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電員工子女宿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電員工子女宿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電員工子女宿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電員工子女宿舍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日本生活543〜tokyo life with my japanese husband & my twins babie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謝謝台電宿舍帶給我無可取代的一切⭐️ 最近生活節奏很緊湊💡 不變的一打二生活,加上學開車外, 其實還有一件必須完成,我才能回日本的事情。 就是雙寶阿公退休了, 必須在規定期間裡搬離台電宿舍。 其實雙寶出生後,因為住不下, 所以我已好幾年未在台電宿舍的家過夜, 今天久違回到台電宿舍的家。...

  • 台電員工子女宿舍 在 日本生活543〜tokyo life with my japanese husband & my twins babie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24 18:28:51
    有 308 人按讚

    ⭐️ #謝謝台電宿舍帶給我無可取代的一切⭐️

    最近生活節奏很緊湊💡
    不變的一打二生活,加上學開車外,
    其實還有一件必須完成,我才能回日本的事情。

    就是雙寶阿公退休了,
    必須在規定期間裡搬離台電宿舍。

    其實雙寶出生後,因為住不下,
    所以我已好幾年未在台電宿舍的家過夜,
    今天久違回到台電宿舍的家。

    看著那些從我大學時期就未在移動過的物品,
    看著牆壁上長年的壁癌,
    看著窗戶上用膠帶黏貼修補的痕跡,
    看著牆上收納的門因為老舊某天突然掉下來,
    當年的我拿了報紙替代把收納空間遮起來的痕跡。

    這些看起來的各種不完美,
    都是這個房間陪我一路走來的痕跡💕

    從小到大,
    光是從台電宿舍搬到台電宿舍,就搬過4次。
    現在即將搬離的地方,是住過的第5間台電宿舍。

    記得最一開始住的台電宿舍,
    是在現在高雄大遠百附近,
    在約25年前因為要開路,而必須搬離。

    那個曾存在於高雄前鎮區西甲西巷的台電宿舍區,
    雖然被拆除了,卻長年存在我心中。

    小時候,我有好多男的女的青梅竹馬玩伴。
    他們都是台電員工的子女。
    當時的那個宿舍區真的好美,
    有溜滑梯區,有樹蔭散步道,有籃球場,
    大家在中秋節等節日總會聚在籃球場一起放煙火聊天。

    小孩們每天下午就是自然而然聚集在籃球場,
    一起玩閃電滴滴,大風吹,捉迷藏,一起騎腳踏車,腳踏車「澇鏈」時,一起撿樹枝把鏈子勾回去,一起在桑椹樹下採桑葚,一起玩泥土,一起打赤腳奔跑,一起採花蜜,一起被狗追,一起打開水龍頭直接喝水。

    每週也會有賣豆花的阿伯推著推車到宿舍區來叫賣,
    大家都會拿著自家碗公和零錢去排隊買,
    再拿著裝得滿滿,超好吃的手工豆花回到家品嚐。

    到了晚上,大人們則常常會聚在一起泡高山茶,
    小孩們則是玩在一起。

    週末,大家會散步到現在的大遠百(當時的遠東百貨)
    偶爾,附近有免費的明華園的歌仔戲演出時,
    大家會一起結伴去看。

    住的第一個宿舍的家,很日式,
    就是走進去直接通到底,
    每個房間都沒有門😂
    可以說是全部通在一起。
    但它有個很大的院子,
    裡面有顆常常可採收的酪梨樹。
    有個讓我難忘的回憶是,
    那個家的廁所是蹲式的,牆的最下方有個木匡窗戶,
    記得有一次我上廁所時,突然跑進一隻大蜥蜴😱😱😱
    我整個嚇到.....成為這輩子難忘的回憶之一😂
    這裏的環境甚至也有大型寄居蟹等出沒,

    房子旁則有小小田地,種了絲瓜等青菜。
    大家會採收來吃,或曬成絲瓜布洗澡(我覺得超痛😂)

    如此接近大自然的世外桃源。
    卻在離三多商圈徒步區範圍內,
    這個充滿大自然的台電宿舍,卻很少人知道它。
    (已拆除,變大馬路了。不是現在大遠百對面那區)

    搬離這個已被拆遷的台電宿舍後,
    之後住的台電宿舍區,雖然鄰居人也都很好。
    但可以感受到鄰居們彼此之間,
    不會像以前那個宿舍區一樣常常聚在一起。
    有時會懷念當年那個大家庭的感覺。

    即將與台電宿舍這個大家庭正式說掰掰,
    有些不捨,但也感謝台電宿舍帶給我的所有回憶。
    感謝台電宿舍的溫暖環境,豐富了我的童年。

    也期望這間即將空出的宿舍,
    能繼續帶給其他台電眷屬更多無可替代的回憶。

    台電宿舍,thank you so much💕

    #能在這麼溫暖的環境下長大的我很幸福😊
    #雙寶第一次去台電宿舍的家
    #馬路君盡責的陪玩🥰

  • 台電員工子女宿舍 在 饒自強粉絲團-前f-16戰機飛官/長榮航空機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20 22:23:47
    有 146 人按讚

    孫運璿總共當了九年經濟部長,六年行政院長。

    他曾手握數千億資源,但不收禮、不應酬、也不剪綵、不題字,企業往來只談大政策不單獨與個別公司負責人會面。他的秘書回憶院長任內每年監察院財產申報,除了少數積蓄外,房子、車子、古董…一律填「以下空白」。

    如果年輕的,你不知道孫運璿先生,這篇值得你來認識他;
    如果年長的,你不認識孫運璿先生,這篇值得我們緬懷他。

    典範需要歷經時間,慢慢、慢慢沈澱。 文 - 陳文茜

    參加孫運璿先生百歲冥誕,達官來的不多,前副總統蕭萬長、臺北市長郝龍斌…聽到的故事卻很多。幾位台電老部屬吃中飯時抓著我急促地談起陳年往事,深怕等他們也過去時,社會徹底遺忘了孫先生的功績。

    一位88歲的老工程師,特別自美國趕回,只為了向敬愛的老長官鞠個躬。
    談起孫運璿的清廉,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好不容易熬到交通部長職位,特支費全分給貧寒的部屬交子女學雜費,當年台電開放老員工認購宿舍,孫運璿在台電從接收監理委員當到總經理共18年,當然有資格配置。
    老部屬知道他曾為了家窮,到非洲奈及利亞主持電力開發計劃賺美金,特別到交通部奔告此事。
    孫運璿一口回絕,「我已當到部長,有官配宿舍,何必和年輕人搶?」
    老部屬再勸他 ,這可是有產權的宿舍和官配不同,可以留給孩子們;孫運璿聽了不但不感激,還揮手略帶責備:「我的孩子對台電沒半點貢獻,他們憑什麼分宿舍?」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孫運璿32歲就來了台灣,他出生1913年,1945年12月奉派來台參加電力公司接收工作。

    初期只是個電力監理委員,日本人8月投降,1945年底撤走時揚言台灣三個月內電力將一片黑暗,日本人電力技術不留下,電力零件全帶走。
    孫運璿臨危受命,轉個腦筋把各地工業學校還沒畢業但訓練底子差不多的學生全徵召至台電,五個月內恢復八成供電。

    孫運璿百歲冥誕當天,我碰到一位孫家世交,1947年228剛發生時孫運璿一度成為少數本省人欲毆打的對象,他逃到台電本省同事家中躲藏;等國民黨21師軍隊到台灣開始「清鄉」時,換孫運璿保護他們一家。
    「台電沒有省籍觀念」,這位孫家的世交第二代如此敘述,孫運璿歷經228前後不同階段的暴力;因此一生在台電、部長、院長任內,「用人唯材」,不考 慮省籍。

    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回憶1978年美國和中華民國斷交、台灣政治孤立、經濟卻起飛的關鍵年代,「採訪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很過癮;三個人風格不同,但都立下了典範,也因此把台灣從國難邊緣轉身為經濟奇蹟起飛。」


    聽孫運璿的故事,如今聽來卻像神話;因為我們的當下政壇不是太自私、就是太目光如豆、太貪婪。

    1950年孫來台六年後,家鄉逃來一堆難民,如同許多外省家庭,一個小小的房子塞滿逃難的親友。孫運璿即使有份薪水,過個年也捉襟見肘。
    也是今年百歲冥誕,一個老先生向我「自首」他如何「欺騙」孫家,孫夫人沒辦法了便託他典當一只戒指,他騙了孫夫人,自己拿了台電年終獎金交給孫夫人。
    隔了幾年,孫夫人想贖回,他始終沒告訴她真相,算了極少的利息把戒指交回。孫運璿夫 人看著戒指,口中唸著:「媽媽,媽媽?您回來了。」眼中盡是淚;那是已相隔兩地的母親留給她惟一的紀念…


    關於孫運璿清廉的故事,聽愈多,愈傷心。

    孫運璿不是民主的信仰者,但他卻以畢生精力奉獻國家,退休時兩袖清風退休金120萬。而那個年代他從台電處長到總經理,一幹近18年;去了非洲回來,歷經交通部長、經濟部長、共近三十年不同部會歷練,蔣經國才提名他出任行政院長;院長共任期六年,直至他腦幹中風倒下。
    他和當時領導國家的蔣經國,沒有人把政治職位當跳棋遊戲,求才若渴,辦事如旋風,栽培接班者按部就班。…

    相照今日,我們可以提名一位政治資歷近一張白紙者出任行政院長,五年換四個行政院長…領導國家的人把職位授予當酬庸、當兒戲、當跳棋遊戲…

    孫運璿總共當了九年經濟部長,六年行政院長。
    他曾手握數千億資源,但不收禮、不應酬、也不剪綵、不題字,企業往來只談大政策不單獨與個別公司負責人會面。他的秘書回憶院長任內每年監察院財產申報,除了少數積蓄外,房子、車子、古董…一律填「以下空白」。

    而百歲冥誕那天,我們見到傳聞開啟台灣「半導體」的那場著名「豆漿早餐會」的出資者。
    花白頭髮,人站地挺挺,於孫運璿百歲冥誕標誌前拍照;他拍著胸脯驕傲地說那個早上數十人,他支付了「六百元」台幣?然後創造豈只六十兆屬於「國家」的科技資產。

    眾人念起往事,我舉杯向孫運璿大女兒孫璐西教授致敬,她客氣地回:「感謝那個時代,爸爸才能做事…」 杯酒交幌間,相較年輕的我,墜入了沈思。

    接棒的後人,慚愧啊!

  • 台電員工子女宿舍 在 饒自強粉絲團-前f-16戰機飛官/長榮航空機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1-20 22:23:47
    有 145 人按讚


    孫運璿總共當了九年經濟部長,六年行政院長。

    他曾手握數千億資源,但不收禮、不應酬、也不剪綵、不題字,企業往來只談大政策不單獨與個別公司負責人會面。他的秘書回憶院長任內每年監察院財產申報,除了少數積蓄外,房子、車子、古董…一律填「以下空白」。

    如果年輕的,你不知道孫運璿先生,這篇值得你來認識他;
    如果年長的,你不認識孫運璿先生,這篇值得我們緬懷他。

    典範需要歷經時間,慢慢、慢慢沈澱。 文 - 陳文茜

    參加孫運璿先生百歲冥誕,達官來的不多,前副總統蕭萬長、臺北市長郝龍斌…聽到的故事卻很多。幾位台電老部屬吃中飯時抓著我急促地談起陳年往事,深怕等他們也過去時,社會徹底遺忘了孫先生的功績。

    一位88歲的老工程師,特別自美國趕回,只為了向敬愛的老長官鞠個躬。
    談起孫運璿的清廉,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好不容易熬到交通部長職位,特支費全分給貧寒的部屬交子女學雜費,當年台電開放老員工認購宿舍,孫運璿在台電從接收監理委員當到總經理共18年,當然有資格配置。
    老部屬知道他曾為了家窮,到非洲奈及利亞主持電力開發計劃賺美金,特別到交通部奔告此事。
    孫運璿一口回絕,「我已當到部長,有官配宿舍,何必和年輕人搶?」
    老部屬再勸他 ,這可是有產權的宿舍和官配不同,可以留給孩子們;孫運璿聽了不但不感激,還揮手略帶責備:「我的孩子對台電沒半點貢獻,他們憑什麼分宿舍?」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孫運璿32歲就來了台灣,他出生1913年,1945年12月奉派來台參加電力公司接收工作。

    初期只是個電力監理委員,日本人8月投降,1945年底撤走時揚言台灣三個月內電力將一片黑暗,日本人電力技術不留下,電力零件全帶走。
    孫運璿臨危受命,轉個腦筋把各地工業學校還沒畢業但訓練底子差不多的學生全徵召至台電,五個月內恢復八成供電。

    孫運璿百歲冥誕當天,我碰到一位孫家世交,1947年228剛發生時孫運璿一度成為少數本省人欲毆打的對象,他逃到台電本省同事家中躲藏;等國民黨21師軍隊到台灣開始「清鄉」時,換孫運璿保護他們一家。
    「台電沒有省籍觀念」,這位孫家的世交第二代如此敘述,孫運璿歷經228前後不同階段的暴力;因此一生在台電、部長、院長任內,「用人唯材」,不考 慮省籍。

    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回憶1978年美國和中華民國斷交、台灣政治孤立、經濟卻起飛的關鍵年代,「採訪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很過癮;三個人風格不同,但都立下了典範,也因此把台灣從國難邊緣轉身為經濟奇蹟起飛。」


    聽孫運璿的故事,如今聽來卻像神話;因為我們的當下政壇不是太自私、就是太目光如豆、太貪婪。

    1950年孫來台六年後,家鄉逃來一堆難民,如同許多外省家庭,一個小小的房子塞滿逃難的親友。孫運璿即使有份薪水,過個年也捉襟見肘。
    也是今年百歲冥誕,一個老先生向我「自首」他如何「欺騙」孫家,孫夫人沒辦法了便託他典當一只戒指,他騙了孫夫人,自己拿了台電年終獎金交給孫夫人。
    隔了幾年,孫夫人想贖回,他始終沒告訴她真相,算了極少的利息把戒指交回。孫運璿夫 人看著戒指,口中唸著:「媽媽,媽媽?您回來了。」眼中盡是淚;那是已相隔兩地的母親留給她惟一的紀念…


    關於孫運璿清廉的故事,聽愈多,愈傷心。

    孫運璿不是民主的信仰者,但他卻以畢生精力奉獻國家,退休時兩袖清風退休金120萬。而那個年代他從台電處長到總經理,一幹近18年;去了非洲回來,歷經交通部長、經濟部長、共近三十年不同部會歷練,蔣經國才提名他出任行政院長;院長共任期六年,直至他腦幹中風倒下。
    他和當時領導國家的蔣經國,沒有人把政治職位當跳棋遊戲,求才若渴,辦事如旋風,栽培接班者按部就班。…

    相照今日,我們可以提名一位政治資歷近一張白紙者出任行政院長,五年換四個行政院長…領導國家的人把職位授予當酬庸、當兒戲、當跳棋遊戲…

    孫運璿總共當了九年經濟部長,六年行政院長。
    他曾手握數千億資源,但不收禮、不應酬、也不剪綵、不題字,企業往來只談大政策不單獨與個別公司負責人會面。他的秘書回憶院長任內每年監察院財產申報,除了少數積蓄外,房子、車子、古董…一律填「以下空白」。

    而百歲冥誕那天,我們見到傳聞開啟台灣「半導體」的那場著名「豆漿早餐會」的出資者。
    花白頭髮,人站地挺挺,於孫運璿百歲冥誕標誌前拍照;他拍著胸脯驕傲地說那個早上數十人,他支付了「六百元」台幣?然後創造豈只六十兆屬於「國家」的科技資產。

    眾人念起往事,我舉杯向孫運璿大女兒孫璐西教授致敬,她客氣地回:「感謝那個時代,爸爸才能做事…」 杯酒交幌間,相較年輕的我,墜入了沈思。

    接棒的後人,慚愧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