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周鈴泰評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周鈴泰評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周鈴泰評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周鈴泰評價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茜的世界周報》 #緬甸大選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於 #Youtube「訂閱」文茜的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右邊👉 「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 緬甸11月8日舉行大選,選出全國國家、邦及...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窮遊達人 Mr.Travel Geniu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窮遊達人MrTravelGenius?sub_confirmation=1 繼上次去左FACEBOOK最高人氣自助餐「紅煙窗」實測之後 今次去左最低人氣自助餐「歷山酒店」試伏呀!!!! 試完真係唔差喎,一齊睇片啦~~ 加入頻...

周鈴泰評價 在 葵倩鈴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11:44:34

《暹羅嬰童》 我老公塊佛牌有啲唔妥 (21) . . 曉楠頭腦聰明卻不太會照顧自己,生活細節上特別疏懶冒失,典型忘記吃飯、喝水和帶傘那種人。她的時間大概都花在讀書和工作上,生活上粗枝大葉,餘下的日常事務都交給梓傑,所以當他一不留神便會一起出錯。 . . 最後,我吃下了幾片生薑。 . . 待他們下來後...

  • 周鈴泰評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7 07:00:01
    有 580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緬甸大選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於
    #Youtube「訂閱」文茜的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右邊👉 「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

    <單則精選>
    緬甸11月8日舉行大選,選出全國國家、邦及地區議會共1,171個議席。國務資政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一如外界預期,在選舉中勝出,保持現有權力。這是緬甸第二場民主選舉,共有超過90個政黨參與競逐,但在疫情之下,小黨的競選活動處處受限,而全民盟卻藉執政優勢大量曝光,也招致選舉不公的批評。值得注意的是,緬甸有逾3,700萬人符合投票資格。但據國際組織人權監察(Human Rights Watch)所指,有逾150萬人居住在少數族裔地區的人被剝奪投票權。選舉委員會將問題歸咎於武裝叛亂,但遭批評指是遵從全國民主聯盟的吩咐。被視為是孟加拉移民而不被授予公民權的羅興雅穆斯林,更一如既往沒有投票機會。自2017年緬甸軍方鎮壓羅興亞人以來,有超過74萬人逃到鄰國孟加拉國,但仍有數十萬人生活在若開邦。

    據緬甸媒體《伊洛瓦底》(The Irrawaddy)報道,有少數民族政黨指責,選舉委員會取消部分少數民族政黨佔優勢、但實際沒有衝突地區的投票是為了利於民盟選舉。緬甸選舉委員會發言人否認了這項指控。緬甸歷經數十年獨裁和軍政府統治,在2015年進行民主轉型後的首次全國選舉,曾因爭取民主和人權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人權鬥士」翁山蘇姬,卻在過去幾年內,因應對羅興雅危機而令國際社會大失所望。2017年,數十萬羅興雅穆斯林在緬甸軍方鎮壓下逃亡,聯合國稱之為種族清洗,但緬甸軍隊說,他們的目標只是武裝叛亂分子。去年底翁山蘇姬親自到國際法庭辯護稱,「我們面對的是國家內部的武裝衝突,是由羅興雅武裝挑起的。」那場令西方失望的出庭辯解,反而凝聚了緬甸人對翁山蘇姬的支持,因為全民盟執政五年來,政績乏善可陳,因此也有人認為翁山蘇姬選擇替軍方辯護,也是為了確保這次大選能繼續執政的策略之一。

    {內文}
    (緬甸民眾)
    翁山蘇姬勝選 民盟勝選

    正當美國人大肆慶祝民主黨拜登勝選的同一天,東南亞新興民主國家緬甸。也舉辦了脫離軍事統治以來的第二次大選,這次選舉一共有90個政黨 5千多名候選人,角逐1117個國會與地方議會席次。在平均每日新增1千多例新冠確診病例的威脅下,翁山蘇姬仍堅持「選舉比新冠疫情更重要」,除了從9月中宣布仰光與曼德勒封城,以及遏制疫情傳播的限聚令,投票當天所有人都必須測溫,配戴口罩 面罩才能進入投票所投票。外界分析她之所以堅持舉辦大選,就是為了鞏固民盟的絕對多數優勢。

    (街頭小販)
    我們這次不知道有哪些政黨,疫情限制了競選活動

    根據緬甸憲法,國會1/4席次必須保留給軍方,因此扣除軍方席次後,在緬甸下議院425席中,各黨爭取餘下的315席,至於上議院的217席,各黨競爭161個,全民盟在上屆2015年大選取得壓倒性勝利,上下兩院共贏得390席,這次挾執政優勢,藉防疫宣導曝光候選人,再次取得籌組下屆政府所需的322席以上。

    (選民)
    我以我們的"夫人"為傲,我是為支持國家而投,藉此支持翁山蘇姬

    (YE HTUT/前新聞部長)
    最重要的是緬甸人依然愛戴著翁山蘇姬,他們想再給她第二次機會

    不過熟悉緬甸政局的專家說,這樣的選舉結果是必然,也是不得不然。

    (緬甸專家/LALITA HANWONG)
    我認為人們內心深處都知道,全國民主聯盟這個黨和領導人本身,是緬甸民主化的障礙,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也認為全民盟是他們現在最好的選擇,因為你要嘛有全民盟 要嘛有軍隊

    相較於翁山蘇姬在國內人氣不墜,國際間對於這位民主鬥士的評價,近年來卻是負評大於讚譽,2019年12月,翁山蘇姬親上火線出現在海牙國際法庭,就2017年軍方是否血腥屠殺羅興雅人公開辯護。

    (BBC新聞片段)
    曾經全世界都視這位女性,是和平與人權的象徵。今天 這位被視為人權燈塔的人,為了犯下種族屠殺罪的人辯護

    (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2019.12)
    當然在某些情況下,試圖種族滅絕不能是唯一假設

    這一役讓國際對這位民主女神極度失望,卻成功重振了翁山蘇姬在國內的聲望,因為從2016年實質執政以來,全民盟的政績其實乏善可陳,為了挽回流失的民心,翁山蘇姬在羅興雅問題上,選擇站位緬甸的"主流民意",2020年的緬甸大選,共有超過3700萬的合格選民,其中包括了500萬名首投族,而就在選前一個月,緬甸當局取消了受種族衝突影響的省邦投票,也包括以羅興雅人居多的若開邦大部分地區。

    (CNA新聞片段)
    他今年18歲,在緬甸今年的選舉中是合格選民,是緬甸的合格選民,但Sawyeddollah卻不能投票,只因為他是羅興雅人,awyeddollah2017年從故鄉若開邦逃離到孟加拉,就在緬甸軍方殘酷鎮壓羅興雅人之後

    (Sawyeddollah/羅興雅人)
    18歲意味著我已經合法,可以首次行使投票權,但我非常沮喪,因為政府禁止羅興雅人投票,包括我在內就因我是羅興雅人,如果有任何候選人要統治我們,統治我們的國家,選舉是我們的權力 我們的義務,依照我們的利益去選出管治我們的人,很不幸的我們沒有這個權力。大約有100萬名羅興雅人住在孟加拉的難民營,緬甸政府不認為他們是公民,不承認他們的種族,而是把他們視為孟加拉人,部分羅興雅人致函給緬甸政府,也公開呼籲相關單位,希望能重新考慮他們的決定,允許他們投票,然而政府的決定毫無所動,甚至羅興雅人想參選 也被拒絕

    (Muhammed Nowkhim/羅興雅人)
    我出生在緬甸,我是緬甸的公民,我也是緬甸的一份子,假使他們不給我們機會,他們要怎麼解決羅興亞危機,他們根本就沒有要解決的意思,我們不想住在這裡,生活很難,但沒有人傾聽,我們只能寄希望於國際社會而不是翁山蘇姬

    此一決定造成超過150萬人被剝奪選舉權,更令少數民族政黨憤怒,人權觀察組織今年10月譴責這次選舉存在「根本性缺陷」,在一份報告中該組織譴責了緬甸當局,將羅興雅等少數族裔排除在投票之外,在投票前對政府批評人士提起刑事訴訟,以及對於媒體報道內容的限制等方面,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選前也呼籲緬甸進行「和平有序和可信」的大選,它希望這可能讓難民得以「安全和有尊嚴地」返回家園,不過觀察人士認為,遣返羅興亞人並不是緬甸的當務之急。

    (Bertil Lintner/緬甸政治觀察家)
    多數對羅興雅人的攻擊根本毫無同情,印度的老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緬甸的政治遊戲和政治聯盟,這在幾年前可能沒有人想到,直到大屠殺發生前,翁山蘇姬都還是西方媒體眼中的甜心,被貼上民主標籤,大家都愛她,但羅興雅危機改變了一切

    (CNA新聞片段)
    去年只有不到3000名難民返回家園,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自願並冒著生命危險,為難民返回緬甸創造了有利和安全的環境,協助組織說,政府必須先制定一項處理難民的政策

    (Sally Thompson/邊境聯合執行主任)
    緬甸沒有難民政策,也沒有關於難民返回的中央政策,因此儘管我們看到人們回鄉,但大多數人都回到農村務農,鄰近地區能謀生的機會卻很少

    翁山蘇姬2012年結束軟禁生涯後,離開緬甸出訪首站就是泰緬邊境的美拉難民營,當時她說,她瞭解難民的處境,希望能讓國家變得和平繁榮,讓他們早日回家,但令外界失望的是,真的戴上了權力的桂冠之後,翁山蘇姬卻不再以過去的標準,看待國內少數民族衝突的問題

    (YE HTUT/前新聞部長)
    我們將翁山蘇姬視為魅力非凡的領袖,但我們不應該認為她能解決緬甸所有問題

    從經濟 到修憲再到解決少數民族衝突,擺在翁山蘇姬眼前的挑戰依然艱鉅,而這一任的成敗,也將左右世人日後對這位民主鬥士的評價,緬甸的和平繁榮 真能在她任內實現嗎?

    【完整版】2020.11.14《文茜世界周報-亞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6rR3270SA4

  • 周鈴泰評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5-17 19:30:02
    有 393 人按讚

    漢書地理志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早在東西交通的曙光時代,中國生產的絲綢織品就已銷往印度、波斯(伊朗)、阿拉伯和希臘的城邦,深受歡迎。對中國這獨有的優良手工業產品「絲」,有人稱之為「賽路斯」(seres)。而在印度人那裡,「支那」(cina)一名的由來,據說也是和絲絹的輸入有關。由於產絲而聞名,人們就以「絲」來稱呼這個國家。在古老的西方人眼中,「中國」,你的名字就叫「絲」。

    絲綢貿易的運輸興販,在古代,有著名的「絲綢之路」。惟,除了我們熟知駝鈴狂沙中的陸上絲綢之路,事實上,還有一條更我們在地更為密切的,是所謂的「海上絲綢之路」。著名學者馮承鈞認為,中國與印度之間的交通,漢時有通道二:一為西域道;一為南海道。南海道之開闢或更在西域道之先。

    這條南海道的海上絲路,最早被中國正史記錄下來。那就是班固《漢書》卷28下〈地理志〉的一段文字。它記述了迄今約兩千多年前的漢武帝時代,朝廷派遣宦官,聯同中國海商,從(今廣州以西的)雷州半島的徐聞、合浦出航,到印度東南岸黃支國(建志補羅)的一段旅程。途中,他們沿印支半島,船行五月,有都元國,又經邑盧沒國,至諶離國,又「步行可十餘日」,可到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再經「蠻夷賈船」轉送,二月餘,可到黃支國。返程,則經已程不國,到皮宗,再回中國。學界考證,這條從中國東南沿海至印度黃支國的航道,間中所經歷的「都元」、「邑盧沒國」、「諶離」、「夫甘都盧」、「皮宗」等,一般斷定都在今東南亞區域內。

    從《漢書》這段文獻的記載,中國漢代的海商是帶了「絲綢雜繒」去南海和印度市易「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的。很明顯,這是一條以交易絲綢為主,粗具規模的海上絲路。當時,中國的航隻和航海技術或許還是很有限,航行週期相當長,可能只是沿海岸航行,而且航海貿易並不是「直航」,中途需轉搭「蠻夷賈船」,分程轉送,才能到達目的地。這是中國海洋長程貿易發展史的萌芽時期,我們應予客觀評價,不須過度曲解或誇大其原文原意。

    由於這是中國海外交通史的重要文獻,文中所提及的地名,中外學者曾多次反覆討論考證。海南大學周偉民和唐玲玲在其《中國和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史》一書中更指出,《漢書》這一段文獻是有文字記載以來,有關東南亞的最早記錄,是東南亞歷史、馬來西亞歷史開始的文字紀程碑。中外學者對其所記的口岸和國家方位縱有爭議,但有一點是大家認同的,即當時中印之間的海上交通必定經過馬來半島。古代的東西海上交通,馬來半島是過境的必經之地,展現了其重要的地位。

    關於文獻所記之「都元國」的方位,學術界歷來爭論分歧頗大。籐田豐八、費琅、馮承鈞和邱新民均認為,都元應在馬來半島東岸,而許雲樵更主說,都元國就是今馬來半島登嘉樓州的龍運(Dungun)。近來,周偉民和唐玲玲在登嘉樓幾次實地訪問,也支持許雲樵的論說(雖然周、唐也以為其論點目前還「顯得軟弱」)。此外,廈門大學韓振華考究,都元應是在越南南圻一帶。姚楠、陳佳榮和丘進等亦以文獻記載,船從徐聞、合浦出發,順風「船行五月」才到都元國為據,認為不可能是在馬來半島。因為船行要五月,其航行方式應是航海技術有限的沿海岸線航行,而不會是由南海順風直駛馬來半島,從而考訂都元國很可能是湄公河三角洲的某個城市。

    縱然如此,暫擱置「都元」不談,對《漢書》〈地理志〉所記之「諶離」和「夫甘都盧」兩地的方位,大抵就沒有太大爭議,而且更顯重要。一般認為,諶離國在今克拉地峽東岸;夫甘都盧國則在克拉地峽的西岸。

    在我們熟悉的地理知識裡,東南亞不僅有條著名的馬六甲海峽,實際上還有一個「地峽」。這個地方就在馬來半島北端,今天馬泰緬邊境之處。這地段特別狹隘,其窄處東西僅寬56公里,名為克拉地峽。

    在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尚未凸顯之前,中印海上交通主要是穿越地峽往來的。這在《漢書》〈地理志〉得到印證。因文獻記載中國船隊抵諶離國時,捨船上岸「步行十餘日」,才到夫甘都盧國,再從夫甘都盧轉搭「蠻夷賈船」航向印度的黃支國去。很明顯地,這裡所指,就是克拉地峽東西兩岸的地望。邱新民考據說「地峽通道實際上是東西航路第一紀程註腳」。

    若說,中國古代文獻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東南亞,或是重建了馬來西亞古代史,這話一點也不假。馬來半島的歷史,在馬六甲王朝伊斯蘭化以前的印度化古國,多是集中在馬來半島的北部。像狼牙修(Lengkasuka)、北大年、吉蘭丹、吉打等,其考古遺跡是可以和中國古代文獻雙重印證的。

    又,《漢書》〈地理志〉記載的海上絲路航道的回程,印度商船的航行路線顯然與中國商船來航的不一樣。他們是從已程不國(一般考證是今斯里蘭卡)到「皮宗」,再至中國。「皮宗」究在何處?學術界也多有討論,大抵認為是在馬來半島南端。許雲樵認為,大概是指今柔佛和新加坡一帶,而多數學者以為是馬來半島南端柔佛西南外海的香蕉島(Pulau Pisang)。至今,該島仍是東西航線上,船隻由新加坡欲轉進馬六甲海峽的重要導航地標。

    中國海洋發展史是有源頭的。華人的南來,不在於200年前的「賣豬仔」,也不始於600年前的鄭和下西洋。早在兩千年前,中國正史的典籍裡,早已記載了這些點點滴滴。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 周鈴泰評價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21 14:06:00
    有 20 人按讚

    臺北大學於108年10月25日晚間舉辦70周年校慶晚會,公開表揚15位19屆傑出校友,校長李承嘉肯定,有偉大的校友,才能成就偉大的學校,獲獎校友們則感念母校的教導。

    <傑出校友簡介> (依畢業年序排列)

    (卓越貢獻獎)
    張平沼:法律學系1967年畢業,現任燿華企業集團總裁、臺灣商業聯合總會理事長。張學長橫跨法、商、政界,對於國家經濟發展、國際交流均有重大貢獻,曾獲第一屆傑出校友。長期奉獻母校,先協助推動法商改制臺北大學並取得三峽校區校地、近年又大手筆捐贈建置心湖櫻花步道,對臺北大學發展與建設貢獻卓著。

    (學術成就獎)
    陳君厚:統計系1984年畢業,現任中研院統計科學研究所長。陳學長投入開發矩陣視覺化相關研究,應用於大數據、人工智慧領域,也積極推動統計學術國際交流,促進我國與日本、韓國等國合作。工作之外,陳學長多年參與統計系友會,協助系友會發展,連結在校生與畢業學生,對於促進校友與母校向心力不遺餘力。

    邱建良:經濟系碩士班1985年畢業,現任淡江大學財金所教授兼成人教育部執行長。邱學長長期深耕學術與教育,近年更將所學導入淡江大學推廣教育處,導入企業經營,藉以提高推廣教育創收。獲選傑出校友,他特別感謝過去母校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師生感情融洽,提供自己後續為人師表的典範。

    (企業經營獎)
    卓隆燁:會計系夜間部1983年畢業,現任潤泰集團總裁特別助理。卓學長從學生時期即半工半讀,先後從事貿易業務、公務機關金融、稅務工作,也曾擔任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多元的工作經歷,累積他更豐富的專業能力和特色,更從不同客戶的肯定中,持續維持對工作不滅的熱忱。

    賴冠仲:企管系1984年畢業,現任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賴學長擔任審計執業會計師多年,輔導多家廠商集團上市櫃,協助臺灣企業永續經營;同時積極參與會計業界專業團體運作,促進會計、審計與評價準則發展,建立健全會計制度。傳承多年專業工作經歷,他也熱心投入審計會計教學研究,貢獻所學並協助年輕學子職涯發展。

    黃宗仁:統計系1989年畢業,現任城市綠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學長1991年創立公司,多年來穩健經營,除了代理國際品牌,也以在地元素創造自有品牌並外銷亞洲。獲選傑出校友,黃學長感謝師長與評審的厚愛,回憶在校時期參與登山社,到畢業後因為面試不順因而創辦戶外產業公司,感謝母校教育,也期待自己未來能對學校盡更大心力。

    郭書齊:企管系1997年畢業,現任創業家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學長看準網路產業發展,與家人共同創業,屢獲經濟部頒發各項大獎,也獲選雜誌頒發MVP經理人、美國艾森豪全球學人獎,為電子商務產業第一人。獲得傑出校友表揚,他感謝母校教育與家人的支持,更鼓勵所有學弟妹不要對世界失去信心,努力從課堂和社團學習,所有知識經驗都會成為一生養分。

    (公共服務獎)
    王靚琇:地政系1979年畢業,現任內政部地政司長。王學長畢業後即投入公職,持續堅守地政專業,也因工作職務,經常關心母校發展並協助土地徵收業務。任職地政司副司長期間,負責推動實價登錄制度,提升我國在國際經商與房市透明上的國際排名,升任司長後再持續精進制度,領導單位獲得行政院服務品質獎,個人也曾兩度當選內政部模範公務人員。

    江朝國:法律系1980年畢業,現任元大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學長為我國首位以公費留學奧地利與德國研究保險法,回國後應邀返回母校任教,並擔任法律學院院長。學術研究之外,江學長也投身保險產官界,陸續擔任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保險犯罪防制中心、保險安定基金董事長,後轉任元大集團,運用所學帶領企業穩健發展。

    謝鈴媛:財稅系(今財政系)1985年畢業,現任財政部關務署長。謝學長畢業後即通過高等考試,一路在財政部關政司服務,奉獻公職餘卅年,無論納稅者權利保護、防疫、毒品查緝等邊境安全維護,或促進各國海關合作網絡等方面工作,均展現卓越的領導與執行能力,兩度獲頒財政部模範公務人員,優異表現有目共睹。

    莊瑞雄:企管系碩士班(EMBA)2005年畢業,現任立法委員。莊學長曾獲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評選為最優秀立法委員,單於第本屆(第九屆)任內即提案311案,三讀通過56案,其中多項法案與各級教育相關。獲選傑出校友,他特別感謝指導教授黃營杉老師,期待自己未來無論身在任何崗位,都不忘母校「追求真理、服務人群」的精神,為故鄉和人群服務。

    邱豐光:犯罪學研究所碩士班2008年畢業,現任內政部移民署長。邱學長出身警界,歷任各縣市警察局長,指揮偵辦多件重要案件,維護我國社會治安與秩序。2018年轉任移民署長後,不僅持續致力保衛國家安全,更積極在兼顧人權與便民原則下,推動多項改革方案。多年實務工作後再入學校進修並獲傑出校友,他特別感謝所有犯研所師長教導,開創不一樣的視野。

    (藝文體育獎)
    劉柏君:社工系2001年畢業,現任臺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公關長。劉學長自幼在民間信仰宮廟中成長,但不因身為既得利益者而對不合理現象保持沉默,除了社工專業外,也結合自身經驗投入宗教研究。學術之外,他更不畏性別刻板印象,致力參與女子棒球運動,成為我國首位女性國際棒球裁判,今年當選十大傑出青年,更獲聯合國與國際奧會合頒女性與運動獎世界獎座。

    (紀念獎)
    謝高橋:社會系1955年畢業,曾任中興法商社會系講師、政大社會系主任。謝學長一生奉獻教育,生前與學生互動良好,曾名列校友印象最深刻的恩師名單。謝學長曾說:師生相處必須「聊同學愛聊的,而不是老師愛聊的。」用心經營師生感情外,他也特別重視學生學習成效,教學特別鼓勵學生「思考」,作育英才無數,令人懷念不已。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