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和洋折衷建築台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和洋折衷建築台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和洋折衷建築台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和洋折衷建築台灣產品中有3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中大正年間最華麗的戲院建築—樂舞台 樂舞台是當時台中唯一閩和洋融合的戲院建築,有別於官營的戲院,不僅是傳統日式建築,又上演以日本戲劇為主,樂舞台提供了當時台灣人娛樂而經營的戲院。 辰野風格的建築本體及兩旁連有附屬物,增加了娛樂空間的使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正立面的山牆,閩洋折衷式樣,更以隸書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和風老屋旅行散策:尋訪日式建築,走入老台灣的時代記憶、懷舊聚落、生活情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江明麗 內容簡介: 探訪台灣在地日式老建築,時空背景回溯百年前, 一磚一瓦,一片牆一根柱,都有歷史和典故…… 上個世紀,小小的台灣島在日本殖民下, 一座座日式屋舍、鐵道車站...

和洋折衷建築台灣 在 shushu自由研究所|日本旅遊・美食・路上風景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2:26:07

▪️Pavilion Tokyo 2021 —石上純也 —木陰雲 ⁡ 千代田區九段下,有一座事業家山口萬吉的宅邸,於昭和2年落成。在和洋折衷的宅邸庭園,今夏由歷經妹島和世事務所的石上純也打造新的遮蔭。 ⁡ 運用「燒杉」技術將杉木表面炭化,因應庭園中的樹木量身訂做造型的遮蔭完成了。陽光穿透杉木中落下,...

和洋折衷建築台灣 在 見域Citilens | 新竹漫遊?在地內容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33:37

#見域豆知識|香山火車站🚂 日治初期,日本政府為戰略需要積極著手鐵路建設,每天投入120名勞動力,新竹到中港(竹南)段路線與第一代香山臨時車站便在1902年完工落成。當時火車站多為簡陋的土造建築,僅供作戰運輸使用。 因台灣氣候炎熱、潮濕多雨,日本柳杉無法抵擋白蟻的侵蝕,日本技師以阿里山檜木為...

  • 和洋折衷建築台灣 在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0 22:08:15
    有 139 人按讚

    台中大正年間最華麗的戲院建築—樂舞台

    樂舞台是當時台中唯一閩和洋融合的戲院建築,有別於官營的戲院,不僅是傳統日式建築,又上演以日本戲劇為主,樂舞台提供了當時台灣人娛樂而經營的戲院。

    辰野風格的建築本體及兩旁連有附屬物,增加了娛樂空間的使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正立面的山牆,閩洋折衷式樣,更以隸書作為門額,兩旁綴以花草紋陪襯中間的勳章式,二樓還有四幅對聯以樂舞台藏頭。1919年興建成立,到了1994年卻因不合公共安全法規,最後被強制拆除。
     
    #事件預告
    接下來將有一系列劇場相關活動,追蹤按讚不錯過。敬請期待
    .
    . 
    每回告訴你一則在地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改變了台中
    ——台中物語Taichustory
    追蹤IG: instagram.com/taichustory
    城市體驗×轉譯設計

  • 和洋折衷建築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0 21:00:44
    有 601 人按讚

    最美法院建築|台南司法博物館
    我初次見到台南司法博物館時,因其典雅的歐式外觀,本以為它是類似新竹美術館的藝文場館。沒想到後來查了資料後,才知道它是原台南地方法院、現在的司法博物館,與總統府、國立臺灣博物館並列為日治時期台灣的三大經典建築。當年轟動一時的抗日運動西來庵事件,正是在此審理。


    司法博物館現址為明鄭時期的馬兵營遺址、晚清史學家連雅堂故居一帶。由當時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設計,落成於1912年(大正元年)。在之後的歲月中,因空間逐漸不夠使用,在2001年,台南地院遷至安平區的新院舍。現址則展開長達十幾年的修復,直到2016年11月才作為司法博物館對外開放。


    整個司法博物館建築屬於巴洛克風格。為顯政府與司法威儀,整體建築莊嚴典雅外,在建築細節上,也有許多政治意涵,像是用繁簡不同做出官民之分的呈現。如東側的主入口,當年為法院人員進出之用,因此其條柱為裝飾繁複的愛奧尼克式,門罩下也有勳章飾。西側的次入口,則主要為洽公與開庭的民眾使用,裝飾上就大為簡化。


    司法博物館的導覽動線是單純的O型動線。從大門開始,依序經過門廳、奉安所、拘留室、防空洞、法庭、庫房、辦公室等處,最終又回到門廳。除了展示各個空間過去的用途,以及其建築結構外,也設有許多資訊版,解說台灣司法的演進史。內容相當豐富,若要仔細看,可花去半天的時間。


    因此雖然司法博物館規模不算大,但是可看、可發掘之處相當的多,很建議參加免費的導覽一訪。


    ▌同場加映:司法院


    2020年11月底時,台北舉辦了第一次的Open House。這個在歐洲行之有年的活動,旨在打開平常不對外開放機構之大門,讓普羅大眾也能一窺其中之美。當時在許多開放的機構中,我選擇的是司法院。


    司法院所在司法大廈建成於1934年,是日治時高等法院等機構之所在,是全台最高司法機關,下轄台北、台中,及前段所述的台南地方法院。樣式為日治後期的和洋折衷式,而非早期如司法博物館的全歐式建築。原建物本來只有三層,1977年才加蓋了第四層。


    開放當天雖有人數管制,院內依然人滿為患,不太能好好拍攝。但或多或少還是能感受到其建築之美,希望下次Open House,再提早來司法大廈好好拍攝。


    更多我的攝影作品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 和洋折衷建築台灣 在 微笑台灣319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21 18:30:35
    有 1,022 人按讚

    【微笑台灣 ✕ #開放博物館 合作策展】#全台老車站的前世今生

    ▌猜:這個日英混合風的車站是?

    ▌提示:日治時期的該車站,車站南北向可見醒目的日式唐破風,細部採用英式風格的木框架建築,顯示站體西式的營建手法,是臺灣建築史上具代表性的 #和洋折衷式建築。如今該地已建立新站,在附近的軌道願景館中,可看到舊站1:5比例的木造模型。

    👉你猜對了嗎?答案是:https://bit.ly/3fxiFjz

    📷你也有車站老照片?馬上投稿:https://bit.ly/3ui1Y1F


    照片典藏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數位物件典藏者: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CC BY-NC 3.0 TW)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Academia Sinica Center for Digital Cultures

    #打開368鄉鎮 #微笑台灣20週年

  • 和洋折衷建築台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2-11 18:16:25

    本集主題:「和風老屋旅行散策:尋訪日式建築,走入老台灣的時代記憶、懷舊聚落、生活情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江明麗
       
    內容簡介:
    探訪台灣在地日式老建築,時空背景回溯百年前,
    一磚一瓦,一片牆一根柱,都有歷史和典故……
      
    上個世紀,小小的台灣島在日本殖民下,
    一座座日式屋舍、鐵道車站、糖廠、神社,如雨後春筍般,遍地生根。
    金瓜石採礦風華,留下許多日式老宅和礦業文物;
    嘉義林場帶動木業興盛,築起可觀的日式民居;
    日本子民大量移居花蓮豐田,移民村藏有東洋生活樣貌,
    甚至,因製菸業而築起鳳林一帶綠意環繞的菸樓聚落;
    加上一條縱貫線鐵道開通,串起全台北中南七大經典日式風格車站……
    這種種,成就了今日島嶼上、街巷間一簇簇溫婉細緻的建築風情。
      
    ◎28幢和風老屋──承載時代記憶與人文土地的故事
      台灣這片土地,歷經1895~1945日本殖民五十年,從鐵道車站、州廳官舍、醫療院所,到糖廠、酒廠、菸廠、林場、茶廠,甚至連監獄、穀倉、碾米廠都有東洋氣息,處處可見日式建築的蹤影。
      
      歷經時代演變,老屋修復或翻新,如今成了旅人懷舊尋幽的去處。本書精選全台28個日式特色建築,包含純日式屋舍,以及融入西方巴洛克、文藝復興建築語彙的和洋折衷式樣。
      
      走進一幢幢日式老房子,看日治時期小販市場的景況、百年製茶廠的歷史珍寶;教職員的宿舍裡,重現教育家昔時的生活情境;走進日治時期監獄,一窺木造、磚造、鬼瓦融合,並開有「貓道」的監獄建築文化;紅磚搭配灰白泥牆裝飾的洋樓官邸,不分古今,持續散發古典與優雅氣息;旗山車站八角形尖塔散發的哥德風情,教人目光一亮;到碾米廠去看三層樓高的木造碾米機,在老建築裡來一趟稻米文化旅行……
      
      建築是城市的風景,老建築更有著訴說不盡的故事。循著時光線索,在洋溢和風的屋宇中,一邊欣賞匠人的巧思,了解建築技法和美學價值,一邊聽舊時代的故事,還可學習茶道、劍道,穿上和服飲茶、賞日式庭園,了解日治時期礦業、林業、製糖、菸草產業的興衰景況,重溫百年前的生活情境。
      
    ◎16項必賞日式建築元素──看熱鬧也懂門道
      欣賞日式老屋之美,認識東洋建築名詞是入門的功課。本書精選16項必賞日式建築元素,帶你認識懸魚、鳥居、破風、鬼瓦各有何作用?屋頂、門廊、天井、雨淋板藏著哪些建築意涵?從而了解日式老屋經典的造型式樣、建材工法、裝飾擺設及生活空間運用等,見識早年的生活智慧,來一趟知性與感性兼具的旅行。
      
    ◎10個老屋特輯──散步懷舊街廓,新與舊演繹風華
      一座日式建築,就是一個時代與土地的故事,串起豐厚的人文地貌。本書延伸10個老屋特輯,以「老屋改建新風貌,走入空間活用」的概念,帶你穿街走巷,在日式氛圍濃厚的屋舍、街廓間,來一趟和風小旅行。台灣從北到南皆有日式建築遺蹟可賞:
      
    ✽保有日治時期蓬勃商業街廓風貌的迪化街──早年台北城繁華的縮影,從南北貨、中藥材鋪,乃至轉型經營的藝文空間或餐館,融合新舊建築之美。

    ✽有背山環水地理優勢的大溪──日治時期陸續興建公會堂、武德殿與四連棟警察宿舍,百年來,老屋老樹相依相襯,保有濃厚的舊城風光。
      
    ✽自成一股文風的雲林斗六、虎尾街市──早年因虎尾糖廠設立,帶動運輸鐵道興建,讓雙城同時沾光,留下官邸、郡役所及日式宿舍群遺蹟,如今文創小店進駐,翻轉新意,飄揚著書香與咖啡香。
      
    ✽水陸運輸發達的哈瑪星──日治時期高雄港邊通往魚市場的一條鐵道,早年企業會社與行政機構紛紛進駐,日式傳統屋宇、和洋折衷樓房、老車站、日式茶亭與文史工作站,都是古蹟散步的亮點。
      
      喜歡老舊事物的你,跟著這本書在島嶼上遊逛,悠閒尋訪日式老屋串起的街巷風情與人文故事。這些舊時代建築歷經整修或重建,改以咖啡館、民宿、食堂、書店、茶樓、文創空間面貌展現,洋溢嶄新的東洋風情,持續在島嶼上熠熠發光閃亮。
      
    作者簡介:江明麗
      曾任職於多家旅遊媒體記者,因職務跑遍世界,包括日本、荷蘭、德國、泰國、美加、中國、俄羅斯、埃及等,其中以中國、日本最為密集,目前專攻台灣旅遊、美食之報導。個人著作有《量身訂作住民宿》、《百年好店》、《嚴選正港台灣味小吃南部篇、東部篇》、《宜蘭美好小旅行》、《花蓮美好小旅行》、《嘉義美好小旅行》、《高雄美好小旅行》、《苗栗美好小旅行》等超過10本著作,現為自由撰稿者及HERE雜誌固定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