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 Light 工作坊|
📍|主題|
▫️ 材料系日常
📍|前情提要|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材料系呢? 查詢看看二類組科系的分數排名,會發現高分的科系除了大家熟知的電機系和資工系以外,就是材料系了(第三名)。eric編現在是台大材料系的大二生,今天就讓eric編帶大家了解材料系平...
|Spark Light 工作坊|
📍|主題|
▫️ 材料系日常
📍|前情提要|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材料系呢? 查詢看看二類組科系的分數排名,會發現高分的科系除了大家熟知的電機系和資工系以外,就是材料系了(第三名)。eric編現在是台大材料系的大二生,今天就讓eric編帶大家了解材料系平常到底在幹嘛!
📍|工學院的文組&工學院的領頭羊|
▫️ 材料系身為工學院(包含土木系、機械系、化工系、工海系、材料系、醫工系、還有各類研究所)的一員,自然有許多科目是和物理化學相關的,而錄取分數作為除了電資學院(電機和資工系)外二類組(理工班群)最高分,理所當然的是工學院的領頭羊啊!但是材料系卻又有個很特別的就是,工學院許多科系都要修的「工程圖學」,材料系卻不用修(機械、化工、工海、土木系都要修喔)。
▫️ 相較其他工學院的課程,除了大一的課程各系都差不多以外,材料系的課程其實蠻甜的(有唸書拿高分不難),而作業部分也不像其他科系例如機械化工等等的系那麼繁重。材料系的課程,例如材料導論,也不需要太複雜的數學運算,比較著重在「觀念理解」以及「記住各物質的性質」,所以材料系也常常被我們戲稱是「工學院的文組」。
📍| 不只是材料系那麼簡單|
▫️ 材料系的課業壓力集中在大一大二,尤其大一的必修學分高居台大各系必修學分的前段,大一下的時候必修占了18學分(包含普物、普化、微積分等),如果算上國文還有第二外語,就已經24學分了。這是什麼概念呢?在沒有申請雙、輔系(雙主修:大概讀「2個系」的意思;輔系:大概讀「1.5個系」的意思)情況下,一般來說一學期的學分上限就是25學分(沒錯基本上就塞不下其他想上的課)。
▫️ 但到了大三大四,材料系的必修就變得很少了,會有很多時間讓學生自由的決定要往哪個領域發展。因此eric編發現材料系很多學長姊還有同屆的同學,往往不會只侷限在材料系,若是對理論研究有興趣的,會雙主修物理系;對電子領域相關有興趣的,會雙主修或是去電機系修課;也有對文學很有興趣的朋友選擇輔修中文系;而有部分的材料系同學,會選擇雙輔經濟系或著財金系,所以材料系其實提供蠻多空間給學生選擇方向的。
📍| 小系的溫暖|
▫️ 台大材料系一屆只有收大約50位學生,所以相較化工、電機系動輒170多人,材料系是小系。小系的缺點是可能沒有那麼多機會遇到厲害的人(雖然eric編覺得材料系已經有很多厲害的同學了),但優點很多,這邊舉例三個給大家聽:
1. 系上的人你一個學期就認識完了,不太會發生同學都不知道你是誰的窘境,還蠻不錯的!
2. 大學的科系有很多活動,例如週、之夜、宿營、舞會等等,為了要辦成活動,通常都要整屆出動了,所以大家一起辦活動,容易產生革命情感,大家的感情也比較融洽(愛心)
3. 翹課被發現的機率很高,因為系上就那幾個人,所以材料系乖乖上課的比例也很高,大家可以在教室一起嘴砲活絡感情。要提早離開教室的同學,大家都會超大聲地跟他說再見,超暖的吧!
📍|材料大車隊|
▫️ 雖然材料系是工學院,但台大目前只有一個工學院綜合大樓(簡稱工綜),主要由機械系和材料系瓜分。總而言之材料系沒有自己的系館(類似高中社辦),所以我們系上上課主要是去全校共用的教學樓,分布位置大約在學校中央,到哪裡都有點遠。因此,材料系同學們在一起上完課之後,不想吃學餐(學校內的餐廳,通常我們都吃膩了)就只能組成材料大車隊的出去校外覓食。大家騎著自己的腳踏車組成超大車隊到學校附近的溫州街商圈、118美食街、公館商圈,或是到台科大學餐用餐。有時候時間允許,材料大車隊就直接殺到中正紀念堂附近吃飯,假日有空也會揪團騎到淡水,可以說台北各地,只要時間許可,材料大車隊都可以抵達!!(以上為eric編這屆情形,車隊不一定每屆都有)
▫️ (創辦人os:當你55688台灣大車隊!?)
📍|工學院的聖誕魔咒??|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臺大流傳的工學院聖誕魔咒?聖誕魔咒就是指如果工學院的學生,在大二上學期的聖誕節以前沒有脫魯,接下來就要直接魯到大四了。eric編本人是直接魯到很入味了(非常遵守這個規則),但是還是幫魔咒平反一下,會不會脫魯其實跟魔咒沒什麼關係~系上也是有過了大二聖誕節之後還是成功脫魯的朋友,所以還是看個人造化啦:)
📍|所以讀材料系有趣嗎?|
▫️ 其實讀材料系最大的困擾就是沒什麼人知道材料系在幹嘛(出路太廣了),很多時候都會遇到長輩問你:「材料系是做什麼的啊?」返鄉過節我都要大費唇舌跟他們解釋,但其實種類太多而且各知識內容都很深奧,我才大二也無法給予很完整的陳述。而且因為材料系有分成高分子組、電子組、陶瓷組、金屬組,要做什麼、往什麼領域發展其實是由自己決定的,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材料系的課程分配也是給予學生很大的自由度。
▫️ 在材料系中最有趣的莫過於可以看到每個人選擇不同的方向然後發展成擁有不同專業的人。另外,我自己的觀察,材料系平常都是感覺很放鬆、很愛玩,但是考試時、認真要做事情的時候也不馬虎,大家都期待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獲得成果。最後補充一下,材料系是延畢比例最少的系喔,就知道材料系有多快樂了吧!
📍|編者|
▫️ eric編
▫️ 底下標註想讀材料系的朋友!
台科資工必修 在 賓狗單字 Bingo Bilingu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職場在走 #俚語要有 #推薦學習資源
職場在走,small talk 真的要有。賓狗畢業以來,曾經在公司工作、出來自由接案翻譯、現在自己在外打滾,真的覺得,small talk(閒聊)非常重要!
工作跟人脈,全部都需要 small talk 來潤滑,一切才能水到渠成、順順利利。
英文的 small talk,更是超級重要!在英文環境中,寒暄閒聊是一定要的。閒聊的時候,就會碰上「英文俚語」這個大魔王。
今天就放送三個實用的英文俚語,還有很多相關補充,最後還會推薦相關學習資源,記得把貼文儲存起來喔!
1 【You tell me】 -- 超級同意、我也覺得、「還用你說嘛!」
A: It’s a scorcher today!
B: You tell me!
A: What do you say we go grab a drink?
或是變化成現在進行式:You’re telling me.
"Mom’s in such a bad mood today."
"You're telling me!"
相近用法:
I agree.
I agree with you.
I’m with you.
I feel exactly the way you do.
2 【go big or go home】-- 豁出去、卯足全力
Go big or go home. I have faith in you.
A: You sure you wanna spend that much time making your podcast?
B: Go big or go home. I have faith in myself.
Go all out: His team will go all out for a win.
go to great lengths: She'll go to great lengths to fulfill her dreams.
bet the farm: Don't bet the farm on these stocks. You’ll regret it!
3【be one sandwich short of a picnic】-- 少一根筋;怪怪的
This guy is really one sandwich short of a picnic.
be the meat in the sandwich -- 兩方爭論,你夾在中間的狀況
I’m fed up being the meat in the sandwich.
* 兩者很像,不要混淆了喔!
———
這些俚語是不是很有趣啊!如果你意猶未盡,希望英文變得更道地,我推薦你 VoiceTube 的這檔線上課程《Dr. J 的道地英文俚語課 !ncredible !diom》。
這檔課會教你,美國人都在用、最道地的英文慣用語!而且,都是用你早就知道的簡單單字,組合成全新意思喔!
Dr.J(J 博士)的母語是英文,畢業於哈佛大學,現在在台科大 MBA 教書,同時是外語教育機構格林希爾的 CEO,絕對專業。
我自己試上的心得是:Dr. J 發音非常清楚好懂、速度適中、很適合學習者,而且雖然慢慢講,但抑揚頓挫還是很漂亮,還會不時搭配中文講解、幽默風趣,我覺得很親切、很喜歡。
現在,這檔課程,正在早早鳥售價!45 折!從 4,800 折到 2,160 元,非常划算,而且只到 3/23,只剩兩天。
而且而且,小星星有專屬優惠碼 bingovip200,使用專屬優惠碼,直接再折 200 元。推薦各位,趕快透過賓狗的專屬連結,使用專屬優惠碼,這兩天內立刻下訂課程,就可以拿到 45 折優惠,再折 200 元喔~
重要資訊如下,你要把握這兩天的優惠,趕快下訂唷,英語俚語是絕對必修、絕對用得到的 💪
👇👇👇 優惠連結 👇👇👇
《Dr. J 的道地英文俚語課 !ncredible !diom》
賓狗的專屬連結: https://bit.ly/3cNjOBY
你的專屬優惠碼:bingovip200(直接現折 200 元)
!! 現正早早鳥優惠,下殺到 45 折,趕快搭配優惠碼,直接 45 折後再折 200 元 !!
#賓狗 #線上課程 #業配 #英文 #學英文 #英文學習 #道地 #道地英文 #英文俚語 #播客 #podcast #中文podcast
台科資工必修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世界的孩子教育系列:貧富差距·愛在偏鄉程式
台灣非常多的家長,家境比較好的,把小孩送到雙語學校,或者就是聘請家教,最終把孩子送出國。即使沒有送出國,也想辦法擠進美國學校,擠進歐洲學校。歐洲學校的一個負責人就說,大家對台灣教育信心的崩潰,已經太多這個現象買一個護照進了歐洲學校,你以為你到了歐洲學校,和外國小孩在一起,結果全班都是台灣小孩。
這是台灣的現狀,這些小朋友或者有機會,因為家庭給他們的經濟資助,他們可以在台灣上雙語學校。然後接著,在高中或是大學的時候至美國接受教育。
但其他的小朋友呢?他們是台灣多數的孩子,他們的未來呢?
他們可能永遠的被拋棄在角落裡。台灣有無數的政治問題,政黨不斷的輪替,每天有各種政治議題,過去的、現在的、清算的、奪權的,但是我覺得再也沒有比因為貧富差距所造成的教育資源落差,再也沒有一個政治議題比這個議題更重要。
我們所談的是下一代人,他們所有的希望都會因爲相對貧窮葬送人生,這個國家似乎不打算提供給他們將來發展足夠的機會。
台灣有很多英語流浪老師,可是從中央教育部到地方教育局,卻不願意在禮拜六禮拜天的時候增加雙語教育,反而不斷的討論要增加其他的地方語言,但是真正重要的雙語教育,這是對孩子們將來發展關鍵性的教育,卻被擱在一邊。
在我們過度講究本土化的狀況下,雙語教育被忽略了。雖然本土化本來沒有錯,可是任何事情只要過度,就會產生偏差。那麼多的流浪英語老師,那麼多的學子,他們需要學習雙語教育,可是他們只好看著有錢人家的小孩,羨慕別人的背影,然後自己呢,或許認真的自學,將來長大,英語可能免不了仍有口音,永遠不如那些比較有錢小孩子們的未來。
第二個是程式教育,在人工智慧的時代,你可能需要很好的其他跨領域的背景,但是你不能夠不學程式設計。可是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學校裡,並沒有程式設計的課程。在美國小學、在愛爾蘭從5歲開始,在歐盟很多學校,從國中的時候開始,在新加坡高中程式設計是必修課程。
台灣現在列入了國中課綱,可是並沒有準備足夠的師資。那麼什麼學校可以教?當然又是貴族學校,又是有錢人的學校!
所以再也沒有一個議題,比因為貧富差距,有一群小朋友他不必是三級貧戶,他只要是普通的家庭,他的父母親是正常的收入,他們就不會得到雙語教育的機會,不會得到程式教育的機會。
所幸台灣有一些企業界,例如趨勢科技,所幸台灣有一些非常有心的人士像成功大蘇文鈺教授,他們願意投注他們自己或企業的力量,他們的員工或者老師帶著他的研究生,到偏鄉地區教授程式教育。
今年1月,這些有心人辦了一個冬令營。過去可以參加夏令營冬令營的都是有錢的小朋友,然後到美國去騎馬,或是到美國去學英文。
如今終於有一個冬令營,專為偏鄉老師及小孩,而且聚焦有趣的程式設計課程。
他們希望拋磚引玉,孩子不該因為家境而限制了他們的基本教育。這是一個國家對下一代最起碼的義務。
====================
文德國小,彰化八卦山之巔。
高湘樺四年級,她和五年級的許羽恩是全校54個孩子中 好感情的"小閨密"。離家四天和其他兩位同學,一塊兒到台南參加科學營。
本來以為湘樺會帶上她所有的好玩玩意兒,沒想到,偏鄉孩子們的行李很單純。
(高湘樺\文德國小學生\)
(最想)去逛老街
(許羽恩\文德國小學生)
我沒去過台南,而且聽說台南很多小吃 我想去吃
(高湘樺母親)
生活上自己要..獨立一點。
不管是透過FB,還是其他通訊軟體,你就會覺得,城鄉差距真的是..還真的蠻大的。
什麼是偏鄉學校?可能是那些不在市區,也不在深山,而是少有企業捐贈和媒體青睞,真正因為教育資源造成城鄉差距的地方
(李政穎\文德國小校長)
其實 (偏鄉)孩子的資質,其實他沒有比一般都市的差
欠缺的只是機會,沒有那個觸動它(機會)的因子。就是說,可能視野可能文化
六個年級只有54個學生的文德國小,全校十多位使命感十足的老師,在這兒推動<流浪犬陪讀>的生命教育,還和<特有生物中心>合作,師生們一起拔山涉水 架設紅外線,甚至拍到瀕臨絕種的石虎蹤跡,讓日本研究單位都為之振奮,但是 對於明年將上路,涉及科學專業的"12年國教科技課綱",老們們坦言,"需要幫助 不是太容易"
1月31號,我們看見台灣科學教育的希望與熱情。南台科技大學產品設計系和PTWA主辦的<設計自造營>,參加的64位國中小學生,都和湘樺一樣 來自台灣的偏鄉,最遠還從澎湖七美而來
(蘇文鈺\成功大學資工系教授)
四軸飛行器 要不要帶回家呢 (要)
靈魂人物,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蘇文鈺說,來參加的必要條件是「老師要帶自己的學生來台南」。課程的三大主題是老屋音樂盒 飛行船 自走車
課程的設計顯然已經脫離了純寫程式的模式,變成"程式是配角",而主角是"跨領域的學習"
(蘇文鈺\成大資工系教授 & PTWA創辦人)
我們不希望程式設計 變成是"學科",我在過溝(教會)那邊上過我程式教育課的學生
應該超過200個,可是目前為止,還留在這個程式設計路上面的大概只剩下7.8個
所以都是程式設計的情況之下,大部分的小孩子一定會在中間會...會掉隊的
我們從沒想過,原來學科學 可以這麼快樂
== 課程1: <老屋音樂盒> ===
教孩子們做"老屋音樂盒",文德國小美術老師李秉軒,帶孩子們先到台南新化老街寫生,1920年代 台灣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李秉軒\文德國小老師)
山頭基本上會有兩種結構喔,有些山頭上面會先有女兒牆,可能像這樣,會做欄杆
,欄杆完之後,它可能再做一個很漂亮的山形牆,再來第二件事情,中間我們剛剛講有幾根柱子?四根,再來是什麼,我們剛剛是不是講中間有個什麼?"飾帶"
(黃子恩\玉里國中學生)
軟體裡面沒有程式是有圖形是可以(切斜邊)的,所以我是用長方形,然後用一個正三角形去切斜邊,要一直不斷的嘗試,雖然在過程中可能會..會很想生氣(笑)
(李秉軒\文德國小老師)
我們的孩子他(如果)失去了手做的能力,他不曉得如果我只有一張紙一枝筆,我該怎麼表達我自己的意思,但是你不覺得這好像就少了一點什麼嗎,他少了一點人味
== 課程2: 飛行船 ==
在我們還想像不到"飛行船"最後的成品究竟是什麼時,20年來開發出8000種紙飛機
神奇的讓紙飛機滯空秒數,長達58秒。卓志賢老師先讓孩子們摺紙飛機 進入飛行的世界
(卓志賢老師)
空氣刷到這邊的地方會怎麼樣,啊..它會被它頂上來,但是空氣不甘願 它會被它壓回來,"作用力" 再來呢 "反作用力"
邊笑邊玩邊跌倒孩子們慢慢體會,原來"飛行"整體的重量要輕,還要找出飛行體的重心支點。本來以為很難的空氣動力或流體力學,我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 課程3: 自走車 ===
製作自走車,整個地方好像變成"烹飪教室"了。PTWA的老師創意十足的讓孩子們用蘿蔔和地瓜雕出車體造型。孩子們的手有點拙,卻又散發出專注的學習欲望
然後再用塑料PS板加熱 真空成型
(蘇文鈺\成大資工系教授 & PTWA創辦人)
不管是 我們這個課程的自走車,或者是真正的無人車,你要從A座標走到B座標,那是個大哉問,那是個大問題。也就是說,它需要的問題 會包含很多工程上面的東西,很多的數學,但是它卻不是以前那個方式就是,你用一個數學公式帶進去,就可以解決的,你必須讓小孩子去體會到一件事情,在課本裡面跟在電腦裡面,你會碰到的問題,跟你實際生活會碰到的問題,這兩個是兩回事,他必須從小建立這個概念。要讓小孩子去"解決問題"這件事情,我覺得是更重要的,因為當要解決問題的時候,很可能就不是只有"一科",某一個科目可以做得到的
不只是程式教育,結合歷史.建築與音樂,結合了美學.雕塑和飛行動力,並且利用各種偏鄉不可能用到的各式科技工具,蘇文鈺說,這樣的跨領域課程,讓孩子們視野更多元,培養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學程式很棒,但是Coding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以程式為配角的"跨領域科學課程",可能更解決了108年國高中「程式設計」列為必修課時,師資培訓不及的問題
(蘇文鈺\成大資工系教授 & PTWA創辦人)
要讓這個學校產生出來的是 ...可是有多少專家會來教,讓他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上去解決他生活上碰到的問題,這個是比較重要的,而如果你假如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那(程式設計課程)我們可能就沒有欠缺師資的問題了。我們這個老屋課程
老屋課程的講師,本身是特教老師兼美勞老師,他是特教老師兼美勞老師,那一年半前我們在訓練他的時候,我們就是用程式設計師的方式來訓練,就把他嚇跑了。所以我們就跟這個老師,我們就開始來合作,他去解決,他去幫我們設計課程是一個大課程,可是後面需要科技的部分,就我們幫他解決,那我們花多少時間陪這個老師成長,差不多一年多,可是他這個課程一旦設計起來之後,他讓其他的美勞老師,就有信心了啊,因為大家都是美勞老師,你可以做 我們當然也可以做不是嗎
(美勞老師也可以教程式),對 "我也可以教程式",可是你教的那些程式,不是讓小孩子以後變成程式設計師的程式,你教的那些程式是讓小孩子能夠完成這個專案的程式就好了
一個城市孩子參加程式夏令營的話,8000元學費跑不掉。蘇文鈺不諱言,讓每個孩子能帶回家的四軸飛行器,成本就1000元,加上每組課程的材料.師資等費用,平均每個孩子,四天成本一萬元。
但PTWA藉著募款全額負擔支出,而南科大產品設計系,更把斥資6000萬元剛蓋好兩年的新系館,館內所有最新的雷切.機器人等軟硬體設備無條件讓孩子們使用
(王文雄\南科大產品設計系主任)
每個人都可以帶一個自己的作品回去,你可以帶一台空拍機回去,你可以帶一台自走車回去,你可以帶一個老屋鬧鐘回去。在這個過程裡面,我覺得最可貴的,其實是讓學生可以知道,所謂的軟硬體中間的關係是什麼,我這麼辛苦學的程式,我以後可以怎麼用它
無私的大人們打造出一個環境,讓自信心和資訊獲尋較低的偏鄉孩子,也能和城市孩子們一樣,在不斷的嘗試錯誤中學習,因為不管做壞多少次,材料總是足夠。
他們相信,當孩子們不怕做錯時,成長和爆發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台科資工必修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FB首播
【愛在偏鄉程式設計營:南台科大產品設計系和PTWA主辦《設計自造營》 免費邀請54位最遠來自澎湖七美的偏鄉學童 參加科學營隊 程式課程: 孩子們動手做老屋音樂盒/飛行船/自走車 "程式為配角 更着重跨領域學習" 】記者:李怡慧、呂宏偉
文德國小,彰化八卦山之巔。
高湘樺,四年級,她和五年級的許羽恩,是全校54個孩子中,好感情的"小閨密"。
可以吱吱喳喳個老半天。
明天要離家四天,和其他兩位同學,一塊兒到台南參加科學營。
本來以為,湘樺會帶上她所有的好玩玩意兒,沒想到,偏鄉孩子們的行李很單純。
「(最想)去逛老街,」文德國小學生高湘樺。
「我沒去過台南,而且聽說台南很多小吃,我想去吃,」文德國小學生許羽恩。
「生活上自己要..,獨立一點,(點頭/笑),不管是透過FB,還是其他通訊軟體,你就會覺得,城鄉差距真的是..還真的蠻大的,」高湘樺母親。
什麼是偏鄉學校。
可能是那些不在市區,也不在深山,於是少有企業捐贈和媒體青睞,真正因為教育資源,而造成城鄉差距的地方。
「其實,(偏鄉)孩子的資質,其實他沒有比一般都市的差,欠缺的只是機會,沒有那個觸動它(機會)的因子,就是說,可能視野,可能文化,」文德國小校長李政穎。
六個年級只有54個學生的文德國小,全校十多位使命感十足的老師,在這兒推動<流浪犬陪讀>的生命教育,還和<特有生物中心>合作,師生們一起拔山涉水,架設紅外線,甚至拍到瀕臨絕種的石虎蹤跡,讓日本研究單位都為之振奮。
但是,對於明年將上路,涉及科學專業的"12年國教 科技課綱",老們們坦言,"需要幫助 不是太容易"。
1月31號,我們看見台灣科學教育的希望與熱情。
南台科技大學產品設計系,和PTWA主辦的<設計自造營>,參加的64位國中小學生,都和湘樺一樣,來自台灣的偏鄉,最遠還從澎湖七美而來。
「四軸飛行器,要不要帶回家呢,(要),」成功大學資工系教授蘇文鈺。
靈魂人物,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蘇文鈺說,來參加的必要條件是,「老師要帶自己的學生來台南」。
課程的三大主題是,老屋音樂盒,飛行船,自走車。
課程的設計,顯然已經脫離了純寫程式的模式,變成"程式是配角",而主角是"跨領域的學習"。
「我們不希望程式設計,變成是"學科",我在過溝(教會)那邊,上過我程式教育課的學生,應該超過200個,可是目前為止,還留在這個程式設計路上面的,大概只剩下7.8個,所以都是程式設計的情況之下,大部分的小孩子,一定會在中間會...會掉隊的,」成大資工系教授 & PTWA創辦人蘇文鈺。
我們從沒想過,原來學科學,可以這麼快樂。
== 課程1: <老屋音樂盒> ===
教孩子們做"老屋音樂盒",文德國小美術老師<李秉軒>,帶孩子們先到台南新化老街寫生,1920年代,台灣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山頭基本上會有兩種結構喔,有些山頭上面會先有女兒牆,可能像這樣,會做欄杆,欄杆完之後,它可能再做一個很漂亮的山形牆,再來第二件事情,中間我們剛剛講有幾根柱子,四根,再來是什麼,我們剛剛是不是講中間有個什麼,"飾帶",」文德國小老師李秉軒。
「軟體裡面沒有程式是,有圖形是可以(切斜邊)的,所以我是用長方形,然後用一個正三角形,去切斜邊,要一直不斷的嘗試,雖然在過程中,可能會..,會很想生氣(笑),」玉里國中學生黃子恩。
「我們的孩子,他(如果)失去了手做的能力,他不曉得如果我只有一張紙,一枝筆,我該怎麼表達我自己的意思,但是你不覺得,這好像就少了一點什麼嗎,他少了一點人味,」文德國小老師李秉軒。
== 課程2: 飛行船 ==
在我們還想像不到"飛行船",最後的成品究竟是什麼時,20年來開發出8000種紙飛機,神奇的讓紙飛機滯空秒數,長達58秒的,卓志賢老師,先讓孩子們摺紙飛機,進入飛行的世界。
「空氣刷到這邊的地方會怎麼樣,啊..它會被它頂上來,但是空氣不甘願,它會被它壓回來,"作用力",再來呢,"反作用力" ,」卓志賢老師。
邊笑邊玩邊跌倒,孩子們慢慢體會,原來"飛行",整體的重量要輕,還要找出飛行體的重心支點。
本來以為很難的空氣動力或流體力學,我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 課程3: 自走車 ===
製作自走車,整個地方好像變成"烹飪教室"了。
PTWA的老師,創意十足的,讓孩子們用蘿蔔和地瓜,雕出車體造型。
孩子們的手,有點拙,卻又散發出專注的學習欲望。
然後,再用塑料PS板加熱,真空成型。
「不管是,我們這個課程的自走車,或者是,真正的無人車,你要從A座標,走到B座標,那 那是個大哉問哪,那是個大問題,也就是說,它需要的問題,會包含很多工程上面的東西,很多的數學,但是它卻不是以前那個方式就是,你用一個數學公式帶進去,就可以解決的,你必須讓小孩子去體會到一件事情,在課本裡面跟在電腦裡面,你會碰到的問題,跟你實際生活會碰到的問題,這兩個是兩回事,他必須從小建立這個概念,要讓小孩子去"解決問題"這件事情,我覺得是更重要的,因為當要解決問題的時候,很可能就不是只有"一科",某一個科目可以做得到的,」成大資工系教授 & PTWA創辦人蘇文鈺。
不只是程式教育,結合歷史,建築,與音樂,結合了美學,雕塑,和飛行動力,並且利用各種偏鄉不可能用到的,各式科技工具。
蘇文鈺說,這樣的跨領域課程,讓孩子們視野更多元,培養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學程式很棒,但是Coding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以程式為配角的"跨領域科學課程",可能更解決了,108年國高中「程式設計」列為必修課時,師資培訓不及的問題。
「要讓這個學校產生出來的是,...可是有多少專家會來教,讓他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上,去解決他生活上碰到的問題,這個是比較重要的,而如果你假如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那(程式設計課程)我們可能就沒有,欠缺師資的問題了,我們這個老屋課程,老屋課程的講師,本身是特教老師兼美勞老師,他是特教老師兼美勞老師,那一年半前我們在訓練他的時候,我們就是用程式設計師的方式來訓練,就把他嚇跑了,所以我們就跟這個老師,我們就開始來合作,他去解決,他去幫我們設計課程,是一個大課程,可是後面需要,需要科技的部分,就我們幫他解決,那我們花多少時間陪這個老師成長,差不多一年多,可是他這個課程一旦設計起來之後,他讓其他的美勞老師,就有信心了啊,因為大家都是美勞老師,你可以做,我們當然也可以做不是嗎,(美勞老師也可以教程式),對,"我也可以教程式",可是你教的那些程式,不是讓小孩子以後變成程式設計師的程式,你教的那些程式,是讓小孩子能夠完成這個專案的程式,就好了,」成大資工系教授 & PTWA創辦人蘇文鈺。
一個城市孩子參加程式夏令營的話,8000元學費跑不掉。
蘇文鈺不諱言,讓每個孩子能帶回家的四軸飛行器,成本就1000元,加上每組課程的材料,師資等費用,平均每個孩子,四天成本一萬元。
但PTWA藉著募款,全額負擔支出,而南科大產品設計系,更把斥資6000萬元,剛蓋好兩年的新系館 ,館內所有最新的雷切,機器人等,軟硬體設備,無條件讓孩子們使用。
「每個人都可以帶一個自己的作品回去,你可以帶一台空拍機回去,你可以帶一台自走車回去,你可以帶一個老屋鬧鐘回去,在這個過程裡面,我覺得最可貴的,其實是,讓學生可以知道,所謂的軟硬體中間的關係是什麼,我這麼辛苦學的程式,我以後可以怎麼用它,」南科大產品設計系主任王文雄。
無私的大人們打造出一個環境,讓自信心和資訊獲尋較低的偏鄉孩子,也能和城市孩子們一樣,在不斷的嘗試錯誤中學習,因為不管做壞多少次,材料總是足夠。
他們相信,當孩子們不怕做錯時,成長和爆發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