一個新聞人,但在美國工作成長,然後現在是在兩岸中間的另外一方的媒體工作,你自己怎麼去把握這個平衡性?」
     
    「其實我覺得自己相當的幸運,我們都知道台灣駐美的記者很多大部分的時間可能就在棒球場,或者是孫安佐,或者是韓國瑜之類的,他們可能跑棒球場的時間,都可能比白宮還要多.」
     
    「很幸運的,我做的是一個正經八百的,真正的國際新聞,這是我希望能做到的,同時在大陸現在這麼一個關鍵的,中國大陸崛起的這樣的一個時刻,讓他們能夠看到世界,那對我來說完全是一個報導正兒八經的國際新聞.」
     
    「所以你的觀眾讀者也期待你做這件事?」
     
    「是的.」 
     
    而李四端面露羨慕的顏色,轉而問范琪斐,「這不就是我們台灣現在的問題嗎?」
     
    「難道我們就不能有嚴肅、正經一點的國際新聞報導嗎?」
     
    「我聽經義講,我羨慕的,我相信也是所有...一個正經,而且有他有一貫性地,他的見解是長期培養的,這種邏輯,現在我們台灣看到的國際新聞...老是在自家市場打轉.」
     
    李四端口沫橫飛,儘管范解釋半天,他還是轉頭望向張經義,
     
    「如果你今天有機會替台灣媒體工作的話,你今天還能習慣,還能適應嗎?」
     
    彷彿他眼中這個學生,在東方衛視工作的白宮記者,是多麼完美的化身.
     
    張經義的錯誤,和很多人一樣,就是慣性的捧中貶台,侷限於自己的眼界,站在哥利亞的肩膀上,以為寬廣,而忘了自己身在何處.
     
    眼前渺小的大衛,你可以很簡單挑出上百個錯誤,包括他手上的杖是如何破舊,甩石的機弦是如何不堪一擊.
     
    甚至連他旁邊的牧師,都在唱頌關於非利士的人讚歌.
     
    范回答得很好,「因為我們政治因素的關係,所以很多事情,因為我們在國際上被邊緣化的關係,很多事情變成,跟我們的生活就很遠.」
     
    而這個「邊緣化」是誰造成的呢?自然是兩岸中間的另外一方,中國,所造成的.
     
    而那麼溫馨的食堂裡,沒人指出這個事實,他正在為邊緣化我們的敵國,工作. 
     
    中國導致了台灣在政治上被邊緣化,而我們台灣的媒體人們,卻在艷羨邊緣化我們的人們,嘲諷我們被邊緣化後產生的結果.
     
    從張經義的口中可以聽出來,他是一個認真的記者,專注於工作上,並且十分投入於三普,把他和三普同框,視之為一種榮耀.
     
    而這個他以為榮耀的來源,卻拿起一把長矛,將他穿刺在地上,告訴他,你的榮耀不屬於你.
     
    你站在在強國的肩膀上,來到這裡,如果你不是鳳凰衛視的記者,你將什麼也不是....而正是因為你是鳳凰衛視的記者,所以你現在對我來說,什麼也不是.
     
    最後能拯救他的,卻是那個渺小的大衛.
     
    只會報米國棒球場的大衛,只會報孫安佐的大衛,他緊緊的抱住他們,給不了他幸運的大衛. 
     
    張經義的左邊,是超大型巨人,右邊,是凱之巨人,挾著這兩個巨人,他滿面春風,這幾乎是所有中華民國人的憧憬,兩岸一家親的夢想-親美友中,名利雙收.
     
    他出書,成為一個名人,他佔據了各大媒體專欄,並有各種報導,在吹捧著這個鳳凰衛視的白宮第一人.
     
    而他們通常不說鳳凰衛視這件事,他們說「百年華人首位白宮記者」、「唯一搭過美國總統專機的中文媒體記者」甚至說他是「台灣之光」.
     
    他的專欄,寫得並不怎麼樣,滿口「吃瓜」的中國用語,看不出有什麼台灣的影子,想必是在中國太久了,已經忘記了台灣是長什麼樣子了.
     
    偏偏,各大媒體樂於讓他佔據旁大的媒體資源和話語權. 
     
    把一個為中國工作,或者說,為敵國而工作,視為是自己的榮耀,以為那成就都是靠自己得到的,想必是搞錯了什麼.
     
    張經義稱他第一天到鳳凰衛視上班,老闆就說「你去跑白宮吧」,李四端問他「他們這麼多人,為什麼讓你有這個機會?」
     
    他說他不清楚,只是很興奮,搞不清楚狀況.
     
    他們是看他的能力?還是看他的經歷?恐怕如王又又一樣,看的是他的背景,他來自台灣,她為香港工作,這可以蓋去中國媒體的色彩,擱置米國的懷疑.
     
    至於白宮呢?恐怕看的是他中國的背景吧,不能輕易得罪,又得適度討好,兩個大國就算競爭,也要在身旁留一個對話的管道,這很有利用價值-需要對方的錢,藉由他的麥克風盛讚偉大領導,需要反擊對方的滲透,就說他是間諜,應該滾出去.
     
    當他站在兩個巨人之間,趾高氣昂,指著自己的母國夸夸而談,下一秒,就在兩個巨人之間,被踩踏殆盡.
     
    他以為那是美好的風景,在他人眼中,卻是腳趾之下的危險叢林.
     
    在他們眼中,你不過是個指甲垢而已.
     
    何其荒謬的米洛斯對話.
     
    弱肉站在強食那一邊,以為自己就不是肉了.
     
    一塊肉,對著母親子宮吶喊弱肉強食,
     
    要被吃掉的時候,才知道大喊媽媽救我.
     
    一干華國人,華國媒體,服膺華國政治正確,要台灣人以這樣的人為榮,並鼓吹人們去稱讚他,用盡一切手段,要人們仰望他,將他當作榜樣.
     
    出了事以後,反過來責怪台灣,「台灣沒有舞台給一個追夢的年輕人?」
     
    「但這樣一位年輕人,為何跑到對岸的媒體工作?」
     
    「是不是台灣新聞圈也該反省,沒有提供舞台呢?」
     
    「這可能是台灣媒體的國際新聞市場太小、口袋不夠深,也長期不重視國際新聞的結果.」
     
    台灣市場太小,是跑去中國黨媒工作的理由嗎?2300萬人,有辦法成長成14億人的市場嗎?家裡窮,也沒人叫你去做賊阿?就算他不是賊好了,一個人嚮往強國,崇拜大國夢,好往危險處鑽,說的是一帶一路,講得是中國崛起,用的是吃瓜用語,中國給他舞台,給他市場,給他口袋,最重視國際新聞,不就是這些華國媒體口口聲聲說的「最棒的夢想」?而這個「這個最棒的夢想」,滿足這些人們的夢想條件,夢想的地方,不就是三普責怪他真正的,也是唯一的理由嗎?
     
    由此可見,問題不在市場,也不在舞台,口袋夠不夠深,重不重視國際新聞,因為中國皆有,卻是他受苦的標的,問題在於他所走的路,正不正確.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身為他的前東家,怎不告訴他這樣的夢想是有代價的?這樣的夢想是有風險的?這樣的夢,背後盡是各種虛偽,埋藏著愚弄人民的無知與人民真正的痛苦-正是因為統一一處聲音,所以井底的人們才對外頭的世界求知若渴;正是因為咽喉被捏住了,說不出話來,所以別無選擇,只能聆聽他人選擇的正經和嚴肅;不正是由於他們獨裁的領導,要愚弄他的人民,忘記自身遭遇到的痛苦和不公正,轉而相信他的權威,灌以人們尊嚴的錯覺與糖蜜,看哪,你們的痛苦是值得的,我的灑幣是正確的,我要天天讓那些喉舌與眼線,報導我們如何成為世界強權,如何號令天下,西方的國家與領導也不就那副德性,看吧,民主和自由也不過如此而已.
     
    「真正的」國際新聞?「正經」的國際新聞?「嚴肅」的國際新聞?
     
    沒有比戒嚴和老三台時代,新聞不自由的時代,獨裁政府是唯一的時代,更加正經嚴肅的東西了.
     
    這些,你都沒告訴他,沒教教他,金陵玉樹鶯聲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
     
    l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再來責怪台灣這青苔碧瓦堆,不曾讓他睡過風流覺.
     
    當真沒睡過?沒睡過?
     
    你們這些哀江南,與枕邊同他殘山夢,怎沒告訴他紅箋啣燕子,素扇染桃花?
     
    可笑、可笑.
     
    神父曾經去過一個討論區,那裡,叫做島抗聯.
     
    全名是島民抗中聯合,那裡有擅長評論的,有擅長英文的,有擅長構圖的,不分職業、年紀,擠在一塊兒,分享中國底層被打壓的人民的消息,翻譯捷克議長柯佳洛去世前收到的威脅信,關心香港反送中,關心國際消息,特別是中國迫害人權的訊息.
     
    我在那裡遇到一個網友,印象深刻,他告訴我他在病榻上,一整天清醒的時間,無法超過8小時.
     
    他說他醒來的時候,都在關心台灣,關心國際上的訊息,關心中國今天又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
     
    「我跟你說喔,神父,我曾經開了幾百個帳號,來對付那些網軍五毛.」
     
    「五百個帳號?這麼多啊?怎麼辦到的?」
     
    「買比特幣用的,嘿嘿.」
     
    他高興的說著,彷彿在說著什麼夢想似的,我知道他投入的一切,都是無償的付出.
     
    「台灣不能變成跟中國一樣.」
     
    他說,
     
    「阿,抱歉,我開始想睡了,明天還要化療呢.」
     
    他向我道了聲晚安,然後就下線了.
     
    那瞬間,我感到惋惜又慚愧.
     
    台灣的確有很多人才,而且需要舞台.
     
    然而那些舞台,充斥著特定的政治正確.
     
    他們寡占了空間,指定劇目,決定了演員表,讓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他們身上,要求他們想達到的效果.
     
    若不符合他們的要求,就責備觀眾素質不夠高.
     
    那些不符合他們期待的,就視為偏激的,在破壞兩岸和諧.
     
    他們代理台灣的聲音,讓外國以為,台灣樂於以中國為榮,對於台灣人,他們壟斷了世界,告訴台灣人世界是繞著中國轉動.
     
    當中國崛起的時候,他們要台灣人瞻仰他們的榮光,想想自己有多麼羞赧;當中國被世界所厭惡,他們責怪台灣,為何不提供世界的舞台,為何不聲援這位「台灣之光」?
     
    我以為的台灣之光,是替台灣爭取光榮,而非讓台灣人感到羞恥;我以為的台灣之光,是在台灣脆弱的時候,守護台灣的人們,而不是自己受挫的時候,稱他是台灣之光,要其他人去保護他.
     
    台灣之光,並不是那麼廉價的東西.
     
    把大中華,當成是台灣的光芒,要台灣的光芒,去承擔中國的災厄.
     
    脫華上等,附匪下流.
     
    這一句島抗聯流傳的話語,值得為中國、中華、台灣,分不清楚的人,下一個是非分明的註解,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Yawen 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脫離華國魔咒】
    http://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哀居怎麼切回個人帳號 在 穆熙妍 Crystal M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17 17:55:11
    有 2,031 人按讚

    1.
    馬上要過年了,江江又陷入期待與愁苦的輪迴中。

    期待的是終於可以放假休息,成年被KPI壓得透不過氣,累得時候飯擺在面前,江江都沒時間好好動筷子,只想倒在床上長眠不起。這次年假有八天,她打算只做三件事,吃飽了睡,睡飽了吃,真的吃不下了上個廁所再吃。

    這願望聽起來簡單,大部分的人過年好像也都是如此,但江江想到老家的父母,卑微的心願像陽光下的肥皂泡,上一秒還折射著希望的光芒,下一秒頓時波地一聲破裂。

    禮物她早早就備下了,給爸爸換了最新的手機,媽媽則是名牌的純羊絨大披肩,零食乾果年花早就網購大批寄回家了,給親戚孩子們的壓歲錢都特地裝在立體卡通人物紅包袋裡,算好人數.每一款都不重複。

    周到用心的背後不能缺少的,當然是財力支持。孤身來到大城市,什麼人脈關係都沒有,從打雜小助理開始做起,現在已是能獨當一面的主管級,江江不是不以自己為傲的,但儘管小有成績,江江知道父母的重點依然會放在她尚未結婚這件事上。

    她條件不差,當然不是沒人追,江江交過幾個男朋友,只是談了幾年都沒下文。一個家大業大,對方父母嫌棄她太小家碧玉,念的學校也只不過是國內一線大學,人家要的是常春藤畢業生。後來她改和另一個一樣自食其力的男生在一起,論及婚嫁的時候卻因為價值觀不同而鬧僵。

    男友說鑽戒去costo買就好,便宜又有保障,江江愣了一下沒說話,兩人還真的去逛了一圈。她委婉地表示沒看到中意的款式,不如到朋友介紹的地方買,鑽石沒牌子無所謂,但成色好才保值,自己鑲款式保證喜歡,價格也划算得多。男友聽了臉色一沉,江江尚未反應過來,對方已經冷笑連連。

    「別人說我還不相信,」他表示心寒:「原來妳真的那麼愛慕虛榮。」

    江江呆住了,這句話信息量有點大,首先那位"別人"是誰?再來自己區區平民老百姓,什麼時候已經變成眾人茶餘飯後的話題?最重要的是,原來結婚不到大賣場買鑽戒就是愛慕虛榮。

    兩個人最後還是分手了,離開前男友對她放話,「我媽說娶老婆要娶能一起吃苦的,妳風格浮誇不適合我們家,小廟供不起大佛。」

    一下拿不出手,一下鋒芒過盛,江江有點迷惑,她不知道怎麼和父母解釋,在大城市光怪陸離的萬象中,自己的定位都無比錯亂,要怎麼找到對的人。

    江江明白婚姻並非終點而是起點,姑且不論婚後對的人和事會不會變,婚前就錯的,領了證也不會神奇地變成對。她不會因為爸爸媽媽的嘮叨而動搖,但無法不打從心底覺得累。

    今天她發訊息告訴父母幾號到家,爸爸問今年還是一個人嗎?江江的心裡已升起三分不快,換做別人她可以發揮伶牙俐齒,嘻皮笑臉外加三分諷刺反問「卡司不夠是不是?要不要顧個七人大樂隊?」但她知道這種回答只會讓父母更生氣,只能簡短打了個「嗯」,手機上顯示著對方正在輸入消息,好幾分鐘後她卻只收到「知道了」三個字,相信隔著屏幕兩邊都相當失望。

    江江有點心酸,本來打算吃年夜飯的時候,向雙親宣布自己終於存到房子的首期,今年開始不用當租屋族了,現在看來為這個消息高興的只有自己,說了又會繞進「買房子租房子還不如嫁人生個胖孩子」的無限輪迴中。

    她嘆口氣,放下手機。

    2.
    徐國勇根本不想回家。

    大學畢業後,他換過幾份工作都不合適,很快被親友們冠上「草莓族」的稱號。他心中知道其實就是諷刺自己工作熬不長,不能吃苦。好在天高皇帝遠,聽不見就當沒發生,國勇最後當上快遞員,圖工作時間彈性,平常和幾個大學社團的朋友組了個樂團,自己寫歌演唱在網上發表,生活過得其樂融融。

    他原本就不是物慾很強的人,很早就認清音樂是自己生命的真理,對吃穿都沒有太大要求,有菸抽,偶爾喝點酒就很滿足。每天騎著摩托穿梭在大城市中,不知道是天性太樂觀還是神經過粗,國勇不但沒感受到缺乏,還往往覺得寬闊。

    但這不是徐爸徐媽能認同的生活方式。

    徐爸爸一輩子是個勤勤懇懇的公務員,徐媽媽退休前是國小老師,兩個人剛好都帶著眼鏡,從近視轉成老花,不變的是對兒子條條框框的要求。從鏡框看出去,國勇常覺得自己也被限制在又細又小的四方格裡無法呼吸。他們覺得讀好書,在大公司找個朝八晚六的工作才是正軌,弄音樂什麼的,套句徐爸的話,就是邪門歪道。

    國勇試著解釋過,說世界很大,生活方式很多,只有適不適合,沒有對與錯。但這樣的說法當然不被採信,兩父子吵過幾次,最後總要鬧得徐爸臉紅脖子粗,徐媽在一旁傷心落淚才結束。國勇堅持這是個人自由,並沒有妨礙到別人,但徐爸筷子一拍指著他大吼,「說得容易,但你影響到我!」

    他才明白,看不慣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一回事,親友的閒話才是父母不高興的主要原因。

    國勇頓時洩氣了,中國人就是愛面子,他能與自己的爸媽說明,但無法封住其他人的嘴。父母有生養之恩,他被唸幾句也應該,可不覺得自己對看熱鬧的親友有什麼解釋的義務。

    一想到過年徐爸冰冷的表情,徐媽哀傷的眼神,親友不懷好意的提問,國勇幾次打開購票網站,點選了車票,卻遲遲按不下確認鍵。

    3.
    江江後來還是回家了,吃年夜飯的時候,她宣布了買房子的消息。和想像的一樣,爸爸媽媽沒什麼太大表示,只說那很好啊!

    接著大家陷入沉默,只聽得到吃飯的聲音,最後媽媽終於忍不住,嘆了口氣說,這麼多年還是三個人吃飯,房子再好有什麼用。

    江江放下碗奔回房間,氣得哭了一夜,她下定決心第二天就要走,隨便訂機票飛哪裡都好,挨罵也顧不得了。就在她拎起袋子準備離開的時候,在房門口她聽見爸爸接了個拜年的電話。

    「欸欸,新年好新年好,對呀!我家江江還是單著呢,沒對象哈哈哈!」她爸爸乾笑著,不用看也知道臉色不豫。

    「話不能這樣說啊!老張,現在的人不這樣想了,」爸爸語氣嚴肅起來:「她本身條件好,要求高一點也應該。」

    「不想嫁不等於嫁不掉,我女兒今年還靠自己買了房呢!總要找個配得上的,換了兒子都不見得那麼強。」

    大約是話不投機,爸爸沒講幾句就氣憤地掛了電話,一邊轉著新年電視節目,一邊嘴裡還咕噥,「自己女兒,我做爸爸的還沒嫌她,你算老幾?還把我女兒當跳樓貨啦!」

    江江放下手中的行李,又哭了。

    4.
    國勇沒回家,他實在不願意回去面對三姑六婆的審視,於是想了個變通的辦法。他把徐爸徐媽請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安排了一連串不怎麼花錢卻很有趣的行程。其實也就是各大景點走走,替父母拍拍照,但他私心安插了一個環節,請他們到自己樂團表演的餐廳吃飯。

    國勇在網路直播平台上人氣挺高的,也頗有些粉絲,這些徐爸徐媽當然不懂,大約也無法了解他們的音樂。不過那晚氣氛很好,觀眾反應熱烈。他在台上看見平常嚴肅的爸爸戴起老花眼鏡,環顧四週,表情從不苟言笑到漸漸和緩,最後手還打著跟不上節奏的拍子。

    表演結束後大家去吃消夜,平常睡得很早的徐爸居然堅持也要參加,在一堆年輕人中間好像也沒有想像中的格格不入。

    這樣就很好了,他心想,暫時離開那些八卦的親友,爸爸媽媽似乎也放鬆了很多,國勇只求能和和氣氣過了這個年,其他的事以後再說。

    那晚的表演發在網路上,第二天國勇習慣性地刷了下評論,突然看到一個留言,頭像照片似曾相識。他點進去一看,赫然是徐爸,他特地註冊了一個帳號,名字是「歌手的爸爸」。

    徐爸轉發了那天的表演,還加了一句,「好歌喉原來是遺傳的。」

    國勇笑了,立刻下單了兩個藍芽麥克風,打算以後多回家和老爸對唱。

    5.
    我有一個很傳統的爸爸,對我要求很高,也愛面子。他年輕的時候工作很忙碌,脾氣更差,記憶中誇獎的話沒聽過幾句,批評和責罵倒是家常便飯。我的前半生都在尋找平衡,一邊盡量往爸爸想要的地方發展,成為一個他能引以為傲的孩子,另一方面又想追求自己喜歡的人和事,不希望最後回頭看有任何後悔。

    這並不容易。

    我爸雖然大致上覺得我「還算過得去」,但很快我就發現有些父母的期待是無止盡的,上了好學校就要找到好工作,經濟獨立了就要找到好對象,結了婚還要趕快生孩子,有了一個就差不多可以生二胎了。而且這一切的「好」並沒有太多商量的餘地,也就是要以他們的認知作為標準。

    我曾經因為生小孩的事與我爸媽大吵,半年沒有見面說話,他們發訊息我也不回,因為我要讓他們知道透過親友對我施加壓力不但沒用,而且踩了我的線。

    事過境遷之後,我媽有次很難過對我說,她從來沒想到我一向那麼貼心,居然會狠到六個月不理她。

    我也沒想到堅決要表達立場的自己,聽了這句話,心裡比她還難過。

    有段時間流行故意刷破的衣褲和洗舊的運動鞋,我爸看了諸多不順眼。有年初一我一時不察,穿了件上面有洞的t恤回家,他皺著眉說大過年的為什麼不能穿新衣服,妳有那麼節儉嗎?

    我轉了一個方式,替他戴了一頂高帽子,我說這是流行啊!破的比不破的還貴,別人看不懂,老爸你這麼時髦的人,一定能欣賞對不對?

    我爸這種天字第一號直男審美,無端端大格子襯衫會去搭配小格子褲子的人,這輩子從來沒有被誇過時髦,聽了居然猛點頭:「原來如此,我就說這洞破的很有美感,應該是故意的。」

    我一口飯差點沒直噴出來,忍著笑猛點頭,我姊比較實誠,受不了這種衝擊,湯匙沒握穩掉了,在鍋子裡撈了半天。

    當然我知道很多衝突和誤解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不是每個父母都像江江的爸爸那樣護著孩子,也不見得願意像徐爸徐媽,在過年的時候轉換環境離開家鄉。但大部分的人一年和父母24小時相處就那麼幾天,如果你能忍受無理的客戶,朋友的drama,生你養你的雙親,再怎麼煩或許都能掐著大腿撐過去。

    年紀大的人就像個孩子,他們和我們處在兩個世界;不需要認清事實,也不需要見識世界,他們需要的是多一點理解。

    我爸爸是非常養生的人,早上六點就起來運動吃早飯,我每次回家都很崩潰,因為他一切做完也才七點,然後他的節目就是來騷擾我,把我從熟睡中推醒。天知道我好不容易有幾天能休息,結果大冬天的每天還要早起,比工作還累。

    後來我學聰明,把房門反鎖,心想這樣就能睡到自然醒了,沒想到他依然準時七點出現在我床邊,而且為了怕吵醒我,他決定坐在床上看著我睡覺,問題是他呼吸聲很大,迷迷糊糊中我睜開眼睛,發現一張大臉靠得那麼近,差點沒有嚇死。

    「你幹嘛?!你怎麼進來的!」我尖叫連連。

    「這是我家,我當然都有鑰匙,」他洋洋得意地說,「妳逃不過我的手掌心。」

    現在我的房門無論鎖上還是開著,爸爸再也不會叫我起床了。

    再囉嗦嘮叨煩人的父母,總比沒有幸福。現在發生的大小事,無論快樂還是鬧心,你都要牢牢記得,因為緣分就這麼多,不知道什麼時候,這些就是一切。

    真希望有天張開眼睛,他能再出現,一次也好。

  • 哀居怎麼切回個人帳號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9-11 21:16:25
    有 377 人按讚

    【腦中小劇場 第51場 這些人,是真的看不懂國字嗎?】
        
    我很懷念九十分鐘前,她剛坐下來的樣子。
      
    她穿著有機棉質的藍染洋裝,筆記本是以再生紙釘裝而成,肩包看起來也是自己縫的,因為我在永樂市場看過同款布面,日本進口,橘綠相間,線條彎出漂亮的弧度。恐怖的是,在我行完這場注目禮之後,她已經在餐盤上做好垃圾分類,環保鋼杯插上玻璃吸管,跟我們這種隨口說說做環保的人相比,她整個身體都在做環保。
      
    她正在進行日文翻譯,而且是比較老派風格的那種,完全不靠電腦,一邊翻字典,一邊看著原稿一字一句謄入筆記本。年近三十,頂著深褐色的奧黛莉赫本頭,素顏,粉色護唇膏是臉上唯一的加工品。在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一個人的氣質是有形狀的,它從赫本頭的天靈蓋緩緩發散,就像柏油路上的蒸氣,份量足以完爆咖啡店文青幾百條街,即便她只是坐在速食店長桌一隅,而我則是坐在她對面的幸運大叔。
      
    完美的早晨,因此誰也沒料到九十分鐘後,她會在倒垃圾的前一秒爆炸。
      
    「這些人,都看不懂國字嗎!」
      
    形式是問句,結尾卻是驚嘆號,而現場就跟我上傳的這張照片一樣災難,就客觀結果來看,這些人可能真的看不懂國字。無論是「塑膠杯」、「塑膠蓋」或是「塑膠餐具」的投入孔,全都堆滿了紙杯,很明顯,苦心設計這些塑膠分類貼紙的人完全被塑膠了。
      
    於是赫本頭的天靈蓋開始噴發怨氣,她義憤填膺地抽出那三疊紙杯,丟進右下方寫著「紙容器回收」的垃圾桶裡,接著做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舉動,當然我也很希望是走過來跟我要電話,但很遺憾她完全沒鳥我,而是一屁股坐在垃圾桶旁的座位,當起環保小尖兵。
      
    她的天靈蓋切換成感應儀,眼色凌厲地掃視每個有可能誤觸紅線的人,結果這作法居然有幾分震懾效果,在那期間大家又突然看得懂國字了。可惜十五分鐘之後,她前腳一走,現場又是一片狼籍,實況就是我上傳的這張照片。赫本頭離開時,並沒有因為短暫的榮景而感到喜悅,相反地她的表情非常失望,完美的早晨,結局卻那麼令人唏噓。
      
    因為事實是,那些人都看得懂國字,因此赫本頭氣的是,大家明知故犯!
      
    倘若能倒轉那十五分鐘,或許我可以展現紳士風度,坐在她面前,重新推敲整件事的因果始末。坦白說,要和赫本頭一起站著罵當然很過癮,說不定還能順勢推書吸粉,但身為心如止水的正直大叔,我寧可和她一起坐著想,畢竟一個人不認識字,可以當成個案處理,但當一群人同時不認識字時,或許就是一種社會現象了。對社會現象發火,就跟對氣象發火一樣徒勞,倒不如試著理解它的運作歷程,再來決定要花多少力氣在它身上。
      
    首先,在判斷這些人是否明知故犯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件事,那就是「速食店曾改過遊戲規則」。在更早之前,那三個圓形杯孔確實是拿來丟紙杯的,其餘的紙製品或塑膠製品則是丟入下方的「一般垃圾」與「資源回收」圾圾桶,而這做法已行之有年。因此,與其說這些人明知故犯或看不懂國字,倒不如說「積習難改」,因為整件事的前半段,比較像是某種無意識的反射動作。畢竟我們已經很習慣那三個孔就是拿來丟紙杯,一旦習慣成形,大腦便不會再花時間與資源去判讀那些國字的意涵。在那當下,它們只是一堆曲線與方塊的組合,沒有任何意義,就像你老闆大半夜傳來的那些靠北簡訊一樣。
      
    積習難改,與神經構造息息相關。
      
    所謂習慣,指的就是「在不過度佔用大腦資源的情況下,能迅速應付外界刺激的固定反應」。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組系統負責習慣的養成,那就是基底核(Basal ganglia)與紋狀體(Striatum)。
      
    基底核長得有點像蝸牛,它的構造包含了尾狀核、殼核與杏仁核,前兩者相加就是紋狀體。一般來說,人面對「外界刺激」,通常會出現「行為反應」,紋狀體是這條連結的基礎,而整組蝸牛系統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進行「連結學習」。
      
    一旦刺激與反應形成了聯繫,人不斷重複某種行為,就會逐漸強化感覺運動皮質與紋狀體之間的「習慣迴路」(Ann M. Graybiel & Kyle S. Smith,2014)。行為越熟練,迴路越穩定,需要動用的腦內資源也就相對減少,因此大腦當接收到某些熟悉的外界刺激之後,便會下意識地作出自動化反應,習慣因而養成。
      
    然而人的注意力極其有限且珍貴,一旦建立了便捷的神經迴路,大腦會自動地不再注意或意識到這些穩定的迴路,而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郭乃文,2014),因此許多下意識的反應便由此而來,譬如分辨男女廁、開車打方向燈或隨手丟紙杯。但試想有一天,當男女廁標誌的顏色互換,情況就會變得很刺激,置身右駕的國家,想打燈的駕駛便會不停開雨刷。文字明明都看得懂,身體卻不聽使喚,因為我們被意識的慣性給蒙蔽了。
      
    因此在那個完美的早晨,當大家看到垃圾桶上的杯孔時,這畫面經由視神經送進大腦,紋狀體的習慣迴路瞬間開啟,大腦決定不花時間辨識杯孔,於是接下來的三秒我們成了一具活屍。我們會自動跳過垃圾桶的告示與文字,將注意力和大腦資源留給待會要傳的簡訊,或是做到一半的專案簡報,接著隨手一抬,不假思索地將紙杯丟進塑膠杯的杯孔。
      
    但是,這只是事件的前半段。
      
    有人會在丟完紙杯後瀟灑離場,完全沒意識到自己出包。但也有些人的大腦硬是擠出了一些資源,在空隙間認出那幾個國字,然後發現自己丟錯孔了。不幸的是,他們依然選擇將錯就錯,將紙杯留在原地,為什麼?
      
    因為「從眾行為」(Conformity)+「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從眾一詞,指的是「人們會採納與團體成員相同行為和意見的傾向,以符合『社會期待』」。白話一點是「反正大家都這樣搞,不差我一個」。只要眾人一起做同一件事,無論對錯,都會產生壓倒性的份量,當天平往同一側傾斜,立場就能站得穩,這就是群眾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的後果並不嚴重,如果今天丟錯就要罰一萬二,我保證這個垃圾桶會成為鎮店之寶。但由於沒有明確的懲處機制,即便出錯也還有人能善後,於是在從眾行為的框架下,出現了「責任分散」的效果。望著那堆疊疊樂紙杯,他們並不會覺得自己犯下什麼滔天大罪,這件事在他們心中的意義,與篤行環保的赫本頭截然不同,因此他們會認為「丟錯也沒差,大家都一樣,反正還有工讀生會過來收拾。」
      
    因此在那一刻,人們缺的不是環保意識,而是一個「把紙杯拿起來」的理由。
      
    可惜的是,我沒能好好利用那十五分鐘。於是赫本頭推開玻璃門之後,依舊會把明知故犯當作是缺乏環保與道德意識的惡行,我相信這當中一定有人揣懷惡意,但也有可能是下列這組紋狀體與社會心理交互作用後的等式:
      
    「明知故犯」=「積習難改」+「從眾效應」+「責任分散」
      
    那該怎麼辦呢?
      
    就行為改變技術的原理而言,無論是「增加暗示」、「提供酬賞」或「祭出罰則」,都是可行的做法,但最重要的關鍵,是「切斷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在此小劇場提供幾個方法:
      
    ● 切斷連結:

    依照本例,外界刺激是「圓形杯孔」,行為反應則是「丟杯子」。因此,若將「塑膠餐具」和「塑膠杯蓋」兩處的投入孔設計成非圓形,譬如將「塑膠餐具」投入孔改為三角形,「塑膠杯蓋」投入孔改為直條形,或許就能打破「圓形投入孔→投入紙杯」的連結。因為一旦當紙杯與投入孔的形狀相互牴觸,警鐘一響,人就會立刻被拉回現實,試著閱讀貼紙上的文字。當然,礙於商家成本考量(不願重新設計垃圾桶),這做法不一定行得通,而且即便這樣做,「塑膠杯」那一孔可能還是會堆得跟101一樣高,因此需要第二招。
      
    ● 增加暗示:

    直接在「塑膠杯」投入孔放進幾個塑膠杯做為提示,順便把幾個比出愛心手勢的歐巴笑臉一併貼上去,除了能讓活屍瞬間清醒,也能藉以帶動從眾行為。
      
    ● 提供酬賞:

    在商家原有的App中建置獎勵程式,無論是「將塑膠杯投入杯孔」,或「將紙杯丟進紙容器回收桶」,都可以拍照上傳,獲得折價券一張。台灣人很喜歡折價券,就算是只有97折大家也不會在意,但我比較希望他們能送搖搖粉。此法建議一天只能登錄一組帳號,否則馬上就會有阿北阿桑卡在垃圾桶前搶著為大家服務。
        
    ● 祭出罰則:

    設計一款紙杯感應探測器,一旦杯孔放進紙杯,整間餐廳就會出現「你這魯蛇給我醒來!」之類的嘶吼聲,原理是利用消費者的創傷經驗來遏止歪風,亂世用重典。但這款我今天才想到的感應器製作成本不明,而且無法排除有些孩子就是喜歡聽大人抓狂的聲音,加上店家可能會因而深陷Google評分一顆星的地獄,或許請赫本頭直接對監視器開噴還比較划算。
      
    ● 直接把垃圾桶放在櫃台旁:

    這是一種「大家都在看」的強力監督法,即便異味會嚴重影響業績,但為了尊嚴,店家也要咬牙撩落去,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亂丟紙杯的消費者直球對決,撐到最後保證不會有人丟,因為根本不會有人進來買。店經理記住,如果有任何人提出這個方法,他一定是對手派來的臥底。
      
    ● 讓時間解決一切:

    這也是我想告訴赫本頭的。每一項政策變動都會有陣痛期,所謂明知故犯,或許是惡意,也可能是被慣性牽制後的人之常情,但若把那些不經意全盤歸納為惡意,只會讓我們更往心裡去。畢竟無論如何,短時間內我們都無力回天,與其上網公審,我還是比較傾向去理解人,因此最折衷的做法,就是一邊靠北,一邊順手把那些紙杯丟進垃圾桶,然後讓時間來矯正大家的習慣。不必感到悲哀,因為有時後退一步,無關屈服,而是為了把世界看得更清楚。
      
    親愛的讀者,無論是紋狀體作祟,或是社會心理作用,都只能拿來牽拖一次喔,下一次,請記得把紙杯丟進紙容器回收桶吧。
      
      
    參考文獻:
      
    Ann M. Graybiel & Kyle S. Smith (2014). How the Brain Makes and Breaks Habits.從腦養成好習慣(林雅玲譯)。中文版《科學人》,八月刊,52-57.台北:遠流出版社
      
    郭乃文(2014)。積習可改-以神經心理學為基礎。中文版《科學人》,八月刊,58-62.台北:遠流出版社
      
    #紋狀體
    #從眾行為

  • 哀居怎麼切回個人帳號 在 Sex Chat 談性說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7-12 11:53:38

    今天這集又是和 IG 帳號的合作,證明我真的花很多時間在哀居上,希望哀居大人不要再讓我的帳號消失了~
    今天合作對象是 IG @tindernightmarestw 火種噩夢 的版主,此帳號就是分享版主自己以及tin友們投稿的荒謬對話。

    雖然約炮主題做過不少次,但這集主要是想從交友軟體、從使用交友軟體的動機和心態出發,並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對於約炮想法的轉變,但如最後在節目上所說的,我完全可以理解世界上有不同聲音,大家絕對可以有各自的定義,各自的喜好和評斷,只希望每個人都能尊重他人的選擇,不論是性、愛,或是其他生命中的選擇都是。


    搭配文章收聽 ➡️ https://bit.ly/2WavKGz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tindernightmarestw/

    -
    00:40 tindernightmarestw 火種噩夢 自介
    02:32 火種噩夢 版主怎麼知道我的
    03:43 為什麼會有今天這集
    06:45 帳號上分享的荒謬對話怎麼來?版主交友軟體史
    10:33 要不要合作的猶豫 murmur &推力事件
    14:25 限時動態聽眾調查:最常使用交友管道
    16:00 限時動態聽眾調查:為什麼想使用交友軟體
    17:25 限時動態聽眾調查:使用交友軟體最在乎
    18:45 交友軟體自介撇步
    24:15 約炮對版主來說是什麼
    25:47 我對於約炮的想法轉變
    33:10 聽眾回覆:使用交友軟體該有什麼心態
    36:45 交友軟體有沒有幫助我增進社交能力?找到我要的?
    38:28 這集想要的切角:心態好重要
    39:35 版主希望透過帳號傳達什麼

    -----
    歡迎來到 Sex Chat 談性說愛。
    這是一個平凡女子為了找個好藉口學習性知識同時探索自我而開的廣播節目。

    收聽節目 🎙
    Spotify : https://spoti.fi/2UDa6Mp
    Itunes : https://apple.co/2IMYXCs
    Google Podcast : http://bit.ly/2TNY8f8
    Soundcloud : https://soundcloud.com/sexchatpodcast
    Firstory : https://bit.ly/33ewD2W

    網站:http://sexchatpodcast.home.blog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exchatpodcast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exchatpodcast3/

    💰斗內我,記得留地址收謝卡
    謝謝 Firstory 技術支援 ➡️ https://pay.firstory.me/user/sexchat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