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咬人心理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咬人心理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咬人心理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咬人心理學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阿尼尛 Anim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尛外電 吉娃娃咬合力比獅子還猛?專家:假的!但仍有致命案例 ---------------------------- Artist: HOHO_Phoebe ---------------------------- 現代人哪怕沒養過吉娃娃,手機裡多少也有幾張吉娃娃迷因。但如果有人跟你說,吉娃娃咬人...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

咬人心理學 在 阿尼尛 Anim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9 00:24:39

#尛外電 吉娃娃咬合力比獅子還猛?專家:假的!但仍有致命案例 ---------------------------- Artist: @hoho_phoebe ---------------------------- 現代人哪怕沒養過吉娃娃,手機裡多少也有幾張吉娃娃迷因。但如果有人跟你說,吉娃娃...

咬人心理學 在 奶奶心理學 ‖ Psychology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28 02:04:18

害怕不努力就會落後於人 - 安定精神噪音的三個思維 ▶︎ 充滿不確定性的生活常態 疫情拖垮了成長的速度,打亂理想的生命曲線。原來的自己,最害怕的是選錯了路,現在還落後的更多,與其他人的距離越拉越遠,一份踏實的安定感,真的好難。 看到那些能夠平靜又內斂的人,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但他們總說,自己沒有...

  • 咬人心理學 在 阿尼尛 Anim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4 07:09:02
    有 170 人按讚

    #尛外電 吉娃娃咬合力比獅子還猛?專家:假的!但仍有致命案例
    ----------------------------
    Artist: HOHO_Phoebe
    ----------------------------
    現代人哪怕沒養過吉娃娃,手機裡多少也有幾張吉娃娃迷因。但如果有人跟你說,吉娃娃咬人的力道比獅子還強勁,你相信嗎?

    網路謠傳,吉娃娃的咬合力是3,900 PSI(PSI是每平方英吋面積上產生的壓力磅數)。這是什麼意思?一隻成年雄獅的咬合力大約落在600 PSI,這個網友口中達到3,900 PSI的吉娃娃,咬合力超過獅子六倍不止。

    有沒有這麼誇張?難道被吉娃娃咬到就該原地去世嗎?長期研究犬隻行為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史丹利(Stanley Coren)表示:誤會一場。

    他表示,網路流傳的犬類咬合力常因單位混淆而產生誤植現象,一般來說,咬合力和動物的體型大小與下巴力量有關,簡單來說就是「頭越大、下巴越有力、咬合力越強」。

    目前雖沒有針對吉娃娃咬合力的研究,但過去確實有人做過犬隻的咬合力排名。咬合力排名第一的坎高犬(Kangal)有743 PSI的咬合力,亞軍與季軍分別為730 PSI的班道戈犬 (Bandog)與700 PSI的卡斯羅犬(Cane Corsos)。

    大家熟悉的羅威那犬則為328 PSI、美國鬥牛犬305 PSI、德國牧羊犬238 PSI。看完以上數字,是否覺得吉娃娃咬合力有3,900 PSI的說法有夠唬爛?

    雖然關於吉娃娃的真相沒有網傳的那麼恐怖,根據犬類知識網站Dognition在2016年的研究,吉娃娃被4,000位狗主人一致列為「最具攻擊性的狗」。美國在2005年至2017年間,更曾發生過一起吉娃娃攻擊人致死的案例。

    尛評:讓人無法rest in peace的死法。
    #不願承認自己死在吉娃娃手上 #那應該是隻成精的吉娃娃 #歪編

    --
    Source: doggysaurus

    ➤ 我們的IG https://reurl.cc/A848rK
    ➤ 你知道尛? https://reurl.cc/4mjkGD
    ➤ 我們的MeWe https://mewe.com/p/ani3small/
    ➤ 我們的YT https://www.youtube.com/c/Ani3small

  • 咬人心理學 在 奶奶心理學 ‖ Psycholog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1 00:02:30
    有 16 人按讚

    害怕不努力就會落後於人
    -
    安定精神噪音的三個思維

    ▶︎ 充滿不確定性的生活常態
    疫情拖垮了成長的速度,打亂理想的生命曲線。原來的自己,最害怕的是選錯了路,現在還落後的更多,與其他人的距離越拉越遠,一份踏實的安定感,真的好難。

    看到那些能夠平靜又內斂的人,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但他們總說,自己沒有特別做什麼,只是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禁又讓人更納悶了,因為不知道如何像他們一樣,有方向、有目標,還能清楚前進。

    ▶︎ 當追求不是選擇,而是必須
    其實,自己也很清楚,自己要的只是無須擔心三餐的安定,無奈的是,連這麼低的標準也做不到,想到在不久後也得撐起照顧家人的責任,如果能安定下來,誰不想?但是除了忍耐,還有什麼其他的選擇嗎?

    不確定感產生的焦慮,來自目標與現在的差距,若是沒有築夢踏實的前進步調,努力的意志 (will) 就會成為無限增長的慾望。在每個深夜裡在耳邊提醒著:

    「你怎麼只有這樣?」
    「比別人慢了還想休息,不怕落後更多?」

    永無止盡精神噪音,總是增長出更多、更深的批判,然而,比起否定,我們反而會覺得這些督促,都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動力。

    ▶︎ 慢下來確認初衷,能讓每個前進不再倒退
    一路以來,我們學習,努力變得「更好」,卻很少學習什麼才是「夠好」。

    像是沒有煞車手把的車子,不管前方是否紅燈,不管是否倦怠,抱著破釜沈舟的心態,盡全力的衝刺。但靜下心來想想,自己真正要的,到底是什麼?自己現在做的這些,真的是朝著理想前進嗎?

    有沒有可能,每個努力只是乍看有在前進,實際上都像向量一樣,因為方向不同,於是都互相抵消了呢?

    ▶︎ 安定精神噪音的三個思維
    不敢停下來的日子讓人心力交瘁,這種疲乏,讓人甚至一度小小期待,或許生病了,就有充足的理由與每個人交代,能夠卸下努力的盔甲,得以好好停下。

    儘管這份焦慮無法一瞬間的消弭,我們卻可以像嘗試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一樣,在每個理所當然中反覆推敲,挖掘自己總是忽略的習以為常,從這三個思維切入,好好的重建生活步調,找出精神噪音的源頭。

    ㄧ、現在的困境,是否被視野的限縮所屏蔽?
    現在的無奈,是真實存在,但手中掌握的選擇,真的如此有限,還是其實還有更多的可能?

    唯我論說,整個世界的構成,來自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我們看不到的部分就是不存在的,好比冰箱裡的光線,我們只知道冰箱打開門後亮燈的樣子,卻不知道關門後的世界發生了什麼。

    回到現實,有沒有什麼是我們其實可以去做,卻始終不敢嘗試,才導致問題始終無法解決?像是明明嘗試後的失敗並沒有任何損失,卻因為害怕,而說服自己只是還沒準備好,再過一陣子就會開始了。

    二、這場追求,終點是實現還是自我吞噬?
    意志衍伸出的慾望,最終帶來的是自我實現,還是自我毀滅?
    叔本華曾經講過螞蟻的故事:

    有一種新螞蟻品種,稱為澳洲鬥牛蟻,牠們會以強力下顎咬住獵物,在重複刺進致命毒液。當鬥牛蟻被切成兩半,牠們咬人的頭部和螫人的尾巴互相展開激戰。

    這場戰鬥可能持續半小時,直到死去,或被其他螞蟻帶走。

    迫使這種螞蟻吞噬自己的,不是惡意或被虐狂性格,而是因為無法抵抗的意志,在迎合社會期待中過度壓抑,或是盲目衝刺卻始終沒有方向的自我衝撞,最終在痛苦受難的過程裡,自我吞噬。

    三、太過努力的自己,是否讓每個當下都變得委屈?
    如果內心存有追求,與人的接觸、前進目前時的停留,都將帶有算計。如棋手看不到優雅的象棋棋子;而將軍擬定計畫時,也看不到美麗的風景。

    練習建立無私的觀點,並非無條件地給予,或是對生活的漠不關心,而是不帶評判,單純地聆聽這個世界。少了算計,就可以不加限制自己的無限成長,遇到許多意外的收穫,而這樣,我們「便能明確感受到快樂」。

    部分內容摘錄自《蘇格拉底哲學特快車》

    ▶︎ 是多少個應該,剝奪了選擇生活型態的自由?
    我們都「應該」追求快樂,我們都「應該」功成名就,這些應該簡單來說是社會的價值觀,是一步步社會化的過程習得,但如果深究其源頭,是不是這些「應該」的源頭,也不全然是外在的聲音所構成?

    閱讀《蘇格拉底哲學特快車》中的「如何向叔本華一樣聆聽」,提到得到快樂的方法,是不帶評判的聆聽這個世界,接納精神噪音的存在,不刻意控制每個思想,單純的感受生活中的一切,如同心理學中的「正念」,放下執著和算計,全心關注每個當下,而這樣,才能不拘束的獲得更多。

    ▶︎ 循著他人的思考,尋回內心的自己
    《蘇格拉底哲學特快車》裡的 14 位哲學家,不自我限制的擴大思想,在生活中不斷驗證,他們和作者對話,和讀者對話,讓每個平凡無奇的日常變得獨一無二,讓人不只是複製他人的成功法則,而是追溯背後的思維,再根據自己的特質,結合出屬於自己的觀點。

    如果你厭倦學習或是理解新事物的過程,總是只有教導式、形式化的方法論,這本書從一則則的故事,帶你尋回最踏實和自在的內在原貌。

    小心得:如果沒接觸過哲學書或是覺得哲學很難,這本超好玩易懂絕對要收呀!! >___< 睡前小心翻閱,好看到可能會熬夜!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E2O32R

    #本文與悅知文化合作

    📖 書籍資訊
    書名:蘇格拉底哲學特快車
    作者:艾瑞克・瑞納
    出版社:悅知文化

    #蘇格拉底哲學特快車 #悅知文化 #心理學 #正念 #平靜 #鬱悶 #不確定 #聆聽 #mindset #thinking #psychology #emotion

  • 咬人心理學 在 恩寶&騰騰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1 01:07:27
    有 11 人按讚

    先謝謝爸爸辛苦開車帶我們來看恐龍~孩子與我都好期待這天的到來,
    這三個月來每天都陪讀恐龍繪本、恐龍圖鑑...藉此增強更多正向的學習力真的很不錯👍

    跟我預期的一樣,騰騰應該會有點害怕,畢竟他沒有看過恐龍展,恩寶倒是我陪他看過兩場了(今天這是第三場)。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艾瑞克遜所說的「心裡社會期」,
    2-3歲會有的特徵:
    活潑自動←→羞愧懷疑

    ☻︎發展順利的部份,會出現「自我控制,信心大漲」

    ☹︎發展不順利的部分,會出現「自我懷疑、怕東怕西」

    #騰騰明明很喜歡恐龍但看到那麼大的會動還是怕得在哭🤣

    一直問我:「牠會不會咬人?」

    你們都回答孩子什麼答案呢?
    我都回:「這是模型,卡通、電影都是假的,我們與恐龍是生活在不同時期,所以我們不會相遇,牠們更不可能咬我們(人類)。」

    (我當天聽到很多爸媽跟孩子們說會咬人🥸)

    若沒小孩我可能還不知道「草食性」已改成「植食性」。因為當時大部份中生代的恐龍是吃裸子植物等,而非草類,因此科學家後來就選擇翻譯成「植食性」恐龍了!!

    至於電影演的當然就是屬於娛樂大家,畢竟侏儸紀時期出現的草地,其實根本就還沒有演化在地球上🌍

    但不論如何,能跟孩子一起學習新名詞,我還是很驕傲的!!

    喔對,迅猛龍有毛你們知道嗎?😆

    #我是想表達我也有吸收新知識啦
    #還是其實大家都知道我不知道
    #好啦這詞在書上早就知道只是我非親眼見證博物館會寫什麼不可🤣

    #台中景點#台中#台中科學博物館 #恐龍展#歷史的演進#生命的起源#育兒日記 #育兒生活#育兒 #育兒日常#育兒分享#全職媽媽#媽媽日常#成長紀錄#男童#男孩#手足#兄弟#學齡前#恩寶成長紀錄📝#我是騰騰

  • 咬人心理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2-14 19:00:13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僅剩"2"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我來跟你分享一個有趣的概念,叫做「合取謬誤」。

    「合取謬誤」呢,它是一種我們在心智上面的一個bug喔,就是我們會認為兩個事件同時出現的機率,居然會比一個單一事件出現的機率更大。

    用一個例子讓你能夠更明白,什麼是「合取謬誤」?

    琳達呢,是一個31歲的單身女性,她非常知性,她說話也很直率。她大學主修哲學,她參與過很多社會主義和歧視議題有關的活動,也參加過反核示威。

    現在呢有兩個選項,你來選選看琳達符合下列哪個身份的可能性比較高?第一個,她是銀行職員;第二個,她是銀行職員也參與女權運動。

    很多人喔,可能會不假思索的選擇第二個,但其實正確答案是第一個。因為事實上哦,不管有沒有前面關於琳達的描述,正確答案都是「一」。

    如果以機率的概念來看的話,答案就很清楚了!其實你仔細想想哦,符合第二個描述,她是銀行職員也參與女權運動。

    這樣的人他的佔比,是不是會比第一個選項,他是銀行職員來的低?而且呢,如果符合二的人,他一定符合一嘛!

    所以其實回到很單純的數學邏輯來看的話,她是銀行職員的機率,一定會高很多啊!可是呢,為什麼我們在經過前面的描述之後,可能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的回答「二」?

    這是因為喔,我們的大腦在做判斷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被特徵明顯的語句而影響。

    比如說,光是我們聽到參與很多社會主義,和歧視議題有關的活動,也參加過反核示威,聽完這個描述之後,一般人心中就會對琳達有一個強烈的印象。

    這個印象會讓我們在先入為主的觀念底下,很容易就覺得琳達是某個特定類型的人,而這樣的狀況就是「合取謬誤」。

    所以當你認識了「合取謬誤」,回頭想想我們的真實生活,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喔電視看太多,越看越心慌啊,為什麼?

    因為電視上,尤其是新聞頻道,它所凸顯跟報道的多數是高概率事件,還是低概率事件呢?

    比如說那種很誇張的車禍、比如說那些發生率極低的災難事件,這其實在本質上都是「低概率事件」。

    可是啊,現在的電子媒體因為要爭取你我的注意力的前提底下,他們就會更奉行了,叫做「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這樣的道理。

    所以久而久之喔,我們常常會活在一種恐慌裡,而我們恐慌的事件,其實回到「合取謬誤」,多數都是低概率的事件;它發生在你我身上的機率,真的沒有你想象中的這麼高!

    所以談到這裡啊,或許我們怎麼樣能夠去區分、判斷訊息的能力,有沒有獨立思考、思辨的這樣的素養,都是我們現代人必要的一個功課,你說是吧?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無論是YouTube,還是Podcast,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實體課程,是在4月30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

    這一門課呢,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辨識他人的情緒,並且跟他人創造更好的連結。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4月30號的名額也在倒數了,所以如果在這個時候,你看到4月30號還有名額的話,請你就務必要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希望我能夠在4月30號的教室裡見到你,那麼今天就跟你分享到這裡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咬人心理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1-15 19:00:02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我讀到一本很有趣的書,這一本書的書名,叫做《注意力商人》。

    這一本書呢,它蒐羅了最近這兩百年來,人類不管從報紙、海報、廣播、電視、網路,這些媒體的崛起,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而這其中的一些商業模式,到底我們以為,我們在運用的工具。

    比如說,像現在臉書、社群媒體。我們以為我們是使用者,但殊不知從臉書、從這些平台的經營者的角度,其實我們所有的行為,我們在上面所有的活動,我們都變成了這些平台的「商品」。

    那當然了,爬梳了這200年,所以呢,這裡面有很多關於歷史發生的事。我裡面就讀到一段,特別引起我的興趣,在這邊我想跟你分享。

    《注意力商人》裡面提到,在美國的報紙,在19世紀,約莫是1830-40年代,那個時候的一些情況。那個時候有一份報紙,叫做《紐約先鋒報》。這個報紙有一個特色,他們從創刊就很擅長報道那些暴力、死亡的案件。

    比如說呢,他們在創刊的頭兩個禮拜,他們就總共報導了三起自殺案、三起凶殺案、一場奪走5個人性命的火災,還有一場用槍不慎,而射穿自己頭顱的意外事件。

    還有,在法國一起斷頭台死刑的執行的過程;在美國費城的暴動。50年前,英國少校約翰.安德烈,被處判絞刑的故事。

    這一份報紙,創下了犯罪現場報道的先例。他們的第一篇報導,是用煽動的口吻,描述有一個很有名的交際名花,叫做海倫.朱依特,她的謀殺案。

    這裡面的兇器是一把斧頭,而屍體遺留在燒焦的床上,而這個報紙創辦人,叫貝內特。他獲准進入案發現場,親眼看到一絲不掛的屍體。以下呢,是他在報紙裡面的筆觸,裡面這麼說喔。

    他說,這是我所看過最令人驚訝的情景。天哪,我大叫~好像雕像,屍體看起來像是又白、又完整、又光滑的完美大理石,身材曲線完美、雙腿修長、臉蛋漂亮、手臂勻稱,還有美麗的胸部…。

    所有的部位,更勝梅迪奇的維納斯。有好一陣子,我已經失神讚嘆這超凡的景象。後來我看到她右邊的太陽穴,血淋淋的傷口,才回過神來,想到她可怕的遭遇。

    所以,你可以想像一下喔,在那個沒有彩色照片的年代,而這位貝內特的《紐約先鋒報》,他採用這樣的筆觸,造成了當時,一時之間洛陽紙貴,得到非常、非常大的注意。

    他不僅擅長於這種羶腥色的報導,他還很喜歡去攻擊他的競爭對手,那個時候報業的老大是《紐約太陽報》。他就譴責《紐約太陽報》的編輯,是社會的垃圾,他批評這家報紙太下流、太不道德了,任何正派人士都不想碰,也不會有任何家庭願意買來看。

    所以,簡單來說,他所有的行徑就跟那些政客,想要博取知名度、曝光度的藝人是一樣的。他們都很清楚,知道「說廢話」是引起注意力的最有效方法。

    所以,時至今日,你會發現在網上很多人噴垃圾話、說幹話,或者是炫富,大概都是一樣的邏輯。

    這位貝內特呢,在《紐約先鋒報》上面宣稱,他的這份報紙,可以超越任何人的想像。因為他讓《紐約先鋒報》成為偉大的社會公器,是文明的最基本要素,是天生的人才、天生的天才、天生的意見領袖,每天可以發聲的管道。

    我不知道,當你聽到「天生的人才、天生的天才、天生的意見領袖」,會讓你想到誰喔?如果在美國的話,就會讓我聯想到,某位很特別的政治人物,你自己回答,他是誰喔…。

    在當年呢,貝內特的報導,他融合了凶殺案和很誇張的暴力描述,這吸引了很多人,都願意花錢來買報紙來看。所以,不到一年的時間,《紐約先鋒報》號稱每天的發行量高達7000份,幾乎和《紐約太陽報》當時的老大,是不分上下的。

    也因為《紐約先鋒報》採取這樣的策略,得到了成功。所以,在當年的報業,他們的競爭焦點,就在於他們要用哪一種報導風格,可以得到紐約市民,最多的「注意力」。

    如果回到人性的觀點來看,我們的注意力,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會被那些更花俏、更聳動、更瘋狂內容所吸引。這些部分,就是認知科學家,所談到的叫「自動注意力」。

    「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可是也因為這樣的惡性競爭,在利之所趨的狀況底下,它是不是更引發了這些從業人員,更卑鄙的本能?

    所以,在這裡就必須要問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叫做這些「媒體人」、這些「商人」,為了收割注意力,他們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如果我們可以從「注意力」的獲取的歷史當中,取得一些啓發,那麼顯然「限制」只不過是個理論;即便真的有所限制,也很少是自發性的。

    好的,《注意力商人》這本書的內容,就先跟你分享到這裡。然而在此刻,不知道你心裡,會有什麼樣的想法跟化學變化?

    當我們期待,要去接收那個更炫目、更刺激、更辛辣的內容的同時,我們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所有人的縱容;讓不管在過去、還是在現代,我們的新聞業卻變成了「製造業」。

    他們必須要去製造更多、更吸引你、更辛辣的內容。所以,你一定聽過一個笑話,現在在報紙上唯一可信的,叫做它上面印的「日期」。

    然而談到這裡,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能力,可以為這個現象,提出任何的建議或評論。但是,透過讀了這本書,我卻可以「有意識」的提醒我自己,凡是那些表象越絢爛的事物,我都需要更用心的問自己,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否則,一昧的追求刺激,或者是創造刺激性的事物給別人,他都幾乎注定了惡性循環的結果。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音樂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月26號,開課的『幸福工作坊』。

    這門課由嘉玲老師擔綱,透過嘉玲老師的引導,她會幫助你建立起,如何經營好一份親密關係的必要能力。

    不管你現在是已婚,還是未婚、有沒有伴侶?我相信這樣的一個學習,都會帶給你的幸福人生,一個很大的前進跟幫助。所以,我很期待在1月26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咬人心理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7-31 19:00:02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2019.01.05 開課!】 《學「思」~高難度對話的策略思考》第四期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297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我讀到一個笑話,這個笑話的來源是來自於,一位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叫哈利.柯洛托爵士。他的科學貢獻是因為他發現了「碳60」,那他笑話的內容是什麼呢?

    他說喔,一個男子在街上走,他看到一個人帶著一隻大狗,於是呢這個男子就問狗主人說:「你的狗會咬人嗎?」

    對方就回答:「我的狗不會咬人啊!」

    於是那個男的去摸那個狗,結果反而被狗咬了一口。
    他就大叫說:「啊~你不是說你的狗,不會咬人?」

    對方這時候冷冷的回答說:「啊這又不是我的狗!」

    不知道你聽完這個由科學家所提供的笑話,你會不會覺得很好笑?你有什麼感受?

    我想或許在科學家的訓練裡面,他們研究任何問題的時候,首先一定要先去釐清他們研究的「是什麼問題?」,不然的話,以他們嚴謹的科學訓練,並且是熟悉的實驗習慣。

    他們可能很快的去做很多很對的流程、很對的實驗,然而他們卻不一定是在一個正確的「前提」底下,去做研究。

    這樣的情況,就好像是我們在學生時代的時候,面對考試,我們可能很快的一拿到考卷,我們就開始做答,但我們卻沒有先「看懂問題」,或看清楚這個問題到底在「問什麼」?

    我們呢這個時候,會很生氣的去說老師都出陷阱題,但事實上來說,你仔細想一想,究竟是老師的陷阱太厲害,還是我們從一剛開始,就沒有先看清楚問題,或者事先弄清楚「前提」呢?

    這個在人際裡面,也經常有這樣的一個狀況喔,就是我們經常用自己「以為」的方式去對待別人,用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套用在自己生命當中在乎的關係。

    就好像是我遇過很多「孝順」的兒女,他們都很希望自己的父母親的相處模式,跟自己理想中最好的狀況是一模一樣的;他們很看不慣自己父母親吵吵鬧鬧。

    然後從他們自己角度來理解,都會覺得這根本是雞毛蒜皮的事,有什麼好吵的?甚至有些人會有很大的擔心,擔心自己的父母親,長此以往下去可能會出問題。

    可是事實上,我們不妨冷靜下來想一想,如果他們會出問題的話,他們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出問題;再來,他們的相處模式的確是你不喜歡的,但是這件事情真正的關鍵在於,他們兩個人「彼此」能不能接受,而不是在於你「覺得」他們相處好不好,不是嗎?

    就好像是這個笑話一樣啊,你問狗主人說他的狗會不會咬人,你等於已經假設,他牽著的那隻狗是他自己的狗,那當然從這個笑話情境來說,是有點詭辯啦。

    如果是我,我在路上看到一個人,牽著一隻狗問他說「狗不會咬人」,事實上,我也會假設那狗是他的。只是呢,如果我們暫時不要討論這個笑話,是不是真的很tricky。

    我們回到我們自己的生命當中,我們是不是真的有太多的「理所當然」、有太多的「想當然爾」;然這些理所當然跟想當然爾,它會不會就是我們在面對人生或人際裡面,之所以會辛苦的一個原因?

    我們可能常常會把不需要我們扛在身上的事情,扛在我們身上,就如同我剛剛說的,父母親的相處其實只要他們彼此能接受,日子能過得下去就好啦!

    如果我們身為兒女,要盡一份孝心,那就是你跟爸爸,或你跟媽媽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去干涉爸爸跟媽媽,這兩個大人之間,他們是怎麼相處的。

    你可以說這樣的思維,是一種清楚的界限,你更可以說這一份界限,其實打自內心的尊重。並不是拿我們自己「認為」對的、好的標準,去套在別人身上,而是尊重別人,他的人生、他的日子想要怎麼過?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1月6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

    如同我們在內容當中跟你分享的,其實有太多時候,我們的辛苦來自於我們的「以為」,然而我們真的應該弄清楚的部分,我們卻沒有真正的把它弄清楚。

    於是很多衝突、很多共識,之所以沒有辦法達成,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先看懂、聽懂別人。那麼在『高難度對話』這一門課當中,它首先就會讓你學會,怎樣真正的看懂、聽懂別人。

    盡可能拿掉自己的「投射」,並且透過有效的問句跟引導,讓共識成為彼此之間,自然而然呈現出來的結果。我很期待能夠在11月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