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和成欣業董事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和成欣業董事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和成欣業董事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和成欣業董事長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047的網紅絲人空間(李絲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Cooking Studio】2017.10.20《蔬食好料理2-饗瘦健康、樂齡美食你能做》誠品台北信義店 直播文字記錄 本場活動摘要: 1用很簡短的話來說明蔬食好料理的第1集跟第2集不同之處 2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老師家的調味不一定合每一個人的胃口,所以~~~」 3煮菜最重要的就是要用什麼去...

  • 和成欣業董事長 在 絲人空間(李絲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11-29 16:39:54
    有 27 人按讚

    【Cooking Studio】2017.10.20《蔬食好料理2-饗瘦健康、樂齡美食你能做》誠品台北信義店 直播文字記錄

    本場活動摘要:
    1用很簡短的話來說明蔬食好料理的第1集跟第2集不同之處
    2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老師家的調味不一定合每一個人的胃口,所以~~~」
    3煮菜最重要的就是要用什麼去試?
    4甜點上,藜麥與水的比例
    5蒟蒻如何去除鹼味?
    6內文有細節小技巧,學到賺到,不可不看

    活動:《蔬食好料理-饗瘦健康、樂齡美食你能做》
    示範/ 吳黎華 (Annie Wu) (素食料理名師、本書作者)
    ►活動時間│10/20 (五) 3:30pm-5:00pm
    ►活動地點│ 誠品信義書店 Cooking Studio
    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3樓 (02)8789-3388#3305
    ►示範料理│泰式蔬菜湯麵、杏鮑菇一串心、紅豆蒟蒻藜麥甜品
    ►入場方式│ 誠品信義書店 歡迎免費報名,活動當天10:00起,至信義書店3樓服務台登記。額滿為止。
    ►進場時間│15:00唱名進場,如無座位一樣可參加!
    ►直播位置15:30│ 絲人空間(李絲絲)
    熱愛推廣素食料理的她,為了照顧家人健康,投入素食烹調研究近20年。
    自2010年開始在《 大家健康雜誌》「 蔬食好料理」單元,擔任食譜設計示範老師。2015年3月創作第一本《蔬食好料理》食譜書廣受好評。這次她帶來最新的創作《蔬食好料理2》,教大家天然蔬食也能吃出異國風,熟齡飲食可以兼顧美味,還有運用最流行的養生食材,讓藜麥方便料理入菜。這次書籍分享會,將有驚喜的創意登場!
    ★ 凡於10/20(五)當天購買《蔬食好料理2》一書,憑發票及書可現場參與抽獎。最流行的食材三色藜麥500g一罐,共 8個名額等好禮,邀您一同參與!

    我是今天的主持人絲絲!前2天回來臺灣因為溫差過大,著涼了,聲音不太好聽,請大家多多的包涵。

    要為大家鄭重的介紹蔬食好料理第2集,作者是誰?(吳黎華老師)身為粉絲,這樣稀稀落落的聲音是不整齊的,請再一次的告訴作者,我們要為她而來對不對,請問作者是誰?(((吳黎華老師)))

    2年前的10月19日,蔬食好料理的第1集就是在這裡舉辦新書發表會,整整2年半,當然也要安排在誠品信義店做首場發表會。在介紹作者之前,我想問大家,對於素食的觀念是什麼?例如說是因為宗教、因為健康…

    Q:請問在座讀者為什麼吃素?
    A:慈悲不殺生,環保素、健康素。

    Q:現在的人不太因為宗教而吃素了,素食與蔬食有什麼不同呢?
    A:因為素食不一定是蔬菜水果,多有豆類、加工製品等;而蔬食是以原形食物,當季、當令、新鮮盛產的蔬果。

    絲絲:
    在2年前有個颱風來攪局,大家還記得嗎?原本預定的新書發表會延期了,延到去年的10月。那天,黎華老師準備70人份的料理,已經煮好了,怎麼辦呢?她包了一個世界無敵超級大便當給我吃,讓我一次吃到20人份的便當份量,其他50人份怎麼辦呢?當然是留在家裡慢慢吃,黎華老師親自送到書店來給我,我當然一定要收下這份滿滿的心意,太好吃了,還記得有素肉燥飯,很好吃!

    2年後,很榮幸的有機會再幫黎華老師的《蔬食好料理2》主持新書發表,這本比較特別的地方,這本書有個主題,你怎麼利用很多很多養生健康的食材,例如最近很火紅的藜麥來做菜;再來就是臺灣的老齡化逐年升高,也是未來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大齡者可以選用什麼樣的食材,都在這本書裡頭;以及,大家也常為了減肥瘦不下來而煩惱,不用擔心!黎華老師用蔬食好料理來幫助你享瘦,獲得健康。

    黎華老師推廣蔬食已經超過有20年了,為了親愛的家人創造了很多非常好吃又好看的蔬食料理,由董事基金會所出版的 「大家健康雜誌」7~8年來長期連載,每個月出一道很棒的蔬食料理,在這當中,集結中好多很棒的食材,才有這本書的出版。
    說到董氏基金會,大家對它的第一印象是?(禁煙)其實推展的不僅是煙害,對於身心靈健康的推廣都非常的不遺餘力。董氏基金會到目前為止已經33年了,1984年創立,董事長是謝孟雄先生,我對謝先生印象很深,因為他是前副總統謝東閔的兒子,同時也是實踐大學的校長。我是誠品實踐大學店的第一任店長,因為我是開那家店的,感受特別深刻。

    「蔬食好料理」是董氏基金會、大家健康雜誌的第一本食譜,全體同仁對這本書相當的重視。現在讓我們用最熱情的掌聲歡迎今天的作者-吳黎華老師。

    誠品書店的觀眾大家好,2年後再一次站在這邊非常高興。(絲絲:今天還是有下雨耶XD)對呀,只要不颱風~

    其實為了這場活動,我們做了很多的討論,包含大家健康的主編-楊育浩、企劃潔妞以及黎華老師一直討論,好期待今天,請問老師:2年前、2年後的心情怎麼樣?黎華老師:還是很開心,希望可以把料理跟大家分享。

    Q:如果用很簡短的話來說明蔬食好料理的第1集跟第2集,這2本書有什麼不同,要怎麼來解釋呢?
    A:第1本書是一個入門,裡面有一些小技巧;第2本書我覺得有一點點提升,書裡也有曾經上過的年菜,希望大家可以把它當成是一本工具書。如果你還沒有第1本,趁今天一起買回家。

    絲絲:
    要介紹一位特別來賓,2年前也有來到現場。今天贊助廠商有看到HCG和成,和成是賣什麼的呀?(((馬桶)))衛浴設備,大家從小用到大,為什麼是和成來贊助和成生物能手環呢?成功女人的背後,有一位溫柔的男人,他是黎華老師的先生,HCG 和成欣業陳總經理。

    Q:請問老師全家為什麼都吃蔬食?
    A:全家都吃素,家裡不開葷,超過15年吃蔬食。
    當初是因為我婆婆吃素食,吃得像古早人在說的媳婦兒(台語發音),跟家人商量不要讓阿嬤吃得這麼辛苦、有壓力,盡可能的跟阿嬤一樣吃素食,以漸進式的方式吃蔬食,慢慢的也習慣,也不會硬性規定孩子外出的飲食,一切方便為主。

    Q:請問陳大哥,2年前2年後當特別來賓的心情是怎麼樣?因為黎華老師有說您以前是肉食為主,後來吃素,在心境上有什麼轉變?
    A:謝謝主持人絲絲小姐。

    針對第1個問題,2年前站在這裡、2年後站在這裡,我還是我XD沒有長高也沒有變瘦XDD但是大家眼睛如果亮麗一點的話,會發覺我的氣色不錯。為什麼我氣色不錯呢?吃我們家吳老師的蔬食,長期吃下來,事實上我每年做定期的健康檢查,第1年是紅字(超標很多)、第2年超標一些,從第三年開始轉為藍字(表示數值是正常的),再隔一年仍是藍字,我跟醫生講機器可能壞掉XD

    這表示,我們在吃的方面,如絲絲小姐剛才所說,吃當令的水果、蔬菜,這樣子可能對我們身體會有很大的一個幫助,在這裡也跟親愛的讀友們大力的推薦:「這本書不錯!可以買!」(台語發音) XDD

    第2個問題,2年前遇到一個大颱風、2年後毛毛細雨,都是水,遇水則發。相信這本書,不要丟在水裡就好,拿在手上一直看的話,會愈看愈喜歡,在我們家,吳老師是大廚,我是二廚(台語說是水腳仔)也很會做菜,在老師面前我不敢,只能說得一口好菜XD

    在這裡祝各位,多吃一點蔬食,對你的健康絕對是有幫助的。謝謝大家!

    絲絲:來介紹這本書精彩、豐富的內容。今天示範料理分別有「泰式蔬菜湯麵、杏鮑菇一串心、紅豆蒟蒻藜麥甜品」。杏鮑菇一串心非常特別,也沒有人做過,是老師的創作,待會兒請剛剛確認的6位朋友上台學習怎麼把杏鮑菇一串心。

    Chapter1 3道讓你煮出興趣的創意美食!

    黎華老師:
    一般在蔬食料理很少看見泰式,今天做一個簡單的泰式酸麵;另外就是藜麥,一般都應用在飯的料理,但我們把它做成甜點,待會兒最後吃到甜點就會覺得很幸福。

    Chapter2 藜麥入食

    Q:書裡有介紹到藜麥這個食材,請問老師為什麼會用藜麥來入菜?
    A:不久之前很多藜麥都是進口的,現在是世界非常風行的一個健康食品,以前都是主食為主,現在大家講究養生,因此想把這個介紹給大家,在書裡前幾頁是一系列的做成沙拉、飯、甜點,所以大家在可以在書上找到,做一個好食物的推廣。

    絲絲:
    一般對於藜麥、紅藜也好,都是煮在飯裡或是配沙拉,其他就不會做了,大家不用擔心,在書裡有介紹怎麼使用藜麥來料理,幫助你如何下手。

    Chapter3 日韓風饗宴

    蔬食也可以入到日式、韓式,一般對於蔬食、素食,腦筋會有點轉不過來,被挷住了,聽到蔬食、素食,沒有肉類,會覺得好像沒有辦法做出其他的菜,其實可以用日式、韓式的方式來呈現給大家。大家就可以有一個,看到一個東西就會產生其他的聯想,自己也可以開發新菜色。

    絲絲:
    像韓式拌飯的重點就是肉片,如何取代肉片?這次是用豆包,切細細的去炒,看起來像蛋,所以你會做這個東西就能煮出像蛋炒飯之類的,它會很香,而且豆類有營養價值。

    Chapter4 樂齡料理

    Q:中高齡的大齡人士該怎麼樣選擇,有什麼建議嗎?
    A:書中有一章節是樂齡料理,因為我婆婆也90多歲了,我們也漸漸有年紀,上了年紀的人,吃的東西一般人可能覺得比較糊狀,會覺得不是那麼好吃,我們把它做一個比較細切、薄切然後比較柔軟的,吃起來會覺得跟年輕人在吃的料理品質是一樣的。所以並不是說要煮得爛爛的、軟軟的、糊糊的,其實不一定。

    Chapter5 涼拌輕食

    Q:適合做蔬食料理的涼拌,會選擇用那一些蔬菜?
    A:一般的蔬菜都可以,我們會盡量把它做簡單一點,輕食嘛,也不需要太多的調味料或者太複雜的東西。

    Chapter6 噴香辣味

    Q:吃蔬食一定是淡而無味,不鹹不甜嗎?大家有看到連五更腸旺都出來了,五更腸旺裡面有鴨血、大腸,要怎麼做出這樣的口感呢?
    A:豬血糕是用糯米、海苔去做成智慧糕,味道一模一樣;大腸就是用麵腸,切斷以後去反轉,就會像是大腸。如果燒成年菜,也許可以。

    「菜寶餘干」很有趣,是用蒟蒻絲川燙後切成小段,用油去煎會縮成像小魚干。誰說蔬食、素食不能做出香辣口感,當然可以。

    Chapter7繽紛鮮蔬

    利用蔬食非常繽紛的顏色做成繽紛鮮蔬。這個章節的重點是:
    你們看到很多的蔬菜,其實在菜市場都有,只是你未曾想過把食材這樣子煮,這2本書呈現的菜,在你家附近的菜市場都可以買到食材,不用特別到名貴的地方去找。

    Chapter8暖心湯品

    冬天要來臨了!天氣已經轉為涼爽,當然有設計暖心湯品的章節,特別要介紹「碧綠白玉親子羹」。

    綠色的是-地瓜葉;白玉就是豆腐。

    Q:老師怎麼會想到用地瓜葉呢?
    A:我婆婆非常的養生,93歲了,每一天都要吃地瓜葉,因為每天早上就是水煮的方式,但年紀大,牙口不好,梗的部分要挑掉,梗拿掉不是很可惜嗎?有一天我就想到,乾脆就把它打成汁,研究如何讓地瓜葉呈現出來-如何又好看又漂亮又好吃。稍微燙水,再用果汁機去打,再倒入鍋子熱一下就好。

    其實書裡還有加檸檬汁、加鳳梨,打成果汁非常好喝。在名貴的餐廳是一道高檔的飲料。

    第一道示範料理「泰式酸辣蔬菜湯麵」

    要介紹一下食材。
    用新鮮的香茅,好朋友自己種的,回去就剪短後挷起來,大家有聞到香茅的香味嗎?因為泰式有很重要的元素是香茅,挷好放鍋裡煮才不會散的都是料,煮出來的湯會是琥珀色。
    今天用的蔬菜非常簡單,就用高麗菜、紅蘿蔔、加一點杏鮑菇(最後放)、木耳。

    如果買不到香茅,可以用「檸檬香草」,用量要多一點,因為味道沒有像新鮮的香茅味道這麼濃郁。泰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泰式檸檬葉。這道泰式料理的酸味來自於檸檬。臺灣現在很容易買得到「泰式的醬料」。

    因為時間的關係,怕大家餓太久,預先先煮一半的步驟,現在開始加調味。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老師家的調味不一定合每一個人的胃口,每一個人學完了回去做成你家要吃的口味。」

    不管待會兒做的調味料是那一種,你就做適合你們家的,比例不一定要一模一樣。

    順序大概是:你先燒香茅湯燒完之後,可以放高麗菜、紅蘿蔔,木耳、菇可以後一點再下,如果你可以用熟麵(今天用烏龍熟麵),就不用這麼麻煩,比較快。起鍋前加烏醋,提香,完成!

    Q:麵條的選擇,如果用一般菜市場的麵、曬乾的麵?
    A:什麼麵條都可以,只要煮成熟麵就行。

    在這邊有個重點:「因為泰式是辣跟酸,所以要加一點糖,才不會覺得酸、嗆。」

    *醬料的拿取,每次都要使用乾淨的湯匙,不要把入鍋攪拌的湯匙再挖醬料喔。

    *用新鮮的檸檬汁,香味足。醋的話味道比較嗆。

    *煮菜最重要的就是要用你的嘴巴去試,用眼睛看是不夠的。一定要試吃,試到你喜歡的味道。

    香茅的頭可以剪下來丟調理機打成汁,變成香茅醬。

    Q:剛剛有人問我一定要用這麼大的杏鮑菇嗎?
    A:因為下一道料理會用到杏鮑菇,因此準備大朵杏鮑菇。待會截取下來的部分不要丟掉,可以煮在剛剛這道麵料理。

    第二道 「杏鮑菇一串心」
    選厚厚胖胖、大一點、直一點的杏鮑菇,杏鮑菇切的薄薄然後川燙。準備一把夠利的刀子,因為菇是圓的,先切掉小小一層變成一個平面可以支撐(如影片59:35)。只要是圓的食材都可以這麼做。我會切得很薄,0.2公分左右。口感就像肉一樣。

    很簡單,起一鍋熱水,滾了下鍋川燙,因為杏鮮菇很新鮮、乾淨,川燙後的水可以留著備用當高湯,燙一分鐘,燙軟即可撈起。

    *在家裡可以練習,宴客時客人會對你的廚藝驚嘆、加分。

    絲絲:
    杏鮑菇在蔬食、素食料理中應用非常廣泛,幾乎可以說是素食裡面的肉,口感很厚實就像在吃肉一樣,很特別,老師用串成一串這樣的手法是第一次見識到。

    這也是大家健康雜誌介紹給讀者,深受讀者喜愛的一道料理。

    黎華老師:
    歐式香料-巴西利,這種香料很多人在餐廳看到都不會吃它,像日本料理也很常見,巴西利的鈣質比國內一般多出6倍。如果去餐廳會把這個帶回來,你可以做成類似香椿醬,把它切細細的或者用乾淨的紙包起來吸附水分後放冰箱就可以使用。

    絲絲:
    一般你們會去吃它嗎?大部分都拿來當盤飾(黎華老師:對,因為有比較嗆的味道),但老師剛剛說了,這是好東西喔,千萬不要浪費。這道菜擺盤好端出來很漂亮,更適合在宴客時上桌。

    擺盤當中有個很重要的蜜棗(大紅棗),買回來洗乾淨後用刀子劃開,加冰糖用電鍋蒸熟,熟了之後會變成圓圓胖胖的,很好看,學起來後不論做什麼料理都很方便。

    【!!!!!! 一定要看影片49:30 !!!!!!!!!】
    杏鮑菇燙過以後變柔軟了,怎麼串?用牙籤,在書裡有很清楚的說明。

    用牙籤插在最上方開始,右手轉,食材(左手)不動,輕輕的轉,像是沙嗲串那樣方式,最後再調整一下位置就完成。為上台的6位朋友鼓掌!太厲害了!

    開始來做調味料:
    薑,把薑切細後成薑茉調香油、油醋醬(黑醋、白醋);如果有人想吃日式的就調哇沙米;有人想要變成麻辣醬也行。口味就調到家裡喜歡吃的味道即可。食物擺盤後,把醬汁放旁邊,要吃的時候再沾就好。

    待會試吃的時候就會深刻的感覺與平常吃的口感非常不一樣。

    大家看一下紅棗這麼飽滿,因為我做了非常多次,才有機會在這邊跟大家分享這個方法;剛剛提到的巴西利可以改換成小黃瓜,切片的小黃瓜用鹽殺青,熱水燙一下就好。

    吃的東西不要冷凍,因為纖維質太厚了,一次就弄一、二天的量,用保鮮盒密封冷藏就好。

    絲絲:
    大家可以把這道菜變成年菜喔!這道菜的食材很好取得也便宜,做好的成品有上千元的價值,呈現出來的效果很高,所以回家一定要如法泡製!

    第三道 甜點「紅豆蒟蒻藜麥甜品」
    藜麥很輕,跟米一起洗的話會浮在水面流失。
    如何清洗呢?準備一個很密的小濾網,把藜麥放一些進去,用小湯匙在沖水時輕輕的撥,洗好之後,倒到器皿,與水的比例是1:1拿到電鍋煮。

    我的建議是一開始不要煮太爛,太爛就救不回來了XD

    1:1的比例下,若覺得米還不太軟再加適量的水去補救。煮好的藜麥會稍稍的膨脹。

    可以一次煮很多,放涼後冷藏,或是小包裝到冷凍也行。飯煮好的時候可以加一些進去再蒸一下,就不用每次為了處理這個食材而不方便,所以像剛剛的紅棗就會一次處理起來,需要用的時候很方便。家裡有長輩,這也可以去煮成稀飯,都可以。

    今天準備的是紅豆,因為沒辦法拿一大鍋的紅豆湯,就煮成稠狀的紅豆,帶了蜂蜜等一下幫大家加一點點的糖,。紅豆煮好之後才加糖,這樣才會熟透。煮好後,不論再煮什麼蓮子湯、紅棗湯都可以加。

    *所有的豆類在煮的過程都不要先加糖。

    今天用很特殊的東西-蒟蒻小卷。
    蒟蒻有一個鹼的味道,買回來洗乾淨後,燒一鍋熱水,加適量白醋川燙,滾了後再以乾淨的水洗乾淨,去除鹼味。如果是直接涼拌的料理,就必須用冷開水來清洗。一定要洗,曾經有位學生說:老師,它不是鹼味,變成醋味了。

    任何的蒟蒻都是這麼處理的,請記得。蒟蒻不能放冷凍,因為纖維質高,若放冷凍之後變成菜瓜布可以拿來洗臉 XD

    *一定會有疑問,要加多少白醋呢?適量就好。
    *川燙過的醋水可以拿來洗東西,有潔白的作用。
    撈起來後用可以喝的水洗,把水濾掉,大概二次就好了。

    像蒟蒻是一絲絲的,可以切點黃瓜絲搭配,就是一道涼菜。

    【做菜沒有這麼難,重點只是不會處理食材而已。】
    絲絲:
    一般人覺得做蔬菜很難、又覺得不好吃,黎華老師就是要教大家如何把素菜變好吃。這道甜點是我第一次看到,很創新的料理技法。

    黎華老師:
    如果單純是藜麥當甜點時,可以在熱熱的時候拌一點糖,不要整鍋去拌喔,需要的時候再處理。

    其實食材也可以變換,放一點蓮子,白色的很漂亮,也可以紅色的紅棗,都好看好吃。把蒟蒻加入紅豆泥、藜麥,淋上一點糖水,這樣就是一道很棒的甜點,不用吃太多,而且甜而不膩。

    因為蒟蒻是很健康的食材,而且把所有食材煮軟了,蠻適合老人家。或者用塊的蒟蒻切成丁,也很棒。煮紅豆的時候可以加一點點鹽,甜而不膩。

    絲絲:
    這三種食材,從沒想過把它組合在一起,視覺效果很漂亮。我的感覺是,與二年前相較,今天在菜色設計與擺盤上有很大的突破。

    第1集是入門款,第2集封面上的主題很清楚,重點是樂齡、藜麥。而且在第2集的擺盤上比第1集更為精進了!

    黎華老師:
    是呀,因為我有一個很嚴格的兒子。兒子是建築師,對我說:媽媽做菜沒問題,可是妳的擺盤要進步XD

    【試吃心得】
    湯姐:杏鮑菇一串心是老師巧手設計出來,在市面上從來沒有看過的,很棒;用薑泥、醋調成的醬,非常好吃。通常只吃過心太軟的口感,而這二種食料組合在一起,讓人吃到多重味蕾迸發出來的美妙滋味,這是我個人的心得,謝謝。
    瓊安姐:這道菜有心有愛,把健康給加進來,是最珍貴的,謝謝。

    讀者:很少吃全素,今天的蔬食對我們年紀一大把的人來說是很健康的料理。

    讀者:用一個最簡單的形容就是:吃了以後很有幸福的感覺。

    60年的好朋友:
    很感動,老師做菜各方面的好,大家應該比我更了解。其實我也不常做菜,剛剛參與其中,看著真的很感動,從小在一起長大的同學這麼優秀、這麼厲害!

    【活力好康生物能手環的好處】
    這是跟北醫一位教授一起研發的。
    此手環是採用生物能陶瓷材料製作而成,經臨床實驗在健康人體上不一定產生明顯效果,建議作為防止老化及預防保健用途。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改善睡眠品質、減緩痠痛、活化人體有益細胞、加速血液循環、消除疲勞。

    你的手,會酸、會麻、會痺,帶了之後,會解除你的酸痛。全身有熱熱的感覺,那是正常現象。簡單說就是解除你的酸痛。

    【活動感言】
    非常感謝這些年來大家的支持,今天到場的人這麼踴躍,都是親朋好友以及粉絲,謝謝大家。也要預告明年的1月19日《蔬食好料理-饗瘦健康、樂齡美食你能做》壓軸場在台北信義店,再次為大家料理不同的菜色來做現場示範。

    ==================【食譜】====================

    「泰式蔬菜湯麵」

    ★做菜前的準備(6人份)
    食材:
    燙熟的麵條250g、高麗菜150g、鴻喜菇或鮑魚菇100g、紅蘿蔔30g、乾黑木耳5g。
    湯底食材:香茅一把(約10~15g)、有機乾檸檬草3g、檸檬葉3~5片。
    調味:泰式醬料2大匙、鹽1小匙、少許糖、檸檬汁2大匙(約30g)、白醋1小匙、烏醋1/2小匙。

    ★食材洗淨後,進行前置處理
    1. 高麗菜、紅蘿蔔切薄片備用。
    2. 乾黑木耳泡軟、鴻喜菇洗淨備用。
    3. 香茅、乾檸檬草、檸檬葉加水1500cc煮滾,之後轉中小火熬15分鐘,再取出香茅,即煮好湯底。

    ★可以煮泰式蔬菜湯麵了!
    1. 把高麗菜、紅蘿蔔、黑木耳陸續加進湯底,再入鴻喜菇及熟麵條。
    2. 調勻泰式醬料、鹽、少許糖、檸檬汁、白醋後,放入湯汁中調味,並煮滾。
    3. 上桌前淋上烏醋即可食用。

    營養分析(1人份)
    熱量(大卡)194
    蛋白質(公克) 5.9
    脂肪(公克) 3.4
    醣類(公克) 34.9
    膳食纖維(公克) 1.9
    菸鹼素(毫克) 1.0
    鐵(毫克) 0.6
    鋅(毫克) 0.5

    「杏鮑菇一串心」
    ★做菜前的準備(4人份)
    食材:杏鮑菇300g、擺盤用巴西利適量(可用小黃瓜片150g替代)、紅棗9粒、牙籤一小包。
    調味:1冰糖1小匙、鹽少量。
    2嫩薑末10g、醬油1大匙、黑醋1小匙、白醋1小匙、香油少許。

    ★食材洗淨後,進行前置處理
    1. 紅棗加冰糖及少許水入電鍋蒸成蜜棗備用(外鍋放1/2杯水)。
    2. 新鮮杏鮑菇切0.2至0.3公分薄片後,快速汆燙約15秒撈起放涼。

    ★可以捲杏鮑菇一串心了!
    1. 取一片杏鮑菇片,在靠近邊緣處用牙籤刺穿後,將杏鮑菇片旋轉,再將牙籤往前插入,重複旋轉再插入的動作,讓杏鮑菇片成為螺旋狀的一串。
    2. 將杏鮑菇串與巴西利、蜜棗擺盤裝飾後,將調味料拌勻,淋在食材上即可食用。

    營養分析(1人份)
    熱量(大卡)  29
    蛋白質(公克) 1.9
    脂肪(公克) 0.3
    醣類(公克) 4.7
    膳食纖維(公克) 2.1
    菸鹼素(毫克) 1.1
    鐵(毫克) 0.5
    鋅(毫克) 0.3

    「紅豆蒟蒻藜麥甜品」(6人份)
    材 料:
    蒟蒻條300g、大紅豆200g、藜麥100g。
    調味料:
    砂糖3大匙、鹽少許、醋2大匙。
    作 法:
    1. 大紅豆洗好後,大紅豆與水1:3,先靜置2小時,再入電鍋蒸煮(外鍋放1杯水)。煮熟後,趁熱加砂糖及少許鹽巴拌勻。
    2. 藜麥洗淨後,藜麥與水1:1入電鍋蒸熟備用(外鍋加1/2杯水)。
    3. 另準備一鍋水,待水煮沸後加醋,放入蒟蒻條汆燙。再撈出蒟蒻條洗淨切段。
    4. 最後,將蒟蒻條及熟藜麥放入紅豆湯內一起熬煮即成。

    小提醒
    甜品除了加糖,再加少許鹽巴,可解膩。

    營養分析(1人份)
    熱量(大卡) 180
    蛋白質(公克)   8.6
    脂肪(公克) 0.7
    醣類(公克) 34.9
    膳食纖維(公克) 7.0
    菸鹼素(毫克) 1.1
    鐵(毫克) 4.0
    鋅(毫克) 1.7

    粉絲專頁
    大家健康雜誌
    絲人空間(李絲絲)

    相簿縮網址
    https://goo.gl/i61EVf

    #蔬食好料理2饗瘦健康樂齡美食你能做
    #吳黎華
    #大家健康雜誌
    #絲人空間
    #COOKINGSTUDIO
    #誠品台北信義店

    資訊提供:李絲絲
    攝影紀錄:閃亮亮
    文字記錄:蔡依珊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 和成欣業董事長 在 CloudMile 萬里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2-20 21:00:04
    有 3 人按讚


    AI時代的變革比每一次工業革命都快!李開復博士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人工智能焦點論壇上談到,人工智能的未來將預見未來的大規模的職業轉移和人力重新佈署。但同時人類將有更充裕的時間體驗更優質的娛樂(舉例:虛擬實境)。

    【AI時代的變革比每一次工業革命都快】
    達沃斯時受邀與MIT Media Lab(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負責人伊藤穰一(Joi Ito)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閉幕日的人工智能焦點論壇上探討人工智能,本文由創新工場工友根據現場錄音整理。

    ——————————————————
    對談嘉賓:
    李開復博士,創新工場董事長及CEO、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長

    伊藤穰一(Joi Ito),MIT Media Lab(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負責人,曾任Creative Commons CEO、Six Apart日本分公司主席、風險投資公司Neoteny創始人兼CEO

    主持人:
    蒂姆·布拉德肖(Tim Bradshaw),《金融時報》駐舊金山科技記者
    ————————————————————

    主持人蒂姆:今年我首次來到達沃斯參與世界經濟論壇,感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簡稱AI)在今年大會已然成為炙手可熱的焦點。現在當人們談及AI和它所引發的生產力進步時,往往會一道談及AI可能引發的倫理和政治議題,甚或爭辯AI的終極價值。我希望今天咱們能換一種觀點來討論AI。

    伊藤:我覺得AI確實變的熱門了,這種變化從去年底開始,2016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連許多非計算機領域的科學家都開始提出他們的觀點,而非像過往單純質疑AI。

    李開復:的確,如今AI已經被全社會所更廣泛地接受了。人們開始認識到,AI正在為現實生活服務。自2016年初AlphaGo戰勝李世石一役,為大眾揭示了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那就是AI確實能以極高的效能掌握特定垂直領域。AI能夠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許多超越當前產品與服務水平的解決方案,AI能開始正式為人們提供服務。

    圖:AlphaGo VS 李世石

    蒂姆:所以,您認為這項變革的動力來自技術領域,還是外在的實體環境?

    李開復:我認為它屬於技術引領的變革。數十年來,人們普遍把AI視為一項技術,確實在AI發展的同時,經濟、政治等外在環境也發生了一些改變,但我不認為實體環境的改變和AI技術的發展具有直接相關性。

    蒂姆:前不久,IBM與微軟都捲入了一項重大討論,那就是AI技術是否會對人們現有的工作造成威脅,人們是否會因此失業?他們認為,AI的目的是增強人類的智能,而非替代人類。兩位認為上述論點成立嗎?

    伊藤:所有事物的價值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檢驗,而並非一段短暫時間內的觀察。宏觀角度來看,我們無法否認人們會因「新技術總會導致人們失業」而恐慌,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某些領域又會誕生新的工作。例如在美國,高中畢業生如果想當護士,就必須就讀社區大學考執照,而AI技術能夠達到護士必須學習的操作流程技能,使得費時且昂貴的職業資格考試變得不那麼重要。護士這一職業還將存在,但將不再受限於繁瑣的操作任務和流程事務,對於想從事護士一行的人來說,這是一大利好。對於許多職業而言,立刻要談立即被AI技術取代還言之尚早。但是顯然,許多工作領域的問題正被解決也正被改變。

    主導AI技術研發的各大科技巨頭,如果能為人們樹立一種正確的態度,驅散人們心中對AI技術的恐懼,也將會是一大利好。畢竟人們對AI技術的恐懼,絕大部分來自於對於AI的不解。

    要消除恐懼,我們需要在兩個方面努力,其一,是消除人們心中情緒化、非理性的恐慌心理;其二,則是理性解決問題。例如,我們必須對當前的教育體系,以及職業資格認證等體系進行改革,這取決於未來機器發展的速度有多快。

    在接下來數十年甚至很長時間內,AI技術都將會不斷發展。但現實是,我們的教育體系和人才市場仍然一成不變。我預見各項既有制度的僵化與缺乏彈性,將成為比AI技術本身更大的阻礙。

    李開復:大體上我同意,不過我認為,我們需要更為急迫的喚醒社會集體意識來理解並準備AI時代的到來。

    當今時代變革的速度,比以往任何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都要快。隨著AI技術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工作如今開始被AI技術取代。舉例來說,中國有一批AI創業公司正在研究人臉識別,這類技術已能批量辨識20到30萬張人臉,這是一般人類不可能達到的量級和精准度,諸如保安、邊防等從事辨識任務的從業人員,也勢必會被取代。在另外一些領域,AI處理人際和人機關係的能力確實還不如人類,醫療行業是最好的例證,醫療檢測中的某些涉及影像識別的崗位很快也會被AI技術所取代,但那僅僅是醫療專業的一小部分。

    圖為曠世科技face++人臉識別自動解鎖

    所以大體上來說,人們的工作必須具備足夠的深度,需要讓自己強大到不會輕易被機器所撼動。我不認為現在正在從事這類有足夠深度工作的人們,會輕易被AI取代。

    當前有兩項重大的任務等著我們去解決。其一,是思考如何調配未來二十年大量被AI技術替代的工作者;其二,是我們的教育亟待改革。我們需要對我們的子女、下一代子女進行再教育,分析哪些工作不會被輕易替代,而不僅僅去幻想從事目前看似光鮮亮麗的工作。

    投身服務業可能是其中一個選擇。我們希望能鼓勵更多人參與人際間的交往互動,建立機器人與人類的交流溝通模式,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這一點,而這些對於服務行業來說至關重要,AI技術能夠使未來的服務業更被人們期待和尊重。

    伊藤:日本人對於服務行業的看法就很有意思。日本人認為,服務業是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在日本很少有人帶著好萊塢夢,為了將來成為明星而在餐廳打工,他們單純就是喜歡在餐廳工作、熱愛著他們的顧客,這樣的態度完全刷新了我個人對於工作價值的認知。

    我們有必要重新設定價值的評價體系。過去我在日本的時候,日本還是一個經濟發展至上的國家。但如今,人們的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轉變。在以前,工作只是為了獲得金錢,而金錢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

    但如果你基於你對工作技藝的精通程度去評價你是否熱愛這份工作,同時改採你對工作的熱愛程度來衡量成功,那麼很多被歸結為服務行業的職業其實都相當成功,服務本身可能談不上偉大,也不在創造什麼新事物,但這些當下從事的工作讓你明確目標,支撐著你的生活結構,讓你找到人生的意義。

    我們應當少關注一點工作產出的經濟效益,而更關注工作的目標和意義。舉例來說,育兒應當是國家GDP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被視為家務,養育下一代對全社會而言至關重要,如果每個父母都能在育兒領域多花些時間,社會將會變得更好。我們在比較人和機器的勞動產出時,多半僅僅用勞動價值和工時長短來衡量人類的產能,卻忽視了工作背後潛在的社會價值。這也是為何許多非計算機領域的科學家自去年起,也開始提出他們的觀點。

    李開復:另外一個重點在於,人類的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人們在競爭中,將選擇更好的雇主和工作,同時取得工作技能與深度上的提升,逐漸成為各類專業能手和頂尖人才,甚至最後成為特定領域的首席科學家、最有價值的金牌球員、最受饕客追捧的明星大廚等。

    但機器也擁有著屬於它的全新定位。我們要做的是去思考在AI時代來臨之際,如何保留一手的經驗,如何為人類提供成長的空間,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人類共同的未來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蒂姆:那麼隨著AI技術的普及,社會上的職業構成、各類職業對經濟貢獻的性價比會不會隨之改變?例如,一個人周遊世界開另類雜貨鋪,會不會比在辦公室當一名白領賺得多?

    伊藤:這正是另一個關乎整體經濟的重要問題。 如果AI真能把整體社會的生產力無限提高到一個極其充沛的程度,那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願意繼續從事現在的工作,如今包括政府公務員在內,很多人在崗位上過度勞動,薪水卻巨低無比。這些職業的確需要政策扶持和薪酬相關的補助,才能鼓勵人們考慮選擇那些看似低回報的工作。

    古希臘的雅典城邦就是一個例子。當然我們現在沒有那時代的奴隸制,但想象我們處在一個充滿了藝術家、哲學家的社會,那時公民們關心的,會是資源分配是否公平、收入是否均等。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工作,否則就太不符合現代的經濟法則。社會仍然需要人類勞動力,但人們將變得更富裕、更能投身內心真正渴求的工作,將會有更多的音樂家能心無旁騖專注他們熱愛的創作、廚師們方能每天精心烹調讓人贊嘆的美食,他們周遭人們的生活體驗,將會因此更為多彩豐富。

    蒂姆:說到剛才的音樂家,如今他們掙錢的道路似乎更辛苦了。您覺得該由誰來支付這種額外收入?是政府?還是科技公司?

    伊藤:目前的音樂行業,正隨著流媒體技術、更趨完善的數字版權制度蒸蒸日上,可預見的是,數字音樂不會在近期沒落,產業規則和行業規模隨著技術平台而生了重大變革,整體音樂行業反而是在上升的。但是,我預見音樂產業各種獨家約束制度仍然是個發展瓶頸。上世紀後期,在電視和傳統音頻媒介當道的時候,巨星經濟、高銷量唱片和企業壟斷形成了當時的市場格局。但現在,這種體系已經過於複雜、而且不符合當今以技術平台為主流的發佈體系。

    李開復:不僅是音樂行業,其他的行業也存在著明顯的問題。例如,專欄作家和記者們的前途也值得憂慮,他們依循傳統媒體遊戲規則都曾經歷過獲利頗豐的年代,而對於新的技術平台分發規則、更為AI自動化的媒體模式他們仍未做好準備,記者編輯們的專業地位也需要被重新檢視與定位。未來型的AI技術公司將有機會賺得較高的經濟收益,這些創新公司甚至能和前沿政府緊密合作,共同為未來世界的工作結構和薪酬制度,進行前瞻的規劃和準備。

    我們過去專注在培養數理化人才,為了訓練符合上個時代需求的工程師、醫師、會計師、律師等等專業人才,我們已經投資龐大的社會資源,導致很多人打從學習階段其實就開始偏離了他們的核心潛能而毫不自知。在不久的未來,許多工作都能被機器取代,人們將從這種演進中被釋放,真正投入我們擅長、我們熱愛的領域。

    蒂姆:讓我們再來談一下當前AI技術帶來的經濟收益。由於AI技術對於大數據存儲、從業人員技能、輔助設施研發等領域提出了高門檻的要求,是否因而大部分收益都將集中在屈指可數的幾家大型科技公司中?對於其他小型的創業公司,由於缺乏機器、缺乏數據集,AI技術的研發成本無疑是巨大的,您認為AI技術對經濟結構有什麼影響?

    李開復:我覺得目前的體系會持續促使大型科技企業不斷發展。他們有能力壟斷資源、壟斷數據,在商業利益和激烈競爭的驅使下,他們會不斷競逐更為精進的技術能力,為公司賺取更大的利益。對於較小企業,進入AI市場的難度的確比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業高出非常多。

    我呼籲行業需要大力推動AI生態系的開放性。創新工場北京總部和我們所投的創業公司體系中,已經啓動了全新的AI技術相關研發工作,近期我們成立了人工智能工程院,帶著孵化中國AI生態系的目標投入大量資源,招聘培訓一批年輕工程師入門AI領域,展開可公開數據集的採集和標注,我們也積極尋求在中國和全球資本市場的融資和成長機會。

    全球AI競技場上,美國市場有Google、Facebook、微軟,中國市場有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行業巨頭,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他們的技術極低程度會考慮開放出來,創新工場希望能夠借此成為AI領域開放發展的倡議者和實踐者。

    蒂姆:我們之前提到,誰擁有數據上的優勢,誰就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創新能力。那麼非技術型公司什麼時候能夠真正採用AI技術,亦或是只能運用像IBM、Google、微軟等公司的平台?

    伊藤:隨著世界愈發緊密互連,要以「贏家通吃」的玩法去壟斷市場是越來越難。現在,如果某個個體試圖進行壟斷行為,會自動觸發市場機制。市場競爭會形成限制:如果某方採取壟斷動作,對標競爭的另一方會花數百上千萬美元去找到超級優秀的AI博士們來迎頭趕上。現今人才培養的源頭已經到位,但我擔心,當某個企業實現了壟斷甚或做上了寡頭的時候,自然而然能順勢招募AI領域的全球才俊,吸引能夠負擔他們百萬美金酬金的投資人,種種多方因素都正匯聚在一起。市場單方面依賴競爭機制進行調節並不完善,因此,我對開復和創新工場在中國推動的開放做法特別感興趣。

    接著我想說下一個經典的「電車難題」,雖然看起來有點偏題,但其實這個跟我們的討論挺相關的。這個研究大概就是詢問人們,如果街上一輛滿載乘客的電車馬上就要撞上一大群人,它應不應該立刻轉向,犧牲車內乘客的生命,還是放任讓車輛撞上人群。結果大多數的人都說,當然應該犧牲車內乘客的生命來保全更大一群人。但如果按照這個標準設計一輛無人駕駛汽車,你們會不會買具備這種人性道德的汽車?我是肯定不買。所以其實這就意味著,當我們只把責任交由市場機制,人們普遍都是自私的。

    而且,就像開復所說的一樣,資本主義的市場競爭是不會激勵大家分享數據、資源和市場的。傳統的政府監管方式過去曾經行之有效,但在面對互聯網的開放和動態結構,這種傳統的監管方式將會失效。現在這些AI、比特幣和其他所有領域中的問題,都不是過去十年二十年間學者們研究的題目,而是真正在資本市場能夠快速賺錢的技術。然而相較於開放的互聯網,行業不曾充分在開放場域來探討這些技術衍生的問題和現象,這是我的擔憂所在。

    李開復:我們倒是嘗試採用實務並直接一點的方法,用大公司跟大公司來抗衡。比如某巨頭企業說他們能夠提供數百萬美金的資金,另一家巨頭企業便說我們可以提供一個昂貴的開放平台。我們不知道這個方法是否有效,但畢竟我們都是敢於冒險的資本家,這個策略肯定是值得嘗試的。作為風險投資家,我們理解商場上凡事皆求回報,我們試圖串聯各方利益點,聚合成一條具有共通性的利益鏈條。

    蒂姆:現今大家都能看到AI產出已經開始變得極具說服力,那麼投入方面狀況如何?誰在編寫、改進算法,我們又怎麼知道這些算法何時會被使用?AI技術的透明性又如何?市場能否避免AI這樣的黑科技遭受偏見誤區,或者避免AI技術被濫用?

    李開復:我覺得目前有些公司採取所謂公開透明的做法,其實是很討喜的宣傳手段。但我也確實擔心,下面這種兩難問題會不會出現:一些公司選擇通過自律或推動立法來限制錯誤發生,但另一些公司不會這麼做。自然而然,比較規範自律的公司由於發展顧慮更為周全,相對發展速度上可能放緩;而較不顧慮錯誤發生的企業,反而可能成為最快速或最成功的那一方?

    例如在無人駕駛技術的開發上,Google很小心謹慎,把保護駕乘人員和行人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上,技術不成熟就不推廣;相反,特斯拉的AutoPilot就很激進,會直接把測試版產品拿給公眾進行試驗。然而現在看來,特斯拉造出好無人駕駛車的可能性還要更大一點。所以這個難題對任何規模、任何階段的企業,都是一個道德層面的決策。

    伊藤:偏見同樣會影響到產品開發。曾經有某家企業開發麵部識別系統的時候,僅用他們自己的工程師作為訓練數據庫的模板,但發佈演示產品的時候,這個產品竟然認不出一位黑人女性的臉,正因為他們的工程師全都是白人男性。很多偏見,是你在日常職場中不容易意識到的。

    過往許多公司會去蒐集信息、理解客戶,然後給出個解決方案。如果要做一個真的對社會有益、解決問題的架構,就只要想著把這個工具做得更好、更有用就可以了。我喜歡舉會計和電子錶格的例子,在VisiCalc發佈以後,這個蘋果公司自己都不知道該賣給誰的軟件出乎意料獲得會計行業的巨大歡迎,這讓他們欣喜萬分。於是他們在VisiCalc中投入了更多的靈感,VisiCalc 的開發者都沒有設想過它有如此多的可能性。

    我們需要的不是企業銷售人員出去收集客戶需求,然後回頭要求工程師做出什麼,我們需要的是賦予人們自己打造這些工具的能力,這不會是目前主導AI領域那些科技巨頭的商業模型和運作方式,反而更可能來自像開復您所投資的實踐型的創業者。

    蒂姆:數據和最終的成果歸屬之間是否有條清晰的界限呢?比如說如果某個商業公司使用Google的演算法找到公共部門數據中有利可圖的部分,例如運用某些醫療數據而大賺一筆,會發生什麼?會因為來源是公共數據而把這樣得來的利潤回報給政府呢,還是因為用了Google算法而成為其產品的一部分呢?畢竟沒有公共數據就不會有這一結果,目前這些數據相關的行業規則是如何制定的呢?

    李開復:我感覺我們正站在一道門前,正打開去探索一個美麗勇敢的新世界,針對上述問題其實行業還沒有定論,也應該好好充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伊藤:看來科技巨頭們有一套針對現存數據庫、獲取數據的戰略。Google、Facebook或中國的百度、騰訊當然都會收集大眾的數據、從公共的數據中試圖做出成果。但很顯然個人電子郵件就不是公共數據,想要購買這些數據也是不可能的。也有很多人爭論是算法重要還是數據重要,顯然兩個都十分重要,但不同企業由於其業務屬性的側重,將會有不同的選擇。

    蒂姆:我在這星期聽到許多關於人工智能未來是不是真的能帶來巨大收益的相關討論,比如增加稅收,幫助政府能讓所有人都開心地生活還不用工作。你覺得AI能緩解社會焦慮、解決其他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的不平等問題嗎?它會是我們期待的那個靈丹妙藥嗎?

    李開復:應該說這是必然的,在可預見的未來大規模的職業轉移即將發生,人才與人力需要重新部署,在AI驅動的工作形態改變之際,有兩部分我自己特別關注:一是孩童和成人的教育體系,舉例前面提到的音樂家、育兒等都將更能彰顯其價值,目前各項專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需要檢視其未來的適切性。二是人們有更充裕的時間來體驗享受更優質的娛樂,娛樂行業比如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在未來勢必更為百花齊放。

    蒂姆:這是場非常有意義並非常有趣的對談,十分感謝你們參與。

  • 和成欣業董事長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9-15 00:04:21
    有 4 人按讚


    蔡英文總統今天(9/14)午間出席「2016大陸臺商秋節聯誼活動」午宴,說明政府的施政主軸係推動「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思維的經濟發展新模式,以提振國內經濟活力,帶領臺灣脫離長期的困境,並強調將盡最大努力增進兩岸良性互動,建立務實穩健、可長可久的兩岸關係。

    蔡英文表示,對於臺商朋友的心聲和遭遇的困難,政府一定會給大家最堅定的支持,並協助解決臺商權益維護、生活照顧、子女教育等問題,我們也會強化各項輔導及服務機制,當大家碰到難題的時候,政府會給予積極協助,不會讓臺商感到孤單。
      
    蔡英文指出,大家都非常關切近來兩岸關係的變化,她要重申,政府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決心沒有絲毫動搖,在維護國家整體利益及人民最大福祉的目標下,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增進兩岸良性互動,建立務實穩健、可長可久的兩岸關係。
      
    蔡英文強調,兩岸關係發展是雙方共同的責任,我們期待海基會田董事長的上任,可以為兩岸關係注入新的元素和機會,促使兩岸和諧互動,邁向新的里程碑。

    蔡英文致詞全文:
      
    今天是中秋節前夕,也是颱風天,這樣特殊的日子,能夠和大家在臺中聚在一起,感到非常欣慰,我要特別歡迎臺商朋友回到臺灣,也先跟大家說聲,中秋節快樂!
      
    就在前天,我們的海基會田弘茂董事長正式上任。田董事長不論在國際或兩岸關係上,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他曾經擔任國策顧問、外交部長以及駐英國代表;過去又曾推動國策研究院成為國際知名的智庫,培養出許多專精兩岸議題的專家學者,他也擔任全國工業總會的最高顧問,十分了解兩岸產業界的發展和需求。
      
    我相信,以田董事長的專業和經驗,加上海基會與陸委會的充分配合,一定可以為臺商朋友提供最好的服務。
      
    在座的許多臺商朋友,為經營事業在海峽兩岸穿梭往返,對於臺灣經濟發展及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做出很大貢獻,尤其是最近幾年,面對日益艱困的經濟大環境,臺商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更加倍的付出,努力的打拚,從各位身上,我們看到臺灣企業的韌性和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面對全球經濟的快速變化及可能的風險,從今(105)年5月下旬日本伊勢志摩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到本(9)月上旬杭州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的方向,就是採取積極性綜合對策穩定短期經濟情勢,同時,從中長期著眼,果決地推動經濟改革及結構性的調整,尋求新的成長動能。
      
    近幾年來,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趨緩,北京強調進入經濟「新常態」,很多政策都在調整之中,投資環境也發生很大的變化,這對兩岸經貿及臺商都構成很大挑戰。
      
    對臺灣而言,我們不但要因應對岸經濟變化所帶來的衝擊,同時,也要面對長期結構性問題,導致出口競爭力衰退及貧血式成長的困境。所以,新政府的最大責任,就是提振國內經濟活力,帶領臺灣脫離長期的困境。
      
    在過去一百多天,新政府做出很多努力來改變臺灣的經濟。我們的施政主軸就是推動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思維的經濟發展新模式,並優先推動綠能科技、物聯網、智慧機械、國防科技,以及生技醫藥產業等五大創新研發產業計畫。
      
    其中「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和「亞洲•矽谷推動方案」,目前都已經在行政院院會通過,並開始實施。
      
    為兼顧長短期目標,行政院上(8)月下旬推出「擴大投資方案」,內容涵蓋各項改善投資環境及延攬和培育人才措施,以及國營及泛公股事業所研提、總經費3千4百億元的各項基礎設施興設與新興產業投資計畫。
      
    同時,政府成立規模1千億元的「產業創新轉型基金」,並整合國發基金、國營事業及民間資源,成立「國家級投資公司」,期能為臺灣創造更優質的投資環境,提升國家競爭力。
      
    另一方面,因應區域經濟發展趨勢,我們也調整對外經貿戰略,啟動新南向政策,在8月中旬政府通過國安會所研擬「新南向政策綱領」,行政院也已發布實施「新南向政策推動方案」。
      
    未來將從投資貿易、科技發展、觀光文化、人才交流、資源共享、區域合作和雙邊及多邊協商等各層面,建立與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家的新合作模式。「新南向政策」已從政策理念化為實際行動,未來我們將持續深耕,一步一腳印,逐歩累積經驗和成果。
      
    這些努力,都是在加速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只要企業體質能夠持續改善,臺灣經濟可以有力提升,未來兩岸經貿自然會有更大的空間、更健康的發展。
      
    對於臺商朋友的心聲和遭遇的困難,政府一定會給大家最堅定的支持,並協助解決臺商權益維護、生活照顧、子女教育等問題,我們也會強化各項輔導及服務機制,當大家碰到難題的時候,政府會給予積極協助,不會讓臺商感到孤單。
      
    大家都非常關切近來兩岸關係的變化,我要重申,政府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決心沒有絲毫動搖,在維護國家整體利益及人民最大福祉的目標下,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增進兩岸良性互動,建立務實穩健、可長可久的兩岸關係。
      
    我也要強調,兩岸關係發展是雙方共同的責任,我們期待海基會田董事長的上任,可以為兩岸關係注入新的元素和機會,促使兩岸和諧互動,邁向新的里程碑。
      
    海基會每年三節的活動,是政府與臺商朋友互動交流的好機會,今天很高興也謝謝大家共襄盛舉,讓彼此的關係更緊密,未來田董事長的責任重大,也請大家多多給他支持,我們集結最大的力量,一起面對挑戰,一起創造最好的成果!再次祝福各位中秋節快樂!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