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達電動車部門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達電動車部門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達電動車部門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達電動車部門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幫助2050年淨零排放達標 我們需要做足哪些準備?(05/26/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真正將淨零承諾寫入國內法的國家僅不到1/4,IEA上週便發布報告,帶大家透視達標路線和關鍵里程碑。 此外,要達到2050年淨零目標,乾淨能源技術在2030年能不能被大幅提升及採用會是成敗關鍵,這包含...

  • 台達電動車部門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6 13:51:45
    有 22 人按讚

    ”幫助2050年淨零排放達標 我們需要做足哪些準備?(05/26/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真正將淨零承諾寫入國內法的國家僅不到1/4,IEA上週便發布報告,帶大家透視達標路線和關鍵里程碑。

    此外,要達到2050年淨零目標,乾淨能源技術在2030年能不能被大幅提升及採用會是成敗關鍵,這包含太陽能和風能的裝置容量要提升至現今的四倍,電動車銷售量須為現今的18倍,而且GDP能源強度每年要改善達4%!其中在電力部門去碳化中,若一切順利照劇本走,2050年幾乎90%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而太陽能和風能就占了70%。“

    文:詹詒絜(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這兩年,國際掀起一陣「淨零」風潮,統計到今年4月,已有44個國家加上歐盟喊出淨零排放目標,加總涵蓋了全球70%的總碳排和GDP。

    但目標喊歸喊,真正將淨零承諾寫入國內法的國家僅不到1/4,可能大家仍在觀望,或摸索該如何達成。國際能源總署(IEA)上週便發布「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Net Zero by 2050: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報告,帶大家透視達標路線和關鍵里程碑。

    走在2050路徑上 經濟會成長但碳排會下降

    報告一翻開,最吸睛的預測莫過於這套路徑不僅能讓2030年的世界經濟規模比現在多40%,能源消耗也同步減少7%,經濟發展和能源消耗完美脫鉤!而且到2030年還可以創造1400萬個就業機會,發展更高效能的電器、燃料電池運具,以及建築節能改造上,更額外需要1600萬個工人。

    不過報告也坦承,轉型中會有工作機會流失。2050年化石燃料在目前能源總供給量的占比中會從4/5下降到只剩1/5,隨著大規模的淘汰,估計會減少500萬個工作,此時正義轉型(just transition)就必須進場,輔助工人轉換職場。

    此外,要達到2050年淨零目標,乾淨能源技術在2030年能不能被大幅提升及採用會是成敗關鍵,這包含太陽能和風能的裝置容量要提升至現今的四倍,電動車銷售量須為現今的18倍,而且GDP能源強度每年要改善達4%!其中在電力部門去碳化中,若一切順利照劇本走,2050年幾乎90%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而太陽能和風能就占了70%。

    三大部門減碳關鍵:氫能、電動化、零碳建築

    接下來看能源終端用戶,2030年工業和交通部門碳排會各降20%,建築部門則會少40%;到2050年,三巨頭的減排幅度可以各自來到90%,完整脫碳。

    但是要這麼巨幅削減碳排,工業部門得仰賴氫能和碳封存及捕捉技術。其中2050年氫能的量會是現今的6倍,一半會用於重工業(主要是鋼鐵和化學品生產)和交通上。

    讀者可能會疑惑,氫能又分綠氫、灰氫、藍氫,如果都是用灰氫來生產,怎麼達到減碳效果?對此,報告裡特別強調2050年有2/3的氫能必須是低碳的,也就是用電解方式製造,而且成本會比現在少3倍,以利量產。

    交通部門的去碳則要靠電力化,2030年的車輛銷售有60%會是電動車(2020年電動車銷售僅占5%),公共充電站也要到位,設置將多達4000萬支;其他像是航班數量要減少12%、20-50%的車旅(car trip)轉換成透過公共運輸、自行車進行,都是減碳助力。

    必須要提的還有這次報告在建築部門裡提出一個新概念:準零碳建築(zero-carbon-ready building),也就是計算一棟建築碳排時,需涵蓋建物營運、搭建、和材料生產製造幾大階段;如此要低碳,建築就得具備良好的被動式設計、整合當地的再生能源、使用低碳建材、甚至可以成為分散式能源的一環,為韌性電網貢獻己力。

    扣合著淨零目標,2030年全球應有20%的既有建築需要翻新,2050年超過85%的建築需遵守準零碳建築能源法規,住宅建物翻新速度每年要達到2.5%才行(目前比率小於1)。這樣即使未來全球樓地板面積會增加75%,排放量仍可被完美削減90%。

    最後,就經濟工具來看,少不了用碳定價去刺激各部門的脫碳,不過平均碳價於2030年要達到130美元/噸、2050年250美元/噸,藥效才能發揮到最好。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31269

    IEA : Net Zero by 2050 -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
    https://www.iea.org/reports/net-zero-by-2050

  • 台達電動車部門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9 19:13:18
    有 2 人按讚

    一年一度的華人世界最高知識饗宴登場,今年天下經濟論壇(CWEF)雖多了周全的疫情防護,但不變是盛大的講師陣容,以及在疫情肆虐、中美對峙的危機中,對趨勢的前瞻與獨特洞見。

    新冠疫病、中美對峙,走過動盪的一年,2021年全球局勢將會如何演變?在新的一年台灣又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2021天下經濟論壇(CWEF)今日(19日)登場,這場一年一度的華人世界最高知識饗宴,除多了周全的防疫,從講者陣容到議題探討皆如往年盛大與前瞻。

    「雖然今天的台灣情勢一片大好,但也對滿天的黑天鵝充滿焦慮,」《天下雜誌》社長吳迎春在開幕致詞,說出大多數人的焦慮。她強調,透過天下經濟論壇,正可以打開自我受限的心智、打開部門和組織、打開專業藩籬,打開台灣的孤島心態,才能走出前所未見的未來。

    資金回流、外交開展,此刻台灣雖受疫情干擾,但也改寫退出聯合國50年來的孤絕,開始步入一全新時代。因此,今年天下經濟論壇以「新境・新競・科技+」為主軸,聚焦十大議題。

    拜登很會打造民主聯盟,這是台灣的機會

    首先登場的是「全球局勢展望」。中美對峙下,全球正步入「G2」新時代,此時身處夾縫中的台灣位置尤其關鍵。人在英國的《經濟學人》The World in 2021總編輯斯丹迪奇(Tom Standage)就透過視訊表示,「全球民主政體正向中國施壓,過往川普很不會打造聯盟,但拜登對於打造民主聯盟很嫻熟,這正是台灣的機會。」

    面對G2時代下的供應鏈重組趨勢,對擅長全球佈局的台灣製造業來說,過往營運策略也來到亟需調整的十字路口。同樣透過視訊與會,法國商務部國際投資大使卡尼(Pascal Cagni)建議,「台灣過往投資佈局皆以中美為主,現在正是思考前進歐洲的最佳時機。」身為法國總統馬克宏最倚重的商業顧問之一,卡尼也曾擔任過蘋果歐洲、中東、印度和非洲副總裁。

    當企業遭遇逆境已成新常態,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黃樂仁,則是帶著解方親臨現場。「限制可成為機會,」她說,若將這場疫情視為企業經營上的限制,企業更該懂得將這限制化成有利優勢。

    聽完國際局勢的解讀與應對,產業趨勢隨即登場。今年論壇分別針對5G、電動車、打開、城市治理、康健醫療、體驗行銷、疫後生活,以及能資源的循環,和企業永續等主題,邀請該領域重量級講者進行分享與交流。

    5G、電動車科技新賽局

    在「5G場」主要著重應用與台灣產業的機會。包括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以及人在加州的日本樂天移動副總裁兼科技長埃敏(Tareq Amin),都從電信營運商角度,分享各自5G落地的實例與展望;而5G小基站設備製造商中磊電子總經理王磊,以及英特爾台灣業務行銷暨公關事業群副總裁汪佳慧,則從實現5G境界不可或缺的關鍵零組件角度進行分享。

    在「運輸場」,一場百年一遇的產業典範轉移正在你我身邊發生,而這背後也代表著一場企業新機遇以及轉型的挑戰。鴻海科技技術長魏國章特地來到現場,分享鴻海是如何帶著科技製造優勢搶進電動車領域;宏佳騰智慧電車執行長林東閔,則為傳統油車業者如何轉進電車進行現身說法。而遠通電收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永昌,則在現場演繹了資訊科技的發展下,一場全新的交通運輸革命正在眼前。

    當然,一場全新的賽局即將起跑,賽道規則制定者的角色也至關重要。這時,扮演主管機關角色的交通部長林佳龍登場,從電動車的產業發展,到5G時代下的未來交通樣貌,他都有著縱觀全局的規劃與想法。

    疫後生活,打開新境界

    今年論壇講者安排的特色之一,就是各場次多半都有經典企業家與新世代同時登場,例如在「打開場」,以企業奔馳世界舞台為主軸,除了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為大家帶來全新的經營思維外,亦邀請聯齊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哲淵、愛卡拉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行動貝果營運長暨共同創辦人王易如等三位新創人,針對「打開」主題進行座談。

    在「康健醫療場」,除了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理事長張鴻仁兩位醫界大老外,今年還特地將哈佛大學附設麻省總醫院(MGH)外科副教授張智威邀請來台,吸引不少國內醫界人士專程前來聆聽。

    而各界最關心的「疫後生活」方面,談疫後金融的,是去年疫情期間做出全台最大量勞工紓困貸款的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總經理陳佳文;談疫後消費的,是代理Dyson成就市場精品家電龍頭的恆隆行董事長陳政鴻;而各界普遍關注的疫後旅遊,則由線上旅遊創業大老、KKday創辦人陳明明上陣。

    跨產業、跨世代拚永續

    疫情後,「環境與社會的永續」成為企業顯學,因此,今年論壇特地邀請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李長榮集團總裁李謀偉、循環台灣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黃育徵等,分別從能源與資源角度來談企業友善地球的作為。

    而在「企業永續」方面,不僅兩大產業典範罕見同場分享,更邀來新世代永續新創家一同參與。服務業的代表,是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製造業則是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在新世代企業方面,由綠藤生機共同一經濟論壇,將為台灣找到堅韌向前的力量。

  • 台達電動車部門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19 14:43:04
    有 1 人按讚

    一年一度的華人世界最高知識饗宴登場,今年天下經濟論壇(CWEF)雖多了周全的疫情防護,但不變是盛大的講師陣容,以及在疫情肆虐、中美對峙的危機中,對趨勢的前瞻與獨特洞見。

    新冠疫病、中美對峙,走過動盪的一年,2021年全球局勢將會如何演變?在新的一年台灣又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2021天下經濟論壇(CWEF)今日(19日)登場,這場一年一度的華人世界最高知識饗宴,除多了周全的防疫,從講者陣容到議題探討皆如往年盛大與前瞻。

    「雖然今天的台灣情勢一片大好,但也對滿天的黑天鵝充滿焦慮,」《天下雜誌》社長吳迎春在開幕致詞,說出大多數人的焦慮。她強調,透過天下經濟論壇,正可以打開自我受限的心智、打開部門和組織、打開專業藩籬,打開台灣的孤島心態,才能走出前所未見的未來。

    資金回流、外交開展,此刻台灣雖受疫情干擾,但也改寫退出聯合國50年來的孤絕,開始步入一全新時代。因此,今年天下經濟論壇以「新境・新競・科技+」為主軸,聚焦十大議題。

    拜登很會打造民主聯盟,這是台灣的機會

    首先登場的是「全球局勢展望」。中美對峙下,全球正步入「G2」新時代,此時身處夾縫中的台灣位置尤其關鍵。人在英國的《經濟學人》The World in 2021總編輯斯丹迪奇(Tom Standage)就透過視訊表示,「全球民主政體正向中國施壓,過往川普很不會打造聯盟,但拜登對於打造民主聯盟很嫻熟,這正是台灣的機會。」

    面對G2時代下的供應鏈重組趨勢,對擅長全球佈局的台灣製造業來說,過往營運策略也來到亟需調整的十字路口。同樣透過視訊與會,法國商務部國際投資大使卡尼(Pascal Cagni)建議,「台灣過往投資佈局皆以中美為主,現在正是思考前進歐洲的最佳時機。」身為法國總統馬克宏最倚重的商業顧問之一,卡尼也曾擔任過蘋果歐洲、中東、印度和非洲副總裁。

    當企業遭遇逆境已成新常態,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黃樂仁,則是帶著解方親臨現場。「限制可成為機會,」她說,若將這場疫情視為企業經營上的限制,企業更該懂得將這限制化成有利優勢。

    聽完國際局勢的解讀與應對,產業趨勢隨即登場。今年論壇分別針對5G、電動車、打開、城市治理、康健醫療、體驗行銷、疫後生活,以及能資源的循環,和企業永續等主題,邀請該領域重量級講者進行分享與交流。

    5G、電動車科技新賽局

    在「5G場」主要著重應用與台灣產業的機會。包括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以及人在加州的日本樂天移動副總裁兼科技長埃敏(Tareq Amin),都從電信營運商角度,分享各自5G落地的實例與展望;而5G小基站設備製造商中磊電子總經理王磊,以及英特爾台灣業務行銷暨公關事業群副總裁汪佳慧,則從實現5G境界不可或缺的關鍵零組件角度進行分享。

    在「運輸場」,一場百年一遇的產業典範轉移正在你我身邊發生,而這背後也代表著一場企業新機遇以及轉型的挑戰。鴻海科技技術長魏國章特地來到現場,分享鴻海是如何帶著科技製造優勢搶進電動車領域;宏佳騰智慧電車執行長林東閔,則為傳統油車業者如何轉進電車進行現身說法。而遠通電收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永昌,則在現場演繹了資訊科技的發展下,一場全新的交通運輸革命正在眼前。

    當然,一場全新的賽局即將起跑,賽道規則制定者的角色也至關重要。這時,扮演主管機關角色的交通部長林佳龍登場,從電動車的產業發展,到5G時代下的未來交通樣貌,他都有著縱觀全局的規劃與想法。

    疫後生活,打開新境界

    今年論壇講者安排的特色之一,就是各場次多半都有經典企業家與新世代同時登場,例如在「打開場」,以企業奔馳世界舞台為主軸,除了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為大家帶來全新的經營思維外,亦邀請聯齊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哲淵、愛卡拉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行動貝果營運長暨共同創辦人王易如等三位新創人,針對「打開」主題進行座談。

    在「康健醫療場」,除了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理事長張鴻仁兩位醫界大老外,今年還特地將哈佛大學附設麻省總醫院(MGH)外科副教授張智威邀請來台,吸引不少國內醫界人士專程前來聆聽。

    而各界最關心的「疫後生活」方面,談疫後金融的,是去年疫情期間做出全台最大量勞工紓困貸款的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總經理陳佳文;談疫後消費的,是代理Dyson成就市場精品家電龍頭的恆隆行董事長陳政鴻;而各界普遍關注的疫後旅遊,則由線上旅遊創業大老、KKday創辦人陳明明上陣。

    跨產業、跨世代拚永續

    疫情後,「環境與社會的永續」成為企業顯學,因此,今年論壇特地邀請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李長榮集團總裁李謀偉、循環台灣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黃育徵等,分別從能源與資源角度來談企業友善地球的作為。

    而在「企業永續」方面,不僅兩大產業典範罕見同場分享,更邀來新世代永續新創家一同參與。服務業的代表,是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製造業則是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在新世代企業方面,由綠藤生機共同一經濟論壇,將為台灣找到堅韌向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