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吳鈴山學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吳鈴山學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吳鈴山學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吳鈴山學歷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允晨文化 詩集分享:《#編年台北》※​ ​ 丁威仁〈快樂天堂〉​ ​ *9月14日,台北動物園由圓山遷至木柵。(1986)​ ​ 「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 ​ 我們把步伐踩成孩子的夢想​ 街道變成歡樂的市集​ 長頸鹿仰望天空,把雲朵當作​ 遮陽的帽簷,不斷更新的​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心靈語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禪心】走在六道輪回路上,看看就能知道你在哪兒 ? https://a88.pics.ee/9SWGR https://goo.gl/ChEJvt 最新影片請訂閱 心靈語坊 LINE ID 【 @a0931695598】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影音 https://goo.gl...

  • 吳鈴山學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0 20:51:50
    有 37 人按讚

    ※#允晨文化 詩集分享:《#編年台北》※​

    丁威仁〈快樂天堂〉​
     ​
    *9月14日,台北動物園由圓山遷至木柵。(1986)​
     ​
    「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
     ​
    我們把步伐踩成孩子的夢想​
    街道變成歡樂的市集​
    長頸鹿仰望天空,把雲朵當作​
    遮陽的帽簷,不斷更新的​
    陽光,一路普照了木柵​
     ​
    牠們的憂鬱,從鐵籠的禁錮中​
    變成喉間溫暖的調音​
    孩子們排隊學動物唱歌​
    偶爾縱容自己調皮的咬字​
    與河馬揮手,一同與舊家告别​
     ​
    我們擁有同樣的天空​
    同樣的風景,同樣的陽光​
    哭與笑都寫在了斑駁的臉龐​
    理想來自於信仰,苦難也泛出波光​
    於每一段搬遷的奇蹟與夢想​
     ​
    新的敘事就這樣展開了​
    林旺爺爺總是於週末​
    以長鼻子召喚微風,展開飛白的​
    風景,標記我們青春的航道​
     ​
    踩了好幾十年的步伐​
    孔雀也依舊展示彩色的​
    風景,無尾熊、國王企鵝以及​
    新來的一對黑眼睛,把每段​
    孩子的日常,在記憶裡​
    錄成了一段夢中答鈴​
     ​
    「孔雀旋轉著碧麗輝煌,沒有人應該永遠沮喪。」​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丁威仁 創作​
    #林依儂 手寫,粉專 字影扶疏,Instagram:writingxphotography​

    ※丁威仁詩集《編年台北》(允晨文化,2021年2月3日)​

    ※《編年台北》(引自書介)​

    戰後七十五年 (1945-2019)​
    編寫首都的日常,從​
    年青的滄桑一路成詩​
    台北城的戰後史不止​
    北方,彷彿島嶼的光​

    作為一名詩人及中文學者,我的研究領域除了現代詩外,就是中國古代詩學。歷代文人不乏以詩作記錄該時代重要的史實,譬如「詩史」杜甫的《三吏》、《三別》直接反映時事,白居易更直言「詩歌合為事而作」。他們都強調詩歌不僅可以記錄歷史現象,更能進行對於時代與社會的批判與反省,使得後人藉由這些作品鑑古知今,成就以詩寫史的文化精神。​

    我曾經以地誌詩作來踏查台灣,那是就「空間」來描寫我的母土。《編年台北》則以「時間」為度量,記錄台北在二戰之後的步履和事蹟。我用有意識的方式編年書寫,在詩題處即明白點出各個年份,並佐以提綱式的標題,讓讀者「按年索驥」。​

    這種以詩繫年寫史的方式,是我身為台灣詩人的職志。​

    ※丁威仁(1974-)​

    生於基隆,現任 #清華大學華文所所長。學術研究方向為中國古典詩文理論與批評、戰後台灣現代詩、魏晉與明代文學、中國古代房中思想、數位與網路文學等。​

    曾獲 #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聯合報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吳濁流文藝獎 及各地方性文學獎,詩作收錄於各文學或詩選集。除《編年台北》獲第十九屆 #台北文學獎 「#台北文學年金」入圍外,《#走詩高雄》獲2015年高雄市書寫高雄創作與2017年書寫高雄出版獎助計畫。

  • 吳鈴山學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30 19:30:01
    有 157 人按讚

    寶船取寶與貿易|知史百家

    安煥然

    明朝遣使出國,除詔諭、冊封、弔唁等政治任務,也帶有貿易行為。他們到達一地,通常是先開讀皇帝詔諭,賞賜完畢後,就在該地進行貿易買採,而且明朝特使人員一般也會私自携物出海,順搭交易。

    鄭和隨員馬歡在《瀛涯勝覽》之暹羅、錫蘭國、柯枝國、古里國、溜山國、祖法兒國、阿丹國以及天方國等諸條,都記載鄭和寶船或鄭和使團至彼,於當地交易寶石、珍珠和龍涎香等香藥的詳情。

    鄭和船隊來到滿剌加,更是在這裡設立了「官廠」,駐軍於此,「立排柵如城垣,設四門更鼓樓,夜則提鈴巡警。內又立重柵如小城,蓋造庫藏倉廒,一應錢糧頓在其內。去各國船隻回到此處取齊,抵整番貨,裝載船內。等候南風正順,於五月中旬開洋回還。」《瀛涯勝覽》所記,說明鄭和下西洋,實是把滿剌加視為停裝貨物及分聚之所,設置貨倉並駐軍於此的忠誠伙伴。很明顯,鄭和下西洋帶有貿易性質。吳晗《16世紀前之中國與南洋》更倡議說,鄭和下西洋之最大使命是「經營國際貿易」。

    自古以來,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非常繁忙的貿易航道。中國經此航道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絲綢和外銷瓷品。明朝初年,官窑和織染局特別興盛,彼等所生產的官窑瓷器和絲織品,量多質高,成為鄭和下西洋進行賚賜貿易的極佳貨源。

    明代《殊域周咨錄》記說:「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迭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府庫,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羡裕矣。」

    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之序,亦言及:「太宗皇帝入纘丕緒,將長馭遠駕,通道於乖蠻革夷,乃大賚西洋貿采琛異……由是明明之珠,鴉鶻之石,沉南龍速之香,麟獅孔翠之奇,梅腦薇露之珍,珊瑚瑤琨之美,皆充舶而歸。」鄭和寶船,實是下西洋「取寶」貿易之商船。

    萬明《中國融入世界的步履─明與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較研究》亦指出:「將鄭和下西洋作為明代海外政策成功的標志,是因為它成功地實現了明初對外政策的目標,增強和擴展了中國明朝為中心的朝貢體系,也使朝貢貿易這一官方壟斷的海外貿易發展到鼎盛。明初海外政策得到成功實施,主要體現在鄭和下西洋上。」

    鄭和之後,明朝仍有派遣使節出使滿剌加。這在《明實錄》裡多有記錄。1459年(天順三年),給事中陳嘉猷奉命出使滿剌加,冊封蘇丹茫速沙,即因途中船破而延誤行程。他們「令水手打撈,得紵絲等物,俱水濕有跡」,而「乞行廣東布政司收買。應付其紵絲、羅布,宜於內承運庫換給,遣人賚付嘉猷」,方於1461年再往成行。

    明朝使節團經常以出使之名,挾帶私貨,轉經滿剌加貿易。1474年(成化十年)給事中陳峻出使占城,適值占城戰亂,陳峻使團不敢進入,竟以「其所賚載私貨及挾帶商人數多,遂假以遭風為由,越境至滿剌加國交易。」

    1481年(成化十七年),行人張瑾奉命冊封「占城國王孤齋亞麻勿庵為王,多挾私貨,以圖市利。至廣東,聞齋亞麻勿庵已死」,擔心空手失利而返,於是速至占城,「又經滿剌加國,盡貨其私物以歸。」中國商品在滿剌加轉口市場需求量之大,吸引了明朝特使假借名目到來市易謀利。

    同年,林榮、黃乾亨出使滿剌加,奉命冊封馬哈木沙,卻因挾帶「物貨太重」,在越南南部海域遭遇風暴,船沉遇難。隨船者千餘人,只有24人生還。誠如廣州暨南大學馬明達《明朝出使滿剌加的一次海難》所指出的,「從林、黃海難事件也可想見,明朝出使南洋諸國的使船,其實很像是一個龐大的海上商隊。」

    朝貢與貿易,下西洋與取寶,往往是一體兩面。「馬中友好」關係的維繫,彼此間的經貿互動,不能忽視。往昔今時,也大致如此。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 吳鈴山學歷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2-14 08:59:22
    有 4,422 人按讚


    懷鄉文集《靠岸》第七章 六十年前的課文

    震天價響的考場鈴聲響起,教室的監考官要求所有考生停止作答,交出考卷。
    我默默收起考卷,交給站在講台邊的監考官後,走出大學聯招試場的教室,隨著各個教室魚貫而出的考生,在走廊上匯成擁擠的人流,慢慢湧向樓梯,緩緩從三樓走下二樓再到一樓,台灣悶熱的七月天,每個考生莫不汗流浹背,好不容易擠出一樓的梯口,人流這才像女孩頭上解開髮帶的馬尾一樣渙散開來,我才終於有種鬆了口氣的感覺。

    「兒子,考的如何?還順利吧!」坐在教室旁樹蔭下的父親,滿臉汗水,神情焦慮地迎上來,迫不及待地問道。

    「還算順利,我希望能應屆考上國立大學,如果考不上,就去台北南陽街讀高四,明年再重考吧!」好不容易考完了大學聯考的最後一科,我以一種帶著疲憊的口吻回答,雖然各科作答還算流暢,但畢竟心中並無實質把握,況且當時以父親碼頭工人的收入,家境並不寬裕,若考不上國立大學,誓必造成父親的經濟負擔,這是我最擔心的事。

    「不要這麼說,能考上就好,私立大學也沒關係啦!爸爸以前想讀書都沒得讀,連小學都沒畢業,你只要能讀大學,爸爸就很高興了。」父親鼓勵我,似乎也洞悉我心中的顧慮。

    我望著父親,他的眼中閃現光采,彷彿我即將替父親實現他這一生再也無法達成的願望,熾熱的陽光照得父親的雙眼幾乎要睜不開,黝黑的臉龐汗如雨下,周遭高亢的蟬鳴從校園遍佈的樹幹上聲聲傳來:知了!知了!聲音響澈雲霄,彷彿是接替即將離港啓航的輪船鳴笛,父親衷心盼望我代替他航向光明的前程。

    「我想國立大學應該沒問題啦!」不忍心讓父親繼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直到放榜,我故作自信的微笑,抱了一下父親的臂膀,試圖安撫父親比我還要緊張的情緒,其實我本來不希望父親來陪考的,但他就是堅持要陪,他擔心我迷糊的個性,萬一到了考場,卻忘了准考證、作答筆具、書本或者臨時身體有什麼不舒服,那該怎麼辦?況且在考前,我忽然重感冒,高燒不退、咳個不停,整整病了一個月多才康復,當時還擔心自己會病到無法參加聯招。

    父親瞧我自信滿滿的樣子,緊繃著的神情總算放鬆了,他的嘴角含著微笑,替我背起書包,拉著我的手,默默騎上機車,載我回家。

    那是1988年夏,我18歲,父親50歲。

    「我家門前有顆黃柳樹,早上飛來二隻黃鶯,在樹上跳來跳去,還唱著很好聽的歌……。
    這是我的家,我們都愛它,前面有田地,後面種菊花。」

    父親小時候非常喜歡上學,問起他讀小學的情景時,父親立刻朗誦起他讀過的小學課文。

    「你看,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小學時背的課文!都是六十年前的事了,也不知道為什麼,這些課文好像直接烙印在我腦袋裡一樣,不管過了多久,都不會忘記!」父親的臉上顯現得意的神色。

    為什麼父親會記得那麼清楚呢?他說,一部分是因為那時候的他真的很想讀書,也很喜歡讀書。可惜,當時家裡的環境並不允許父親把時間花在讀書上!

    其實父親倒不是一開始就喜歡讀書。七歲時,把父親當成心頭肉一樣疼愛的曾祖母羅李氏,曾將父親送到私塾讀書,這是他第一次上學。

    「我記得那時候,家裡僱的長工特地釘了一個小桌子和小椅子,他還幫我把這個小桌子小椅子帶到學校,因為那時候讀私塾除了要繳學費,還得自己帶課桌椅。」父親說。

    只不過,父親才上了七天課,就耍孩子脾氣不肯讀了,曾祖母拿這個寶貝孫子沒辦法,只好叫長工把特別為父親上學製做的小課桌、課椅,再從私塾那拎回家來。

    「為什麼只讀了七天就不肯讀了呢?」我問父親。

    原來,父親讀到第七天時,一個年紀稍長的小朋友要父親把手伸給他看,父親不疑有他,就乖乖把手伸出來。

    「你的手好髒!」對方皺起了眉頭,然後冷不防就抽出從老師那裡拿來的戒尺,用力朝著父親手心狠狠打下去,父親痛的大叫。

    「你的手這麼髒,以後上學都會被老師打!」那個調皮的小男孩不但打了父親,還出言恐嚇父親。還是七歲娃兒的父親哭著跑回家,因為飽受驚嚇,回家後,說什麼都不願意再回去讀書。

    「來來來,來上學,去去去,去遊戲。
    我也上學去讀書,我也上學去遊戲。」

    三年後,父親十歲時,時任浙江溫嶺縣長的吳澍霖,在大陳島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廣設小學,希望能提升鄉民教育水平,減少文盲,尤其積極招收10到16歲的失學孩子就學,縣政府為了吸引孩子來學校讀書,還編了一首打油詩當做宣傳語。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些宣傳口號,我都記得。」父親說。

    就現今回溯,補習班招生的廣告詞,最膾炙人口的口號:「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我想,肯定是父親小時候聽過的這段打油詩演變來的。

    因為這個新的受教育契機,父親又能重回學校,十歲的他和當時七歲的二弟羅冬成為同學,二個人都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讀起,父親就從一年級讀到三年級,那時候是他讀書讀得最快樂的時光。

    「當時除了國語,也上歷史、地理、算術這些課,我的算術學得不錯,但功課好卻替我惹了麻煩,因為班上有一位同學,他是班上的頭兒,他的算術不太靈光,要我教他,我嫌太麻煩不理他,結果他就找了一些同學常常找我碴,算是我求學過程中,唯一的陰影。還有,我的作文也寫得不錯,小時候還得過獎呢!」父親得意地看著我,我也不禁笑了,原來我和哥哥的文筆,是遺傳自父親。

    父親說到這裡時,正經過客廳的母親停下腳步消遣父親:「你的算術、作文都不錯,但國語發音沒學好,講話的鄉音太重,別人常常聽不懂。」

    父親眉頭皺了起來,解釋道:「那時學校雖然也有教國語,但老師也是大陳人,鄉音很重,加上那時候沒有教注音符號,所以我的發音老是發不準。我的國語主要還是十幾歲時,和來到大陳島的國軍軍官學的,那時家裡的房子被國軍徵召使用,分了大部分的房間給軍官住,我常和他們聊天,就湊合著學了國語,有鄉音也是沒辦法的事。你媽媽是到台灣才開始讀小學,那時學校有教注音符號,所以她的發音比較準。」

    「才不只是這樣呢!」母親反駁道:「我小學只讀到三年級,其實也沒學到什麼東西,我是到大了點在外頭工作後,自己訂了國語日報,一邊工作,一邊利用時間勤讀國語日報,靠自己用功自學認字與發音,我跟你才不一樣。」

    父親僅僅瞪了母親一眼,顯然父親正沈浸於求學往事的回憶裡,沒空和母親鬥嘴。

    父親十三歲時,發生了一件事,中斷了學業。當時父親讀書的小學,老師是從大陸請過來的,然而國民政府已全面從大陸撤退到台灣,局面愈來愈亂,老師有一次回去大陸就再也沒回來了,學校少了老師,也就只好停課了。

    又隔了一陣子,國軍在上大陳島的關帝廟那兒重開了學校,並派出軍官充當小學老師,學校重新招生,但那時候的父親已經無法回去讀書了。

    「自從你曾祖母過世後,家裡的情況開始變得不好,我身為長子必須下田工作、分擔農忙,我去讀書的話,家裡就少了一個幫忙的人手,你祖父和祖母實在忙不過來,家裡的弟弟妹妹又多,他們就要求我留在家裡幫忙,不要去讀書。」
    父親說。

    但是父親並沒有因此放棄求學念頭,他已明白將來若要出人頭地,就一定先要把書讀好,具備高等的學識,將來才有機會在社會出人頭地。因此,他還私下跑到學校去拜託老師,請老師親自來家裡和祖父、祖母溝通,務必要讓父親回學校讀書,老師好不容易說服了祖父母,但讀沒幾天,祖父又覺得家裡實在少不了父親的人手,最後還是禁止父親去上學,至此,父親心裡感覺徹底的失望。

    父親第四度回到學校讀書,則是到台灣以後的事了,那時候從大陳島來台灣的父親,被安置在花蓮壽豐鄉,當時有一間學校設在一間台糖的糖廠裡,離父親住的地方大約五分鐘的步行路程。

    父親當時已經十七歲,雖然他在大陳島有讀到小學三年級,但在花蓮入學時,卻被分班從小學五年級讀起,算是跳了一級,而一個班大約三十多個學生,從11歲到18歲的都有,同學間年齡的落差相當大。

    「我和當地的孩子混在一起讀書,同學大部分都是平地山胞的小孩。他們知道我是『大陳義胞』,對我特別好,不時還會請我到他們家裡吃土雞呢!」父親說。

    父親這時的生活還算安定,平平穩穩上了一年多的課,直到六年級快畢業時,又因為一件偶發的事件而放棄了學業。

    「我那時候自然學的不錯,自然課的老師很喜歡我,他勉勵我繼續讀書,說我如果繼續讀到畢業,他可以推薦我去念農校。」

    雖然有自然老師的鼓勵,但是父親的史地卻不太好,經常考不及格。史地老師又非常嚴格,並且有個奇怪的規定,考試考不好不會挨打,但考試退步太多就要挨打,父親的史地成績,平時一直保持在五、六十分,但有一次忽然考到八十多分的高分,父親非常擔心下次考試又回到五、六十分的水準,肯定會挨一頓打。

    「我想都十八歲了,在班上算年紀最大的學生,還要在小我五、六歲的小朋友面前挨打,覺得很沒面子。」思來想去,父親就有了輟學的念頭。

    剛好在那個時候,政府正計劃在花蓮美崙建造大陳新村,提供大陳鄉親可以像眷村一樣,群聚而居,相互扶持,於是發出公告招工,每天工錢有六塊錢。父親心想,一則是幫大陳鄉親重建家園,再則每天六塊錢的工錢,以當時零工的水平,已算優厚,這總比留在學校挨打好,而班上另一位和父親感情不錯的老鄉同學,得知政府招工重建大陳新村的消息,也向父親表示他不想讀書,要去蓋房子賺錢,結果二個人志投意合,便決定放棄學業,結伴去花蓮美崙蓋大陳新村去了。

    「這個決定,對我後來的人生影響很大,但當時的我哪裡想的到?直到有一天,有位長輩想介紹我去鐵路局當售票員,我很高興終於可以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收入,不必到處去打零工,結果去徵試時,發現這個職缺必須具備小學畢業的學歷,我又不想謊報學歷取得工作,最後只能眼睜睜喪失進到鐵路局工作的機會。」父親說。

    也是從那時刻起,父親才真正意識到學歷的重要性,所謂「富不過三代」,但「窮也不能過三代」,他自知當一輩子的碼頭工人,經濟能力已有所侷限,但是他早已在心底許下願望,無論如何,也要讓三個子女受到最好的教育,那麼羅家的下一代,才能掙脫社會的底層,重新取得出人頭地的機會。

  • 吳鈴山學歷 在 心靈語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8-22 12:00:01

    【禪心】走在六道輪回路上,看看就能知道你在哪兒 ?
    https://a88.pics.ee/9SWGR
    https://goo.gl/ChEJvt

    最新影片請訂閱 心靈語坊 LINE ID 【 @a0931695598】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影音 https://goo.gl/zp0G0k

    歡迎免費訂閱 "綠野花香" 影音 https://goo.gl/NRsrJj

    心靈語坊 粉絲團 歡迎按讚 https://goo.gl/KYwHh9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社團 https://goo.gl/ugNWIL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紅) 社團 https://goo.gl/UuKJy1

    全球健康養生 https://goo.gl/jmxnqA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官網 LINE ID 【 @a0931695598】
    將會第一時間收到 "心靈語坊" 最新發佈的影片。
    背景音樂~~
    ****************************************­************************

    六道輪迴,是人生痛苦的
    根源。六道不用尋,就在
    你身邊。

    天道自逍遙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從我們
    熟知的名字中,找到那些
    逍遙的神仙聖者。
    李白一生淡薄名利,寄情
    于山水草木,詩歌文字,
    號詩仙;
    陸羽煮茶論道,情與茶水
    相投,號茶仙;
    王羲之號書仙;
    吳道子為畫仙。

    在我們身邊,是不是也存
    在著很多神遊自在,與世
    無爭,快活逍遙在塵世
    間,笑看紅塵滾滾,
    坐擁白雲裊裊,
    快樂自在的人呢?
    他們很少對物質、名利、
    愛情、榮譽等執著,
    他們有自己的心靈凈土,
    那種心境就是天道。

    當我們也處在這樣心境
    裡,我們就在天道!
    只不過天道雖然逍遙快
    活,沉浸於享受,終究不
    得解脫,還要隨業輪迴受
    報。

    地獄苦難深
    鬼是指「惡入本性」之
    人,所以我們身邊常有鬼
    魅出沒:
    賭鬼,賣兒賣女賣自己也
    賭;
    色鬼,妻妾成群照樣嫖;
    偷鬼,家財萬貫還是賊;
    還有酒鬼;窮鬼;煙鬼;
    貪鬼。
    凡以惡為樂者都是鬼。

    他們的快樂如毒品上癮,
    痛苦不堪,難以自拔。
    我們的心在某一刻陷入
    「上癮般的痛苦」,
    變的惡念滿心、焦慮煩
    躁、心理煎熬,我們就在
    地獄裡。
    即便墮得什麼都可以做,
    惟獨一刻也不要做鬼。

    修羅好嫉妒、鬥爭
    修羅的境界就是至死不停
    的嫉妒、鬥爭。
    環顧我們生活的這個世
    界,有些人真比修羅還好
    鬥,還好嫉妒別人、還好
    挑剔,看見什麼都不順
    眼。
    無論世界多麼和諧、安
    詳,只要他一出現,就是
    無休止的爭鬥。

    要麼表現為:行為不願意
    與他人同步,以此來引起
    別人對他的注意;
    在場地裡他必須成為核心
    人物;
    總喜歡挑出別人的毛病逼
    著別人承認;好爭吵、抬
    杠、談論是非長短。

    阿修羅儘管每戰每亂,但
    是他戰鬥的意志不會停
    止,直到在鬥爭中死去。
    當我們的心產生上面的行
    為,我們就是阿修羅。
    生命中,
    千萬不要多碰到阿修羅。
    如果碰到,就是我們修忍
    辱心的好時候。

    餓鬼怒火燒
    飢餓的眾生稱餓鬼。
    其實,就是嫉妒心、極其
    貪心的人。
    看到他人的好處就嫉妒,
    恨不得立刻變成自己的。
    看到比自己強的人就嫉
    妒,恨不得立刻詆毀他,
    讓他痛苦。
    看到別人的公司很大,恨
    不得自己公司的業績一年
    翻10倍,給員工下天大難
    處的任務指標。

    看到別人快樂他就不舒
    服,覺得應該打擊一下。
    他還會偽裝成「善良」,
    向別人「表達」某些看起
    來是「關心和愛"的行為、
    語言,其實是為了讓對方
    難受。

    當我們的心產生上面的行
    為,我們就在餓鬼道。
    餓鬼苦,因為他的想法經
    常實現不了。
    所以會怒火難忍,痛苦不
    堪。

    畜生牢獄苦
    畜生本性決定了其總被關
    在牢獄般的生活裡難以脫
    離。
    說白了,就是帶著枷鎖生
    活的人,
    或者以自我為中心,只管
    自己舒服、不顧他人感
    受,別人都要聽他的。

    畜生難以為善:
    雞永遠要啄蟲吃,
    虎永遠要吃肉,
    狗永遠要食屎,
    蒼蠅永遠要趨腐爛,
    本性無法改變。

    我們身邊有的人,獸性難
    改,
    不是用手殺人,
    就是用嘴巴殺人;
    不是用身體強盜,
    就是用嘴巴強盜;
    玩弄感情,欺騙朋友,
    不理會他人感受,不是畜
    生又是什麼呢?
    畜生也會對很多事物上
    癮,沉浸不能自拔。

    假如我們的心產生上面的
    行為,我們那時就在畜生
    道。
    畜生畢竟是畜生,
    最終會被囚入自己編製的
    牢獄中,難以動彈。


    *******************************

    心靈語坊 心靈天使 天使心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天使心語 米米 美玉 心靈之旅 心旅行 心靈音樂 心靈勇者 心靈小語 人生心靈小語 心靈捕手 心靈判官 危險心靈 心靈 心靈勇氣 心靈雞湯 心靈鑰匙 心靈投手 身心靈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黃景昭 心靈饗宴 人際關係 無染心靈 心靈小品 文章分享 心靈語錄 心靈開運網 人際關係 心靈饗宴 心靈享宴 勵志小語 勵志文章 勵志 勵志格言佳句 勵志小故事 勵志影片 鼓勵 黃景昭 勵志歌曲 勵志故事 自信心 勵志小語 勵志小品 勵志名言 陳玉珠 勵志名言佳句大全 小故事 金嗓 音圓 宏音 大道理 勵志篇 心靈舒果 溫馨勵志小語 勵志的話 心靈活水 名言佳句 立志 分享 好文 好文章分享 溫馨小品 親子文章分享 感動 經典語錄 精彩 感人文章 感人的愛情故事 感人的歌 感人的話 感人 六子心世界 就是愛分享 分享 文章 好文 影音分享 愛分享學院 成長 影片 知識 成長一起去旅行 心靈新世界 小陳世界 我愛旅行 縮時攝影 gopro攝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