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達電創辦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達電創辦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達電創辦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達電創辦人產品中有6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4萬的網紅天下雜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不務正業談環保,是為子孫留活路◢ #現在就做_現在就學_為你的子孫留活路—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 不同於其他企業家, 鄭崇華最在意的不是賺多少錢, 而是如何善用環保節能的優勢 來創造公司價值。 長年投入研發節能科技與綠建築, 獲利同時更愛地球。 雖然常被揶揄不務正業...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昨天集中市場盤面類股還是跌多於漲,光電類股上漲2.16%最高,資訊服務、半導體也是收紅。至於跌幅最高的則是塑膠,跌幅將近2%。 昨天盤面由前一個交易日跌深的蘋果概念股領軍反彈,先前供應鏈傳出iPhone 6s銷售不佳,蘋果可能下修第1季出貨預估,壓抑瓶蓋股的表現,但昨天包括大立光 (3008) 、...

  • 台達電創辦人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00:30:05
    有 200 人按讚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不務正業談環保,是為子孫留活路◢
    #現在就做_現在就學_為你的子孫留活路—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 
     
    不同於其他企業家,
    鄭崇華最在意的不是賺多少錢,
    而是如何善用環保節能的優勢
    來創造公司價值。
     
    長年投入研發節能科技與綠建築,
    獲利同時更愛地球。
     
    雖然常被揶揄不務正業,
    但鄭崇華不以為意,
    仍笑笑地堅持他認為對的事。
    --
    天下雜誌youtube,看盡天下事:
    https://bit.ly/30EMsQF
    --
    告五人:找到適合的位子,年輕的心不會衰老
    https://bit.ly/3uiJPRn
     
    #天下雜誌video

  • 台達電創辦人 在 天下雜誌vide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9 22:30:19
    有 83 人按讚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不務正業談環保,是為子孫留活路◢
    #現在就做_現在就學_為你的子孫留活路—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 
     
    不同於其他企業家,
    鄭崇華最在意的不是賺多少錢,
    而是如何善用環保節能的優勢
    來創造公司價值。
     
    長年投入研發節能科技與綠建築,
    獲利同時更愛地球。
     
    雖然常被揶揄不務正業,
    但鄭崇華不以為意,
    仍笑笑地堅持他認為對的事。
    --
    天下雜誌youtube,看盡天下事:
    https://bit.ly/30EMsQF
    --
    告五人:找到適合的位子,年輕的心不會衰老
    https://bit.ly/3uiJPRn
     
    #天下雜誌video

  • 台達電創辦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6 23:35:41
    有 139 人按讚

    第十六集 當臺灣遇見疫情 (上)

    「讓我們勇敢夢想」的十八集專題,現在來到了最後三集結語的地方了。
    在開始結語之前,我想先談一點,就是這次病毒的名稱。

    1.
    這一次的傳染病,我們都知道它叫做 COVID-19 。
    那病毒的正式名稱又是什麼呢?
    是很常聽的 COVID-19 病毒嗎?
    如果我們去看一下世界衛生組織的官網,會發現不是的。

    在WHO的官網,有一個頁面專門解釋這次疾病和病毒取名的來由。
    從這個頁面及相關聯的網站裡,我們可以得知:

    每當一種新的傳染病出現,病毒名稱是由一個叫作 ICTV的單位的專家群負責取的;而傳染病的病名,則是由WHO負責取的。
    結果,這次就是ICTV 把病毒名取為 SARS-CoV-2.(SARS-2號病毒)而WHO 把傳染病名取為 COVID-19.

    可是,WHO 在面對大眾溝通的時候,卻把病毒另外稱之為 “the virus responsible for COVID-19” (導致COVID-19 的病毒) 或者 “COVID-19 virus” (COVID-19 病毒)。

    只不過,他們一面這麼稱呼,一面又表示另取這些稱呼並不是想要取代病毒的正式名稱 「SARS-2號病毒」.

    WHO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為什麼要自找麻煩,把事情搞得這麼複雜?

    WHO 有解釋。他們這麼說:
    『從溝通風險的考慮,病毒名稱裡提到「SARS」會對某些地方的人產生不必要的恐懼,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尤其是在2003年SARS爆發時深受其害的亞洲。

    『基於這個以及還有些其他的理由,WHO 和大眾溝通的時候,開始稱呼這個病毒為「導致COVID-19的病毒」,或者「COVID-19病毒」。取這些稱呼並沒有意圖要取代ICTV所同意的正式名稱。』

    然而,事實上,WHO 這種給病毒名稱遮遮掩掩的作法會產生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WHO 改用的這些稱呼,反而會造成混淆、不清楚。

    第二,正因為WHO 在一開始把 SARS2 號病毒的正式名稱給隱藏起來,達成讓亞洲許多經歷過 SARS 風暴的人免於恐懼的結果,但也導致許多國家疏於防備,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傷亡。

    而台灣去年第一階段防疫之所以成效卓然,正因為台灣是最早聞到其中有SARS 的味道。

    我們只要回頭看一下就知道,台灣第一階段防疫之所以成功,主要就是因為我們最早聞到了 SARS 的味道而採取了行動。

    2.
    我所以花時間來談病毒的名稱這一點,是想說明:
    對於這次的病毒,和其疫情,是有兩種不同的對待態度的。

    第一種態度,是認為人類和世界今天遭遇這麼大混亂和破壞的原因,就是因為新出現了一種病毒。所以只要等人類發明出有效的疫苗,和消滅它的方法,我們就解決了問題,可以重過美好的日子。

    第二種態度,是認為我們人類給這個世界造成了太多混亂和破壞,所以病毒出現是一種結果,一種警鐘。所以我們需要面對的不只是病毒,還要檢視導致病毒出現的種種原因,還要回顧歷史,看看它是不是早就出現過,早就對我們示過警,而我們都沒有理會?

    教宗方濟各所寫的《讓我們勇敢夢想》,就是提醒我們,病毒的出現,是一種警鐘。也因此,我們第一集的主題就是「當病毒是信差的時候」。

    從這個角度,我們再看造成COVID-19疫情的病毒,它的本名原來叫作 SARS 2號病毒的話,感觸就會更深了。

    原來這次的病毒其實並不怎麼「新」,它的前身,SARS 1號,2003年就來了。只是當時的警鐘主要在亞洲響,也只響了半年左右就停了。
    時間過去了十七年,人類一直沒重視那次警鐘,持續在對環境和其他物種進行破壞和迫害,所以它們進級為 SARS 2號病毒捲土重來了。

    只不過,這次警鐘不只響半年了,現在響了一年半也不停。並且病毒的進級也不必再等十七年了,一年左右就出現了新的Delta 版,其他版。

    台灣去年防疫走在世界各國之前,主要原因就是及早嗅到了SARS 的危險,聽到了警鐘。
    但台灣雖然很早就聽到了警鐘,也爭取到應變的時間,但是我們在今年的 5 月卻爆發了疫情,出現了破口,這是為什麼呢?

    我訪問了十二位不同領域的學者。他們都讀過教宗方濟各的這本書,我請他們就書裡所提的一些重點,來檢視台灣的情況,以及對台灣未來的建議。

    那我們來看看教宗在書裡所講的三個重點,也來看看臺灣所呈現的情況各是什麼。

    教宗希望我們藉著這次疫情反省的三件事情,
    第一點,是不要光顧著經濟發展,卻破壞了生態,應該給地球休養生息的機會。

    第二點,是不能光顧著自己好,卻漠視社會裡的弱勢,要讓大家都有不至匱乏的生活和工作。

    第三點,是不能光顧著堅持自己的立場,卻成為迷宮裡的囚徒,應該讓社會最邊緣的人 也參與改造社會的對話和行動。

    3.
    那我們來看看第一點,臺灣在去年在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上的情況如何。

    臺大社會科學院的趙家緯教授舉了幾個例子。
    第一個是,疫情發生之後,世界各地的航空業都遭到重創,所以各國政府對航空公司都有一些補助。
    以法國來說 法國政府給航空公司補助的時候,有兩個但書:第一,是 1 小時之內的短班不在其內,因為鼓勵減碳,所以鼓勵大家使用鐵路或其他的交通工具。

    第二,是政府固然給航空公司補助,但是航空公司也要相對提出開發低碳燃料的基金。

    對照著來看,我們政府給航空公司的補助的時候,就完全沒有顧慮到這些。
    並且不要忘記,去年正是我們航空公司推出各種短程旅遊、「假出國」這種旅遊泡泡給大家享受的時候。
    另外,世界各地這兩年都是重視環保,電動車的銷售在上升。

    但是臺灣從前年開始政策大轉彎,提出「油電平權」的政策,結果 2020 年反而是臺灣燃油機車銷量最大的一年。
    我們常講:臺灣去年因為疫情防守的好,像是和世界其他地方活在一個平行時空裡。
    然而,顯然我們在這種排碳、減碳、環保的觀念上,和世界其他各地也是活在一個平行時空裡。

    趙教授所指出的第二點是:世界各國去年的用電量都在下降,但是臺灣和中國是唯二的用電量在上升的國家,並且臺灣去年的用電量創下了歷史上的新高。

    政大公共行政學系的杜文苓教授也有同樣的觀察。
    她說:臺灣以製造業,並且以外銷為主的經濟體系,過去對生態很少有反省的機會。

    而去年全世界的工業生產都在或者停止或者減縮的情況下,大家對臺灣的倚賴更重,所以臺灣的用電量也就和世界其他地區不同,在上升。而從今年我們又發生乾旱來看,我們對用電、用水這方面的議題,事實上是需要非常深思的。

    4.
    這裡我也要補充一個我自己的看法。

    一方面我們固然要為全世界對台灣半導體業、電子業的看重和倚賴,但是我們也要注意我們大家一起付出的代價。
    台灣的電子業不但是高用電、高用水的行業,並且享受的電價和水價都是超低的。

    台灣的工業用電電價,是全世界第四低的,比民生用電還便宜。

    所以今年3月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接受訪問,說了段話:「水電價格應合理反映成本,現在是納稅人補貼大戶,價格越便宜,大家拚命用,很不合理。」

    半導體業和電子業用電量之大,可以台積電為代表。
    台積電2019 年用電量,相當於大約一個台北市的用電量。
    到了2023年,台積電的用電量還要擴增一倍。
    而 2019年,台積電使用的再生能源,只佔他們用電量的百分之七。

    至於相當於一個台北市的用電量,需要多大的發電機組呢?
    大約是 2GW。
    2 GW又是什麼概念呢?
    相當於核二廠全部機組,或者中火四部機組,或者,相當於三接爭議所要增加的機組。
    換句話說,護藻礁與三接爭議聲中所要新增的機組發電量,也不過是可以應付台積電未來四年所需要擴增的用電量。

    台灣當然要繼續發展經濟,但我們是否還能用便宜到連電子業大老都跳出來說不合理的電價來配合呢?以及其中涉及的生態環境的課題有哪些?這都需要我們再仔細思考。

    我訪問的教授所談到的其他一些需要我們注意的課題,就留待接下來兩集再為大家說明。
謝謝大家今天的收看,下一集再見。

  • 台達電創辦人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6-01-22 08:50:09

    昨天集中市場盤面類股還是跌多於漲,光電類股上漲2.16%最高,資訊服務、半導體也是收紅。至於跌幅最高的則是塑膠,跌幅將近2%。

    昨天盤面由前一個交易日跌深的蘋果概念股領軍反彈,先前供應鏈傳出iPhone 6s銷售不佳,蘋果可能下修第1季出貨預估,壓抑瓶蓋股的表現,但昨天包括大立光 (3008) 、可成 (2474) 、和碩 (4938) 等都出現反彈。大立光大漲135元,以2035元作收,重回2000元大關,也順利收復5日線及10日線;台積電雖然一度下跌,但是終場也小漲0.5元,以135元作收,持續朝5日線136.3元邁進。另外可成也上漲4.5元,以219.5元作收,和碩上漲1.1元,在67.2元。

    另外,網通族群持續亮眼,基本面、財報優異的族群則相對表現出色,不僅多檔個股去年第四季淡季不淡、全年營運表現出色外,2016年在雲端、大數據等趨勢下,產業榮景將更勝2015年,建漢 (3062) 一度漲停,仲琦 (2419) 、訊舟 (3047) 也漲停,正文 (4906)漲6.74% 、合勤控 (3704)漲幅超過3% 、韋僑 (6417) 、F-眾達 (4977) 漲幅也在1.5%附近跳動,扮演逆勢抗跌指標。

    砷化鎵族群在國際大廠Skyworks逆勢收紅下,帶動國內砷化鎵,全新 (2455) 及穩懋 (3105) 今天盤中股價開高走高,同步站回50元關卡。

    在焦點股部分,大宇資(6111)首季將陸續推出3款手機遊戲,包含《大富翁九》、《明星志願》,加上睽違8年後首度回歸電玩展,吸引股價獲多頭買盤,盤中攻頂漲停鎖住。

    神基(3005)週一股價創下18.05元的波段新低,之後向上彈升,昨天以一根帶量長紅K棒突破20日線反壓,大漲5.85%

    上奇(6123)去年第四季及全年獲利飆新高,今天股價開高大漲,終場上漲6%。

    半導體設備端侵權糾紛,引發弘塑(3131)對辛耘(3583)聲請的民事假處份獲准,。辛耘表示確實接獲假處份通知,衝擊股價走勢跌4%。

    另外,在房地產景氣持續低迷下,今上市營建股相繼破底,興富發 (2542) 爆量重挫,股價跌幅逾7.5%,創2009年下半年以來新低,皇翔 (2545) 、華固 (2548) 也相繼走低。

    儘管台達電 (2308) 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信心喊話,台達電的經營團隊對於今年營運非常有信心,近期股價失守現金增資價每股150元應是一時現象,但台達電股價跌勢難止,昨天盤中股價再度開高走低由紅翻黑,失守130元關卡,


    在弱勢股部份,金融股利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民幣雖然近期回穩,但港幣重挫,金控權值股又成為領跌指標,拖累類股指數續創波段新低,華南金 (2880) 、富邦金 (2881) 、新光金 (2888) 、發開金 (2883) 、第一金 (2892) 、中信金 (2891) 等大型金控全數壓低,收在跌幅1.5%~2.5%區間。金融類股指數昨日持續大跌1.45%收838點,改寫逾3年來新低。若與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金融股相較,台灣金融股本益比(PE)及股價淨值比(PB)來到相對低點,

  • 台達電創辦人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01-20 09:05:28

    選後的新政府政策以及蔡英文概念股題材利多持續發酵,生醫族群延續多頭氣勢,F-康友 (6452) 衝高大漲7%,站回300元大關。F-佐登(4190) 、基因 (6130) 、優盛 (4121) 漲停亮燈,股王浩鼎 (4174) 也一度漲逾4%,終場漲勢收斂1.3%。

    國際電玩展月底起跑,激勵昨天遊戲股率先表態,大宇資(6111)早盤領軍搶攻漲停,鈊象(3293-TW)漲停,昱泉(6169-TW)、傳奇(4994-TW)大漲超過6%,智冠(5478-TW)、網龍(3083-TW)、宇竣(3546-TW)、辣椒(4946-TW)、樂陞(3662-TW)、歐買尬(3687-TW)的漲幅都相當的剽悍。

    網通股近期表現強勁且漲勢整齊,智邦 (2345) 去年EPS挑戰2元,今年營運續旺,股價大漲,揚智 (3041) 受惠去年付費市場繳出佳績,去年12月合併營收月增27.2%、年增36.9%, 仲琦(2419)漲幅都在7%。

    金融股跌勢則是稍緩,除了富邦金(2881)、台新金(2887)、第一金(2892)下跌外,國票金(2889)、新光金(2888)、兆豐金(2886)都是下跌。

    觀察盤面強弱勢指標,F-TPK宸鴻 (3673),公司從昨天開始再度實施庫藏股,在庫藏股發威下,F-TPK以漲停板坐收。

    F-豐祥(5288)搭上汽車零件族群強漲順風車,且去年營收突破40億元,每股獲利上看7元新高下,昨(19)日吸引投信、自營商買盤支持,力抗外資賣壓,股價一路走高,午盤過後亮燈漲停,終場收漲停價105元,重返百元俱樂部

    茂矽 (2342) 債務展延過關、Q2挑戰轉盈,激勵股價跳空鎖漲停。

    上銀 (2049) 連續兩個交易日大漲,新政府擬規畫智慧機械園區,工具機產業有望受惠,收盤大漲8%。

    統一超 (2912) 菲律賓7-11大展店,挑戰2016家,股價重返200元之後繼續衝,尾盤上揚近2%。

    .事欣科 (4916) 連續兩天漲停,昨天延續前一個交易日的氣勢,開盤後迅速攻頂亮燈。

    散熱族群受惠三星Galaxy S7手機正式出貨獲法人搶進,其中,雙鴻 (3324) 股價收漲逾5%,而超眾 (6230) 也獲得買盤加持

    在弱勢股部分,洋華(3622)公布去年認列資產減損15.09億元,光資產減損對每股盈餘影響數達10元,且是連續三年大舉認列資產減損,且每股虧損達一個資本額,受到此一利空衝擊,洋華開低走低,重挫逾4%,面臨10元票面保衛戰。

    台達電(2308)在全球股災衝擊下,股價頻頻破底,今天最低來到132.5元,跌破首次現增價150元,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表示,台達電對今年營運有信心。

    上市DRAM大廠南亞科(2408)辦理增資案順利達陣,昨天增資新股出籠,由於市價 與現增價36.5元仍有一段利差,使得早盤以低盤開出,中場爆量下跌3.8%。

    股后漢微科(3658)去年EPS 32.7元,年減28%,股價持續受到壓抑,昨天下跌2.7%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