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呼吸困難評估量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呼吸困難評估量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呼吸困難評估量表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山岳》130期 ☆登山醫學 頭頸部外傷之處置與評估 頭部外傷是山野活動事故中最主要的死因, 而外傷的成因大多是自高處墜落 或被落下的物體(如落石)砸中頭部, 而且頭部外傷常合併頸椎的傷害。 文/賴育民 問題一:請問登山時遭落石擊中頭部該怎麼辦? 答覆:由於頭...
呼吸困難評估量表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山岳》130期
☆登山醫學
頭頸部外傷之處置與評估
頭部外傷是山野活動事故中最主要的死因,
而外傷的成因大多是自高處墜落
或被落下的物體(如落石)砸中頭部,
而且頭部外傷常合併頸椎的傷害。
文/賴育民
問題一:請問登山時遭落石擊中頭部該怎麼辦?
答覆:由於頭部外傷常合併頸椎的傷害,所以我們將結合二者一起討論。
在山野活動中發生嚴重的頭頸部傷害時,我們能做的只有維持傷者的呼吸道暢通,以及儘速對外援後送兩件事,所以本文的重點在說明如何判斷需要立刻後送的嚴重傷害。
到達外傷傷患的身邊進行初步處理
1.如果發現傷者昏迷或疑似頭部外傷,且現場有立即的危險(如持續落石的場所),救護者不需要評估,直接搬運傷患(如果可能,搬運時對傷處及脊椎提供支持,如使用硬式擔架、頸圈等)到安全處所再進行評估及後續作業;如果非以上有立即危險的處所,或已先移到安全處所,則不要再移動傷患,開始進行評估及處置。
2.保護頸椎(約15%嚴重頭部外傷的傷者會合併頸椎骨折)的情形下,檢查呼吸,暢通呼吸道(如果呼吸心跳停止,開始CPR),打開傷者口部,檢查有無異物(嘔吐物、血塊、掉落的牙齒等)並予以清除。初步評估傷者意識狀態(使用表一)。
3.更詳細的神經理學檢查及後續評估:觀察有無表二(腦傷檢查表)之症狀/徵候:追蹤意識狀態之變化(使用表三:格拉斯哥昏迷指數,因較複雜如果不易使用,可採表一簡易評量表代替);檢查瞳孔。
------------------------------------------------------------------------------------
問題二:請問頭部受創,如果感到頭暈,是否就要立刻下山?
答覆:頭暈也有程度之分,可先進行評估分析。
針對頭部受撞擊的嚴重度與救援之急迫性,可從下列三種危險度來評估。
1.輕度危險:如無其他合併傷況,則無立即後送之急迫性。
意識一直為清楚狀態(昏迷指數15分),可能有輕度頭痛或頭暈,但不會越來越嚴重,頭皮因為血管豐富,如有撕裂傷有時會血流滿面,但予以止血(使用直接加壓止血即可)清潔包紮後無其他不適。
2.中度危險:必須密切觀察,外送之管道應同時聯繫建立。
●短時間的昏迷或意識改變(通常在1到2分鐘之內)然後就恢復清醒也沒有其他明顯神經學症狀:通常這是所謂的腦震盪(concussion),雖然大部分的腦震盪都是不要緊的,但是約有3~10%初始以腦震盪症狀表現的人,合併有致命的顱內出血,包括硬腦膜上出血(動脈出血),和硬腦膜下出血(靜脈出血),隨著出血量增加壓迫腦組織,傷者會再次陷入昏迷,只有立即送醫才有活命機會。
●出現意識混亂或定向異常,或是想不起來事故發生經過。即使其間都沒有出現意識昏迷。
●輕度危險的傷況,但是傷者原本有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如阿斯匹靈、保栓通(Plavix®)或可邁丁(Coumadin®)等。
3.高度危險:必須儘一切可能儘快後送到醫學中心級的醫療機構。
出現表二(腦傷檢查表)列舉的任一徵象,或是初始沒有,而在觀察中出現,表示有顱骨骨折、大範圍的顱內出血、或是腦傷的情形,傷者的生命垂危,必須儘可能快速後送到可以救治的醫院。
*附表 *
表一:簡易意識狀態描述
1.清醒
2.對聲音有反應
3.對疼痛刺激有反應
4.沒有反應
表二:腦傷檢查表
持續加劇,劇烈難忍的頭痛
意識狀況惡化:昏迷指數下降
視覺困難(模糊、看不見)
兩側瞳孔不等大
大便或小便失禁
持續或噴射性嘔吐
耳或鼻出血或流出水樣澄清液(在耳鼻沒有明顯外傷的情形下)
浣熊眼(Raccoon eyes)或Battle氏徵象(Battle's sign)(註1)
痙攣(註2)
身體的任何部位出現麻木或虛弱
註1:浣熊眼:眼周瘀青,Battle氏徵象:耳後(乳突部)瘀青。
註2:指類似癲癇發作的現象,非指一般抽筋。
表三: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GCS):
以睜眼反應(E,Eye opening),語言反應(V,Verbal response)和運動反應(M,Motor response)三個項目計分,分數加總即為昏迷指數:
睜眼反應(E,Eye opening)
4分:可自行睜開眼晴(spontaneous)
3分:聽到呼喚後會睜眼(to speech)
2分:有疼痛刺激會睜眼(to pain)
1分:對於疼痛刺激無反應(no response)
語言反應(V,Verbal response)
5分:可交談、說話有條理(oriented)
4分:可回答,但說話邏輯混亂(confused)
3分:只能發出不適切的單字(inappropriate words)
2分:只能發出無法理解的聲音(unintelligible sounds)
1分:無任何反應(no response)
運動反應(M,Motor response)
6分:可依照命令做出動作(obey commands)
5分:施以刺激時,可以定出疼痛位置(如用手摸疼痛處)(localize)
4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會回縮(withdrawal)
3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會彎曲(decorticate flexion)
2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會伸直(decerebrate extension)
1分:無任何反應(no response)。
昏迷指數以E、V、M三者分數加總而得,最高為滿分15分,最低為3分
〔輕度昏迷:13分到14分〕
〔中度昏迷:9分到12分〕
〔重度昏迷:3分到8分〕
呼吸困難評估量表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咳嗽咳不停、半夜胸悶悶? 淺談氣喘症 [part-1]
今年清明連假的門診非常難熬,早上九點的門診看到下午三點才結束,可能是拜PM2.5紫爆 + 清明掃墓燒香紙錢所賜,其中約有1/4病人主訴是咳嗽呼吸喘,經診斷多為 氣喘急性發作。
氣喘是什麼?
近年來隨著台灣環境的改變,工業化、都市化汽車和工業廢氣空氣汙染、二手菸、人口擁擠門窗緊閉室內塵螨、貓狗毛、黴菌等過敏原增加,造成過敏疾病發生率直線上升,大台北地區孩童過敏性鼻炎罹患率在1991年至2007年調查為20.67%增加至49.4%,氣喘在台北市國小一年級學童從5.8%(1991年)增加為20.74%(2009年)的盛行率,如此驚人的增長率家長不可不謹慎!
也許是被它的名字所誤導,許多人以為氣喘的病人一定會”喘”, 其實氣喘是俗名,它真正的意義是過敏性氣管炎,也就是氣管過敏的意思,它是一種氣道慢性發炎反應,導致小氣管收縮且分泌黏液阻塞氣管(圖一),常在2-5歲之間第一次發病,但一開始發作通常不會真的喘起來,而是以長期慢性有痰咳嗽(咳嗽兩週以上)來表現,所以很容易當成反復感冒或是一般氣管炎而被忽略。
但隨著時間過去過敏反應持續累積,症狀才越來越典型,後期(發病數月或數年後)才會出現典型的陣發性呼吸困難、胸悶、喘鳴聲、呼吸急促等。
反覆的發作會對肺部造成不可回復的永久性傷害,此外,氣喘患者正常抵抗力會下降,容易受到各種微生物如: 肺炎鏈球菌的感染造成反覆肺炎,越晚開始接受治療,將來完全恢復正常的機會也就越低;因此儘早診斷並接受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提供一個量表讓各位家長做個自我評估 (圖二)
若「是」的選項超過兩個以上,代表您很有可能為氣喘患者。過敏氣喘的控制首重過敏原的避免以及控制型藥物的使用,建議您可以到過敏免疫門診進行詳細過敏體質檢查,配合醫師的指示接受治療,使氣喘得到良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