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排行出爐❗️每年證交所都會公佈上市櫃公司的「員工薪酬」🔍今年哪些上市企業榜上有名呢?
說到上市公司高薪代表企業,
大部分的人腦裡閃過的第一個念頭
😛應該是10萬青年10萬肝的「台積電」…
不過沒想到它居然僅排名18名!
(台積電去年是第11名)👋
這次榜單TOP 1由鴻準拿下🥇
TOP 1...
🔥薪資排行出爐❗️每年證交所都會公佈上市櫃公司的「員工薪酬」🔍今年哪些上市企業榜上有名呢?
說到上市公司高薪代表企業,
大部分的人腦裡閃過的第一個念頭
😛應該是10萬青年10萬肝的「台積電」…
不過沒想到它居然僅排名18名!
(台積電去年是第11名)👋
這次榜單TOP 1由鴻準拿下🥇
TOP 10 中有四間是半導體產業
其他名次的產業比較分散🤔
包含電子業、紙類、營造、貿易百貨、食品…
看完來討論💬
✅今年的排行榜有出乎你意料之外嗎?
✅你覺得哪一些產業普遍高薪呢?
✅薪資❗️是你「求職」中最主要的考量嗎?
分享你的觀點與看法,擴大影響力🤗
愛心❤️分享🙃給身旁有的朋友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員工薪資費用定義👇
通常包括本薪、加班費、獎金、酬勞等經常性及非經常性薪資,亦可能包括依股份基礎給付之評價金額(如員工認股權憑證)。
哪邊可以查👇
臺灣證券交易所於6/1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司治理專區」項下(企業社會責任相關資訊、員工福利及薪酬統計相關資訊、財務報告附註揭露之員工福利(薪資)資訊,查詢路徑:http://mops.twse.com.tw/mops/web/t100sb14)彙總揭露本國上市公司申報的109年度全體員工薪酬資訊,投資大眾可依產業類別、證券代號、平均薪資費用及員工人數等不同排序功能進行查詢。
臺灣證券交易所並表示:6月底前將再彙總揭露本國上市公司109年度「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資訊」,包括員工人數、薪資總額、薪資平均數及薪資中位數,暨公司經營績效與員工薪酬之關聯性與合理性說明。
#股感_財經圖文 #股感 #stockfeel #stockfeel_pic #新手投資 #股票新手 #投資 #金融 #社會新鮮人 #投資小白 #104 #1111 #求職季 #畢業 #career
台積電主管薪資 在 ETtoday分享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太...太誠實了吧...(#妮塔)
台積電主管薪資 在 自強基金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聽說台積電即將漲價💲💹
掌握談判技巧🙌🙌
就算漲價也不怕怕了🤣🤣
⭐️有效發揮談判技巧以發揮成效綜效
https://bit.ly/3kZIDPx
⭐️【人資實務/薪酬管理篇】留住菁英人才:薪資設計與管理
https://bit.ly/3BNcqBz
⭐️主管之管理職責與管理技巧
https://bit.ly/3z0ZvKN
💲財務系列課程💲
⭐️成本及管理會計攸關決策技能與績效指標運用
https://bit.ly/3jPaK4x
⭐️非財會人員如何解讀財務報表
https://bit.ly/3zTGo6p
#台北課程
#談判技巧
#人資實務
#薪酬管理課程
#薪資設計與管理
#主管管理職責
#財務系列課程
#成本管理
#績效指標運用
#非財會人員
#看懂財務報表
台積電主管薪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年薪百萬是個假議題,你永遠拿不到,怎麼辦?]
昨天與Ray直播,主題原來設定是「怎麼拿到年薪百萬」,我們兩人通常固定在星期日會預演一遍,先溝通彼此的想法,以及敲定內容的走向。我第一句話就說:
「年薪百萬,根本是個假議題。」
這把Ray嚇了一跳,問我為什麼。因為台灣的統計數字明白顯示,九成上班族的薪水低於百萬,足見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是拿不到百萬年薪。因此當我們費盡唇舌討論如何拿到年薪百萬,對於全台灣1100萬上班族中的990萬人是無濟於事,他們只會更挫折,感到努力無用。
所以關於薪水,你要具備的第一個認知是你在哪個賽道,是高速公路﹑省道或小巷子。在高速公路,奔馳的是百萬跑車,甚至是千萬名車;在省道,幾十萬元的國產二手車就很強;在小巷子,騎單車反而比較好使,租Ubike就夠用。這個比喻在說什麼?只有一個,你拿什麼薪水老早注定,看的是你的條件。
首先,決定百萬賽道是哪些因素?
💚第一個決定因素是產業
💚第二個決定因素是企業
💚第三個決定因素是職務與位階
我有個斜槓學生既漂亮又時尚,穿戴講究,當然是個愛買小姐,辦了幾次二手市集出清存貨,我曾去掃貨一次,一看都是名牌。她一直在金融業帶業務團隊,還做到高階主管,每年扛業績20億,年薪千萬。她告訴我,其實她最愛從事的是精品業,可是每次面試過都放棄,心情很無奈,因為數字很現實,她說:
「精品業薪水,就是金融業的攔腰斬再打八折。」
錢是很可愛的,差六成,任誰也下不了決心,不是嗎?這說明產業薪資是有行情水準的,在台灣,讀理工的就屬半導體業﹑IC設計業最令人欣羨,讀商的就屬金融業最高。像我讀新聞系,媒體業是在中後段,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然而同一個產業,落差也不小。以半導體業來說,聯發科平均年薪270萬,而同產業平均是123萬,差了一倍有餘﹗薪資後段班有家公司是70萬,差2百萬﹗台積電員工多達4萬名,非主管職員工平均200萬,遙遙領先同業。當媒體報導的都是這些龍頭企業,這使得不少科技業工程師都被誤以為年薪百萬,他們在網路上大吐苦水:
「不是每個工程師都年薪百萬﹗」
就算是同一家企業,職務之間的薪資差異也明顯,可怕的是越低的職務越不會調薪,每年會調薪的就是原本薪資就高的職務,因此薪資結構M型化也會發生在相鄰的同事身上。另外一個決定因素是位階高低,美國大企業CEO的薪資是員工的300倍,台灣差十多倍至幾十倍應該是有的。
可是能進到高薪產業﹑龍頭企業,做一路發的職務,基本上多半是好學歷的人。如果不是台成清交政,或是中字輩,能擠進去大企業領高薪的,不是沒有,而是幾稀,他們一定具有其他很強的背景。那麼學歷不亮眼的上班族,想要在中小規模企業拿年薪百萬,至少要能做到—
💚1. 7-11型
💚2. 業績扛霸子
💚3. 壓力鍋
💚4. 冒險王
尤其是冒險王,是我最想提醒上班族可以採行的策略。正因為年薪百萬天注定,讓我們明白賽道決定薪資高低,所以不妨儲備實力,長期布局,再奮力縱身一跳,改變產業與企業,才有可能彎道超車。這種跳法,好比從家裡的魚缸跳至公園的水池,再跳至大海,但是你不能只是金魚或錦鋰,而是要進化成大鯨魚。
即使這麼鼓勵你,我仍然深知多數人無法做到,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決心不夠,不想付出加倍的努力;第二價值觀不同,不想為工作犧牲其他層面。人各有志,想清楚就好。可是年薪百萬在台北生活,都未必能買房買車﹑過上理想的人生,更何況領幾十萬,怎麼辦﹖
寫到這裡,以下才是我最想給990萬名上班族的正確觀念,那就是—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
💚上班也不是收入的唯一
也就是說,當我們開始有「找工作不如找收入」的觀念,不靠年薪百萬致富,才會真正步向財富自由的大道。把腦袋從「找工作」的認知架構,轉換成「找收入」的思維系統,會突然發現海闊天空,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上班領薪水不過是其中一條路,然後眼睛一亮,看到其他更多收入的可能性。
對於有錢這件事,沒繼承任何財產的人,靠自己白手起家,也拿不到年薪百萬,大概不脫這三條路可走:
💚會拿高薪不如收入多
💚會賺錢不如會存錢
💚會管錢不如會理錢
不管薪水多少,都要想盡辦法存錢,沒有存錢就無法奢談後面的理財。《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效法有錢人的理財術,學習富人的致富之道》作者花20年訪問5百位富人,富人的定義是資產有3千萬台幣。他發現這些富人在以下三題都答「是」:
💚1.你的父母節儉嗎?
💚2.你節儉嗎?
💚3.你的配偶節儉嗎?
現在你知道了,當你瞧不起父母東摳西省的小器樣,省錢與存錢竟然是一般上班族的致富之道。我有個斜槓學生是公務員,父母親是藍領,不僅把3個孩子養大到各個成器,還買了2棟房子,全都靠省與存。他自己30歲出頭,先是靠省與存擁有1百萬資金,後來理財有3百萬,他的斜槓就是教人怎麼存到3百萬。
相反的,我認識的高薪族群中,不少人賺得多花得多,其實口袋是很空虛的。所以當賺不到年薪百萬,並不是天塌下來的事,而且我得說要翻轉這個命運並不容易,這牽涉太多個人無法控制的因素,包括產業﹑企業﹑職位,你想想洪老師能去聯發科做研發工程師嗎?這叫癡心妄想﹗而我們能做的無非是三件事:
💚1.賺其他收入
💚2.省錢、存錢
💚3.投資理財
讀本文有受益,請留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