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呼吸器召回事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呼吸器召回事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呼吸器召回事件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自費醫材安全性 急需透明 陳鋕雄/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新竹市) 健保署針對民眾自付差額醫材訂出天花板上限,醫界認為遭汙名化。本報資料照片 自費醫材上限爭議雖暫緩實施,但民眾選擇自費醫材時,因價格與性能種類繁複產生的選擇困難,已隨爭議而廣受正視。相對於價格上限,不少有識之士均主張...
呼吸器召回事件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費醫材安全性 急需透明
陳鋕雄/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新竹市)
健保署針對民眾自付差額醫材訂出天花板上限,醫界認為遭汙名化。本報資料照片
自費醫材上限爭議雖暫緩實施,但民眾選擇自費醫材時,因價格與性能種類繁複產生的選擇困難,已隨爭議而廣受正視。相對於價格上限,不少有識之士均主張以透明化協助民眾選擇是更好管制策略。本文主旨為:醫材安全性的透明化是更迫切問題。
自費醫材首度為輿論關注,是聯合報在二○一九年率先揭露一次性醫材重複消毒使用產生的安全性疑慮。雖然醫材上市前需經藥證機關審核許可,但多數國人可能不知道:各國大多數醫材在取得上市許可前,並未經臨床試驗,而是依設計原理與市場現存醫材間的同等性而審查,透過如美國510(k)上市程序而快速通關。由於缺乏臨床試驗資料,各種創新功能的副作用及安全資料並不像藥品那麼完整明確。醫材上市後監控體系的改革,也落後於藥品。在精準醫療時代,創新醫材日新月異,安全性問題已成迫切議題。
民眾選擇自費醫材時,雖可透過自費醫材比價網或醫師介紹,了解價格與性能差異,但醫材的安全性往往不是醫病溝通重心,甚至醫師本人都未必能完整掌握資料,這是民眾選擇自費醫材時的更關鍵問題。以國內著名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為例,在美國曾引發數波的產品責任訴訟,涉及子宮切除術的不當傷口縫合、手術做到一半當機而改用腹腔鏡、不應出現的部位傷害,甚至死亡等。二○一三年在FDA的一再要求下,製造商才大幅提高不良反應通報率,並召回更新部分零件。產品責任訴訟,往往可彌補政府行政管制之不足,強化業者改良醫材的動機。這些相關資訊及機制,在我國尚未完善。
二○一八年末,由一群跨國新聞媒體工作者組成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ICIJ)所進行的The Implant Files計畫,把透過各國資訊公開管道蒐集到的醫材安全資料整合成資料庫,是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全球性調查。在透明化壓力下,美國FDA隨後終止了廿多年來針對「常見可預期」風險的替代通報制度Alternative Summary Reporting,將超過五十萬筆(包括一八○件左右的死亡事件)關於心律調節器、乳房填充物、主動脈內氣球幫浦、呼吸器等等原本不公開的不良反應通報公諸於世,醫學專家才有機會檢視這些資料。
我國若真的有志於推動精準醫材產業,不僅在心態上要朝向健全市場競爭機制,避免價格管制,也要更注意高度複雜化的現代醫材可能造成的安全問題,讓安全醫材成為國人健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