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叶怎麼念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叶怎麼念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叶怎麼念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叶怎麼念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754的網紅王怡方 EVON WANG ceramic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滿開的花 而花落無語 為了阿公齋戒快滿兩週 清明節氣的這段期間 好多人離開 守喪期間是人最需要宗教的時刻吧 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 試著禱告或是念經 一直想著這句話 「花開見佛悟無生」 布列松說: 「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 而是為了達到和諧境界,一種調控心靈的方式, 以及透過慈悲,將和諧贈與...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葉宇峻彈吉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分享我彈吉他一路以來遇到的大小問題,在這四大時期中每個時期都帶給我許多成長,也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幫助到正在徬徨的你! 另外感謝大家支持 #葉宇峻彈吉他 到達六萬人訂閱了!今天我更想知道的是你的故事! 只要: 1.訂閱我的頻道 2.影片點讚並分享到你的臉書頁面 3.於本影片下方留言你和吉他之間發生過的故...

叶怎麼念 在 王怡方 EVON WA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18 13:54:59

滿開的花 而花落無語 為了阿公齋戒快滿兩週 清明節氣的這段期間 好多人離開 守喪期間是人最需要宗教的時刻吧 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 試著禱告或是念經 一直想著這句話 「花開見佛悟無生」 布列松說: 「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 而是為了達到和諧境界,一種調控心靈的方式, 以及透過慈悲,將和諧贈與...

叶怎麼念 在 Tsumir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2-02 13:48:08

#TSUMIRE先生 下課囉👩‍🏫 #学校は私の恋人 我再說一次我只教文化服裝學院的學生! 在那樣辛苦的2020我能完成這麼多堂課也是非常的榮幸、也真的辛苦這一年的學生們了不管是日本人學生還是留學生交換留學生的大家以及所有老師們、即將要畢業了我真的獻上最大的祝福,這次上課講很多感慨 畢竟要用手去製作...

叶怎麼念 在 Tsumir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2-02 13:48:08

猜對了嗎? 訂製半年後拿到手了!!!🎒 愛鼻的小學生名牌包¥63000 笑 全手工全牛皮 因為真皮比人工皮輕 感謝好友媽媽前輩指點!沒錯我是私人工房訂製 量身打造自己的要背六年也是媽媽一輩子的夢想! 猜對是紅色舉手🗽因為!我愛傳統! 深受小丸子影響 小時候就是想要一個紅色日本小學生書包!傳統到極致沒...

  • 叶怎麼念 在 王怡方 EVON WANG ceramic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09 21:28:03
    有 61 人按讚

    滿開的花

    而花落無語

    為了阿公齋戒快滿兩週
    清明節氣的這段期間
    好多人離開
    守喪期間是人最需要宗教的時刻吧
    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
    試著禱告或是念經
    一直想著這句話
    「花開見佛悟無生」

    布列松說:
    「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
    而是為了達到和諧境界,一種調控心靈的方式,
    以及透過慈悲,將和諧贈與他人。」

    這幾天到各地試茶
    絞盡腦汁地設計茶點
    花很多時間買材料
    幫燕窩挑毛幫桃膠去雜質
    (是的 給台南的茶點要澎湃一點)

    製作花見茶會的茶譜到深夜
    自己排版、輸出、裁切
    然後一張一張蓋上印章

    想著喝完茶後邀請來賓將茶譜摺成御守
    裡面收藏我手捏的小小心意
    最後穿過祝福的紅線
    這是我花了幾個小時終於學會的二重叶結び
    希望來得及在明天綁完30份御守結
    (熟能生巧後我就可以當巫女賣御守)

    如果不要做這麼多有的沒有的事
    我應該可以專心多做好幾隻壺吧
    但做陶是很個人的事
    構想茶會總是讓我有好多學習
    如何傳達 如何說故事
    如何能與人共感

    在做著各種瑣事的過程達到內心的平衡
    希望能多少將和諧贈與你們
    期待週末見

    -

    花見茶會
    王怡方| 余白.陶瓷個展 |3.20-5.01
    森初.moricasa art
    (我還是有努力生出一點陶補貨喔)

  • 叶怎麼念 在 Tsumire日本に恋して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22 11:46:00
    有 826 人按讚

    猜對了嗎?
    訂製半年後拿到手了!!!🎒
    愛鼻的小學生名牌包¥63000 笑
    全手工全牛皮 因為真皮比人工皮輕
    感謝好友媽媽前輩指點!沒錯我是工場訂製
    量身打造自己的要背六年也是媽媽一輩子的夢想!
    猜對是紅色舉手🗽因為!我愛傳統!
    深受小丸子影響 小時候就是想要一個紅色日本小學生書包!傳統到極致沒有任何有的沒的什麼發亮鑽那種或加其他顏色
    (訂製其實全部側邊都可以換色跟設計)
    我全部選擇換成最傳統最原始最美啊!能替女兒買到這麼美的(工房的真的極致手工太美了)磕上女兒名字IVY也是一種特別紀念❤️
    (這才有訂製的感覺啦)再來就是她以後想掛什麼吊飾我不會限制他啦反正我跟他說家那些花啊鑽在這書吧上真的很醜(笑)洗腦,畢竟這書包!是藝術品啊!!如果隔年要上小學記得要一年前開始準備看書包找自己喜歡品牌展示看看試背比較好唷❣️

    2020/06/20的文章😉❣️😉❣️筆記
    網路越來越興盛時期,很多人介紹自己待著的國家也好自己生活等等,大家藉由網路文字敘述去評斷那些,好的時候大誇不好的時候大罵,非常情緒化,我本人也是發洩性人類但我想說的是,不要拿我跟一般人相比(笑) 或許我可以把臉書改名為 瘋子魚丸與日本笑ㄟ熱戀中 #tsumire日本に恋してる
    #ランドセル 🎒🎒🎒🎒🎒
    又來了廢言的前言😂進入正題!這一篇叫做為愛鼻念小學選包包~分為工坊(私人工坊訂製)跟大賣場(賣場的話有各個品牌從Nike到LEE 各種品牌都有出 真的眼花撩亂滿令人心動的)
    但是⋯⋯第一次去私人工坊展示會⋯啊
    我整個很澎湃⋯就像成人式要選和服但都不關我的事只是在內心深處那個很久很久以前我的憧憬我的夢想⋯每一幕都像回憶錄電影般的呈現在腦海裡⋯愛鼻正在走一般日本小孩的階梯中、卻也是完成媽媽小時候不敢吭聲的那個幻想,第一步日本小學生之日本小學生書包!有人問不能背別的嗎?又重又貴!當然不能!要不然怎麼會是叫做《日本小學生書包》呢?日本叫做《ランドセル ransel》也就是硬式雙肩書包,日本講法是小孩背著書包就算跌倒也不會撞到頭,落水還能浮起來(笑)⋯由來是查了一下在下面,反正就是日本文化的一種,就像為什麼20歲要穿和服那樣,總之我就是櫻桃小丸子深入腦中⋯小學已經唸了但內心還是想成為日本小學生,國中想成為日本國中生,高中想成為日本高中生⋯這些都放在心裡累積到高中知道能靠自己去日本就是唸高中以後的學校,才有今天的我、至少我靠自己去唸了我憧憬一輩子的 文化服裝學院,到這裡為止,上天用另一個方法讓我去完成小小孩時候的我、從愛鼻開始唸保育所開始⋯學校的活動她經歷的所有節慶、如今,明年她要唸小學了,一個選書包的階段⋯⋯我竟然很感動很感動很感動的看著包包們、天啊⋯回到家我慢慢研究之中 想想今天試背場景⋯嗯我又泛淚了,所以我說不要拿我跟一般人相比(我不正常?笑)誰會看包包看到哭啦
    好愛哭?不是、那種打從心裡累積的感動⋯⋯
    其實我表妹是日本出生長大、最後她國小畢業的書包是給我妹背,我妹跟我差了十歲,她幼稚園時我已經高中了⋯我還記得我看著她書包兩眼當年的我忙於學校跟拼命打工存錢,我很羨慕,當年我微笑的那瞬間至今都記得⋯高中是我最痛苦的時候,強烈的想去日本的心越來越爆裂⋯⋯周遭卻是滿滿的[你不能]!每一個眼淚在打轉的瞬間都好像昨天⋯
    那書包 對我來說有多重要?
    重要到我的眼淚停不下來⋯⋯
    日本的文化羈絆著牽引著我的一輩子
    我駐日十年的禮物 是去看女兒小學的書包
    是一個禮物 真正的開始走進我的人生。

    好啦心得在這裡⋯ 真的好美 好美!
    第一家展示會!聽媽媽好友要快點趕快瘋狂找+報名參看各個牌子吼 我自己也想要(到底是誰要上小學)但6萬-10萬円真的是買名牌耶😂😂日本大家都說要背六年😊我小學書包應該390元換6個也⋯幸福欸 日本小孩😌😌但就是 滿重的😹 ,沒關係愛鼻應該壓不矮~加油💪🏻哈哈媽媽羨慕妳唷!
    各位我們決定的現在訂明年一月才會到、再來猜猜我們選了哪款吧😉✨ 日本小學生書包由來:
    1885年,日本的一所名門學校首先採用了這種書包。當時該校有不少家庭富裕的學生,上學時有的孩子會乘坐馬車,有的孩子會讓自己的僕人拿著行李。不過學校的理念卻是「人人平等,不能將自己的家庭環境帶入教育場所」,故而開始禁止學生乘坐馬車來學校,要求學生自己帶著學習用品來上學。現在日本常見的硬式雙肩書包,據說來源於大正天皇。在大正天皇小學入學時,他收到了一個書包做禮物,這個書包就是以之前的背囊改良成的硬式雙肩背包。這之後,硬式書包在日本的小學生之間流傳開來,也逐漸成為日本文化的一種。 -
    2020/6/20ランドセル選び♡工坊の展示会行ってきました!やっぱ感動する!本当に子供頃から憧れた《日本人小学生バック》なんだ!日本の文化ずっと、私の心の中深くささってます、なんか娘のランドセル見てると自分の夢も叶ってるみたい!✨#ラン活 #ラン活2021
    #日本小學生書包#🎒

    2021.1月❤️❤️❤️❤️届きました!
    赤にしました!一番伝統がいい!
    きらきらとかお花とかなし!
    だって、ランドセル自体は芸術品だもんw
    本当に感激♡ママの夢が😂❣️❣️

    謝謝生田工坊
    https://www.randsel.jp/product/select-order/

  • 叶怎麼念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01 23:09:54
    有 897 人按讚

    〈在台灣學做手工皂,把環保和節儉的理念帶回家鄉〉

    🧼#聖誕小精靈🎄

    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
    其實我一直在悄悄地跟老師學做手工皂。

    聖誕節快到了,我拜託老師教我做聖誕老公公皂,這是我第四次做皂,剛試著自己將皂脫模並切割,說真的,好久沒有這麼緊張了!

    做聖誕皂實在是狀況百出,第一次製作時,將皂放進保麗龍盒子保溫後,才想起來忘記放精油,和老師兩個人「啊哦」了老半天。

    第二次,我因判斷錯誤,将老公公眼睛模型放早了,拿出來時又弄斷成七八截,只好安慰自己:「這樣出來的老公公的每一塊皂都會不一樣,微表情會有差異。」

    綠色帽子的皂油因前面做太慢,整個皂化得硬梆梆,哭笑不得地跟老師解釋:「聖誕老公公他今天打了髮蠟!」

    今晚,當我看到切割出來的成品,因「錯誤百出」,卻陰差陽錯導致每一隻老公公都獨一無二、神態各異時,真的覺得好奇妙、好有趣!

    #因為老師,我開始接觸手工皂

    印象中,去年有一次見到老師,她手上抱著一本厚厚的書,我問這是什麼書?

    老師告訴我這是手工皂的書,一提起這個話題,她就像被上了發條,興奮地跟我分享說手工皂可以分為哪些種類、需要用到哪些材料,這種怎麼做、那種怎麼做⋯她說自己打算好好研究。

    但說老實話,我當時不太感興趣,因為我沒有用皂的習慣,心裡還難免嘀咕,搞不好老師跟我一樣,只是「三分鐘熱度」,畢竟從「說」到「做」,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呢!

    沒想到的是,去年的下半旬開始,老師陸陸續續送給我了好多塊自己做的皂,先是簡單的純色皂,而後是花紋特別的渲染皂,快到聖誕節的時候,老師送了我一塊珍珠奶茶皂⋯

    但我都當紀念品收起來,
    所以手工皂到底好不好用,
    我也不清楚。

    我要回廣東過年的時候,老師又給了我兩塊皂,回到家後,為了給老師反饋,我就逼著老爸試用,老爸被我叨叨得不行,才拿起來認認真真地洗了一次臉⋯

    結果這次以後,我發現手工皂的體積縮小得越來越快,老爸不僅用它洗臉,洗澡洗頭都在使用它了!

    不過這一次,
    除了手工皂,
    我更想跟大家分享,
    手工皂的背後,
    我學到的事。

    #手工皂的好處

    我在廣東時,身邊幾乎沒有親戚朋友使用手工皂,但是台灣隨處可見手工皂專櫃,在東門甚至還有很多巨大的門市體驗店,讓遊客感受手工皂的觸感和味道。

    手工皂代表著一種環保和節約的理念,一塊皂出來,最後可以完全「消失」,不會留下洗髮精、沐浴乳需要用到的塑料瓶瓶罐罐。

    輕便、好攜帶,最重要的是,上好的手工皂,除了必要的皂化料,不需添加任何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潤滑成分,也能夠起到清潔和保濕效果,若能自己製作,成本還可以大大壓縮。

    我現在洗頭洗澡洗臉都用手工皂,皮膚越來越好,洗完臉不立刻用潤膚露也不覺得乾,真的很神奇。

    若莓以前說我的腦袋很臭,頭皮有一股陳年老油味,結果這次我讓她聞聞看,她說:「哇,王老師的皂真的很厲害!」

    我下定決心要在臺灣學會手工皂,把這樣的好東西帶回去,分享給家人朋友們。

    #手工皂的平行世界

    大家都知道2020年有多麼地不太平,地球「兵荒馬亂」,災難連連,令人悲傷的、讓人憤怒的消息層出不窮,所有人都多多少少受疫情影響,長官們壓力無窮、員工們人心惶惶,留學生們被困在原地,與老師和同學隔岸相望。

    疫情爆發初期,籠罩在城市上空的低氣壓真讓人煎熬難耐,我的心情也總是低落到極點,打開電視、手機一看,全都是經濟衰退、確診人數激增的壞消息,除了縮在被窩裡喀喀啃薯片,哪也去不了⋯

    而那段時間,老師的畫風卻和其他人都不一樣,她總是很高興地跟我分享自己做的新皂,杯子蛋糕、西瓜、咖啡豆、玫瑰花、冰淇淋、海洋與雪山,三角形的、圓形的、方形的、磚型的⋯

    從老師做的皂裡,我覺得老師簡直在另外一個平行時空,2020年的台灣也同樣波濤洶湧啊,風雲巨變的庚子年,老師卻有這樣的「閒情逸致」,

    絲毫不受外境影響,在學皂、做皂、修皂、包裝皂、與人分享皂的過程中,心靈得到提升,每天都生活在平靜與祥和之中。

    作為時刻被外境震盪著,
    身不由己的其中一朵小浪花,
    我真的很讚嘆老師的心境和態度。

    #第一件事:毫無保留的教學

    9.11-9.26日,我隔離期間,老師給我送來了一個愛心包裹,裡面就有一塊自己做的手工皂。

    當我順利解除隔離後,
    終於有機會跟老師學手工皂啦!

    老師在教我和外甥女時,是毫無保留的手把手教學,用一句流行語來說,就是「乾貨滿滿」,三小時做皂的過程中,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都有所收穫。

    人之常情,很多手藝人在傳授學徒時,總是不得不「留幾手」,許多工序細節是不會讓學生知道的,都只敢教到剛剛好而已。

    可是老師不僅沒有跟我們兩個算學費,讓我們使用她的工具和材料,還把所有失敗的經驗、成功的秘訣知無不言地傳授給我們。

    老師看過大量的書和視頻,也親身去上過手工皂的課,但發現做皂的許多細節和門道,還是需要自己摸索才能得知。

    也就是說,若不花費大量心力去研究,做出來的皂永遠「馬馬虎虎」,套公式、用模具而已。

    正因為老師經歷了這個困難重重的摸索過程,在教我們的時候,才會把自己一年多來的功夫,鉅細靡遺地全部講給我們聽,其中的原理、竅門、秘笈,一點都沒有藏著掖著,就是希望我們不是一知半解,而能真正學會。

    我問自己,如果是我,會願意這樣把自己好不容易積攢的經驗和秘密,傾囊相授嗎?我在跟老師學皂的同時,也是在觀察老師如何教人學皂,在當好一名學生的時候,我也想要學會如何當一名好的老師。

    老師說自己很佩服教「根治飲食法」的賴宇凡醫師,這位心理諮商師讓病人真正康復,她捨得讓病人永遠「離開」自己、離開藥物,但她不會因此就關門大吉,反而來找她的人越來越多!

    我明白了,抱著一顆真心與人分享真知,樂於助人、樂於法佈施,自己絕不「吃虧」,更不會因為通通教會別人了,自己就沒價值了,

    相反,真心誠意地幫人、教人,最後一定會真正的幫到自己,因為善意的緣分,就是一個很妙的循環啊!

    這樣的度量和為人師者的態度,是我跟老師學手工皂過程中學到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來思考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老師就拿出兩塊皂讓我們摸摸看,一塊是修過邊邊的,一塊是沒有修過的,外表看起來差不多,但修過邊的那一塊手感真的不一樣,非常溫潤而圓滑,沒修過的那塊,握在手上就很膈應,想馬上放下。

    老師對我們兩個小朋友說:「修過的拿在手上感受會不一樣,心情也會不一樣。我們要站在收到這塊皂的人的角度來思考,處處看到對方的需要。」

    上課的講義是老師自己整理設計的,其中很特別的是,老師單面列印,一般翻開時,留白頁都會在左手邊,但老師將留白頁留在右手邊,是為了讓絕大部分學員方便做筆記。老師的細緻與貼心,時刻為他人著想的念頭,在這裡展露無餘。

    處處看到他人的需要,是我跟老師學手工皂過程中學到的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殘缺的留給自己,完美的才給他人

    我建議老師,那些自己做得不滿意的,還可以送給別人啊!

    老師卻慈祥地對我說,「拿給別人的東西,一定是自己覺得很好用的,如果連自己這關都過不了,就一定不會塞給別人。」

    啊,我以前都是把自己不要的、閒置的東西,「慷慨」地給別人,好的、漂亮的、新鮮的才留給自己,我很慚愧。

    老師做皂的過程中,一定不是一帆風順,她也有過許多做得不完美的皂,她會選擇留下來自己使用,或乾脆毫不留情地刨掉,當作下一次皂的材料。

    怪不得,收到老師的手工皂的朋友,
    沒有一個不高興的!

    好東西才能分享給別人,
    這是我跟老師學到的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做皂沒有快功夫

    我總是沉不住氣,例如倒珍珠奶茶的中間層的時候,倒得太快,切皂的時候看到花紋不細膩,才懊悔不已。

    還有一次,老師拿出印章讓我給自己的皂打印章,需要用小錘子將印章力度均衡地慢慢敲入皂中。

    可是我一心求快,敲得邦邦響,老師敏感地從這急促而不規則的聲音中聽出我此刻心亂如麻,便溫柔地提醒我:「不能急,慢慢來。」

    一塊皂要設計造型、構想功能、計算油料比例、搭配色彩、一層一層地舖陳,要想、做、切割、晾曬、打磨、製作包裝、清洗滿是油污和顏料的工具⋯

    圖案皂需要提前做準備,如聖誕皂,前一天就把老公公的眼睛和鼻子做起來。從用料理紙製作模型到最後封箱保溫,光是四顆眼睛、兩隻嘴巴,老師就用了五六道工序才完成。

    如果有熱油,一定要先加熱,溫度降至40度後才能和其他冷油拌在一起。氫氧化鈉作用時會急劇升溫,老師想到何不直接加入冰塊中,這樣最安全,所以做皂的液體(水、牛奶等)要提前做成固態冰狀。

    一開始我不明白,明明有電動攪拌器,為什麼老師還要讓我們用打蛋器打,手痠死了!

    後來才知道,使用機器的話,皂液一下就皂化了,但這時的氫氧化鈉和油料,或許根本還未完全融合。

    顏料也一定要攪拌均勻,在混合的過程中,還要記得同時刮量杯的邊邊,把蕩上去的油料也刮下來一起拌,否則不勻的話,老公公的臉上可能會出現一條線。

    称各种油的重量时,如若分心,油很容易一下倒太多造成超脂,老师现在的功夫几乎能做到一克不多一克不少。

    裝油料的鍋子,老師一定會用刮子刮好幾次,动作慢慢的、细细的,惜福,在耐心做皂的過程中就得以成全。

    精油的搭配也有讲究,苦橙、苦橙叶、雪松、甜橙、柠檬香草...不同的比例会出现不同层次的香气,每一种香都有独特的功能,如薰衣草可以舒缓压力、安眠,玫瑰天竺葵可以振奋精神,协调荷尔蒙系统。

    脫模切割後,還要放在晾架上置於通風處氧化處理,帶皂化到一定程度,要修邊、蓋印章、保鮮膜包裝、貼上含量標籤、裝盒等。

    如上所述,一塊皂的出爐,至少要等待一個月的時間,最好是晾四十五天以上,根本急不來。

    老師說自己曾經也是一個很著急的人,但是做皂讓她不得不學會放慢腳步、撫平自己內心的每一道褶皺,感受每一個步驟背後的靜思和沈澱。

    调配颜料的深浅难有定数,皂化过程也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精油添加的种类和比例不同,出来的效果也不同,所以几乎每一次做皂,都会带来惊喜。

    咖啡、牛奶、母乳、左手香、蘆薈,一切我們能想到的,老師都拿來做手工皂實驗。

    為了呈现每块皂最好的效果,老師一次又一次地調試配方,她曾一天洗三次澡,手都快搓疼了,就是要切身感受每一塊皂的細微差異。

    原來啊,不只是盤起腿來在禪堂打坐,三百六十行、柴米油鹽醋,無處不是修心養性的過程。這是我學手工皂過程中,體悟到的第四件事。

    #第五件事:失敗則反思,成功則謹慎

    做第一塊皂之前,老師就告訴我們,不要怕失敗,即使失敗,把那一塊刨掉就好了,刨下來的碎屑,又可以入下一次的純色皂,變成色彩斑斕的花紋皂!

    懊惱沒有用,反思和總結才是有意義的。老師的筆記本裡詳細書寫每一次做皂的過程和心得,其中一頁「卡布災難」,記錄老師做卡布奇諾皂時出現的危機和轉機。

    老師鼓勵我們大膽嘗試,靈活運用,每一次失敗,都是為自己積累寶貴的經驗,都能讓自己有所成長。

    這個觀念,除了做皂,平日做飯下廚,我也常常如此提醒自己:哪怕鹹了、淡了、焦黑了,也不怕啊!

    下一次再調整不就好了,
    人生又不是只吃一頓飯,

    我也不會只做一條皂啊!

    豁達地面對失敗,謹慎地對待成功,
    是我跟老師學皂過程中,明白的第五件事。

    #分享手工皂的幸福:感恩的心意

    在做皂的幾個小時裡,雖然我們的手、眼、腦都在高速公路上,但我們的心情總是非常舒適而喜悅,我時不時問老師一些最近生活和學業上遇到的問題,老師也與我分享最近的心情和境遇...

    老師會點上一座手作香薰燭臺,放點SPA音樂,我們在電子秤上稱量各式各樣的油,為調出的莫蘭迪色系而歡喜雀躍,懷著感恩和期待的心情酿造每一块皂。

    手工皂是最好的伴手禮,因為每個人都用得上,用完就完全不見,和其他禮物不一樣,不需擔心變成對方的累贅。

    我的小本本裡記著每一次做皂的日期和數量,例如這一次收成的皂要寄給老爸老媽、爺爺奶奶、這位老師、那位老師、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下一次要給這位叔叔、那位阿姨,這個朋友、那個同學、這一位幫助過我的人、那一個教會我某件事的人⋯

    正如我所說的,我不會只做一條皂,因為我想要分享幸福給對方的人,會越來越多。

    關於皂的故事啊,
    我一定會繼續分享下去的!

    2020.12.01
    手工皂收成日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