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吸管虹吸現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吸管虹吸現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吸管虹吸現象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阿賢碎碎念】~ 小孩的水壺 基本上,養小孩就是一個很燒錢的活動;就連水壺都可以買那麼多種! 本來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買一個耐用的,一路用到底,省錢又省事,後來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就聽我慢慢說這幾年來的水壺故事吧。 歸納幾年來的心路歷程,水壺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漏水!」,相信大家都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20的網紅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虹吸現象(Siphonage)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一根管子就可以輕輕鬆鬆地替魚缸換水,而且不會干擾水中的動植物,這是生活中最常見虹吸現象的運用。 虹吸主要的動力來源是液體的壓力、重力以及分子間的作用力,液壓將水往上推,重力將水往下吸,而管中的水就互相吸引,哪一面壓力比較小,液體就像哪一面流動,...
吸管虹吸現象 在 摳媽與摳比 育兒生活x美妝美食x親子旅遊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06:54
🌈彩虹實驗3:說好的彩虹橋呢?🌈 —實驗與美術結合泡泡滴畫大湖草莓🍓— 「收藏」起來 一起玩 👆 彩虹橋其實800年就搭好 Rainbow bridge 實驗原理:Capillary Action 紙巾內孔隙像毛細管可幫助液體向上拉 克服了重力不斷往上延伸讓紙巾吸收色素水稱「毛細現象」 但我等到...
吸管虹吸現象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賢碎碎念】~ 小孩的水壺
基本上,養小孩就是一個很燒錢的活動;就連水壺都可以買那麼多種!
本來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買一個耐用的,一路用到底,省錢又省事,後來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就聽我慢慢說這幾年來的水壺故事吧。
歸納幾年來的心路歷程,水壺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漏水!」,相信大家都有小朋友的水灑得整個包包都是的經驗吧?
5-6個月大時,已經開始吃副食品了,也練過用湯匙喝水了,想說可以買個學習杯來練自己喝水了。
結果不太會用吸管吸,換了幾種都不想自己吸,最後才換圖片中那種會自己把水帶上來的喝水杯。不過這個最大的缺點就是裝溫度高一點的水,虹吸現象太強,再加上吸管開口處可能用久了密合度不佳,就會像噴泉一樣跑出來!
不過總體來說,大眼蛙水杯還算撐很久,2歲多才換成下一個他們愛用的新寵。
2歲之後,出去玩的頻率增加,喝水的量也多了,就開始找大一點的水壺,中間也踩了很多雷,漏水的也好幾款!最後找到這個是有保溫功能的膳魔師吸管瓶。
要說有什麼缺點呢?主要就是太重了,如果水裝多一點,再加上瓶身的重量,對2歲多的小朋友來說,常常會不小心摔落地上,所以我們的第一支瓶子,瓶身上有很多撞凹的小酒窩。
這支瓶子也算撐很久,一直到老大去上幼兒園,我們開始發現,他有咬吸管的習慣,雖然說吸嘴是耗材也買得到,不過一個月咬壞一個吸嘴!一組也要180元耶...
明查暗訪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學校同學有人帶「咬咬瓶」去;顧名思義,就是要咬著吸頭,才能喝到水的奇怪設計!老大就有樣學樣,把自己的吸管都咬壞了。
既然這樣,只好再來買個咬咬瓶了,不過一開始,只放在家中用,因為咬嘴處是暴露在外的,很怕帶去學校,大家東摸西摸就污染到咬嘴,最後吸進去,又中一些奇奇怪怪的病毒。
而且,咬咬瓶的咬嘴也不是咬不壞,只是撐得比較久,大約3個月還是會壞掉裂開。
雖然一直嫌棄這個瓶子,它還是有好處的,換了這個瓶之後,小朋友喝水的意願上升超多,動不動就去去咬一下,順便就喝一些水。
前面的瓶子都有一個問題,大家都有吸管的結構,所以每週都要刷洗一次,以避免一些雜菌附著滋生。(有幫小孩刷過瓶子的應該都知道,放太久不刷,就會有一層滑滑黏黏的東西在上面)
清潔吸管真的有點費時,就想換成結構簡單的直飲式水壺,刷洗起來輕鬆愉快。
這兒可以注意一點,有些直飲式會附送另一種蓋子,可以倒出來在杯蓋喝;(在我們家的狀況),小朋友一開始覺得很新奇,喝水量也突然增加,但隨時間過去,自己轉不開,所以都要大人幫助,後來覺得麻煩,就興趣缺缺不再出場了...
最後這支,就完全不是實用性的考量了,單純是因為小朋友覺得本來那支都是金屬色很醜,既便是貼了一堆貼紙還是不能留住他們的心;最後就自己選了一個同樣是直飲式水壺,但是有喜愛的卡通人物...XD
相片中這些,是有用超過1年的水壺們,其他不幸被打入冷宮的,就沒拍進去了。
我總結一下這幾年學到的教訓,選水壺的3大重點:
1. 一定不能漏水
2. 要方便清洗
3. 小朋友要喜歡
繞了那麼一大圈,原來道理就像我自己選登山用品3大重點一樣呀!功能性要強、簡單好整理、自己買起來要爽...(不好意思,歪樓了)
#我好想寫戶外用品的評測而不是小朋友用品呀
#大家有沒有什麼神奇好水壺推薦一下吧
吸管虹吸現象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阿賢碎碎念】~ 小孩的水壺
基本上,養小孩就是一個很燒錢的活動;就連水壺都可以買那麼多種!
本來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買一個耐用的,一路用到底,省錢又省事,後來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就聽我慢慢說這幾年來的水壺故事吧。
歸納幾年來的心路歷程,水壺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漏水!」,相信大家都有小朋友的水灑得整個包包都是的經驗吧?
5-6個月大時,已經開始吃副食品了,也練過用湯匙喝水了,想說可以買個學習杯來練自己喝水了。
結果不太會用吸管吸,換了幾種都不想自己吸,最後才換圖片中那種會自己把水帶上來的喝水杯。不過這個最大的缺點就是裝溫度高一點的水,虹吸現象太強,再加上吸管開口處可能用久了密合度不佳,就會像噴泉一樣跑出來!
不過總體來說,大眼蛙水杯還算撐很久,2歲多才換成下一個他們愛用的新寵。
2歲之後,出去玩的頻率增加,喝水的量也多了,就開始找大一點的水壺,中間也踩了很多雷,漏水的也好幾款!最後找到這個是有保溫功能的膳魔師吸管瓶。
要說有什麼缺點呢?主要就是太重了,如果水裝多一點,再加上瓶身的重量,對2歲多的小朋友來說,常常會不小心摔落地上,所以我們的第一支瓶子,瓶身上有很多撞凹的小酒窩。
這支瓶子也算撐很久,一直到老大去上幼兒園,我們開始發現,他有咬吸管的習慣,雖然說吸嘴是耗材也買得到,不過一個月咬壞一個吸嘴!一組也要180元耶...
明查暗訪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學校同學有人帶「咬咬瓶」去;顧名思義,就是要咬著吸頭,才能喝到水的奇怪設計!老大就有樣學樣,把自己的吸管都咬壞了。
既然這樣,只好再來買個咬咬瓶了,不過一開始,只放在家中用,因為咬嘴處是暴露在外的,很怕帶去學校,大家東摸西摸就污染到咬嘴,最後吸進去,又中一些奇奇怪怪的病毒。
而且,咬咬瓶的咬嘴也不是咬不壞,只是撐得比較久,大約3個月還是會壞掉裂開。
雖然一直嫌棄這個瓶子,它還是有好處的,換了這個瓶之後,小朋友喝水的意願上升超多,動不動就去去咬一下,順便就喝一些水。
前面的瓶子都有一個問題,大家都有吸管的結構,所以每週都要刷洗一次,以避免一些雜菌附著滋生。(有幫小孩刷過瓶子的應該都知道,放太久不刷,就會有一層滑滑黏黏的東西在上面)
清潔吸管真的有點費時,就想換成結構簡單的直飲式水壺,刷洗起來輕鬆愉快。
這兒可以注意一點,有些直飲式會附送另一種蓋子,可以倒出來在杯蓋喝;(在我們家的狀況),小朋友一開始覺得很新奇,喝水量也突然增加,但隨時間過去,自己轉不開,所以都要大人幫助,後來覺得麻煩,就興趣缺缺不再出場了...
最後這支,就完全不是實用性的考量了,單純是因為小朋友覺得本來那支都是金屬色很醜,既便是貼了一堆貼紙還是不能留住他們的心;最後就自己選了一個同樣是直飲式水壺,但是有喜愛的卡通人物...XD
相片中這些,是有用超過1年的水壺們,其他不幸被打入冷宮的,就沒拍進去了。
我總結一下這幾年學到的教訓,選水壺的3大重點:
1. 一定不能漏水
2. 要方便清洗
3. 小朋友要喜歡
繞了那麼一大圈,原來道理就像我自己選登山用品3大重點一樣呀!功能性要強、簡單好整理、自己買起來要爽...(不好意思,歪樓了)
#我好想寫戶外用品的評測而不是小朋友用品呀
#大家有沒有什麼神奇好水壺推薦一下吧
吸管虹吸現象 在 江啟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啟臣爭取「台中新社白冷圳水利灌溉工程」
列入「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懇請中央市府合作,儘速提案!
啟臣在10月6日施政總質詢時,當面向行政院長毛治國與文化部長洪孟啟爭取,將人類智慧的寶藏-「台中新社白冷圳水利灌溉工程」列入「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並建議教育部通將白冷圳此類文化資產列入平日校外教學景點。
白冷圳建造於西元1928年,兩年前建造滿八十五年時,日本建造者的後代還特地回到新社當地,舉行紀念活動。白冷圳建於具有高低差的高山之上,其運用位能上落差,累積動能、推動水流的「倒虹吸管」,形成特殊的高山灌溉系統景觀,在東亞乃至世界都不多見,國內外遊客對灌溉水源可以不需要馬達,利用自然原理逆流而上的現象,也都感到讚嘆。
其中2號管-抽藤坑倒虹吸管早在2002年被臺中市政府公告為文化資產,可惜這幾年文化部評選「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時,白冷圳並未被納入考量,根據目前作業要點規定,台中市政府要先主動提報白冷圳申請成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文化部便會展開遴選工作,進行現場會勘,在啟臣要求下,文化部長洪孟啟承諾立刻主動與白冷圳所在的台中市政府接觸,積極協助並輔導台中市政府提報白冷圳申請成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國慶連假,大家亦可把握機會參加新社「白冷圳文化節」!將白冷圳推上世界舞台,中央地方一起來!
白冷圳文化節新聞連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08000577-26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