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積電助理工程師薪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積電助理工程師薪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積電助理工程師薪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積電助理工程師薪水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723的網紅BennyLeung.co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香港示威半年後:經濟困局與可能出路 - 山海 香港社會動蕩已持續半年,大部分衝突發生在周末,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成了警察和黑衣人的戰場,時常充斥著燃燒彈和催淚煙。 原本人頭攢動的尖沙咀海港城,少了操著普通話在奢侈品店門口排隊的遊客。奢侈品銷售連續三個月降幅超四成。 上水和沙田的藥妝店內...

  • 台積電助理工程師薪水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09 16:30:36
    有 61 人按讚


    香港示威半年後:經濟困局與可能出路 - 山海

    香港社會動蕩已持續半年,大部分衝突發生在周末,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成了警察和黑衣人的戰場,時常充斥著燃燒彈和催淚煙。

    原本人頭攢動的尖沙咀海港城,少了操著普通話在奢侈品店門口排隊的遊客。奢侈品銷售連續三個月降幅超四成。

    上水和沙田的藥妝店內,少了拖著購物車的水貨客。接待的中國內地旅行團從日均300個降到最低一天14個。全港零售業也在「黃金十月」直跌24%。

    有人歡喜有人愁。對於一些香港居民而言,一夜之間,原本狹窄的人行道有了騰挪的空間,自己絶不會光顧的水貨店關門歇業,擠在居民區成排的旅遊大巴忽然消失,蕭條之下的「難得清靜」,不失為一件好事。

    但對於旺角女人街的攤主來說,日子不好過,租約早已簽,租金還要交,收入突然腰斬。當蕭條持續半年還不見好轉,脆弱的小商販不得不停止營業,另尋活路。

    在官方的語境中,社會動蕩和貿易戰使香港內外交困,一場「經濟颱風」直撲香港,破壞力更甚於2003年的「非典」疫情(香港稱「沙士」)。
    香港經濟跌落谷底?

    「直觀上看經濟形勢確實很嚴峻。」香港中文大學房地產及金融助理教授胡榮表示,主要原因是連續半年的局勢不穩,這給旅遊業帶來持續負面影響。

    旅遊業相關產業,如酒店、零售業受挫最嚴重。據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粗略估算,在第三季經濟2.9%的負增長中,超過2個百分點的跌幅是源於零售、餐飲及酒店等行業受到直接而嚴重的衝擊。

    遊客的多少、店鋪的興衰,可立即被居民和媒體感知,這些產業又吸納大量就業,因此零售業兩位數的萎縮,不免讓人有經濟驟然遇冷之感。

    那麼當前的「冷」真的冷過「非典」時期的香港嗎?

    如果僅看就業,現在香港的經濟要好得多,在示威爆發後,失業率僅微升0.3個百分點至3.1%。而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後,二三季的失業率都達到8.6%,比此前一年平均上浮一個百分點左右。

    但不代表現在的日子更好過,更宏觀數字反映的畫面要暗淡得多。今年第三季度香港GDP下跌2.9%,而在非典最嚴重的2003年二季度GDP僅下跌0.5%;當年香港零售業連續數月跌幅一成多,目前跌幅則在兩成左右。

    雖然香港經濟萎縮,但整體而言,離「谷底」還早得很。受重創的旅遊業,其實只佔香港GDP的4.7%。

    原因是佔比最大的貿易和金融受影響有限。貿易雖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但跌幅還維持在個位數;金融領域甚至還迎來阿里巴巴在港上市,募資額史上第三,使香港今年的IPO總額有機會登頂全球第一。

    未及「谷底」,但長遠來看,隱憂已現。

    非典疫情對香港經濟的打擊是短暫的,當年最難過的二季度過去後,三四季度迎來4%和5%的反彈,使全年增幅達到3.3%,甚至比疫情之前的2002年還要高。

    與此相比,當前香港經濟面臨的困境則顯得更長期。

    「香港在多個方面都面臨困難。」安德思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陸修泉(Brock Silvers)分析認為,在外部,中國經濟放緩、貿易戰等會拖累香港,但是暫時的;在內部,香港與中國內地緊張的政治關係和社會情緒,引發社會動蕩,使很多外國公司不願投資香港業務或設立子公司,如果這些投資流向其他地方,金融領域的高質量工作會流失,香港將變得無關緊要。後者才是對香港繁榮真正的威脅。

    「香港需要記住,金融行業的流動性很高,如果動蕩變得過於極端,或者中國介入的方式過於激進,新加坡會仍然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擇。」

    不祥的苗頭似乎已經出現。高盛一份報告稱,在六月到八月間,已有大約40億港幣存款從香港轉移到新加坡。反映商界信心的採購經理指數(PMI)也從七月的43.8,進一步降到40.8,該指數低於50即代表衰退。

    經濟下滑折射結構困境

    香港經濟無論是狂飆之時,還是沒落之際,總會被拿來與新加坡比較。

    兩個經濟體相似點很多——數一數二的國際金融中心、擁有亞洲頂尖大學、擁有亞洲最大的法律服務體系,以及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口。

    但兩者的不同點更明顯——香港服務業佔比逼近99%,幾乎沒有工業;新加坡GDP中則有26%左右的工業,佔比仍相當可觀。

    新加坡的工業主要集中在電子製造、生物醫藥、石油化工等高端製造業。這些產業往往能創造出大量的工程師、管理職位,在就業市場屬於優質職位。

    相比之下,香港佔比18.9%的金融行業,僅創造6.8%的職位,專業服務領域創造14%的就業崗位。而2003年後香港失業率高居8%,其後中國內地開放「自由行」,旅遊業迅速膨脹,創造出大量新增就業,但它們大多集中在零售、酒店、餐飲等行業的低端職位。對於香港年輕人而言,畢業後擺在面前的選擇大多是這些低端職位。香港工作月收入中位數在1.7萬港元左右,新加坡為2.5萬港元,差距近50%。

    香港在發展製造業上並不是沒有機會。上世紀後半葉,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輕工業,比如首富李嘉誠靠製造塑料花起家。工業產值一度佔據香港GDP的近三成。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中國改革開放正處於快車道上。「資本開始自然選擇,香港輕工業逐漸北移到營商成本更低的珠三角區域。」胡榮表示。

    但香港並未立刻放棄製造業,而是試圖對其進行產業升級。1999年,從台積電離職的張汝京和漢鼎亞太風投徐大麟希望在香港推行「矽港」計劃,但彼時香港輿論質疑實為」炒地皮「,港府最終沒有撥地。與此同時,上海以近乎免地租和五年免稅的優惠措施,吸引這一計劃落地,建立「中芯國際」。目前已發展成擁有七個工廠,市值500億港幣的晶圓生產商。

    胡榮認為,對於香港而言,錯失這個項目是一次很大的失誤,這些高端製造業原本可以為香港科技背景的高學歷學生提供大量優質的工作崗位。

    錯失工業升級的香港,在港府「新自由主義經濟」的指導下,盡量不干預經濟。新增利潤溢出到地產行業,地價不斷高企,發展工業的成本變得更加高不可及。

    這種經濟模式下,香港年輕人面臨低端工作和高樓價的雙重擠壓。2017年香港年輕人(18至29歲)中貧困人口達到12.2萬,貧困率為12.4%。而高房價、高物價和助學貸款成為年輕人三個最繁重的負擔,不高的薪水很快被消耗殆盡,由此進入「窮忙」的惡性循環。

    香港經濟的未來

    新加坡的高端製造業香港沒有,香港的金融行業又可能被替代,香港的經濟前景在哪裏?

    持續半年的示威活動,繼續激化香港與中國內地之間的負面情緒和政治矛盾,使香港經濟的前景更加堪憂。

    如何轉型的問題,香港早就有所考慮。在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的重創後,香港政府也曾思考產業單一化的弊病。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提出發展六大優勢產業的計劃,包括文化及創意、教育、醫療、環保、檢測認證,以及創新科技。但這六項產業發展並不順利,十年過去,它們在GDP中佔比依然處在個位數。

    香港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蔡洪濱則撰文指出,香港支柱的金融服務和貿易物流在數字革命的去中介化下,難以為繼,而在科技創新方面數據、市場和人才方面香港都沒有優勢,因此,香港未來應轉型發展以醫療、教育、文創為主的高端服務業。而要釋放這些產業的供給能力,導入國際需求,需要政府大力進行制度創新。

    胡榮也認為,香港在服務行業對比其他城市非常有優勢,這些優勢自然也可以推廣到教育和醫療產業,發揮這些產業優勢,再加上緊鄰粵港澳大灣區的潛力市場,如果實現轉型,香港的經濟困局將會慢慢紓解。

    原文:BBC中文網

    #社會 #經濟 #政治 #民生 #商業

  • 台積電助理工程師薪水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2-09 16:30:36
    有 60 人按讚

    香港示威半年後:經濟困局與可能出路 - 山海

    香港社會動蕩已持續半年,大部分衝突發生在周末,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成了警察和黑衣人的戰場,時常充斥著燃燒彈和催淚煙。

    原本人頭攢動的尖沙咀海港城,少了操著普通話在奢侈品店門口排隊的遊客。奢侈品銷售連續三個月降幅超四成。

    上水和沙田的藥妝店內,少了拖著購物車的水貨客。接待的中國內地旅行團從日均300個降到最低一天14個。全港零售業也在「黃金十月」直跌24%。

    有人歡喜有人愁。對於一些香港居民而言,一夜之間,原本狹窄的人行道有了騰挪的空間,自己絶不會光顧的水貨店關門歇業,擠在居民區成排的旅遊大巴忽然消失,蕭條之下的「難得清靜」,不失為一件好事。

    但對於旺角女人街的攤主來說,日子不好過,租約早已簽,租金還要交,收入突然腰斬。當蕭條持續半年還不見好轉,脆弱的小商販不得不停止營業,另尋活路。

    在官方的語境中,社會動蕩和貿易戰使香港內外交困,一場「經濟颱風」直撲香港,破壞力更甚於2003年的「非典」疫情(香港稱「沙士」)。
    香港經濟跌落谷底?

    「直觀上看經濟形勢確實很嚴峻。」香港中文大學房地產及金融助理教授胡榮表示,主要原因是連續半年的局勢不穩,這給旅遊業帶來持續負面影響。

    旅遊業相關產業,如酒店、零售業受挫最嚴重。據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粗略估算,在第三季經濟2.9%的負增長中,超過2個百分點的跌幅是源於零售、餐飲及酒店等行業受到直接而嚴重的衝擊。

    遊客的多少、店鋪的興衰,可立即被居民和媒體感知,這些產業又吸納大量就業,因此零售業兩位數的萎縮,不免讓人有經濟驟然遇冷之感。

    那麼當前的「冷」真的冷過「非典」時期的香港嗎?

    如果僅看就業,現在香港的經濟要好得多,在示威爆發後,失業率僅微升0.3個百分點至3.1%。而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後,二三季的失業率都達到8.6%,比此前一年平均上浮一個百分點左右。

    但不代表現在的日子更好過,更宏觀數字反映的畫面要暗淡得多。今年第三季度香港GDP下跌2.9%,而在非典最嚴重的2003年二季度GDP僅下跌0.5%;當年香港零售業連續數月跌幅一成多,目前跌幅則在兩成左右。

    雖然香港經濟萎縮,但整體而言,離「谷底」還早得很。受重創的旅遊業,其實只佔香港GDP的4.7%。

    原因是佔比最大的貿易和金融受影響有限。貿易雖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但跌幅還維持在個位數;金融領域甚至還迎來阿里巴巴在港上市,募資額史上第三,使香港今年的IPO總額有機會登頂全球第一。

    未及「谷底」,但長遠來看,隱憂已現。

    非典疫情對香港經濟的打擊是短暫的,當年最難過的二季度過去後,三四季度迎來4%和5%的反彈,使全年增幅達到3.3%,甚至比疫情之前的2002年還要高。

    與此相比,當前香港經濟面臨的困境則顯得更長期。

    「香港在多個方面都面臨困難。」安德思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陸修泉(Brock Silvers)分析認為,在外部,中國經濟放緩、貿易戰等會拖累香港,但是暫時的;在內部,香港與中國內地緊張的政治關係和社會情緒,引發社會動蕩,使很多外國公司不願投資香港業務或設立子公司,如果這些投資流向其他地方,金融領域的高質量工作會流失,香港將變得無關緊要。後者才是對香港繁榮真正的威脅。

    「香港需要記住,金融行業的流動性很高,如果動蕩變得過於極端,或者中國介入的方式過於激進,新加坡會仍然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擇。」

    不祥的苗頭似乎已經出現。高盛一份報告稱,在六月到八月間,已有大約40億港幣存款從香港轉移到新加坡。反映商界信心的採購經理指數(PMI)也從七月的43.8,進一步降到40.8,該指數低於50即代表衰退。

    經濟下滑折射結構困境

    香港經濟無論是狂飆之時,還是沒落之際,總會被拿來與新加坡比較。

    兩個經濟體相似點很多——數一數二的國際金融中心、擁有亞洲頂尖大學、擁有亞洲最大的法律服務體系,以及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口。

    但兩者的不同點更明顯——香港服務業佔比逼近99%,幾乎沒有工業;新加坡GDP中則有26%左右的工業,佔比仍相當可觀。

    新加坡的工業主要集中在電子製造、生物醫藥、石油化工等高端製造業。這些產業往往能創造出大量的工程師、管理職位,在就業市場屬於優質職位。

    相比之下,香港佔比18.9%的金融行業,僅創造6.8%的職位,專業服務領域創造14%的就業崗位。而2003年後香港失業率高居8%,其後中國內地開放「自由行」,旅遊業迅速膨脹,創造出大量新增就業,但它們大多集中在零售、酒店、餐飲等行業的低端職位。對於香港年輕人而言,畢業後擺在面前的選擇大多是這些低端職位。香港工作月收入中位數在1.7萬港元左右,新加坡為2.5萬港元,差距近50%。

    香港在發展製造業上並不是沒有機會。上世紀後半葉,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輕工業,比如首富李嘉誠靠製造塑料花起家。工業產值一度佔據香港GDP的近三成。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中國改革開放正處於快車道上。「資本開始自然選擇,香港輕工業逐漸北移到營商成本更低的珠三角區域。」胡榮表示。

    但香港並未立刻放棄製造業,而是試圖對其進行產業升級。1999年,從台積電離職的張汝京和漢鼎亞太風投徐大麟希望在香港推行「矽港」計劃,但彼時香港輿論質疑實為」炒地皮「,港府最終沒有撥地。與此同時,上海以近乎免地租和五年免稅的優惠措施,吸引這一計劃落地,建立「中芯國際」。目前已發展成擁有七個工廠,市值500億港幣的晶圓生產商。

    胡榮認為,對於香港而言,錯失這個項目是一次很大的失誤,這些高端製造業原本可以為香港科技背景的高學歷學生提供大量優質的工作崗位。

    錯失工業升級的香港,在港府「新自由主義經濟」的指導下,盡量不干預經濟。新增利潤溢出到地產行業,地價不斷高企,發展工業的成本變得更加高不可及。

    這種經濟模式下,香港年輕人面臨低端工作和高樓價的雙重擠壓。2017年香港年輕人(18至29歲)中貧困人口達到12.2萬,貧困率為12.4%。而高房價、高物價和助學貸款成為年輕人三個最繁重的負擔,不高的薪水很快被消耗殆盡,由此進入「窮忙」的惡性循環。

    香港經濟的未來

    新加坡的高端製造業香港沒有,香港的金融行業又可能被替代,香港的經濟前景在哪裏?

    持續半年的示威活動,繼續激化香港與中國內地之間的負面情緒和政治矛盾,使香港經濟的前景更加堪憂。

    如何轉型的問題,香港早就有所考慮。在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的重創後,香港政府也曾思考產業單一化的弊病。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提出發展六大優勢產業的計劃,包括文化及創意、教育、醫療、環保、檢測認證,以及創新科技。但這六項產業發展並不順利,十年過去,它們在GDP中佔比依然處在個位數。

    香港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蔡洪濱則撰文指出,香港支柱的金融服務和貿易物流在數字革命的去中介化下,難以為繼,而在科技創新方面數據、市場和人才方面香港都沒有優勢,因此,香港未來應轉型發展以醫療、教育、文創為主的高端服務業。而要釋放這些產業的供給能力,導入國際需求,需要政府大力進行制度創新。

    胡榮也認為,香港在服務行業對比其他城市非常有優勢,這些優勢自然也可以推廣到教育和醫療產業,發揮這些產業優勢,再加上緊鄰粵港澳大灣區的潛力市場,如果實現轉型,香港的經濟困局將會慢慢紓解。

    原文:BBC中文網

    #社會 #經濟 #政治 #民生 #商業

  • 台積電助理工程師薪水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8-21 08:46:04
    有 79 人按讚


    台積電是新鮮人就業首選,會出現類似問題不意外,不過我做不到一年就開始煩惱了,顆顆

    讀者來信- 3X歲在台灣半導體業轉職的思考

    我寫部落格以來, 有各式讀者的來信, 今天分享一位讀者的詢問,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 一些背景細節有做調整, 以下是讀者背景及問題。
    -----------------------------------------------

    Brian 大大您好~


    我追蹤您的部落格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無非是希望也有機會可以轉職並且到外國工作,但是關於轉職這一塊有一些問題想要詢問看看您的意見...


    我是四大理工研究所畢業,在半導體公司工作已有 5 年多的時間了。在工作的這 5 年多大部分的工作內容幾乎都是在做 SOP 的事項(製程 troubleshooting, chart monitor....) 工作大約 80% 都是照著 SOP, 剩下 20 % 只有需要近一步改善良率或是需要 cost down 的時候才會有討論的空間,只要照著 SOP 任何人應該也都可以應付得來.....


    我當初有抱負進科技業,但 5 年來沒實現到個人價值,也沒有發揮到所學,高薪 (年薪百萬) 也都是加班換來的...平均一天會加班 2 小時, 一個月差不多 50 到 60 小時(加上需要輪流值假日班),每天下班後自由的時間差不多剩下 3 小時左右。


    半導體的工作比較專一,我很擔心如果再過個 10 年 20 年不想做的時候想轉職,卻發現已經被定型在半導體業太久而中年失業的危機,所以想要離職學習寫程式相關的課程轉職軟體工程師,畢竟軟體工程師的出路還是比較廣一點,而且隨著科技發展各行各業都會需要,又因為國外的薪資水平還是比台灣來得高,有機會的話還是希望能去國外發展。


    我目前規劃是想要去加拿大念 2 年的 college 拿個 diploma (因為加拿大的學費比美國便宜很多) 畢業後可以拿到 3 年的工簽留在加拿大繼續工作,至於科系的話我是鎖定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這個科系除了前後端的程式撰寫之外也可以學到一些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因為除了程式設計之外我對於設計方面也很有興趣(中小學唸美術班,對美感和基礎設計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也有用過 photoshop 等軟體來設計過海報等等),如果有機會可以同時學到程式和美術設計的話,我覺得未來對於職涯來說或許多少也可以加一點分,目標是希望找到 UI / UX designer 的工作。


    目前我有在下班時間自學 HTML 和 CSS 等基礎的網頁設計課程,準備明年要去留學前的基礎。


    UI / UX designer 這個職缺在台灣感覺沒有特別被大家知道,但是聽說在國外發展已有一段時間了,它算是結合了寫程式和設計美學的職位,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這個職稱也是最近我朋友提起我才知道有這個職務。唸完書我可能會先在加拿大工作,但也希望可以多了解這個職位在美國或是加拿大的狀況,以下有幾個問題想要詢問看看您的看法:


    1. 想請問您在美加地區 UI / UX designer 算不算是一個熱門好找工作且有前景的職務呢?
    2. 或是您目前的工作有時候也有跟 UI / UX designer 有一些些接觸呢?
    3. 如果目前 3X 歲,才去加拿大念 2 年的學程後找工作,畢業後會不會到最後因為年紀的關係不太容易求職呢? 我很擔心高齡找工作的問題。
    4. 在美加的公司之間高齡轉職的人多嗎?
    5. 30 多歲重新回 college 念書會不會有點太晚了呢....

    -----------------------------------------------
    以下是我的回覆:


    謝謝你的來信詢問, 也鉅細靡遺的描述許多細節, 因為有許多和過往讀者問過的問題類似, 所以特別選擇你的文章來做樣本, 一起回答很多類似讀者的問題。


    我看完文章,整理了一下的重點
    1. 從台灣四大理工研究畢業加入半導體業, 沒有發揮專業的空間,大部分時候都是按照既定的標準模式來工作, 成就感低落。
    2. 平日及週末需要加班,個人可利用自由時間有限。
    3. 因為沒有專業累積, 擔心中年失業。
    4. 想要轉職軟體工程師,加上國外薪水比較高,所以想去國外發展。
    5. 轉職途徑: 加拿大唸書,學費比美國低,工作簽證較可預期。
    6. 求學希望唸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前後端的程式撰寫 + 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
    7. 目前的準備: 下班自學 HTML 和 CSS
    8. 疑慮: UI / UX designer 的出路, 各種高齡的疑慮。


    我沒有在台灣正職工作過(只有在學校做研究助理), 不太清楚台灣的半導體業的情況, 但是從你的描述的確讓人同情你的狀況, 我想我們所有人都會希望在工作中得到一些成就感, 按照既定的模式工作, 沒有辦法累積專業,加上加班及壓縮個人自由時間,的確是會讓人看不到未來。


    但是從你的狀態到希望轉職軟體工程師, 我覺得中間過程有一些可以思考之處。 首先,你提到你是台灣四大理工研究所畢業, 那你有沒有考慮能真正利用你的專業的工作呢? 不論是你的學長姐學弟妹,我想總是有人會在一個真正可以發揮專業的地方吧? 完全放棄你過往的專業到全新的領域從新開始,等於放棄你過去累積的優勢。


    再來,你提到了高薪(年薪百萬), 不知道你沒有找尋應用你的專業工作是不是因為達不到年薪百萬的標準呢? 如果你半導體業不是你理想的環境, 有沒有可能在其他領域有可能呢?


    當然現在全世界都在缺好的軟體工程師,如果你真的做好功課,確定這是你的興趣,或是你想要追求的職業,那麼我們可以再來考慮轉職軟體工程師的方向。


    你提到軟體工程師,在加拿大 2 年學程要唸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及想找 UI / UX designer 的工作,我沒有跟上這部分的邏輯,你說 " interactive media design 包含前後端的程式撰寫,也可以學到一些媒體設計方面的技術",感覺上來說, 就是很廣地所有東西都學一點, 但是每樣學門可能都沒辦法深入學習。 再來從軟體工程師到 UI / UX designer, designer 顧名思義就是設計師, 和軟體工程師是不同的職缺,不知道這個轉換是?你可能要深入研究你是想要變成軟體工程師還是設計師, 兩者是差蠻多的。


    我先假設你也想要半路出家變軟體工程師好了, 那麼除了出國唸書, 你有考慮在台灣做到這件事嗎? 出國讀書要面臨許多語言、文化、及生活的挑戰,當然出國唸書也可以收穫很多不同的經驗, 在台灣一次面對一個挑戰 (轉職), 不是比出國同時要處理許多問題簡單嗎?


    我在美國有上 coding bootcamp (請參考文章 Coding bootcamp 程式語言密集班- 從不會寫程式到3個月被矽谷科技公司雇用的終南捷徑?), 我耳聞台灣現在也有許多程式語言班 (大家有知道什麼好的程式語言班呢? 還是大家都去資策會?),相比於出國讀書, 在台灣轉職的花費應該比留學低很多, 另外推薦一個我敬佩的技術高手胡立做的程式導師實驗計畫(大改版:程式導師實驗計畫第三期報名簡章), 如果你加入他的計畫,你一開始只要付出 5000 台幣, 付出對應的努力,我相信你也可以在 26 週的時間變成前端或後端的網頁工程師。當你轉職後要到美國工作,還是有各種方法的(參考文章 如何到美國科技公司工作?)


    其實我不想直接回答 “UI / UX designer 算不算是一個熱門好找工作且有前景的職務”的問題, 因為我不是設計師,不確定這個領域的狀況, 再來, 我也不想要因為我見到或是耳聞的幾個例子就變成你重大人生決定的依據。好的辦法應該是你自己找尋現在這個職缺的需求狀況, 如果你不知道用什麼查詢的話, 可以參考我之前找工作的文章- 主動出擊- 我要找工作了,現在美國都用什麼找工作?哪個網站平台能讓我有較多面試機會?


    關於高齡讀書、轉職的問題也是類似, 我也不想用我看過的幾個例子變成你最後決定的依據。 我有看過 30 幾歲轉職的人, 在美國履歷也不會標註年齡,但同時許多科技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可能都是 30 歲左右 (參考 The average age of employees at all the top tech companies, in one chart ), 你可能未來同事或老闆都是比你年輕一輪的人。


    不談外在因素,不論你做什麼, 2 年後你都會是變老 2 歲,我想重點應該是你要自己找尋好資料,分析你的各種狀況,做出一個你不會後悔的決定。


    英文有句話說 “if you have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nail”, 如果你手上有鐵鎚,所有東西看起來都像是釘子。雖然我了解我部落格讀者可能都希望可以到矽谷或美國工作, 但是我也不想盲目鼓吹大家複製我的半路出家經驗,畢竟,所有人的經驗都有其獨特之處, 很難被複製,希望你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 如果你找了資料發現 UI / UX designer 職缺沒有像工程師多, 但是你很喜歡有熱情, 在過程中付出許多努力, 我相信會比可能職缺多但是你沒有熱情投入的職業更容易成功。


    落落長的沒有正面回答你的問題, 我想要分享的是: 分析你自己的狀況、找尋現有情況下的不同人生解法, 要達到某個目標, 是否有不同的方式更容易達成呢? 另外盡信書不如無書, 自己的人生選擇需要自己在網路上查資料多方探索驗證。祝你早日找到你的人生下一步方向。


    P.S. 同場加映,我親愛的老婆之前回覆類似的讀者問題,可以參考一下 "【工程師 vs 設計師—如何選擇才不會後悔?】回覆讀者來信 "

    -------------------------------------------------------------


    大家對這位讀者的狀況有什麼建議呢? 台灣有什麼好的程式語言班呢? 歡迎留言討論。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3xoldConsiderToChang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