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同軸模式pcm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同軸模式pcm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同軸模式pcm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同軸模式pcm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52的網紅桃園市議員林俐玲 服務勤快 守護龜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09/09/07(週一) 青年事務局工作質詢稿 一、青年事務局為輔導青年就業及創業,107年11月桃園區中正路與大興西路口以大型彩繪貨櫃建置「G10 GO!貨櫃市集」,提供青年創業與展現自我的舞台,今年起以「職人駐村」為主軸,招募手作創意產業青年進駐貨櫃,開設多元DIY工作坊,並固定邀請街頭...

  • 同軸模式pcm 在 桃園市議員林俐玲 服務勤快 守護龜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07 11:51:45
    有 24 人按讚


    109/09/07(週一)
    青年事務局工作質詢稿
    一、青年事務局為輔導青年就業及創業,107年11月桃園區中正路與大興西路口以大型彩繪貨櫃建置「G10 GO!貨櫃市集」,提供青年創業與展現自我的舞台,今年起以「職人駐村」為主軸,招募手作創意產業青年進駐貨櫃,開設多元DIY工作坊,並固定邀請街頭藝人表演,但為配合捷運綠線施工於上個月(8月)底畫下句點。請問:
    (1) 青年事務局當初建置「G10 GO!貨櫃市集」的原意及目的是為了提供青年創業與展現自我的舞台,請問,從開辦到停辦,幫助了幾個青年創業?如今市集停辦,對過去已幫忙成功創業的青年,或是正創業到一辦的青年,有甚麼影響?會不會因為市集停辦就因此創業失敗?
    (2) 「G10 GO!貨櫃市集」過去攤商營業時間只有周六、日及國定假日,總共引進過265家不同的攤商進駐,請問,青年事務局有沒有估算過,從109年7月底至今,「G10 GO!貨櫃市集」吸引過多少民眾來訪及消費?這些攤商的總營業額是多少?整個政策的效益何在?
    (3) 本席要指出,「G10 GO!貨櫃市集」雖然在網路上有一些人PO文說是網美打卡的熱點,但其實是一個完全失敗的行銷案,根本是拿民眾的納稅錢打水漂。根據青年局提供的資料,「G10 GO!貨櫃市集」從107年11月3日開幕營運置109年7月底,共吸引約32萬人次造訪,總營業額約1000萬元整;以這樣的數字精算,等於人均消費不到32元,可以推測大多數造訪的人,只是去走走看看,而不是去消費;更令人沮喪的是,青年事務局108年編了預算600萬元,109年編了650萬元,每週末邀請在地青年及街頭藝人表演,還要每個月安排主題活動、戶外市集及媒合活動等活化活動來維持穩定來客人數,結果只為這265個進駐攤商創造了約1000萬元的總營業額,這1000萬還不是攤商的利潤,扣掉成本,說不定還賠錢。請問,青年局花了1250萬元預算(600+650=1250)只創造了1000萬元總營業額,這樣算幫助到這些青年創業嗎?還不如把1250萬元直接用現金補助出去還比較實際。請問,青年局承不承認「G10 GO!貨櫃市集」是個失敗的政策?本席要求青年事務局對「G10 GO!貨櫃市集」提出一份檢討報告,做為以後施政的借鏡。

    109/09/07(週一)
    航空城工作質詢稿
    一、原本由中華電信、航空城公司共同開發的亞矽創新研發中心,在中華電信退出後,去年議會通過將該經發局以青埔3.81公頃土地作價過給桃園航空城公司,桃園航空城公司取得土地後自力開發,先向銀行融資46億元,並主導後續工程發包採購、招商及後續營運、招商。請問:
    (1) 當時航空城公司表示,亞矽創新研發中心分三期開發,將興建兩棟建築物,其中一棟為18層研發中心,另一棟為10層公益相關設施,預計108年10月工程發包,109年9月動工,112年年底完工;也就是說,當時航空城公司預計亞矽創新研發中心將在本月份,但是似乎還沒有看到開工的跡象。請問,究竟亞矽創新研發中心的興建時程為何?目前到甚麼進度?
    (2) 本席去年就質疑過,要自力開發亞矽創新研發中心這麼重要的任務,航空城公司當時的工作報告卻看不到如何辦理,連個時程規劃都沒有,非常懷疑航空城公司究竟有沒有能力自行辦理亞矽創新研發中心,結果讓本席一語成讖,原本去年7月就要完成的統包工程專案管理(PCM),到今年5月才決標開始執行,7月21日才辦理整個統包工程的發包招標,到現在還在等標期,整整慢了一年有餘。請問,航空城公司有網羅怎樣的人才來負責協調、整合、管控這麼重大的工程嗎?
    (3) 事實上,本席對於航空城公司的能力非常存疑,即便是未來興建完成後,是否有能力經營都不抱希望,覺得只是在畫大餅,因為在航空城公司經營維護的亞矽創新研發中心官網這樣寫:「經過分析擬採取南軟模式開發,南港軟體園區(第一、二期)的土地約8.2公頃,創造2萬2千工作機會,年營收5千8百億元。本案土地3.81公頃,近南港軟體園區一半,預計可創造出可觀的工作機會。」請問,航空城公司要如何創造亞矽創新研發中心未來有南港軟體園區近半的的工作機會與營收?
    (4) 去年本席就問過亞矽創新研發中心未來主要的營運收入是甚麼,當時航空城公司回答,主要是以招商的企業總部及店舖租金、育成服務培訓費、會議室及停車場收入、與新創公司合作之收益以一定比例權利金回饋等。請問,以這樣的營運收入模式,怎麼可能達到南港軟體園區年營收5千8百億元的近半?請問,航空城公司有精算過未來亞矽創新研發中心可以創造多少工作機會跟營收嗎?能否詳細說明一下?

    109/09/07(週一)
    機捷公司工作質詢稿
    一、機場捷運由鐵道局前身高鐵局主導興建,後由桃園捷運公司營運,當年歷經延宕廿年、通車時間六度跳票,交通部在2016年委託專家組成體檢小組,確認機捷雖然行車時間、速率、發車間距無法達到合約標準,但安全無虞,因此「先通車、再改善」,於2017年3月2日通車,至今已滿三年,每天平均運量約達8萬人次;然而,上會期工作報告時,本席即指出,機場捷運因A1台北車站到A12站機場第一航廈站,承包商丸紅公司仍無法達成行車時間35分鐘、班距10分鐘的合約要求,鐵道局至今尚未完成驗收。請問:
    (1) 機場捷運至今無法完成驗收,鐵道局與承包商丸紅公司已走上爭議調解與仲裁,未來如何解決要等仲裁結果,不是桃捷公司可以插手的事;但是,驗收有沒有完成是一回事,機場捷運現行無法達到行車時間、班距的要求可能影響到桃捷公司營運績效是一回事,尤其原本班距要求10分鐘,目前仍約12-12.5分鐘,必然影響桃捷公司對班次的調度。請問,因此造成營運上的損失,桃捷公司要找誰要求賠償?
    (2) 機場捷運除了行車時間、班距與承包商的爭議未解之外,2017年通車以來到今年7月,出現跳電、起火問題多達14次,其中有8次都在今年發生,有時還會因為跳電而起火,負責興建的鐵道局指出,機場捷運的電纜線路不穩定,是從去年開始就有品質劣化的問題,以要求原廠日商先針對問題嚴重路段進行改善,更換電纜材質,並且重新設計電路系統,分別是A6、A7、A18、A19路段。請問,機場捷運跳電、起火的問題全面修復以前,對於機場捷運的安全性有何影響?桃捷公司是否已做好緊急應變措施避免造成任何事故意外?
    (3) 就本席了解,桃捷公司總經理不定期與鐵道局北工處處長召開雙首長會議,共同主持,就興建單位與營運單位對於技術層面上深度探討,尋求解決方法,桃捷公司、北工處、丸紅公司、川崎公司、日立公司、西門子公司、臺灣世曦股份、中興工程顧問等相關單位都會共同與會,研議車輛、供電、號誌及軌道方面等相關議題,今年2-6月就已召開7次。請問,這幾次會議解決了桃捷公司的哪些問題?對於捷運行駛的「安全無虞、系統穩定」提供哪些保障?

    二、目前機場捷運沿線有許多重要景點開幕,包括八景島水族館Xpark、IKEA、新光影城、和逸飯店桃園館,以及A4新莊副都心站的宏匯廣場等,加上原有的大台北都會公司、A8站環球購物中心、A9的三井OUELET,鄰近的青塘園、幸福水樣公園,即將營運的橫山書法公園等等,很適合規劃國內輕旅行的旅線。請問:
    (1)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民眾有假可放卻沒辦法出國,衍生國內報復性旅遊,請問,桃捷公司是否利用這波國旅熱潮,推出結合機場捷運的旅遊行程,彌補疫情以來低靡已久的機場捷運運量?目前推出哪些旅遊行程?市場反應如何?
    (2) 本席對桃捷公司推出的輕旅行的構思相當肯定,就以「跟著桃捷一起去旅行」第二波為例,行程包含A8長庚醫院站-體驗桃園酒廠酒香微醺之旅,每個人只要100元;或是A10山鼻站-山腳鹿場追鹿去,到山腳鹿場和超卡哇伊的梅花鹿、水鹿近距離接觸,每個人只要300元,雖然無法出國,但也相當有感,別有心裁。但是,桃捷公司是否對自己推出的旅遊行程很沒信心? A10山腳鹿場追鹿去只辦兩梯次,每梯次限量40人,桃園酒廠微醺之旅也是兩梯次,每梯次限量30人;等於總共才辦四梯次,140人報名。上個月推出的第三波國門深度體驗遊行程,也是看準出國禁令持續延長,偽出國行程總是秒殺,特別規劃民眾搭乘捷運到機場後,由桃捷公司安排機場全程導覽、提供景觀看台絕佳VIP位置,讓民眾觀看各家航空飛機在跑道起降,一邊享受美味精緻的下午茶,這個好的主意,居然只開放報名兩梯次,每梯次30人。請問,花這麼多心思辦的這些輕旅行,只帶來這麼少的旅客量,對營收沒甚麼幫助,究竟意義何在?為什麼不能舉辦更多梯次讓更多的民眾參加?是因為行銷不夠?販售的旅行社業務力不夠?還是有其他原因?
    (3) 桃捷公司在推出許多輕旅行的旅遊行程時,不經意間,每一個搭配行程的捷運站都變成一個景點,但過去許多捷運站設計不夠完善,天公不做美時經常遭受雨飄潑濕,過去本席也質詢過幾次,桃捷公司都說會積極爭取經費改善,請問目前爭取到多少經費?改善情況如何

  • 同軸模式pcm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1-20 19:18:00
    有 475 人按讚

    【試車報告】 Porsche 718 Boxster & Cayman GTS一次到位的樂趣選擇
    【HD | https://youtu.be/PS5_5_RFwwE】

    如果問我,哪款車最性感?
    我肯定會回答,保時捷跑車,無論是911或718,都會出現在我的夢想清單裡面,心裡甚至希望,以Boxster成為我的下一輛座駕,原因很簡單,除了造型帥氣,更因為它擁有頂尖的性能跟操控!

    【強悍基底】

    TCar剛成立時,保時捷是最早邀請我們海外試駕的品牌,而最早體驗的就是718 Boxster,接著並在瑞典賽道試駕718 Cayman S,回到台灣,我也曾試駕過入門版,說真的,每一款車型都能讓人咀嚼出它的獨特性,但我認為2.0升的入門版搭配跑車計時套件,其實已經能夠滿足我的需求,雖然排氣量較小,且不像S版本擁有VTG可變葉片幾何渦輪,但渦輪增壓值高達1.4bar,最大馬力已達300hp/6500rpm,最大扭力也有38.7kgm/1950~4500rpm。搭配PDK雙離合器七速手自排,再選配跑車運動套件,0~100km/h加速實測可於4.6秒達成!加速過程的性能感受,其實與S版的差異不大!

    但這回,我們試駕的版本為頂級的GTS,會不會出現令人驚艷的演出?說真的,我心裡充滿期待!

    【更增魅力】

    這次試車,在西班牙Malaga附近的Mountain Sierra上的ASCARI賽道舉行,我們在一般道路試駕718 Boxster GTS,Cayman GTS版本則在賽道內體驗。

    見到了實車後,我的配車雖然不如原廠影片一般擁有艷紅的色澤,但看到改為黑底的燈具、更富侵略感的空力套件,並搭配同樣黝黑的20吋輪圈,車內還有滿滿的Alcantara麂皮內裝,真會讓人血脈噴張,忍不住想跳上車好好一試這輛車的真本事!

    不過除了造型更帥,內裝更精緻之外,GTS版又有何迷人之處呢?
    其實還包括它的經典歷史!

    除了傳承經典718的名號意味濃厚以外,提到GTS,就不能錯過1963年誕生的Porsche Coupe MR跑車904 GTS了,這也是另一款經典車型,以718為基礎所打造,也是在60年代叱吒風雲的跑車。因此,我們試駕的718冠上GTS之名,有著GT賽車的象徵意味,也強調這是官方認證的道路版賽車!

    至於動力配置上,GTS以S版本為基礎修改而來,排氣量同樣採2.5升設定,搭配VTG可變葉片幾何渦輪,不過增壓值由1.0bar提升至1.3bar,也因此最大馬力提升至365hp,0~100km/h加速挺進4.1秒,極速更上探290km/h!

    這樣的性能數據已經逼近十年前的超跑,全油門衝刺的加速力道快得令人微笑,但說真的,要領略GTS的魅力,我認為還是得上賽道才行…

    【淋漓纏鬥】

    因為我的愛車灰太狼就是手排設定,相對較熟悉手排操作,因此被分配到手排車款,為了進行產品區隔,手排版的扭力調降1kgm,加速與極速都略遜於PDK版本,但...又何妨,右手與左腳律動的樂趣,更有操駕車輛的Feel,況且,保時捷跑車的換檔手感極佳,排檔行程及檔位設定精準,離合器踏板踩踏輕盈,駕馭樂趣其實更高!尤其這次領隊教練的座駕為991 MK2 GTS,開著Cayman GTS競逐,感覺更是興奮!

    在前45%、後55%的配重及後麥花臣的懸吊結構不變,配上PASM跑車懸吊,懸吊阻尼又再降低了10mm,搭配20吋胎圈,直線行路性不止感覺Q韌,路感回饋甚至與老大哥911相當接近。當然,主要也是因為兩者的前懸吊完全相同,再者,駕駛介面相近,只不過718的引擎重心就落在椅背後方,MR配置在物理極限的掌控度感覺更容易!

    雖然四缸引擎的嘶啞聲不算雄渾,但搭配跑車尾管仍讓人有熱血沸騰的感覺,每次轉速拉升至7000rpm,升檔,轉速起伏的節奏感明確,跟趾、降檔,不僅操作俐落,尾管還會傳來清脆的燃爆聲,能夠適時地提升心裡的辛烷值!優異的配重,加上完美的底盤設定,彎道極限也連帶提升,只要掌握好路線,切彎的俐落度甚至比911更好掌握,出彎再加速也夠快、夠敏捷,整個串連起來的駕馭樂趣又向上提升了幾分。好幾次我都不自覺地貼近與教練車的距離,但隨即被無線電對講機警告,要保持安全車距…

    除了先天底子優異,試駕的GTS還多了扭力分導裝置,通過小夾角彎道時,可以箝制內車輪轉速,並利用後軸LSD調節左右輪的滑差,即使入彎速度過快,或者提早加速出彎,車尾輕微滑擺不僅容易修正,還能享受更高層次的駕馭樂趣!

    【TCAR短評】

    拉風的身影,配上更帥氣的空力套件,GTS讓718變得更亮眼!高度的人車互動感,可以在彎道展現優異的操控實力,同時又有著輕快的加速反應,立馬推翻過去我認為718買入門版本即可的主張!

    這次,我會建議喜歡718的朋友,一次到位,選擇GTS!

    【Porsche 718 Cayman GTS】

    引擎型式: 2,497c.c. F4 DOHC 16V + Turbo
    最大馬力: 365hp/6,500rpm
    最大扭力: 42.8kgm/1,900~5,500rpm
    長x寬x高: 4,393x1,801x1,286mm
    軸距: 2,475mm
    車重: 1,375kg
    驅動模式: M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後麥花臣
    輪胎規格: 前235/35 ZR20 後265/35 ZR20

    【主要配備】

    雙氙氣頭燈、LED日行燈
    黑色前後燈組內飾
    GTS專屬空力套件
    紅色煞車卡鉗
    20吋黑色輪圈
    Alcantara跑車椅
    Alcantara內裝
    Alcantara排檔頭
    Sport Chrono跑車套件
    PDLS保時捷動態照明系統
    七吋多點觸控螢幕
    PCM保時捷通訊管理系統
    PASM主動式懸載調整系統
    PSM保時捷動態穩定管理系統
    PTV保時捷扭力分導系統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頭部氣囊

    汎德永業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TCar 葉明德
    #porsche #718boxster #718cayman #gts #tcar #海外試駕 #葉明德

  • 同軸模式pcm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6-24 19:13:20
    有 200 人按讚


    相對親民的保時捷休旅車,還是充滿魅力!

    【試車報告】 Porsche Cayenne Elite Package 菁英之選
    【4K UHD | https://youtu.be/DdvM0MbWtg8

    自從1948年,第一輛保時捷跑車356問世後,Porsche的字樣,已經開始烙印在愛車人士的心裡。而當1953年,融合巴登符騰堡州徽的標誌鑲嵌在356車上,這個盾牌標誌,更讓愛車人士熱血沸騰!

    但,若想擁有一輛出自傳奇品牌的車款,代價總是高昂,可不是嗎?
    又或者,若換個選擇,其實夢幻也並非那麼遙不可及?

    【更近夢想】

    如果問我,哪款Porsche是我試駕過印象最的保時捷?心裡浮現的清單包含1957年的911 Targa、Carrera GT、918 Spyder還有歷代GT3…但其中,還包含十多年前,前往西班牙試駕的第一款跑車型SUV,Cayenne Turbo!

    當時,剽悍的造型,以V8 Twinturbo引擎結合PTM四驅系統,給我一種震憾的駕駛體驗,除了0~100km/h加速於5.1秒達成的強勁爆發力外,這輛SUV還可以越野,搭配氣壓懸吊,涉水深度超過55cm,且還可選配前、中、後差速器鎖定,不止On Road表現強,Off Road更強!

    這樣大膽、創新且卓越的產品,注定在市場上發光、發熱,也因此創造了保時捷的銷售奇蹟,只不過當時Cayenne Turbo來台問世,新車售價780萬元起…

    但你能夠想像,可以用不到300萬元的售價,擁有一輛Porsche?
    而且還是第二代MK2 Cayenne後期款車型?

    【實用豪華】

    不同於起價仍達320萬,主打奢華與優惠兼容的Platinum白金車款,全新推出的Elite Packege更適合經濟、實用型的買家。換個說法,開著這樣的一輛Cayenne,不論是日常的市區繞行、在強風大雨中行駛、挑戰塞滿670L或1780L行李廂的購物行程,又甚至是駕著它橫闖泥濘山野,車主不必心疼,擔心產自高貴品牌的它是否足以勝任,抑或大材小用。

    而且,入門,可一點都不代表著這輛車陽春簡陋,好比雙氙氣頭燈、18吋輪圈、電動尾門皆為Elite Packege基本配備,而在車內,也有著大量的真皮包覆內裝,像是厚實的雙前座 8 向電動調整椅、握感扎實的方向盤等;而便利、舒適的配備舉凡後座冷氣出風口與雙USB充電埠、包含中控7 吋多點觸控式螢幕、繁體中文導航與手機藍芽連結功能的PCM(保時捷通訊管理系統)也都納為本車標準配備,當然,若買家預算尚有餘裕,也能另外加購Apple CarPlay或全景天窗等部品。

    【標竿性能】

    時間過得真快,去年二月,剛過完農曆年時,我才前往Stuttgart試駕甫進行小改款的Cayenne全車系,Cayenne Turbo很快,但GTS均衡的操控姓更讓我滿意,就連入門的Cayenne,也有優異的性能演出。

    這回,總代理推出售價278萬元起的Elite Packege版本,入門款車型配置3.6升V6 NA引擎,最大馬力也有300hp等級,搭配八速手自排,同樣擁有順暢的加速感受,儘管車重逼近兩公噸,出彎再加速感覺依然相當線性,不會給人笨重、遲滯的感覺。

    實際進行加速實測,Cayenne將動態穩定系統關閉後,踩煞車,將起步轉速設定至2000rpm後全油門衝刺,V6 NA引擎發出甜逸的引擎聲浪,雖然加速性能並不猛暴,卻依然平順地衝刺著…最後以7.9秒完成0~100km/h加速實測!

    Cayenne稱得上跑車型SUV的始祖,即使入門版本依然有精湛的演出。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懸吊結構,搭配一般狀態下以前40%、後60%動力分布的PTM四驅系統,在彎道上已經覺得轉向表現相當靈活,然而試駕車款額外增加動力轉向提升,也就是多了速度感應方向盤,路感回饋感更細緻,雖然沒有PASM配置電子懸吊,但我認為單阻尼懸吊更能展現底盤調校功力,在彎道上劇烈操駕,Cayenne不會出現晃動感,底盤也沒有嚴重的推頭現像,感覺不像操駕一輛兩噸重的SUV,反而有種靈巧、輕盈的操駕感受。

    此外,為了讓Cayenne展現SUV的越野實力,原廠另外標配中央差速器鎖定功能,只要將排檔座上的Off Road開關上撥,四驅系統的中央差速器鎖定,前後輪便可以50%的動力驅動,協助車輛脫困!

    【TCar試車短評】

    說真的,這還是我第一次試駕Cayenne入門汽油版本,若就產品本質與實力來看,這款車的表現依然優異,尤其Elite Package增添了實用性配備,反而顯得親民!

    回想去年農曆年剛結束,我才前往德國黑森林試駕第二代MK2的Cayenne Turbo、GTS等車款,面對對手不斷推陳出新,沒想到才隔一年多,已變得產品週期較長的跑車型SUV了,而這也成為現型Cayenne唯一的缺點!

    【Porsche Cayenne Elite Package】

    引擎形式: 3598c.c. V6 DOHC 24V
    最大馬力: 300hp/6300rpm
    最大扭力: 40.8kgm/3000rpm
    長寬高: 4855x1939x1705mm
    軸距: 2895mm
    車重: 2040kg
    驅動模式: 4WD
    煞車結構: 前後碟煞
    懸吊規格: 前雙A臂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55/55 R18
    台灣售價: 278萬元起

    【主要配備】

    雙氙氣頭燈
    18 吋 Cayenne 鋁圈
    雙前座 8 向電動調整座椅
    三輻式多功能跑車方向盤(附換檔撥片)
    速度感應式動力輔助轉向系統
    PCM保時捷通訊管理系統(含繁體中文導航系統)
    7 吋多點觸控式螢幕
    行動電話藍芽連結功能
    後座雙 USB 充電埠
    前後方停車測距輔助系統
    保時捷主動式斜坡控制系統
    PTM保時捷循跡管理系統
    PSM保時捷動態穩定系統
    ABD自動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ASR加速防滑系統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車側氣簾

    Porsche Taiwan 總代理 永業 TCar 葉明德
    #porsche #cayenne #elitepackage #tcar #新車試駕 #葉明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