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咖啡茶葉蛋做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咖啡茶葉蛋做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咖啡茶葉蛋做法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199的網紅欣儀的營養聊天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運動後你常吃什麼來補充營養? 我最常在運動後喝杯豆漿就解決了 運動量大時,也會吃茶葉蛋+地瓜補充蛋白質與醣類 最近剛好有人問我 「重訓後補充高蛋白,除了雞胸肉或高蛋白飲還能吃什麼」 如果你想換一下口味,請試試看用豆腐做的高蛋白奶昔 我用奇亞籽、豆腐、豆漿加上FITYO高蛋白冰淇淋 做出豆香濃郁的「高...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山好水好,宜蘭員山鄉就是有這麼特別的天然環境,所以養殖產業相當發達,其中香魚養殖更佔了重要的地位。在民國五十年代,台灣的溪流還看得到香魚的蹤跡,但後來因為環境遭到破壞,台灣原生香魚就此滅絕。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1017/OZNQPP7WK...
「咖啡茶葉蛋做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欣儀營養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HaveFu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邱婷婷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欣儀的營養聊天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李忠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小資懶人美食Vegan & Vegetari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小資懶人美食Vegan & Vegetari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欣儀營養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1:17:03
運動後你常吃什麼來補充營養? 我最常在運動後喝杯豆漿就解決了 運動量大時,也會吃茶葉蛋+地瓜補充蛋白質與醣類 最近剛好有人問我 「重訓後補充高蛋白,除了雞胸肉或高蛋白飲還能吃什麼」 如果你想換一下口味,請試試看用豆腐做的高蛋白奶昔 我用奇亞籽、豆腐、豆漿加上FITYO高蛋白冰淇淋 做出豆香濃郁的「高...
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HaveFu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04 13:41:11
de nuit 法式餐廳 餐廳的門口是以一個蠻獨特的裝潢,單側宅門搭配右側幾扇窗框,會讓你有一種你正要打開某扇密門的感覺。推開宅門後進入一條細長的走道,這長廊剛好讓你有一種準備要穿越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儀式感。進入餐廳後是古典和現代交織的昏暗設計,蠻舒適的。而且沒有對外窗的室內,讓餐廳增添了幾分神秘和...
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邱婷婷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8 23:48:49
覺得自己以後可以賣茶葉蛋了🤣🤣 每天都要吃兩顆蛋,習慣放假一次煮10幾顆蛋放冰箱慢慢吃,每天幾乎都吃水煮蛋吃的好膩,決定改做茶葉蛋✌️ 用了3個版本,這個版本做出來的口感最喜歡~用整杯無糖紅茶滷的茶葉蛋真的好香好好吃,完全不輸外面賣的茶葉蛋,茶葉蛋跟水煮蛋一樣耐冰,冷藏條件好冰10天也沒問題,有朝一...
-
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2-18 23:00:09山好水好,宜蘭員山鄉就是有這麼特別的天然環境,所以養殖產業相當發達,其中香魚養殖更佔了重要的地位。在民國五十年代,台灣的溪流還看得到香魚的蹤跡,但後來因為環境遭到破壞,台灣原生香魚就此滅絕。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1017/OZNQPP7WKBTPNRBHU5FHELD24U/
講到令人懷念的好滋味與老滋味,在被人淡忘的北宜公路山頂上,有間將軍茶葉蛋,傳聞他的茶葉蛋必須現場吃個三五顆之後才能上路,不然容易會有狀況發生,這麼厲害的茶葉蛋,卻在雪隧開通之後消失了?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1017/DGM7S5RWPMUCSYTU2MYGUNONLY/
阿公炸蛋葱油餅,是頭城地區最具代表的滋味,不僅是銅板美食,更是有着客製化的便利服務。第一代老頭家萬吉阿公創造這炸蛋葱油餅,至今已經三十多年,原先他是沿着省道販售,後來駐點在火車站前面,卻因為他的炸蛋葱油餅滋味醇厚,醬料獨特,經濟實惠,所以深受大家歡迎,數十年歲月累積下來,許多往來頭城火車站前的鄉親或者是遊客,都成了其最忠實的顧客。餅皮每天現做現賣,高溫油炸之後加入雞蛋與三星葱花,以簡單的做法帶出獨特的口感與香氣,吃了一口還想再吃一口,難怪會成為頭城地區的代表美食。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1018/GVTVU6OS4HE5ERRSWYRUTMNCF4/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台灣 #宜蘭 #蛋餅 #茶葉蛋 #日本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小資懶人美食Vegan & Vegetari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6-20 19:10:07材料:
即溶咖啡5g Instant coffee/インスタントコーヒー
砂糖15g Sugar/砂糖
水或熱水30g Water/水
做法:
1.將所有材料倒入杯中
2.用手持攪拌棒打1~2分鐘即可
【排行】
1【麥當勞薯餅】不油炸 一顆馬鈴薯做4大片
https://youtu.be/xw53O0abZIY
2【水果涼糕】電鍋版 純天然色素
https://youtu.be/Qp12LNwHHmY
3【嫩豆腐煎蛋】試做名廚料理
https://youtu.be/TS8k8JUXusk
4【黑糖糕】無泡打粉.太白粉 用電鍋做不乾不黏
https://youtu.be/iwViVL2lS0w
5【優格蛋糕】軟綿綿 5吋只花22元
https://youtu.be/EiqZrIutmzo
6【鮮奶優格】用電鍋做 100ml10元
https://youtu.be/cCWD5ZmxWCY
7【南瓜發糕】用電鍋做 無泡打粉※不塌陷
https://youtu.be/VvO2gTpsqhQ
8【烤腰果】低溫烘烤色澤均勻又香脆
https://youtu.be/CeVuY7iXeKo
9【發豆芽】一把綠豆 4天發一大鍋
https://youtu.be/abDbJepkGtg
10【芝麻糖】自己做只要10幾分鐘
https://youtu.be/mw0EVI6JY8o
11【香蕉蛋糕】只花27元 無泡打粉
https://youtu.be/ejetlgOBf_k
12【茶葉蛋】用電鍋做免久煮超入味
https://youtu.be/jcW-0uK5hUI
13【滷蛋】用二種藥材滷 滿屋飄香口齒留香
https://youtu.be/UQchBKU-Rpc
14【能量堅果燕麥餅】無油蛋粉也超酥脆
https://youtu.be/YwnfZR0Fdqc
15【蒸玉米】不加水電鍋蒸 快速清甜
https://youtu.be/k84q_AOuxgI -
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小資懶人美食Vegan & Vegetari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3-04 11:35:09【糙米茶功效】
含40種以上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
提供人體70%的基本營養素
能凈化血液.促進血液循環
降血脂.降膽固醇
預防高血壓.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
促進新陳代謝.排毒
增強免疫能力.強化體質
維護全身機能.保持內分泌平衡
控制血糖.減肥
消除沮喪煩躁情緒
利尿.解便秘.排宿便
增強消化系統的吸收功能
預防腸炎.大腸癌.直腸癌.結腸癌
炒糙米材料:
糙米200g Brown rice/玄米
養生糙米茶材料:
烤熟糙米50g Brown rice/玄米
紅棗15g Red jujube/赤いなつめ
枸杞20g Wolfberry/くこの実
冰糖20g(甜度隨意) Rock sugar/氷砂糖
水1000ml Water/水
做法:
1.糙米洗淨 瀝乾水份後風乾
2.倒入鍋中 開小火不斷拌炒
3.炒至變深褐色 約30~40分鐘
4.也可用烤箱160°C烘烤40~50分鐘
5.將糙米茶材料放入1000ml沸水中煮沸後熄火
6.蓋上鍋蓋 燜30分鐘即可食用
【排行】
1【麥當勞薯餅】不油炸 一顆馬鈴薯做4大片
https://youtu.be/xw53O0abZIY
2【嫩豆腐煎蛋】試做名廚料理
https://youtu.be/TS8k8JUXusk
3【低溫烤腰果】色澤均勻又香脆
https://youtu.be/CeVuY7iXeKo
4【電鍋黑糖糕】無泡打粉 不乾不黏
https://youtu.be/iwViVL2lS0w
5【電鍋蜜芋頭】冰店級超軟Q口感
https://youtu.be/9xHoy0lSICY
6【電鍋烤地瓜】試出最鬆軟香甜的烤法
https://youtu.be/WJH24w1jqqY
7【優格蛋糕】軟綿綿 5吋只花22元
https://youtu.be/EiqZrIutmzo
8【芝麻糖】自己做只要10幾分鐘
https://youtu.be/mw0EVI6JY8o
9【脆皮薯餅】加薯丁比麥當勞的更美味
https://youtu.be/kWhE1yfuIP0
10【能量堅果燕麥餅】無蛋無油也超酥脆
https://youtu.be/YwnfZR0Fdqc
11【香蕉蛋糕】只花27元 無泡打粉
https://youtu.be/ejetlgOBf_k
12【電鍋茶葉蛋】免久煮超入味
https://youtu.be/jcW-0uK5hUI
13【電鍋南瓜發糕】無泡打粉不塌陷
https://youtu.be/VvO2gTpsqhQ
14【電鍋鮮奶優格】自製100ml10元
https://youtu.be/cCWD5ZmxWCY
15【電鍋純素油飯】5分鐘炒料超簡單
https://youtu.be/uqa3d4CLxgo
【飲品】
杏仁茶 https://youtu.be/KZDUZTdbSIs
鮮奶咖啡吸吸凍 https://youtu.be/f27W7FQW5cA
麵茶粉 https://youtu.be/qpLy1h4t3Iw
養生糙米茶 https://youtu.be/1t6GhfNi1uM
烤黑豆&黑豆茶 https://youtu.be/UUGSa2Uty_s
米漿 https://youtu.be/yUS2y7FJmbA
彩色豆漿 https://youtu.be/OaH6HVovVUw
【冰品】
芋頭鹹餅冰 https://youtu.be/Kq92pFM5Mo8
情人果 https://youtu.be/i45iA_IhSv8
芒果冰淇淋 https://youtu.be/iHp2pqWM5cU
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欣儀的營養聊天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運動後你常吃什麼來補充營養?
我最常在運動後喝杯豆漿就解決了
運動量大時,也會吃茶葉蛋+地瓜補充蛋白質與醣類
最近剛好有人問我
「重訓後補充高蛋白,除了雞胸肉或高蛋白飲還能吃什麼」
如果你想換一下口味,請試試看用豆腐做的高蛋白奶昔
我用奇亞籽、豆腐、豆漿加上FITYO高蛋白冰淇淋
做出豆香濃郁的「高蛋白奶昔」
一杯有21克蛋白質
營養素足夠、飽足感超高
推薦給愛喝高蛋白奶昔的人
《FITYO 高蛋白奶昔》
材料:
奇亞籽 10g
嫩豆腐 1/2盒
無糖豆漿 50cc
FITYO雙重可可 1/3盒
堅果 10g
做法:
1.奇亞籽、嫩豆腐、無糖豆漿、FITYO雙重可可一起攪打
2.均勻攪打後倒入杯中
3.撒上碎堅果即可食用
FITYO是我常吃的低脂冰淇淋
想吃冰的時候,挖一球就能解我想吃甜點的心
加入咖啡一起喝,或是搭配鬆餅也很不錯
拿來做奶昔或做水果冰都很對味
多變化的口味,也請大家嘗試看看
你有任何吃FITYO的好法子也歡迎你跟我分享
--
想吃低脂低卡冰淇淋請到→https://www.fityo.com/
優惠碼 jessie 可享九折優惠
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慢慢:直覺權威的身體練習》
我一直是個對於身體十分嚴苛的人。維持著激烈的有氧運動,只在早餐或中餐攝取澱粉,晚餐吃少量的青菜或湯水,一個月當中有兩個周六,允許接觸卡路里在250卡之內的糖類。早些年吃外食,甚至會自備瀝油工具,於是一直沒有人願意跟我吃飯。太掃興了,你是變態,朋友這麼說。
殘酷嗎?其實身體習慣了寡淡的苦行僧模式,並不以此為苦,偶爾吃得豐盛,反而覺得負擔。這是青少年時期的我,絕對料想不到的生活方式,那時我的體重逼近70大關,對於吃,隨時隨地充滿了不能等待的熱情,也毫不在意持續攀升的數字。
現在有點忘記了,當初誘發我瘋狂減肥的導火線。應該是某個無心的大眾玩笑,沒有太大惡意,但後來發現笑得最大聲的是自己暗戀的人。這種尷尬的羞恥感,比惡意更加赤裸,我吃了一年的蘋果餐,由此開啟了長達20年的體重拔河。直到現在,理智知道自己已經夠瘦了,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依然是把衣服脫光測量淨重,多個0.幾公斤,那幾天我就只吃流質食物。
接觸人類圖也沒有改變我的飲食習慣太多,即便是中午同學聚在一起吃便當喝咖啡,為了社交我仍然吃喝,心裡盤算卡路里總量,其他時間便不再進食。
上禮拜,人類圖學長Danny向我分享了一個觀點,這也來自他日積月累的觀察,大意是說,就算我們不是每一次都能精準判定內在權威的回應,然而身體可以。留意身體的任何蛛絲馬跡,那可能就是權威留下的訊息。好有趣,讓我好想實驗一下自己的身體。
可是我並不知道該怎麼做,一向十分愛惜和重視身體反應的先生說,「妳對身體又不好啊!它怎麼會給你提示呢?」
嗯,說得也是。看著站在體重計上的自己,其實我也無從分辨,是身體真正接受了精密的飲食控制,每一個細胞都呼喊著I'm loving it;還是精瘦的外在,制約了身體對於食物的根本渴望?
實驗的第一天,我慢慢沿著路上的小食早餐街,想測試一下身體會有什麼感覺。記得中學時期,早餐總是令我特別期待,雖然宿舍的餐食,多半是不溫不涼的豆漿,喝起來還有鍋底的焦糊味,荷包蛋總是煎得太老又支離破碎,草草地夾雜在乾硬的饅頭裡,克難的吃食,卻吃得好滿足。偶爾我們也會趁舍監巡房的空檔,每個人挖一瓢偷渡在書包裡的自由神草莓果醬,直放進嘴巴裡乾吃,交斥著化學香料和人工果膠的氣味,成為青澀求學的唯一點綴。
可是我現在居然不再有感覺,漫晃了一條街,最後買回了熟悉的超商茶葉蛋和103卡的曼特寧咖啡。這是經過計算後,極低熱量的早餐組合,往常我總是邊吃邊興致高昂地回覆e-mail,那時卻突然從身體某處,湧上巨大的頹喪虛無感。可能Monday Blue吧,我不以為意。
好,想,吃,自,由,神,草,莓,果,醬。當我結束第一個con-call,身體這麼說。聲音很小。
這並不是吃甜食的時候,況且,我通常會把握能夠吃甜食的機會,好好物色精美又低卡的選項,幹嘛選擇自由神。頭腦很強悍。
我接著吃完了午餐,舒肥雞胸以及很多青菜。身體又說了,自,由,神,草,莓,果,醬。想,吃。這次聲音大一些。
午餐的時間,如果後面沒有吃重的會議,我一般會翻幾頁《區分的科學》,看著熟悉的封面,覺得自己偽善而假道學,連一瓶草莓果醬,都搞得如此糾結,還當什麼分析師呢。
好,決定了,自由神草莓果醬是吧,附近應該有的買。
在距離半小時路程的量販超市,店員熱絡地推薦我其他正在打折的高級手工果醬,身體不耐煩地打斷了對方,「不用,謝謝,麻煩請給我一支免洗湯匙。」
身體甚至等不及回到公司。打開那罐果醬之後,便以中學生的方式,用塑膠餐具穩穩盛了一大匙,把草莓果醬推入口中。
嗯哼,這的確不是最完美的果醬,卻復甦了身體對於食物的記憶和想望。我感覺身體最底處,有個緊繃的皮閥,啵,一下子被解開了。很好,我知道,實驗可以開始了。
實驗的設定,不只和食物與氣味有關,關鍵的其實是速度,要慢慢。
我放慢了走路的速度,有時會刻意走到陽光下站一站,感受純然的毒辣像紅火蟻啃噬著我的肩膀;我放慢了說話的速度,每一句話間隔10-15秒的等距,讓話語在肚子裡和心坎上多躺一躺;我放慢了吃飯的節奏,切實咬一咬軟的硬的酸甜苦辣。
我的人類圖設計,像個玩笑,權威來自當下的直覺,而57閘門不斷恐懼未來。長久以來鞭策著被動的身體,擔憂著不快點做甚麼的話,接下來會掉下懸崖。我也老是很疑惑,當下是甚麼?在自己的人生時序裡,我最常說的口頭禪,就是「然後呢?」、「來不及了!」
所以,慢慢是實驗,慢慢更是考驗。身體獲得了久違的復興之後,許多難以用文字解釋與形容的感覺,很快地蜂擁而至。
像是,直覺在我身上作用的方式,很接近時空延滯的感覺。如同科幻電影裡那種突然掉進銀河黑洞、或被外星飛碟投射強力光波,周遭空間變得黏稠,身旁人事靜止,連聲音也聽不見,我在裡面是自由的,覺得安全。然而某些電光火石的甚麼,彷彿走在樹下,皮膚接觸到眼睛看不見的蜘蛛絲,於是知道,某些事情不對。我又走回某個member身邊,對她說,剛剛那個做法,我們晚點再看一次。
像是,當會議到一半,final call在我,有次我進入了短暫的失聰,因為極重度耳鳴而產生的那種真空狀態,看得到大家的嘴型,聽不見說的是甚麼。在聽覺被阻絕的時間,眼前有破碎成數以億計的萬花筒走馬燈,我才知道原來頭腦默默地裝取了這麼多,快速拼湊著那些畫面,關鍵的線索竟浮出水面。下意識呼吸一大口氣之後,大家的聲音回來了,我帶著水面下的線索,有時讓事件有了水落石出的泳向。
像是,明明板上釘釘各方都喬好的事情,胃底有懸空的失重感,嘴巴很乾,身體衝出去再確認的時候,果然得到了出人意表的答案。
很多人形容職場多艱,稍不留神就會粉身碎骨。這個初步的實驗,讓我稍稍坐實了對於直覺的輪廓,也顛覆了我過去數十年來信奉的鐵則,快才能致勝,制敵機先。但惟有慢慢,才會發現,真正的危險不在遠方,而在眼前。
咖啡茶葉蛋做法 在 李忠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年第一季,全家獲利、營收、盈餘創新高;但統一反而衰退。
去年有一篇行銷人寫的文章談全家做跨店寄杯是錯的,統一才是對的。【小7或許是對的,全家才應該回頭檢討咖啡寄杯】朋友轉連結給我,一笑置之。
https://www.storm.mg/article/1512572
。。。
當時我是這樣回答的(現在有再稍作潤飾):
全家便利商店的單店年營額是 7-11 的一半不到。(這是2019年當時的資料)
什麼概念?小7可能佔據較多的區域獨佔市場:比方說高鐵沿線車站的便利商店標案,比方說國道高速公路,或是特定道路上/區域裡唯一的便利商店。
.
這是先行者優勢。
.
選點的好壞都會影響平均店年營業額。在選點展店這方面,統一的能力至少是全家的兩倍以上。
.
這真的是先行者優勢,全家只能接受現實。
.
.
但是全家殺APP咖啡寄杯的目的可能是什麼?我認為是搶客源、搶潛在的單。
.
兩年前我們(指的是我和我朋友)都不會走進全家拿咖啡,也不會因此順道帶麵包、茶葉蛋。
.
因此,咖啡寄杯的概念,是帶路雞。重點不是算咖啡本身的毛利,而是算整體的營業額、來客量、均消有沒有提升。
.
再來,寄杯儲值這條帳,一向不是算毛利啊。
.
經濟學裡面都會教到,儲值最大的效益在「預收現金」,你的公司平白無故增加幾億的預收現金,然後平均在未來的兩個月內實現給客戶;假設每個月增加的儲值跟實現的杯數相同,那它的帳戶就是永遠多了幾億的流動現金。
.
這麼多的流動現金多好用!
.
如果持續加大力道,讓更多人預付,讓儲值杯數大於實現杯數,那帳上額外增加的流動現金會持續增加。企業可以運用的籌碼更多,比方說加大對上游的投資、併購、增加非預期的商業模式實驗。
.
最後,要評論全家此舉的價值,應該看過去至今連續幾年的財報有沒有正增長,而不是同年與小7比較。
.
企業的所有行為,都是在跟過去的自己比較,而且是用整體進行比較。整體而言,現在跟過去相較來說有沒有比較好?營業額有沒有提高?毛利有沒有提高?EPS有沒有提高?股價有沒有提高?
.
所以,原文的論述基礎,有根本上的錯誤。
.
.
對全家來說,我認為他們的命題是「如何在 7-11 幾乎壟斷式的壓力下找到長大的空間」。
.
幹這真他媽超難。
.
對全家來說,人家單店營收是兩倍耶!這意味著「人流X平均每單」都大贏全家。假設,平均每單的消費額一致,那 7-11 每間店的平均人流就是全家的兩倍!這個受限於展店選點的現實,全家要突破根本不可能。
.
所以全家才必需繞道,從手機這個入口,用一個APP切入,展開搶人大戰。
.
https://histock.tw/stock/financial.aspx?no=5903&st=4
.
從上面的圖表可以看到,全家每年營業額、毛利、稅後淨利都是逐年提高的。這代表他們的創新策略,可以在 7-11 強大的展店能量下突圍。
.
(以下是今年增加的內容)
.
若拿今年全家2020Q1 與2019Q1同期比較,你會發現營收和毛利都增加!
.
但2020年第一季因為疫情,人們減少外出,到店人流一定是全面大幅下降。因此 便利商店業 顯示巨幅衰退毫不意外,對股東也很好交待(反正大家都很差)。
.
但 全家不減反增,表示之前的零售通路複合電商的轉型策略完全正確。這會給 小7 空前且巨大的壓力。
.
而全家在 2020Q1 的好成績,更顯示出全家用「咖啡寄杯跨店領取」練出來的內功可以發揮的綜合效益有多大。
.
為什麼說這是練內功?以下依問題依我認為的難度列舉:
.
1.克服跨店拆帳問題。
2.培養用戶使用APP習慣。
3.準備串接衍生金融服務:FamiPay支付、零錢包。
4.培養與訓練加盟主及其員工。
5.訓練內部的電商團隊。
。。。
1.克服跨店拆帳問題。
A店買多杯(收費),總部(APP)登記寄杯數量,B店領取(支出)。
登記寄杯的行為,算是預售,會計科目是「預收貨款」屬於負債,在國際會計準則 IFRS 15上,已經被改為「合約負債」,意思是「企業欠客戶咖啡」,只有在交貨後才能認列為收入。
這裡面的三方在會計上的拆帳與認列,我光用想的就頭皮發麻,更不用講APP操作與店面POS機的界面、總部雲端、會計認列的多方同步。
小7一直採用「A店買/A店換」,而且寄杯的憑證是登錄在那張薄薄的銷貨明細上,擺明是不想克服這個複雜的金流,把「欠貨」的責任丟給消費者和加盟主。我個人光是「搞丟明細 + 懶得再回去換」的寄杯明細就不知道平白貢獻幾杯營業額!
.
2.培養用戶使用APP習慣。
便利商店賣的是「#走出門 就能買/付/取」的便利。這個商業模式的利基是建立在「便利/快速的實體消費情境上」。
要把這群「習慣用實體互動的客戶」引導到電商,是極其困難的。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 #用戶訓練。
要讓他的客戶習慣新的流程,需要有強大的誘因之外,還需要有量體極大(或是幾乎是剛需)的消費品項。
誘因當然是大量的折扣;但是折扣會損害毛利,因此必需先聚焦毛利高的單一品項。
咖啡自然是首選。
咖啡對於某些人來說是剛需(比如像我,一天不喝會不開心),銷售的量體大(比如像我,一天至少一杯),成本低毛利高(豆子、紙杯、蓋子、咖啡機稼動率越高攤提越低)。
因此從「買大量咖啡」開炲,訓練用戶習慣開APP、習慣用APP預購、習慣開APP兌換,最後達成「提高APP的開啟頻率、拉長APP的開啟時間(找預售商品)」的預期目標。
一個企業讓一個新的APP長期佔據消費者的時間和開啟率,是極困難、也需要時間的門檻。
更不消說,2016年迄今,全家的會員數量已經到達1300萬之譜,人口覆蓋率已經超過 50%。再加上使用習慣的培養,這是非常驚人的成績。
.
3.準備串接衍生金融服務:FamiPay支付、零錢包
電商,真正的金礦在「金流」。FamiPay比較好理解,我想談專注談「零錢包」。
馬雲光是用支付寶的「餘額」就搞了個新的消費者投資理財工具「餘額寶」。原因是消費者透過支付寶的儲值與消費,讓支付寶帳上的「餘額」總值一直是數億人民幣。
以台灣來說,一個會員在全家有10元的餘額,若1300萬會員打對折以700萬帳號計算,就有7000萬元的零錢放在全家!
想像一下,這麼大量的帳上現金(都算是合約負債)、和養成習慣的消費模式,會創造多大的金流?這麼龐大的金流,就像是你創造了一條大河流,光是水流過去的力量就足以發電。
以我個人為例,我每買30杯大美式,一方面為全家固定一個月提供1000元現金;二方面,我帶著杯子兌換的退款3元,儲存在全家零錢包,又再次成為全家的預收貨款,可以透過跨店消費再次促進店家提貨率之外,這些零錢也再次加入全家的金錢之河。
而習慣了APP,習慣了「線上+線下混合消費」的消費者越多,才能啟動這條金錢之河,綜效越大。
.
4.培養與訓練加盟主及其員工。
數位轉型最麻煩的問題是「企業習慣與員工慣性」。
轉型最需要的是 #有感,最具體的做法是縮短「行為改變」與「實現成就」的週期。最好是我一改,今天的營業額就提高了,我就有成就感,明天就能繼續改。
這樣櫃台的員工有信心,加盟主就有信心,才會願意繼續加強改變,後面更多的APP銷售才推得動。金錢之河就會越大、越寬。
.
5.訓練內部的O2O電商團隊。
APP只是工具,重點是用APP做什麼。
全家的APP,除了上述功能,還負責行銷活動,要有文案、圖片設計;還要規劃O2O(app到店面)的促銷活動;整合店面的POS界面、與總部的ERP;要實現即時的全島店面與全APP的金流與銷貨管理…
這些都是極其複雜、成本極高、要每天優化服務流程的硬功夫!!!要蹲馬步、下苦功、花大錢!!!
我拿 iRent 為作為比較。
iRent 是和泰下的漂亮的棋,作為拒絕買車族,我是他們重度用戶。
#但我現在超期待有第二家出來,#用更好的服務把_iRent_幹掉!
和泰到現在還是不肯花大錢強化他們的電商團隊。
頻繁的伺服器故障、車機連線故障、緩慢的連線反應時間、雞肋醜陋的APP介面、低落的APP更新頻率、連不同手機的版本都沒有照顧好……,再再顯示和泰還是沒有意識到 iRent 應該是一間科技公司,完全還是一間「汽車生產商」的傳統思維 。
。。。
相較於 和泰的數位弱智、統一的數位顢憨,全家在數位轉型的投入和努力,力搏大哥的拼勁就顯得非常可貴。
。。。
6/26 後記
有網友補充全家拿到台鐵標案,以此說明全家並非全無選點展店優勢。但我認為這樣讀訊息太片面,我補充新聞消息如下:
2019年6月,全家便利商店發布重大消息,表示已拿下台鐵局開出的標案,從統一超商(7-ELEVEN)手上搶下25個車站、共32個據點的超商經營權。這也是2003年台鐵局釋出商業空間招標以來,首次更換廠商。
#小7佔據台鐵32個超商經營權長達16年
以台鐵這種僵化的組織,他們的標案通常是發給Credit最好的投標廠商,以確保不會出問題被噹。所以當然只會給小7。
但2019年會有所改變,肯定是全家的實力在台鐵來說已經可以跟 7-11 一拼高下。拿下台鐵這是全家長期努力拼搏厚植實力的成果,絕不會只是權利金比較高或是回饋項目寫比較多就能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