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鐵信用卡付款取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鐵信用卡付款取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鐵信用卡付款取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鐵信用卡付款取票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288的網紅兔子推推x深層按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可能當了奧客]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用「台鐵的e訂通購票系統」開啟APP訂票、付款、取得電子票證,進站用QR code掃碼進站的玩意兒。 與朋友同行,買了兩張票,我取了一張,用系統分票功能分了一張給他,但是,在取票的瞬間APP頁面當掉了。 接著,朋友的手機顯示「已取票」,連購票人也就是我的...

  • 台鐵信用卡付款取票 在 兔子推推x深層按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23 09:46:20
    有 79 人按讚

    [我可能當了奧客]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用「台鐵的e訂通購票系統」開啟APP訂票、付款、取得電子票證,進站用QR code掃碼進站的玩意兒。
    與朋友同行,買了兩張票,我取了一張,用系統分票功能分了一張給他,但是,在取票的瞬間APP頁面當掉了。
    接著,朋友的手機顯示「已取票」,連購票人也就是我的手機也顯示「已取票」,可是在電子票夾裡唯獨找不到這張車票,可能是手機版本過舊,竟然無法刪除APP重新下載,因此,重新取票的路徑失效,只好在一大清早出發之前,到售票口與站務人員詢問如何解決。
    -
    我:請問該如何解決呢?(描述上述問題)
    站務:有帶手機嗎?我幫你試看看。
    我:在朋友那裡,他還沒到,我可以提供我的購票紀錄,可否試著讓我們先進站呢?
    站務:基本上不行,因為系統顯示已取票,而你目前無法出示票券,在查票口是進不去的。

    (補充說明:文字對話比較精簡,盡量試著客觀的寫,在一連串的過程裡,我曾表示我是否需要再買一張票進去?不過,這不是我希望的解答,我並沒有打算再買一張票,提出這個方案,只是要表達重複買兩次票才能進站是件奇怪的事。)

    站務:你可以再買一張票,到時候搭乘完,再辦理重複購票的退款,但是,要收取手續費用。
    我:我認為不合理,我可以出示購票紀錄,現在只是APP無法取票,能否想想其他辦法?
    站務:沒辦法,如果你不能接受,你可以左轉再左轉到值班站長室詢問站長。

    (左轉再左轉,找到站長室,快速重複一次)

    站長:沒辦法,你只能先再買一張,然後辦理重複購票的退費程序,而且是你手機當掉,是你手機的問題。
    我:是APP當掉,是系統的問題,如果是我手機當掉,那我重新開機就可以了,取不到票是系統的問題,況且,我現在就可以出示購票紀錄,包含信用卡紀錄,可以「證明確實買下了這兩個位置」。
    站長:沒辦法,因為QR code就是你的車票。

    發現開始鬼打牆,接著說:但是,我可以出示購票紀錄,是否也可以證明我有購票?能否有變通方案讓我們先進站,假設這個位置還有他人來坐,你們也可以透過查票得知,據我所知普悠瑪與太魯閣班次,台鐵是必須購買有位置的票方可以搭乘。
    站長一副為難樣,才表示請我提供訂票代碼與身分證字號查詢了購票票號,然後,抄寫給我一張車票資訊,請我到櫃檯重新開立實體票證,這時候,在另外一個地點朋友的手機裡似乎同步顯示了該票註銷的顯示。

    最後,我左轉再左轉回到窗口,請站務人員重新開立實體票,趕在最後一刻搭上了列車。
    -
    進站前,還發生一個插曲。
    與朋友約在台鐵查票口,而我從台北車站的大廳進入B1的查票口,等了片刻才突然意識到可能不只有一個查票口,接著問了查票人員,有沒有其他入口,捷運轉乘會在哪個地方進站?
    查票人員表示:應該是到B3的查票口。

    當下,問了B3查票口的路線,走到半途發現一件事,我在火車到站前,絕對趕不到B3入口,兩張票都在我的手上,一張電子,一張實體,該怎麼辦?
    靈光一閃,立刻截圖電子票證傳給朋友,然後,持著實體票證進站。

    結論是,有在SOP以外的解決方案,並且沒有被放在較前順位被採用,還是在正當的手段裡達成目的(老實的拿到實體票進站),並沒有得到例外與方便。
    以結果而言,是成功的。
    -
    反思事件的經過,想說的有幾件事。

    第一: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

    我在過程中表達了一種「強烈意願」要求解決問題,而不是只接受照程序或SOP處理。
    當過公務人員的經驗,讓我太了解原則以外的例外與方便,不到發車的最後一刻,不一定要放棄。
    在事件裡,並不是「對與錯」的問題,是要解決已經買票卻不能順利取票也不能進站的問題,然後,能夠證明已經購票,也能夠進站的話,取票的議題就可以不存在。

    第二:可以同理,但不一定要接受。

    在過程中,試著表示同理,可以理解站務人員及站長提出的按程序的做法,同理可以不接受。
    我認為身為站長應該有能力判斷並且可以決定是否要讓這件事彼此方便,坦白說,辦理重複購票的退款程序是雙輸的結果,如果能夠辨識事理且願意承擔責任,很多事情會簡單得多。
    可惜的是,常見的公務員心態通常是,按程序走,那是你的事,也是辦理退款部門的事,反正就不是我的事,我在標準程序作業裡面已經完成了我的工作。
    這讓我想到我以前當公務人員的時候,常思考的是「盡量確實的解決問題」,而不是「只是把現在的問題解決」,固然兩種方式都可以用不同的路徑解決一部分,也不是表達吵鬧就有糖吃的方式就比較好,或許,正是我想解決問題跟只是想把問題解決的心態,才選擇不繼續當公務人員吧?那可能是個性與思考模式的差異。

    第三:理性與感性的流動,邀請對方一起解決問題。

    在過程中,試著保持理性與感性的互動,固然有強烈的目的,但盡可能的同理對方必須按程序作業的為難,才表達出是否有其他方案或例外與方便的可能?保持有機會達到目的,盡可能的不要造成對立,然後,一起達成目的,或者是試圖說服對方協助我達成目的。

    第四:遇到困難,記得退回一些,甚至,退回原點。

    回到原點,在最後拿到實體票之後,如果沒有經過幾個思路與行動的轉折與退回,約在B1查票口,意識到可能還有其他入口,詢問,前往,發現趕不上,退回,截圖,傳給朋友,自己拿實體票進站,卻是也是趕不上火車。
    曾經,有人說過我似乎可以多元思維或多面向思維,後來自己檢查了一下,發現只是在路線上進退很快,然後退回原點退得夠徹底,所以,有機會換一條「走的通」的道路。
    -
    在過程裡,我一直明白我已經知道解方就是「再買一張票」,然後搭乘後辦理重複購票的退款程序。
    因此,可以在發車時間之前,試著討論跟提出異議,不過,我應該邀朋友先來到大廳先聚集在一起,避免後面出現分票問題,又或者,其實應該先把電子票截圖給朋友,讓他先進站,以免後來有失。

    讀完或許感覺很累,我卻在當下,滿享受可以順暢的「表達強烈意願」的能力。
    日常生活已不太需要強烈,因為,周遭人事物大多和善,尊重彼此,舒緩放鬆,我知道我有能力,只是不需要用而已。

    「試著享受貌似不順的旅程,觀察在它背後的禮物。」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