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叻教育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叻教育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叻教育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叻教育部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69的網紅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資訊設計|螢幕背後的網路霸凌] 「去年泰國社群媒體上有 703,484 則霸凌相關貼文⋯⋯」,驚人的數值呈現在去年 Punch Up 和泰叻報於世界網路霸凌日的數位專題,與泰國第三大電信 dtac 、社群分析 Wisesight 合作,整理2018到2019年間,網路霸凌的數量、傳播途徑、內容類...

叻教育部 在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itissaidtobedanger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3:45:00

#informationdesign [螢幕背後的網路霸凌] 「去年泰國社群媒體上有 703,484 則霸凌相關貼文⋯⋯」,驚人的數值呈現在去年 Punch Up 和泰叻報於世界網路霸凌日的數位專題,與泰國第三大電信 dtac 、社群分析 Wisesight 合作,整理2018到2019年間,網路霸...

  • 叻教育部 在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30 22:21:24
    有 33 人按讚

    [#資訊設計|螢幕背後的網路霸凌]
    「去年泰國社群媒體上有 703,484 則霸凌相關貼文⋯⋯」,驚人的數值呈現在去年 Punch Up 和泰叻報於世界網路霸凌日的數位專題,與泰國第三大電信 dtac 、社群分析 Wisesight 合作,整理2018到2019年間,網路霸凌的數量、傳播途徑、內容類型、常用字詞,來和讀者討論霸凌是怎麼發生。

    ▨ 「泰國人如何看待社群上的言語霸凌」互動式網站 ⇉ https://www.thairath.co.th/spotlight/dtacstopcyberbullying/

    (⇊ 留言處有網站呈現的螢幕錄影 ⇊)
    ﹏﹏﹏﹏﹏﹏﹏﹏﹏﹏
    ❍ 設計如何推廣議題 ❍
    ﹋﹋﹋﹋﹋﹋﹋﹋﹋﹋
    一、具有傷害性的鋒利話語

    設計團隊利用刀刃的意象,包裝landing page 的頁首,並且把不同類型的言語霸凌比例(如外表、性別、觀念想法),換算成刀面的大小,插在線條人身上(人還會抽痛一下)象徵著每次的霸凌都會造成身體或心靈上,如刀割般的傷痛;此外,當敘述完整個霸凌研究後,數位專題滑到最尾端是把刀鋒收進刀鞘之中,呈現霸凌有可能因為大家有所行動、而被終結的意象。

    二、人人都是傳播者

    「這些霸凌貼文都是由這顆按鈕而來」,緊接著邀請讀者按下 "share/retweet" 的按鈕,所有的原生貼文,瞬間增長了30倍的量。
    非常喜歡這個設計,在霸凌的結構中,人人都有可能是共犯的結構中的一員,或許是冷眼旁觀、或許是噤聲不敢語、或許按下的分享鍵,就因此讓負面言論,不斷地被傳播。

    三、櫃子裡說不出的話

    專題裡藉由與社群分析公司合作,爬出人們在網路上關於霸凌的貼文,有些是霸凌者的誑語、被霸凌者的自白、過往霸凌或被霸凌經驗的闡釋,通通像是鎖在櫃子裡,要等到安全的環境,才難說出口。
    ﹏﹏﹏﹏﹏﹏﹏﹏﹏﹏﹏﹏﹏﹏
    ❍ 台灣泰國設計需要舞台交流❍
    ﹋﹋﹋﹋﹋﹋﹋﹋﹋﹋﹋﹋﹋﹋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致力於台灣泰國雙邊設計交流與推廣的自媒體,期待能夠喚起設計圈、乃至於跨領域背景、一般大眾,對於設計的意識。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tissaidtobedanger/

    ▶︎▶︎▶ 寫在撰稿之後

    撰稿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泰國的霸凌現象定義不限於同儕之間,更包含了師長/家長對學生具有歧視性的不當斥責與體罰,這和我所認知的霸凌並不太一樣。或許是社會脈絡下,台灣已經將具有權威性的管教,不再是為霸凌,而是用家暴、體罰的體系來管制。

    此外,我一直以為泰國是個性別包容度,至少和泰文老師討論台泰文化和實際去泰國感受的時候,可以觀察到對於性別特徵他們比較開放,即便是俗稱偽娘的陰柔男子、或是陽剛打扮的女性,走在路上也不會被側目;但是透過數位專題和泰劇(某種泰國社會文化展現)中,也感受到泰國是對於特別性別特徵才給予包容,甚至加以戲謔,例如泰劇裡的男同志一定都是比較胖的身材。

    「在泰國,霸凌其實難以察覺,因為這樣戲謔、開玩笑的文化,鑲嵌於文化、人際關係之中」,專題裡採訪政治經濟學的教授這麼說。

    台灣近期也有好多好棒的校園、性別不友善的社群專案,包含了 教育部 #你的標籤我的驕傲、 圖文不符 #不再恐同,歡迎各位媽寶們吹捧,進行將有台灣設計泰文推廣的專案要開始啦!

    #台泰設計 #泰國設計 #TWTHDesign #PunchUp #infographic #userinterfacedesign #graphicdesign #cyberbully #bully #datavisualization

  • 叻教育部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1-10 08:18:57
    有 243 人按讚


    【悲慘嘅兄妹!可恨嘅制度!】

    落手嘅畜牲都不如,但處理嘅又算係乜

    完全想象唔到人類,點可以對一對小朋友做出啲咁嘅全無血性嘅事。資訊發達,大家都可能接觸到世界上各種人間慘劇,幾變態嘅家長大家都可能聽過。不過一個地方好似香港咁包括學校、社工、教育部門、甚至個政府只懂得事後不停推卸責任,我就無乜見過!如果嗰一家幾個成年人係叫殺人兇手,咁嗰啲射緊波嘅係乜?

    「留意唔到有異樣」
    「自願退學無跟進」
    「聯絡唔到家長」
    「未開File」
    之如此類都講得出!

    虐打傷痕睇唔出,長期營養不良又唔發覺!番工有無帶眼?一個學生自願退學,家長話自己教番點解又覺得無問題呢?雖然香港唔係強制幼兒教育,但係我就無聽過小朋友係家長自己教㗎?就算係有,又係唔係要關心下點解個家長咁叻呀?聯絡唔到?厘個世界除咗電話重有腳嘅。原來開File比人命重要嘅,香港真係有制度!

    負責急救嘅醫護人員,都尚且感到痛心出千字文。由老師,學校,社工,教育局,政府除咗不停用官腔推卸之外,一句有血性嘅說話都驚講咗要負責任!厘對小朋友生於咁嘅家庭已經係慘,但係活响咁嘅社會叫做乜我唔識形容!

    #無嘢可以講

  • 叻教育部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8-02 12:06:56
    有 36 人按讚


    [亂世裡要互相扶持]
    一覺瞓醒,見到「游 大東」將我地個節目變成咗一個帖,呢個都不特止,還將節目最後一節我講既嘢抄番哂出泥.我不覺得自己講得特別好,但對於游大東既努力,忍不住從心底裡佩服.
    我碩士係研究周潤發,在中大師承研究電視劇「網中人」既馬傑偉教授,一直知道香港的精神面向,和流行文化有重要關連.可惜,香港既流行文化衰落,而娛樂新聞不是走向狗仔化(也式微了)就是走向陳腔濫調,年輕一輩,除了「阿果」仍會堅持寫普及文化,不少有識之士都已經唾棄,實是可惜.
    難得年紀輕輕的游大東力挽狂瀾,花了心力去做了不少出色的「流行文化觀察和報道」,例如早前關於陽光檸檬茶廣告歌的大追查,峰迴路轉,讓不少成長於八十年代的網民津津樂道.佢最變態係,連下面留comments既人,都好有心機逐一回應,如此耗用心神的engagement,不是一般人頂得順的.
    我開專頁,也受啟發於不少年輕的網絡同路人.今時今日要在媒體裡打拼,要二百分努力,一百分熱誠,而游大東係搏命免費為大家送上高質帖,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佢個專頁.在亂世裡,我們更加要互相扶持.

    【 呢一集 五夜講場/ 哲學 歷史 文學 真係必睇!】
    【 嘉賓討論有深度有思考有見解一小時無冷場!】

    游大東睇電視只睇劇集?當然不!時事資訊,抑或綜藝娛樂,只要節目做得好,值得睇,我都想寫下一些感受,向大家推介,比如港台電視31在周一晚(31/7)播出的最新一集《五夜講場 ── 哲學有偈傾》,好精彩好精彩。(之前看過同系列的《文學放得開》邀請了鄧小宇做嘉賓:http://bit.ly/2tWkMVd)

    點解要再三強調好精彩?大概是因為Talk show要做得好,不容易,關鍵在於,主持要有能力駕馭每集的主題以及嘉賓所講的內容,太深奧,看不明會轉台,太膚淺,看來亦沒意義,如何拿捏中間點?十個字,難!另一點,是獲邀的嘉賓是誰,有時候,我好怕嘉賓「得個殼」,吹水就叻,虛言虛語,言之無物,更慘烈的是,口齒不清,而這集的嘉賓有兩位,包括小弟入行做記者時,已非常欣賞及敬重的前輩(認真Mode)前《明報》及有線新聞記者,現任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 譚蕙芸,以及有幸與他同為 01博評的Blogger,我是他忠實讀者的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 Francis Lee,主題是「假真相之名」,我實在沒有錯過的可能。

    「假真相之名」這個標題有點虛,其實整集內容圍繞幾個主題:(1)真相與事實;(2)客觀與中立;(3)日常的新聞採訪中記者面對哪些張力,上半部(頭兩節),如果觀眾能夠細心看的話,必定會對傳媒運作以及對每則新聞的理解有更多認識,下半部(尾兩節)的討論則以早前有線《新聞刺針》記者踢爆動物傳心騙術為例子,討論何謂事實,何謂真相?怎樣才稱得上是中立和客觀?這一個部份的討論好精彩。

    其中他們提到,記者的存在,以及受眾的情緒反彈(尤其是有養動物的人)本身就是事實的一部份,建基於這部份的討論,譚蕙芸提出一個觀點,是關於現時記者面對的困境和難處,我有很深的感受,亦希望讓讀者知道:

    *****「記者嘅存在其實係好矛盾,對佢地既要求係唔合理,你又要求佢有好高嘅知識、好高教育水平,但記者依家個生存狀態呢?其實你諗下,我今日就可能要做貧窮問題,聽日就做自殺問題,後日我要做醫療問題嘅,每日做不同嘅專家,跟住佢要處理嘅,其實係一個好嚴重嘅情緒勞動,以至好多時候,記者要自保,咁我不如麻木啦,抽離啲啦,但當然啲野做出嚟嘅效果,啲人就話記者冷血。

    「咁仲有喎,依家最大嘅問題就係,除咗香港電台之外,間間傳媒都係商業媒體,記者都要背負住,話間公司無錢出糧呀,執笠呀,眾籌呀,即係個責任都係喺記者身上,click rate(點擊率)呀,記者究竟係一個經濟動物,定係道德動物呢?我覺得呢個係一個好大嘅張力。」*****

    看到呢一段,再想想現時整個傳媒行業的薪酬待遇和前景,我嘆了好多次氣。

    好的節目,會讓觀眾有嘢袋落袋,《五夜講場》絕對是其一,未必集集精彩,但需要讓更多香港觀眾知道。事實上,相比最初「開壇」時,他們在內容製作、節奏安排上越見成熟(之前頗悶),至於兩位主持:中大通識教育部講師劉保禧 Lau Po Hei,以及中大通識教育部講師郭柏年 Samson Kwok 莊諧並重,「劉保」介紹「森神」:「實力,收視保證!」「你次次都咁講!」我真係睇到笑咗出嚟。至於今集,感覺上討論未完,是否可以加開一集繼續傾呢?

    睇少啲《東張西望》、《Big Boys歷險記》啦,會睇壞腦呀!

    重溫這一集《哲學有偈傾》,請click:http://bit.ly/2vkzDfq

    (02082017)

    #游大東 #即時電視筆記 #港台電視31 #五夜講場 #talkshow #記者生涯 #記者 #傳媒 RTHK 香港電台 方以文 睇電視喇喂 在香港 ‧ 過首爾時間 William on the way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