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吾誰與歸dse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吾誰與歸dse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吾誰與歸dse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吾誰與歸dse產品中有28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李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陈寅恪《王觀堂先生挽詞 并序》 ——導言:1927年6月2日,清華國學院導師王國維先生以自沉昆明湖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好友陳寅恪寫下《王觀堂先生挽詞並序》,稱得上韻體文字的大著述,寫法很像王國維《頤和園詞》。《挽詞》長一百一十二句,可謂觀堂(王國維)其人學問與政治命運的哀歌。其主旨在於書寫王國維...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Ten_w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Tenwong_Games?sub_confirmation=1 已實況過的遊戲列表: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Q6rAHu-Baj4mLHL_NDKTfCC2QZB1_qT_6kgMQx...

吾誰與歸dse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9:41:46

⭕️第368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話頭禪」,又稱看話禪,禪宗術語,以一種被稱為看話頭的方式來進行禪修。這種禪修方式最早始於南宋大慧宗杲禪師,由公案禪發展而成,盛行於臨濟宗之中。與曹洞宗的默照禪法並稱。所謂的「看」,又叫「參」,是一種觀察守護的意思,即內觀。話頭,是指說話的前頭,亦即是在動念要說話、未...

吾誰與歸dse 在 hotjpdrama_official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08:25:17

\《#破案天才伽利略》再起動!/ 湯川・内海・草薙 再次回歸大銀幕! 「伽利略」系列電影化第3彈 『#沉默的遊行』 2022年公開! 電影7月上旬開拍,預計9月初殺青 黃金組合回來啦,期待期待❤️ 👥出演: #福山雅治 #柴咲コウ #北村一輝 📖原作: #東野圭吾 🎬監督: #西谷弘 ✏️劇...

吾誰與歸dse 在 Rosella Dronme 丹增準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0:51:53

📍McLeod Ganj, Dharamsala, Himachal Pradesh, India ⁡ 為了慶祝十四世達賴喇嘛尊者的生日,我本週舉辦了三場隨喜的遠距靈氣療癒。閱讀了許許多多人的故事。今天我也分享關於我自己的體驗。 ⁡ 這是2019年的我,帶著靈性裡嶄新的自己,從現在回到我心心念念的...

  • 吾誰與歸dse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5 13:04:05
    有 447 人按讚

    陈寅恪《王觀堂先生挽詞 并序》
    ——導言:1927年6月2日,清華國學院導師王國維先生以自沉昆明湖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好友陳寅恪寫下《王觀堂先生挽詞並序》,稱得上韻體文字的大著述,寫法很像王國維《頤和園詞》。《挽詞》長一百一十二句,可謂觀堂(王國維)其人學問與政治命運的哀歌。其主旨在於書寫王國維的學問歷程與高才隆遇,多述掌故,既深惋王國維之死,也藉此自抒懷抱,以清詞麗句編織結構而成絕唱。
    此詩陳氏應初撰於1927年王國維自沉後兩三月間,後復撰一序及一挽聯,暢發其旨。挽詞、序言與輓挽聯乃是一個整體。陳氏曾將此詩奉贈羅振玉等師友指教,也下發清華國學研究院學生研讀,並通過《國學月刊》《學衡》等雜誌發表。
    當代著名學者劉夢溪先生在《王國維、陳寅恪與吳宓》一文中認為,陳所撰《挽詞》的長序,闡述了作者的文化觀點及王之死因,不僅對王之選擇赴死給以文化意義上的正解,同時也是解開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與社會變遷謎團的一把鑰匙。「中國文化」這個概念,實際上是晚清和近代知識分子自我反省其檢討傳統的用語,對中國文化本身而言,是「他」者的概括。所以上一個百年,這個概念雖被過旋轉不停地給以討論和解說,而終無結果。以至於晚年的錢鍾書先生,與來訪的學人開玩笑,說誰再是講東西方文化,我「槍斃」他(說的時候他拿起一支筆)。
    陳《輓詞》序的過人之處,是指出以綱紀之說為表徵的中國主流文化的意義,具有「抽象理想的之通性」,也就是柏拉圖的所謂理念。實際生活中是否能夠完全做到是另一回事,但它是傳統士子倫理上的人生規範。晚清以降的劇烈變動,既是社會結構的變遷,又是文化思想的變遷。簡而言之,傳統文化的核心從此崩塌了。因此為傳統文化所化之人的失落與痛苦,可想而知。王國維就是這樣的人。但失落與痛苦可以有不同的走向。由痛苦而新生,為更多的知識人士所選擇。既是未趨步新潮,也不必即死。但陳寅恪先生認為,像王國維是以文化託命之人,「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因此,王國維之死,不是殉清,而是殉為其所化的那種文化、那種文化理想、那種文化精神。
    「吾儕所學關天意」,王國維先生曾說:「國家與學術為存亡,天而未厭中國也,必不亡其學術。天不欲亡中國之學術,則於學術所寄之人,必因而篤之。」九十年後再讀斯文,我輩學人,當知王國維先生之死對於文化中國的深刻影響,陳寅恪先生和血痛書的所切所籲。——2017/06/03 來源:鳳凰網)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Ej5G54.html)
    王觀堂先生挽詞序
    ——陳寅恪

    或問觀堂先生所以死之故。應之曰:近人有東西文化之說,其區域分劃之當否,固不必論,即所謂異同優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義焉。其義曰: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爲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于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意義爲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猶希臘柏拉圖所謂Idea者。若以君臣之綱言之,君爲李煜亦期之以劉秀;以朋友之紀言之,友爲酈寄亦待之以鮑叔。其所殉之道,與所成之仁,均爲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之一人一事。夫綱紀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託,以爲具體表現之用;其所依託以表現者,實爲有形之社會制度,而經濟制度尤其最要者。故所依託者不變易,則依託者亦得因以保存。吾國古來亦嘗有悖三綱違六紀無父無君之說,如釋迦牟尼外來之教者矣,然佛教流傳播衍盛昌於中土,而中土歷世遺留綱紀之說,曾不因之以動搖者,其說所依託之社會經濟制度未嘗根本變遷,故猶能藉之以爲寄命之地也。近數十年來,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會經濟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劇疾之變遷;綱紀之說,無所憑依,不待外來學說之掊擊,而已銷沈淪喪於不知覺之間;雖有人焉,強聒而力持,亦終歸於不可救療之局。蓋今日之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鉅劫奇變;劫盡變窮,則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此觀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爲天下後世所極哀而深惜者也。至於流俗恩怨榮辱委瑣齷齪之說,皆不足置辯,故亦不之及云。

    漢家之厄今十世,不見中興傷老至。
    一死從容殉大倫,千秋悵望悲遺志。
    曾賦連昌舊苑時,興亡哀感動人思。
    豈知長慶才人語,竟作靈均息壤詞。
    依稀廿載憶光宣,猶是開元全盛年。
    海宇承平娛旦暮,京華冠蓋萃英賢。
    當日英賢誰北斗,南皮太保方迂叟。
    忠順勤勞矢素衷,中西體用資循誘。
    總持學部攬名流,樸學高文一例收。
    圖籍藝風充館長,名詞瘉埜領編修。
    校讎鞮譯憑誰助,海寧大隱潛郎署。
    入洛才華正妙年,渡江流輩推清譽。
    閉門人海恣冥搜,董白關王供討求。
    剖別派流失品藻,宋元戲曲有陽秋。
    沈酣朝野仍如故,巢燕何曾危幕懼。
    君憲徒聞俟九年,廟謨已是爭孤註。
    羽書一夕警江城,倉卒元戎自出征。
    初意潢池嬉小盜,遽驚烽燧照神京。
    養兵成賊嗟翻覆,孝定臨朝空痛哭。
    再起妖腰亂領臣,遂傾寡婦孤兒族。
    大都城闕滿悲笳,詞客哀時未返家。
    自分琴書終寂寞,豈期舟楫伴生涯。
    回望觚棱涕泗漣,波濤重泛海東船。
    生逢堯舜成何世,去作夷齊各自天。
    江東博古矜先覺,避地相從勤講學。
    島國風光換歲時,鄉關愁思增綿邈。
    大雲書庫富收藏,古器奇文日品量。
    考釋殷書開盛業,鉤探商史發幽光。
    當世通人數舊遊,外窮瀛渤內神州。
    伯沙博士同揚搉,海日尚書互倡酬。
    東國儒英誰地主,藤田狩野內藤虎。
    豈便遼東老幼安,還如舜水依江戶。
    高名終得徹宸聰,徵奉南齋禮數崇。
    屢檢秘文升紫殿,曾聆法曲侍瑤宮。
    文學承恩值近樞,鄉賢敬業事同符。
    君期雲漢中興主,臣本煙波一釣徒。
    是歲中元周甲子,神皋喪亂終無已。
    堯城雖局小朝廷,漢室猶存舊文軌。
    忽聞擐甲請房陵,奔問皇輿泣未能。
    優待珠槃原有誓,宿陳芻狗遽無憑。
    神武門前御河水,好報深恩酬國士。
    南齋侍從欲自沈,北門學士邀同死。
    魯連黃鷂績溪胡,獨為神州惜大儒。
    學院遂聞傳絕業,園林差喜適幽居。
    清華學院多英傑,其間新會稱耆哲。
    舊是龍髯六品臣,後躋馬廠元勳列。
    鯫生瓠落百無成,敢並時賢較重輕。
    元祐黨家慚陸子,西京羣盜愴王先。
    許我忘年為氣類,北海今知有劉備。
    曾訪梅真拜地仙,更期韓偓符天意。
    回思寒夜話明昌,相對南冠泣數行。
    猶有宣南溫夢寐,不堪灞上共興亡。
    齊州禍亂何時歇,今日吾儕皆茍活。
    但就賢愚判死生,未應修短論優劣。
    風義平生師友間,招魂哀憤滿人寰。
    他年清史求忠蹟,一弔前朝萬壽山。

    王觀堂先生挽聯
    十七年家國久魂銷,猶餘賸水(昆明湖)殘山(萬壽山),留與纍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籖新手觸,待檢玄文奇字,謬承遺命倍傷神。
    觀堂先生靈鑒 後學陳寅恪拜挽
      
    說明/1927年6月2日,王國維自沉於頤和園魚藻軒。其遺書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當此事變,義無再辱。」清祚告終於宣統三年(西元1911年),距離王國維之死17年,「十七年家國久魂銷」即指此。「牙籖」指書籖,「謬承遺命」指遺書中委託陳整理書籍之事。此聯一出,時人紛紛贊之,被譽為挽聯中最佳之作,無論在思想和藝術上都有深刻價值的作品。

  • 吾誰與歸dse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3 15:08:17
    有 161 人按讚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曾昭旭老師是我高一的國文老師,當時對老師的崇拜,幾乎讓我在高三分組的時候,認真考慮要報考師大國文系為第一志願。

    雖然最終仍然跟著大潮流走,念了理工,但是影響所及,我在大學一年級的中文課,只會用文言文作文,我的大學同學們應該都還記得。

    感謝社群軟體平台的幫助,在我退休之後,加入了高一同學會的Line群組,又與曾老師聯繫上,得以經常閱讀到老師所寫的文章,私下也會向老師請教,得到老師的指點。(如果想要了解曾老師的話,歡迎自行Google上網搜索。)

    我今天看到老師的一篇文章,談到中西文化對此次疫情的影響,在美國和台灣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做法。老師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兩者的缺失,並提出撥亂反正的辦法。

    徵得老師的同意,與我的臉書朋友們分享。大師之作,切勿錯過。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1.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怕

    回顧疫情,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中西差異:

    首先,關於戴口罩,台灣可能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地方。加上勤洗手、少出門、與人保持安全距離,合稱防疫新生活。這種軟封城可說是繼上階段的成功加零之後,今年五月以來僅花70天就能把這波疫情壓下來的主要因素。令國外輿論在譏諷台灣過於自滿之後,不得不再度稱讚台灣的防疫能力。而反觀西方人則是對戴口罩非常反感,視為妨礙自由與人權。即使疫情高張,病亡甚眾,仍然要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或者不戴口罩群聚飲酒(許多西方人視上酒館為生活必備)。頗令台灣人感到不可思議。

    其次關於打疫苗,台灣人多半非常緊張怕打不到,以致連少量殘劑都爭先恐後搶打,天天質問政府為什麼不早買夠疫苗?反觀西方人(如美國)卻疫苗過剩,要用種種方便服務、實質獎勵吸引人民來打;卻還是有一半的人質疑疫苗,選擇不打。以致美國至今完成兩劑疫苗的覆蓋率才50%左右,難以達成群體免疫。也讓台灣人感到匪夷所思。

    試問隔一個太平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雖然因素甚多,但主要的恐怕還是文化差異,才使得台灣人(代表中華文化)和美國人(代表西方文化)普遍所怕不同,所以面對疫情,也才有這麼不同的反應。

    這文化差異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中國人包括台灣人比較戀生怕死。這看法雖然似嫌粗糙,卻並非沒有道理。中國人常諱言死(連醫院大樓都沒有四樓),俗語更是直說「好死不如賴活」。真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會賴活的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都能堅靭地活下去,人還愈活愈多。即使病痛纏身,常跑醫院,每天吃一大堆藥,還是要活。就更不用說病危之時,家屬幾乎無例外地要求醫生用盡一切手段去急救挽回了(而不管是否徒增病人的苦痛)。所以在台灣,洗腎、葉克膜、達文西手臂、鼻胃管灌食、插管、CPR急救等等都有濫用之嫌。遂產生醫藥愈發達,不健康餘命愈長且愈苦痛的荒謬現象。真是執著於賴活到完全沒道理的地步了!那麼,過度緊張於執行防疫新生活是否也是其中一環呢?

    當然,這種戀生怕死的所謂文化影響,早已不是中華文化的本來精神。相對的,西方人愛自由而不在乎染疫死亡(所謂不自由 毋寧死),延伸到也不在乎傳染給別人害別人死亡,其實也已經是西方文化精神的墮落;變質為寡頭的個人主義,也並沒有比中國人的戀生怕死好到那裡去。總之,只要是從怕出發,不管是怕死還是怕失去自由,都一樣是文化的變質墮落;只是因文化性格不同,所以墮落也有不同形態罷了!

    2.文化精神異化變質衍生種種心理恐懼病痛

    原來中國人容易戀生怕死,是因中華文化根本就是一種生命精神,引申之也包括道德精神。狹義的生命精神是指一種肯定生命的存在與求生存的靭性彈性、適應力包容力;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但廣義的生命精神則要進一步問活下去所為何來?答案就是去創造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或說去立人達人愛人,亦即充分地自我實現。此即名曰道德性或理想性。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一旦活得下去,立刻就要求要活得優美」。亦即:生命主體性一定要自覺地發展出道德性來,才是真正的主體性(真我);否則,停留在努力求生存而忘了善用生命以創造意義與愛,生命精神就會失落,退墮到以維持形軀肉身的生存為唯一目的,遂衍為荒謬的戀生怕死心態。其所以荒謬,即在長生永不可得,戀生終必無望,所執只是假我。於是怕死之情也就永不能解除;人生將永只有苦而無樂,反成生命的實質否定。以否定生命(放棄意義之創造)來貪愛生命,此所以為矛盾荒謬也!

    至於西方人之愛自由,首當釐清此所謂自由到底是指什麼?原來和莊子所謂逍遙、佛家所謂自在大大不同,而實指一種生存權或基本人權。如羅斯福總統許諾美國人四大自由,總言之實即生存權也。又如西方許多國家的國歌,歌詞大都提到與敵人鬥爭以爭取自由,甚至充斥血腥殺戮(法國國歌足為代表),主題實即國家民族之生存也。但此所謂生存,意思卻和中華文化脈絡下的生存不同:中國人是指素樸的形軀生存,意義是好活用此身以進行道德創造。但在西方文化(姑以基督教文明為例)的脈絡下,人身並無主體的身分(上帝是唯一的主),而只是上帝的工具。上帝頒布律法與上帝之國的藍圖,人則納入此律法結構中享生存生活之權利以盡為上帝服務以依上帝藍圖建構地上之國的義務。換言之,人的自由只是上帝誡命與法律規定下的行動自由(可稱為廣度的自由,與中華文化脈絡下之心靈主體自由或深度的自由不同),目的是藉此善盡待奉上帝的義務。因此,若忘記善盡作上帝博愛工具的責任,自由便會退墮為自我中心、自私任性,到玩法弄權,背叛上帝律法的地步。這當然是西方文化精神的變質異化,於是神化為魔,假冒上帝之名而實行魔鬼之事。西方近代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掠奪世界資源以自利,皆其流也。

    3.文化退墮之病仍當用文化療癒

    以上分析中西文化異化退墮的不同脈絡,而同歸於有所怕的虛弱心理。而不管怕什麼,都可總說為怕死(請參考前著《論生與死的詭譎相即》一文),亦即怕我之不存在;只是西方人的存在觀是「我自由故我在」(自由本質即生存權),中國人的存在觀則是「我活著故我在」(活著即一切可能之基礎)罷了!

    而不論中西,其生命的存在都是要指向意義價值之實現的,差別只在實現的形態不同;在中華文化是善用形軀以作道德創造,在西方文化則是享自由人權以盡為上帝愛人工具之義務。所以,當其退墮為執小我自私的時候,都同樣會有假上帝或道德之名以自我文飾的虛偽。在中華文化脈絡是假借仁義之名而實則忘義逐利(孔子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生活中,無論親子友朋乃至政府人民,口口聲聲為你好而實則以威權干涉宰制,不知尊重人權者多矣。在西方文化脈絡,則是假冒上帝之名而實則叛神歸魔(如浮士德出賣靈魂與魔鬼交易);在社會與國際,自以為秉上帝旨意而對異國異族異教徒橫施歧視侵畧迫害滅族之暴行,不知衆生平等,皆當為上帝之博愛所蔭庇者亦多矣!於是落到疫情的面對,在西方美國,遂有將自我自由無限上綱而敵視戴口罩者、排斥亞洲裔(誣之為病毒源頭)之表現。在台灣,則有將戴口罩以免害別人被傳染之道德立場無限上綱,自居於道德優位而對不戴口罩者輕予指責,橫加干涉,教訓之餘,甚至還施予霸凌懲罰。這些實都是假自由假關懷、假正義假道德的表現,雖中西形態有異,其屬假冒為善則一也。

    那麼,對這些因文化精神泯失扭曲變質而形成的病痛(其病徵則可總結為怕之一字,即《大學》所謂:「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也),要如何才能得到療癒呢?而答案無他,就是回到文化發展的堵塞處重新求其通罷了!在此要點有二:一是問你的文化發展是因何堵塞的?二是那要如何才能彌補前愆重新走通?

    先說中國文化這一面,問題乃出在由內聖(個人心性修養以成為仁者愛人的君子)跨到外王(事實上能普遍且有效地愛到眾生)時被卡住了,使得愛傳不過去,或在傳過去時愛變質為非愛。為什麼會如此?則因太容易用愛籠罩一切(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而忘了現實上人我有別,當尊重對方的人權或自由意志。遂導致以道德、以義理、以愛傷人,而受傷者還得因感情故委屈忍受。子女忍受父母,父母也得忍受子女,愛之互動竟成互相折磨,遂成中華文化體中的普遍陰暗。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西方文化得到尊重人權(西方文化脈絡下之廣度自由)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實踐。由家庭以至於社會、國家,次第皆然;然後從修身開始推擴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事業才能走通;這當然進一步包涵現代社會、政治體制的合理運作,即所謂民主也。

    再說西方文化一面,問題乃出在人僅自居為上帝的工具與僕人,生活在依法行政的體制運作中,只與認知理性相關,卻把價值問題丟給宗教,感情問題丟給文學藝術,自己只屬宗教文學藝術的受蔭庇者或受益人(西方人普遍有對教士與文學藝術家的崇拜情結),而不知自己也可以是生命感情與道德價值的主體(這當然須經一番自覺的工夫修行)。於是生命主體沈隱成為佛洛伊德心理學中的黑暗本我,當宗教法律與文學藝術的帶領薫陶力衰退,便會冒上來成為自利相爭的亂源。何止遺忘上帝的仁慈(仁慈更高於正義),更且將自私自利合理化為生存競爭的正義(達爾文的進化論、美國理直氣壯的所謂國家利益、美國優先)。遂致擾亂世界,各奉自己的上帝伸展自己的權利,而難以分辨誰屬上帝誰屬魔鬼了。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中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中華文化得到主體自覺(中華文化脈絡下之自由,即道家禪宗之深度自由也)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修行。啟動仁心的自覺,以培養根本自信,拓展宇宙心胸,超越一己一族一國一教的局限而直通上帝博愛的本懷,以天下為己任,為萬世開太平。這樣才能真走通依上帝心中的藍圖(大同世界?)以建設地上之國的康莊大路。

    當然,以上提示的彌補療癒之道,實質上就是中西文化兼取其長的會通之路。這激盪會通事實從馬哥孛羅、利瑪竇東來就開始了,其間迂迴曲折、辯證跌宕,至今未已,也許才是又一波的方興未艾,而必蔚為未來世界文化發展的主旋律,吾人且拭目以觀,靜心以待。

    2021-8-22 4300字

  • 吾誰與歸dse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7 20:00:57
    有 393 人按讚

    離開學校之後,保持連絡的同學也不過是交情好的寥寥幾位,但你依然會關心著生命中曾經相互交會之人的近況,不遠的幾年前,一個悠閒的假日早晨,在半睡半醒間手機滑著滑著慢慢甦醒,滑過同學的父親辭世了,也滑過李宗盛的歌曲,緩緩點開默默聆聽,相較於習慣在電影或小說中濫情,極少時候是歌詞看著看著就撲簌簌流下眼淚,那時一個人躺在床上,陷入泫然欲泣的情緒裡,耳畔彷彿在度聽到有人竊竊私語,說著孝順只有在人還在世時才有意義,但偏偏多數人都等待到樹欲靜而風不止。
    ⠀⠀⠀⠀⠀
    李宗盛的那首歌是〈#新寫的舊歌〉,也是一首過去來不及寫給父親的歌,深沈的情感唱出人生的欲說還休,平凡的歌詞流瀉的盡是畢生的告解自白和如釋重負,輕如心頭倏忽即逝的油然感觸,卻也重如一生揮之不去的無限後悔與感激,年輕時我們是急欲展翅雛鳥,一心只想追求碧海青天,在孤寂、責任、心酸與痛苦含淚一並吞下之後,才奢望倦鳥歸巢能偶爾回到父母羽翼的保護之下,甚至試著努力回報一點給那對日漸衰老的背影,那幾段歌詞伴隨滄桑嗓音狠狠捲入眼底。
    ⠀⠀⠀⠀⠀
    「若是你同意,天下父親多數都平凡得可以,
     也許你就會捨不得再追根究底。
     我記得自己,當庸碌無為的日子悄然如約而至,
     我只顧卑微地喘息,甚至沒有陪他失去呼吸。
    ⠀⠀⠀⠀⠀
     一首新寫的舊歌,它早該寫了,
     寫一個人子,和逝去的父親講和,
     我早已想不起吹噓過的風景,
     而總是記著他混濁的眼睛,
     用我不敢直視的認真表情,那麼艱難地掙扎著前行。
    ⠀⠀⠀⠀⠀
     一首新寫的舊歌,不怕你曉得,
     那個以前的小李,曾經有多傻呢?
     先是擔心自己沒出息,然後費盡心機想有驚喜,
     等到好像終於活明白了,已來不及,
     他不等你,已來不及;他等過你,已來不及。」
    ⠀⠀⠀⠀⠀
    當下眼前清晰浮現的畫面就是《#大法官》。
    ⠀⠀⠀⠀⠀
    還記得台灣上映那週,先是迫不及待自己一個人在影廳裡哭得看不清銀幕,隔沒兩天再拉著爸媽迅速二刷,眼見自己喜歡的電影得到爸媽的認同還是令人相當滿足的一件事。雖然這部作品在許多方面偏大眾而非藝術取向,硬是放大挑剔當然存在許多不完美,卻是每個人都應親自看過幾遍的故事。
    ⠀⠀⠀⠀⠀
    在許多無解的父子關係中,無形的結繫起來是活的,還有些空間,還有些彈性,假使選對人、選對方式,想鬆綁並非難事,卻也不是三言兩語便能解開鈴鐺。一個模子刻出來總是極為相像又相斥的兩個個體,往往話不投機半句多,講沒幾句話就開始提高音調,特別是電影中兩人於車內不歡而散,怒氣沖沖地往相反方向大步離開,無比熟悉又無比椎心的一幕,這種不停在周圍遊走,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的愛與關懷,滲透了東西方社會裡無數的家庭,事事背對著背卻無法真正撒手遠去,直到當你真正想說聲對不起時,才發覺早已來不及喚回那一張嚴肅的臉。
    ⠀⠀⠀⠀⠀
    是啊,若是你同意,天下父親多數都平凡得可以,也許你就會捨不得再追根究底了吧。
    ⠀⠀⠀⠀⠀
    無論早晚,做孩子的依然得學會妥協與和解,只是這條漫漫長路,兒子從少年走到中年,父親從黑髮走到白髮,才得知父愛可以深藏二十幾年,才明白父母眼裡永遠存在孩子的影子,才憶起兒時影片後面掌鏡的那一雙手早已滿布風霜。只是面對自己的軟肋時,我們往往不知所措,對情不擅表達,對愛支吾其詞,因此選擇武裝,板著一張臉,但炯炯有神的目光卻始終像黃昏追逐黎明,以最笨拙的方式凝視孩子的成長過程,直到慢慢老去,直到難以維持表象的一天到來。
    ⠀⠀⠀⠀⠀
    無法自理的浴室一幕教人想起是枝裕和《橫山家之味》,老家的電話響起,阿部寬不得不將白髮蒼蒼的姿態深深放入瞳孔,那在救護車周圍愛莫能助身影,象徵父親威嚴的崩毀,是如此落寞,如此疼痛,幾十年來總以醫生、法官一職為傲的人,終究得面對這身軀殼的凋零,那一刻兒子們的目光望穿千言萬語,彷彿瞬間諒解了過去父親的所作所為皆來自一份無法言說的溫柔、期許與情深。埋怨父母不願正視,其實他們早已接受諸多不盡完美,埋怨父母缺乏肚量,其實他們早已包容無法釋懷的一切,這些故事讓做父母的承認了孩子的平凡,也讓做孩子的理解了父母的平凡。
    ⠀⠀⠀⠀⠀
    任誰皆可以從書上或媒體的理論指出過去父母高壓式教養、情緒勒索、有條件的愛等諸多觀念上似是而非的錯誤,但責難、怨懟無法讓我們換得一段更美滿和諧的家庭記憶,甚至是讓時光倒流重新長成一個沒有缺陷的性格,所以太多人選擇疏遠,選擇離開。但或許多年之後才能理解,親子關係的模糊命題橫亙一生,沉甸而灰暗,陰影曾經也可能是庇蔭,威嚴曾經也可能是立足點,與上一代的牽絆彷彿凝視巴士緩緩駛離的目光。
    ⠀⠀⠀⠀⠀
    船上父子獨處的片刻寧靜,即使隱隱作痛,即使五味雜陳,你也不忍移開視線,不忍追根究柢,不忍埋頭疾行,那些來不及、追不上的都是人生必然,有時命運一轉身就是一輩子,時間兀自流逝,步履持續前行,我們輕撫著愛與遺憾,從不知如何是好的惆悵裡摸索出生活的雛形。
    ⠀⠀⠀⠀⠀
    「一首新寫的舊歌,怎麼把人心攪得,
     讓滄桑的男人拿酒當水喝,
     往事像一場自己演的電影,說的是平凡父子的感情,
     兩個看來容易卻難以入戲的角色,能有多少共鳴?
    ⠀⠀⠀⠀⠀
     一首新寫的舊歌,怎麼就這麼巧了,
     知道誰藏好的心,還有個缺角呢?
     我當這首歌是給他的獻禮,
     但願他正在某處微笑看自己。
     有一天當我乘風去見你,
     再聊聊這歌裡,來不及說的千言萬語,
     下一次,我們都不缺席。」
    ⠀⠀⠀⠀⠀
    ⠀⠀⠀⠀⠀
    #父親節快樂之一
    #私心選了小勞勃道尼無敵慈父照
    #本文亦收錄於光影華爾滋 https://is.gd/sj2yE9

  • 吾誰與歸dse 在 Ten_w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2-05 23:02:35

    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Tenwong_Games?sub_confirmation=1
    已實況過的遊戲列表: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Q6rAHu-Baj4mLHL_NDKTfCC2QZB1_qT_6kgMQx6V2Xk/edit#gid=0
    實況台:https://www.twitch.tv/ten_wong
    Donate:https://payment.opay.tw/Broadcaster/Donate/353E984CFAA8D4644EC1BB9500158530

    《黃昏的碑文》00

    背向遭「波」蹂躪之麥田
    帶影少女輕聲低喃:
    「必定、必定能歸返。」
    但,此少女一無所知。
    未知旅途盡頭所等待的真相,
    亦未知她們的大地已然永遠淪喪。
    《黃昏的碑文》01

    當吾指引月亮之時,
    愚篤之人
    不見吾所指之處。
    《黃昏的碑文》02

    系的改變,無能進行,
    吾輩已然失卻了機會。
    正因殘存的時刻過於稀少,
    吾輩錯過了道路,
    今時才有所感,
    吾輩所必須成就的,並非系的變更,
    而應是個的變化。
    《黃昏的碑文》03

    頂天之「波」,覆蓋視野尚有餘裕。
    因無從與遍布一切的力量對抗,
    無影的人們,唯有嘆息。
    正因一切都將化為「波濤」,
    至少向波濤浪頭之其一,
    報一箭之仇……
    《黃昏的碑文》??

    【亂碼,無法判讀】

    《黃昏的碑文》 

    在越過悠悠龍骨諸峰之後、
    所遇到的龍這麼說道:
    「吾名為榭拉坦,
    意為原罪。
    回答吾之質問吧,
    這樣吾將得以終結所負使命、
    離開此地。」
    一方面在誰的面前都是平等的,
    另一方面卻又無論是誰、都無法將其抓住。
    其為何物?
    《黃昏的碑文》(威茲曼的郵件附件)

    災難之波是由何處而生,無人知曉。
    於星辰運轉一輪之後,
    東方天空昏暗、大氣充滿悲愴之時,森林盡頭,命中注定者之地,波濤的先驅者們現身。
    疾驅於前者為史凱司。
    挾帶死亡之影、掃蕩阻擋於前之物,
    惑亂的海市蜃樓,是為伊尼斯。
    以虛偽的光景欺瞞所見之人,為頂天之波推波助瀾,浪頭碎裂飛濺時嶄新之波將現身,
    此為梅格斯之力。
    凡波濤所到之處,必遭憂慮與悲觀支配,
    或許,此正為述說幽暗未來之人費德赫爾的技術。
    遭災難之波吞噬時,歌雷擘劃出策略。
    瑪哈以甜美的陷阱,製造溫柔的誘惑。
    波濤極其猖獗之能事,無任何一物能逃離。
    縱然以為已一時逃離,亦有達爾渥斯守候,
    其將以殘酷至極之手段,毀滅其人。
    此正為最激烈之報復。
    波濤過後,留下的只剩虛無,
    在空虛幽闇之深處,寇爾貝尼克由中現身。
    此正為波濤,與其先驅者們。
    《黃昏的碑文》(威茲曼的郵件)

    黑暗女王黑爾芭終於舉兵,
    光明之王亞培隆起而呼應,
    兩者皆望見彩虹一端,
    並聯手抵抗可憎之「波」。(註:在小說.hack//ANOTHER BIRTH中威茲曼寄來的其中一份碑文郵件就是淺藍色的這段)
    《黃昏的碑文》(米亞的話)

    七姊妹的普蕾雅德,因與人相戀之故,
    化為帶影之身,遭達克放逐。
    是故,被稱為墮落的普蕾雅德。
    在流浪的盡頭,隱匿於阿爾凱‧哈歐卡。
    然而,那個日子並未持續。
    以無再會之日。
    普蕾雅德的形影消逝,波的先驅者們到來。

    轉載自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The_World_(.hack)
    00:00 遊戲內容物說明
    00:42 感染擴大故事序幕
    01:56 ALTMIT OS介紹
    02:50 感染擴大故事前半部
    05:00 遊戲系統介紹
    08:16 感染擴大故事後半部
    14:07 隱藏BOSS
    14:34 惡性變異故事前半部
    15:43 惡性變異系統更動
    17:22 惡性變異故事後半部

    #.hack
    #駭客時空
    #感染擴大
    #惡性變異

  • 吾誰與歸dse 在 CH Music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6-12 08:00:00

    《Midnight Sun》
    Cold Sun / 冽日
    作詞 / Lyricist:aimerrhythm
    作曲 / Composer:横山裕章
    編曲 / Arranger:玉井健二、大西省吾
    歌 / Singer:Aimer
    翻譯:夏德爾
    English Translation: Thaerin

    背景 / Background - danse solitaire - Hiten:
    https://www.pixiv.net/artworks/78391247

    版權聲明:
    本頻道不握有任何音樂所有權,亦無任何營利,一切僅為推廣用途。音樂所有權歸原始創作者所有。請支持正版。

    Copyright Info:
    Be aware this channel is for promotion purpose only without any illegal profit. All music's ownership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creators.
    Please support the original creator.

    すべての権利は正当な所有者/作成者に帰属します。あなたがこの音楽(または画像)の作成者で、この動画に使用されたくない場合はメッセージまたはこのYoutubeチャンネルの概要のメールアドレスにご連絡ください。私はすぐに削除します。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不妨按下喜歡和訂閱,你的支持就是我創作的最大原動力!
    If you like my videos, please click like and subscribe! Thx :)

    粉絲團隨時獲得最新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chschannel/

    Check my Facebook page for more inform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chschannel/

    中文翻譯 / Chinese Translation :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

    英文翻譯 / English Translation :
    https://www.lyrical-nonsense.com/lyri...

    日文歌詞 / Japanese Lyrics :
    重ねた言葉は何を守るため?
    強くなれるだけでいい 答えはもういらない
    例えば心は傷を負うだけで
    それだけのものだとしたら 悲しいね
    それでも空を見上げてる

    行き場をなくした月の影 勢いを増した向かい風
    知らないどこかで手にした何かは
    音を立て すぐに消えた

    そう 世界の片隅で
    祈りとか誓いすら意味をなさない
    居場所すら忘れ 歩き続けてく

    かざした刃は誰を守るため?
    強くなれるだけでいい 答えはもういらない
    例えば心は傷を負うだけで
    それだけのものだとしても かまわない
    それでも空を見上げてる

    うつむいたままの景色まで 目に映るものは痛みだけ
    知らない誰かに望んだ全ては 今はもう風に消えた

    そう 世界はまわるだけ
    残された期待なら意味をなさない
    求めたものは捨て 歩き続けてく

    重ねた言葉は何を守るため?
    弱さと向き合うなら 涙はもういらない
    「さよなら」「さよなら」くりかえすだけで
    それだけの日々だとしたら 悲しいね
    それでも空を見上げてる
    いまでも星を探してる

    夜明けを求めた旅人は
    真夜中輝く 青い太陽
    傷ついたこと 傷つけたこと
    すべて体温(ねつ)にかえるまで ずっと歩いてく

    重ねた言葉は何を守るため?
    強くなれるだけでいい 答えはもういらない
    かざした刃は誰を守るため?
    弱さと向き合うなら 涙はもういらない

    心は 心は 傷を負うだけで
    それだけのものだとしても かまわない
    それでも空を見上げてる

    中文歌詞 / Chinese Lyrics :
    那些持續說服自我的話語,是為了堅持什麼?
    只要能變得更堅強就好,我們不需要知道那會有什麼結果
    假如說,擁有心靈只會背負更多的傷痛
    如果心靈真的僅是這樣的東西,那真是令人哀傷
    但即使哀傷,我們仍只能仰望著這片天空

    失去藏身之所的月影,昏暗的是漸漸加劇的逆風
    在不知名的地方,落入手中的那些未知之物
    也僅是留下聲音的殘影,轉瞬飛散了

    是的,無論是祈禱甚至是誓言
    在這角落的世界裡都沒有任何作用
    而我們只能一面忘卻自己的棲身之所,一面持續向前

    武裝了自己的信念,是為了守護什麼人?
    只需變得堅強,答案什麼的就通通捨棄吧
    假如說,擁有心靈也只會讓我們背負更多的傷痛
    而就算心靈真的僅是這樣的東西,那也無所謂了
    我們也僅是追尋著這片天空

    從遠處一直到低頭、映入眼簾的都只有痛苦的風景
    對著不知名的某人所渴求的那些願望,現在,也全消散在風中了

    沒錯,這個世界僅是前進著
    若是那些被遺留於身後的期望,那都已經失去意義
    捨棄那些曾經追求過的東西,我們,僅須向前

    持續鼓舞自己的話語,是為了堅持什麼?
    若是要面對自己的懦弱,就捨棄我們的眼淚吧
    僅是重複著「再見」與「再見」
    若走過的日子僅有這些離別的話,那真是讓人感傷
    但即使如此,我們仍追求著這片天空
    如今,我們也仍在尋找著星斗

    那些追尋黎明的旅人
    是於午夜中燃燒青焰的烈日
    無論是受了傷的過去,還是傷害了他人的過往
    直至將這一切全化作自己的體內的炙熱,他們將一直、一直走下去

    累積下來的千言萬語,究竟是為了堅持什麼?
    只要能變得更堅強就好,堅強的結果是什麼我們並不需要知道
    而武裝了自己的信念,到底是為了與什麼人抗衡?
    若是要對抗自己的脆弱,眼淚什麼的我們也已經不再需要

    就算,心靈的傷痕只會不斷、不停的增加
    縱使心靈就是如此的東西,那都無足畏懼
    因為無論如何,我們,都只會持續追尋著這片天空

    英文歌詞 / English Lyrics :
    Just what are the words I’ve piled up meant to protect?
    I’d be satisfied with them merely making me stronger; I don’t need an answer anymore.
    But if it were really nothing more,
    Than something to cause me pain, it would be so sad;
    Nonetheless, I’m still looking up to the sky.

    Like the moon’s shadow when it has nowhere left to run, or a headwind increasing in strength,
    An unknown thing obtained, in an unknown place, made an audible noise before vanishing.

    That’s right: in the corners of the world, prayers and oaths exercise no meaning,
    Forgetting where they belong only to walk on endlessly.

    Just who is the blade we hold aloft meant to protect?
    I’d be satisfied with it merely making me stronger; I don’t need an answer anymore.
    But even if it was really nothing more,
    Than something to cause me pain, I wouldn’t mind;
    I’m still looking up to the sky.

    Everything that reflects in my eyes is full of pain, even the scenery I see lying face down,
    As the entirety of some unknown person’s desires gets carried away by the wind.

    That’s right: just by the world spinning ’round, any hopes still left will exercise no meaning,
    Leaving all who sought them to walk on endlessly.

    Just what are the words I’ve piled up meant to protect?
    If I can face my weaknesses, I’ll no longer have need for tears.
    But if these days are to consist of nothing more,
    Than repeating, “Farewell!”, “Farewell!”, it would be so sad;
    Nonetheless, I’m still looking up to the sky.

    Even now, I’m still searching for the stars.

    The travelers who sought after the dawn,
    Are a pale sun shining at midnight,
    Walking on and on,
    Until all the pain exchanged to and fro converts to heat.

    Just what are the words I’ve piled up meant to protect?
    I’d be satisfied with them merely making me stronger; I don’t need an answer anymore.
    Just who is the blade we hold aloft meant to protect?
    If I can face my weaknesses, I’ll no longer have need for tears.
    Even if the only real purpose for this heart,
    Is to be wounded, I wouldn’t mind;
    I’m still looking up to the sky.

  • 吾誰與歸dse 在 親親2o音樂LîvË【中文音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2-04 19:00:02

    ♡感謝你留下喜歡和訂閱♡
    打開鈴鐺接收最新消息→ 🔔
    訂閱頻道:https://goo.gl/UCX8or

    ✔ 音闕詩聽
    https://www.weibo.com/u/6060698999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GEVOriO8-i1YQRru9NIhA

    ✔ 小魂
    https://www.weibo.com/xiaohunsoul

    ★插圖:https://www.pixiv.net/artworks/78619704
    ◎繪師:Shijohane
    https://www.pixiv.net/users/17582573
    https://twitter.com/shijohane

    ──────────▼歌曲資訊▼──────────
    演唱:小魂
    作曲:殤小謹
    作詞:偏生梓歸_
    編曲:Morri3on(喬凡三)
    混音:殤小謹
    古箏:紫格哈哈
    笛子:囚牛
    二胡:二胡妹
    琵琶:團糰子
    和聲:殤小謹
    文案:偏生梓歸
    封面設計:睢亦
    PV製作:北海道麵包
    視頻剪輯:渺渺
    製作人:殤小謹
    監製:李俊羽
    出品:音闕詩聽
    ──────────▼歌詞Lyrics▼──────────

    翠山無端風雨來
    弱柳堪堪打明台
    她悠悠換了支釵
    方知春已在
    一川桃李呼開,草斜樹矮
    漸遠處被馬蹄踩了踩
    春日遲遲綿延到溪邊,魚兒討個頭彩
    一身輕衫在野,聊贈青黛
    恰遇上東君打花摘槐
    綠水人家並幾處炊煙,籠絡世間百態
    你唱 山色
    趣味 幾多
    而我 聽著
    輕聲 應和
    終於這~~~~~~~~~
    春天來了
    小徑分明桃花疏
    知情者早早來顧
    人間最解風情處
    家常與日暮
    有幾分臘梅偷渡,漁樵細數
    稱道是氣節來不肯枯
    閒說無足掛齒於眉蹙,好顏色更彌補
    墨客文人談時,不肯庸俗
    情致起 便捧上 幾本書
    辯駁七言詩與春山圖,哪個更顯風骨
    你唱 山色
    趣味 幾多
    而我 聽著
    輕聲 應和
    終於這~~~~~~~~~
    春天來了
    林間剩下的老樹
    江上飛過的白鷺
    而行人悠悠停駐
    春光怎能誤
    是誰家的出遊,略顯迷糊
    兄長討人嫌又問典故
    小孩提口中支支吾吾,說記不得出處
    借我一枝短竹,與友人書
    喧鬧城池才讓人拘束
    倒不如與我換處小住,嘗嘗春味生熟
    你唱 山色
    趣味 幾多
    而我 聽著
    輕聲 應和
    終於這~~~~~~~~~
    春天來了
    ──────────▲▲▲●▲▲▲──────────

    提供您自己的音樂進行推廣:https://link.kiss20music.com/CH-Submit

    ✉ Email:chinese@kiss20music.com

    #親親2o音樂LîvË#中文音樂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