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鹽附的湯匙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鹽附的湯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鹽附的湯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鹽附的湯匙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Nikki 小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網誌今天有跟大家介紹我的纖維飲,有說要跟大家分享我的膠原蛋白補充!是說我吃的喝的擦的都有,哈哈哈!整個是有多怕膠原蛋白流失😂😂😂,不敢做醫美,只能一直吃吃喝喝和擦擦。 從左到右是台鹽綠迷雅的膠原蛋白緊緻霜、BHK的膠原蛋白錠(晚上吃)、明治的膠原蛋白粉(早上配纖維飲喝),膠原蛋白粉已經吃了第二...

  • 台鹽附的湯匙 在 Nikki 小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6-24 18:20:05
    有 74 人按讚


    網誌今天有跟大家介紹我的纖維飲,有說要跟大家分享我的膠原蛋白補充!是說我吃的喝的擦的都有,哈哈哈!整個是有多怕膠原蛋白流失😂😂😂,不敢做醫美,只能一直吃吃喝喝和擦擦。

    從左到右是台鹽綠迷雅的膠原蛋白緊緻霜、BHK的膠原蛋白錠(晚上吃)、明治的膠原蛋白粉(早上配纖維飲喝),膠原蛋白粉已經吃了第二包了,原本吃asahi,這次改吃meiji,覺得眼下的淚溝還有臉頰最明顯,也有點點補起來的感覺,覺得很神奇!!(裝膠原蛋白粉的罐子我超愛,是在PCHOME買紅薑黃的時候送的,玻璃罐裡面還有附小湯匙,超適合裝膠原蛋白,根本是歐巴桑啊我)
    -
    #nikkisdailylife #膠原蛋白

    然後,今天早上分享的文章,忘了說,有抽獎活動喔!趕快去回顧一下、參加抽獎吧!❤️❤️❤️

  • 台鹽附的湯匙 在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12-30 21:55:21
    有 333 人按讚


    【親子共享食譜:家常番茄麵疙瘩】

    我兒子算蠻愛吃麵食的,烏龍麵、家常白麵條、義大利麵他都肯吃,但偏偏麵條他很難自己用手抓,抓老半天也吃不進去多少,投資報酬率很低。我餵他也不算容易,每次好不容易幫他塞進嘴裡,他咬兩口不小心嘴巴開一點的話,就又掉出來,麵條就像流蘇一樣掛在嘴邊,讓我們母子倆又要忙著塞回去。

    後來想到麵疙瘩應該是個一石二鳥的好東西,可以讓他吃到喜愛的麵食,形狀又方便讓他用手抓,一口塞進嘴,一直想要找個時間來做做看。昨晚想說這件事不能拖到明年,就特別上網查一下食譜,結果一看,發現各家作法還真是都不太一樣,用的材料、食材比例跟醒麵的時間都有些不同之處,甚至冷凍保存的方式(要生的冷凍,還是需要煮熟)都各有說法,我越看越混淆,深深覺得麵疙瘩的世界實在太混亂了,好想請淡水阿嬤開示,拜託她直接告訴我究竟要怎麼做。

    去不了淡水,只好先跟身邊朋友請教,東問西問之後,我突然有個頓悟,就是既然麵疙瘩作法那麼多元,就代表它真的非常簡單,隨便做都好吃,所以每家每戶的作法才會都不太一樣。抱著這樣的覺悟,我記下大致食材,毅然決然、毫無畏懼地走向廚房,捲起袖子開始做。

    動手之後,才知道原來做麵疙瘩是件那麼紓壓的事情,在揉麵團的那幾分鐘內,你可以把心中所有的情緒都發洩在麵團上,你越有怒氣,麵團就會被你揉得越有彈性,一會兒之後,你會發現你的不爽竟然都轉移到這個小麵團上。把它放在碗中,蓋上保鮮膜醒麵時,你的心情已經輕鬆了大半。

    半小時後,如果你的壓力實在太大,不爽快的感覺又回來一些些,沒關係,現在你還可以去扯麵團。你就把麵團想像成仇人的耳朵,一把一把用力的將它扯下,變成一塊塊麵疙瘩,等等還要丟進鍋中用滾水煮,光想都覺得振奮人心、充滿希望有沒有。這樣捏完一輪,你的氣應該都宣洩得差不多,可以準備洗洗睡,如果還是覺得很賭懶,那你可能要去喝酒或是看心理諮商,麵疙瘩幫不了你了。

    昨晚做好一批冷凍起來,今天中午立馬煮了番茄湯底的麵疙瘩給兒子試試,他果然喜歡,推薦給小孩正在經歷手指食物階段的媽媽們,做一鍋全家都可以一起吃,口味有很多變化,方便又好吃。當然你心情鬱悶,無處宣洩的話,就算沒有特別愛吃麵疙瘩,也是可以做做看啦。

    *4~5 人份麵疙瘩所需食材如下:

    1. 中筋麵粉 300 克
    2. 太白粉 30 克
    3. 鹽一茶匙(我是用台鹽低鈉鹽裡面附的湯匙,一平匙)
    4. 冷水 150ml
    5. 一顆雞蛋打散備用

    作法如下:

    1. 拿一個大碗公,把麵粉、太白粉、鹽加入,用筷子大致拌勻

    2. 把蛋液加入,邊用筷子拌一下(因為還太乾,此時一定會結塊,但沒關係)

    3. 慢慢將水加入碗裡,過程中持續用筷子攪拌

    4. 水加完後,開始用手在碗中搓揉,把四散的麵粉全都揉進麵團(此時的麵團還很粗糙,因為粉跟水尚未推勻)

    5. 大致成團後,就從碗中取出,放在乾淨的平面上,用手開始揉

    6. 越揉,隨著粉跟水充分混和後,質地會變得越來越均勻,表面會變光滑。依每人手勁(跟心中怒氣),揉麵團的時間略有不同,但大致在 5~10 分鐘內可完成

    7. 揉成表面光滑的麵團後,稍微整成圓形,放入碗中,在上面蓋上保鮮膜,放置半小時醒麵

    8. 半小時後,將麵團取出,手沾濕,隨意扯下小塊,若喜歡吃有嚼勁一些的,可以捏稍微有點厚度(但還是不要太厚,咬久會累),若希望好咬一點,就捏薄一點

    9. 此時麵疙瘩就已完成,若現吃,就直接用滾水煮到浮起來即可,若要冷凍,請看下段說明。

    *冷凍保存方式(照片在留言處):

    之所以會特別說明冷凍方式,是因為我之前曾經拿過一袋全部都黏在一起的冷凍麵疙瘩。雖然丟入滾水中會慢慢散開,但除非那一袋剛好是你一餐的份量,不然料理時實在會有點困擾。

    究竟要生的直接冷凍,還是燙了成型再冷凍,網路上各有說法,最後我是生的直接冷凍,但是為了方便之後拿取,我特別在麵疙瘩上面灑上一些麵粉,讓它們不要那麼黏,然後拿無印良品長方型的琺瑯盒,一片一片鋪上。我每鋪好一層,會放上保鮮膜,再繼續鋪,這樣就不會全部黏在一起,要煮的時候,很輕鬆就可以一片片取出,拿到剛好的份量,特別適合要煮給小孩吃的時候。

    冷凍成型後,可以全部取出,分袋裝好繼續冷凍,就不用怕保鮮盒佔冷凍庫空間。

    *1~2 人份家常番茄麵疙瘩所需食材如下(食材可自由發揮,隨意更換):

    1. 牛番茄一顆,切大塊備用
    2. 梅花豬肉片數片,用醬油稍微醃一下
    3. 玉米筍數根,切段備用
    4. 新鮮香菇一朵,切片備用
    5. 小白菜一小把,切斷備用
    6. 1/4 顆洋蔥切絲備用
    7. 一片薑,切絲備用
    8. 醬油少許
    9. 鹽少許
    10. 水

    *作法如下:

    (另外燒一鍋熱水,煮麵疙瘩)

    1. 熱油鍋,豬肉片炒熟後,先取出

    2. 油鍋繼續爆香薑絲、接著加入洋蔥、香菇拌炒

    3. 洋蔥炒至透明、香菇炒出水後,加入牛番茄、玉米筍繼續拌炒

    4. 牛番茄表面已經有些軟爛後,加水大致淹過料,接著轉小火,蓋鍋蓋燉煮

    5. 燉煮約十分鐘,打開鍋蓋,確認番茄已經煮爛後,可順手將剝落的番茄皮用筷子取出,比較不會影響口感

    6. 加入適量的醬油、鹽調味,起鍋前加入小白菜燙熟,放入之前炒好的豬肉片,及煮熟的麵疙瘩,即完成

    註:

    我做的麵疙瘩,蠻有嚼勁的,很 Q ,像刀削麵那樣,剛好我兒子蠻喜歡吃有口感的東西,所以他吃很 ok,而且我想說男生嘛,如果嚼太兇咀嚼肌太發達的話,大不了變成布萊德彼特(最好是)。但如果你是生女兒,想要她擁有瓜子臉,或是覺得你小孩咀嚼的能力還不夠,那就捏薄片一點,這樣就不用擔心不好咬。

    好了,林姓主婦就用這個平淡無奇的麵疙瘩,做為2015 年的最後一 po ,希望大家不要嫌陽春。

    感謝過去幾個月粉絲們的陪伴,先預祝大家新年快樂,我們明年見(從升降台慢慢下降,消失在舞台中央)。

    *文章同步更新在林姓主婦的
    部落格:http://poyin-at-home.blogspot.tw/

  • 台鹽附的湯匙 在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11-18 22:46:01
    有 278 人按讚


    親子共享食譜:栗子地瓜雞肉炊飯 之 小孩吃飯卡關怎麼辦

    兒子在餐桌上的叛逆期已經差不多進行了兩個禮拜,到今天晚上還是沒有休止的跡象,說真的,這是讓每個父母心力交瘁的階段(林姓主婦幽幽吐了個煙圈),因為我們面臨著孩子很多生理跟心理的轉變,這些叛逆的行為只是一個結果,並非他們刻意搗蛋(說歸說,但我還是很想巴我兒子的頭只是我忍住惹)。

    先談談生理上的轉變。嬰兒在頭一年的生長速度是最快的,滿一歲時的體重一般會是出生體重的三倍,但過了一歲就會自然減緩,所以很多小孩在一歲之後食量明顯變少,單純是因為他們不再需要那麼多食物。但父母卻無法接受小孩明明『長大了』,怎麼反而吃的北鼻時期還少?仍無所不用其極想要逼小孩吃回以前的量,疏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吃飯很有壓力,產生抗拒心態,反而吃得更糟。

    再來,小孩一歲起,自我意識變強烈,過去北鼻時期所沒有的喜好,在這時候都陸續顯現出來,以前什麼都開口吃,就算偶爾眉頭皺了一下,覺得媽媽似乎在惡整他弄這什麼噴,但他們還是很有可能吞下去,頂多少吃一點。但一歲後的小孩,至少我兒子,很明顯變成視覺動物,他單純就用看的,來決定自己想不想吃,只是他的審美觀顯然很有問題,完全就是會把林志玲丟地上,但卻把如花全身舔過再吃下去的那種地步,媽媽常常怎麼看也看不懂,明明很好吃的東西,他們一口也不吃,相貌普普口味單純的東西,他們卻永遠吃不膩,不知道挑選的依據到底在哪,讓我們在準備食物上無所適從。

    一歲起,他們也開始出現小大人心態,想要自己吃,不想再一天到晚被餵,他們手的控制協調能力卻還不是太好,在進食的過程很有可能感到挫折,吃到哇哇叫,媽媽想要幫忙餵個兩口又不要,所以就只能繼續看他該該該,亂七八糟吃到甘心為止(捏爆橘子),通常在這個過程,吃的量變少,也是完全可預料的結果。

    種種原因,讓這個階段很多小孩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飲食關卡,吃的量變少、嘴變挑,把很多父母搞得很焦慮,我也正深陷其中,感觸良多,想了很多辦法想要破關,雖然不知道何時才會成功,但我想方向應該是對的,還是想跟有相同困擾的父母分享。

    1. 不再特別為孩子準備一餐的食物,讓他主要跟著我們一起吃

    這是我做的最大的一個轉變,因為他們這階段的喜好真的莫名其妙,若處心積慮想新菜單,特別做了一份寶寶餐點給他們吃,他們還是很有可能一口都不試,看到這畫面你一定會心碎,於是你開始想一些辦法逼他吃幾口,陷入一個餐桌戰爭的惡性循環。

    媽媽的愛心料理,在這個時候,我認為只會給親子雙方帶來壓力,所以適度減少自己的付出,當孩子不肯吃的時候,你會稍微平常心一點。

    媽媽只要確保大人的食物也都健康、營養、清淡,每餐夾一些讓他們嘗試,他們不吃也沒關係,但至少,這會是一個讓他們開始接觸多元食物的一個管道,而不是只吃你特別為他做的寶寶食物,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對新食物有多一些嘗試的興趣(至少我是這樣樂觀的相信啦,大家不要笑我天真毫嘛)。

    2. 餐桌上,還是備有他一定會吃的東西,確保基本進食量

    每個小孩再挑嘴,也都有偏好的食物,像我兒子就喜歡吃麵包、肉排、蔬菜煎餅,我每餐不厭其煩地準備其中幾樣,放在餐桌上,他若死不肯吃我吃的東西,那至少吃他愛吃的那幾樣,就不會餓死。

    我覺得不用太在意小孩會不會吃膩,反而覺得當他有一天吃膩了,就會想要跨出自己的舒適圈,多嘗試一些大人的食物。

    我也發現兒子有時還是願意吃副食品階段的粥飯,他只是不想天天吃,但我若兩三天拿出來給他吃一次,他還是可以吃不少,媽媽們可以像我一樣,還是備一些冰磚以備不時之需。

    3. 餐跟餐之間,不給點心,只給水、水果或是新鮮現打果汁(果汁要適量)

    4. 一天總奶量控制在 350~5~600ml 之間

    我看蠻多國內外的育兒書,或是醫生說法,都有提到這一點,畢竟一歲後,奶已經不再是主食,若讓小孩喝太多奶,他很難在正餐時間好好用餐,造成惡性循環,媽媽可以依情況控制一下。

    5. 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同時教育好家中長輩

    這絕對是讓媽媽很想哭的階段,看小孩無緣由的把食物丟地上,怎麼會不脆心,但越在意,越把這件事搞得像個戰爭,不會有好結果,真的只能提醒自己,這是一個常見的乩童現象,像林姓主婦就遇到,一定要耐心沉著面對,有一天(譬如說小孩五歲...)總會改善。

    教育家中長輩我覺得是很關鍵的一點,因為長輩特別怕小孩吃不夠,更何況這是一個連媽媽自己都覺得有點挫屎的改變,長輩過度擔心的反應完全可以理解。

    為避免長輩的關切讓這整件事情的壓力指數上升,一定要讓長輩明白小孩現在這個卡關期背後的原因,讓長輩也盡量放鬆心情面對,不然很容易無所不用其極,只為了多餵幾口飯,反而養成小孩的壞習慣(看電視吃飯、用餐後零食作為條件交換、看手機畫面吃飯等等)。

    這真是史上最臭長的一篇食譜前言,今天其實是要分享我做的親子共享食譜:栗子地瓜雞肉炊飯,雖然我兒子現在還沒有口福欣賞這個飯的美味,但我相信大部分的小孩會喜歡,準備上更是非常簡單,分享給媽媽們。

    三人份栗子地瓜雞肉炊飯所需食材如下(使用 LC 16 公分鑄鐵圓鍋)

    1. 去骨雞腿排半片,去皮,切掉明顯油脂,切小丁後,以少許醬油醃製 10 分鐘

    2. 洋蔥半顆,切丁備用

    3. 地瓜一條,切小塊備用

    4. 五顆生栗子

    5. 少許鹽(我是使用台鹽健康減鈉鹽所附的小湯匙,半匙)

    6. 10ml 味醂 (可省)

    7. 一杯米洗淨瀝乾備用

    作法如下

    1. 鍋中加入少許油,熱了之後,加入洋蔥丁拌炒至透明狀

    2. 加入雞肉拌炒至表面變白

    3. 加入米、地瓜、鹽、味醂、1.1 杯的水,攪拌均勻後,在上面鋪上栗子

    4. 水滾後,蓋上鍋蓋,轉小火煮 15 分鐘,打開吃看看,若飯還不夠軟,就繼續蓋鍋煮 5~10 分鐘,若你覺得口感已經 ok ,就直接關火,準備開動(我這次只有煮 15 分鐘,覺得剛剛好)

    註:

    真的蠻推薦小家庭可以買一個 LC 16 或 18 公分的鑄鐵圓鍋,煮 2-4 人份的炊飯或是燉飯剛好。準備一鍋有肉有菜的炊飯其實非常方便快速,一鍋到底就可以當一餐,覺得想多吃點青菜再另外燙一些,比用電鍋煮飯,備個三菜還要簡單,林姓主婦誠心推薦大家去敗一個(手比愛心)(要死一起死大家一起敗)。

    *文章同步更新在林姓主婦的
    部落格:http://poyin-at-home.blogspot.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