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周錫瑋兒子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周錫瑋兒子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cjol (勤樸)看板gallantry標題[轉錄] 周錫瑋:父母祖先來自大陸 本來就是中國人時...
周錫瑋兒子 在 艾咪的異想世界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10:45:03
位#迪化街 #大稻埕 古宅內! 老爸#周錫瑋 負責陳設藝術(牆上的壁畫都是前市長的美作) 兒子負責廚藝經營,美食與文藝的享宴!值得推薦👍...
※ [本文轉錄自 cjol 信箱]
作者: Ivanov (Visca Catalunya)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周錫瑋:父母祖先來自大陸 本來就是中國人
時間: Tue May 29 18:01:49 2018
前一陣子在看羅斯福家族的歷史,跟一系列紀錄片,覺得非常有意思。
然後兩次世界大戰,都有一些有趣的,"美國"對於 "美國人"的概念的反思
可以放在同一篇給大家看一下:
一:老羅斯福與"美國人":
羅斯福家族最早是在1638-49年間來到紐約/新阿姆斯特丹 (荷屬:1614-1667)
第一代為 Claes Maartenszen van Rosenvelt
第二代 Nicholas Roosevelt
第三代 Johannes Roosevelt (蚵灣 Oyster Bay羅斯福家)
第四代 Jacobus James Roosevelt
第五代 James Jacobus Roosevelt
第六代 Cornelius Van Schaack "C.V.S." Roosevelt (太太為英國/愛爾蘭人)
第七代 Theodore Roosevelt Sr. (太太為南方美國人)
第八代 Theodore Roosevelt (第26任美國總統,巨棒政策羅斯福)
我會詳列八代的原因是,有機會大家可以回去問一下長輩,查一下文件記錄
應該不少人家裡來到台灣都六七八代了 (:P)
羅斯福家族雖然本來為荷蘭人,早先幾代從記載上就很明顯伴侶是荷蘭人
不過到了後幾代就有明顯的改變了。
當初移民到殖民地的組成原因很複雜,
有一部分是因為母國當地政治/宗教環境不確定,或者是本身從事貿易工作
最後在新大陸定居下來
而"美國"這個概念,並不是一開始就形塑出來的,也是慢慢從不同的折衝中慢慢形成
老羅斯福當政是1901-1909,不過他一直在政治場域相當活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是否參戰的論述上,他提出了算是較為"鮮明"的立場
背景上:1914年,德軍在北大西洋已經有不少攻勢,當時美國還處於"中立"的立場
老羅斯福主張宣戰,在輿論上提出:沒有 "複姓美國人" (Hyphenated American)這種事
他說:
如果你主張自己是德裔美國人或者是愛爾蘭裔美國人,你就是把 "某某"裔擺在美國之前
這樣是不對的,美國人就是美國人,就是為了美國利益。
羅斯福家族算是身體力行的一個家族,在一次大戰上,他也賠上了一位兒子。
如果熟悉二戰史的人,應該知道小羅斯福家族也有不少人在前線上
二:那五個回來的 (Five Came Back):德裔/日裔美國人
這是一系列的紀錄片,在二戰期間,美國對於媒體戰的演進
當時的美國對於 "宣傳"這個概念還是相當薄弱,當他們看到納粹興起時
整個超傻眼:尤其是知名女導演 Leni Riefenstahl (1935) Triump of Will
讓英美意識到利用媒體動員大眾的力量
而在宣傳紀錄片上,可以看到美國社會對於不同族裔背景的"美國人"還是有所區分
以及後來的一些反思。
(以下憑記憶)
當時的美國社會,有很大一部分的"新"移民,
因為一戰過後歐陸的經濟崩潰,美國湧入了許多德/義等地的歐陸移民
這讓要開啟戰爭時的宣傳並不容易。
這一系列的紀錄片,一開始應該是義大利裔的導演Frank Copra
在影片中有提到:因為義大利人算是比較晚到美國的
經常被認為 "不夠美國",所以Frank Copra在影藝事業上算是很拚
想要證明自己"夠美國"
所以當初被賦予這個任務時,他是非常努力的要把片拍好/剪好
一開始做好的內容,是針對德國的宣傳的反制
送給高層時,看過之後對方說:
"呃.....做得是不錯,但是我怕大家看完之後,我們戰後無法再跟德國當朋友"
"能不能區分一下納粹跟德國"
對於這件事情上,導演也很苦惱。不過這也促成了他們一個想法:
就是利用Leni Riefenstahl的影片,借力使力,
將一般德國人的形象,塑造成 "被納粹催眠鼓動的德國人"
對於德國的戰爭宣傳的這層考量,在對日本人上就做不到
在太平洋戰爭的宣傳上,日軍可以用卡通式的方式,誇大宣傳
而日裔美國人在珍珠港事變後的被關押,也算是美國常被提到反思的歷史
有趣的是:日裔美國人為了表示效忠,也是主動請纓參戰,加入歐陸戰事
最有名的大概是已去世的夏威夷參議員 井上 丹尼爾 (建)
從老羅斯福的祖上(當時的英荷戰爭造成紐約易手)開始到近代
可以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以早先歐陸國家的戰爭/區分來說,很多時候是意識形態的區分
而非族裔背景的區分
英荷兩國來往相當頻繁,也互有先祖在對方土地上面定居
然後對於貿易權,宗教信仰的差異,經常最為開戰的理由
但戰爭結束後,兩方平民在美洲,還是有許多共同合作的機會
導演Frank Copra的例子上來看:比較晚來,被視為比較"不美國"
不過他也得不斷摸索到底甚麼是 "美國",到底是代表怎麼樣的價值?
同樣的在井上所屬的日裔軍團也是。
或許我們可以問:
到底到了一個地方幾代人,才能算是當地人?
或者是,在選擇一個國家時,到底選擇的是國家,還是國家代表的體制價值?
--
http://losimprevisibles.blogspot.com
http://www.facebook.com/ThoseUnpredictable
在歐洲 看著錢跟數字 滾來滾去 有甚麼是說得準的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3.34.69.2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27588112.A.90D.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jol (180.217.108.146), 05/31/2018 2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