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積電廢水處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積電廢水處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積電廢水處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積電廢水處理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朋友們,請看清楚囉~~~ 魔鬼藏在細節中。..... 在同一時段、同樣的天候下,在同一地理區域中,離岸風力發電的發電效率,就是會比陸域風力發電來的優異一大截。 台灣目前總共擁有840.2MW規模已經正式商轉併聯發電的風力發電機組(其中712.2MW為陸域風力機組,128MW為離岸風力機組),目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經濟發展局(3/22)】 #永和市場搬遷後續 原永和市場將在三月底結束營業,並在四月搬遷至新建的永和中繼市場,對於周遭攤商及附近店家可能會面臨生意蕭條,智翔今天首先提醒經發局要持續留意狀況,消費人潮是否流失,或是零售業的生意下滑,以及捷運施工過程造成的影響 ,都應該及早做好應對...

台積電廢水處理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13:34:18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4/10-4/16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日本核廢料擬排入海中 中韓台表達抗議  根據中央社報導,日本政府於本月 13 日表示,將把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廢水,於稀釋為日本標準 1/40 後排入海中。此聲明引發中國與韓國的嚴正抗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日本的決...

  • 台積電廢水處理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7 02:05:51
    有 68 人按讚

    朋友們,請看清楚囉~~~

    魔鬼藏在細節中。..... 在同一時段、同樣的天候下,在同一地理區域中,離岸風力發電的發電效率,就是會比陸域風力發電來的優異一大截。

    台灣目前總共擁有840.2MW規模已經正式商轉併聯發電的風力發電機組(其中712.2MW為陸域風力機組,128MW為離岸風力機組),目前正在進行施工中的風力機組,光是離岸風電機組,今年的數量就超過805MW規模,預計今年夏季可以有兩座合併規模達557MW。

    以今天05/16/2021 晚間10:50PM時段的台灣風力發電即時發電狀態為例。

    當時全台灣的風力機組總共發出94.20MW的電力,當時所有風力機組的平均發電效率為11.21%。

    但是當我們仔細檢視苗栗縣境內的風力發電機組的實際運轉狀態時,卻可以發現,目前台灣第一座正式商轉併聯發電的離岸風場,上緯海洋竹南離岸風場的僅僅22座離岸風力機組(4MW機組x2再加上6MW機組x20),就發出了41.2MW的電力,平均機組的發電效率達到32.19%,遠遠高於當時段的全台灣風力機組的平均發電效率11.2%。在該時段總共風力發電的94.20MW電力產出當中,就佔了43.7367%的發電量佔比。

    那幾乎是22座離岸風力機組發電量等同於超過300座陸域風力機組總發電量的意思呢!

    相較之下,同樣位於苗栗縣的沿海海岸線上,陸域風力機組的發電實績相形就遜色不少。我們由北到南一陸域風場所處區域來看看當時段的運轉績效:

    崎威崎頂風場發出0.9MW電力,運轉效率13.04%
    苗栗竹南風場發出1.0MW電力,運轉效率12.82%
    苗栗大鵬風場發出6.5MW電力,運轉效率15.48%
    龍威後龍風場發出5.9MW電力,運轉效率13.36%
    東鋼龍港風場發出3.1MW電力,運轉效率26.96%
    苗栗通苑風場發出3.2MW電力,運轉效率8.18%

    再來看一次,同樣位於苗栗縣竟,距離海岸線2~4公里處近海海域的海洋竹南離岸風場在當時段的實績:

    海洋竹南風場發出41.2MW電力,運轉效率32.19%

    此外,這是 2021-05-17 0100AM 苗栗地區離岸風電 VS. 陸域風電的即時發電狀態。在這個當陸域風力機組普遍使不太上力的時段,離岸風力機組的發電效能優勢,就更加的明顯了。提供大家做進一步的參考。

    在2021-05-17 0100AM時段,位於苗栗縣境內的風力各場域發電機組的實際運轉狀態:

    當時全台灣的風力機組總共發出133.40MW的電力,當時所有風力機組的平均發電效率為15.88%。

    但是當我們仔細檢視苗栗縣境內的風力發電機組的實際運轉狀態時,卻可以發現,目前台灣第一座正式商轉併聯發電的離岸風場,上緯海洋竹南離岸風場的僅僅22座離岸風力機組,就發出了73.7MW的電力,平均機組的發電效率達到57.58%,遠遠高於當時段的全台灣風力機組的平均發電效率15.88%。在該時段總共風力發電的133.40MW電力產出當中,就佔了55.2473%的發電量佔比。

    那基本上就是22座離岸風力機組發電量等同於超過台灣目前現有的300多座陸域風力機組總發電量的意思呢!

    相較之下,同樣位於苗栗縣的沿海海岸線上,陸域風力機組的發電實績相形就遜色不少。我們由北到南一陸域風場所處區域來看看當時段的運轉績效:

    崎威崎頂風場發出0.4MW電力,運轉效率5.8%%
    苗栗竹南風場發出0.6MW電力,運轉效率7.69%
    苗栗大鵬風場發出6.2MW電力,運轉效率14.76%
    龍威後龍風場發出6.8MW電力,運轉效率15.42%
    東鋼龍港風場發出1.8MW電力,運轉效率15.65%
    苗栗通苑風場發出2.7MW電力,運轉效率6.91%

    再來看一次,同樣位於苗栗縣竟,距離海岸線2~4公里處近海海域的海洋竹南離岸風場在當時段的實績:

    海洋竹南風場發出73.7MW電力,運轉效率57.58%

    其實,當風況良好的季節中,例如每年10月份至隔年的三、四月份,無論離岸風機或是陸域風機,都可以發好發滿,是風力發電的旺季。

    但是在每年五至九月份的這段風況微弱或者是普通的傳統風力發電的淡季中,在一般風速達到每秒三公尺的最低啟動風速之後,離岸風力機組的發電效率,就明顯的優於處於同一區域中的陸域風力機組。

    此外,離海岸線越遠,風況通常越佳。風力機組裝置容量越大,發電效率越佳。

    以目前海洋竹南離岸風場所採用的離岸機組的款式,分別是4MW x2 再加上 6MW x20。

    今年正在興建中的離岸風場,除了109.2MW規模的台電離岸一期風場,採用5.2MW級距的風力機組,發電功率應該略等同於海洋竹南的6MW級距機組。其餘的離岸風場所採用的風力機組,基本上都升級到8MW級距的離岸風機了。

    根據西門子原廠的計算,安裝在同樣的風場中,其8MW等級離岸風力機組的年發電量,會比前一代6MW級距的離岸風力機組的年發電量,高出20%!

    2022年開始的台灣離岸風場,將會出現10MW級距的離岸風力機組。按照西門子原廠的測試數據顯示,10MW級距的機組的年發電量,又會比8MW級距機組高出達40%之多!

    2024年開始的台灣離岸風場,將會跨入到14MW級距的離岸風力機組的天下,西門子原廠的數據指出,14MW級距機組的年發電量,又將會比其前身11MW級距機組的年發電量高出25%之多!

    就是因為這樣微妙的運轉效率差異性,在今年開始,當離岸風力機組逐年大量的加入並網商轉發電之後,台灣風力發電將呈現截然不同的的樣貌。往後的日子中,每年離岸風電都平均以1GW~1.5GW規模的速度,持續的成長,引此,連帶的,台灣的風力發電的發電量以及發電量佔比勢必呈現巨幅的成長。

    PS. 目前最新的資料顯示,台灣每發出一度電力,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0.509公斤。因此,只要增加一度再生能源發電(水力、風力、太陽能光電、地熱發電、海洋能發電等等不同型態的再生能源都是)我們就可以幫台灣,以及我們的地球減少0.509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期間也完全不會產生任何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也不會有任何有害廢氣的產生。

    此外,高度仰賴國際貿易為經濟主軸的台灣產業界,目前紛紛在各大供應鏈體系的督促下,宣示要逐步達成整格生產營運所需用電,都要轉換成100%以再生能源綠電來供應。而這裡所講的再生能源綠電的定義非常明確的就是風力發電、太陽能光電、地熱發電、海洋能發電等狹義的再生能源發電,有些嚴苛的標準中,甚至連再生能源項目中的水力發電,都不被認可符合「綠電(Green Power)」的標準。(【台積電與華碩敲響警鐘】百家台廠無綠電可用,政府在等什麼?:https://tw.appledaily.com/....../E6GYNFIYAZFCHDVDA5WSIEEK4E)

    另一方面,核電會產生輻射污染以及各種放射性輻射廢棄物,在處理上極度困難,動輒需要採用地底深層掩埋的方式,與外部環境隔離貯放上數萬年的時間,一般來說,人類無法保障任何人造物件的安全貯放能撐得過萬年之久,坦白說,人類自有文字歷史紀錄以來的時間,也還沒有超過一萬年,目前可考的,大約都在5千年上下。此外,更重要的是,台灣本身的地質條件很特殊,台灣島本身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以及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擠壓隱沒帶正上方,另外也同時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之上,終年大小地震不斷,根本不適合發展核電。世界上唯一有類似台灣這樣處於地震不斷的地質條件上興建核電廠的國家,就是日本,而人家在2011年已經發生過311福島核災,至今十年過去了,核災善後情況如何,已經豁了多少核災善後費用,大家心知肚明,就不用提了。

    就不用提,核電廠還有高溫廢水排放造成水體以及環境熱汙染的生態負面影響。萬一出事,就像日本福島核災的現況那樣,放射性輻射廢水的處理也是非常棘手難你妥善解決的難題。

    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已經不是工業革命之前的17、18世紀農業時代的環境了,在經過一百多年來的過度開發,我們在21世紀所面臨到的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問題,讓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用新的視野、新的方式來找出最即時也最適用的解決方案,以便讓我們在整個地球生態環境還來得及被拯救回來的關鍵緊要生死關頭。

    目前台灣正在積極地推動各種型態的再生能源發電,但同時,整府也制定了一整套審核機制,與民間的環境保護組織、在地社區、公民團體一起監督、管制再生能源開發不致於影響到重要農地、漁場的完整性。目前光電准許開發的場域,都集中在不利耕種、地層下陷的地帶,或者是農牧設施屋頂,養殖漁業用地的多功能運用等等範疇。至於離岸風電的後續開發,經濟部也剛剛公佈的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的草案,已經展開與漁業族群、環保團體、在地社區、開發商、本土產業供應鏈、相關產業界、學界與政府跨部會單位等等相關領域的滾動式對話、協商與落實執行。



    #離岸風電

    #陸域風電

    #風力發電

    #再生能源

    #能源轉型

    #減碳減排

    #全球暖化

    #氣候變遷

  • 台積電廢水處理 在 黃健豪-北屯漸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22 09:27:12
    有 279 人按讚

    世界地球日,來談談水資源。

    ---

    在開始討論水資源問題之前,想問大家幾個問題:​
    1.各位知道台中盆地每年至少蘊藏6億噸的地下水嗎?​
    2.各位知道「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真的有一項工程是打造「不缺水」的工程?​
    3.經濟部這幾年到底做了什麼?聽說上個月才開始挖井!​
    4.台灣缺水是大自然的問題,還是政府失能的問題?​
    #不小心又寫太長​

    ---​

    ▪️前瞻基礎建設1,100億花去哪?​

    今天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的江啟臣、楊瓊瓔、孔文吉和何欣純委員,與經濟部長王美花,來台中的福田水資源中心考察「供五停二」分區供水的因應措施和再生水推動辦理情形。​

    台中市政府的簡報中,目前有6座水資源回收中心,每天可提供共10萬噸的水供民眾及公務使用,另外在福田、水湳、文山這三處水資源回收中心也提供企業設置取水口,目前有台積電提出申請。​

    而在經濟部的簡報中,則再次強調是因為超前部屬,所以我們現在才有水可用。包含農業用水停灌、管理灌溉水量、開放水井等等手段,我作為一個台中市民,除了表示感謝之外,還是有許多疑惑。​

    要談超前部屬,一定要談到著名的前瞻基礎建設,因為其中有一項重點,就是所謂的水環境建設。​

    在行政院網站上的公開資訊,106年4月5日核定「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中「水環境建設」,預計8年要投資約2,508億元,其中106至110年要投入約1,100億元特別預算,營造不缺水、喝好水、不淹水及親近水之優質水環境。​

    具體的目標,是增加常態供水每天100萬噸、備援供水及調度能力每天200萬噸,帳面上看起來是會增加300萬噸。​
    那這件事的執行率多少?改善了那些設備?目前增加了多少水?行政院用12萬月薪聘用作圖大王丁怡銘,是不是也可以作圖告訴國人這1100億花去哪裡?改善什麼?​

    此刻剛好就是110年的4月下旬,第二季過了一半,原定目標是110年要增加每日300萬噸的水,就算沒有達到300萬噸,打個折200萬噸,在哪?每日如果能增加200-300萬噸的水,台中就不可能停水了。​

    ▪️水資源被妥善利用了嗎?​

    面對50年來最大的旱象,甚至讓中部地區提前進入分區供水,我認為除了沒下雨之外,經濟部失能也是主因。​
    我就談兩個問題就好,台中科學園區設置及伴隨而來大量人口移入是今年才發生的嗎?颱風去年沒有來是今年才知道的嗎?​

    供應台中地區的水庫德基水庫、石岡壩和鯉魚潭水庫,分別是民國63年、66年、81年啟用,81年的時候台中縣市人口才200萬,30年後的今天,台中市人口是280萬,增加了80萬的設籍人口。​

    經濟部要管的,除了傳統認知的「經濟」之外,調度全國水資源的水利署和自來水公司,還有最近常跟台中市幹上的台電,甚至有點冷門的地質調查所,都在經濟部管轄。原因就在於經濟發展當然跟用水、用電有關係,經濟部不是只追求經濟發展GDP數字的部門,經濟部更重要的工作是做這些經濟活動的後勤支援。​

    基礎建設做好,地方政府、民間企業,才有穩定的條件好好發展。​

    以此刻的旱象來說,到了今年第一季發現水真的不夠了,雙手一攤要大家開始挖井、節約用水,各大廠也自己想辦法叫水車運水,那請問要經濟部幹嘛?​

    ▪️鑿井水|鑿多少?為什麼現在才挖?​

    再講到挖井,經濟部長自己致詞的時候也提到,台中盆地的地質是卵礫石,有豐厚的地下水層,經濟部簡報中提到的超前部屬裡面,也包含地下水井開鑿等措施。​

    不過查遍近期的新聞和報告,只有跟你說挖井,但沒說的是,到底台中市有多少地下水可以用?安全量到底多少?以前封井是因為怕地層下陷和汙染,那這些問題現在解決了嗎?​

    經濟部水利署在104年6月就有一份地下水區可用水量調查分析,12月發布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105年也有一份地下水備援用水評估系統建置,104年台大地質系教授劉聰桂也具體估算過,台中盆地每年至少會注入6億噸的地下水,評估內容也是將臺中盆地規劃為地下水水庫之可能性大致樂觀,那經濟部這幾年做了什麼?​

    如果台中盆地有這麼多地下水可用,未來這波旱象解除後,希望經濟部能看到這些地下水的價值。​

    ▪️國營事業酬庸陋習|外行領導內行​

    這邊題外話扯一個人,就是現在的台電董事長楊偉甫。​
    我在經濟部打雜的時候,他是水利署署長,有參與過幾場與他有關的會議,當時就覺得這位長官思路、決策很清晰又專業,原來他從省府時期就在水利處任職,一直到我從經濟部離職,他的公職生涯都在水利單位。​

    後來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搞水利工程一輩子的人,被派去當台電董事長,我不知道這是什麼人事布局,但從結果來說現在缺水、缺電,大概都是因為用一些非專業的人在專業的位置上。​

    ▪️再生水|經費和法令的問題​

    前面提到的再生水廠,之所以有再生水,最主要的原因是台中市這幾年在各地做汙水下水道,這些生活廢水藉由汙水下水道再排入再生水廠,而後再提供給工業或植栽澆灌使用。​

    所以具體來說,前瞻計畫建設編列這麼多錢要處理水資源的問題,應該將經費花在看不到的汙水下水道,而不是把錢拿去補助一堆莫名其妙的親水公園。​

    而在法令上,此刻中科許多大廠或許會共體時艱使用再生水,但目前也僅止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層次,但既然有再生水廠,再生水也可用於工業,中央就應該思考,以法令強制工業或其他大量用水,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水。​

    ▪️結論|人禍惹天災​

    講了這麼多,政府投入1100億宣稱不缺水,又知道台中盆地有大量的地下水可用,那再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台灣缺水是大自然的問題,還是政府失能的問題?

  • 台積電廢水處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09 10:46:40
    有 2,000 人按讚

    #薛西佛斯的困境

    今天我到苗栗關心「供五停二」,視察水庫清淤狀況。國軍大規模清淤,我想的卻是這些淤土/砂未來該何去何從?

    希臘神話有一則薛西佛斯把大石頭推上山頂,大石頭卻又不斷滑落,「日復一日做白工」的故事,看了現場之後,我心想:這不就是我們國軍正在做的事嗎?

    現在政府處理水庫的淤泥/砂,竟然不是搬離現地,只是把它們挖起來放在旁邊,然後還要再花一年的時間才搬得走。

    如果在這一年內大雨沖刷,淤泥/砂又進到水庫裡,國軍不是白忙一場嗎?

    我質詢經濟部的時候已經說過,台灣在「水土保持不佳」以及「極端氣候帶來的強降雨」兩個限制下,清淤量絕對來不及每年淤積的量。

    透過「用水大戶水價合理化」催生「水循環再生產業」發展,才是台灣缺水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

    台灣從2013年就說要發展6座再生水廠,預計今年就要全數完工,如今卻只有一座「鳳山再生水廠」蓋好。自來水一度12元,再生水一度將近20元,連營建署長都說自來水水價太便宜是再生水廠無法發展的原因。

    台灣有近300萬噸廢水,可以製造150萬噸再生水,而且水質已經可以供應台積電這種高科技產業。廢水不善加利用也是流到大海,我們應該善加利用各種水資源。

    #大戶水價合理化
    #催生水循環再生

  • 台積電廢水處理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22 17:00:27

    【智翔的議會質詢-經濟發展局(3/22)】

    #永和市場搬遷後續

    原永和市場將在三月底結束營業,並在四月搬遷至新建的永和中繼市場,對於周遭攤商及附近店家可能會面臨生意蕭條,智翔今天首先提醒經發局要持續留意狀況,消費人潮是否流失,或是零售業的生意下滑,以及捷運施工過程造成的影響
    ,都應該及早做好應對的措施,縮短商家經營的陣痛期。

    #未登記工廠

    持續追蹤《工輔法》修法自2020/3/20修正實施後,桃園農地工廠的議題,經發局今天表示這段期間共有一千一百多件申請納管,並核發了三百多件。

    申請未成功的工廠,其中包含資格不符、建物太新(2016/5/20後新建)、無加工事實或僅作倉儲使用等,但以經發局的估算,桃園共約有2500家左右未登記工廠存在,智翔認為,仍然要積極地找出剩餘的工廠,讓該輔導的進行輔導,該落實斷水斷電的也要徹底落實。

    #工業水循環

    桃園是工業大城,存在許多高耗能、耗水的工廠,且近年的用水需求持續增加,在近兩年水情吃緊的時刻,智翔認為應投入水循環的發展。

    智翔以台積電為例,去年就在南科建置再生水處理工廠,預計將再生水導入製程做使用,回收率可達85%,許多科技大廠也開始投資廢水回收處理的系統。

    那桃園有沒有機會來朝向工業水循環來發展呢?

    智翔本身待過PCB(印刷電路板)業界,PBC生產過程中的每道製程,可能一道製程都有40條產線,水資源消耗龐大,若節水得宜,將省下相當大的水量,像前述的台積電南科廠一天可以回收兩萬頓的水量,相當驚人,況且回收水若做PCB廠使用,純度不需要這麼高,技術上應可達到,也請經發局再與業者溝通、討論。

    #太空發展法草案

    行政院於上個月通過了科技部研擬的《太空發展法》草案,當然要桃園市現在來思考這麼龐大與前瞻性的產業可能有些困難,但其實不算太早,而桃園在許多大學內有相關工程系所,包括中央大學也有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等資源。

    如何在國家重要產業上佔有一席之地,或將產官學資源整合,及早發展相關產業,智翔期許經發局可以來思考看看,

    #綠能屋頂全民參與

    綠能屋頂計畫,上週智翔也質詢過都發局協助社區大樓處理的問題,以目前來說,綠能屋頂申請的多為工廠,但其實已簽約年限而言,能確保20年都持續運作綠能屋頂的工廠,智翔是打上問號的。

    反之若從社區大樓著手,新建的社區大樓,目前都有配合建置綠能設備來取得增額容積的項目,而年份較舊的社區基本上沒有增額容積的空間,所以智翔想建議,經發局可與都發局合作,看能否新增一些獎勵,在媒合廠商之餘,更積極的介入輔導,加速安裝率能屋頂,以社區大樓的使用年限、履行合約的穩定度,絕對比工廠更來得有保障。

    總結今天的質詢主軸,我們從節能、節電、節水的多方角度來思考,也期許經發局未來能好好加油。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