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中的奶牛🥰
有一種連結👉🏻👈🏻,像是阿凡達一樣,接成功了,就能體驗到從未感受過的神奇。
文末不專業分享哺乳心得。
月中生活筆記Part3..(3/3)
◾在預產期前夕,映月就來電關心我的狀況,密切關注我離開醫院、入住月中的確切日期。
因為2020至今的疫情,還有華航機組人員的傳播鏈當時正在諾...
哺乳中的奶牛🥰
有一種連結👉🏻👈🏻,像是阿凡達一樣,接成功了,就能體驗到從未感受過的神奇。
文末不專業分享哺乳心得。
月中生活筆記Part3..(3/3)
◾在預產期前夕,映月就來電關心我的狀況,密切關注我離開醫院、入住月中的確切日期。
因為2020至今的疫情,還有華航機組人員的傳播鏈當時正在諾富特飯店小小燃燒(還不知道有社區感染),映月就再三的提醒我們,出醫院一定要直達月中,中間不要在任何地點逗留。
接著就在我們車程15分鐘內的羅東生活圈,爆發遊藝場的社區傳播鏈。。。當下映月為了保護館內媽媽與寶寶的健康與安全,立即遵照縣府發布的緊急文件,全面降低人流、關閉會客。這一點我們夫妻倆是絕對的認同!畢竟降低人流、群聚,真的是遠離covid19最有效的方法!
另外,映月對於環境的清潔,就如同在一線醫院裡般的謹慎,每日對於門把、按鈕等公共空間進行清潔、消毒,在門口處與公共空間皆設有酒精消毒液,入口處也設有洗手台。
我覺得還有一點很值得一提!這裡每間房間的空調是採獨立的分離式空調,並不是能與其他空間相通的中央空調!不論建築動線、搭配什麼樣的電器,想必經過很周詳的設計,將各種可能的狀況都考慮進去。映月確實做到「防疫優先」「落實衛生管控」,讓我在疫情期間住得很安心。
身處防疫視同作戰的時期,即使是坐月子的產婦也不是局外人。
◾這陣子所記錄的映月餐食,都是我在房裡自行記錄的,菜色天天更換,不是傳聞中油膩的大補湯,而是幫助泌乳、對於修復產後疲憊身體也極有幫助、兼顧美味且擺盤悅目的優質餐點,相信看到這樣悅目的美食,也可以減少產後憂鬱的降臨吧!
關於補湯,這裡的廚師真的很厲害,湯品非常爽口、不膩,一反我對補湯的印象。他們採用順天堂的杜仲、四君子、何首烏、四物、黨蔘、八珍、草本、十全、、等中藥材,每天熬製不同的藥膳,既輔助身體修復、又幫助泌乳,重點是好喝、中藥味不重,就連我老公也稱讚這裡的餐食!他可是非常討厭中藥味的。
另外,還有每日無限暢飲的黑豆水,與每週循環提供發奶茶、養肝茶、補氣茶、止渴茶供月子期間的媽咪們飲用。
映月的餐食每週更新菜單,準時在8:00、11:30、14:00、17:00送來早、午、點心、晚餐與宵夜。寶寶在嬰兒室,媽咪在房裡清幽的享受餐點~看到這裡,是不是媽媽們的天堂~!這段時間,每一位媽咪朋友們都對我說"好好享受吧"!(因為回家後就不好說了🙂。)
近十個月的辛苦懷胎,又歷經生死的生產難關,好好的照顧自己一個月,不為過吧!
啊!那同住的爸爸吃什麼呢?這邊雖然遠離都市,不過還是叫得到熊貓的喔!
◾對於映月 @inmooncare 的方案有興趣的媽咪朋友,可以到官網參觀房型與環境或直接致電諮詢!
提醒剛得知懷孕的孕媽咪們,如果有計劃在月子中心坐月子,建議一知道懷孕就要趕緊安排月子中心,像映月的房數不多,產科大月的時候很常客滿喔!我當初就是一懷孕,就跑來下定早鳥方案,及早預定可以享有優惠價格之外,也能優先保留喜歡的房型喔。
《映月產後護理之家 InMoonCare》
官網https://www.inmooncare.com/
FB https://www.facebook.com/inmooncare/
IG @inmooncare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尾塹二路220巷1號
電話:03-957-3268
◾哺餵母乳有兩種方式,親餵與瓶餵,不過兩種要擇一這實在很難。
[親餵] - 寶寶必須先跟媽媽對接上,對接過程中,寶寶會像小豬叫、像個小變態一樣呼吸急促瞄準他的目標,再自己努力做口腔運動吸吮,才能成功喝到餒餒(像是小變態時真的很有趣,逗得爸爸笑說:幸好Vibby是女生😆)。寶寶因為吸吮運動,喝到不餓了就會累得昏昏欲睡,所以一、兩個小時就會醒來,一開始會覺得24小時都在餵奶,媽媽好累、胸部被大量使用得不成型。
不過好處是,寶寶比較不會吸入空氣導致脹氣,所以常常不用怎麼拍嗝,又能讓寶寶的小肌肉動一動,寶寶一下子就累了,也不怎麼需要哄睡。而且媽媽能感受到非常強烈、來自"寶寶需要妳"的一種幸福感。重點是只要媽媽在,到處都能餵奶。
[瓶餵] - 寶寶喝奶嘴會比較輕鬆,一次喝的份量相對比較多,也可以知道寶寶食量是多少,而且每餐的間隔時間會比親餵長,可能3-4小時才會醒來討奶喝,所以我只要控制好時間,就相對不會被"餵奶"這件事綁住。重點是爸爸也可以體驗到餵寶寶喝餒餒的幸福感。
缺點是,我得另外花時間擠奶,整理冷藏、冷凍的母奶、清洗擠奶的器具和餵食寶寶的奶瓶(這些也挺麻煩的)。外出沒能帶冷藏母奶時就喝配方奶,但有些寶寶喝配方奶容易吐奶(Vibby就是)。
已經一個多月的我..還無法抉擇。
目前是在爸媽睡前那一餐會給瓶餵補喝多一點,希望她能睡久一些,平時就給寶寶運動~
@vibbybaby
#WWandVibby #月中生活
吃藥喝酒間隔 在 錯別字-賴正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到凌晨五點才睡這是33年來第一次失眠
失眠的緣由回溯到三天前,我去看了 #身心科,原因是近期 #做惡夢 頻率很高,七月底到八月中,我兩天做一次惡夢,每次是嚇醒在凌晨四、五點,至於這種睡不好的狀況,其實持續很久。
老婆說要不去看身心科,恰巧有天騎車發現家裡附近有一間,當時還在猶豫,結果跑完 #璨樹颱風 的第二天,晚上做一次,第二天午覺再做一次,當晚就去掛號了。
外觀安安靜靜的診所,一進去像防疫前的星聚點大廳,能坐人的地方都坐滿人,只差盆栽裡沒站人,我拿到24號。
第一次掛號收500,我找個沙發邊邊坐下,旁邊坐了一位30初的姑娘,長髮白T米色長裙,包包放在大腿上抱著,時不時後仰嘆氣又或單手撐額頭閉眼,我希望不是因為我坐在她旁邊,才有這樣的反應。
剛好她是我前一號,進去後一待就是快20分鐘,我利用這時間把自身狀況像新聞連線在心中說個兩遍,隨後就滑滑NBA,看看76人隊的Simmons到底被交易沒。
長髮女孩出來後護理師叫了我名字,進房只有一位醫師看著我,彼此中間隔著一片透明塑膠布幕,口罩面罩後是一副細銀框眼鏡,很年輕,打個招呼後我把所有狀況說了一遍,接下來等他回饋
#但彼此陷入一陣沉默
我想,我只不過連續做了惡夢,不至於氣氛凝重到腦癌末期一般,醫生想了想再開口
「你都做怎樣的惡夢?」
「殺人跟親友過世,很悲痛的那種。」
「恩…」
我以為他會針對我的夢境做分析,但失望了,他說了一些我不記得的話,會不記得應該就是沒重點的內容,記者很容易忽略沒重點的話,因為那些都是不會掐進新聞裡的訪問。
醫師手指持續在空氣畫圈圈,我性子急,職業病重,問了醫師我想聽的答案
「請問…怎麼會有這樣的狀況?」
「壓力太大。」
#這四個字讓我想起大學畢業去行天宮拜拜
當時我對未來迷惘,於是去行天宮問神,出來後廟宇屋簷滑落雨滴,天空跟我的未來一樣看不清,我躲雨躲到地下街,一整排算命攤的老師齊頭看向我,我想,要不算算也好,挑了一間放了潘瑋柏合照的男老師。
我坐下來,老師說話客氣但口氣不好,那是韭菜水餃跟大蒜的味道。
我給了生辰八字跟疑問,他從抽屜拿出個龜殼丟了三枚古幣搖啊搖 #喀拉喀拉 聲迴盪整條算命街,隨後古幣甩在桌面,他用食指推了推古幣,又拿出一個銅製小碟,他捏起蓋子要我捏一把米,我捏出來撒在桌上,老師算了算有幾顆,開始跟我解釋。
手指在空氣畫圈圈,我性子急,直接問老師
「那我未來該注意什麼?」
「苦盡甘來」
#一樣四個字一樣收500
醫師打斷我的思緒「要不開個藥,這藥可以讓你比較不會做夢。」
「藥的副作用是什麼呢?」
「會想睡覺。」
「會影響到我第二天的工作嗎?」
「吃了才知道。」
拿了藥,看了手錶,進去出來不到10分鐘,有點太快了。我查了一下藥名, #抗焦慮 #治癲癇,最後還是在睡前吞了一顆。
藥丸像女兒玩沙雕的城堡,遇水後化掉攤在我的舌頭,其實不用喝水也能吞下。
#結果那晚上還是做夢但不是惡夢
鬧鐘比平常多設一個,一起床整個世界都在晃動,感覺黃立行在客廳唱「音浪 太強 不晃 會被撞到地上」
十幾年也有一樣的狀況,我為了追一個女孩一晚喝了一排tequila,那是我一年的酒量,第二天起床差不多也是這樣,老婆餵完奶看我坐在床上不動,問我好不好,我說不好,現在眼前出現三個老婆,可惜都是同一個,她要我再睡一下千萬別騎車。
我傳LINE給長官,說我晚點進公司,一小時候起來有好那麼一點點,騎車不至於騎上分隔島的好,不過在公司一整天都是飄飄然,雙手一拍就可以飛上天。回到家後精神莫名的好,跟女兒玩都不累,到了晚上就睡不著了,凌晨一點、三點、四點都有起床,然後就是回到第一行。
#我到凌晨五點才睡這是33年來第一次失眠
最後闔上眼睛,我還記得聽到雨停後有小鳥在叫。
如果說醫師是為了治療我做惡夢的問題,乾脆就讓我失眠就不會做夢,那他真是高明。
後來診所打來問吃藥的狀況怎樣,我直接回答很糟,她要我提早回診換藥吃,說真的,免了。
我不知道身心科醫師是怎麼看診,但總期待會有一來一往的問答,針對我的問題與困惑提出解答,至少給個建議,而建議不是那種 #要放輕鬆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不要太累,這些我女兒都會跟我說。
我相信看到這,應該有些人會懷疑 #我是不是卡到,坦白說我去鬼屋回來還沒做惡夢,是上班太累才會做惡夢,我剛剛說了,七月底到八月中是支援奧運新聞的時候,一天做兩次惡夢剛好是跑颱風新聞之後。
#所以大長官是不是比鬼還恐怖
#這是疑問句不是肯定句
說到這,很多時候我覺得 #算命師 跟 #心理醫師 很雷同,都是對於心靈上給予治療,如果說一年算一次命,每次算命師都會提點你
#今年二月注意口舌
#今年四月注意車關
#今年五月六月注意身體狀況
#今年九月過後有財運但要小心投資
每個月都記下來,每個月都注意,那就是件好事,難道沒算命就不用注意口舌車關身體狀況理財投資嗎?要注意,差別在於老師沒算給你看,你不會乖乖聽話。
如果說都是花500,那我寧可是 #苦盡甘來 也不是 #壓力太大。
#靈異錯別字 #錯別字
吃藥喝酒間隔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晚來個問題測驗~
天氣好熱啊!你喝水喝得夠嗎?正常人飲水量每公斤體重至少需要30cc,(心臟病腎臟病患者需限制),如果以70公斤計算那至少要喝2100ml。
解渴是喝開水還是飲料?你愛喝含糖飲料嗎?你會喝酒嗎?喜歡冰涼的啤酒嗎?你喜歡吃火鍋、帶(剝)殼的海鮮、內臟、精緻食物嗎?有沒有偶爾覺得腳的大拇指或手指頭關節紅腫痛?你抽血驗過尿酸嗎?
今天訪視一位新個案,阿公80多歲,中風臥床有鼻胃管,可以稍微應答但是沒辦法很清楚,護理師職業病掃描第一眼評估就看到個案右手肘如柳丁大小的痛風石,我問:很痛嗎?阿公點頭。女兒在旁邊「加強」說:少年愛喝酒,痛一輩子,沒辦法啦!吃藥會稍微改善,但是一直拉肚子(秋水仙素),手腳關節好一點結果換屁股痛(腹瀉),現在要人照顧,我也很累,看他痛捨不得,吃了藥,尿布一天換7.8次,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醫師也沒招了!
好der~為了避免大家以後痛風纏身,請仔細注意每日飲水量,不要吃太好,不要吃太補,不要喝太多酒或含糖飲料,火鍋少喝湯底,海鮮選擇種類,帶殼的控制一下,內臟類偶爾就好不要貪口,維持理想體重。希望沒人因為痛風發作而受苦,真的很痛,沒騙你。
—————以下轉貼網路文章—————
一. 前言:
痛風古稱「王者之疾」、「帝王病」、「富貴病」,因為此症好發在達官貴人的身上,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飲酒過量而飽受痛風之苦,使他無法走路和騎馬領兵上陣。頗為有趣的一點是在歷史上,患上痛風曾一度被認為是一種社會嚮往的疾病,因為只有達官貴人,有權有勢的上流社會人士才有機會患上痛風(高尿酸飲食多數只有富人才負擔得起)。此外,亦有認為痛風的發作是可預防癱瘓和中風等更嚴重的疾病。
痛風」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醫學典藉裡,因其疼痛來得快如一陣風,故由此命名。古代又稱「痛痹」,明朝虞摶所著醫學正傳云:「夫古之所謂痛痹者,即今之痛風也。諸方書又謂之白虎歷節風,以其走痛於四肢骨節,如虎咬之狀,而以其名名之耳」。
二. 介紹:
痛風(Gout; 學名:metabolic arthritis)是一種因嘌呤代謝障礙,使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屬於關節炎的一種,又稱代謝性關節炎。女性一般在50歲之前不會發生痛風,因為雌激素對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後會增加發作比率。由於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裡形成針狀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發作部位為大拇趾關節(這種情況稱為podagra),踝關節,膝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有發作於手指關節,甚至耳廓含軟組織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風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發作,可使人從睡眠中驚醒。痛風初期,發作多見於下肢的關節。
三. 流行病學:
說起「痛風」,在早年被民眾視為是「富貴病」,主要是因為它最容易出現在常吃大魚大肉的貴族或有錢人身上,也就是說對一般的平民百姓而言,根本是一種終身不可能罹患的疾病,就台灣地區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很少有痛風的病例發生。
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地區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經濟大幅起飛,民眾的生活水準自然改善不少,優裕的生活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與毫無節制,使得昔日被稱「富貴病」、「帝王病」的痛風,有不斷增加、逐漸普遍化的趨勢。目前痛風在台灣地區已經不再是什麼稀奇的疾病,不但人數越來越多,發病年齡也越來越下降,據資料顯示最年輕的患者只有九歲,值得警惕;也因此現在痛風已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搖身一變為應酬族、酒仙、肥胖人士常見的健康問題。
四. 引起的症狀病因:
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風的主因。研究指出在男性身上,血尿酸濃度愈高者,出現痛風症狀的機會愈高,血尿酸濃度超過每公合9毫克者,4.9%會出現痛風。近年的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痛風與飲酒(尤其是啤酒)、過量的肉類海產(尤其是內臟及帶殼海鮮)攝取有關,近來的研究指出高糖(如碳酸飲料及果糖)會導致痛風。另一方面,維生素C,咖啡和奶製品則可能對阻止痛風的發生有所幫助。
酒精引發痛風的原因是因為酒精在肝組織代謝時,大量吸收水份,使血濃度加強,使得原來已經接近飽和的尿酸,加速進入軟組織形成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炎症。一些食品經過代謝後,其中部分衍生物可以引發原來積蓄在軟組織的尿酸結晶重新溶解,這時可誘發並加重關節炎。此外,劇烈運動、肥胖及壓力亦會導致尿酸濃度上升,誘發痛風。
五. 臨床表現:
主要症狀包括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臟病變和尿路結石。臨床上可分幾個階段如無症狀症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中間緩解期和慢性痛風。
1.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是指血中尿酸濃度過高,但無臨床症狀。此種狀態以後易引起急性痛風或尿路結石,且尿酸值愈高者愈易引起,但少數人則可能終生無症狀。在門診常可見病人把一切的關節或軟組織症狀,歸咎於尿酸過高,事實上有不少病人其尿酸過高是屬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2.急性痛風:是因沉積的尿酸鹽被白血球吞噬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易侵犯中年男性和停經後的婦女,早期時下肢關節較易受侵犯(少數病人則可能先侵犯上肢的關節),且愈周邊的關節愈易受侵犯。發病初期以侵犯單一關節為主,多以在第一蹠趾間關節(腳的大拇指的第一個關節),以後則可能有數個關節受侵犯。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發熱及嚴重疼痛,此時任何輕微的碰觸都會使疼痛加劇。痛風大多侵犯大腳趾關節,其他如足背、踝、膝、腕關節都可能發生。
關節炎常在夜間發生且症狀產生極為快速,病人常在睡夢中被痛醒。急性痛風可能由於外傷、酒精、藥物、外科手術或急性內科疾病而誘發。這種突然的發作在數天到數周後即消失,但一年會發生數次,不過也有時候幾年才發生一次。
3. 中間緩解期:指二次急性痛風中間之無症狀期間,病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急性痛風發作之間隔時間差異頗大,可長達十餘年亦可短至數個月,但往後之無症狀期可能愈來愈短。
4. 慢性痛風:痛風者未經適當治療可能會變成慢性痛風,此時病人除有慢性關節疼痛外,亦常有痛風石沉積於關節內或軟組織。由於關節受破壞和慢性發炎反應常導致關節變形。 患者的關節、耳輪、皮下組織甚至內臟器官,因為尿酸鹽的沉積形成粒狀或球狀的凸起,稱作痛風石。痛風石沉積在關節會造成痛風關節炎,導致關節變形。若沉積在腎臟亦會影響腎臟功能。
5. 痛風性腎病變:尿酸鹽可能因沉積於腎臟而引起腎臟病變。痛風病人亦可能是因年齡增加、高血壓、尿路結石、腎盂炎等其他因素引起腎臟病變。
6. 尿路結石:痛風病人常發生尿路結石,且其機會隨著尿中尿酸排泄量增加而增多。
7. 其他相關疾病:痛風病人常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硬化和高脂血症。
六. 結語:
40歲以上者應定期健康檢查,接受血中尿酸值檢查,預防痛風。若患上高尿酸血症,除了在醫師指示下服用降尿酸藥物,將尿酸值控制在正常範圍外,亦必須從生活與飲食杜絕一切痛風的誘因。減少進食動物性的高嘌呤食物(如海鮮、內臟類、非素食的高湯,植物性的高嘌呤食物則不必擔心),也需避免飲用過量酒精飲料,尤其是啤酒是痛風患者的禁忌。以長期來說更有效的飲食是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腎臟病的飲食(低飽和脂肪、低鈉、低升糖指數、低精緻糖、蛋白質不要過多或過少,腎功能損失已經到一定程度的患者鉀及磷也不能過多),這樣也容易維持理想體重,減少肥胖問題。切勿暴飲暴食(包括盡可能的經常飲水、不要到口渴才喝水、用少量多次的飲水來達到充足的飲水)、飢餓過度,運動不足及激烈運動也會增加痛風風險。
若痛風已經發作,則須立即檢測尿酸濃度、腎功能、血壓血糖及接受治療,並開始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第一次痛風是要開始預防這些疾病的信號),以免引起心肌梗塞、腦栓塞和痛風性腎病等併發症。
https://www.scmh.org.tw/dept/lab/show/Preview/page-137.html
吃藥喝酒間隔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兒子要畢業了. 這兩周我們三個在家. 女兒出門班遊 他老爸幫他做了一個實驗空間. 地下室請人鑽了兩個大洞好裝上抽氣機. 雖然如此. 家裡還是飄滿特殊味道. 我和老爺兩個常常猜那是甚麼味道. 老爺有次說是硫化氫( 還用口技做了放屁的聲音給我看XD) . 我說是樟腦. 昨天的味道真的太重. 兒子改到外面去. 傍晚外面的蚊子其實很多. 但是他穿著短褲短袖竟然都沒被叮. 我想~ 連蚊子也怕化學藥劑.....
前天晚上. 他問有沒有小時候的照片. 好像是要製作畢業手冊用的( 可能現在都不用紙本?我也不清楚) 老爺跟我找出了一些.
把這幾張非常兒子的照片分享給各位. 前兩張我應該有po過. 因為這本來就一直放在某個婚紗館外面供人翻看的....
我兒子的脾氣真的很好. 除了總是對我做的食物有很嚴格的批評會跟我鬧脾氣以外XD. 小時候他就很愛笑. 五個月大時來到德國給公婆看. 婆婆每天都會推他出門散步兩次. 她總是說跟老爺小時候很不一樣. 因為老爺看到陌生人會生氣. 兒子一直都是笑臉迎人( 後來我生了一個女生的老爺翻版) .
他長到190公分以上的現在. 還是一樣喜歡對老媽做鬼臉但多的是大人模樣. 面對事情的態度比起我18歲時真的成熟很多.
現在的他, 對自己的理想有憧憬也有準備. 我問他現在做的實驗是為了好奇心還是申請學校有需要? 他說只是好奇. 那真的很棒啊!
就像我做麵包樂在其中的感覺. 只是以前真的是有需要( 沒麵包沒中午便當沒早餐) 但現在, 我在這裡久了. 最近對於麵包真的就是興趣大於需要. 給家人有健康的麵包吃其實也是一種幸福.
今天早上, 我們家的Teresa 叼了一隻麻雀要進門被我擋著大喝( 連鄰居都開門看了, 我真的叫得很大聲😱😓 ) 沒想到她一緊張咬更緊! 結果一下子本來還在揮動翅膀的麻雀就這樣不動了! 😭 她很捨不得的放下來. 我搖了搖麻雀. 真的完全不動了. 早上就這樣埋了一隻麻雀.
生命的長短真的無法控制. 雖然老爺的一堆親戚都很長壽. 都活八十歲以上. 但我想他們都沒想過自己一定會如何結束這趟旅程. 有的人說自己活夠了. 但是活夠了你得怎麼了結自己? 下得了手嗎? 把自己的生命交給自然法則時就可以在每個當下去更享受. 反正天不知道甚麼時候塌下來. 真的沒必要杞人憂天當然就得快樂活著. 這隻鳥. 前幾分鐘還在天空飛著.....
這是今天早上的感嘆....
其實德國很多父母非常保護小孩. 在幼稚園中, 如果有群體照片. 得先問過父母要不要讓孩子入鏡. 有些父母會簽" 不同意". 但事實上. 這些都是美好的回憶阿~ 等小孩大了. 像前晚那樣跟我們要照片時要怎麼辦? 我問兒子我可以不可以po 他小時候的照片. 他說隨便~~~
我想, 現在走路上誰也不知道他小時候長這樣吧? 😅🤣🤣🤣
趁順手. 昨天又做了兩條用三能土司盒完成的啤酒花酵種斯佩爾特吐司. 其實是兒子那天批評我送給同事加了酸種的土司有點酸不好. 因為一般吐司是不酸的. 我說, 這樣才能知道是酸種啊 😅😅😅 反正被他念了以後我真的很怕同事被我的吐司嚇到. 所以昨天再補送這一條. 另一條給我同辦公室的同事. 她真的幫我教我很多. 不過, 當我給幫我買啤酒花這位同事這條吐司並且說明原委時. 他竟然說不會酸啊~他們全家都覺得很好吃@@
果然, 德國人對於麵包酸味的耐受性比我跟我混血的兒子好😓
辦公室裡同事打開塑膠袋聞了一下. 雖然我們中間隔著玻璃. 但整個室內突然好香. 我一直覺得酸種就是這點厲害. 但不知道原來不是因為" 酸" 是它本身長時間發酵的原因? 我也不是很清楚. 但真的跟一般商酵不同. 在我粉絲頁很久的朋友應該知道我的吐司幾乎都是酸種加商酵的做法. 但這條....如果有啤酒花種 真的可以試試看! 這是我兒子平常吃兩片但這個會增加一片的好吃吐司. 如果沒有這些粉. 我想用這樣的比例做一般小麥粉. 使用少量商酵冷藏發酵應該也好吃. 只是容積比真的不需要3.34. 3.6 應該也是可以的.
最近路邊的繖形花科植物.(查了一下應該是野胡蘿蔔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8E%E8%83%A1%E8%90%9D%E5%8D%9C)
它有很多亞種. 繖形花其實本身的白花開的時候味道並不會很重. 但當要準備變成種子時味道就會慢慢變重. 通常這種科的植物可以是微毒的. 但例如葛縷子. 小茴香等就是利用它的芳香精油來健胃整腸.
其實生物界一直存在著越老越醇香的道理. 只是我們常只用眼睛靠著外表來判斷一個人的內涵. 而不用心去感覺......
照片裡有一張我家最近正開的第一朵大理花. 其實, 以前鄉下有種. 但我真的不記得它的葉子長的是怎樣的形狀. 因為我總是被那個花及不符合長相的味道所迷惑. 自己真的走一遭. 從根莖開始種以後才能反省自己的生活態度. 你是不是常只看表面?
今天比昨天又老了一天. 有長一點智慧嗎?
.
.
.
😅😅😅 真的要想想...
#每天都是學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