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司馬玉嬌幾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司馬玉嬌幾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司馬玉嬌幾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司馬玉嬌幾歲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可一世的匈奴最早完敗於哪兩個「私生子」將軍手中?|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匈奴這個民族,很早時就與中原為敵,他們生活在現今西伯利亞的苦寒地帶,司馬遷認為其是「夏後氏之苗裔也,名淳維」。夏後氏,就是大禹。大禹的後代。如果這樣說起來,也是龍的子孫,炎黃傳人。還有一種說法是夏桀的後人,說夏桀的兒子叫獯...

  • 司馬玉嬌幾歲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09 14:00:02
    有 487 人按讚

    不可一世的匈奴最早完敗於哪兩個「私生子」將軍手中?|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匈奴這個民族,很早時就與中原為敵,他們生活在現今西伯利亞的苦寒地帶,司馬遷認為其是「夏後氏之苗裔也,名淳維」。夏後氏,就是大禹。大禹的後代。如果這樣說起來,也是龍的子孫,炎黃傳人。還有一種說法是夏桀的後人,說夏桀的兒子叫獯粥(也即匈奴,別稱),這個不孝的兒子跟老爸的妾私通,被夏桀發現後逃跑到了西伯利亞,成為匈奴的先祖。西伯利亞是苦寒之地,不利於生存,所以匈奴人千百年來便與中原爭奪生存權,對中原的國家安全形成巨大威脅。 

    對匈奴的戰爭,是從戰國時代就開始了。秦朝的蒙恬,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曾率兵三十萬北擊匈奴,致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馬,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就是蒙恬為防匈奴而修建的。不過,蒙恬並未根絕匈奴的攻擊。他活著,匈奴只懼蒙恬一人;他死了,匈奴便又如脫韁的野馬,大肆侵犯中原。英雄如漢高祖劉邦,手下強將如雲,率兵三十萬軍隊抗擊匈奴,也遭遇了「白登之圍」,差點要了老命,最後不得不請客送禮,採取和親政策懷柔之,屈辱地維持大漢帝國。就連強勢的呂后,也被匈奴羞辱,如果不是推托年老色衰,也要成為匈奴單於的小妾一枚了。

    漢朝反擊匈奴,是經過漢高祖、漢惠帝(呂后)、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五代帝王的「臥薪嘗膽」的。武帝時,一代英雄橫空出世,他就是大英雄衛青。要說這個衛青,實際是不應叫衛青,而應叫鄭青。因為他是一個「私生子」,親生父親叫鄭季,是一個縣吏。親生母親叫衛媼。媼是舊時的一個稱呼,「老夫人」的意思。衛青名義的父親姓衛,他的母親自然就被稱為衛老夫人了。衛老夫人不守婦道,已經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了,還與人私通懷孕,生下了衛青。

    衛老夫人與丈夫衛公共生了一子三女:衛長君、衛君孺、衛少兒、衛子夫,衛青與這四位是同母異父。少時家庭貧困,衛老夫人便將衛青送到了他親生父親鄭季那裡養活。沒想到這個鄭季和他的親生孩子們,都不把衛青當親戚。鄭季讓衛青去放羊,衛青同父異母的哥哥們把衛青當做奴僕畜生一樣虐待。衛青沒辦法,又回到母親身邊,當了平陽公主的一名騎奴。身份低劣到一名家奴的程度。

    衛青命運的改變,是從他同母異父的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寵幸開始的。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衛子夫後來因為有了身孕,遭到漢武帝正妻陳皇后的嫉恨,想法設法加害她的弟弟衛青。不過,漢武帝已經不再寵愛曾有過「金屋藏嬌」誓言的陳皇后。最終陳皇后非但沒能加害衛子夫姐弟,反而因為「惑於巫祝」的罪名遭到廢黜。衛青因禍得福,更加為漢武帝信任。先後被任命為建章監、侍中、太中大夫、車騎將軍、大司馬大將軍之職,擔當起遠徵匈奴的重任。

    另一位與衛青同時受命遠徵匈奴的將軍名叫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說起來這個霍去病,和衛青可說是「同病相憐」,也是個「私生子」。他的母親,是衛青同母異父的二姐衛少兒,其親生父親,叫霍仲孺,是平陽縣的一名小吏,不敢承認與衛少兒有私,所以霍去病少時不知親生父親是誰。衛少兒後來嫁給西漢開國功臣陳平的曾孫陳掌,霍去病和衛青一樣,因為衛子夫的關係,而得到漢武帝的重用,十七歲就被任命為驃姚校尉,十九歲就升職為驃騎將軍。舅甥二人後因軍功同為大司馬,顯赫一時。

    衛青和霍去病雖因姻親關係上位,但最後權傾天下卻是因為軍功。初伐匈奴第一戰,車騎將軍衛青、騎將軍公孫敖、輕車將軍公孫賀、驍騎將軍李廣各率一部同時出兵,只有衛青取得龍城大捷,另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實際上龍城大捷是衛青的大捷,跟李廣沒什麼關係。龍城之戰是自漢初以來對戰匈奴的首次勝利,意義非常。隨後,衛青率漢軍主力七戰七捷,遠徵漠北,未嘗一敗,是真正的常勝將軍。

    霍去病是討伐匈奴的另一支生力軍,十七歲時隨衛青遠徵漠南,斬捕首虜過當,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斬殺單於的祖父輩籍若侯產,俘虜單於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十九歲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地區的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於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二十二歲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封狼居胥。使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強大的匈奴,竟然慘敗於兩個「私生子」將軍之手。漢武帝曾經為霍去病修建過一座豪華的府第,霍去病斷然拒絕入住,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與陳湯的「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同成為漢人的豪言經典。衛青與霍去病,都是作戰勇敢,但性格不同。衛青雍容大度,霍去病有仇必報。李廣的兒子李敢,將父親的自殺歸結於衛青不重用,曾經刺殺衛青,罪當夷族。對待此事,衛青大度隱忍不報,霍去病卻找個機會射殺了李敢。同是軍人,處理方式不同,卻都贏得了各自的美名。

    至於匈奴,被衛青、霍去病戰敗以後,終於領教了大漢的鐵拳。衛青、霍去病激起了漢人抗匈的雄風,二人之後,匈奴一度退出漠南,撤回漠北。隨著與漢將的幾次爭鋒失敗,一部分慢慢漢化,一部分遠走中亞,匈奴作為一個民族的名字,竟然消失在茫茫歷史長河之中。(作者:陸棄、孫玉良;作者為歷史春秋網專欄作者,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司馬玉嬌幾歲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18 13:54:16
    有 2,001 人按讚

    【1983年楊麗花歌仔戲團出國表演】
    你我的兒時一定有歌仔戲的身影
    生旦淨丑,各有各的路線
    演起英雄來讓人好崇拜
    扮起古典美人柔情似水
    手勢身段一舉一動都引起戲迷熱追
    一起來相認
    除了楊麗花,你還認出那一位大明星呢?

    #小鳳仙 #楊麗花 #懷舊歌仔戲 #宣慰僑胞
    #1983年的你我 #這一年記起了什麼
    #報時光UDNtime
    我是楊麗花

    圖說:隨台視歌仔戲團前往美、日宣慰僑胞演出的楊麗花(第二排左五),十六日晚上搭機返回台北。

    § 謝謝報時光粉絲熱血支援字幕 §
    更新圖說如下:
    第一排左起許秀年、青蓉、高玉珊、洪秀美、潘麗麗。
    第二排左起:司馬玉嬌、柯玉枝、洪秀玉、黃香蓮、楊麗花、吳翠娥、吳梅芳、小鳳仙、紀麗如。
    第三排左一為台視總經理李聖文,左二為楊麗花的丈夫洪文棟。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83/8/16
    攝影:程川康

    歷史新聞

    【1983-08-17/民生報/01版/焦點新聞】

    帶著美日僑胞的熱情和歡欣
    楊麗花昨率團載譽回國

    【台北訊】楊麗花歌仔戲綜藝訪問團一行卅九人,昨(十六)晚七時卅分搭乘華航班機載譽返國,台視兒童合唱團四十人趕到機場獻花。

    「這趟出國公演,雖很辛苦,但我感覺很光榮,而華僑的熱情、送花更令我感動的快掉下眼淚,華僑都希望我們明年再去。」

    出國前,楊麗花擔心僑胞看不懂「歌仔戲」,可是在美演出「漁孃」時,楊麗花說:「來觀看的觀眾,每一省籍的僑胞都有,而且反應很熱烈,可見他們沒有忘記我們的民間藝術。」

    而更令楊麗花訝異的是,她上電視才十餘年,可是在美居住二十餘年的老僑胞居然對她也耳熟能詳。

    原來,華僑是透過當地世界日報,及我國輸送過去的錄影帶,才認識楊麗花的。

    「婦唱夫隨」的洪文棟說:「這回隨歌仔戲團出國訪問,是他畢生感到最光榮的行程。從另一方面說,因為團員們個個身心愉快,都沒有生病,使我這個隨隊醫生,無用武之地。」能將歌仔戲這個鄉土藝術在海外發揚光大,是楊麗花這一生中最大的心願。

    美、日十二天三場的公演,行程安排得倉卒,時差的不同,雖令楊麗花和團員們一時難適應,但因每到一站,都受到當地華僑熱情的包圍與招待,令他們感動深深,一時忘了身心的疲憊。

    在美國休士頓、洛杉磯兩地的演出,許多華僑扶老攜幼的開了四、五個鐘頭的車子前往「享受」久違的歌仔戲,楊麗花表示,她幾度感動得無法克制自己的情感。

    尤其是看到一位七十幾歲的老太太,趕到洛杉磯的機場去獻花,楊麗花差點想跪下去。

    十日在休士頓表演之後,華僑們不肯放過他們,堅持第二天要在亞當斯馬克大飯店舉行茶會,大家再閒話家常。

    結果茶會當天,傾盆大雨,道路積水,但擋不住數百名戲迷和楊麗花迷的熱情,他們仍冒雨赴約,爭睹這位台灣歌仔戲名角的丰采。

    茶會中,許多熱情華僑,尤其是來自台灣的年老女性華僑,均圍著楊麗花索取簽名照片。

    十四日在日本青年會館的公演,觀眾依然大爆滿,連走道都站滿了人,日本的華僑興奮的湧進會館自是不在話下,一部份國內來的觀光客卻也撿到了這個機會,互相吆喝的趕去一睹楊麗花的真面目。

    他們開心的說,在國內要看到楊麗花本人真是談何容易,沒想到千里迢迢的來到日本,卻能一償夙願看到楊麗花,甚至與她合照,摸摸她的衣服,這一下回國後,可有材料向親友炫耀了。

    結束了這次公演,楊麗花所率領的歌仔戲團終於卸下這次海外公演的擔子,但是這兩個星期對她們實在太有意義了,而且也是她們這一生中值得回味的行程。

    返國後,楊麗花和歌仔戲仔團又將進棚,為台視趕錄「鬧花燈」及「薛仁貴征東」兩檔各四十集的歌仔戲。

  • 司馬玉嬌幾歲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1-15 17:37:15
    有 772 人按讚


    這是30年前的楊麗花歌仔戲,懷念那段和阿祖、阿嬤一起在客廳看楊麗花的歲月。

    這是台視在1988年播出的歌仔戲《薛丁山與樊梨花》第一集的片段,此劇由楊麗花製作、楊麗花歌仔戲團演出,共38集(每集30分鐘),劇中主角薛丁山與樊梨花分別由楊麗花與許秀年飾演,片頭曲亦是由他們二人所演唱。

    薛丁山為中國民間故事裡唐代大將薛仁貴之子,並非史實人物。薛丁山與雙胞胎妹妹薛金蓮為薛仁貴與元配柳金花所生,因生於「丁公峯」而得明名。薛丁山有三個妻子:竇仙童、陳金定、樊梨花;師承驪山老母的樊梨花擁有強大的法力,能夠移山倒海,因而成功協助夫婿薛丁山擊退了入侵中原的西涼軍隊。

    製作人:楊麗花
    策劃:徐斌揚
    編劇:蔡天送、桂海鵬、高興
    戲劇指導:小鳳仙
    外景導演:許聖雨
    執行製作:林明正
    製作助理:陳小明、黃國卿、劉奇
    武術指導:孫榮吉
    文武場:蔡育仁、李國治
    服裝:朱文芳、李鳳珠
    梳頭:江月嬌
    化妝:康海倫、趙貴珠、陳小玲
    外景成音:黃穎華
    外景視訊:王振崇
    外景攝影:徐國棟
    外景剪輯:薛瑯
    成音:陳忠雄、陳益銘
    燈光:鄭紫祥、方敏雄
    攝影:張炳欽、劉家漢、林獻舜、王燕冲
    技術指導:黃熙
    美術指導:吳進成
    助理導播:林愛珍
    副導播:許立明
    導播:劉錦旺

    主要演員:
    楊麗花 飾 薛丁山(薛仁貴之子)
    許秀年 飾 樊梨花(薛丁山的三老婆)
    青蓉 飾 薛金蓮(薛丁山之妹)
    小鳳仙 飾 程咬金(薛仁貴的好友)
    許先姬 飾 竇仙童(薛丁山的大老婆)
    高玉珊 飾 陳金定(薛丁山的二老婆)
    紀麗如 飾 竇一虎(棋盤山寨主、竇仙童之兄)
    葉麗娜 飾 秦漢(駙馬秦懷玉之子、竇一虎的師弟)
    陳亞蘭 飾 薛應龍(玉峰山寨主,因敗於樊梨花手下而拜她為義母)
    潘麗麗 飾 樊秋娟(樊梨花的師妹)

    《認識楊麗花》

    1944年10月26日,楊麗花生於宜蘭縣員山鄉,在家中排行第二,有一個哥哥、兩個弟弟與一個妹妹。

    楊麗花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初父親從小跟著外公學戲,因此和母親近水樓臺談起戀愛,但兩人戀情遭外公反對,所以上演私奔戲碼,到外地戲院跑碼頭營生。父母親因為忙著討生活,所以沒辦結婚登記,於是孩子們就都跟著母親姓楊。在我19歲之前,身分證上的名字都是楊麗花。」

    楊麗花在19歲時認祖歸宗,將身分證改為林麗花後,曾想用這名字在演藝圈闖盪,但是會算命的舅舅告訴她:「林麗花比較適合當家庭主婦,楊麗花則能大紅大紫,越老越值錢!」因此,她便繼續使用楊麗花當藝名。

    1947年,3歲的楊麗花加入母親楊好(藝名:筱常守)所在的宜蘭知名歌仔戲劇團「宜春園」。

    1950年,她與母親於戲院裡和外臺演出「宜春園」所製作的《安安趕雞》,此為楊麗花首次擔綱演出,並因演技精湛而廣獲好評;當時歌仔戲是台灣最受歡迎的戲劇種類,所以楊麗花開始以劇中角色名字「小安安」(台語為「翁安落」)走紅。

    1957年,13歲的楊麗花成為宜春園的正式成員,每次演出均是扮男裝以「小生」之姿上場;由於扮相俊美,很快地便成為宜春園的台柱。

    1961年,楊麗花以《陸文龍》一劇走紅全台,這齣戲為她奠定了「台灣歌仔戲第一小生」的地位。

    1962年,楊麗花被「賽金寶歌劇團」挖角,除了繼續以小生扮相在歌仔戲界受到觀眾歡迎外,也隨著該劇團於當時流行的台語電影風潮下,在60年代演出了十幾部台語歌仔戲電影。

    1965年,楊麗花加入台北「正聲天馬歌劇團」,該劇團當時是正聲廣播公司的子劇團。楊麗花在電台演出歌仔戲,雖非歌仔戲界的創舉,但她以《倍思調》、《慢頭》、《慢尾》、《大哭》等等傳統老曲調獲得各界的矚目。

    1965年5月,開播不久的台灣電視公司(1962年10月10日正式開播)看中楊麗花可以帶來的廣告收益,特地邀請她在電視上演出歌仔戲,第一齣戲碼是《精忠岳飛》,楊麗花反串岳飛,獲得電視觀眾的喜愛,不但使《精忠岳飛》成為台灣無線電視史上第二齣轟動的電視歌仔戲(第一齣是1962年10月台視製播的《雷峰塔》,廖瓊枝、何鳳珠主演),也使楊麗花成為繼廖瓊枝與何鳳珠之後的第三位電視歌仔戲藝人,而且是這三位之中最為活躍者。

    1969年,累積數十檔電視歌仔戲主角與製作經驗的楊麗花,出任「台視歌仔戲團」團長,正式將演出重心轉移到無線電視。

    之後,楊麗花曾以「女裝」扮相演出多部非歌仔戲的電影,例如1969年與秀場天王張帝合演的台語愛情喜劇片《張帝找阿珠》、1972年在台語電影《回來安平港》裡分飾母女二角、1978年擔綱國語政令電影《望春風》的女主角,是楊麗花演藝生涯裡罕見的女性角色演出。

    1971年,台灣的無線電視台播出內容從黑白邁入彩色,第一齣彩色的電視歌仔戲《相思曲》,正是由楊麗花與小艷秋主演。

    1972年,台灣電視公司為振興民間藝術歌仔戲,吸收了台視、中視、金龍、華夏四大歌劇團的精英,組成了「台灣電視聯合歌劇團」,被網羅的歌仔戲名伶除了「台視團」的楊麗花、青蓉、許秀年、吳翠娥、吳梅芳、葉文瓊、許仙姬、李如麟、尤添義、柯美惠等人外,還有原屬「中視團」的王金櫻、黃香蓮、高玉珊,以及在中視演出的「金龍團」葉青、任蓉等人。

    這個以楊麗花為中心的台視歌仔戲團,連同知名歌仔戲編劇狄珊,以新穎的服裝,緊湊的劇情,加上廢除武場現場演出與加強音效等因素,納入了新生代的歌仔戲戲迷,同時也網羅有歌仔戲基礎的演員加入助陣;例如在1979年拍攝《蓮花鐵三郎》時,便網羅了早期曾經參加過王明山歌仔戲團,然後靠演出連續劇在電視圈走紅的司馬玉嬌。

    1980年代是楊麗花與電視歌仔戲的黃金時期,這時期讓楊麗花成為台灣歌仔戲的同義詞;而此時楊麗花歌仔戲團的代表作有《七俠五義》、《碧血青天》、《萬花樓》、《隋唐演義》、《楊家將》、《俠影秋霜》、《蓮花鐵三郎》、《青山綠水情》、《龍鳳再生緣》、《薛平貴》、《鐵扇留香》、《情海斷腸花》、《傳奇故事》、《鐵漢金鷹》、《薛丁山》、《西江月》、《恩怨情天》、《虎膽義魄》、《薛仁貴征東》、《薛丁山與樊梨花》、《白衣童子》、《梁山伯與祝英台》、《洛神》、《狸貓換太子》、《風流才子唐伯虎》、《年羹堯新傳》、《花月正春風》、《朱洪武》與《孫臏下山》等戲碼,總稱《楊麗花歌仔戲》。

    1994年8月27日,楊麗花正式宣布結束與台視的合作關係,當時她強調「與台視合作30年來,自己從無二心!」;但台視發函說往後要收回著作權,楊麗花表示「我是個創作者,一向最重視版權」,她與台視雙方針對著作權的問題溝通無效,所以決定脫離台視。在結束與台視的合作關係後,楊麗花擔任麗花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掌握了一部份《楊麗花歌仔戲》的版權。

    電視歌仔戲原本就是藝術包裝的商品,它和所有的電視節目一樣是靠著廣告的支持而生存的,商業與本土藝術的結合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令人詬病的問題,但是楊麗花藉由科技之利與傳播之便,讓傳統歌仔戲得以在台灣政府不重視的情況下留存,讓歌仔戲脫離「外台」與「內台」的侷限,這是楊麗花對台灣歌仔戲的重大貢獻。

    1990年代,解嚴後的台灣允許世界各國的影視娛樂作品進入,加上有線電視興起,依賴台灣無線電視產業生存的楊麗花電視歌仔戲日漸沒落,於是在楊麗花之後的小生接班人,無人可接續楊麗花的氣勢。雖然如此,楊麗花仍持續培養新人,並將表演觸角延伸至大型舞台,其中以1991年、1995年、2000年與2007年於國家戲劇院推出《呂布與貂蟬》、《雙槍陸文龍》、《梁祝》與《丹心救主》為代表作。

    2012年,楊麗花與愛徒陳亞蘭在台北小巨蛋合作演出《楊麗花終極大戲:薛丁山與樊梨花》,結合電腦投影特效,將傳統歌仔戲帶入嶄新的境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