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司命楊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司命楊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司命楊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司命楊冪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8萬的網紅ELLE Taiwa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ELLE風格相談室】 #我的生命升級金句 #抽聯名包 ✨毒雞湯成長金句測驗,測出你內心深處隱藏個性 ! 讓ELLE姊陪你探索,生命中最重要的是💭? #楊冪 #白百合 獻給妳專屬金句📜📜📜 別忘了! 完成 #測驗分享 #1位幸運👼可獲得ELLE聯名手提包👜 Step❶:於貼文留言「我的生命升級金...

司命楊冪 在 詹祐任 - 雲河創辦人??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11:07:24

❤️❤️好文分享❤️❤️ ⚠️楊冪離婚警示所有女人:有錢的女人,運氣總不會太差! 現在你可能會覺得:善良沒用,你得漂亮 但到了以後你會覺得:漂亮沒用,你得有錢 . 婚姻也不是保障,不是懶惰的避風港 嫁的再好,婚姻也會隨著時間平淡如水 唯有幹得好、獨立、不依附於任何人 你身上的魅力才不會消退,甚至與...

司命楊冪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05:15:27

【 CONTEX康迪斯電視呈獻:2017香港電視大獎 ─ 至Like陸劇結果 】 20年前,在亞視看過《雍正皇朝》之後,至今仍然沒有一套大陸劇集能夠超越它在我心中的地位。今時今日,哪一套大陸劇資金不夠?哪一套大陸劇不是華衣美服?哪一套古裝劇不是用CG堆砌?哪一套時裝劇不是在模仿韓劇(是有的,像《如...

  • 司命楊冪 在 ELLE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24 18:45:34
    有 305 人按讚

    【#ELLE風格相談室】 #我的生命升級金句 #抽聯名包
    ✨毒雞湯成長金句測驗,測出你內心深處隱藏個性 ! 讓ELLE姊陪你探索,生命中最重要的是💭? #楊冪 #白百合 獻給妳專屬金句📜📜📜

    別忘了! 完成 #測驗分享 #1位幸運👼可獲得ELLE聯名手提包👜
    Step❶:於貼文留言「我的生命升級金句」
    Step❷:開啟私訊Messenger,解密妳的專屬金句
    Step❸:「測驗+分享」就有機會獲得聯名包
     
    🎁獎品:【ELLE active 聯名限定手提包x1】(市值NT$1,680)
    🔺活動時間:即日起~2021/03/31 (三)
    🔺得獎公告:2021/04/07(三)前公布於此則貼文留言處。
     
    📍得獎領取:雙北地區需於本公司於上班時間領獎,可親友代領。
    📍ELLE Taiwan 保有活動細節修改之權利
    📍活動權責聲明>>>https://elle.re/396672
     
    #ELLETaiwan #ELLE好好玩 #聽見她說 #HearHer

  • 司命楊冪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18 14:53:02
    有 846 人按讚

    【中國最冷漠的娛樂記者易立競,卻收穫了大咖明星們的尊重】

    聽到 #易立競 的名字,所有的明星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他們均曉得自己即將面臨的不僅僅是訪問,更像一種接近審問與心理諮商交叉並行的三溫暖。

    有別於楊瀾、張小燕、魯豫的溫柔大姊作派,也不是嘻嘻哈哈、看起來跟每個明星都很好的一般娛記。

    易立競的訪問並不討巧,被中國網友笑說是「冒犯式採訪」,她不是笑臉迎人的記者,而是直面真實的人性觀察家,是哲學家式的訪問。

    /

    易立競總能迅速戳穿明星語病,勇敢詢問明星的爭議事件,過程口氣皆是平靜無波、面無表情,沒有任何一句髒話或不尊重的口吻。

    倘若明星動氣,易立競也不會被嚇到,還會冷靜反問:「我這麼問會讓你感受到冒犯嗎?」讓明星意識到自己「居然較真了」的心理狀態和高自尊,願意重新審視自己為何生氣。

    易立競開始爆紅,始於去年和陸綜《乘風破浪的姐姐》合作系列專訪,逐一把女星伊能靜、寧靜和萬茜「聊爆」,曝光她們最真實的樣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萬茜,她訪談聲稱自己不想紅、有綜藝焦慮症,除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外沒有錄製過其他綜藝節目,但是易立競馬上指出,萬茜參加過《舞林大會》。

    萬茜說:「妳不說我都差點忘了。」易立競秒補刀:「可是妳參加了兩屆。」

    畫面中,萬茜笑容僵在原地,開始擺起臭臉。

    /

    採訪郭敬明,易立競毫無畏懼地直奔他的「抄襲」話題,問道:「你的作品抄襲,現在卻呼籲保護版權,你會覺得矛盾嗎?」

    郭敬明拿起桌上水喝,強裝鎮定回答:「我覺得不會,差不多了,這個問題。」

    採訪楊冪,易立競詢問楊冪為什麼有段時間瘋狂接四、五部戲?楊冪答道,她希望專心當一名好演員,想讓觀眾更看見她。

    易立競再問:「瘋狂拍戲,是對賺錢有需求嗎?」

    楊冪趕緊澄清自己不是為了錢,解釋那時因瘋狂尬戲,常常跟不同劇組請假,沒有賺錢反而虧錢。

    聽到邏輯矛盾了嗎?一個真心熱愛演戲、矢志鑽研角色的演員,就不會三天兩頭輕易和劇組告假,必然會盡力配合檔期。

    以及,考量到某些戲劇電影很可能會因前置作業延後導致拍攝時間重疊,是否一開始就要少接比較好。

    換言之,一個為尬戲到處請假、一次接這麼多戲,說自己專心想做好演員,邏輯前後不通。

    /

    對待大咖影星孫紅雷,易立競也沒有手下留情。

    她直言孫紅雷近期作品質量堪慮,平靜地詢問:「為什麼會接《戰國》那樣的電影,是錢砸得太狠了嗎?」

    一系列問題讓善於言辭的孫紅雷都莞爾,不免自嘲:「這採訪都沒辦法裝逼了。」

    未料易立競丟出一句靈魂拷問:「採訪需要裝逼嗎?」

    孫紅雷頓時啞口無言。

    /

    這就是易立競的訪談哲學,她會提出一個「需要明星解釋」的問題或假設,讓明星們在激動解釋的過程中,忽視字裡行間的前後脈絡,導致自爆,也讓觀眾看見這個明星的真正想法。

    有別於華人社會一貫的推拉客氣,易立競是透過蘇格拉底的產剖法,一步步引導明星說出大實話,讓他們前半段的「裝」不攻自破。

    易立競的訪問裡,你可以說錯話,唯獨不可以說「假話」。

    要成為易立競這種類似哲學家的記者,非常不易,你必須冷靜節制、思緒工整、做足功課,重要地是:你不能害怕。

    寫到這裡,我相信應該會有人認為,易立競那麼「理性」的記者,哪個明星敢給她訪問呀?

    大錯特錯,許多大咖明星排隊著給她專訪。

    若有把訪談節目看完,你會發現縱使是上述舉例的萬茜、楊冪、孫紅雷,他們最後都選擇和易立競誠實交流思想、坦承自己的欲望和不安。

    顯而易見,易立競提問就算直接,但當下訪談氛圍仍是讓受訪者感到舒服與安全的。

    /

    易立競的採訪經歷豐富,她 1999 年入行,先是去跑社會新聞,後來轉型做娛樂報導,代表作品有《病人崔永元》、《李亞鵬:我不是個放浪形骸的人》、《趙本山:上春晚我並不快樂》等。

    這 3 篇文章都是業內人物專訪的典範。

    她曾經兩度獲《南方周末》傳媒致敬之年度文化報導,連一向對記者沒有好臉色的李亞鵬和韓紅,都坦承非常喜歡易立競的正派與採訪風格。

    易立競是《南方人物周刊》主筆,曾帶著匕首去殺人現場採訪,被計程車司機困在深夜郊外。

    她親眼造訪愛滋村的病患;她遠赴印度採訪宗薩欽哲仁波切,問出讓對方直言「我要好好想想」的佛學問題,最終一共採訪宗薩欽哲仁波切 5 次,相當受到信任。

    她寫過社會新聞的地獄絕望,也寫過國際新聞的複雜矛盾。

    基於過去寫的議題足夠多元,易立競自然和耽於享樂安逸的其他娛樂記者很不一樣。

    她堅持不收禮物、堅持採訪公開、工作期間不會和藝人合照。

    易立競常自稱為娛樂記者,卻被名演員柳雲龍說:「有你這樣的娛樂記者,你的公司應該是有些品味的。」

    面對如此洞察人心的易立競,你能做到的只有「真誠」,而她也有本事能讓明星褪下防備、與其交心,因為深信她能掌握分寸。

    /

    她採訪黃渤、張雨綺和金莎,面對願意承認自己脆弱面、承認有時候就是愛慕虛榮的明星,易立競都是投以尊重和溫柔凝視。

    當金莎承認是過氣女星、剖白自己「很想紅」時,易立競會給予安慰;當張雨綺侃侃而談「和周星馳解約」「前夫婚姻」等敏感話題,易立競會被她逗笑;當黃渤分析演戲短板時,易立競會淡淡點頭、鼓勵對方繼續講下去。

    許多明星會在她的節目中狼狽不堪地翻車。

    但節目外,他們又會發文感謝易立競幫助面對自己、獲得成長。

    易立競在採訪手記中提過,要真正了解受訪者,你必須要創造出不那麼舒適的環境,才能讓他們有機會檢視自己,清楚自己性格上的矛盾,最終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她也提到:「如果受訪者說出某些故事,最後希望不要寫出來,我會將這些東西都帶到墳墓裡。」

    /

    華人娛樂圈的大咖明星,長年都被保護得很好。

    不只被經紀公司捧在手心,連象徵第四權的記者都得對他們畢恭畢敬。專訪前得呈上訪綱,專訪間得小心呵護;記者會與平訪不能提問敏感問題,如果要問,只得繞著圈子問。

    面對報社跟週刊等硬派媒體,多數「明星談心」都有演戲成份在其中。

    起初經常覺得諷刺,明知對方私德不佳、對工作人員態度無禮,卻得聽著他們慷慨激昂地宣導「同理心很重要」等思想,還得寫文章紀錄他的美言金句。

    近期身心靈平衡變成顯學,明星突然願意訴說自己的「黑暗面」了。

    可是,黑暗面往往都得搭配「經驗」佐證,眼見部分名人們說不出個所以然,將議題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更顯得這種正能量學說薄弱蒼白,演變成毒雞湯。

    很多明星會以「面對自己」做包裝,實則替自己立下「劫後餘生」的神聖 Flag 。

    但具體的「劫」是什麼?

    他們不願意說,讀者自然無法共感,鼓勵不到任何人,特別是深陷黑暗的人。

    /

    為什麼明星不願意說?這背後有很多考量。

    首先,讀者是否能夠接受明星的誠實與他們的黑歷史?大家真有自己想的如此有同理心嗎?是否可以做到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

    再來,就算讀者能夠接受,代言廠商能不能接受也是一回事,很多大品牌和明星簽代言合約,其中有一條是「明星不可以發生爭議事件」,否則就會賠償違約金。

    另外,時下媒體流行「標題黨」求點閱,明星若誠實訴說經驗,難保不被斷章取義、超譯解讀,反而造成另一波傷害。

    又或是未來發生某事件,該明星過去的訪問再度被翻出凌遲,這種壓力是素人受訪者所想像不到的。

    /

    我所看到的就是這種矛盾,完全沒有誰對誰錯。

    任何明星看似自命清高、自我保護的背後,承載著搞不好連他們都不堪負荷的包袱。

    願意選擇在鏡頭前闡述具體經歷和心路歷程,嗯,別說明星了,連一般人都可能做不到,你還想要求什麼?

    我唯一肯定地是,在公開場合願意對自己誠實的明星,除了當事者本身心臟夠強,更需要一位懂得人性的記者。

    這個記者,他不見得文筆要多麽風花雪月,而是能一眼洞見問題本質,不打迷糊眼,溫暖與理性兼具。

    這個記者,他會抓出明星語病和盲點,但不是為了嘲弄,而是給予他們解釋機會,慢慢引導明星說出思想脈絡與邏輯,讓外界看見多一點的真實,將明星從神變人。

    這個記者,他能讓明星在安心訴說慾望和痛苦的同時,更能讓觀眾和其他媒體理解當事人心境轉折,最終願意尊重明星的立場,不會批判,反為明星的真誠所感動。

    易立競說過:「我不想做那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記者,我希望我能成為與受訪者一起探索跟學習的角色。」

    提問犀利,視角共情,最終表述和緩,但最重要地,是那份「求真」的純粹動機。

    以上特質,就是我從易立競身上看到的亮點。

    人家說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其實不正確,因為一個好記者,確實需要多讀書。

    原文刊載:

    https://www.adaymag.com/2021/01/15/detail-famous-journalist.html

    #Adaymag

  • 司命楊冪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4-18 18:18:59
    有 109 人按讚


    【盧斯達:最後一代本土大明星的能量,及醜聞中的人性和非人性】

    #許志安和 #黃心穎 的私人事務,鬧得滿城風雨。暫時不對愛慾或者八卦作道德批判,原理上,香港人餓了這類新聞很久,餓是因為香港娛樂圈早就工業北移,青黃不接是老生常談。能夠令整個香港都暫時變成一個共同體,需要一些大家耳熟能詳、陪住長大的主角。

    在娛樂圈中婚後出軌的個案當然很多,但例如中國的張丹峰出軌,就不會有甚麼爆點;楊冪和香港藝人丈夫離婚,因為前者是中國藝人,二人的事,在本地也不過是尋常新聞一則。許志安和鄭秀文,可能是香港本土最後一代土生土長,與本地歌迷互相孕養的娛樂工業產品。大新聞只可能在這種載體中產生,只有那個年代的藝人,還有滋養醜聞的能力。其他人出軌,上不到頭版,成不了全城的共同話題,因為知名度不夠,或者知名度都在中國。

    很多香港藝人在香港發展平平,北上到中國才大紅大紫。例如鄧紫棋或陳偉霆,他們的財力和能量可能已不下於 #安心 事件中的一眾主角,但北漂藝人同時離開了香港本土觀眾的心靈,變得陌生,他們就算出事,也沒有今日的能量。香港沒有太多新而有影響力的藝人,沒有藝人就連醜聞和花生都長期缺貨。如果娛樂圈有活力,自然應該經常有醜聞。但八卦雜誌正在衰落,除了互聯網影響,還因為娛樂圈根本已半死不活。不談車 cam 的問題,從人口和產業結構的角度來說,這一單都是黑天鵝事件,因為時間再過去,就可能連產生特大醜聞的能力都會失去。

    大家說這單已經是近年最爆,上一次已經要數到陳冠希淫照風波,那是 2008 年,香港娛樂圈「產業空洞化」的情況,跟今日應該差很遠,當時市場的娛樂雜誌比起今日還多。這是產業結構問題,如果香港沒有明星,那麼醜聞數量和產業始終還是有限的。一個老人老死之前,都會突然精神,腦袋突然清晰,可以下床行走交代這個那個,這叫做迴光返照。

    當然我不會認為香港大眾文化就此死亡於許志安那一代,只是現在是分眾化、口味個人化的年代,天后、天王是越來越難有的,網紅、紅人、達人崛起,等於戰場上不再流行大艦巨炮,既然目標不夠龐大,被擊落時的爆炸模規也不會很大。以後這個層次的爆炸,是不容易有的了。

    而今日醜聞的主角,都已經 50 歲上下,鄭秀文和許志安都是華星出身,不只他們,這間公司也滿載了香港歌迷的回憶。第一代是羅文、甄妮、梅艷芳及張國榮等等,粒粒巨星,下一代也有陳奕迅、許志安、梁漢文、楊千嬅等等。這一間唱片公司,對香港歌迷也是美好回憶,對照今日的香港樂壇,「華星年代」也是童話。而「公司」也幫他們製造了童話,安排他們唱《其實你心裡有沒有我》,自此他們的私人關係,就成了某種要向「市場」交代的東西。

    這宗事件發生之後,網民媒體不斷翻出他們離離合合的片段。黃子華說他們是最後的童話、杜琪峰說許志安如果拋棄鄭,就會斬他老母十碌八碌(但子債母償,不甚公道),好像他們要扮演一對白壁無染的模範情侶,稍有不符合那範模,就會傷害香港人民感情。雖然有人說他們也因此大受歡迎,得到人氣和利益,但寬容點地說,置身於這種愛情真人騷之中,一定很大壓力。當人連愛情都要「公有」了,還剩甚麼呢?

    許和鄭的私人關係,外人不會清楚,只是他們的感情在商業和民粹(?)的多年操作之下,成了必須正襟危坐的展品。雖然又有說「食得鹹魚抵得渴」,但不改這事的悲哀。現在的人千方百計想紅,但未嘗到一旦真紅了,連一點點人性都能有。在一個漸漸連狗仔隊都不再需要,而是由監控鏡頭、大數據、無私隱組成的天羅地網之中,再加上由我們組成的審判法庭,堅壁清野,容不下任何人性的不完美。

    當人置身於觀眾席,本性再寬容的人都會變得陰毒。出軌是人性,追看自己凝視多年的人工童話幻滅,也是人性。事件洗版之後,有一些熱心的朋友不堪其煩,質問為甚麼大家只顧八掛,不關心正在發生的政治議題。我明白這種孤憤,但我不會要求任何人都要一男一女一生一世,我也不會要求所有香港人都要關注巴黎聖母院以及逃犯條例。因為我知道箇中的滋味,香港的政治議題,大多數都只會帶來失望和習得無力感。一般人受了一兩次,就會自然逃避;遇強越強,八風不能吹動的,自然是骨格精奇,但不會佔多數。那些人就算不看「安心」,難道就會關心其他事嗎?

    如果自覺看得更遠更深,就自然不會對人性苛求。這些年來,香港政治界究竟是為人民創造了希望,還是更多的絕望?有多少次是眾志城城、民眾拖男帶女,領導者卻拖拖拉拉;有多少次是有人犧牲自己帶領事件向前,卻被其他人割席批判?有多少次是免為其難投了票,你卻不出席議會導致議案通過呢?當政治界變成腐臭的垃圾桶,一般人又怎會有意欲日日去打開它?於是他們自我放逐和自我保存了。那也是人性。人只能被引導、被吸引,不能被命令,更不是可以罵回來。

    經過這麼多,繼續關注公共事務的,都是自苦者,自苦者要比自存者博大。觀眾追看過後,也許感知到一點明星的痛苦,或模範和神話的虛妄,童話毀滅,變得現實和斑駁,寬容也變得比較可能。世本無蓬萊,破滅多幾次就不會大驚小怪。

    本著這類問題你我都未必處理得更好,八卦也輕手一點,已是功德。要求別人不談不看,難過要求雷鋒再世,比起要求別人一生貞潔、道德律人,兩種都很高壓,很以理殺人,很不人道。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