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各縣市所得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各縣市所得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各縣市所得稅產品中有14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鄭正鈐,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縣市合併最重要的是共識,而非修法】 今天在「竹竹苗合併升格第七都」的座談中,我強調支持讓大新竹地區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若單獨只談新竹縣市合併升格,不但忽略區域發展的整體考量,且苗栗也將成為台北至台中之間,唯一的非直轄市,將嚴重壓縮苗栗的資源和空間,對於台灣整體發展並非良策。 非常遺憾,林智堅市...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的網紅桃園市議員褚春來官方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錢從哪裡來?!統籌分配款勿畫大餅!】 我國各地工商發展條件不一,部分地方政府轄內徵起之國稅及地方稅,尚不足因應其歲出所需,為調劑地方盈虛,依財政收支劃分法,將所得稅總收入10%、營業稅總收入減除依法提撥之統一發票給獎獎金後之40%、貨物稅總收入10%及縣(市)徵起之土地增值稅20%作為中央統籌分...
「各縣市所得稅」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各縣市所得稅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各縣市所得稅 在 楊妙月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各縣市所得稅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各縣市所得稅 在 鄭正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各縣市所得稅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各縣市所得稅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各縣市所得稅 在 桃園市議員褚春來官方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各縣市所得稅 在 立法委員吳玉琴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各縣市所得稅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各縣市所得稅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1:14:04
#八百回合經濟談 〔#桃園市普發五千?政府:#挖某錢~~~〕 7 月 27 日,桃園市議會國民黨團的市議員徐玉樹在臨時動議中提案,提議桃園市民每人普發 5000 元。 相較於民進黨議員蔡永芳在其後所提出的「針對生活陷困的市民」另行補助,徐議員的提案獲得了在場出席議員的多數同意通過。...
各縣市所得稅 在 楊妙月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03:23:02
#妙月來提醒⏰ #育兒津貼開跑囉 🌟🌟🌟2到4歲育兒津貼🌟🌟🌟 今年8月起開始受理申請! 各位爸爸媽媽千萬不要錯過! - 補助條件: 1.滿2歲至未滿5歲的幼兒 2.父母雙方或監護人所得稅稅率均未達20% 3.並未正在領取育兒留職停薪津貼 4.幼兒未就讀公共化或準公共幼兒園 5.未經政府公費安置收容...
各縣市所得稅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8 16:31:27
#Lightbox夥伴的心內話 🙋♂️Director / 阿定 - (好讀版請見Lightbox攝影圖書室粉專) - 大家好,我是阿定,從事影像創作。三年前,我成立了「Lightbox攝影圖書室」,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些工作上的故事和感想。 - #為什麼會成立Lightbox? 在成立Ligh...
-
各縣市所得稅 在 桃園市議員褚春來官方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4-26 20:02:05【錢從哪裡來?!統籌分配款勿畫大餅!】
我國各地工商發展條件不一,部分地方政府轄內徵起之國稅及地方稅,尚不足因應其歲出所需,為調劑地方盈虛,依財政收支劃分法,將所得稅總收入10%、營業稅總收入減除依法提撥之統一發票給獎獎金後之40%、貨物稅總收入10%及縣(市)徵起之土地增值稅20%作為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直轄市、縣(市)及鄉(鎮、市),挹注地方財政。
然在既得利益排擠下,桃園市年年爭取有限。計劃型補助僅爭取11%,可達17%,努力空間很大。
依審計處查核,未來5年1億元以上經費達153案,總金額5633億,今年需編列293億。
面對龐大財政支出,舉債速度大幅提昇。春來籲請市府財政團隊,積極開源,審慎節流,強化財政自主。
──
📬 按讚➙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pDnNGZ
📺 追蹤➙Youtube頻道:
https://reurl.cc/VaL5NY
🔎 加入我的Telegram,接收春來最新訊息:
https://t.me/chuchunlai -
各縣市所得稅 在 立法委員吳玉琴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6-09-22 14:24:14住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說明
立法委員吳玉琴委員 105.09.22
住宅法於100年12月30日公布全文,並自公布後一年施行。施行四年下來,許多條文與實際政務之間屢見扞格。這次本席所提住宅法修法重點有以下三個。
第一、 居住安全的保障:
今年(105)年2月6日的美濃大震災,震出國人對於「居住安全」之疑慮。目前由於沒有法律授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居住品質維護業務因缺乏配套的政策工具,導致危屋強制健檢和整建維護在實務上礙難執行。修法之後可以強化政府介入住宅清查及改善,以期民眾生命財產不再飽受威脅。
第二、讓民眾住得起、租得到:
明確規定租金補貼之預算占總體住宅補貼預算之比例,避免政府向購屋利息補貼傾斜。
補貼額度應依據中央主管機關建立合理的金額計算方式,視受補貼對象的負擔能力,提供分級補貼。依據不同國民的負擔能力及生存需求,以多元方式提供分級的差額補貼,以使住宅補貼得到合理分配。
第三、補強社會住宅興辦機制:
本次修法參照世界各國推動社會住宅之經驗,以「只租不售」、「特殊情形或身分者優先」及「可負擔租金」為核心原則。
現行條文除「只租不售」原則有明確條文規定,在「特殊情形或身分者優先」方面僅設百分之十保障比例,難符特殊情形或身分者優先申請入住之原則。至於「可負擔租金」方面則未加以規範,致該項原則在實務上很難被落實。社會住宅的興辦也缺乏各項誘因,導致民間興辦付之闕如。
這次修法,在增加社會住宅興辦的措施上面。有以下幾個重點:包括:
(1)強調政府及民間得以多元且合乎公共利益原則之方式興辦社會住宅,除新建外,增訂包租代管、土地變更及容積獎勵回饋等途徑取得社會住宅。
(2)為使政府興辦社會住宅具備財務可行性,政府各機關(機構)之土地得無償撥用、作價投資或長期廉租,以減輕直接興辦社會住宅之困難。
(3)為使社會住宅事業得運用民間大量空餘屋資源,本席立法提供房屋稅、地價稅及租金所得稅等租稅優惠,引導民間房屋所有權人將空屋委託政府或專業機構出租作社會住宅用途,以補充社會住宅數量不足的問題。
(4)為避免造成實務執行困難,並考量可能之弊端,修正民間興辦社會住宅結算之相關規定。
在解決弱勢保障措施上,包括:
(1) 修正條文新增法人可為社會住宅之承租者,以提供特殊需求及身分者住宅單元相關之福利服務。
(2) 明訂承租租金的計算應比照租金補貼額度計算方式,即視受補貼對象的負擔能力,提供分級的租金補貼。
感謝趙天麟召委排審住宅法的修正案,也感謝內政部同仁一個會期內就完成院版的修正案,希望內政委員會同仁能秉持解決民眾居住問題,提升居住安全及品質的精神,盡速完成住宅法修正草案的審查,謝謝大家。 -
各縣市所得稅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2-12-13 18:43:46今(13)日立委林佳龍在財政委員會就行政院公債法草案質詢財政部長張盛和。張盛和曾經引述「政府不消滅公債,公債將消滅國家」,針對台中市胡志強市長提出將地方舉債上限為原本45%債限提高為250%,並將五年內的公債流量管制由15%放寬到25%,認為這將使全國債限不斷調高,舉債惡性循環。
林佳龍舉出李述德部長「有舉債空間不用是傻瓜」的名言,不但中央政府大幅度舉債,造成現在中央政府債務龐大到突破五兆元大關,並瀕臨公債法舉債上限,甚至還大量以特別預算舉債來排除公債法舉債限制,林佳龍質詢張盛和同不同意李述德的名言?張盛和表示,舉債若用來消費則不宜,但用來做有必要的公共建設則是應該的。
林佳龍指張盛和曾在地方財政的會議上引述「政府不消滅公債,公債將消滅國家」,並認為調高債限有如飲鴆止渴,在張部長的政策理念下,台中市胡志強市長提出將地方舉債上限為原本45%債限提高為250%,並將五年內的公債流量管制,由15%放寬到25%,「這樣的財政紀律合適嗎?」張盛和認為此舉不宜,這將使全國債限不斷調高,舉債惡性循環。
張盛和更表示,目前行政院版本就隱含自籌財源成長的話,舉債流量便會提高,而且台中市目前舉債並不嚴重,不解為何五年內要調高流量管制?對台中有甚麼意思?臨時、特別的作法並不妥當,不可能獨厚台中放寬流量,全國各縣市都適用後,很快就滿了債限。
林佳龍在本會期曾提出財政聯邦主義,也提出國會遷都台中,以國土改造活化地方經濟發展。張盛和表示,中央釋出1381億後,中央地方財政比就成為六比四。林佳龍表示,此種作法無關痛癢,對解決地方財政收支結構僵化一點幫助都沒有。他也向張盛和建議,概括承受既定員額比率的人事費用、將營業稅下放地方提高地方財政自主性、提高所得稅比例分配地方增加統籌分配稅款的規模、提高人事基本需求由中央負擔等,真正回應地方財政的需要解決地方財政。
林佳龍也擔心行政院公債法證所稅化,在立法院混亂中中通過一個與財政部保留或立場不同的版本,若與張部長基本政策不同,那部長是否要下台?
各縣市所得稅 在 鄭正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縣市合併最重要的是共識,而非修法】
今天在「竹竹苗合併升格第七都」的座談中,我強調支持讓大新竹地區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若單獨只談新竹縣市合併升格,不但忽略區域發展的整體考量,且苗栗也將成為台北至台中之間,唯一的非直轄市,將嚴重壓縮苗栗的資源和空間,對於台灣整體發展並非良策。
非常遺憾,林智堅市長為了急著修法而未出席這場座談,不管是縣市合併或竹竹苗合併,最重要以及最優先的順序並非修法,而是地方上的共識。
新竹縣市合併或竹竹苗合併都是老話題,2017年林智堅要競選第二任市長的前一年,針對新竹縣市合併議題,林智堅當時說「市府內部至今沒有縣市合併的討論」,柯建銘委員也強調涉及國土規畫的議題要從長計議,「目前沒有急迫性」。
從2017年至今,期間完全沒有任何新竹縣市合併的「從長計議」,柯建銘委員也說,「國土重劃案」至今沒有正式在立法院被提出來過。
如今林智堅市長任期將至,合併議題突然變得有「急迫性」,柯建銘也說修法將125萬人口的門檻降低,改為100萬人,時間上趕得及明年的地方選舉。這些「急迫性」很難不讓民眾聯想是「因人設事」。
縣市合併升格所牽動的核心問題便是資源分配,然而統籌分配款61.76%分配直轄市、24%分配縣(市)、8.24%分配鄉(鎮、市),六成的資源都分配給直轄市,直轄市之外的縣市全都窮兮兮的。
因此財劃法的修正更是當務之急,例如擴大財政大餅,刺激地方政府招商誘因,將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一定比例撥到地方等等作法,讓中央將地方稅收多留給各縣市。
各縣市所得稅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香山終於也有公托了!
香山公共托育家園就設在內湖國小校園內,預計今年9月招生,10月開始收托,家裡有2歲以下寶寶的爸媽們記得要來登記報名!
香山的公托是屬於公共托育家園(俗稱小家園),會有3位老師帶12個小朋友,每月收費為12000元,如果家庭綜合所得稅率申報未達20%的級距,每個月還可以再申請4000元的準公共化補助,低收入、中低收入戶不但入園排序比較前面,每月的準公共化補助還會高達8000元和6000元。
#優先推動0到6歲的公共托育 一直是我和時代力量全黨民代的主張,因為廣設公共托育才能真正符合平價、優質、離家近的友善生育環境。
每次看到報導新北市的侯友宜市長出來說,今年全市的公托要設立20間,而且目前已經規劃了12間,甚至喊出4年的任期就要拚出前任市長花了8年才設立的60間公托,目前已經達標一半。
桃園市的鄭文燦市長也在今年年初表示要在兩年內完成30間公托;台中市的盧秀燕市長上任2年多,公托的數量也已經從上任前的5間變成16間,甚至也喊出2022年要拚出10倍的50間公托。
用心打造全市友善生育環境的首長意志,很值得我們新竹市學習。
當然新竹市有先天的困境,我們閒置的公有建築物不多,大部分的學校也因為還是有新生入學,閒置教室很少,因此缺少最適合改建為公托的空間,所以我們的公托數目前只有2間,合計只能收托24個孩子。
理想上,參考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家庭將0到2歲孩子向外送托的比例應該要達到大約30%,其中希望至少有50%是送托到公共化的托育機構。
如果以香山區每年大約600到700個新生兒來說,公共托育能提供的收托量理想上應該要達到700*0.3*0.5=105個寶寶左右。
這大約需要3到4間能收30到40個寶寶的大公托,或是9間能收12個寶寶的小家園。說真的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我也常在地方上問大家有沒有覺得哪個閒置空間適合,不少鄉親知道我關心公托,都會來跟我建議,說哪棟公有建物好像有閒置空間,哪間學校好像還有空教室。
很感謝大家熱心,也請繼續給我意見,我都有和市府相關局處定期了解閒置空間的狀況,以及想辦法盤點出更多可用的空間,像是本次位於內湖國小的公托小家園空間,一開始也未見於教育處的閒置教室名單。
每一個可能的公托潛力點都能夠減輕12到30多個新竹市家庭的負擔。
新落成的公托是在南香山地區,我也期待北香山地區能趕緊設立公托,像是在虎林虎山生活館(即舊的虎林國小)設立公托。這是香山區內少有的公共空間,雖然現在有使照的問題,但真的是個非常適合的地點。
至於很多鄉親建議的朝山國小舊址,由於地目與產權的問題待解決,大概無法很快成為候選地點。
謝謝大家建議,也歡迎繼續給我適合做公托的地點意見,有2歲以下小孩的爸媽別忘了去報名香山公托家園。
好奇各縣市公托設置狀況的朋友,可以參考衛福部社家署的「全國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及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名冊」(截至110.6.30)
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970&pid=9140
各縣市所得稅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房市旺中部,台中再奪房地合一納稅王🏠🏠
依據 #財政部 資料,2021年上半年各縣市 #房地合一稅 收大增,六都中以台中市稅收達21.42億元奪冠,台北市年增1.9倍為六都最大,而六都以外縣市也不遑多讓,共有6個縣市上半年稅收破億,其中彰化縣3.53億元最多,突顯中台灣房地產吸金力強。#大家房屋 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房地合一所得稅以不動產交易增值部分課稅,顯示2021年上半年價格上漲,此外,2021年4月公告房地合一2.0於7月上路,也擠出一波趕輕稅的交易熱潮。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