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電需量競價平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電需量競價平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電需量競價平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電需量競價平台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國內企業對再生能源綠電需求孔急!國內綠電憑證,目前台積電包下99%數量!(08/15/2021 自由時報) 去年台灣開放綠電轉供交易上路,台積電「超前部署」,一年多來已買下國內六十萬張綠電憑證(六億度綠電)、佔比高達九十九.五%。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蘋果去年已要求供應鏈二○三○年要做到碳中...

  • 台電需量競價平台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6 17:40:58
    有 51 人按讚

    國內企業對再生能源綠電需求孔急!國內綠電憑證,目前台積電包下99%數量!(08/15/2021 自由時報)

    去年台灣開放綠電轉供交易上路,台積電「超前部署」,一年多來已買下國內六十萬張綠電憑證(六億度綠電)、佔比高達九十九.五%。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蘋果去年已要求供應鏈二○三○年要做到碳中和,歐盟後年也將試行碳關稅,美、日都有意跟進,預料將成為全新貿易障礙。台灣目前的減碳時程、具體作法還在討論,而推動綠電的腳步稍快,去年綠電轉供交易上路,台積電「超前部署」,一年多來已買下國內六十萬張綠電憑證(六億度綠電)、佔比高達九十九.五%。

    「電業法」促成綠電自由化,早期綠電憑證交易多是發電者自用電,憑證再由有需要的企業認購,去年國內才有轉供交易,綠電與憑證同時出售。

    根據統計,至今年八月十三日為止,國內共有六十萬四七五九張憑證完成轉供交易,最大買家就是加入RE100的台積電。統計顯示,台積電已取得的憑證有六十萬一七八一張,佔直轉供市場的九十九.五%,第二大買家為台灣固網,但交易張數僅僅二六五○張。

    官員表示,台積電主要生產基地在台灣,對綠電需求殷切,動作自然非常快;當「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後,允許綠電賣家可透過直供、轉供賣給用電戶,台積電內部早有專案小組積極向綠電業者洽購。

    綠電交易元年 平台冷、媒合熱

    去年是國內綠電交易元年,經濟部推出「綠電交易平台」,不過,至今依舊冷清,沒有一筆是透過平台成交的案例,但私下媒合卻熱鬧滾滾;對此,官員解釋,平台之所以冷,因賣家都想挑選買主,而平台採取競價制度、價高者得,無法挑買家。官員說明,競價制好處是越多買主參與,綠電價格越有空間,經濟誘因必須維持。

    而業者喊買不到綠電,將矛頭指向台電,但台電有兩大考量,火力發電有碳排管制,若未達標會挨罰。此外,市場對綠電的殷切程度也需要釐清,是否衝擊到貿易等。

    官員也說,台電若把綠電拿到交易平台,外界就會得知底價,台電將有定錨作用,會影響市場綠電價格。

    台電也坦言,現階段確實不適合加入,怕成為市場破壞者,但強調會等待適當時機,去年已拿到綠電售電業執照,擁有綠電交易資格。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66924

  • 台電需量競價平台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5 17:30:15
    有 181 人按讚

    我是能源轉型整理師EP5-季末完結篇
    【穩定電力大作戰,隊友今天你選誰--蓋電廠 vs 其他方案(電力系統upgrade!)】
               
    因應用電吃緊,有些人認為蓋電廠就解決了,NONO!除了蓋電廠,還有其他更該優先做的事。
          
    #用電吃緊到底多吃緊
    在台灣,並不會全年都處在「用電吃緊」的狀況下,主要是發生在夏天的兩個用電尖峰,每年大概只有100多小時,佔一年的總用電時數不到3%。蓋一座電廠只為了3%的電力實~在太不划算了,不如來看看以下幾種方法:
    .     
    1⃣ 尖峰用電移到離峰,不增加電力負擔又省錢
         
    由於一般住商用戶佔 #日尖峰用電的一半以上,減少用電尖峰的做法除了第三集說的節能小撇步( https://pse.is/3kdztq )之外,加裝「#智慧電表」且用電量達到一定規模的住商用戶還可以選用「#時間電價」,在電費較為便宜的離峰時段用電,不但減少尖峰壓力還可以省電費。至於工業部門可以參加「#需量競價」,也就是在預期用電吃緊的時間減少或停止用電,再把省下來或沒用到的電賣回去給台電,增加尖峰調度的餘裕。
         
    2⃣ 升級電網系統,掌握即時資訊
         
    第二個方法是升級電網、發展「電力輔助服務」,例如搭配智慧電表佈建,可以透過大數據掌握即時電力資訊,包括再生能源即時發電量,對於電力調度不可或缺,能幫助判斷何時應進行 #需量反應 來抑低負載。此外,搭配 #電力交易平台,也可以在下午、傍晚時段,將 #生產過剩的太陽能賣給有需要的電力使用者。另外,提升儲能技術也相當關鍵,讓白天沒有用完的再生能源晚上還能派上用場。雖然儲能設施建設成本在目前仍相對較高,但在市場與技術都逐漸成熟情況下,克服儲能技術的挑戰仍然比解決核廢料問題來得容易許多。
         
    3⃣ 工業升級 邁向能源新時代
         
    占整體用電量將近六成的工業部門在節電上責無旁貸,進行產業與設備升級,以減少能源消耗,加入需量反應,以及 #提高自主綠能發電量,都是舒緩用電壓力、抑制能源浪費、減少空污與碳排的做法。
    .
    💪 3%的用電高峰是台灣每年夏天必須得面對的能源壓力,若大家都能出一點力,減少不必要的用電,或提升彈性調度的能力,就不用為了蓋電廠犧牲電廠周圍的少數居民,這才是符合環境正義,符合經濟效益的做法。
            
    #我是能源轉型整理師
    #move_to_Energy_transition
    #敬請期待下一季華麗回歸
        
    --
    ✋ 我們頻繁提到的需量反應、需量競價是什麼?
    ✋ 可以為能源轉型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 跟一般百姓如我有什麼關係?
    ✋ 省電真的可以賺錢嗎?
       
    如果看我們的文章,心中有以上相關問題的話,綠盟將舉辦 線上講座|不蓋電廠也能挺過用電尖峰?! 談「需量反應」全球潮流的潛力與挑戰,邀請你來聽講座,了解可以怎麼參與看似遙遠,實則圍繞在我們每個人身邊的能源議題。

    時間:7/21(三) 19:00-20:00
    線上參與:https://fb.me/e/1CmBFi6b3

  • 台電需量競價平台 在 T客邦的臉書基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7 09:56:59
    有 50 人按讚

    為打破台電一家電力公司獨佔局面,過往台電主要以調度大型機組穩定供電,像是燃煤電廠、核能電廠以及燃氣機組。未來推出的電力交易平台就像是股票交易市場,台電擔任買方,賣方為民營傳統發電業者、自用發電設備設置業者(如太陽光電),以及改變電力使用行為的用戶(需量反應)與儲能業者4種相互競價,讓台電購買,以維持電力系統穩定,或避免斷電。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