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吊水塔費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吊水塔費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吊水塔費用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拉裘立蓓爾,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相簿內文務必細讀,這裡只先摘錄最後一段:「視線迴轉,看著掙扎裡的香港,和震盪中的台灣…我看到了另一齣戲…舞台上,有人正在導著、排演著,類似的戲碼。」 Palestine&Israel 來吧,看故事了。 欠了一個多月的文,補上。 若之前看過我所分享關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影片,會比較容易理...
吊水塔費用 在 拉裘立蓓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相簿內文務必細讀,這裡只先摘錄最後一段:「視線迴轉,看著掙扎裡的香港,和震盪中的台灣…我看到了另一齣戲…舞台上,有人正在導著、排演著,類似的戲碼。」
Palestine&Israel
來吧,看故事了。
欠了一個多月的文,補上。
若之前看過我所分享關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影片,會比較容易理解我接下來在說什麼。國際社會的主流媒體被西方世界操控著,我們在國際新聞裡看到的中東訊息,大多是以西方世界的觀點所詮釋,阿拉伯世界的聲音不容易被一般人所接觸,就算有也多是關於戰亂和石油問題。由於這樣的資訊不對等,造就大多數人對中東世界的印象,多圍繞著宗教衝突和恐怖主義。但事實上,自殺炸彈客、恐怖份子…只是少部分的激進者,絕大部份的人跟你我一樣,都只是想安居樂業的平民而已。
這段旅行,就從幾張我從以色列”偷渡出”的巴勒斯坦名信片說起好了…
我為何不用寄呢?因為永遠不會寄到。
因為以色列控制封鎖了整個巴勒斯坦。
旅行這個地區的期間裡,由於以色列的生活消費極高,所以我幾乎都住在巴勒斯坦的Ramallah,這是第一大城也是巴國政府駐地。名信片的故事是這樣的…要離開巴勒斯坦去以色列搭機的那天下午,我問了同住一間民宿,在那學阿拉伯文的丹麥室友K,鎮上郵局的位置。K建議我過境到以色列之後再郵寄,因為以色列封鎖了巴勒斯坦的對外通訊,在這郵寄的費用要上百元Shekel,匯率很容易換算,加上一個0就是台幣…寄張明信片要台幣上千元的天價...我一路下來走了不少國家,這樣的郵資從沒遇見過。
之後K看了我的名信片,大力的搖搖頭說No No No ,這絕對不能寄,她說即便我付了錢,由於這些名信片的畫面對以色列形象不利,因此絕對不可能通過以色列郵政的審查。而且即使我不郵寄,在機場出境通關時若被看到,很可能會因此被滯留盤查很久,她建議我拍照留念就好,還提醒我把可能會有問題的影片與照片都上傳雲端,然後把手邊的數位資料全刪除,以免惹上麻煩。我問道留著真的不好嗎?她說換了是她絕對不會冒這個風險。我為了保留這些珍貴的紙片,動了手腳,把名信片兩兩背貼,夾在一堆紙張和書籍中偷偷帶了出來,破碎的部分是不小心貼壞的結果,還好還尚能辨識畫面。
以下是我這段旅行親眼親耳的見聞…真實的現況,有點沈重有點長,慢慢看。
以色列在二次戰後復國,恃強凌弱,不斷地一點一滴擴張佔據巴勒斯坦的領土,原本居住在那沒有逃離的巴勒斯坦人,雖有自治機構,但還是處處受到以色列的干預跟控制,雖然二年前巴勒斯坦已被聯合國列為觀察員國,但他們受困的日子卻並未因此改變。我住的城市Ramallah還是有一些存在已數十年的難民營,由於難民生活困頓,因此歐洲有不少非營利機構在這裡運作。
巴勒斯坦目前的領土很破碎,而且因為利益問題內部分裂很嚴重。居民及領土大致被以色列切割成不相連的三部分,一部分是大家在新聞常聽到的加薩走廊,一部分是約旦河西岸west bank,一部分則是在聖城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區的巴勒斯坦人算是住在火線上,受到以色列最嚴格的監控,被以色列以次等公民的方式對待,他們除了網路沒被封鎖,生活還過得去之外,人權非常不被以色列尊重,或許比在中國管轄下的西藏還慘…
各區的巴勒斯坦都人無法自由進出自己的國土,要去另一區訪親視友,要過界去就醫,要出國…都必須先取得以色列官方的通行許可文件。有了文件還不一定能通過,還得看當時檢查哨的軍人放不放行。民宿主人M說,常有救護車載著病人,在邊界一等就是幾個小時半天的,生死攸關的時刻,他們的人權仍被漠視。
以色列控制了進出巴勒斯坦的關口,要進入以色列都必須經過機場等級的安檢,證件檢查,行李檢查,X光掃瞄一樣不缺,甚至相機裡的照片,手機的通訊記錄email,電腦的文件資料,他們都有可能查看,但其實他們無權檢查這些私人的資料。在通關口,有荷槍實彈的軍人盯著來往的人。沒開車的通行者,必須按規定搭乘巴士在檢查口下車,才可進入檢查哨。巴士上車位置離檢查哨其實只有5公尺,一開始我並不知道得搭車,曾試著直接走去檢查哨,才走沒幾步就被以色列軍人用槍指著,大聲斥喝叫我上車去。
以色列也控制了民生物資,巴勒斯坦大部分的地區土壤貧瘠,很多東西仰賴進口。在巴勒斯坦,一公斤牛肉的價格是台幣550元,羊肉更貴750元,一包義大利麵、洋芋片、餅乾….這些很基本的食物,動輒都要台幣上百元的價格。這裡人均GDP比台灣低,但物價卻比台灣以及歐洲許多國家高很多。由於物資缺乏,M說,有些商人會半夜冒著被抓的風險,開車到邊界去運貨。
此外,以色列還控制了巴勒斯坦的水源,巴勒斯坦地區大部份建築物的屋頂上,都可以看到數個黑色的巨大水塔。住在巴勒斯坦的期間裡,除了每週四上午固定的限水之外,有時還是會遇到無預警的停水。
聽到更多真實的故事,是一個機緣。有一回我在城際間的巴士上,遇到了一位巴勒斯坦女孩,年紀很輕22歲,是翻譯系的學生。我們隨意地聊了起來。她能流利的使用3種語言,目前在學第4種,打算2年後學第5種,我問起她對將來的計畫,她說她一直努力增進自己的能力,因為她想出國唸書…因為她必須離開,因為大家都想離開,因為離開了才會有未來。原因呢?她說了一些讓我不知如何回應的故事…
以色列在雙方邊界築起了8公尺高、數百公里長的隔離墻,防止巴勒斯坦人過境,這個新聞畫面上都看得到。根據以色列的官方說法,高牆是為了防止恐怖份子入侵和自殺炸彈客的攻擊。但新聞畫面上看不到的是,以色列為了建牆摧毀了許多巴勒斯坦民房,造成數十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新聞畫面上看不到的是,有7歲的巴勒斯坦男孩,因為玩耍的太靠近邊界,被以色列軍人逮捕關了2年;有年輕人晚上因為視線不佳,太靠近以色列人住宅區,被以色列軍人當作恐怖份子射殺;有老婦人想回老家顧菜園,在邊界附近迷了路,被以色列軍人狙擊。
女孩說,以色列軍人能攔檢任何他們覺得可疑的巴勒斯坦人,即便是在公開場 合羞辱性的脫衣搜查,即便對方是必須嚴格遵守伊斯蘭教規全身包裹的穆斯林婦女。以色列軍人可以用防止恐怖份子之名,逮捕任何他們覺得可疑的巴勒斯坦人,不用提報原由,不會被追究責任。女孩憤恨地說,以色列對待他們像對待動物。
我問她巴勒斯坦政府呢?政府怎麼處理這些不合理的事?她說這樣的事件,政府官員非但不會譴責以色列,反而會告誡民眾不要觸犯以色列的規定,被盤查時也不要反抗辯駁,否則會被視為恐怖份子逮捕。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巴國政府不保護自己的人民?她說了最根本的原因,讓我無言的愣了好一會…原來全都是因為腐敗,因為利益,因為她的政府為以色列政府工作,而以色列政府為美國政府工作。
巴國政府高層官員被以色列收買了,控制著。以色列承諾他們安全自由及榮華富貴,交換他們對國家的忠誠和人民的托付。官員只在乎口袋裡的金錢,人民的事不是他們的事。女孩說,雙方政府官員在國際社會上的種種發言與往來應對,齣齣都是套好的戲,不斷的吵吵鬧鬧,戲才不會散,衣食才能無憂下去。
她接著又說了連媒體上都不容易接收到的內幕…令我相當的詫異和恐懼。
由於內有政府的腐敗,外有以色列的封鎖,造成巴勒斯坦的經濟長期低迷,失業率也很高,許多教育程度較低的青年,無法順利進入就業市場,而以色列政府一直暗中有計劃性的吸收這些青年,給他們財力支持,培養他們成為間諜,讓他們在巴勒斯坦地區活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收集反以色列的情資。
當地人不只對西方人有戒心(來自美國和以色列政府的工作人員),女孩認為身邊的朋友、家人,任何人都有可能是被吸收的間諜,因此她的親友包括她自己,平時是不敢談論政治的,大家都每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她今天願意不畏懼的告訴我這些狀況,是因為壓抑太久太多,是因為我只是個無害的亞洲人,是因為知道我只是個單純的過客。
她的故事還有更嚇人的部分。巴國政府和以、美政府間進行著有計劃性的移民…要說是一種溫和漸進的種族清理方式,或是威脅利誘的慢性的滅國手段,我想也都不為過。以色列刻意營造著讓巴勒斯坦人無法安居樂業的環境,他們在現況下看不見未來,老人只能守著忍著等著凋零,年輕人能逃離的都想著重生…這是日日揮之不去的威脅。
女孩說美加政府對他們大開門戶,他們要取得美國加拿大的居留身份並不難,巴以美國三國政府合作,提供高額獎學金給年輕人,鼓勵他們出國就學就業,協助他們在國外生根定居。經歷過進步西方生活的年輕人,會再願意回去受困的少之又少…這是層層安排的利誘。
我問道為何要這麼做?女孩說了,因為以色列要的是尤太人的尤太國。離開的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越多,尤太國的人口越正統,所擁有的土地也越多。但總是有走不了或是不走的吧?女孩回答,目前在以色列政府管轄地區居住的巴勒斯坦孩童,必須接受希伯來文教育,學習尤太教經典,以色列透過學校教育一點一滴的改造孩童,美其名是互相認識瞭解,但實際上,她輕輕地說…They are washing their brains…
她的臉上有著一種因為無奈無力,因為狀況糟到了谷底,因為沒有退路了的木然表情。我沈默了,想說些什麼安慰她,但話到嘴邊只剩無聲的嘆息,因為我知道,教育是個緩慢,但卻根本而有效的終極手段。沒了語言的本、宗教的根,伊斯蘭的孩子怎麼還能習讀經典,虔誠祈禱,怎麼還能無疑的認同歸屬原本的文化呢?
女孩說她很想離開,但其實她很捨不得離開。看著車窗外灰茫的天空,縱使貧瘠、荒蕪,家園到底是家園,就算有一天去更了繁華的世界,她應該還是會思思念念這個地方。
巴士到站了,我與女孩告別。想擁抱她卻又怕讓她惹上麻煩,只好拉著她的手,承諾她我一定會把知道的故事傳出去,然後給她我的祝福,希望她能如願自由的前往任何她想去的地方。
走回民宿後,我向丹麥室友K,以及主人M求證女孩說的故事,他們點點頭,坦言這些都是事實。我說老的老、走的走,這樣下去有一天這個國家會消失不是嗎?K說也許吧,但換個角度想,年輕人的離開或許是件好事,因為他們可以把一個個的故事帶出去,而這是一個讓世界知道真相的方法。M說年輕人的確會想離開,他自己也是,他是通訊產業的工程師計劃前往美國,但他說有一天他一定會回來。
我一直反覆地想著,巴勒斯坦過去到現在的種種變化,這裡曾是眾多民族和平共存之地,曾經創造了精彩燦爛的文化,但因國際情勢所逼,因私人利益所傷,所有的輝煌都不得不埋葬。如今的巴勒斯坦,只是隻窄籠中的困獸,被斷了齒、削了爪、進出不能、溫飽不得,即便仍有低嗚的吼聲,但眼裡的神,難保不會在日復一日的折磨中淡去...
視線迴轉,看著掙扎裡的香港,和震盪中的台灣…我看到了另一齣戲…舞台上,有人正在導著、排演著,類似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