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司馬家族滅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司馬家族滅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司馬家族滅亡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曹操與司馬氏政權的格局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批改學生的期末線上替代考答卷,亦是一種知性的分享。這次出的其中一題是:試論曹操的歷史形象。中文系大學部的張存勝同學答得令人出乎意料的精彩。他的理解和認知早已超出我上課所講的「歷史」了。 張存勝同學在文中提到一個很不錯的點:曹操既是時勢造英雄之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不陌生吧?!主要是講一個人的野心,大家都知道!而其中的主人翁——司馬昭,就是本集主角。 三國末期的曹魏,由司馬家族掌權,魏少帝曹芳不聽話,被司馬師廢黜改立十三歲的曹髦為帝,由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把持朝政。等到曹髦二十歲時,這時候,司馬師已經死了,由弟弟司馬昭獨攬朝政,...
-
司馬家族滅亡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2-15 12:00:00「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不陌生吧?!主要是講一個人的野心,大家都知道!而其中的主人翁——司馬昭,就是本集主角。
三國末期的曹魏,由司馬家族掌權,魏少帝曹芳不聽話,被司馬師廢黜改立十三歲的曹髦為帝,由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把持朝政。等到曹髦二十歲時,這時候,司馬師已經死了,由弟弟司馬昭獨攬朝政,曹髦想要親自處理朝政,因此與近臣商量,想要討伐司馬昭。可惜,事跡敗露,司馬昭早就得知訊息,先一步下手,派人馬包圍鎮壓,年輕的曹髦也因此被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出自曹髦在與近臣商量討伐時所說的話。
曹髦死後,司馬朝另立曹奐為帝,並對蜀漢開戰,最後劉禪投降,蜀漢滅亡,開啟了三國統一的序幕。而在魏朝,司馬昭也當上了相國,但有趣的是,他最終並未自立為帝,是等到他兒子司馬炎逼著曹奐禪讓,結束魏朝建立晉朝!這樣說來,從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到司馬炎,這一脈相傳,都是狠角色呀!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
司馬家族滅亡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曹操與司馬氏政權的格局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批改學生的期末線上替代考答卷,亦是一種知性的分享。這次出的其中一題是:試論曹操的歷史形象。中文系大學部的張存勝同學答得令人出乎意料的精彩。他的理解和認知早已超出我上課所講的「歷史」了。
張存勝同學在文中提到一個很不錯的點:曹操既是時勢造英雄之人,也是英雄造時勢之人。董卓亂京,給曹操有出頭之機會,這是時勢造英雄。至於他迎漢朝小皇帝而令不臣,統一北方,則是其英雄造時勢。是的,評論一個事情和人物,總不能只持一邊立場說話的。
我給了他很高的分數。他後來線上私聊時跟我說:「曹操(那題)最後一段是我從小到大對最喜歡的梟雄的心裡話。」他精闢的結尾是這樣寫的:「曹操是個很厲害的人,但是卻也無法隨心所欲。心中有明鏡,但是必要的時候也不得不裝糊塗。曹操為了成功改變了自己,順應了格局而改變,不墨守成規。深知世俗禮節、規矩的弊端,但也必須在裡頭,因為必須利用這些來約束和回應群臣和將士的效忠。可惜到死,曹操也無法完成天下太平的心願。」
再說說另一份也很能與現代對話的中國通史課期末作業,李振弘同學的〈談司馬氏奪權之道與其性格分析〉。司馬氏奪權之路,從司馬懿,到其子司馬師、司馬昭,再到司馬昭長子,西晉開國之君司馬炎(晉武帝)及司馬炎的傻兒子司馬衷(晉惠帝)。我們知道司馬懿是「隱忍」高手,能忍天下所不能忍。而其子司馬師雖亦有「盜國」之心,但時機未成熟,缺乏民心,只好繼續穩忍,培養自己的勢力。
忍不住的是其弟,那個「路人皆知」的司馬昭之心。但等到其子司馬炎建立西晉,卻也是一個暫短的統一政權。他想用分封同姓親戚、分封同族人為諸侯王來鞏固其「家天下」政權,然繼承其位的兒子司馬衷卻是一個問飢貧老百姓「何不食肉糜」的白癡皇帝。期間,賈后利用諸王矛盾和離間,搞出八王之亂,國家極度內耗,趁虛引來五胡亂華,這國家就這樣敗了。
李振弘同學在總結指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雖然司馬懿成功奪權,但到司馬炎之建立西晉,卻是已逐漸失守。西晉政權註定是短暫的。起初,司馬懿為自己帶上了一副隱忍的面具,但他們家族的野心在司馬昭的身上暴露,而他們的百般隱忍是為了自身利益而忍,非出自於內心。到了司馬炎的時候,這副面具已拿下。目的達成,也因如此人心開始渙散。引雷海宗《國史綱要》的一句話:「人心既死,一切在理論上可行的辦法都無濟於事。」所以,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西晉政權便逐漸失守。歷史上的敗筆,總是驚人的相似。
哎喲,閱卷至此,心有戚戚焉。宮崎市定《中國史》就指出,三國時代起,其不景氣愈發嚴重。戰後事宜比戰爭本身更困難。曹操能夠最終打倒強敵,是因為他除了是軍事戰略家外更是政治家,只是他的政治手法多只是些「權宜之計」。曹操縱然擅用權謀,不過其政治方計肯定也是極為冒險的,是不安定的政治。
曹操死後,曹魏建立,卻也最終三國歸晉,天下給司馬家族騎劫了。但隨之而短暫統一的王朝其治理亦潛伏著險惡的困難。晉朝主子意識曹氏是因同族互相憎恨和迫害,最後天子孤立無援而滅亡,不能重蹈覆轍。因而為克服其治理難題,司馬氏只能依靠同族的團結,晉武帝司馬炎大封同族到各地為王,並讓他們擁有強大的軍備,以成為中央皇室的藩屏。
然而晉武帝死後,不辨菽麥的惠帝司馬衷繼位,賈后利用諸藩王的矛盾而亂政,八王之亂,兄弟手足相殘,朝政亂七八糟。宮崎市定指說:「這事實顯示出,為了強化皇室,武帝將同族封王建國並授予兵權,結果以慘敗收場。大凡人類的天性不過如此,在困難時能夠緊密團結,但到收穫成果的時候卻反目為仇。這並不是同族才有的現象。」
讀史至此,更是感慨了。後曹操時代,不就是魏晉南北朝囉!四百多年之分裂,大抵多是短命和殺戮的政權。
(原刊於2020年5月17日《星洲日報.言路.邊緣評論》。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司馬家族滅亡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跋扈權臣竇憲 贖罪出征改變世界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提起抗擊匈奴的名將,西漢李廣衛青霍去病常被人提起,徹底肅清立下首功卻是東漢一個權臣。
一個驕橫跋扈權臣,贖罪出征打個勝仗,改變了世界格局
竇憲,東漢開國功臣竇融之後,與鄧禹家族、耿弇家族、梁統家族、竇融家族、馬援家族和陰氏家族並稱六大家族。
妹妹是漢章帝的皇后,竇家家世煊赫、權高位重,自然有一批走狗圍在左右。其家人奴俾也氣焰囂張,奪人財貨,妻略婦女的事情時有發生。他本人也不自省,「恃宮掖聲勢,自王、主及陰(皇后陰麗華家族)、馬(馬援家族)諸家,莫不畏憚」。
一次他逼迫沁水公主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他一塊田地,公主忍氣吞聲竟不敢反抗。還是漢章帝皇帝發覺後,才將這塊田返還。
到漢和帝時期,竇太后臨朝稱制,竇家兄弟「籧起大第,崇飾玩好」,也就是蓋豪華別墅,搞豪華裝修,權勢達到了頂峰。
漢光武帝劉秀兄長劉縯的曾孫,都鄉侯劉暢來吊章帝之喪,得幸太后,數蒙召見。劉暢長相秀美,成為竇太后的面首,被竇憲暗殺。竇太后大怒,決心整治竇氏兄弟,大臣們也紛紛彈劾。
為了轉移對他的彈劾,漢和帝永元元年六月,竇憲出征匈奴,「斬名王以下萬三級」,「諸裨小王率眾降者,前後八十一部二十餘萬人」。打了勝仗後,「登燕然山,命中護軍班固刻石勒功」,這就是「燕然勒石」語典的由來。
永元二年,又一次追擊匈奴餘部「斬首八千級,生虜數千口」。永元三年二月,又遣左校尉耿夔、司馬任尚出居延塞,圍北單于於金微山,大破之。北單于逃走,不知所在。
北匈奴向西遷徙四千多公里到達東歐,先將東哥特部落幾乎全殲;後又抵達黑海北岸,西哥特部落也被打的西竄;多瑙河上游的汪達爾部落,又受不了西哥特的壓力,向西侵入西羅馬帝國(西哥特部落中的原處於羅馬帝國東北方的放牧的日爾曼人也參與了入侵),導致西羅馬帝國滅亡,從而形成目前的歐洲民族格局。這是世界歷史上北半球最大的一次民族連鎖大遷徙。
一個驕橫跋扈權臣,贖罪出征打個勝仗,改變了世界格局
竇憲既立大功,威名益盛,爪牙更多,就連班固這樣的歷史人物也附在他的門下。但這並沒有挽救他的政治生命,皇帝感到了更大威脅,於是於永元四年六月,也就是滅匈奴一年後,與宦官設計將竇氏兄弟支到外地,然後收「憲大將軍印綬」,迫令其兄弟自殺,後草葬郟鄏(洛陽新安南山)。
統率漢朝大軍平滅匈奴,燕然山「刻石勒功」的一代名將,卻因為過錯而歷史功績被抹殺。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司馬家族滅亡 在 三導遊記夫。工頭堅書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其之二
根據這幾年的經驗,搭軌道交通到某站,若是要去的地方有些距離,最好的方式就是搭計程車去,再走回來。
這麼做是有道理的:因為你無法判斷去程要走多久,很可能走到目的地,已經耗費了過多的氣力與時間,而回程想要搭車,又未必隨處能叫到。反而是車站前通常都有計程車排班,隨到即上,方便多了。有時遇到好的司機,還能更了解當地的文史與地理,這是後話。
於是我從麵館出來,便搭上驛前的計程車,通常這種小地方,司機幾乎毫無例外是老人家。
「你要去坂本城跡?那裡什麼都沒有呢。」
聽到我說的景點,老司機這麼回答我。
我苦笑,試著說明,沒關係,因為是歷史宅,無論如何都要去一趟。歐吉桑大概以為我是明智光秀的粉絲吧。
的確,此城當初是光秀所建,但我卻不是為他而來。只因為,司馬先生在《龍馬行》中幾筆帶過:
「......順便來談談龍馬的家系吧,傳說他的祖先是騎馬渡琵琶湖的明智佐馬助光春。明智滅亡後,佐馬助的庶子太郎五郎逃到土佐,住在長岡郡才谷村,成為長曾我部家的一領具足。
坂本這個姓在土佐很少見,這個姓是取自祖先佐馬助光春在琵琶湖附近的坂本城而取的,所以他們家的家紋是明智的桔梗。」~司馬遼太郎《龍馬行》第一部
司馬先生小說中的這段文字,彷彿是畫素描時草稿打的圓圈與十字線,將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框架清楚塑出型來;看似潦草而堅定的幾筆,就把龍馬家作為富商分支的背景、以及我們早已熟悉的家紋,勾勒成一幅呼之欲出的人物像。
不過,說到這個明智光春,劇情就有點複雜了。他最為人所知的形象,或許是《鬼武者》電玩中,由金城武「飾演」的那個「明智左馬介(音同「佐馬助」)」,其本名應該叫做明智秀滿;光春,反而是一個在真實歷史上不太確定的名字。
無論如何,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作為明智光秀部將的佐馬助,是進攻本能寺圍殲織田信長的先鋒,不多時,光秀殞命之後,他被堀秀政擊敗,自盡於坂本城。倘若真有個庶子衝出重圍,輾轉逃離到天涯海角般的土佐隱姓埋名定居下來,倒也不算太離譜。
也因此龍馬家長輩原姓大濱,從才谷村到高知發家後,為承繼先祖,又避諱明智,故取城名,改姓坂本。也因此,家紋中才有桔梗,與光秀同。
無論海內外,編族譜總要和把家世和古代偉人連結,不管這說法是否當地土豪自己編造,但我還是來到這坂本城跡,算是對這項傳說的致意。其實旅行不也就需要一些傳說當藉口,否則怎麼會站在琵琶湖邊懷古呢。
龍馬也曾自稱是平安時代歌仙紀貫之的後人,這個時代實在離得太遠,就難考證了。
而今湖畔城跡公園,也只有光秀的雕像一尊,歌碑一座,石垣一角。我踱步到湖畔,正好有一老者在岸邊釣魚,湖光秋色,甚是怡人。
又記,寫此文時,得知明年(2020)的NHK大河劇《麒麟來矣》,主角便是明智光秀。雖然對戰國題材覺得有點麻痺,但或許從不同人物的角度來看,能夠拍出一些新意吧。至少和光秀有關的各地,是已經躍躍欲試地期待觀光客到來。
#龍馬之旅2019 #滋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