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史詩級國家邊緣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史詩級國家邊緣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史詩級國家邊緣人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天的夢想驛站:奧斯卡系列》 【等待沉澱27年 大師級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催生"沈默" 好萊塢不願投資 史柯西斯為完成信仰的探討為"沈默"電影預算四處奔走 台灣完成影片 他如"電影傳教士" 成立基金會修復保存全球經典電影 包括楊德昌導演的電影 「沈默」影片完成大師不在乎鎂光燈紅毯 首映獻給梵蒂岡教...
史詩級國家邊緣人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天的夢想驛站:奧斯卡系列》
【等待沉澱27年 大師級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催生"沈默" 好萊塢不願投資 史柯西斯為完成信仰的探討為"沈默"電影預算四處奔走 台灣完成影片 他如"電影傳教士" 成立基金會修復保存全球經典電影 包括楊德昌導演的電影 「沈默」影片完成大師不在乎鎂光燈紅毯 首映獻給梵蒂岡教宗及神父 各大影展包括奧斯卡因保守宗教團體因素刻意忽略 時代雜誌特別以封面向大師導演及攝影師致敬】
這一次奧斯卡金像獎馬丁史柯西斯的影片《沈默》,只提名了攝影獎項,其他的大獎他都缺席了,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從坎城影展到奧斯卡金像獎到金球獎都如此。事實上他年輕的時候曾經是一位想要當神父、最虔誠的信仰者。《沈默》的首映特別選擇了在梵蒂岡。我們在歐洲的特約撰述委員王雅倫特別寫下了這篇專題,向大師致敬。
1989年,馬丁史柯西斯剛剛從「基督最後的誘惑」,在全世界引發的激烈抗議風暴裡出來。
坐上了從東京出發的子彈列車,要去客串日本大師黑澤明,邀請他演出的畫家「 梵谷」,一個為了作畫燃燒自己的苦行僧。
他在時速270公里的快車上打開「沈默」,他馬上知道,這是「基督最後的誘惑」裡沒有處理的部分,但是他還不知道,他必須再等待沈澱27年,來完成這部電影。
在「基督最後的誘惑」裡,被釘在十字架上,忍受著巨大的痛苦的耶穌,恍惚之際有位天使告訴他,他可以選擇是個凡人,走下十字架,像普通人一樣娶妻生子。其實這是魔鬼撒旦化身的誘惑,他從痛苦中醒來,回到十字架上,完成救贖世人的使命。這部電影處理的是外在的誘惑,有血有肉的愛恨嗔癡。
而「沈默」企圖表達的是信仰的內涵,透過尋找一位在十七世紀的日本,被迫放棄信仰還俗求生的耶穌會教士,兩位年輕的葡萄牙神父親眼目睹信徒遭受凌遲折磨致死,無語問蒼天,上帝何在的孤獨、無助、懷疑。
四百年後,這個世界一樣存在著以宗教為名濫殺無辜,或是對異教徒的迫害,信仰,仍然是一個尖銳敏感的議題。
很難想像全球票房回收高達一億七千萬美金的「華爾街之狼」導演,居然籌不到資金來拍「沈默」,這不是好萊塢願意投資的電影,他只好在2013年親自到坎城影展預售版權,爭取到將近一半的資金,自己擔任製片編劇,主角演員僅拿基本的工會薪資。
馬丁史柯西斯說,我的藝術總監Dante Ferretti還有一小批工作人員,在不同的時間,一直在世界各地尋找最適合拍攝這部片子的地點,但是這部片子就是無法開拍,在無以數計、遍佈各國的勘景後,我們來到了台灣,並確定就是此地。
他說,這裡是非常與眾不同的。台灣的地形、海灘、礁岩、石洞、群山,有時超過一萬呎高,真的令人歎為觀止,這樣的繁茂、飽滿,是我從來沒有看過的。
「我們在山上碰到的雲霧,那激發了我許多靈感,有時候海面上也會升起濃霧,所以我開始運用這些元素,開始在霧裡拍攝,而這些台灣特有的地域景觀,也成為劇中重要的一個角色。」
選擇台灣,雖然是要避開福島的核災,但是真正的原因是台灣偏低的工資,可以在四千六百萬美金的預算內完成拍攝。
馬丁史柯西斯說,「這個計劃在我心中反芻已超過三十年,如果沒有台灣各界工作人員的協助和支持,及台灣這麼豐富的自然資產的話,我們是無法完成這部作品的,所以這部電影與台灣緊緊相連。」
2015年秋天,他才結束台灣6個月的拍攝,應該是進入剪接後製的忙碌。他不但親自出席了法國國家電影資料館為他所做的回顧展,並且接受在里昂市,由坎城影展主席Thierry Fremaux兼任的盧米埃經典修復影展的貴賓。一般解讀是在為2016年的坎城影展鋪路,但是「沈默」並沒有被選入坎城影展和任何其他影展,很難想像這位拿過金棕櫚獎和奧斯卡金像獎的大師,他的新作居然被所有的影展,以沈默回應。
為了拍這部電影,史柯西斯何嘗不是一位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傳教士。他千里迢迢的來到台灣,他的夢想在東岸原始的山水間得到呼應,他選擇用35釐米的底片拍攝,為的就是要捕捉大自然所有可遇不可求,只能等待、不能複製的元素。
攝影師Rodrigo Prieto的鏡頭,是唯一奧斯卡入圍的項目,從 Argo近乎紀錄片的寫實,經過「華爾街之狼」裡,吸食大麻之後的天旋地轉,到山嵐霧氣、月黑風高的自然節奏,運鏡捕捉自然光影的呼吸吐納,來襯托殉教信徒受酷刑的殘忍。史柯西斯不僅是拍攝大城市邊緣人物的大師,「沈默」裡他第一次讓大自然如同史詩般浩蕩,同時呈現恐懼與美的張力,像一幅幅令人既震撼又著迷的宗教油畫。
傳教士曾經是他小時候的志願,其實他從來沒有放棄,只是他選擇了電影院替代教堂。
他像是電影的傳教士,為了搶救35釐米的經典電影,在1990年在美國成立了The Film Foundation,至今已經完成數位修復七百多部電影,然後再透過影展、美術館或教學管道重新上映,讓年輕一代有機會看到經典作品。
2007年他更把修復計畫擴展到非英語電影。
至今已經修復了28部來自世界各地的重要作品,包括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修復之後在2009年坎城影展放映。
史柯西斯把「沈默」的首映獻給梵蒂岡的400名神父,沒有媒體、不對外開放,他不在乎沒有影展紅毯和鎂光燈,最遠的距離,不是獎座和票房紀錄,而是他花了27年,赤裸裸地、堅持地,走向他自己。
奧斯卡還沒有揭曉,但是這星期的時代雜誌,已經選定以他和入圍的攝影師為封面,來彌補這位大師沒有入圍的遺憾。
我們同樣的以這段影片,向這位電影大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