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同化調適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同化調適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同化調適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同化調適例子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萬的網紅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平埔族媽祖信仰: 台灣民俗文化是大量的台灣居民,長期久遠生活於台灣島嶼,由於人與自然、他人、團體,還有自己的適應、調適的過程中,所形成台灣人或台灣社會群體特有的文化。 「三月瘋媽祖」是台灣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信仰與習俗是一個民族或地區住民,因應自然、地理及人文環境,歷經常久的時間適應與調整,所形...

  • 同化調適例子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21 12:41:49
    有 92 人按讚

    平埔族媽祖信仰:

    台灣民俗文化是大量的台灣居民,長期久遠生活於台灣島嶼,由於人與自然、他人、團體,還有自己的適應、調適的過程中,所形成台灣人或台灣社會群體特有的文化。

    「三月瘋媽祖」是台灣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信仰與習俗是一個民族或地區住民,因應自然、地理及人文環境,歷經常久的時間適應與調整,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結構與生活行為模式。媽祖遶境、進香活動不僅是一項單純的宗教活動(神與神之間的聯誼),也是信徒聯誼活動,藉此鞏固交流庄社的情誼,更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承載著無數信徒的苦難,藉由宗教的力量安撫心靈、淨化人心,激發人性的光輝,讓每一個焦慮不安以及無助的心靈得到撫慰。

    近代台灣的殖民強權不斷對台灣人民實施同化政策,以馴服台灣人民,宗教可說是強勢殖民文化馴服弱勢文化的利器。400年來的台灣社會面臨殖民者的不斷交替,信仰習俗由古昔單純的祖靈信仰,歷經荷治的基督教文化、清治的多神文化(根據文化部調查,奉祀的神明多達247種)、日治的皇民神道化,再逐漸融合本土文化成為有台灣特色的宗教文化。按平埔族社民在經過了明鄭及大清帝國久年
    的文化融合後,也開始接受起漢人的土地公、媽祖、王爺等神明信仰,信仰力量是相當深遠的,它使不同族群快速的融合。

    例如彰化北斗鎮東螺媽舊稱「番社媽」、「番仔媽」、甚至還有「番婆媽」的稱呼,這在台灣媽祖信仰文化上是非常獨特的。據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東螺舊社天后聖母廟祠祀功德牌記』中亦有這樣一段之記載:「昔時庒社民丁,…諸番漢民並集」。道光十九年(1839)的一紙地契《清代台灣大租調東書》(第三冊)頁517~518中提及:「同立開墾字人東螺西堡眉裡社番巴難胡,水生大怡得意,雪加成等眾番,有曠埔地一所,坐落土名在茄苳腳莊西勢車路漧…今己成田,同眾番約自道光十九年起,帶納番租二元,抽出一元以為天上聖母,又一元以為福德爺演戲費用」。又道光二十一年(1841)…東螺祖廟內一長生祿位牌文中謂:「東螺西保眉裡社業主巫留大夷,巴難秀,水生大夷,咖蚋巫士,眉順未說等眾合有本社界內水田埔地壹所,座落土名在茄苳腳三抱竹圍溪墘圳厝,今喜捨施落東螺祖廟天后聖母晉福德老番老太祖座前公香永為奉祀香燈緣田」,這是台灣媽祖文化史上的首尊「平埔仔媽」,至今東螺媽前供奉一尊罕見的「番太祖」(如下圖),供品桌上依然可看見信徒拿著檳榔、香煙、米酒、芋頭、油飯、雞冠花、圓仔花…等平埔族公廨敬奉供品,前來祭祀東螺媽的特殊景象。南投埔里鎮籃城里東螺社平埔後裔,依然年年回到他們口中的東螺太祖廟(東螺祖廟天后宫),謁祖進香,追本溯源。

    又鎮瀾宮根據正史「淡水廳志」(1871)記載:「乾隆35年(1770)林對丹捐建」,祀於祿位者有,巧化龍、淡眉他灣、郡乃蓋厘、蒲本步等。這些從名字上就可看出他們是平埔族,屬於鎮瀾宮所在的大甲西社的道卡斯族,不願漢化而仍用本名。而「林對丹」這個漢人姓名應是漢化的平埔族。因為,根據乾隆29年(1764)的「台灣府志」,大甲社已集體漢化,接受乾隆賜漢姓、漢名、賜祖,把族譜接到中國血統上去,而且大甲社也改成大甲庄。可見,大甲鎮瀾宮是平埔族蓋的,不是河佬人,香客當然是平埔族。

    平埔族蓋媽祖廟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北台首座媽祖廟關渡宮,鳩眾建廟的賴科是當時主管北臺灣「大雞籠社」(基隆及北臺灣沿海地區)原住民的通事,他的職權是代表清政府向原住民收取餉稅及指揮原住民從事勞役,故得以調度原住民從事關渡宮的創建工程。媽祖廟創建後,關渡由番社迅速轉變為漢庄。又新北市貢寮區新社慈仁宮一帶是昔日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三貂社的居地。慈仁宮是平埔族與漢人合建的一間媽祖廟。根據「諸羅縣志」,「康熙51年(1712)建廟,以祀天妃。落成之日,諸番並集」;又如「台中縣寺廟大觀」記載神岡萬興宮謂:「雍正9年12月(1731)大甲西社首魁聯合數社倡亂時,張達京統領社勇(屬巴宰平埔族)敉平有功,受清廷獎賞,於是引進香火歸台至此(巴宰族首領潘敦仔遣十二名社丁遠赴湄洲迎回媽祖神像)」。這段歷史點出大甲社人和巴宰族被清廷分化的悲慘過去,但也都被清廷用媽祖馴化了。

    由大甲鎮瀾宮媽祖文化祭的路線來看,從大甲、清水、沙鹿、彰化、西螺、北港或新港(北港朝天宮與鎮瀾宮,雙方執事者爭議是割火或謁祖或遶境進香,因此1988年起鎮瀾宮取消往北港進香改往新港遶境進香)。細究這一條路線早昔就是集體漢化的平埔族原居地而不自知。

    據「台灣府志」記載,彰化於康熙34年(1695)以前就集體漢化變成河佬人了;清水、沙鹿、西螺、北港、新港則是乾隆6年(1741)以前也漢化了。可見沿途香客都是漢化平埔族,當初這些繞境、刈火、謁祖進香活動路線乃是庶民間的交誼活動,也是漢化平埔族各社庄間的互訪聯誼。

    下圖係東螺天后宮有一尊番太祖立於媽祖神像前。(自由時報記者顏宏駿攝)撰文/陳有川

  • 同化調適例子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01 09:51:04
    有 4 人按讚

    [#日常書摘]
    陳培豐,《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衛城出版,2020.12。
    .
    2021年翻開的第一本書,是《歌唱臺灣》。在序章中便讀到與以往認知不同的、對台語歌的日本演歌傾向的解釋:
    .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聆聽戰前包括臺灣戲劇、俗謠、流行歌曲在內的一些唱片,將會發現雖然是在日本統治下,#但當時臺灣大部分的歌手都是以接近歌仔調的唱腔,#做為主要的歌唱詮釋技巧。具體地說,這些歌手大都是以本嗓的方式演唱,因此字句清晰、頓挫分明;且由於不刻意以轉音做為裝飾之故,每個不同的音通常都直接到位,而呈現顆粒狀。在1930、40年代,歌仔調唱腔是臺語歌曲的主流,甚至是唱片銷售之保證,這個唱腔被使用的機率遠高於轉音/顫音。
    .
    如此情形顯示,戰前日本式的歌唱文化其實並未滲透到臺灣社會,而轉音/顫音也不是臺灣歌手所擅長或慣用的歌唱技巧。因此,#臺語演歌做為一種臺灣歌唱文化的「傳統」,#其源自日治時期之說法並不成立。而既然臺語歌曲的日本化或演歌化,並非日治時期臺灣人被殖民者同化的結果,#那麼真實情況極可能是戰後臺灣人主動向日本傾靠的一種文化受容現象,乃在大量翻唱日本歌曲的過程中,受到原曲或原唱者之約制,或自己刻意抄襲或模仿的結果所致。」
    .
    「⋯⋯日治時期臺語歌曲不曾沾染濃厚的日本唱腔,但卻在戰後快速質變,將轉音/顫音變成臺語歌曲的「傳統」即是一個例子。而既然象徵著「自己」並具有文化或身分認同意義的歌聲/唱腔,並非自古以來就定型而一成不變,那麼透過解析戰前、戰後臺灣人如何去調適、改變、評價「自己」的歌聲/唱腔,並將之傳統化、正典化,我們應能為近半世紀來這座島嶼上的居民,書寫一部可貴的社會文化史,替他們來講述其生活經驗、社會境遇和集體記憶。」
    .
    新年伊始,從看書聽歌,看台語歌曲的「日本化」——「#台語歌曲演歌化」和「#日本演歌台灣化」——如何和為何發生,重新認識台語歌的身世開始。
    .
    另外,下週五1/8晚上八點到九點半,在誠品信義3F音樂館有新書發表會,由馬世芳主持,陳培豐主講!
    .
    .
    .
    碎碎念:拿到實體書時,橘紅底色、留聲機和藍色書名十分搶眼,可是除此以外,書腰、封底和前後摺的文字訊息閱讀起來都有些吃力⋯⋯雖然內容紮實,在封面裝幀設計上略略扣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