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藝大進修推廣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藝大進修推廣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藝大進修推廣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藝大進修推廣部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169的網紅陳凱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期盼「藝輯棒」的夢!】 5月28號週末的上午,我們的廣播導師 《陸中明老師》~師長口中永遠漂亮的陸妹),帶著我們廣電在職一班的同學,來到了影音大樓110教室,參加第20屆(應屆)學長姐畢業展「藝輯棒」的開幕式,—登場就是三支令人亮眼的開幕片! 第一支南投的真人真事紀錄〜...

  • 台藝大進修推廣部 在 陳凱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6-01 20:59:33
    有 112 人按讚


    【我期盼「藝輯棒」的夢!】
    5月28號週末的上午,我們的廣播導師 《陸中明老師》~師長口中永遠漂亮的陸妹),帶著我們廣電在職一班的同學,來到了影音大樓110教室,參加第20屆(應屆)學長姐畢業展「藝輯棒」的開幕式,—登場就是三支令人亮眼的開幕片!

    第一支南投的真人真事紀錄〜某位學長的姊姊與父親從相處、爭執到最後挑起傳承重任的「賣薑黃的故事」;另一支在南投山上,—對老師夫婦決定排除困難來幫助「山上的小孩學弦樂」的歷程;最後一支,到了花蓮發掘一個推廣
    不抽菸、不喝酒、不吃檳榔,很獨特的「花蓮無菸部落老爺爺的故事」。

    從影片透過鏡頭的陳述,專業的拍攝手法,原來它是出自於專業傳媒人的製作,他,讓我很榮幸,曾在某些科目同修學分的"杰哥",目前就職「欣傳媒」製作人,—年四季上課,習慣戴著口罩的,劉昌杰學長的用心傑作。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開幕式上,第一次聽到我們廣電系連淑錦主任幽默風趣的自我介紹:「我們是永遠的28歲;40歲以上的女人很恐怖,要忘就忘,要記才記,選擇記憶性的消失,心中都是存款…很抱歉!這兩年來的在職專班,同學老師都不生病,我就沒理由,代不了各位老師的班了,哈哈…」

    我們在職專班—年級的導師,被稱為台藝大最帥的男人,有「台藝喬登」之稱的「斗哥」許北斗老師,也自我解嘲:每一個廣電在職專班一年級的新生,都會被恐嚇到「導播學」、「廣電法」是很難「過」的學分,像陳凱倫剛來上我的課,就嚇得半死…
    (其實我是尊敬他,且佩服他可以連上4小時,完全不用麥克風,依舊講課生動不喘氣…就是—個有料的老師!)但今天即將畢業的二年級的同學,各位發現,文憑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但2年下來,保證是你今後人生最難忘的收穫。

    「我深有同感!」
    從連主任到「斗哥」的幽默,到現任2年級班導師「標哥」鄭金標老師嚴謹的致詞,我才發現廣電系的師長們,拿起了麥克風,真的是各有特色,好會說的「藝輯棒」!

    後記:這塲畢業展中,讓我意外的看到,「虛擬實境VR眼鏡」、優秀的學長~特技導演徐健陽,自己摸索學習而呈現的一項畢業展,它讓我先用手機裝一個google VR用的APP,再放進VR眼鏡裡,PLAY影片之後,竟然呈現「龍山寺」、「剝皮寮」「彰化扇形車庫」「鹿港天后宮」等地720度立體化的影片,這不就是現在最夯的多媒體新聞,拍攝的先進技術,真是大開眼界。

    陪著陸中明老師坐在觀眾席,欣賞《畢展開幕式》的影片~心裡是錯綜複雜的感概…想想3年前,剛到台藝大進修,壓根就不是為文憑而來念的…這個校園的師長,同學無形中陪伴著我,走過最煎熬的那段失落的日子…我的字典,早就没有「男兒有淚不輕彈」…

    回想,2年前,還在戲劇系進俢時,有—天在路上巧遇陸中明老師,她很訝異我會來念「學分班」:
    「凱倫,以你的資歷應該是來教課吧!」
    更没想到,現在我們竟有緣在廣電系
    結下—年的師生緣!

    直到今天我問了她,才知道年輕時當歌手出片,上過當時她在中廣主持叫座的金牌節目~《午餐的約會》,當時用的名字,原來是她女兒的名字《李雅凡》之後,她為了赴美進修,結束了18年的節目,把主持棒交給了庾澄慶!看到陸老師那麼受到師生歡迎…與連主任被公認為《臺藝廣電雙姝》就知道,當年“放下的決定”是對的!

    想到明年此時,也是我們這群《資深8人組》的演藝同學與班上其他24位同學,共同要繳出《我們畢業展》的成績單!一切都是未知…

    在與我的同學趙永馨,趕去基隆,為「環保戲劇競賽」擔任評審的路上,一個念頭浮現…在我身上經常會出現不可思議的轉變…若能順利的與Ray兒,分別在臺藝大完成階段性的進修,這才是我的
    藝輯棒的夢!

  • 台藝大進修推廣部 在 陳建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12-24 12:22:43
    有 20 人按讚


    對於王榆鈞的印象,大部份是留在劇場的。作劇場音樂時的她,常常一個人肩負各種樂手的角色,主唱,鋼琴,吉他,鐵琴,電腦聲音還有更多等等。在舞台上或觀眾席後暗暗的角落,忙著為劇場著色。

    第一次完整聽她與時間樂隊,是在中山堂光復廳。幽暗的燈光下,她極富故事性的聲音與文字的融合,加上時間樂隊飽滿地接捧所有適當表達的情感。我確定王榆鈞不再被任何音樂超越,也不用被超越。

    她是時間,定義無用。

    王榆鈞與時間樂隊 Yujun Wang & TIMEr

    王榆鈞,一生活得浪漫創作者,畢業於台藝大戲劇系,喜愛音樂、劇場、影像、文學,曾獲臺北詩歌節Taipei Poetry Festival大賽首獎,第三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民謠單曲獎,及以「王榆鈞與時間樂隊」獲得第五屆金音獎最佳民謠專輯獎。始終以自己的節奏創作的榆鈞,不因生在速食年代,盲從大眾的匆忙腳步,平靜地朝自己所屬。一樣是一首歌,她的作品,有足夠的現實讓人面對,多了些反省思考的空間,不禁讓人想著,是否常常忘了對自己貼心,懷疑日子快速的當下,是否快樂?

    她是台灣極少數結合詩與歌的歌手,曾以詩人夏宇、吳俞宣、鴻鴻、顧城、辛波絲卡的作品為創作基底,吟遊唸唱出人生風景,結合音樂的各種可能,幻想詩歌倒映出的謎樣畫面。王榆鈞在乎聲音傳達出去的一言一語,於是她組織了一支隊伍,「王榆鈞與時間樂隊」2013年組成,如同她無以名狀的風格,時間樂隊的風格也挺令人摸不著邊,成員來自各個領域,從各個地方走來,全是彼此音樂旅途的意外聚集。

    Double Bass-鄭凱帆,高中時學習吉他,彈奏搖滾樂將近十年,因想學爵士樂而飛往美國伯克利(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進修吉他,在國外一年後,視野受到衝擊,意外愛上Double Bass,立即轉換主修,將其視為一生。曾與 廣藝愛樂管弦樂團、長榮交響樂團等管弦樂團合作,同時也是山狗大後生樂團、余佳倫(阿涼)、檸檬味兒爵士樂團Bass手。

    Drum-李宜舫,同樣因喜愛爵士樂而到美國伯克利(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進修鼓組打擊,期間常常見到台上的樂手與樂迷互動相當熟識,才訝異的發現,每天工作後去聽音樂,才是這些人的生活,便希望回國後能夠幫助台灣的環境,將看現場演出視為生活的一部份。熱愛即興爵士的宜舫,持續計畫著其他有趣的Project,也是Lemon whirl 檸檬味兒爵士樂團鼓手。

    Clarinet-高承胤,台大森林學系畢業,曾任台大管樂團首席,大學時多次取得全國各項管樂比賽冠軍,而後分別拿取輔大音樂研究所與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音樂院兩個碩士學位,師事單簧管大師 James Campbell。對音樂相當堅持的他,回台後不定期舉辦古典沙龍,推廣室內樂,高承胤 單簧管演奏與教學。曾加入台灣管樂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TSPO)、雅頌合奏團、樂興之時管絃樂團。

    Bandoneón / Violin-李承宗,Circo樂團手風琴手,小時候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因家人不鼓勵走上音樂這條窄路,大學讀了台大植物系,畢業後更出國到了密西根大學修讀神經科學博士班,以生物學研究人類心理問題。因大學時就深愛手風琴家阿斯托爾·皮亞佐拉的音樂,所以他極力尋找這世上鮮有,連發源地阿根廷都不算多的古董手風琴(Bandoneon),找尋了兩年多,終於一名阿根廷網友,願意出售這壞了也沒有人會修的古董琴,李承宗將全身積蓄掏出,再透過台灣素未謀面的網友幫忙把琴從阿根廷帶回,經過百般波折,才使他追求到他夢寐以求的聲音。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為何要花費如此龐大的時間金錢來換取這把琴,李承宗說:「我很快樂,我的Bandoneon也為很多人帶來快樂。」

    Sound Design / Percussion-方宜正 jez.f ,主攻電子聲響和打擊,實驗電子團「凱比鳥 KbN」成員,其電影配樂曾以侯孝賢導演的《最好的時光》入圍坎城影展,是時間樂隊裡最早與王榆鈞合作的團員。(因故不克參加好多音樂演出)

    王榆鈞與時間樂隊的成員們都擁有自由的創作之心,在音樂上讓人感受到他們對於生活的真誠,或許他們組成的時間還不算長,隊伍才剛起步,但我相信時間用在他們身上,會發揮出一股台灣現在沒有的影響力,引領我們前進。

    “ 在所有環境中,依舊友善維持自己身心所需的節奏,當它熱情時,任它奔放;反之,隨心飄蕩。 ”



    ‘’ 意外發現好音樂的時候,總是非常感到開心及感覺收穫。 ‘’
    / 姚信宇

    訂閱 #forgood好多音樂影片:https://www.youtube.com/c/forgoodmusicTaiwan

  • 台藝大進修推廣部 在 王榆鈞與時間樂隊 Yujun Wang & Time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12-22 10:39:05
    有 101 人按讚


    感謝好多音樂,非常喜歡那天的雨聲。

    王榆鈞與時間樂隊 Yujun Wang & TIMEr

    王榆鈞,一生活得浪漫創作者,畢業於台藝大戲劇系,喜愛音樂、劇場、影像、文學,曾獲臺北詩歌節Taipei Poetry Festival大賽首獎,第三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民謠單曲獎,及以「王榆鈞與時間樂隊」獲得第五屆金音獎最佳民謠專輯獎。始終以自己的節奏創作的榆鈞,不因生在速食年代,盲從大眾的匆忙腳步,平靜地朝自己所屬。一樣是一首歌,她的作品,有足夠的現實讓人面對,多了些反省思考的空間,不禁讓人想著,是否常常忘了對自己貼心,懷疑日子快速的當下,是否快樂?

    她是台灣極少數結合詩與歌的歌手,曾以詩人夏宇、吳俞宣、鴻鴻、顧城、辛波絲卡的作品為創作基底,吟遊唸唱出人生風景,結合音樂的各種可能,幻想詩歌倒映出的謎樣畫面。王榆鈞在乎聲音傳達出去的一言一語,於是她組織了一支隊伍,「王榆鈞與時間樂隊」2013年組成,如同她無以名狀的風格,時間樂隊的風格也挺令人摸不著邊,成員來自各個領域,從各個地方走來,全是彼此音樂旅途的意外聚集。

    Double Bass-鄭凱帆,高中時學習吉他,彈奏搖滾樂將近十年,因想學爵士樂而飛往美國伯克利(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進修吉他,在國外一年後,視野受到衝擊,意外愛上Double Bass,立即轉換主修,將其視為一生。曾與 廣藝愛樂管弦樂團、長榮交響樂團等管弦樂團合作,同時也是山狗大後生樂團、余佳倫(阿涼)、檸檬味兒爵士樂團Bass手。

    Drum-李宜舫,同樣因喜愛爵士樂而到美國伯克利(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進修鼓組打擊,期間常常見到台上的樂手與樂迷互動相當熟識,才訝異的發現,每天工作後去聽音樂,才是這些人的生活,便希望回國後能夠幫助台灣的環境,將看現場演出視為生活的一部份。熱愛即興爵士的宜舫,持續計畫著其他有趣的Project,也是Lemon whirl 檸檬味兒爵士樂團鼓手。

    Clarinet-高承胤,台大森林學系畢業,曾任台大管樂團首席,大學時多次取得全國各項管樂比賽冠軍,而後分別拿取輔大音樂研究所與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音樂院兩個碩士學位,師事單簧管大師 James Campbell。對音樂相當堅持的他,回台後不定期舉辦古典沙龍,推廣室內樂,高承胤 單簧管演奏與教學。曾加入台灣管樂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TSPO)、雅頌合奏團、樂興之時管絃樂團。

    Bandoneón / Violin-李承宗,Circo樂團手風琴手,小時候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因家人不鼓勵走上音樂這條窄路,大學讀了台大植物系,畢業後更出國到了密西根大學修讀神經科學博士班,以生物學研究人類心理問題。因大學時就深愛手風琴家阿斯托爾·皮亞佐拉的音樂,所以他極力尋找這世上鮮有,連發源地阿根廷都不算多的古董手風琴(Bandoneon),找尋了兩年多,終於一名阿根廷網友,願意出售這壞了也沒有人會修的古董琴,李承宗將全身積蓄掏出,再透過台灣素未謀面的網友幫忙把琴從阿根廷帶回,經過百般波折,才使他追求到他夢寐以求的聲音。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為何要花費如此龐大的時間金錢來換取這把琴,李承宗說:「我很快樂,我的Bandoneon也為很多人帶來快樂。」

    Sound Design / Percussion-方宜正 jez.f ,主攻電子聲響和打擊,實驗電子團「凱比鳥 KbN」成員,其電影配樂曾以侯孝賢導演的《最好的時光》入圍坎城影展,是時間樂隊裡最早與王榆鈞合作的團員。(因故不克參加好多音樂演出)

    王榆鈞與時間樂隊的成員們都擁有自由的創作之心,在音樂上讓人感受到他們對於生活的真誠,或許他們組成的時間還不算長,隊伍才剛起步,但我相信時間用在他們身上,會發揮出一股台灣現在沒有的影響力,引領我們前進。

    “ 在所有環境中,依舊友善維持自己身心所需的節奏,當它熱情時,任它奔放;反之,隨心飄蕩。 ”



    ‘’ 意外發現好音樂的時候,總是非常感到開心及感覺收穫。 ‘’
    / 姚信宇

    訂閱 #forgood好多音樂影片:https://www.youtube.com/c/forgoodmusicTaiwan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