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裁縫師》在壓抑中尋求和解與救贖 (7.6/10)
⠀
#主頁新網站請多幫忙點擊 @looryfilmnotes
⠀
《寂寞裁縫師》是一部英國劇情喜劇電影,由卡爾杭特執導,比爾奈伊、山姆萊利主演,故事講述一名凡事按部就班的裁縫師艾倫,平時的嗜好就是玩拼字遊戲,但在一次遊戲中,大兒子麥可與艾倫爭...
《#寂寞裁縫師》在壓抑中尋求和解與救贖 (7.6/10)
⠀
#主頁新網站請多幫忙點擊 @looryfilmnotes
⠀
《寂寞裁縫師》是一部英國劇情喜劇電影,由卡爾杭特執導,比爾奈伊、山姆萊利主演,故事講述一名凡事按部就班的裁縫師艾倫,平時的嗜好就是玩拼字遊戲,但在一次遊戲中,大兒子麥可與艾倫爭吵後便從此離家出走。之後十幾年他耗費心力在尋找失蹤的兒子,卻疏忽對小兒子彼得的關心,某天,艾倫在網路上遇到跟麥可相似的拼字遊戲玩家,這也讓他心中燃起能找回兒子的一線生機。
⠀
即便《寂寞裁縫師》有著「裁縫師」與片中以「拼字遊戲」為主題的這兩種似乎能迸出新滋味的元素,不過看著海報和預告第一眼吸引我的,反倒是片中飾演裁縫師的演員比爾奈伊。或許這些年比爾奈伊已經有許多包括《決戰異世界》、《神鬼奇航2:加勒比海盜》等擔任反派的作品,但一直以來,我對比爾奈伊這位英國演員的印象,都停留在《真愛每一天》中那位能適時給予兒子幫助與鼓勵,卻從不干涉他選擇的父親,這種有內而外所散發出來的溫柔氣息,就已經讓我對《寂寞裁縫師》充滿期待。
⠀
《寂寞裁縫師》是一部苦澀中帶有許多趣味與溫馨的家庭小品電影,本身故事其實非常簡單,透過一位父親艾倫對兒子的愧疚和思念,深入描寫他在失去愛子之後的行為與反應,在旁人眼中看似風趣開明,但私底下卻一絲不苟、頑固偏執,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從他接到警方疑似找到麥可的通知前往確認,便帶著觀眾在他跟小兒子彼得的互動過程中,逐漸感受到他即便事隔多年,仍然盼望麥可總有一天能夠回到他身邊的心情。
⠀
表面如英倫紳士般優雅自在,都只是艾倫用來掩飾內心憂鬱,因為兒子一去不回的空虛與傷痛。而時常陪著父親到處尋找哥哥的彼得不也是如此?在十多年前母親離世、哥哥離家,似乎就代表這個家庭已經注定破碎,如果說父親艾倫只是不願放棄,兒子彼得就是在這環境下變得壓抑憤慨。而《寂寞裁縫師》片頭這趟認屍之旅,在彼得聽聞父親依然熱衷於拼字遊戲、艾倫發覺自己多年來都忽略兒子之後,也成為艾倫與彼得這對寂寞的父子能解開心結的開始。
⠀
我想這就是英國人內斂、矜持且含蓄的完美展現,艾倫為了修復彼此的親子隔閡,不是用嘴巴說、不是用行為表達,而是厚著臉皮直接住進兒子家裡,但也正是如此,反而奠定了《寂寞裁縫師》整部電影關於家庭或家人之間情感連結的核心。就如同彼得對父親的行為感到不解,兩人還在車上以山寨版與仿冒品來形容這個家庭,但到了彼得這個看似健全的家庭,兒子傑克也因為沉迷電玩逐漸跟父母疏離,然而這祖孫三人的關係,也在艾倫闖入之後發生改變。
⠀
我們與其把拼字遊戲當成貫穿全片的物品,倒不如視為連接起這個家庭情感的橋樑,或許它是導致大兒子離家出走的最後那根稻草,彼得這些年表面上也對遊戲興趣缺缺,但不能否認這個家庭早已在不知不覺間深陷在這個遊戲之中。平時總是把自己關在房間的傑克,在爺爺跟他分享床鋪與電腦之後,不但瞭解了拼字遊戲的玩法,也透過爺爺裁縫師對衣著的品味給予他能跟心儀女孩交談的自信,進而活絡了整個家庭的氣氛,而艾倫與彼得這對父子同樣也是如此。
⠀
即便艾倫全片都在尋找自己的兒子,到了故事中段也確實讓他發現一位極有可能的人選,但我不會說《寂寞裁縫師》是一部懸疑電影,其中不僅是電影本身走輕鬆有趣的調性,更重要的是,這部能為觀眾帶來淡淡溫暖的家庭小品所講述的主題,依舊鎖定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與和解。到頭來,不僅是艾倫在返家後就決定住進兒子家中,彼得也在網路上以另一個身分陪著父親,兩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來走出這段破冰之路的第一步。
⠀
英文片名《Sometimes Always Never》原本是西裝的鈕扣由上至下是否要扣上的規則,到了片中則代表著家人之間的關係,艾倫這些年來總是在尋找從未陪在他身邊的麥可,卻因而忽視從未離開的小兒子彼得,只在有時需要他幫忙時才想起他的存在,但就如同辛棄疾:「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看著艾倫最終發現自己期待見面的網友其實就是兒子彼德時,我們也不訪想想自己每天盼望、努力追求的事物,是否也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我們生活周遭、隨手可得?
⠀
整體而言,《寂寞裁縫師》有著相當內斂的情感描寫,不僅演員比爾奈伊把一位心中充滿愧疚與自責的父親詮釋得淋漓盡致,導演也透過大量廣角鏡頭、豐富的色彩美學與故事節奏的掌握,巧妙地襯托了拼字遊戲所富含的童趣,成功讓原本看似壓抑沉重的電影變得輕快有趣,我喜歡電影片尾在人與人之間緊密連結的呈現,簡單平靜卻有能讓人感受到他們彼此互相的關懷與重視,即便那個孩子今天也不會回來,但他們終於能用「路上塞車」來坦然面對這個無法改變的事實,並更加珍惜身邊家人的陪伴,我想能夠接受人生中的不完美,才是我們最需要去學習的課題。
⠀
#SometimesAlwaysNever #卡爾杭特 #CarlHunter #比爾奈伊 #BillNighy #山姆萊利 #SamRiley @skydigient
含蓄內斂英文 在 王炳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蔡英文拋「鄰國論」再挑兩岸緊張,是因為她周邊幕僚判斷,大陸不會急於解決台灣問題,喊狠話只是給內部交代,兩岸資本買辦集團會拖住統一,只要台灣不真的走到法理台獨。
但美國拋棄阿富汗的作為確實也影響到蔡英文,害怕拜登炒作台灣牌只是準備拋售前的哄抬,因此調子變得比較內斂。原本仗著所謂817萬「民意」而喊話大陸「和平、民主、對等、對話」的八字真言,改為「和平、穩定、互惠」拖字訣,妄圖繼續大家「賺錢」。說了兩三年的「台灣要做自由價值同盟的堡壘」,也轉為「無意挑釁鄰國」的含蓄說詞。
當然你可能也會問,蔡英文真這樣篤定大陸不會動真格?其實更精確地說,是她也只能這樣相信。否則,一旦她稍有「修正」,接受「九二共識」,恐怕黨內同志就先會挑戰她,「後蔡英文時代」提早啟動。為了維護她的權力基礎,她只能高舉「抗中保台」走到黑,也只有操作「抗中保台」的「認知」,才能掩飾她執政的無能,才能麻痺多數無知、盲從的人民。
其實她早就準備了後路,那就是訓練恐已近百次的「逃亡」計畫。我很早就開過記者會質疑,蔡英文的「逃亡」劇本究竟是設定在怎樣的場景下啟動(趙少康問兵臨城下時她會不會逃,被邱毅教授點破問得不準確,因為真被包圍了當然也逃不掉了),她到現在對相關問題總是模糊,或許真是因為被點到死穴,這份答卷只有到那一天才能作答。
含蓄內斂英文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夜想來複習愛片之中的愛片,只有短短九十多分鐘,卻道盡了綿延一生的情感重量,時空隨黑白色階流動,情感隨黑白光影凝滯,音樂流淌出絢爛色彩,不動聲色於時代劇變之下蔓延成四十年之久的淒美愛情,這部含蓄內斂的絕美電影《#沒有煙硝的愛情》,改編自導演 Pawel Pawlikowski 雙親的真實人生故事。
⠀⠀⠀⠀⠀
英文片名「Cold War」,設定在二戰結束後歐洲鐵幕落下的靜默時刻,顧名思義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體制抗衡。二戰後十年是極端殘酷的年代,在動盪世紀裡,千千萬萬對戀人背負起時代所劃開的沈痛代價。偉大的愛情足以跨越隔閡與藩籬,但是戰爭、政治與意識形態一手創造出的矛盾衝突,卻乘載不了從價值觀與命運根本被撕裂的生活與生存重量。如同那道從未真正倒塌的柏林圍牆,從土壤到天空硬生生將地球一分為二,他們就這麼來來回回遊走於兩個世界的接縫之處。
⠀⠀⠀⠀⠀
冷戰陰霾層層籠罩,出身低微卻擁有迷人嗓音與獨特魅力的少女, 因為一場徵選而遇見了才華出眾的音樂家,兩人的愛情在疏離冰冷的氣息中注入一股暖流,政治利益的手卻伸入了波蘭民族藝術的舞台。前面明白易懂的謊言遮蔽了煙硝,後面無法理解的真相體現於音樂。造化弄人的多舛命運,讓兩人的青春年華消磨於顛沛流離與相思之苦。因藝術而結合,也因藝術而相斥,這無疑一段極為困難的感情,我們同時也看見了很深沉的愛情,緊緊牽引天涯兩端。
⠀⠀⠀⠀⠀
一幕重逢很是觸動,停留在激情過後她怔怔出神的凝視。鏡頭漸漸失焦,夜深如水泛起點點光芒,瞬間喉嚨湧上一股酸楚,長驅鑽入五臟六腑,斗大的淚珠斷線於轉瞬之際。景框之外愁思千回百轉,緩緩拍打心底的海岸,一次比一次深沈,一次比一次撼動,彷彿靈魂抽離軀殼。那一刻你可以說鐘擺殺死了時間,那一刻不再畏懼前方迎來的是大浪、狂風還是驟雨,領悟到凌駕生命本質的生存意義始終懸在原處。鐘聲再次敲響,燈塔再度燃起,那是他這輩子最愛的女孩,也是她這輩子最愛的男人,他們一無所有也瞬間擁有全世界,其他人世間的物質無不相形失色。原來死生契闊裡還能見證變與不變,一無所有時依然渴求彼此,而物換星移後,也只願這一生永遠駐足於愛之恆久與無盡。短短幾分鐘裡,逐漸分不清自欺欺人與自我對話的區別,還是會為了這樣悲傷的愛情故事感到心碎,還是會為了如此悽苦的必然結局有所悵惘。
⠀⠀⠀⠀⠀
「人們還年輕的時候,生命的樂譜才在前面幾個小節,還可以一起譜寫這份樂譜,一起改變其中的動機,可是,如果人們在年紀大一點的時候才相遇,他們的生命樂譜多少都已經完成了,每個字、每個物品,在每個人的樂譜上都意味著不同的東西。」
⠀⠀⠀⠀⠀
米蘭昆德拉如此寫道,想來慶幸自己並不生在這段定義中的悲劇時代。冷戰持續上演在每個人心中,拆散千萬對戀人,粉碎千萬個家庭。一別之後,捱過幾度春去秋來,各自譜寫著自己的生命樂譜。縱使對藝術仍有初衷,但生存磨難卻足以從意識形態分裂至內部情感。在所謂的自由世界裡,冷戰劃分出的極端世界才真正體現於渴望愛情救贖的靈魂之中。
⠀⠀⠀⠀⠀
動盪時代,人們追求的只剩安穩與寧靜。社會主義的壓抑讓人看不見希望,自由主義的諂媚又令人失去了自我,無所適從的遊走於兩個世界接縫處,紛擾、痛苦與背叛不停輪迴。文明容不下太純粹的愛情,生存折磨也永無終止之日,終其一生分分合合顛沛流離,到苦澀地說著,另一邊去吧,那裡的風景更美,那裡才有幸福與永恆。兩人靜靜的走出畫面,遠離了苦痛,遠離了孤獨,遠離了煙硝,遠離了裂縫,遠離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
悲劇的不可違逆,存在於每一段戀情中,或早或晚都會成為一則則悲傷的故事,處於真實與奇幻的交會點,我們才有可能找到存在的意義。而相愛之悲壯不見得能相容於平淡,真正的愛情並不無瑕也沒有應有的模樣,卻在繁華落盡之後帶來一種自由,生命因此成為我們的生命,即使走到盡頭也能穿越死亡,不再在乎人世間的代價、光陰、使命、意義、恐懼與種種時不我予。因為星星依然在回頭下望的人寰處兀自閃爍,緊握彼此的雙手一起前往一個理想世界,即使是天堂或黃泉亦無所畏懼。
⠀⠀⠀⠀⠀
極致的真愛象徵著各種意涵,那尚未被戰爭摧殘、尚未被戰爭撕裂、不停重返的純真自我也如實映照於此份情感中,無從割捨。在這兩個人身上,我聽聞命運的時不我予,以及歲月洗鍊過後的銀色聲響。無法理解那首波蘭歌詞到底唱了什麼,只見視線凝望遠方,歌聲悠悠穿透鐵幕。下意識回眸時,察覺了滄海桑田,以及理想主義與浪漫主義永遠無法抹滅的印記。
含蓄內斂英文 在 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嫁作洋人婦」的竹君,結婚多年來深刻感受到東西方對「愛」的表達方式截然不同:西方人習慣把愛說出口、也常在外人面前肯定孩子;東方人內斂含蓄,習慣用行動表達愛,即使心裡肯定孩子,也常自謙不足。但不管大方說愛或默默用行動表達,伴侶與孩子間,只要「彼此相愛、彼此尊重」,就是最美好的感情。
(這篇文章可以用聽的,點主圖下方的「唸給你聽」,讓竹君溫柔的聲音為你朗讀)
http://bit.ly/33mqXCO
★實踐美好熟齡生活,就從加入大人社團LINE開始>>http://bit.ly/2M9siIj
🌸大人社團,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