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吾家可歸世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吾家可歸世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吾家可歸世足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全方位主持人 YUNA 優優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能說的秘密㊙️ 我 Homeless 吾家可歸 #瘋世足賽 ⚽️ #看大螢幕拿大優惠 #穿球衣有優惠 #美食主持人優優娜...
雖然這篇吾家可歸世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吾家可歸世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吾家可歸世足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全方位主持人 YUNA 優優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能說的秘密㊙️ 我 Homeless 吾家可歸 #瘋世足賽 ⚽️ #看大螢幕拿大優惠 #穿球衣有優惠 #美食主持人優優娜...
吾家可歸世足 在 全方位主持人 YUNA 優優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能說的秘密㊙️
我 Homeless 吾家可歸
#瘋世足賽 ⚽️
#看大螢幕拿大優惠
#穿球衣有優惠
#美食主持人優優娜
吾家可歸世足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要說的事情有點雜,所以大家閱讀前要先有心理準備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時,我被推舉為班上的優良學生候選人。
既然要競選,製作海報是一定要的,我的同學非常夠義氣的,在放學後留下來幫我這美育極度不及格的參選人繪畫。
花了40多分鐘,海報總算要完成了,這時我提一個主意:
「ㄟ!把我的競選號碼用紅底的圈圈,然後號碼用鞋的畫上去好嗎?」
是的,我這主意真就是拷貝納粹旗,我當時有兩個想法:
1.我覺得很酷!
2.這個符號是眾人皆知,所以只要一亮相,很容易吸引大家注意!
畫上號碼,我們一行人去辦公室交海報,結果負責競選活動的老師一看,立刻皺眉頭:
「你什麼東西不用,為何就一定要用這種創意呢?」
老師接下來說:
「你一定是覺得好玩對不對?(我點點頭)
你知不知道幾個月前有一個新北市的學生跟你一樣的念頭,結果後來上新聞被人罵到死?
聽我的話,創意可以有很多種,但可以不用非要這一種,把海報給換了好不好?」
我答應了老師會在第二天把海報更換,不過我當時有種:「老師應該只是說說而已,不換也沒關係吧?」
然後第二天的第二節下課,老師特地來班上找我說:
「我請你換的海報你換了沒有?」
我知道老師是認真的,立刻在下一節就換了海報有爭議的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近新竹的中學生辦納粹的新聞算是捅破了天(連外國媒體都報導哩),我想了一會兒,腦中就出現前面的往事。
如今一跟新聞對照,我不禁感佩我的老師。
他很有歷史的概念,更對學生事務用心認真,他看到學生的問題那是一追到底,不見結果不罷休。事實上,這也對當時的我有極大的助益。
所以當老師的豈可不用心?
往私人來說,學生惹禍,老師自己也要扛責任收拾。
網教育來說,就是因為學生不懂,老師才要教導。而且好的老師不是只有「做」,而是「做到位」,如此於己於學生於教育皆問心無愧,這才是吾輩中人該有的標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眾多新聞中,我看到有學生說:
「我只覺得很帥......我們也沒惡意,為何要這樣怪我們?不看看我們的優點?」
是啊,老師要坦白說......我也覺得納粹德國很多部分很帥。
黨衛軍那帥氣英挺的黑色制服總是吸引我的眼光。
紅底的萬字旗就是有一種引人注目的吸引力。
更別提虎式坦克,那在世界戰爭史上都是極有地位的強大武器。我們現在講NBA的諾威斯基,以及世足賽的德國隊,不都以鋼鐵坦克作為他們的形容字眼?可見德國坦克公認的威名。
但如同我當初老師所說:
「創意可以有很多種,何必一定要這種?」
我知道會有學生說某一種創意能達到的效果最好,但德國難道沒有其他的迷人之處?
當然有!
德國出現過眾多的音樂家,貝多芬更是擁有極大的辨識力,難道不是種選擇?
德國的精密工業讓人嘆服,既然能用紙箱做出虎式坦克,那應該也能做出輛賓士或保時捷,不也很難呈現德國的強大之處?
以上雖然沒像納粹那麼容易讓人矚目,但整體而言,是不是避免掉很多非議?
(當然,學生不成熟,所以才需要老師把關呀!老師真的很重要呀!)
另外,我很想告訴學生,其實也是告訴現在的自己:
「有錯那就認了吧!」
老ㄕ最近轉行,開始學新的工作內容,也算是回歸於學徒的學習。
在這過程中,我常搞出亂子。
當我被唸時,很多時候我在想:
「我不是惡意的,而且我有努力了,難道就非要如此念我嗎?而且我有其他部分做的不差的地方,難道就不能因為我其他地方的好表現,稍稍寬容我有問題的地方嗎?」
唉~~~上述這些話只顯示老ㄕ的不成熟。
錯就是錯,不管是有意或無意,他人就應該反應「對」的標準。
錯就是錯,不能拿別的好,去抵銷錯的部分;極端一點的例子,難道因為殺人犯很疼愛小孩子就能忽略他殺人的錯?
錯就是錯,誰人不犯錯?關鍵是......能不再犯同樣的錯嗎?
老ㄕ前一陣工作錯誤百出,最近好幾次檢討,越來越清楚發現:「我沒有好好面對及痛定思痛自己出包造成團隊的虧損,因此類似錯誤就一犯再犯。」
所以不是不看學生的優點,而是就事論事,希望學生避免同樣的錯誤發生。
其實這些道理,我相信學生是懂得,只是當「被否定」的感覺出現,很多本來清楚的理念,也就被自己感覺給模糊了。
帶如果總任由感覺蒙蔽事實......那不是一件對自己很可惜甚至是可悲的事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後的最後
前一陣子我收到一句對我有很大助益,並且我要好好學習的一句話:「我們總是太多呼應外面,卻太少探索內心的自己。」
所以老ㄕ最後針對這起事件,想問大家:
「那我們自己是否有類似的狀況出現?我們又是怎麼回應及處理的?為何我們會如此處理?我自己的內心到底是如何想呢?」
(呵,難得有空,寫完這篇文章,我也該繼續檢討自己好面對接下來的工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